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粉红色的万字旗(二战bl同人)-第1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形势严峻
米尔希在九月十月这两个月间,一直都感到很头疼。就在这期间,盟军对柏林发动了三次严重的夜间袭击,好在没有再发生像汉堡那样的大灾难。戈培尔的疏散命令使好几千人保住了性命。在9月1日的那次攻击中,柏林只有十三人被炸死。在两天之后的那次攻击中,死亡三百四十六人,其中只有一个孩子。但是米尔希知道可能有更坏的事情发生:在大城市里,到处可见印刷的箭头标记——指示着如果再发生猛烈漫延的大火,人们逃跑的方向。
米尔希头疼的揉着太阳穴,到了1043年,空中的战斗已经变成了第二战线了。现在一共有八千八百七十六门88毫米高射炮和二万四千五百门轻型炮保卫着德国,德国的战斗机已经摧毁了四万八千二百六十八架敌机,还摧毁一万二千七百七十四门大炮,他们向敌人发出了二千六百万发炮弹。空军的轰炸机在欧洲,非洲和亚洲投下了三千五百多万枚炸弹。可是现在情况并不太妙。敌人的轰炸机昼夜在德国上空飞旋,有时甚至到达了但泽和东普鲁士。敌人最近在意大利南部的福查附近夺得了一个机场,如果从这里出发则可以到达奥地利和巴尔干诸国的任何地方。美国轰炸机现在也装上了雷达,而且有战斗机护送它们,远至德国边界,不要多久,远距离的战斗机护航队就会出现。轰炸机安上了坚实的装甲,他们就可以把十八架飞机排成密集队形,让二百挺重机枪对战斗机进行攻击。
不过最令米尔希痛心的莫过于战斗机缺少现代装备,影响了飞行员的士气,这样也对人民的士气也有所影响。元首为此狠狠责备了戈林,尤其是在法兰克福被轰炸以后:“作为德国人民的发言人,我必须强调无论付出怎样的代价,也必须阻止住这种大规模的白日袭击。”
而这位帝国元帅把元首对他的训斥原封不动的转嫁给了米尔希和负责白日指挥的加兰德将军:“德国公众不会理会你们战斗机的伤亡。到法兰克福去一下,问问那天你们的战斗机损失给他们留下了什么印象。他们会对你说,你一定是在开玩笑!看看我们的几千名死难者吧!为了德国空军的声誉,不允许再出现第二个法兰克福了。你也许还能承受,我却不能!”
对此,米尔希只能和加兰德相视苦笑。米尔希现在彻底和戈林闹翻了。因为帝国元帅已经知道了米尔希私下建议元首兼任空军总司令的事,他为此和米尔希大吵了一架:
“埃哈德米尔希,不要以为我不知道你在打什么主意!你就是想让元首兼任个空军总司令的名头,然后你当个实际上的总司令!我告诉你,只要我一天还在这个位置上,你就别想打这个主意!”
“亲爱的帝国元帅,您在这个位置上尸位素餐了很久了。为什么不让有能力的人来接替您呢?”
“你……你……米尔希,你会看到我并没有尸位素餐。”
这一次,戈林说话真的说到做到了。他成功地设计了一周后德国空军战胜美国轰炸机这一最辉煌的胜利。到当月10日止,三天的空战使敌人损失了八十八架轰炸机,死亡人数近九百人。当10月14日,盟军飞机轰炸士凡福尔特的几家滚珠轴承厂时,这些白日轰炸飞机被击落六十架,还重创十七架。对此,米尔希只能是报以一声冷哼,继续开办新的飞机厂,以及研究V…4火箭。必要的时候,这些火箭会成为威胁伦敦的秘密武器。他需要提高飞机的产量,因为元首已经暗示戈林说,对于被同盟国占领的意大利南部大城市,例如布林迪西或者塔兰托,应该在敌人修建战斗机防御工事之前,用空军的猛烈夜袭予以摧毁。这可以提醒意大利人以及德国的其他盟友注意,允许敌人进入就是领取上天堂的护照。
领取了上天堂护照的还有施季里茨的儿子——亚历山大马克西莫维奇伊萨耶夫。施季里茨这些天一直觉得自己精神恍惚,他假托自己心脏病复发,在克拉科夫又多逗留了三天。他走在暮色初降的大街上,傍晚笼罩在淡淡的紫色中,四处静悄悄的,一片安宁的气氛。迎面走来一队巡逻兵──他穿的是军服──巡逻兵们向他打个立正,然后迈着方步走了过去。他来到军官团服务部的理发店。那里站着另外一个俄国小伙子,代替了自己的萨耶奇卡。施季里茨走到靠窗的一把软椅前,坐下埋头读报,直到轮到他理发。
“请,您请。”那个小伙子说话的时候带着淡淡的俄国口音,施季里茨不禁想到,也许萨耶奇卡说话时也是这样。他坐到座位上,闭上了眼睛,感觉到一双年轻人特有的手在摸自己的脸。他想象着这是萨耶奇卡的手,心里异常波动,又欣喜,又痛苦。他和这名理发师闲聊着,施季里茨明白自己要小心,因为这周围都是德国军官。
“您在什么地方学的手艺,这么好?”
“在明斯克。”理发师显然有些拘谨。
“听口音,您不像德国人。”
“我是俄国人。”理发师沉默了好长一段时间。
“有意思。我曾审讯过俄国人,但还不曾让他们理过发──一次也没有。”
“我是个奉公守法的俄国人。”
“值得称赞。”
“您能信任我,我很荣幸。”
“我以前也来个克拉科夫,也在这里理过发,不过那时候我并没有见过您。”施季里茨不想睁开眼睛,他打心眼里希望这一切都是萨耶奇卡在和自己对话。
“我刚来这里工作几天,以前这里的理发师是安德留沙格里尚奇科夫,或许您见到的是他。”
“或许吧,我从不留意这些。请按摩吧。”原来萨耶奇卡在这里的化名是“安德留沙格里尚奇科夫”,施季里茨在心里默念着这个名字。他现在渴望能了解儿子的每一点,尽管这有些悲哀。因为他的萨耶奇卡已经不在人世了。
施季里茨默默的感受着那双年轻的手按摩自己的脸,按摩自己那布满皱纹的太阳穴。他想起了那天晚上,自己把儿子渐失温度的手握在自己的手中,轻轻的抚摩着,然后又贴到自己的脸上。就像1922年那样,他用自己的前额、鼻、嘴唇在萨申卡那双漂亮的手上不停地亲吻。头一次,施季里茨突然觉得自己如果回到俄国,站在萨申卡的面前,一定会无言以对。难道要说这一切都是战争的错吗?这个理由尽管真实,却也太苍白了。
回到自己的住处,施季里茨把门锁上,开大正播放爵士乐的收音机音量。他将脸埋在手心里,又一次回忆起那个夜晚,整条大街上,向着天空,向着月亮,响彻着自己苍白的,无力的,轻得不能再轻的俄语:“萨耶奇卡,我的孩子……”
作者有话要说:施叔,施叔,我错了,我不该虐乃的,谢苗大爷一定显灵了,写这章的时候,一共死机两次,丢了好几回啊,嗷呜,谢苗大爷我错了呜呜,以后会让施叔六六戏份多点的~~
PS:谢苗大爷写东东有时候好暧昧的说,写的泡菜和卡爷爷真是……“卡纳里斯……贸然对东线的形势进行了客观的分析,希特勒的脸色当即变得煞白,一步冲上去,揪住这位海军上将的灰制服衣领,用一种异忽寻常的力量往自己怀里一拽……”泡菜,乃,乃攻了,果然乃在国内就是总攻咩?
不满
东线的情况越发不乐观起来。在曼施坦因看来,依照已经发现的敌军战斗序列,在他的南方集团军群地区中,敌人的压力似乎是指向四个主要目标:
一、查波罗齐桥头阵地,敌人显然认为清除它是对南面第6集团军继续发动攻势的一个先决条件。
二及三、两个第聂伯河地区,敌人已经在其南岸获得了立足点。
四、在基辅以北,第4装甲集团军的北翼上。
这目标让曼施坦因感到很不安。虽然查波罗齐桥头阵地在10月初击退俄军的强大攻击,但敌人也不过是暂停一下,等到援兵到齐之后,又再度发动攻击。他们军的排炮射击威力比以前增大了许多,所投下的兵力不下10个师,再加上强大的装甲兵支援,最终使德军被迫放弃阵地。尽管他们成功的把守军撤过河流,并炸毁了几个月间所修复的水坝公路与铁路桥梁,但是在桥头阵地中苦战的各师都已经受到了严重的减弱。曼施坦因在心里责怪元首,都是由于他坚持守住这个桥头阵地,才使得德军付出了极大的代价。
这么想着,曼施坦因站了起来,准备按照惯例去访问由旅馆改成的军医院。他的集团军群总部在10月初就已经迁入了在文尼察过去设大本营的房舍中。这是一个比较适宜于指挥全盘作战的位置,它位于森林之中,过去为了提供大本营的水源和电力,曾经花了不少的气力,现在却由集团军群坐享其成了。曼施坦因占据了元首的住所,尽管他对元首布置房间的品味不敢恭维。
一边走,曼施坦因一边思索着。现在南方集团军群已经成为第聂伯河的第一线,卷入了决定性斗争之中。在东线的北面地区中,每逢晚秋季节,一定有一段大雨泥泞的时间,俄国人也难于在这个时间作任何大规模的攻势行动。可是南方的情形却并不如此,战斗依然继续不停。在第4装甲集团军地区中,俄军已经在基辅正北方的第聂伯河西岸建立了一个立足点。同时在击退了第2集团军的右翼后,也就可以面对着该集团军最北的一个军,以宽广的正面渡河了。因为这一点是两个集团军的分界,所以又发生了新的危机。曼施坦因重重的叹了一口气,这一次又像过去一样,集团军群想扭转此处危机的意图,因为第2集团军不服从最高统帅部的命令,未能集结和支出必要的兵力,而宣告失败。甚至当自己向最高统帅部提出了严重的抗议之后,它也还是无法贯彻其命令。好在第4装甲集团军在基辅以北两个军的地区中守住了第聂伯河以西几英里远的一道山岭。不过。情况却还是非常危险,因为一旦当敌人获得了增援之后,就一定会从北面绕过基辅。不过最最头疼的还是没有新的机动预备队,初期的战斗就已经把集团军群的全部机械化部队动用了,曼施坦因很难想象后面该如何增援。
“这只‘棕色’的狗狗在干什么?”经过炉火边的时候,曼施坦因发现施塔尔贝格又在和自己的那只叫“折叠伞”的狗狗玩那个百玩不厌的小把戏。
刷!“折叠伞”立刻干净利落的举起了自己的右爪,神情可爱的要命。即使是满心苦闷,曼施坦因还是忍不住笑出了声。施塔尔贝格赶紧塞给“折叠伞”一点面包,然后站起来向曼施坦因敬礼。
“别在不熟悉的人面前玩这个。”曼施坦因微笑着嘱咐施塔尔贝格,后者连连点头,同时无奈的感叹,在别人面前,自己就是有十个胆子也不敢玩这个啊。
不过不仅仅是曼施坦因对元首不满,元首也对曼施坦因日渐不满起来。这主要是由于一个月前,曼施坦因和克鲁格乘飞机到东普鲁士,要求元首改组最高统帅部,恢复参谋总长原来对所有战区的指挥权。这让元首非常恼怒,因为这意味着废除武装部队最高统帅部,恢复元首上台时那样的总参部的组织形式,只不过缺少一个陆军军官来担任国防部长和总司令。元首对此恼火透顶,他认为这是由于曼施坦因野心太大,因此他对这个要求不理不睬。
而在这件事之前,曼施坦因还给蔡茨勒写了一封信,里面提到应该从西欧撤出部队为俄国战场提供预备队,而不要怕承担什么风险。当这封信呈送到元首面前时,他立刻大发雷霆。再加上曼施坦因一直提出的撤退的要求,让元首对此越发不满起来。
不过也有对此感到满意的人,罗科索夫斯基就是其中之一。他发现,德国法西斯指挥部的失误越来越经常。总是不能及时认清形势,也不能击退俄军的突击。这让他感觉进攻的得心应手。而唯一的郁闷总来自于最高指挥部。
比如本来他命令手下的第60集团军加快向基辅的推进。官兵们的情绪也对此空前高涨,他们忘记了疲劳,一个劲儿往前冲,都希望参加解放乌克兰首都的战斗。结果就在部队到达乌克兰首都的接近地的时候,按照大本营的命令,中央方面军和沃罗涅什方面军之间的分界线被往北推了,从而把基辅划到了友邻部队的地盘内,导致罗科索夫斯基部队的主要方向变成了切尔尼哥夫方向。
这件事让罗科索夫斯基和手下人都很感到沮丧。罗科索夫斯基认为自己有义务向斯大林打电话问个清楚。于是他真的打了电话,向斯大林说明他不明白分界线作这种改变的原因。而斯大林的回答很简短:“这是由于朱可夫和赫鲁晓夫同志的坚持才作这种改动的。他们在现场看得更清楚些。”
这个回答让罗科索夫斯基很泄气,因为它没能说明任何问题。但要进一步搞清楚却既浪费时间,又没有特别的必要。所以他只能忍下了这个哑巴亏。不过到9月底,他的中央方面军右翼部队全线到达了索日河,并着手准备渡河。而左翼部队——第61、第13和第60集团军——已经在第聂伯河西岸夺取了并牢固坚守着几个登陆场。大本营交给他们的任务已经全部完成了。
而这时候,斯大林用高频电话与罗科索夫斯基谈话时说,由于中央方面军已经完成了所有任务,现在把第13和第60集团军转交给沃罗涅什方面军,而中央方面军将被更名为白俄罗斯方面军,并对它赋予新的任务。
又被派了任务的罗科索夫斯基郁闷的开始筹备新计划,一边想着什么时候能休假去偷偷看看保卢斯。也不知道自己的弗里德里希过得怎么样了?罗科索夫斯基一边想着怎么继续收购肉食,一边想着保卢斯,看着面前走过的一大群牛羊,他觉得自己该把保卢斯喂得胖胖的才好。
但这个时候的保卢斯,正在面临着塞德利茨和拉特曼的游说。
作者有话要说:话说萝卜回忆录里写收购肉食的这一段肿么那么有爱~~“我们自己还在巴拉绍夫州、奔撒州和萨拉托夫州采购肉食。这3个州离我们部队有600~1000公里,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为中央方面军分拨出了75000头大牲畜,因为铁路运送其他物资已经过载,这些牲畜一群一群地赶回来。几百名士兵只好长期当牧工”,这年头,吃个肉不容易啊。对了萝卜,乃不许喂胖保保,保保的小细腰啊~~
阅读该文章的读者通常还喜欢以下文章 《傲慢与偏见之我是威克》风雨小楼《HP…永恒之翼》囧猫微微《高傲吧,冰之帝王》爱上风的声《[情深深雨蒙蒙同人]》渔唱起三更《诱惑者(双性)》艾卡《不羁(花样男子同人)》浮图
动摇
保卢斯一直对塞德利茨好感欠奉,尤其是当塞德利茨、拉特曼和柯尔菲斯三人再次返回沃科夫集中营,去游说和他们曾在斯大林格勒并肩战斗过的将军们的时候。
“元帅阁下,我们应该积极与苏联政府合作。在这个危急的历史关头他们必须反对希特勒,才能挽救整个德国国家的命运。”塞德利茨说的很兴奋,但是穿着睡衣睡裤的保卢斯听得兴味索然,他厌烦的打了个哈欠,再次确定塞德利茨不是一般的讨人厌。
“如果是赖歇瑙元帅,他一定不会和苏联政府合作。”保卢斯有些刻薄的回应着塞德利茨略显夸张的叙述。
“元帅阁下,我想如果是赖歇瑙元帅,他会在被俘之前就自杀的。”塞德利茨的话让保卢斯当场沉了脸色,他盯着自己苍白瘦弱的手腕看着,只要打碎一块玻璃,然后在上面轻轻的一划,所有的一切就都解决了。但保卢斯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自己不去这么做,而要在这里忍受侮辱和误解。
“那我们没什么好说的了。”保卢斯实在不喜欢塞德利茨。这家伙一回来,就和拉特曼极力劝说将军们加入反元首政权的活动中去。斯特雷克、西克斯特冯阿尼姆、罗登博格和普费弗都生气地指责他们是叛国贼。尽管如此,塞德利茨他们还是将埃德勒冯丹尼尔斯将军、德莱伯将军和施勒默尔将军游说了过来。保卢斯并不支持反对元首,但也不至于去指责塞德利茨他们叛国。他所能做的,只是保持缄默,无论是对同僚,还是对苏联人。
而且保卢斯清楚的知道,塞德利茨并没有意识到这种合作存在的危险性。在现在这个时候才提出反抗元首,在同盟国们看来已经为时过晚了,所以同盟国根本不愿听取他们的任何意见,甚至在决定自己国家命运的时候,也不给他们任何发言机会。苏联的内务部不过是将他们作为维护苏联利益的工具使用罢了。对于在斯大林格勒的战俘们来说,不管是军官还是士兵,未来都是一样的惨淡。
虽然当时拒绝了塞德利茨的游说。但是保卢斯却无法阻止接下来越发难以控制的事态。塞德利茨作为德国军官联盟的主席,居然向苏联内务部提出了一个建议,建议从那些斯大林格勒战役的俘虏们中间挑选3万士兵,组建一个军团。根据他的想法,这支军团将成为推翻元首统治集团后新的德国政府的基石。不仅如此,塞德利茨认为他自己是构成未来的自由德国军事力量的首选领导人。他也明确地表示,自己将为新闻报道和无线电台做好一切相关宣传准备,同时将派专人深入德国后方,去游说那些将军们,团结一致地共同对抗Nazi政权的统治。
“塞德利茨还说,他将给他的亲密好友,德军中央前线的指挥官,同时也是元首司令部参谋机构的负责人冯克鲁格和托马斯将军送信,以寻求他们的合作。”当保卢斯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塞德利茨已经在拉特曼将军、柯尔菲斯将军和京特范胡文上校的陪同下,向苏联政府递交了自己的计划。他希望苏联政府能帮助他们从一支反对Nazi的小军队开始,逐渐发展成为支撑德国新政府的基石。在计划中,整个军团需要1个陆军参谋机构、2个军团参谋机构、4个完整的师,和一支后备军用飞机团,其中包括3个轰炸机中队、4个歼击机中队和一个空中侦察空军大队。简言之就是需要7位将军,1650名军官和4。2万名士兵。
保卢斯对这份建议完全不知道该做出什么样的表情,似乎塞德利茨对斯大林格勒战役后的德军战俘死亡率毫无概念。但保卢斯对此还是知道一些的,罗科索夫斯基总会在不经意间露出点口风,让保卢斯知道他的部队的现状。
虽然在1943年夏天,德国战俘们的日需口粮有所增加,但是这样的供给仍旧不稳定,而且各个战俘营之间的情况也不一样。战俘们的日需口粮常常被腐败的俄罗斯军需官偷去,用以交换伏特加;或者被守卫的俄罗斯战士偷去,给自己处于半饥饿状态中的亲人食用。每次听到这种事情,保卢斯都会产生无法抑制的自厌心理。有时候他甚至希望自己干脆自杀好了,免得总听到这样让人悲伤的消息。
不过这一次保卢斯的自厌心理没有持续太久,因为柯尔菲斯将军愤怒的来找他抱怨塞德利茨来了:“元帅阁下,您知道吗?在和内务部的会议中,塞德利茨居然建议组建的军队,将以出其不意的方式向德国突进,进入柏林。即使那些内务部官员指出,向德国派遣如此大规模的空中力量,恐怕非常的困难。但是这家伙却说,具体细节可以由俄国政府根据情况来定夺。这简直就是乌托邦!”
“塞德利茨很有创意。”保卢斯突然有些想笑,而他的讥讽也将柯尔菲斯的不满激得更高了:“他居然企图用飞机来运送所有的军队。俄国空军指挥官们一定会由此推断,德国将军们都是空想主义者。”
保卢斯点点头,他一向都习惯把人往最好的一面想,所以他并没有轻易判定塞德利茨在空想。他怀疑这是塞德利茨的计谋:希望能借此机会哄骗苏联政府将成千上万的第6集团军的战士们送回家。但如果自己这个推想是事实,那么在战后,当提及这个计划的时候,他将面临的是来自那些已经与斯大林统治集团合作的德国将军们的谴责。想到这里,保卢斯什么都没说,保持了沉默。
“塞德利茨居然对他在大家中激起的愤怒和敌对态度天生就有忘却的本领,”柯尔菲斯还在喋喋不休的抱怨着。他很恼怒,就是由于塞德利茨的态度,现在很多军官们都难以接受反法西斯分子们将要建立王朝的做法,因此他们宣布要同那些与俄国人勾结的德国军官们彻底决裂,“因为他的态度,现在不少人都开始恢复举手敬礼了。把事情弄出这样严重,真不是件好事,实在是太两极分化了。那些想中立的人的日子变得非常难过。我听说一位中尉已经在地板上睡了很多天,因为他的中立态度,让任何一方都不允许他睡在床铺上。”
“是吗?但我们又怎么管呢?”保卢斯淡淡的摇摇头,苦笑了起来。他的眼睛再一次投向了窗户玻璃,只要打碎它,然后再捡起小小的一块,一切就结束了。有生以来第一次,保卢斯觉得自己迫切的渴望死亡和解脱。
作者有话要说:保保,保保,让人心疼的保保啊,萝卜不在身边乃要自己照顾自己,塞德利茨神马的别理他,千万表干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