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粉红色的万字旗(二战bl同人)-第2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708 暴露
  缪勒实际上并没有睡觉。他正在核对手头的指纹材料,他已经得到了希姆莱的批准,可以暗中搜集保安局所有工作人员的指纹。正是希姆莱的召见提醒他,卡尔登布鲁纳要自己调查施季里茨的事自己还没给他一个交代呢。虽然他现在暂时没有要求自己交报告,但是难保他哪天不会突然一下想起来。所以他指派霍尔托夫到施季里茨那儿去演出一场假戏。如果第二天施蒂尔里茨来找他,并向他报告霍尔托夫的言行,他就可以放心地结束调查,把材料锁进保险柜,束之高阁。假如施季里茨同意霍尔托夫的建议,他便可以公开摊牌,去找卡尔登布鲁纳,根据自己手下人员的调查材料,向他报告案情。
  “等到霍尔托夫回来便可以见分晓了。现在该考虑一下俄国‘女钢琴师’的事了。”缪勒他们通常把谍报员称为“钢琴师”,把谍报小组领导称为“指挥”。正在缪勒想得入神的时候,门突然打开了,施季里茨走了进来,后面跟着自己惊慌失措的助手舒尔茨。
  缪勒瞪着眼睛盯着施季里茨,后者正架着血流满面的霍尔托夫,霍尔托夫的双手被反剪着,手腕上铐着一副镀铬的手铐。他朝舒尔茨使了个眼色,后者立刻退了出去。然后缪勒才慢慢的开了口:“施季里茨,您疯啦?您这是在干什么?”
  “我没有疯,”施季里茨冷笑了一下,嫌恶地把霍尔托夫往沙发上一扔,“或许是他疯了。要不然他就是个叛徒。”
  “水,”被摔得晕头转向的霍尔托夫艰难的张开嘴,“给我点水。”
  “给他点水吧,”缪勒皱着眉,“出了什么事?您得给我解释清楚。”
  “让他先跟您把一切解释清楚吧,”施季里茨冷冷的瞥了霍尔托夫一眼,“我好用书面形式把所有情况写清楚。”
  “那您就回去,把您认为该写的都写下来,”缪勒这么说的时候,施季里茨正在给霍尔托夫喝水,“您什么时候能写好?”
  “如果写得简短的话,十分钟就够了。要详细的话,那就得明天写好。”
  “为什么得明天?”
  “因为今天我有急事必须办完。再说,我就是早早写好了,他的神志也还没有清醒过来呢。我可以走了吗?”施季里茨淡淡的把玻璃杯放到桌上。
  “好,您请便。”缪勒点点头,他若有所思的望着施季里茨的背影。然后站起来,打开了霍尔托夫手腕上的手铐,让他把自己带血的脸弄干净。接着他慢慢的走到放着玻璃杯的小桌旁,小心翼翼地用两个手指拿起施季里茨刚刚拿过的拿过杯子,对着亮光看了看。那上面明显地留下了施季里茨的指纹。施季里茨的指纹他还没有检查到,出于职业习惯,缪勒叫来了舒尔茨:
  “你去取下这杯子上的指纹,然后给我看看。要是我睡了,就不要叫醒我。我想,这事并不十分着急,明天汇报给我就行。”
  随后,缪勒又开始看起手中的指纹材料,没看一会儿他就困了。于是他躺到了沙发上,闭着眼睛思索着最近发生的事。当自己把鲍曼司机的供词呈给希姆莱的时候,自己还建议除掉这个司机,可以造成一种假象,让人以为他是在自己家附近的街上由于撞车而意外身亡的。而希姆莱却让自己考虑决定。这让缪勒非常恼火。
  “他害怕鲍曼,所以让我去当替罪羊。这样鲍曼一旦发怒,我就是首当其冲的受害者。我才不会这么做。让希姆莱直接对上鲍曼好了。我要留着司机,让他活着,这才是我的王牌。”缪勒这样想了一阵才睡着。
  而这时候,希姆莱刚刚召见完奥托斯科尔兹内。他已经意识到,自己和鲍曼的争斗正进入最后的决战阶段。要是鲍曼在党卫队某个尚未查清的背叛者的帮助下得到足以使他身败名裂的材料,那他必须针锋相对利用这一次掌握的事实予以鲍曼致命打击。在政治斗争中,只有充分掌握情报和拥有实力才能使敌对双方的机会均等。而任何地方也没有档案保险柜中收藏的资料多。就让鲍曼依靠人去进行斗争好了,自己要依靠的是档案材料,它远比人更可靠,更有力。
  而鲍曼,最近几天就可能疏散档案,因此希姆莱要求斯科尔兹内不惜一切代价查清这些档案运往何处,以及由谁护送。他知会了舒伦堡,要他暗中协助斯科尔兹内。这一次他绝对不能输给鲍曼,否则输掉的会是自己的身家性命。
  而这时候天已经蒙蒙亮了。在伯尔尼,普列施涅尔教授已经把电报发往了斯德哥尔摩。他正按照施季里茨给他的地址,沿着空旷无人的街道朝秘密接头地点走去。普列施涅尔从没有这样的感觉,摆脱了元首无处不在的影响,自由呼吸的感觉。他在走路的过程中甚至欢快的跳起了华尔兹舞,格外的兴高采烈。
  接头地点在一座公寓里,他敲开了门。开门的是一个身材魁梧的男人。教授毫无疑心的说出了接头暗语:“奥托请我转告,昨天晚上他一直在等您的电话。”
  “请进。”那个男人说着,将普列施涅尔让进了住宅。普列施涅尔完全忘了,他并没有听到应该得到的接头暗号——“奇怪,我一直在家,看来,他记错号码了”。
  普列施涅尔并不是一个专业的间谍,他并没有察觉到,这个秘密接头地点已经被盖世太保破坏了。这个男主人实际上正在此恭候来接头的秘密联络员。但正是由于普列施涅尔的缺乏经验,他反而因此得救。因为盖世太保既不知道接头暗号,也不认识来联系的人,因此他们采取了如下决定:如果联络员因为没有得到回答而不进入住宅,就当场把他抓住,麻醉后送回德国;要是他进来联系,就对他进行监视,以便顺蔓摸瓜,放长线钓大鱼,找到主要间谍头目。
  普列施涅尔恰恰走了进来。身材高大的男子看了他好几眼,然后平静的问:“怎么样?他在那儿怎么样?”
  “给您。”普列施涅尔把一个细小的玻璃瓶交给他,“这里面都说到了。”
  高个男人接过瓶子,走进隔壁房间。他打开小瓶子,把里面装着的一小张烟纸展开,那上面是用数字密码编写的情报。高个男人看了一眼,很快辨认出这是已经同意为希姆莱工作的俄国女谍报员使用的密码。他立刻意识到这是条大鱼,便马上把密电交给了自己的助手:
  “立即送往大使馆。转告我们的人,对这家伙组织人监视。我尽量设法跟他攀谈,把他留住。他不是个内行,显然是有人利用他,我来做他的工作,让他开开窍。”
  
作者有话要说:施叔,乃危险了,让六六美人救英雄好不好?施叔:堂堂大男人怎么能靠老婆救?六六:那就让缪勒推倒你好了!!施叔:呃,那你还是救救我吧~~ 
                
709 让步
  缪勒这一天得到的惊喜实在太多了。他先是接到了破译中心的报告——俄国女谍报员的密码和从伯尔尼收到的密码相同。缪勒经过研究后推测,俄国的间谍头目应该是在寻找新的联络,他或者认为他的报务人员在空袭中丧生,或者觉察到他们出了问题。
  而更让他大吃一惊的是舒尔茨随后送来的指纹鉴定材料。那上面显示,施季里茨在杯子上留下的指纹和电话筒上的指纹相同,而且和俄国电台上发现的指纹完全一致。
  “看来施季里茨很值得怀疑。”缪勒这样自言自语着,“难道说我是钓到大鱼了?
  这个时候,希姆莱还呆在疗养院里,他的按摩医生克尔斯滕博士正在轻声细语的劝说他,他想劝说希姆莱取消元首最近下达的命令——消灭犹太人。他为此已经和希姆莱辩论了一个星期了。希姆莱始终没有做出让步:
  “这是元首的直接命令,我的任务是保证这些命令逐字逐句地得到执行。”
  “但您得承认,帝国离毁灭只有一步之遥了。您是要让自己为了这些命令而给帝国陪葬吗?”克尔斯滕同样寸步不让。
  “但无论如何不应当让集中营的罪犯心满意足地以征服者的姿态逃脱灭亡的命运。”
  “如果他们不逃脱,您也很可能无法逃脱。”克尔斯滕不屈不挠的继续劝说着,这样足足劝了一个多小时,实在受不了这一个星期的狂轰滥炸的希姆莱不得已举手投降。
  “好吧好吧,我听您的,您赢了。”他亲自给克尔斯滕写下了他的个人的诺言,保证不派人炸毁集中营,不再杀害一个犹太人。所有的俘虏都应当呆在他们的营地里,并被秩序井然地移交给同盟国的军队。 
  克尔斯滕满意的坐在一边,看着希姆莱一笔一划的起草完那份惹人注目的文件,最后缓慢地用他那浮夸的字体签上了名——“海因里希希姆莱,帝国领袖,党卫队总队长。” 
  克尔斯滕骄傲地拿起同一支笔,在文件上也写了一句,事后他认为这是自己的一时冲动——“以人类的名义,菲利克斯克尔斯滕”。然而,虽然克尔斯滕的举动很有意义,但这签订的毕竟只是一个私下的契约。而且很难确定希姆莱是否能恪守他的诺言,并履行到底,不过这总比没有任何保证要强得多。 
  舒伦堡很快知道了希姆莱对克尔斯滕做出的承诺,这让他感到非常高兴。但是他并不知道,就在希姆莱向克尔斯滕让步的同时,他在奥地利安排了一次同红十字会组织国际委员会主席卡尔布克哈特博士举行的秘密会议。正是由于这次会议,监狱和集中营里的条件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希姆莱希望以此换取全世界对他的善意。不过他派出的代理人却不是舒伦堡,而是卡尔登布鲁纳。
  在卡尔登布鲁纳眼里,像舒伦堡那样行事的人才是不折不扣的下流胚。在他看来,舒伦堡希望这种谈判能够避开自己、里宾特洛甫,还有外交部的一切官员,为的并不是希姆莱的命运或是德国的命运,而是为了他舒伦堡自己的利益。
  “如果可能的话,我希望您能让红十字会的人参观一下集中营,给那里面囚禁的犯人们带去一点安慰。”布克哈特博士这样说着,心里不禁感慨良多。因为就在十年前,他曾经对卡尔登布鲁纳的前任——莱茵哈德海德里希——说过同样的话,但并没有得到任何的让步,尽管海德里希对自己的态度相当客气。
  “您实在不该提出这样的请求,要知道集中营关满了罪犯、间谍和危险的宣传分子。您不应该忘记我们是在战斗,元首在同全世界的敌人进行战斗,问题不只是要使德国安全无恙,而且,我们还有义务把世界从文化和精神的堕落中解救出来。像您这样的人是不懂得这样的事情的。”时至今日,布克哈特都能清晰的回忆起海德里希的腔调和话语。他阴柔的语气让自己无法辩驳。
  “在外国,他们认为我们是最后一批未开化的人,是不是?对于单独一个人来说,要把这件事最终圆满地完成,那实在是太困难了,但是,我们应该像花岗岩一样坚硬顽强,否则的话,元首的事业就会完不成。总有一天,他们将会感谢我们大家担负起了这些职责。” 想到这里,布克哈特暗自庆幸自己不必再一次面对海德里希,那种无形的压力让他感到很不舒服。 
  而卡尔登布鲁纳并没有像他的前任那样坚持不肯让步,他出人意料的同意尽快地把食品包裹分发给战俘,他甚至还同意让观察员们在战俘营里住下来,直到战争结束。这让布克哈特博士相当受鼓舞:
  “那么在对待平民俘虏的问题上……”
  “其实,你们甚至可以往犹太人的集中营里派遣长驻观察员。” 卡尔登布鲁纳的让步让布克哈特感到格外高兴。而事实上,希姆莱做出的让步更大,他甚至在克尔斯腾的说服下取消了元首关于摧毁海牙和须德海堤坝的命令。
  舒伦堡还不知道这些让步,他现在正因为元首的固执而忧心忡忡。他手下的情报显示,里宾特洛甫不断的向元首呈上和谈的可能性,却一次又一次被驳回。这种情绪感染着他,他不知道这种无望的战争还能持续多久。能打一年?或是更长时间?又或者只是不知死活的最后支撑几个月?现在看来最后一种可能性最大。
  对此,舒伦堡只能报以苦笑。他暗自想到,幸亏海德里希去世的早,他不需要面对这一幕,也不需要像自己现在这样步步为营的算计。他叹了口气,想起手下人的报告:德国小心谨慎的放出了和平的试探,俄国人和美国人的反应都很积极,英国人则予以了断然拒绝。舒伦堡并不担心自己落在美国人或者英国人手里,因为落在他们手里,自己至少还有活动的空间,可以让贝纳多特伯爵为自己作证明,证明自己积极营救过犹太人。但是,如果落在俄国人手里……这样一想,他顿时觉得不寒而栗。但是他不得不逼迫自己考虑这种可能性,因为很可能进入柏林的胜利者是俄国人。
  “会不会有什么办法让我能和俄国搭上关系呢?”舒伦堡喃喃自语着。
  
作者有话要说:六六的人缘实在一般,不待见他的人也很多。不否认六六最后做的救助犹太人那些事功利性比较强,不过总还是做了点~~局长打个酱油哈~~ 
                
710  截获
  早上八点钟,施季里茨就驾驶着自己的奔驰汽车,以最快的速度带着脸色苍白的牧师前往瑞士边境。他让牧师重复一遍自己交代给他的任务,自己则一边听着一边想凯特的事。
  “凯特留在他们那儿了,这是没办法的事。我必须把她留在那里,不然盖世太保就可能抓走牧师。如果牧师被带走,那整个计划就完了。希姆莱就可以在伯尔尼放心大胆的和西方勾结了。不过如果发生意外情况的话,比如他们要是折磨孩子,凯特就有可能提到我。但是牧师那时候应该已经行动了,而普列施涅尔也完成了我交给他的任务,电报想必已经到家了。无论是牧师还是普列施涅尔都不知道,他们在为谁执行我的计划。一切都会非常顺利。希姆莱不会坐在伯尔尼的谈判桌上,缪勒也不会知道我的‘越境窗口’。今天牧师就能到达瑞士,明天就可以开始执行任务,不会有什么事的。”施季里茨这样想着,他纠正了几个牧师复述中的错误,然后又继续思考起来。
  “一旦牧师越境成功,我就去营救凯特。到那时我可以孤注一掷,铤而走险。不过那也无所谓,如果我彻底暴露了,我就和凯特一起通过我的‘越境窗口’。如果可以继续隐藏下去,我就武力营救凯特,但要得到舒伦堡的默许。”
  施季里茨一边思索筹划着,一边把车开到了最高时速。当到达距离车站广场还有一百米的地方时,他扔下汽车。边防站的汽车早就停在预定地点了,钥匙就插在点火电门上。根据事先约定,在山区的雪地上插着雪橇,旁边放着皮鞋。
  “换装吧。”施季里茨催促着牧师。他抬起头,注视着远处山谷中的皑皑白雪,那样纯洁明亮的颜色在隘口的黑暗处闪烁着晶莹的色彩。阵风带来远处电站发动机的声音,显得这里更安静了。这样的静谧让他无端的升起一丝伤感,他本不该有这样的情绪来着。
  “好吧,牧师,祝您顺利。”看着牧师换好了装束,施季里茨压抑下莫名的忧伤,平静的向他告别。
  “上帝保佑您。”牧师默默的点点头,然后便朝着施季里茨所指的方向滑去。他的动作不大熟练,在国境线上还摔倒了两次。施季里茨始终站在车旁等待着,直到牧师从瑞士一方的黑色森林里喊了一声。他这才放下心,看来事情进展到现在都是顺利的,接下来只需要把凯特从虎口中营救出来就好。
  施季里茨回到车站广场,坐上了自己的汽车。开了没一会儿,他就觉得昏昏欲睡起来。整整两天两夜,他睡觉的时间没超过三个小时,一直都在奔波忙碌中。他停下车,自言自语着:“我得睡半个小时,不然我根本就回不了柏林。”
  就这样,施季里茨伏在方向盘上睡了二十分钟,然后又匆匆赶回柏林。他很担心凯特的安危,因为根据卡尔登布鲁纳的批示,当自己不在的时候,罗立夫将接替自己管理凯特。
  而缪勒本人却对自己安排的这一步棋感到非常满意。卡尔登布鲁纳并不知晓鲍曼和保安局的某个工作人员进行过谈话,而希姆莱却对此事知道的一清二楚。这一空子为他创造了在两股势力之间巧妙应付的可能性。所以他既不会把卡尔登布鲁纳对施季里茨的怀疑告诉希姆莱,也不会告诉卡尔登布鲁纳在希姆莱看来是背叛和告密的鲍曼的神秘谈话。
  不过让缪勒觉得奇怪的是,昨天卡尔登布鲁纳召见自己,却只字未提对施季里茨的调查,反而表示施季里茨负责俄国女谍报员这件事没什么问题。这让缪勒大为吃惊,他不知道卡尔登布鲁纳是不是忘了对施季里茨的怀疑。
  但实际上,卡尔登布鲁纳这样做是因为前天晚上,当他们和鲍曼就国外的财政问题进行长谈时,鲍曼提到:
  “从你们方面来说,你们的人对此活动要保证绝对秘密,要吸收我们信得过的最可靠的人参加,比如缪勒、施季里茨……”
  正是由于鲍曼提到了施季里茨的名字,卡尔登布鲁纳才暂时停止了对施季里茨调查的追踪。因为他深知鲍曼的把戏:如果鲍曼提及某人,又不深问这人的情况,那就说明此人受他的关注,是个用得着的人。
  而这个时候,舒伦堡也在忙着。因为斯科尔兹内已经按照希姆莱的吩咐,执行了所谓的“真理”行动计划,准备截获运送党务办公厅主任档案的车队。斯科尔兹内本希望暗中劫走档案,但没想到对方当时不分青红皂白的就开了枪。当然,他们后来审问得知是鲍曼亲自给这些人下的命令,要他们向任何一个靠近汽车二十米以内的人开枪,不论军衔高低。最终,斯科尔兹内不得不动用了长柄火箭弹,但最终也只抢到了一部分档案,剩下的汽车冲出了包围圈,和军队的坦克会和了。
  让人觉得遗憾的是,所截获的档案中,并没有发现任何一个可以证明鲍曼把钱转移到外国银行的文件。不过他们并不是全无收获,这其中还是有一些引人深思的材料的。尤其是一封保安局内部人员寄给鲍曼的信,信虽然没有署名,但可以证实,的确出自保安局内部。在希姆莱眼里,这意味着一次叛变活动正酝酿成熟。
  “您去调查一下这文件吧,不止这封信,其他的档案您也可以调阅,只要能查出这是怎么回事就行。”希姆莱召来了舒伦堡,让他看了材料,并要他调查这件事。
  “是,我会尽全力调查。”舒伦堡满口答应了希姆莱的任务。当然,他心里很清楚,这一任务是不会完成的。不过能借此机会审查一下手下人也不错,可以弄清楚他们是否同时在为鲍曼工作。
  “究竟是谁在为鲍曼工作?又是谁写了这封信呢?我大概猜到了,但是没有证据。”舒伦堡并不害怕手下的工作人员同时为两个主人效劳,因为只要自己运用得当,这也可能成为自己的武器。于是他派了几名人员进行查阅档案的工作,而且几乎每个小时都要问问有没有什么新材料。不过他得到的却总是同一个回答——“暂时没什么有价值的材料” 。
  
作者有话要说:施叔,乃快要暴露了。施叔:我不会,因为六六再~~ 
                 
711 坠落
  就在施季里茨返回柏林的时候,阿斯曼正一身狼狈的穿行在通往缪勒办公室的走廊上。他的靴子上满是污泥,踩在地上留下了脏兮兮的脚印。衣服也完全湿透了,滴滴答答的流着雨水。他今天一早就出去了,冒着雨在诺伊施塔特镇上徘徊了很久,寻找施拉格牧师的妹妹一家的下落。他根据案卷中提供的地址找到了她的住所,但她不在家。他向当地的盖世太保分局打听,那里的人对施拉格的亲属一无所知。
  这让一向工作认真的阿斯曼几乎抓狂。他又向邻居们打听,邻居们表示,这几天深夜他们曾听见汽车的声音,但是究竟来的是谁,是什么车,是不是这辆车带走了施拉格的妹妹一家,他们都一无所知。这让阿斯曼倍受打击,因为他知道,负责施拉格案件的是施季里茨,施拉格妹妹一家的消失,施季里茨即使没有直接参与,也必然是个知情者。这让他感觉自己受了欺骗。
  “……事情的经过就是这样,我感到很抱歉。”听着阿斯曼的报告,缪勒不仅什么也没说,甚至笑容满面。他示意阿斯曼坐下,然后从保险柜里取出一个文件夹,从里面拿出一张纸。
  “而这件事怎么办呢?”他微笑着把那张纸递给阿斯曼。
  阿斯曼的脸顿时涨得通红,那是他曾经写下的报告,那份声明自己完全信任施季里茨的报告。现在缪勒把它拿出来,让他觉得自己好像被扇了一个耳光:“我们全都罪该万死!”
  “这么说也许更准确一些,”缪勒把报告放回文件夹里,淡淡一笑,“这是对您的很好的教训,朋友。”
  “我该怎么办呢,给您写一份新的报告?”阿斯曼面红耳赤。
  “为什么?不必了。”
  “可我认为自己有必要放弃原来的看法。”
  “这么做合适吗?放弃自己的看法,这话听起来总不那么悦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