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杂谈-第4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79式:我军第一,世界侧目 79式狙击步枪是以苏联德拉戈诺夫7。62毫米狙击步枪为蓝本进行仿制改造的。1979年研制成功,并定型为79式 7。62毫米狙击步枪,1981年投入批量生产,是我军装备的第一种制式国产狙击步枪。
79式狙击步枪与当时世界其它国家现役狙击步枪相比,已是不差上下的水平。该枪在我军各种轻武器中最先配用瞄准镜(瞄准镜倍率为4倍、固定式,镜内有测距曲线、密位分划、距离表尺配套系统),使该枪具有测距、修正功能。此外,79式狙击步枪的瞄准镜还带有红外感光屏和照明装置,夜间仍能观察、搜索和瞄准目标并射击。瞄准镜的加装,不仅提高了武器的射击精度,而且使武器的技术性能得到充分发挥。
79式狙击步枪精度高的原因表现在枪管和扳机上。该枪枪管长 620毫米(比一般枪管长150毫米左右),从而保证了外弹道性能和子弹飞行的稳定性;该枪扳机力只有7。8~12。7牛顿,比一般步枪的扳机力小9。8牛顿以上,又采取了“二道火”技术,使射手在击发时手感明显,****适中,不会破坏已构成的瞄准线,保证了击发时枪身的稳固性。79式狙击步枪使用53式7。62毫米钢心弹,初速830米/秒,有效射程800米。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该枪还配有可卸式多用途刺刀,不但可用于白刃战,还可作为剪刀、锯子和匕首使用,能剪铁丝网和锯钢条,是士兵野外生存的辅助工具。刺刀的多用途性提高了单兵在现代战争恶劣、残酷环境中的适应能力。
79式狙击步枪虽没有参加大型实战,但在数次射击表演中,赢得了世界军界友人的高度评价。
85式:寻求发展,不断完善 实际上,79式狙击步枪在装备部队的同时,科研人员又开始着手研制新的狙击步枪了,这就是85式7。62毫米狙击步枪。
从外形上看,85式和79式好像双胞胎,不论是枪的结构,还是瞄准具、弹药、刺刀等都非常相似。但不同点在于85式的精度要远优于79式和前苏联的德拉戈诺夫狙击步枪,同一条件下,在600米的距离上对人胸目标的杀伤概率高达85%以上。
85式狙击步枪实际上应验了中国人常说的一句话:“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88式:中国特色,世界一流 1997年我解放军进驻香港时,战士手中的一款新型狙击步枪引得人们极大关注。这款新枪就是我军狙击武器家族的三师弟——88式5。8毫米狙击步枪。
88式狙击步枪很有特色,在结构上最突出的特点是采用无托、无提把和无腮垫的“三无”结构形式,根据我军战士身材及素质,合理安排人机操作尺寸和位置,人机功效值较高,操作方便舒适。无托结构在现代突击步枪的设计中是一种流行的形式,但是在狙击步枪的设计上还较少采用,充分体现我科研人员的创新机匣与枪托合二为一,小握把设置在弹匣之前,简化了枪体结构。这样设计也有利于抵肩射击时减小动力矩,抑制枪管跳动,提高射击精度。
模块化设计与一件多用是88式的整体设计思想,所以该枪结构设计非常简洁,全枪由枪身组件、枪机组件、复进机组件、发射机组件、枪托、上护盖和下护托、弹匣及脚架共9大部件组成。该枪还广泛应用了新材料、新工艺。整体外形的枪托、上护盖、下护托3大件均用超韧增强尼龙66注塑而成。基本色彩为黑色,总体均匀一致,外表面呈细麻点亚光面,既不反光又有较好的手感;两脚架采用化学复合成膜磷化技术,膜层薄、晶粒细,结合力强。其抗腐蚀力比氧化处理高10倍以上。枪管内膛采用换向镀铬技术,使铬层结晶均匀,提高了枪管使用性能。
精度是狙击步枪的第一生命。该枪优化设计并精心制造枪管,减小射击时的动力矩。该枪严格控制枪与瞄准镜的装配工艺,赋予各射程上准确的射角,同时修正了弹丸偏流,提高了武器的射击精度和命中率。该枪弹药也采用了一些措施,如改进了弹头结构,优选弹头质量。严格控制弹和药的生产工艺,减小弹和药的技术差异等等。通过采取以上这些综合措施,赋予了5。8毫米狙击步枪初速高、弹道低伸、直射距离远、飞行时间短等良好的弹道性能。其射击结果数据表明5。8毫米狙击步枪系统射击精度优于SVD和伽利尔,接近于美、德半自动狙击步枪。
威力是狙击步枪的第二生命。实验表明,5。8毫米机枪弹在1 000米和800米距离上的侵彻威力优于53式7。62毫米普通弹和7。62毫米北约弹,在近距离上此弹则更为优越。88式平均初速达924米/秒,这表明在800米射程内击穿头盔和防弹衣后,能有效杀伤人员和易损坏器材的战技要求。88式所用弹药,虽然口径是国内外同类武器中最小者,但其侵彻威力却是其中的佼佼者。
可靠性高一直是中国枪械的一大特色。如果按照中国的可靠性检测标准,许多世界上著名的枪械都无法通过测试。88式狙击步枪在研制的过程中进行了大量的可靠性试验,先后攻克了诸如不抽壳、不击发、惯性击发、卡弹、浸河水不闭锁等机构动作故障,同时还解决了拉壳钩和击针等零部件容易断裂的问题,使武器工作正常可靠。
狙击步枪的隐蔽性非常重要。88式狙击步枪全枪设置阻铁保险、不闭锁保险、机框复进到位保险等三道保险机构,确保了使用的安全性。该枪的噪声和火焰较小。在现有弹药条件下及不影响射击精度的前提下,该枪使用了开槽的圆柱形消焰器,消焰效果很好,大大降低了狙击手射击后被敌人发现的可能性。该枪的开火迅捷性和适应性较好。由于狙击步枪主要用于歼灭突然出现的敌人重要目标,因此抓住战机,突然、及时、快速发射是十分重要的性能之一。该枪不仅能半自动发射,而且武器短小轻便。瞄准具能在夜间对目标射击。
88式装备部队至今,虽然还没有经过战争的实际检验,但是已经得到了部队战士们的喜爱和认可。2001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某特种部队组队参加了在爱沙尼亚举行的第十届“爱尔纳&;#183;突击”国际侦察兵大赛,已充分展示了该枪良好的技术性能。
12。7毫米JQ大狙:填补空白、威力超猛 关注我国狙击装备发展的朋友们都注意到了,我国又研制出了新型JQ式12。7毫米大口径狙击枪。这种大口径狙击枪的研制成功,结束了我国没有大口径狙击枪的历史。JQ式12。7毫米狙击枪子弹为12。7&;#215;99毫米,弹夹5发,枪重10千克,枪长1 230毫米,初速760米/秒,有效射程1200米。这种新型大口径狙击枪也是世界狙击枪林中的佼佼者,威力强大,性能优异。它的研制成功和生产,对我军狙击手来讲,可以杀敌于千米之外,简直是如虎添翼。
注:
“X光行动”是美侵越时的第一次行动的代号,在越南某一地区实施机降。
第12章中国军团
           1 第1集团军 
该军的前身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由贺龙创建的红二军团,是红军时期延续下来保持军团建制最完整的一支部队,该军现有一个红军师(第一师),两个红军团(一师二团和三团),抗日战争时期红二军团编为八路军120师358旅,创建了著名的晋绥根据地,成为联系陕北与华北诸敌后根据地的咽喉。到解放战争,发展为张宗逊,廖汉生的西北野战军1纵和许光达,孙志远的西北野战军3纵,是转战陕北,解放大西北的主力。1949年2月,上述两个纵队分别编为第一野战军的第1军和第3军,1952年6月第1军与第3军合编,番号仍为第1军,辖第1、2、7师。军长为黄新廷,1952年12月参加抗美援朝,停战后留守朝鲜,直至1958年才撤军回国,驻防河南开封,隶属武汉军区。曾于1962年开赴福建执行紧急战备任务。1964 年1月,国防部授予该军第1师第1团6 连“硬骨头六连”荣誉称号。1969年全军重排番号,第7师改称第3师。1975年该军与南京军区的第20军对调,改隶南京军区建制,1984年由军长傅全有率领下参加老山地区防御作战, 1985年6月“硬骨头六连”再次被****军委授予“英雄硬六连”称号。 
第1军现驻守浙江湖州,隶属南京军区,1985年整编为集团军时下辖第1,2,3师和原60军的181师 (即中原突围时有名的皮旅)共计4个步兵师,此外还有坦克第10师、炮兵第9师和高炮旅。1987年该军组建了全军第一个“蓝军团”,在训练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1996年,第2、181师改为隶属武警总部的武警机动师。1998年,第3师改为摩步旅,第1师改编为全军第一个水陆两栖机械化步兵师,坦克第10师与高炮旅也分别改编为装甲师和防空旅。 
2 第12集团军 
该军前身为1932年11月在鄂豫皖重新组建的红25军74师一部和抗日战争中成立的八路军129师东进纵队一部队、第129师386旅771团一部以及河北抗日义勇军冀察游击队一部发展而来。1945年10月15日编为晋冀鲁豫野战军第6纵队,王宏坤任司令员,段君毅任政委。在解放战争中,成为第二野战军中一支能征惯战的主力,特别是在王近山的指挥下,定陶战役一战成名,挺进中原时强渡汝河,打襄阳“刀劈三关”,生擒特务头子康泽。1949年2月9月在安徽蒙城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2军,王近山任军长兼政委,辖第34、第35、第36师。之后参加解放大西南,1950年12月该军参加抗美援朝作战,原11军的第31师(前身为红四方面军主力第四军第十师,抗战时是有名的七六九团)编入该军,第36师(不含106团)留四川脱离该军建制。该军入朝后立即投入我军战史上规模最大的战役………第五次战役,在第二阶段。第31师91团(红军团,前身是老七六九团,有名的“百将团”)在被敌军重兵包围在三八线以南将近100公里的困难情况下,机智勇敢,胜利地成建制突围归来。在上甘岭战役中,该军的第31师投入战斗,收复并巩固了阵地,先后涌现出杨春增(第35师104团副排长)、伍先华(第34师100团2连班长)、胡修道(第31师91团5连战士)等著名战斗英雄。战争年代这支部队,尤其是31师涌现了大批高级将领。1954年4月,第12军回国,先后驻防安徽合肥和江苏徐州,60年代初,该军涌现出著名的郭兴福教学法(郭兴福时任第34师100团2连副连长),在叶剑英和罗瑞卿的积极倡导和组织下推广全军,掀起了著名的大比武运动。1969年12月全军重排番号,第31师改称第36师。 
第12军现驻江苏徐州,隶属南京军区,1985年改编为集团军,下辖第34,35,36师和原属第60军的179师(即著名的“临汾旅”,1971年开始担任迎外表演任务)共计4个步兵师。并编入坦克第2师、炮兵旅和高炮旅。1989年5月步兵第36师曾全师空运北京参与执行戒严任务。90年代初,步兵第36师被****军委确定为应急机动作战师(即所谓“快反部队”)。1998年,步兵第34师,179师改为摩步旅,坦克第2师改编为装甲师。步兵第35师改为江苏省陆军预备役师。 
3 第13集团军 
该军的前身是创建于鄂豫皖的红四方面军第73师,转移到川陕苏区后扩编为红31军,抗日战争中编为八路军129师386旅,开创了太岳根据地。1945年10月以太岳军区主力编为晋冀鲁豫军区第4纵队,陈赓任司令员,谢富治任政委。在解放战争中该纵队一直担负战略机动任务,先后归第1、2、4野战军指挥。 194 7年7月作为“陈(赓)谢(富治)兵团”主力挺进豫陕鄂地区,配合刘邓、陈粟两支大军经略中原。 1949年2月,第4纵队第10、第13旅和豫西军区一部在河南郾城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3军,军长周希汉,政委刘有光,之后,该军参加渡江战役,解放两广和进军滇南。1950年3月兼滇南卫戍区。1950年春夏参加抗法援越斗争,1960年11月至1961年2月参加了中缅边界勘界警卫作战,为我军热带丛林地区作战积累了经验。 1968年12月该军调防重庆。在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中,该军作为西线主力,巧渡红河,突破敌人纵深前沿,胜利完成了攻克越西北重镇柑塘市的任务。 
该军现驻守山城重庆,隶属成都军区。1985年整编为集团军,辖37,38师和原50军149师(即参加过解放****和对印对越自卫还击作战的原18军52师)3个步兵师,并编入坦克旅、炮兵旅和高炮旅。组建后参加了老山地区的防御作战。1989年149师空运入藏执行拉萨戒严任务。90年代中期以后,149师成为全军首批应急机动作战部队之一,1996年,步兵第38师改编为武警机动师。1998年,坦克旅改为装甲旅,步兵第37师110团和步兵第149师447团分别改编为师装甲团。 
4 第14集团军 
该军的历史可以追溯1937年8月1日组建的山西青年抗敌决死第1总队,即历史上有名的“山西新军”,后编为决死第1旅。隶属八路军太岳军区,参加过著名的“百团大战”和反“扫荡”斗争。1945年10月,编为晋冀鲁豫军区第4纵队第11旅,旅长为李成芳。1947年2月太岳军区部队组成第8纵队第22旅。旅长查玉升。8月,第11旅和第22旅等部在陈赓、谢富治指挥下挺进豫西,开辟豫西根据地。改革开放之初由刘晓庆,陈冲主演轰动全国的故事影片之一的“小花”的背景就是根据描写这段历史的小说“桐柏英雄传”改编而成的。之后,淮海战役结束后,以第4纵队第11、第22旅和淮海战役中起义的****军黄维兵团廖运周的第110师于1949年2月14日在河南漯河地区合编为解放军第14军,第11、第22旅和第110师分别改编为第40、第41和第42师,军长李成芳,政委雷荣天,参加了渡江战役和解放两广。1950年1月进军云南,并参加了西昌战役。尔后在滇西边境担任剿匪作战任务,并多次击退境外军的进攻,保卫了云南西部边境西双版纳地区的安全和稳定。1959年部分部队参加了****平叛的战斗。在60,70年代的援越抗美时期,该军不仅担负着滇越铁路和公路的守卫任务,而且还曾有两个团去越南帮助抢修被美军炸毁的重要桥梁、工厂,在后方的战略要地负责阻击美军、南越特工队的偷袭。经过几十年的经验积累和平时的演练,该军积累了丰富的山地丛林作战经验。被誉为“丛林猛虎”。1979年2月至3月,第14军做为西线主力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攻占越南黄连山省省会老街,并前出铺楼,切断7号公路,控制了红河渡口,胜利完成任务。之后1981年5月,第42师收复扣林山,第126团1营被****军委授予“扣林山战斗英雄营”称号。1984年4月28日,第40师配属第41师122团发起收复老山战斗,经一日激战,40师一部7分钟占领662。6高地,5时20分攻上老山主峰。5月15日,第122团两个营在边防第15团配合下攻占八里河东山。随后,该军在老山地区展开了激烈的防御作战,涌现出史光柱、李海欣等著名战斗英雄。 
该军现驻守云南昆明,隶属成都军区,1985年整编为集团军时,下辖40,41师和原11军31师(前身为以16军留在贵州的两个主力团为基础组建的49师,1969年改为11军31师,1979年2月对越自卫反击战中攻占封土,1984年4月收复者阴山)和32师(1969年重建第11军时组建)4个步兵师,并编入炮兵第4师、坦克旅和高炮旅。1996年,步兵第41师改为武警机动师。1998年,步兵第32师改为云南省陆军预备役师,坦克旅改为装甲旅,步兵第31师91团和步兵第40师120团也分别改编为师装甲团。 
5 第16集团军 
该军的前身是解放战争中的晋冀鲁豫军区第1纵队。是在南昌起义、平江起义及湘南暴动和闽西暴动等革命武装的基础上发展壮大起来的。拥有模范红五团(46师136团)和模范红十二团(46师139团)两个红军团,抗日战争中发展成为冀鲁豫军区部队。1945年10月,冀鲁豫军区部队组成晋冀鲁豫军区第1纵队,司令员杨得志,政委苏振华,副司令兼参谋长曾思玉。惯称杨苏纵队。第1纵队成立后即从冀鲁豫北上参加平汉战役,改归冀热辽军区指挥,转战热河地区。1946年12月南下回归冀鲁豫军区建制,1947年3月与晋冀鲁豫军区第7纵队合编,组成新的第1纵队,辖第1、第2、第19和第20旅,杨勇任司令员,苏振华任政委,随后参加千里跃进大别山,在淮海战役中全歼军“五大主力”之一的黄维兵团第18军。1949年2月19日,第1纵队在河南沈邱地区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6军,军长尹先炳,政委王辉球,原第1、第2旅改为第46第、47师,以豫皖苏军区部队组成第48师,原第20旅改为第18军52师(即今天的13军149师)。组建完毕即参加进军大西南,解放了贵阳。1951年4月第16军离开贵州北上河北整训,第48师及部份部队继续留在贵州剿匪,原第62军186师调入。其中留在贵州的两个步兵团后来组建为49师,1969年编入新成立的11军,番号改为31师,1985年调归14军。1952年11月,第186师改归东北军区,用来补充上甘岭战役中基本上打光的15军45师。原第11军32师归第16军建制,12月第16军入朝轮战,担负反敌空降和抗登陆的作战任务。朝鲜停战后,该军于1958年4月回国,属沈阳军区。1969年全军重排番号时第32师改称第48师。1976年步兵第46师曾参加唐山抗震救灾。 
该军现驻守吉林长春,隶属沈阳军区,1985年整编为集团军时,辖46,47,48共计3个步兵师,并编入坦克第4师、炮兵第10师(该师的前身是著名战斗英雄董存瑞生前所在部队,1950年12月改为炮兵第21师,是我军第一批组建的火箭炮兵师。装备“卡秋莎”火箭炮参加了抗美援朝作战)、反坦克旅和高炮旅以及守备第10师(后撤销)。1998年,步兵第47师改为吉林省陆军预备役师,第139团改属步兵第46师,步兵第48师改为摩步旅,坦克第4师改为装甲师。 
6 第20集团军 
该军的前身是坚持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的红军闽东独立师。抗日战争爆发后改编为新四军第3支队第6团,团长为叶飞,随即进军江南和苏北敌后,建国以后拍摄的故事影片“东进序曲”和样板戏”沙家浜”都是以这支部队在抗战初期的战斗历程为素材拍摄的。“皖南事变”后,该部编入新四军第1师,在粟裕指挥下转战大江南北,抗日战争胜利后,北上组成山东野战军第1纵队,司令员叶飞,政委赖传珠,1947年1月改编为华东野战军第1纵队,作为华东野战军主力,参加过孟良崮战役和淮海战役等大战,1949年2月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0军,军长刘飞,政委陈时夫,辖第58、59,60师。其中第60师的前身是抗日战争中的浙东游击纵队,组建之后参加渡江战役和解放上海。此后投入解放台湾的备战训练。朝鲜战争爆发后,第20军于1950年11月在军长兼政委张翼翔率领下入朝参战,血战长津湖,涌现出著名战斗英雄杨根思。20军于1952年10月回国,驻防浙东前线,1955年1月,第60师在海、空军协同下解放一江山岛,取得解放军历史上第一次三军协同作战的战斗的胜利和宝贵经验。****中,20军在浙江深陷支左泥潭,在九一三事件上又栽了大跟斗,1975年奉命与第1军对调,移驻河南开封。1979年2月,第58师隶属第五十四军参加了对越自卫还击作战东线的战斗。 
该军现驻守河南开封,1985年整编为集团军,下辖58,60师和原43军128师(该师在解放战争中以擅长城市攻坚而闻名全军,在解放海南岛战役中也发挥了很大作用。)共计3个步兵师,并编入坦克第11师、炮兵旅和高炮旅。1989年5月,该集团军步兵第58、第128师进入北京执行戒严任务。1996年,128师改为武警机动师,1998年,第20集团军全军旅团化。步兵第58师是全军师改旅的试点单位,现已完成机械化改装,成为全军第一个机械化步兵旅,步兵第60师则改为摩步旅,坦克第11师改为装甲师后与第54集团军装甲旅对调。 
7 第21集团军 
该军的前身是新四军第2师和第4师的主力。其中新四军二师的前身第四支队是由高敬亭领导的红28军改编的,而新四军第4师则是著名的彭雪枫部。抗日战争胜利后,这两个师的主力于1945年10月编为山东野战军第2纵队,罗炳辉先后任司令员,赵启民任政委。1947年9月与华中野战军第9纵队一部组成华东野战军第2纵队,司令员兼政委韦国清,原新四军二师和四师部队分别编为第4、第6师,原第9纵队部队编为第5师。解放战争中,第2纵队转战于华东战场,在孟良崮、济南及淮海等战役中主要担任阻击和“打援”任务。1949年2月,第2纵队改编为解放军第21军,军长滕海清,政委康志强,各师分别改称第61、第62和第63师。而后参加渡江战役,属中集团。5月又参加上海战役。上海解放后,该军在22军配合下,解放了舟山群岛,从而解除了上海被封锁的局面。1953年3月入朝轮战,参加了金城反击战,朝鲜停战后长期留守朝鲜,直至1958年 7月回国,驻防山西大同,隶属北京军区,其中第61师奔赴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参加平叛剿匪作战,1965年10 月第63师187团8连因在战备训练中表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