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硕士学位--公共管理精品课-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土地所有权可以同林木所有权分离,这一点目前已达成共识。但是,分离林木与土地所有权所能产生的激励效应则远未实现,在南方集体林区尤其如此。在国有部门,国营林业企业仍然是独资国有企业。目前木材在国内国际市场上都已是普通商品。然而,木材生产还不是一种〃自由〃生产,木材生产仍然受到限额采伐管理,木材运输仍受到『政府』管制。各地『政府』仍对木材征收高额税费以增加地方收入。

    2公共物品与外在『性』的挑战

    在林业政策制定过程中,首先的挑战是对『政府』和市场在生产市场商品如木材过程中的作用进行合理的定位。其次,要决定『政府』如何提供公共物品。非商品林和混合用途林都会生产公共物品并产生外在『性』。即使是木材生产也会在伐木过程中产生负的外在『性』。因此,林业领域充满了由公共物品和外在『性』所带来的挑战,其中一些较为重要的挑战包括:应由哪一级『政府』来出资经营自然保护区呢(假定自然保护区建设是『政府』的责任)?如何将伐木造成的损害转化到木材生产中去呢?『政府』如何能一方面对木材征收高额税费,另一方面又让小农户把植树造林当作一种致富手段?谁受益谁付费的原则能得到贯彻从而在林业上实现生态补偿吗?

    2。案例:德国生态林业的经营思想

    18世纪开始,德国开展了大规模的恢复森林运动,造就了一批著名的林学家,在世界上首先提出了森林永续利用的概念。1713年萨克森地区的卡洛维茨指出〃一个国家最伟大的艺术、科学、努力和组织的基础是营造和保持能被人持久地、不断地、永续利用的森林;这是一项不可缺少的事业,没有它国家不能维持国计民生,因为忽视了这项工作就会带来危害,使人类陷入贫困和更多的匮乏〃;、之后森林永续经营学说风靡了整个德国,渐而成为世界林业经营的指导思想。

    1867年普鲁士国有林业管理局局长哈根又提出了森林效益永续利用的理论,但由于德国长期处于战『乱』之中,他的理论思想直到1949年以后才得以实践,使德国改变了以木材利用为标准的林业经营指导思想,向着发挥森林综合效益的可持续经营方向发展。德国在1975年颁布的《联邦森林法》中进一步明确了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由于森林的经济效益,由于森林对环境,包括对气候、水分平衡、净化大气、土壤肥力,特别是对自然平衡的持久生产能力,对景观农业和社会以及对居民的游憩具有重要意义,要保护森林,必要时增加森林,并保证按规章永续利用森林〃。

    德国林业工作者认为,森林具有经济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和休闲三大功能。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功能的主导利用不断发生变化,经济利用功能曾经是森林的最重要功能,即使在今天,森林仍发挥重要的提供原材料的功能。目前德国森林的生态保护和休闲功能的重要『性』在不断增加。森林可持续发展是森林永续利用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其目标是追求森林三大功能的统一。一是木材生产功能:提供木材,为本国的木材和造纸工业提供原料,为森林所有者提供收入,为人们提供就业机会。二是生态保护功能:调节水分平衡、保持饮用水供应;保持土地生产力,减少水土流失;减少山区滑坡和雪崩危害;调节气候;净化空气;吸收二氧化碳,减缓温室效应;减少噪音;保护生物多样『性』;丰富景观,美化环境。三是森林旅游功能:为公众提供散步、娱乐、野营等休闲场所。之所以追求三大功能的统一,是由于资源有限、人口众多,必须用一块森林同时发挥多种功能,才能够满足现在人们越来越多、越来越高的要求,做到森林可持续经营。

    五、人口政策

    1。我国人口现状

    人口众多是近现代中国的一个基本国情。被人口增长压力所困扰的近代中国已有〃人满之患〃一说。中国人口在17世纪中期突破了1亿大关,而在200年后,又达到了三四亿,18世纪中期以后,〃民众日寡〃问题日趋严峻,成了社会矛盾的一个焦点,中国人口增长过快和过多问题开始引发了较多问题的关注和讨论。到19世纪,人口过剩已成为全国『性』问题,人口增长与土地资源的矛盾进一步加剧了当时历史条件下的阶级矛盾,成为社会危机和动『荡』不安的重要原因之一。罗尔纲、何炳律等史学家认为,太平天国革命爆发的背后有人口增长压力这个不可忽视的历史因缘。耐人寻味的是,马克思早在太平天国革命发生的前一年就发表了如下睿智的评说:〃这个国家缓慢但不断增加的过剩人口,早已使它的社会条件成为这个民族大多数人的沉重枷锁。〃而中国人口真正快速的增长是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建国初,中国人口约为5。4亿,此后20多年的高增长率带来了人口的迅速增加,在不到40年的时间内,中国的人口总量就增加了1倍,平均每7年左右增加1亿人。1995年2月中旬,中国人口突破了12亿大关。

    相对于我国庞大的全球第一的人口总量,我国的生存空间十分有限,而且人口的持续增长正在『逼』近,目前科学认识到的环境容量的极限。中国若不大力控制人口,未来无疑将更加〃人满为患〃,而环境容量的承载极限也将提前突破。

    2。我国人口素质

    在〃控制人口数量〃的观念深入人心的同时,〃提高人口素质〃的意识也正在逐步生成。我国人口素质现状令人担忧,隐患颇多,突出表现为:遗传病和遗传病患者多;痴呆症、畸形儿多;残疾人多。现在我国约有4。2亿人口在碘缺乏地区,是世界上碘缺乏病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占世界碘缺乏病区人口的40%。还有,文盲、半文盲人口多。1990年至1995年,全国15岁及以上的文盲、半文盲人口减少了3618万人,但尚有1。45亿人。

    〃人口素质〃一直是中国人口研究领域一个不可分割的方面。早在20世纪30年代,我国近代人口研究先驱之一陈达先生就明确提出了要从优生和教育两个方面〃改善人口的素质〃。50年代,马寅初先生在著名的《新人口论》中指出:〃我国人口的数量和质量之间不相称,几乎无人不知。〃并认为:〃必须大力提高人口质量,提高人类的健康水平和知识水平。〃8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沉寂多年的人口学研究重新蓬勃起来,并在较短的时间内有了长足的发展。对〃人口素质问题〃的研究有了空前拓展。

    人口素质是反映一定时空条件下人口总体质量的规定『性』的一个综合范畴,是对人口多方面的规定『性』的普遍概括和总结,所体现的是人口总体所具有的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条件和能力。简而言之,是体能和智能的集合。基于这种最简单,也是最本质的规定,将人口素质的外延划分为新的三要。通观国内学者的有关论述,〃人口质量〃和〃人口素质〃通常被认为是两个并无本质区别而只是表述不同的概念,在使用频率上,似乎后者高些。但从严格的意义讲,两者也有些细微的差别,这就是所谓人口质量是相对人口数量而言的,而人口素质是指人口质量的方面,健康方面和文化教育方面。

    素质,即人口的身体素质、智力素质和非智力素质。具体看,身体素质是指生理健康状况,如体力、体能、体态和静力等方面。若将广义心理素质加以分解,那么一般来讲,直接参与认识过程的心理因素是智力因素,不直接参与认识过程的心理因素为非智力因素。智力素质由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操』作力等基本能力构成;而非智力素质则包括动能心素和复合心素,动能心素由需求、情感、动机、注意四种品质构成,复合心素则包括了意志、气质、审美、社交等诸多品质。如果说身体素质反映的是人口的体能,那么心理素质反映的就是人口的智能。

    3。计划生育政策

    『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管理人口和计划生育遵循的原则是:

    (1)坚持控制人口增长的原则。控制人口增长的根本途径是控制生育。

    (2)坚持优生、优育原则。优生、优育是生育身心健康的儿童,使他们受到良好的教育。优生、优育、优教是提高人口素质的先决条件。

    (3)坚持法治原则。在控制人口增长与计划生育管理上坚持依法办事,严格执法。

    『政府』管理人口和计划生育的内容如下:

    (1)『政府』根据党和国家有关计划生育的方针,制定计划生育的政策、法规。制订人口控制的措施和办法。编制人口发展和长期、中期、年度计划;

    (2)组织开展计划生育宣传教育,普及人口和计划生育的科学知识,培训计划生育干部。提高计划生育工作者的思想素质和技术水平;

    (3)有组织的扶植计划生育科学技术的研究和推广,负责对计划生育科技成果和引进节育优生新技术项目进行鉴定、论证和推广应用;

    (4)监督和检查人口落实情况,因地制宜地制定计划生育的有效措施,处理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的行为,检查计划生育经费的使用情况;

    (5)实施计划生育服务工作的综合管理。指导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的业务建设,指导各计划生育系统的精神文明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六、环境保护政策

    1。我国环境保护基本国策

    1992年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重申了1972年斯德哥尔摩联合国环保大会的《人类环境宣言》精神,进一步认识到地球的整体『性』和相互依存『性』,并认识到〃可持续发展〃对于建立新的、公平的全球伙伴关系的极端重要『性』。这次大会的最大成果是形成了全球发展和开展可持续发展国际合作的战略『性』框架文件,即《21世纪议程》。

    中国『政府』对此作出了最为迅速的反应,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在1992年开始起草《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对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并于1994年由国务院讨论通过。这使得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编制国别〃21世纪议程〃的国家。在白皮书中,中国正式把可持续战略列为国家发展战略。中国『共产』党十四届五中全会决定1996-2010年将是中国经济快速增长时期,保护环境和改善环境走〃持续发展〃之路。凡此种种,都表明中国『政府』正以坚定的决心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突出地强调了〃发展〃的重要『性』。《中国21世纪议程》明确宣布,中国今后的发展将不只是经济的发展,而是要走一条人口、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在通过《议程》的同时,国务院还成立了相应的管理机构,即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为了落实21世纪议程,1995年以来还先后推出《中国环境保护21世纪议程》和《中国海洋21世纪议程》。目前,中国很多省、自治区结合各自的情况推出了本省的21世纪议程,建立了自己的管理机构。可持续发展作为中国发展的一个重大的战略,正在有条不紊地加以落实。

    2。调整产业结构的工业发展政策

    要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中国必须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来大力发展质量效益型、资源节约型的产业,特别是要注重推广应用无害技术产业。中国传统的工业发展模式尤其是一些乡镇企业的发展对环境污染产生了很严重的后果,乡镇企业的污物排放量已占全国污物排放总量的30%,造成污染向农村蔓延。

    中国要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就必须通过调整经济结构来努力减少经济发展对资源的过度消耗和对环境的严重污染,从而走一条生态代价最小的经济发展新路子。这样,对那些能耗高、效益差、污染重的企业,就必须实行关、停、并、转的政策,对那些长期积压滞销、消耗过高。质量低劣、环境污染的产品,就必须实行限产和转产的政策。这是从源头上解决污染问题的根本办法。

    以淮河流域为例,淮河流域近50%的河段已经失去了使用价值,11万多人口饮水困难。这种状况与该流域地区大量地发展所谓的乡镇企业是有关的。淮河上游有小造纸厂400-500个,生产能力一般都在0。5万…1万吨以下。按照轻工总会的产业政策,1。7万吨为规模经济的标准,下大决心分批把1。7万吨以下的小造纸厂全部关闭,这是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尽管小造纸厂占全国总数的40%,尽管上大规模的造纸厂需要100多亿元的投资,也要一改治不了污染而收取排污费的不良机制。

    无论是产业结构的调整,还是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效率,都必须依托技术进步。科技进步是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关键。在建国以来相当长的时期里,中国采取的是二条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这种传统的发展模式只注重数量和速度而不考虑资源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因此就决定了它必然是一种依赖于外延扩大的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和低效率的增长方式。

    中国工业物耗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从1978年的64。9%上升到1985年的67。4%,1989年进一步上升到71。7%,与发达国家相比有相当大的差距。据90年代前期的统计,中国能源的利用率仅为30%,而一般工业化国家在50%以上。中国单位国民生产总值的能耗是日本的6倍,美国的3倍。

    3。推广生态农业政策

    农业土壤和森林植被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植树造林、加强土地和森林资源保护,改变目前中国农田土壤贫瘠化和森林覆盖率过低的状况,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在很长时期里,中国一直实行〃以粮为纲〃的农业政策,这一政策往往又伴随着落后的农耕方式,因此可以说,尽管在建国后一段时间里,中国的环境问题还只是局部『性』的,但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蚀问题却因这样的政策和这样的方式而始终存在。在〃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的年代里,中国强调数量和追求产值的工业化道路亦即片面强调〃以粮为纲〃,不惜牺牲林业、牧业和渔业为代价发展单一粮食生产的农业发展道路把中国引向了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的误区。这种农业政策带来了毁林、毁牧、围湖造田、搞人造平原等等不合理的行为,从而严重破坏了农、林、牧、渔彼此之间相互依存的生态平衡。

    因此,大力推广植树造林,推广生态农业,是解决环境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到目前为止的10多年来,中国大力开展植树造林,仅三北防护工程就使4万多平方公里的荒沙变成了绿『色』林地,1100多万公顷的农田得到了保护。这是中国的环境保护政策和环境治理计划能最终得以实现的一个可靠保证。在经济增长的未来15年,如果方向正确,措施得力,环境保护的目标是能够实现的。

    七、科技政策

    1。历史回顾

    新中国刚成立时,现代科学技术在中国几乎是空白。工业技术相当陈旧,农业生产主要依靠传统的经验和落后的手工『操』作。在百废待兴、困难重重的情况下,人民『政府』用了很大的精力关注科技事业的发展。建国之初的国家根本大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努力发展自然科学,以服务于工业、农业和国防建设。奖励科学的发现与发明,普及科学知识。〃1949年11月,在过去的中央研究院和北平研究院的基础上,成立了中国科学院,调集了一批优秀科学家充实科研队伍。各产业部门和各省、市、自治区也相继建立了一批科研机构。到1955年,全国科技人员已有40多万人;科技研究机构已发展到840多个,科学技术工作已初具规模。1956年初,随着国民经济建设高『潮』的到来,中共中央召开了全国知识分子问题会议。周恩来总理在会议的讲话中全面阐述了党对知识分子的政策,指明了科学技术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号召全国人民〃向科学进军〃。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转变,也是建国后中央『政府』确定的第一个全局『性』科技方针。

    1961年,中央『政府』在贯彻执行国民经济调整方针的同时也调整了科技工作。国家科委和中科院领导在广泛征求科技界的意见的基础上,共同制定了《关于自然科学研究机构的14条意见》(简称〃科研14条〃)。这个条例总结了新中国发展科学技术事业的经验教训,在清理〃反右〃以来科技战线各种〃左〃的思想和表现的基础上,对知识分子政策和科技政策问题作了新的规定和澄清,其中最为突出的是提出了科研的根本任务是〃出成果,出人才〃。

    在十年动『乱』中,广大科技人员对极左势力的种种倒行逆施进行了不同形式、不同程度的抵制和斗争,并在困难的条件下,坚持了必要的工作。周恩来、邓小平等老一代革命家在极端艰难的情况下,进行了大量工作,尽力保护我国的科技事业。1970年,周恩来总理作出了〃要把科学研究往高里提〃的指示。1975年,邓小平主持中央工作期间对科技工作开始进行整顿,并指出〃科研工作要走在生产建设前面〃。中国科学院开展整顿工作后向中共中央写了《汇报提纲》,对科技战线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需要采取的政策措施,提出了切中时弊的分析和建议。但是这个可喜的转折瞬间又被极左势力掀起的〃批判右倾翻案风〃所阻遏,整个整顿工作被迫停顿。

    2。科技体制改革

    20多年来,我国科技战线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按照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方针,努力攀登科学技术高峰,立足世界新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和科技经济一体化的时代『潮』流,紧紧围绕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这一核心,科技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双管齐下,将市场机制引入科技运行和管理,通过多种途径,更加富有成效地直接为经济建设服务,大力推进科技与黜跟,使我国科技事业进入有史以来最为活跃、鼎盛的时期。

    (1)原有单一、封闭的计划管理体制已经被打破,科技与经济脱节的状况有所改观。技术成果商品化机制已经建立,技术市场在科技运行和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显著增强。技术市场经过20多年的培育和发展,已初具规模。

    (2)科研院所的改革取得显著的成效,科技机构以多种形式进入经济、长入经济。全国80%以上的科技力量已投入经济建设主战场,以多种形式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技术开发型机构基本走上了按照市场机制运行、自主发展壮大的道路,增强了研究开发和创新的生机与活力。

    (3)民营科技企业在科技与经济结合下日益崛起,已成为发展科技产业的一支重要力量。

    (4)科技工作形成了三个层次的战略格局,实施了相应的新型科技发展计划。

    (5)农村科技工作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局面,企业技术创新机制开始建立。

    (6)科技法制建设迈出了巨大步伐,一系列法律法规相继出台,使科技进步开始步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近些年来相继制定实施了《技术合同法》、《农业技术推广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标准化法》和《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反不正当竞争法》等知识产权法律,并初步与国际规范接轨。

    (7)软科学研究的发展,科技咨询产业的出现、推进了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进程。

    (8)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活动密切结合科技与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有力地推动着我国经济与科技进入国际大系统。

    3。案例:韩国扩大国际科技合作

    为弥补本国科技能力的不足,最大限度地利用国外的智力资源和科技知识,韩国积极扩大国际合作,大力推行科学技术国际化的方针。韩国的主要做法是:

    (1)根据国际标准与规范修订韩国的法律、制度和惯例,以便于国际科技合作和吸引外国的优秀科技人员;

    (2)通过双边或多边科技合作协议发展与其他国家和国际机构的合作,通过共同研究引进先进国家不愿转让的高新科技;

    (3)在国外建立研究中心,以监测和跟踪外国技术的发展,获取和利用外国的先进科技及高素质的科技人才,更好地了解当地的市场变化;

    (4)通过举办和参加国际学术讨论会、讲习班、参观、考察和培训及科技人员和文献的交流,获取所需的信息;

    (5)吸引法国的巴斯德研究所和美国的斯坦福研究所在韩国设立分所,把大德科学城建成国际合作研究的基地,以使韩国的研究人员有机会与国际知名科学家进行共同研究。

    八、文化、教育、卫生政策

    在新时期,『政府』管理文化的基本方法除行政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