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8·23炮击金门-第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出现生命的危险。事实上并不如此,解放军待我很好。跳伞时,颈于、手
臂、脚受了一点轻伤,解放军医生马上给我治疗,现在已经好了。同时又
发给我衣服和日用品,在吃住方面,待我也很好,请不要为我的安全与生
活担心。
乃蓉、乃蜀还小,要多加管教,让他们好好地读书,将来好为国家和
社会做些事情。
这边气候已经较凉,早晚可以穿棉衣了,希望你们也要注意衣服的增
减与自己的身体健康。
时间关系,今天就说这些。请千万放宽心,再不要为我太悲伤。以后
我还要常对你们讲话的。希望你们能够听得到。
张乃军的话匣子一旦打开便收不住,尤其是被迁送到北京空军招待所监护居住之后。他一个人呆在房间太寂寞,提出希望能到外面多走走多看看,愿望得到了充分的满足。对他来说,北京是一部古老而奇特、深刻而朴素的图书,随便翻开一页,都能够引起兴趣触发感想。他透过电波与父母、亲朋聊天的话题自然多了起来。
参观了京棉二厂,他说:
这个厂又纺纱又织布,共有十三万纱锭,规模很宏大,而且厂房的设
计,机械的制造,机器的安装,全部是自己完成……新工人工资四十多元,
厂长二百多元,相差不大。工人每月伙食十几元钱就相当不错,若一餐两
毛钱,就可以吃到牛肉烧萝卜、鸡蛋西红柿、肉丝炒白菜……住房是厂方
配给,按人口的多少分配,每月租金才一块多钱,冬天厂方还发给烤火费
……工厂内设有托儿所、幼稚园、医院、电影院、洗澡堂,工人生活便利
了,可以有更多的时间精力去劳作贡献……
参观了四季青人民公社,他说:
社员吃饭真的不要钱,完全由公社供给,令我惊讶。另外还按日发工
资。工资的多少按每个人的劳动力评定。有的人有专门技术,每月还有技
术补助。女社员怀孕以后从事轻劳动,生孩子有产假,工资不会停发……
各生产队都办起了公共食堂,但各个社员家里的锅灶盆碗,仍然是保存的,
逢年过节或是想换换口味,可以到食堂领口粮,自己回家料理。我认为公
共食堂的最大好处是妇女的劳动力得到了彻底解放,使她们从锅台边走到
公社的各个工作岗位,在经济上不再依赖男人了,家庭成员地位真正平等,
相互关系也更加和睦了……
参观了北京工交展览,他说:
在冶炼方面,祖国现在以钢为纲,土高炉、土平炉遍地开花,也有规
模宏大的炼钢炼铁厂,实行土洋结合,人们全体出动,昼夜不停的在炼钢、
炼铁。民众共同为1070万吨钢而努力……国家在跃进中,有可能不需十五
年可超过英国,甚至超过美国……
参观了百货商店,他说:
王府井百货公司里非常拥挤,真是人挤人。商品差不多都是国货,只
有少数几样东西有进口货。没有鲜艳的招牌与广告,看起来很朴素。买卖
还价的风气没有了,任何东西都标好了价格,一分钱一分货,童叟无欺决
不是夸大……
参观了故宫,他说:
这一处伟大的建筑,表现了我们民族固有的建筑艺术风格。进了天安
门,从东路开始参观,皇帝办公的金銮殿,我都仔细看过了。然后进入历
代文物陈列馆。从夏商周的化石、铜器、陶器,从秦汉时代到清朝末年的
各种文物真是琳琅满目,美不胜收,文物古迹,被保护得很好。这里是我
久已向往的地方,由此可看到祖先的足迹与其奋斗的历史。
走街串巷的闲逛一番,他说:
北京胡同虽小,建筑虽旧,可是很清洁,无垃圾无污水,除“四害”
工作非常彻底,地面见不到纸屑、果皮、烟头,公共卫生非常好,反映出
民众文化层次道德水准的提升。这些问题,不是贴贴标语,喊喊口号就能
解决得了的,需要群众觉悟。凡群众支持的事情,便会马到成功。另外,
也看到买蔬菜与买红薯的群众均列队购买,无吵骂乱挤现象,亦使人耳目
一新,感到社会风气的进步。
在北京的起居生活自然是汇报最多的项目,他说:
我现在住在北京一家招待所里。北方的气候已较冷,解放军已发给我
衬衣、单衣、棉衣,还有布鞋和棉鞋,又补充了洗脸用具和日常用品。我
每天吃三顿饭,早晨是稀饭馒头和小菜,午餐晚餐都是两个菜一个汤。有
时也换换口味,一个月以来,吃了三次面条,还吃过一次饺子。每天平晨
六点起床,晚上九点就寝。白天或阅读书报、杂志,或者到外边参观,游
览。最近,房间里搬来了一台收音机,经常听听音乐和新闻。京剧节目很
多,而我缺乏欣赏能力,我想时间长了就会好些的。除了这些以外,平均
每个星期看一场电影。上星期还去看了田汉编写的话剧《丽人行》。每个
月我可领到六元的零用钱,用作抽烟、洗澡、和买其它零用品……
仔细阅读张乃军的“讲话”,可发现此公乃清醒精明之人。他虽然对共产党小有恭维讲了一些令大陆方面顺耳的话,但从未破口乱骂国民党,不说对台湾过于刺激的话,他小心翼翼把握着既向大陆低头又没有完全背叛台湾、既叫大陆满意又不致使台湾憎恨的那个“度”。如设身处地为张乃军着想,他的作为完全可以理解:他人现在共产党手里,他的亲人则在国民党手里,而他的将来到底在谁手里还是未知数,他不能不为自己的后路预留出足够的回旋空间。他说:那边说我阵亡了,所以,我必须出来讲讲话,让亲朋好友知道我现在的真实情况,让他们放心,我可不愿意为谁作义务宣传。
其实,活“烈士”出来讲话就是最好的宣传了,至于讲什么和怎样讲已无关宏旨。因此,大陆有关方面从未硬性规定张乃军的广播讲话内容,一切悉听尊便,顺其自然。这也表明了有关方面对张乃军的“后路”早有考虑,虽不曾宣布,但与他本人想法大概心照不宣不谋而合吧。
张乃军没有死,还活着!
消息如一声闷雷,令人惊愕,在台湾三军和社会上不胫而走,随之怨声四起,议论沸扬。
台“国防部”被动已极。空军总部尴尬不堪。只能以“不证实,不表态,不评论”的态度哑然以对。
五联队联队长李向阳手足无措方寸已乱,硬着头皮给部下打气:
共军广播说捉到我们一个人,但却叫不出名字。后来我们报纸登出张
乃军牺牲的消息,共军才说捉到的叫张乃军。又弄了个人在广播里讲话,
企图搞乱我们。真金不怕火来炼,我们处理还是按照我们的原则。
好个“真金不怕火炼”,李向阳们决然没有想到,八个多月之后,共军给台湾“炼”出来了一个更大的惊愕。
1959年6月30日,新华社发布消息:
六月三十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福建前线部队释放了原蒋空军五大队少
尉飞行员张乃军。张乃军是去年十月间在我福建前线上空进行骚扰活动时
被击落俘获的。他被俘后,受到人民解放军的宽大待遇。人民解放军考虑
到他还有亲属在台湾,根据他的意愿,将他放回金门。
中国新闻社则配发了两张图片。一图为张乃军刚被击落时的情形:长头发、瘦削愁苦的脸孔,穿着破烂的、左臂上打着补丁的、污秽不堪的美国空军旧军装,手捧的飞行帽上, 竟还印有USF(美国空军)的英文字样。另一图为张乃军获释前的情形:穿着新衣服,喜笑颜开,人已明显发胖。
某报刊登时还旁题了诗文:
“烈士”并未“成仁”,蒋机确已粉身。
撒谎难掩丑态,自欺焉能欺人。
反应最为热烈的是港澳新闻媒体,《新生晚报》评论道:
今天的真正“出炉新闻”是中共把俘得的国军飞行员释放回金门。中
共这样出乎意料的行动,将使台湾感到相当尴尬。台湾根据判断,认为张
乃军已经阵亡,今天他居然回到了台湾,台湾在宣传上实难以自圆其说。
这使台湾尴尬的事件,非要有大刀阔斧的勇气来面对不可。
《晶报》则透露:
台北一位“老前辈”说:“中共不是叫张乃军生返,而是叫张乃军送
死。因为,蒋介石生性多疑,恐有灭口之必要。”
阅历丰富的“老前辈”此番没有言中。张乃军被渔船遣返金门后,即送台湾。蒋介石并未对其在大陆的言行予以深究治罪,除停飞外,仍留其在空军供职。凡作战打仗必有战俘,如故方对俘虏施以仁义,而己方却对归俘残忍惩办,今后还有谁肯在战场上舍身卖命?他共产党出手不凡已得人心,我台湾岂能再出烂招徒失人心!应承认,蒋公虽生性多疑,但利弊权衡,对张乃军的发落确不失明智。
这结局是否早在大陆方面的预料之中,不得而知。
大陆方面有把握的预料是:“烈士”还阳,国民党必然有苦难言,只能打落了牙齿和血吞,连哼都哼不出一声来。
果然,全世界的媒体都把释放张乃军当作了轰动新闻处理,台湾各报刊却遵国民党宣传部之命,一律缄口,不予评述。这一现象恰恰证明:解放军一出“捉放曹”演得极为成功。勿论1958年10月10日空战各击落几架飞机,围绕这次战斗的隔海宣传角力,大陆方已经做了赢家。
10
令我大惑难解的是,台湾方面对“双十”空战长时间缄口之后,八十年代出版的《国共空战秘史》竟又语惊天下,非但坚持了张乃军“勇撞匪机”之说,而且把故事编得愈发近似“演义”了。当早已获释的张乃军在台湾愉快生活享受天伦之时,仍坚持如是说,确实滑天下之大稽,真的会让人笑掉大牙的。
四十七年十月十日,为了庆祝双十国庆日,我空军“天虎”部队出动
了“F-八六F”六架向中共空军挑战,驻福州机场的中共“空十二师”、
龙田机场的“空十五师”均不敢起飞迎战。于是,我机群乃在福州、龙田
机场上空进行战技操演,甚至超低空掠过时减慢速度,放下起落架,做出
要准备降落之动作。 中共“MIG-17PF”机群在恼羞成怒之下,遂被动勉
强紧急起飞二十架应战。 于是,在一场追逐、缠斗之后,又有六架“MIG
-17PF” 被击落。 我少尉飞行员张乃军为了营救长机, 而不惜与一架
“MIG-17PF” 对撞,两机当即在电光石火的一刹那中双双爆炸坠落,演
出了碧血洒长空的一幕,悲壮之至。张乃军少尉被列为作战失踪。中共则
大肆宣传,表示张乃军少尉运用“以机撞机”的特攻战术,所撞毁的那一
架是福州基地“空十五师”之中共飞行员赵德安,并赋予其中队“赵德安
中队” 之“光荣称号” ,列为“台海空战英雄部队”。但是,当日参加
“双十”空战之我方、中共飞行员莫不亲见撞机的一幕。史实俱在,铁证
如山,实不容信口雌黄。
翻遍大陆方面对“双十”空战的公开报道,均未见有“赵德安参战”之说。从未“信口”,何来“雌黄”?若有“雌黄”,是谁“信口”?已是不争而喻。
真实情况,该日空战大陆空14师登台出场的8员战将是:1号李振川(副师长),2号张振环, 3号姜永丰,4号杜凤瑞,5号桓树林,6号羊衍富,7号李高棠,8号王正孝。
上天八仙同往,落地雁行缺一,战斗结束,永远不再回来的是4号杜凤瑞。
关于杜凤瑞的故事,大陆军内外报刊多有叙述,情节大同小异,其梗概是:
……正当杜凤瑞的长机向敌攻击时,三架敌机从后面冲来妄图偷袭,
情况危急。杜凤瑞一边向长机报告“敌人向你开炮!”一边瞄准一架敌机
猛打,敌机立即冒起一股黑烟。敌飞行员跳伞离机,一落地即被民兵活捉,
他就是台湾吹捧的“活烈士”张乃军。长机脱险,杜凤瑞拉起机头,突然,
一架敌机从左后方向他开炮,飞机负伤。敌机冲到他的前面,杜凤瑞驾驶
伤机穷追不舍,从8000米打到3500米,终将第二架敌机送进大海。此时,
座机已经无法操纵,摇摇摆摆打着旋向地面坠落,杜凤瑞于3000米高度,
不得已按下了跳伞电钮。碧空中绽开出一朵洁白的银花,杜凤瑞从高空扑
向祖国母亲的怀抱,已经降到了1000米,就在这时,一个穷凶极恶的敌人,
突然从云隙中窜出,向着已无还手之力的杜凤瑞开炮,鲜血染红了雪白圣
洁的降落伞。怒火万丈的我高射炮兵,立即向这万恶的强盗开火了,打得
他一头栽进波涛滚滚的大海……
同一场空战,台湾与大陆的版本就是这般南辕北辙,相差了十万八千里。我承认,尽管大陆方面的说词可信度为高,我仍被台湾方面的信誓旦旦给镇唬住了。细细咀嚼,大陆版故事也相当富于戏剧色彩,其中确有若干疑团需要澄清。我非历史的评判官,但“历史只有一个”的信念又推动我踏上吃力费时的采访路。当我把一个又一个问题向空战的亲历者、目击者和研究者抛出之后,回收的仍不是结论,而是直录,为后人描摹出历史真面目提供了一个参照系的直录。
我的第一个问题: 张乃军失手天庭跌落尘埃, 其克星究竟是谁?他肯定未作“神风”特攻队式的自杀攻击吗?有没有双方飞机在激烈的缠斗中直接碰撞的可能性?
在江西南昌某空军干休所,我见到了当年杜凤瑞的长机、原空14师射击勤务主任姜永丰。一个半小时访谈,高高瘦瘦的姜老留给我长者的坦诚与负责。听说我要写书,他的观点非常鲜明:年轻人,你要写书就得学习司马迁,敢于“秉笔直书”。司马迁的《史记》如果满篇假事假话,屁价值也没得,你说是吧?
1958年“双十”空战,严格讲,我们打得不太好,或者说,我们原本
可以打得更好。
首先,我们的战前准备显得仓促。我们是两种气象均能出航的大队,
打硬仗应该安排能飞复杂气象的尖子飞行员上去,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
那天早饭过后,天气转好,领导可能考虑锻炼新飞行员吧,换了几个只能
飞普通气象的担负战斗值班, 杜凤瑞也是其中一个。因此,我们这8架是
临时凑成的,没有经过很好的合同演练。人员刚换,战斗警报就来了,我
们马上进入一等,起飞迎战。
其次,我们的对空指挥也有问题。我们由东向西起飞,先向着内陆方
面爬高, 然后转向西南,沿着海岸寻找敌人。早晨7点多钟,太阳光在东
方非常耀眼,敌机背阳,我机向阳,搜索位置对我不利。此时,杜凤瑞开
加力动作慢了,稍稍掉队,距我有二千米的样子。桓树林第一个发现敌机,
在我们左边,从海上压着坡度向我机迂回过来。地面指挥所命令我们右转,
估计是严守不出海作战的规定。李振川便带队右转,我一看不好,把屁股
扔给敌人了,急忙报告带队长机:“敌机咬尾,不要右转!向左转!”我
哗的一下向左转过去了,而李振川已经右转,我们的队形乱了,处于分散
状态。那天我们8架,敌人6架,如果我们都向左转,在占位上有利多了。
打空战就是这样,谁咬到了对方的屁股谁占便宜,不像跑百米,谁在前边
谁是冠军。一个口令有误,原来我们有利,反而不利,否则,战果可能会
好一些。
我追击敌人的两架,在一千多米的距离上开炮数次。而敌人另外4架,
切半径咬上我了。这时,落在后边的杜凤瑞又因祸得福,正好切上咬我的
敌人。 我听到杜凤瑞喊我:“3号,敌人向你开炮了,赶快脱离!”我感
觉到飞机一抖,翅膀上被敌机枪子弹扫了好几个洞。杜凤瑞为了掩护我,
也猛烈向敌人开炮。敌人躲避,把我丢了,我乘机拉起来摆脱,再转下来,
就谁也看不到了。
返回机场,才知道杜凤瑞已经牺牲。我们也打掉他一架,而且逮到个
活的。师长问我,“老姜,你开了炮,是不是你打下来的?”我说,“我
开炮的距离太远,不可能是我打的,我心里有数。”几十年我都是这么一
个讲法,人可不能贪天之功呀,这个功劳得记在杜凤瑞的账上,张乃军百
分之百是他打下来的。
台湾说张乃军勇撞我机,不值得一驳,因为张乃军好好一个大活人在
我们手上嘛。两机无意中相撞的可能性也是零,两架高速运动的战斗机相
撞必然炸成粉末, 根本没可能双双跳出来。国民党一会讲打掉我们5架,
一会讲6架, 瞎扯淡。我说我们没打好,是说我们完全有可能取得更多的
战果,不等于说国民党打得多么好。那一仗,他就是打掉我们一个杜风瑞,
让我负了点轻伤,并没有赚到什么大便宜。
我和杜凤瑞是长僚机,但接触时间很短,还谈不上深入了解。部队到
前线轮战,编配战斗序列,要求一个能飞复杂气象的带一个只能飞简单气
象的,这样,把我俩临时结成了对于。又要求长、僚机要互相熟悉住在一
起,这才相处了几天。总的印象,这个同志性格比较内向,平时不好张张
罗罗的,人很直很正。他文化程度不高,学理论挺吃力,一些复杂的公式
弄不大懂,飞行技术比较一般,但刻苦勤奋,基本的东西可以掌握。学习
有长进,他也高兴得眉飞色舞,回到宿舍能开口唱几段河南梆子。他牺牲
了,我很难过,记得那时他刚结婚没几天。这么年轻一个同志。第一次升
空作战能处理成这个样子,把敌人给打掉了,当英雄绝对是够格的。这也
证明,飞行技术固然重要,但思想、意志、品格同样是飞行员素质的重要
构成,取得战果,往往就是人的一种综合力量在刹那间集中爆发。
我的第二个问题:杜凤瑞横槊将张乃军挑于马下,又带伤策鞭穷追,再斩一将着实惊心动魄,过瘾过瘾。但这一架人死不见尸、机毁不见骸,是凭据什么为它出具了“死亡通知书”?
福州空战史专家杨国华老人笑道:你这道考题当年我们这班参谋人员就已经应试过了。
杜凤瑞打掉张乃军,板上钉钉。是否还打掉一架,当时也有争议。认
定“击落”的主要根据是:平潭我高炮观察所看到一架敌机向海面坠落;
平潭许多渔民也看到了这一情景,而且有具体描述;敌地指与空中数架飞
机联络不上,一直在呼叫;空战后,台湾命马祖派船前往平潭西北10至20
公里处在5-10海里范围内搜索救护, 在该区域附近活动之美舰也参与了
这一活动,等等。那时聂凤智对战果统计的要求很严,拿不出有力的证据,
他是不会点头认可的。所以,在统计中给杜凤瑞再添一功。认定工作相当
慎重。
我的第三个问题:杜凤瑞死于驾驶舱内或外,事关战场人道问题。我方现在说法,是遵循宣传报道的客观真实性呢,还是为了在民众对美蒋的一腔怒火上浇油?
许多老人说,你应该去问罗维道,他当时是福州空军副政委,杜凤瑞的后事,是他一手操办的,他回答这个问题最权威了。于是,我耗时三日查询,终于将一个长途电话打到了江西罗维道的家中。罗老先生年事已高,听力不好,我们的交谈便不得不请第三者“插足”了——我提出问题,由罗老的公务员接听记录;小公务员向罗老转告;罗老明白了,拿过电话再向我叙述。如此三番五次,采访麻烦而有趣。
那一天,我正好在龙田机场,亲眼看到了空战。先看到我们的飞机打
掉一架敌机。后来,我们一架也被打到,飞行员跳了出来,伞一下子张开
了。以后才知道我们这个飞行员叫杜凤瑞,当时不晓得是谁。机场动了起
来,准备派人去救护。我们的伞降到1000多米高度,很快就要落地了,敌
人一架飞机突然从云中钻出来,他要逃回台湾去,看到了空中我们跳伞的
飞行员,顺势扫了一排机枪。听说干坏事的是国民党的一个中队长,他这
种作法是违背国际公约的,因为飞行员跳出飞机便没有了武装,进攻防御
能力都没了,你开炮打他同杀俘虏一样是不人道的行为。我们也抓到他一
个姓张的飞行员,按照国民党的逻辑,我们也可以枪毙他,可我们没有这
么做,反而给予很多优待,这就是共产党同国民党的区别。杜凤瑞掉到龙
田东南21公里的一个小山坡上,子弹从左后背打进去,右前胸钻出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