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官居一品-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身崭新衣裳的田七从里面小跑出来,殷勤的将二位小叔叔引进去。厅堂里已经坐满了喝茶闲聊的七大姑八大姨,三叔叔四大爷,又是一阵子乱七八糟的见礼,两人才得坐下。
  小户人家开个小店,自然没有那么多讲究。请人看个日子,到吉时放一挂鞭炮,然后招待道贺的亲戚朋友吃顿好的,也就算开业了。
  吃饭的时候,沈京轻声问道:“看着人家开店,心里着实痒痒,咱们到底干什么,你想好了没有?”
  沈默点点头道:“待会咱们去找长子,我给你们交个底。”
  第七十五章 包赚不赔的营生(下)
  沈京让他提前透露一下,沈默却笑而不答。这下可把沈京给憋坏了,耐着性子坐到后晌,还没散席便拉着沈默告辞。
  七姑娘和田七挽留,沈京便推说‘还要回去用功呢。’这才顺利的脱身。
  两人到长子家却扑了个空,他爹说长子去河边捉鸟去了。
  “这家伙不是抓鱼就是捉鸟,日子过得真有趣啊。”沈京无限羡慕道。
  “瞎说,再好玩的事情,整天做也就没意思了。”沈默笑骂道:“还不是被穷逼的?”
  “你咋知道呢?”
  沈默有些恍惚道:“我原先是跟他一道的,捕鸟的法子还是我教他的呢。”
  沈京还是很羡慕道:“那也比整天读书强,读书才没劲呢。”没了沈庄捣乱,又有沈默陪着,他现在也奇迹般的不逃学了,只是实在不是那块料,学得十分痛苦。
  两人说笑着沿江行走,不知不觉中眼前已经一片荒凉。周围一片静寂,只有大片的芦苇在微风中摇摆,发出‘沙沙’的声音,让沈京不寒而栗,声音发颤道:“万一芦苇丛里有人怎么办?”
  “当然有人了。”沈默竟然点头道。
  “那咱们回去吧。”沈京踯躅不前道:“至少也去那把刀来,也好吓唬一下歹人。”
  “什么歹人?”沈默低声笑道:“这里地处荒凉,根本没人来,在这里劫道还不得饿死啊?”说着轻声解释道:“鸟儿怕人,都在僻静的地方吃食,所以我和长子会在河滩上下网,然后猫在芦苇丛里候着。”
  “你说清楚点啊。”沈京颇为不好意思道:“我以前从没见接触过这些的。”
  “那是,大户人家的孩子有大户人家的玩法。”沈默点点头,表示理解道:“我带你去我们常待的据点看看,八成长子就在那里。”两人便除下鞋袜外衫,找地方藏起来,这才一前一后进了芦苇丛。
  在齐肩高的芦苇丛中,深一脚浅一脚的穿行片刻,便到了一处桌面大小的丛中空地……原本密密麻麻的芦苇早被悉数砍去,还用枯黄的苇杆在地上铺了厚厚的一层。有了这层地毯,在潮湿的芦苇丛中,也就有了个能坐的地方。
  “长子不在这,”沈京四下看看没有人影,不由问道:“会不会去了别处?”
  沈默做个噤声的动作,拨拉开面前的一丛芦苇,眼前顿时豁然开朗,看来这里确实是个理想的观察哨啊。
  顺着沈默的手,沈京看到一个高大的身影正在河边架设一张一丈多宽的大网,又在网下撒上些饵料,再小心抹去自己的痕迹,这才转身躲进芦苇丛中……
  那人正是长子,他回到‘观察哨’便一屁股坐下来,刚要舒舒服服松口气,边听背后一声低喝道:“举起手来!”骇得他立刻高举双手,心中暗暗叫苦道:‘扯开嗓子喊都没人听得见,这次可真载了。’
  他正等着好汉爷问‘要钱还是要命?’却听到背后一阵吃吃的笑声。回头一看却是沈默沈京两个坏蛋,长子不由红脸道:“吓唬人不好。”对于自己胆怯的表现,他感到十分羞愧。
  两人毫无愧疚之意的赔一番不是,好在长子气量宏伟,也就原谅他俩了。
  他们也是好久没见,自然好一番亲近,沈默才道明来意,长子听了长舒口气道:“我还以为你说说就算了,这些日子可失望了。”
  沈默哈哈笑道:“男子汉大丈夫嘛,那就要言而有信,我怎会放大炮呢?”
  一边的沈京却满脸紧张道:“小声点,你俩都吵得鸟儿不过来了。”这时沙滩上一片安静,连根鸟毛都没有。
  长子憨憨笑道:“兄弟你有所不知,这个点的阳光依旧挺毒,鸟儿们都躲在阴凉里呢,得再过一会儿,日头大偏西了,鸟儿们才会来觅食喝水。”
  沈默点头笑道:“正解。”
  “原来是先支起天罗地网,然后守株待兔啊。”最近沈京肚里的墨水哗哗见涨,一句话都能用俩成语了。
  沈默点点头道:“借着这个空,我们说说开店的事儿吧。”
  “好啊好啊,我都急死了。”沈京拍手道。
  长子也使劲点头道:“我也是。”
  “稍安勿躁,听我慢慢分说。”沈默呵呵笑道:“考虑着我和沈京都有功课缠身,让长子一个人顶着,我俩实在是于心不忍。”沈京翻翻白眼道:“我可以陪长子一起看店。”
  “你必须好生念书。”沈默瞪眼道:“沈先生把你交给我,就是让我看着你认真读书的。”沈京缩缩脑袋,没敢再多嘴。
  长子却不无忧虑道:“吃苦受累我不怕,可让我一个人挑起一家店,那是万万不行的。”说着指指自己的胸口道:“我没有经验,又没有你俩那么多心眼,还不干什么赔什么?”
  沈默却笃定道:“不要担心,我们要干的,是稳赚不赔的营生。”
  “什么营生?”两人异口同声问道。
  “当今天下什么人最富?我们就干什么!”沈默两手一拍道。
  “什么人最富?”长子对这个很不在行,只能求助于沈京。
  “江南虽然富甲天下,但要问最富的一群人,还是两淮的盐商。”沈京沉声道。
  “这么说我们要卖盐了?”长子顿时欢喜道:“那敢情好啊,确实没听说有关门倒闭的盐铺子。”
  “不错,我们就是要卖盐!”沈默点点头,确认道。
  沈京却使劲摇头道:“开盐铺子保证不赔不假,可为什么呢?还不是因为盐引难求……都在官府和那些大盐商手里呢,咱们寻常老百姓上哪弄去?”
  “谁说寻常百姓就弄不着了。”沈默笑眯眯的从怀里掏出个小小的油纸袋道:“猜猜这里面是什么?”
  第七十六章 卖与立(上)
  “盐引?”沈京一把夺过那信封,抽出两张厚厚的纸片,定睛一看,便见那纸上抬头写着‘大明两浙都转运盐事司’,中间是‘凭票即付细盐一小引’九个楷体大字,下面还有商名贯址,勘合字号,搭派场分,以及运司衙门的骑缝章。
  “确实是货真价实的大明盐引。”沈京仔细验过后,反而没那么惊喜了:“这上面写的可是‘三仁商号’,只有人家可以用,咱们拿着就是一张废纸。”
  “你再看看这是什么?”沈默又从怀里掏出个油纸带,递给沈京道。
  沈京接过一看,大吃一惊道:“三仁商号的执照文书?”再看那店东一栏上,赫然写着姚长子的名字。
  沈京和长子惊呆了,两人眼似铜铃的等着沈默,异口同声的问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沈京更是激动的不行,看那张牙舞爪的样子,大有‘要是不老实交代,这里就是你的埋骨之处’的意思。
  “稍安勿躁。”沈默做出个自卫的动作,微笑道:“听我给你们解释。”
  “快说快说!”两人急声催促道。
  原来这事还要从几个月前的比斗开始,沈默为会稽县争了光、为李县令出了气。李县令自然要表示一番,他原本要重奖沈默一百两白银,却被沈默毫不犹豫的拒绝了。
  李县令问他难道不缺钱吗?沈默笑道:‘家徒四壁书侵坐,怎能不缺钱呢?’
  “那为何不受这正大光明之银?”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沈默十分得体的答道:“学生怕这些钱花完了,再也受不了清苦的日子。”
  “你小子是话外有话啊!”李县令哈哈大笑道:“好吧,授人鱼不如教人渔。本官就给你一个长期进钱的营生!”这时候官员士绅家里,普遍从事副业,只要在幕后操作,不亲自上阵,是惹不起物议的。
  李县令便给了沈默五个选择,盐、铁、茶、瓷、丝,皆是官府严格控制,大有文章可做的行业。
  沈默毫不犹豫的选择了第一个,盐。理由很简单——天下盐场的生产由官府控制,从进货到出货,全需运司衙门开出的‘盐引’才行,这其中除了官商勾结要做好之外,其它毫无技术含量,正适合自己现在的情况。
  而且这东西又不像铁器那么敏感,不容易招惹上‘通匪’‘通倭’的罪名,只要打理好了各方关系,实在是可以传之子孙后代的金饭碗啊!
  当然沈默也有自己的担心,他对李县令道:“大人,学生毫无根基,两眼一抹黑,冒失进入这个行业的话,会不会被大盐铺、大盐商给生吞活剥了?”
  李县令笑得上气不接下气道:“你有多大本钱?一百两还是二百两?还不够人家塞牙缝的呢,只要懂规矩、守分寸。看在本官的面子上,他们是不会介意分点汤出来给你喝的。”
  沈默这才放了心,李县令便批了条子,让张县丞给沈默开个方便之门,将商铺执照办下来,然后再拨给他两张盐引,作为启动之本。临了还嘱咐他,不要在执照上署名,随便交给可信的人就行了,反正这铺子的根本是盐和盐引,而不是店面和执照,不怕被人侵吞了。
  虽然只是掩耳盗铃之举,但大家都这样做,将来飞黄腾达了,也能少些物议不是?
  还嘱咐他将事情都交给下面人办就行了,千万不要真的转作商贾了,那样耽误了学业不说,还让士林笑话……沈默一一应下,虽然心中不敢苟同,却知道这都是逆耳忠言,不听就一定会吃亏的。
  从县衙里出来,沈默心中长叹一声道:‘真实既想当婊子,又要立牌坊啊!’
  本来这事儿早该办下来了,可谁知第二天,沈默便被沈先生刺激了,从此之后发奋读书,一时竟忘了窗外之事。
  他不着急,人家张县丞自然不会巴巴的过来奉承,这事儿便暂时搁下来了。
  直到沈贺去衙门当差,说起张县丞,他才猛然想起这事,便于一日下学后,亲自送请帖给张、马二位,说是‘为表示感谢之意,请二位务必赏光。’
  两人也愿意和这位县太爷眼中的红人、未来可能会发达的小童生亲近,便欣然答应下来。择日不如撞日,当天三人就去了县里最好的引凤楼,叫一桌做好的席面,上一坛绍兴最好的美酒——女儿红,便亲亲热热的推杯换盏开了。
  沈默前世‘酒经沙场’,那是所处的职务也正好与二人在同一层次,深谙这个层级人的喜怒哀乐,没喝几巡,三人便称兄道弟起来;过了二斤,两人便真把他当成亲兄弟了……张县丞就开始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对沈默倾诉自己的不得志。马典史更是哇哇大哭,说自己因为没文化,老是被人瞧不起。
  三人哭一阵,笑一阵,一句没谈‘照顾’、‘盐引’之类的事情,只是在送他俩回家的时候,沈默悄悄塞给他们一人一个红包……那里面可是王老虎送他的金锞子啊!
  第二天后晌,沈默下学回家,马典史便等在阁楼上,笑眯眯的将四百斤细盐的盐引送来,对他道:“赞公还让我问问,商号起什么名字,位置在哪里?东家写谁的名字?”
  沈默苦笑连连道:“还没想过呢。”琢磨一阵子,便起个店名叫‘三仁商号’,以示是他们三个好兄弟开的店。至于店东的名字,他决定暂且写上了长子……他已经打听清楚了,大明朝没有商籍一说,是以并不改变长子‘民户’的身份,也对将来他的子弟进学没有半分影响。
  只是根深蒂固的,商人的名声总不好听,所以沈默还得问一问长子的意见,不行再改过来就是。‘若是他不愿意,就写我爹的名字吧。’
  第七十七章 卖与立(中)
  定下名字与东家,马典史两眼直直的望向沈默,似乎有些话难以启齿。
  沈默是何许人也,马典史一扑棱翅子,他便知道对方要往哪飞。事实上,有些话就是马典史不说,他也是要主动讲的。只见他朝县衙方向拱拱手,一脸感激道:“没有县尊大人照拂,学生怎能有立业称东的一天?实在无以为报,只有二成干股奉上,聊以资助县里学堂吧。”
  马典史心惊道:‘这小子真上道啊。’也一脸严肃道:“沈公子有心了,我已经把话给您带到了。”说着便起身告辞。
  沈默哪能让他走了,呵呵一笑道:“马大哥,在下还有一成干股捐给典史厅,为县里的治安事业做一些贡献。”酒桌上喝出来的感情最不牢靠,还得靠真金白银夯实了才行……别看马典史在县令面前跟孙子似的,可在县里却是个着实了不得的人物,掌管着会稽县的司法牢狱之事,三班衙役都得听他的,地痞堂口更得小心伺候着,说句不好听的,要想开店太平,供他比供关公好使多了。
  马典史假模假样的推让一番,这才连称‘惭愧’,欣然收下了。
  一吃下沈默的干股,两人的感情立马不一样了。马典史重新坐下,向沈默指点迷津道:“除了县尊大人,你再把张县丞和陈主簿打点到了,其余等人便不用在意了。”
  沈默一脸感激道:“多亏马大哥提醒,不然小弟非得失算不成。”论起和他玩心眼,李县令那样的还差不多,像马典史这种粗人,基本上被卖了还要帮他数钱。
  马典史听了很高兴,哈哈笑道:“谁都不是天生都会的,一回生二回熟,下次就知道了。”
  “那依您看多少合适呢?”沈默求教道。
  “让我想想。”马典史挠着脖子想了半天,才闷声道:“一人一成就行了,佐贰官向来是一样的份额,谁都不会得罪。”说着才想起什么一般道:“你告诉他们,我拿了半成就好了。”
  就等你这句话了,沈默高兴道:“多谢马大哥指点。”他又要请马典史喝酒,但姓马的还要回县衙办公,两人只好依依不舍的作别。
  望着他离去的背影,沈默不无感慨的叹了口气……前些天沈炼让他背诵大明律,沈默才知道大明朝的商税是‘三十税一’,他当时还觉着奇怪,怎么就收这么点税?现在才品过味来,原来都被官员们用这种方式收上去了,只不过最后国家见不到而已……
  对于沈默如此上道,县里上下都十分的满意……虽然从这小本生意中分不到多少钱,但大伙在意的是态度!态度好的话,小生意可以做大,大家都开心。若是态度不好的话,再大的生意也得给他搅和黄了!
  县令大人当即拍板,每月都拨给三仁商号四百斤盐的定额……一方面因为沈默年纪还小,县令大人不太放心;另一方面,一上来也不宜锋芒太露,以免惹来大盐商的嫉恨,节外生枝,平白树敌。
  “就在昨天,咱们的执照终于到了。”沈默微笑道:“咱们应该可以开业了。”
  听沈默说完,两人目瞪口呆了好半晌,他们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他竟然不声不响的做了这么多事。
  好一会儿,沈京才兴奋笑道:“黑道白道你都打点到了,我们就坐等收钱就是了。”在特许专卖的情况下,这营生的利润实在太高了……将盐引、常例、损耗、工钱一起折进盐里,一斤盐的成本也不过一钱五的银子,而一斤盐的市价却足有三钱银子,整整一倍的利润!
  虽然要拿出一半给别人,但还是十分可观。
  长子也两眼发直,喃喃道:“一个月给咱们四百斤盐,纯利就是三十两银子,天哪,这是多少钱啊。”
  沈默却一脸严肃道:“长子,你愿意当这个店东吗?不愿意的话,我就写我爹的名字。”
  长子摇头笑道:“进盐运盐都得店东本人亲临,沈大叔还得当差,哪有功夫?还是我来吧。”说着憨厚笑笑道:“反正我这辈子也不指望念书了,还是攒俩钱娶媳妇,生几个娃,然后让娃好生读书吧。”
  说话间,日头渐渐偏西,沈默突然听到几声鸟叫。便摆摆手,示意两个伙伴噤声。
  三人屏住呼吸,趴在地上往河滩望去。
  果然见先是几只小鸟飞来河边,蹦蹦跳跳的喝水觅食。不一会儿,便有大片麻雀聒噪着,呼朋引伴;成群的绿头野雁拍打着蓬松的翅膀,还有些个叫不上名字、五颜六色的小鸟,也跟着一齐向河滩滩边飞来。
  不知哪一只鸟先发现了香喷喷的饵食,大概是一天没吃东西饿坏了,一着地便饥不择食地狠啄食饵,绿豆般的小眼睛不时警觉地向四周瞟着……紧接着,其它的鸟也发现了,便一窝蜂上来,叽叽喳喳的抢夺美食,浑没注意到头顶那张大网……
  就连沈默和长子也从没见过这么多鸟,强按住兴奋的心情,直到鸟儿聚集最密的时候,才猛地一拉绳,一张大网便‘呼啦啦’的从天而降。
  一听见异响,机敏的小鸟便张开翅膀,想要四散飞去。然而已经来不及了,没等它们起飞,大网就把它们全部罩在里面了。
  其余的鸟儿受惊飞走了,只留下在网中扑腾的几十只大小鸟。
  三人十分兴奋,从苇丛中冲出去,想要按住网清点一下胜果。
  谁知此时,忽然整个罗网扑腾腾地朝前跳动起来。三人大吃一惊,紧追几步,没想到罗网竟然腾空飞起。原来,其中一只大鸟张开翅膀向上飞去,其余的雀鸟也跟着奋力腾飞,竟然连网一起上了天。生死存亡之秋,连鸟都知道拼力合作起来。
  第七十八章 卖与立(下)
  沈默抬头望着罗网,又看看日欲西坠的天空,大喊一声道:“快追!这些鸟儿飞不了!”便和长子当先追了出去。
  沈京感到很纳闷,可两人已经跑出老远,只好气喘吁吁跟在后面。
  他们仨一边盯着罗网的去向,一边顺着河道猛追,一直跑了一刻钟,便渐渐到了人烟密集的地方,却还是没追上。
  河道上到处停泊着渔船。船上收拾渔具的人们,只见三个光着脚板、短衣短裤的半大小子,在追着天上的鸟网狂奔。
  这真是个景观啊,人们纷纷停下手中的活计,目送着他们跑向远方,还不忘嘲笑两句道:“真是三个头世人,鸟在天上飞,人在地上跑,怎么追得上?”沈默却毫不理睬,仍全力往前追,长子也一言不发的跟在后面,同样没有停下了来的意思。
  沈京拼命赶上来,跑得气喘吁吁,大汗淋漓道:“我说,我们不要追了,跟个傻子似的让人笑话,还是歇一歇吧!”
  沈默叉着腰站一会儿,也是上气不接下气道:“不!不能歇,再跑一会儿就能追上了。”说完便继续往前跑,长子继续跟着,沈京含糊的咒骂几句,只好也跟上去。
  不一会儿,夕阳落坡,红霞满天,天空中一片瑰丽的紫红色,美的让人心悸。
  就在沈京筋疲力尽,大叫‘打死我也不追了’的时候。那个飞在天上的罗网,竟突然在半空中停了下来。渐渐地,整个网子果然不情不愿的从天上坠下来……虽然下坠的速度极慢,但任谁也能看出,这些鸟是飞不走了。
  沈默高兴极了,他哈哈大笑道:“怎么样?我说能追上吧?”
  沈京很是惊讶道:“你怎么知道鸟网会掉落下来?”
  沈默指着天空道:“你想太阳西坠,夜幕降临,这些鸟儿都要各自回巢。可它们不是一伙的,有的家在树林,有的家在屋檐,有的还要翔归山崖。所以它们不可能一直往一个方向飞,一但到了归巢的时候,便有的往东飞,有的向西飞。方向一乱,闹成一团,一个个精疲力竭,整个鸟网自然会掉落下来的呀。”
  沈京佩服的五体投地,刚想搜肠刮肚赞美一下沈默,却听长子突然叫道:“糟了,它们要掉到河里了。”万一淹死鸟,可就不值钱了。
  话音未落,长子便纵身跳入河中。沈默也不愿意追了半天的成果,最后还要泡汤,便从怀里掏出那两个油纸带,丢给沈京后,也跟着跳下去。水乡长大的孩子,哪有不会水的?
  沈京本来也想下水,却被沈默强行变成了文件保管员,只好怏怏的站在岸边,嘟囔道:“老是欺负我。”
  沈默和长子水性都很好,游到水中央,静等着那些鸟彻底没劲落下来。
  眼看着鸟网越来越低,马上就要触手可及时,突然却听岸上的沈京大喊道:“小心啊,东边有船来了!”
  沈默两个赶紧转头望去,果然见一艘大船从上游顺流而下,此时夕阳如血,江面上金光粼粼,船上人显然没有早看到水里人。
  来不及发出声音,两人如受惊的小鱼一般,各往两边闪去,险险躲过扑面而来的快船。
  就在此时,那罗网也终于落下,啪嗒一声,掉在那船的甲板上,紧接着便是一声低呼响起……
  ‘我们的鸟要被他们昧了去。’刚刚摆脱危险,沈默就如是想到。然后便打水游过去,朝着船舷一跃而出,胳膊把住船帮便翻上了甲板,甩甩头上的水,一边高声道:“在下是来找我的鸟的……”一边放眼四处寻找他的鸟。
  还没看到鸟,他却看到一个身穿淡绿长裙,容貌清雅秀丽的女子,有若带露水仙般,亭亭坐在一张七弦古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