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七五]青天侠义传by烟水晶-第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萍根本没有看到郭槐的反应,她继续说道:“第二个人,就是郭槐的主子,金华宫的刘贵妃,也就是当朝太后。”
    李萍话音刚落,涪王赵延美微微翘了翘胡子,瞄了一眼小皇帝,小声嘟哝道:“这真是有趣,这下面的妇人竟然一口气告了两个大人物。不知道下面的两个是不是也这么有分量,好玩好玩!”
    赵延美刚说完,就听见李萍提高了音调,冷声道:“这第三个人,就是当朝的王爷。”
    赵延美心里一惊,咂舌道:“乖乖,太后告完了告王爷。我就是王爷,不会是要告我吧?”
    还好,李萍并没有告涪王的意思,她要告的,是八王爷赵德芳。包拯听到李萍的话,眉头一皱,虽然心中不解,却没有打断。
    李萍说完了三个人,最后,一双眼睛直直地盯住了大殿的正中,一字一顿地道:“最后一个,就是当今万岁,大宋皇帝!”

☆、第14章 。升堂(2)

李萍话音刚落,刘娥已经怒不可遏。
    “大胆!哪里来的疯妇;竟敢如此大放厥词;欺君罔上!来人;把她给我拖出去乱棍打死!”
    刘娥大骂不断;李萍面带冷笑地看着她,一张已然不再年轻的脸上没有丝毫的惧色。
    太后下令,手下人自然立刻遵从。郭槐早就虎视眈眈,听见刘娥的命令;立刻好像饿狼一样扑了过去。
    可是还没等他走到刘娥面前,只听见一声惊堂木响;包拯一张黑脸面沉似水,拦在了郭槐的面前。
    “郭槐,你这是何意?”
    “咱家奉了太后的命令要捉拿这个疯妇,包拯,你还不给我让开?!”
    包拯冷冷地打量了郭槐几眼,沉声道:“如今公堂之上,本官是主审官。李萍乃是原告,而你郭槐和太后都是被告。她是不是疯妇,审问明白之后自有明断。她若是诬告,自有国法处置,轮不到旁人捉拿!”
    “你!包拯,你大胆!”郭槐目眦尽裂,狠狠瞪着包拯,看样子就好像要咬下包拯一块肉一样。
    包拯面沉似水地看着郭槐,却是寸步不让。气氛就这样僵在了这里,赵祯瞄了一眼端坐在身边的太后,又看了看坐在对面的李萍,心如刀绞,左右为难,急的几乎要哭出来。
    关键时刻,还是涪王老爷子及时开了口。他先是看了看小皇帝,对他安抚地笑了笑,然后对着刘娥道:“我说侄媳妇,既然我们早就答应这个案子开审,自然就要审个清楚明白。现在刚刚开始,这个女人到底要告什么我们还不知道呢,你就这样喊打喊杀,是不是有点小题大做了?”
    “小题大做?”刘娥微微皱眉,不悦地看向涪王,“皇叔,您这话我实在不敢苟同。这个疯妇告的可是皇上和太后!难道就因为我们之前答应了要审这个案子,就可以入任她信口雌黄吗?!”
    涪王哈哈一笑,盯着刘娥愤怒的目光,气定神闲地答道:“我老爷子可是听说过这么个说法,包小子,是不是老百姓都说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来着?”
    包拯急忙回头,拱手施礼道:“王爷所言甚是,的确有这个说法。”
    “所以呀!侄媳妇。这王子犯法都与庶民同罪,既然这么说,就是承认老百姓是可以状告皇上的,至于王爷和太后,也是可以的。她告我们,若是有理,我们就要认罪。若是无理,她的罪自然也逃不掉。侄媳妇你既然问心无愧,又何必跟一个民妇一般见识呢?不如就先听她说说到底要告什么,如何?”
    别看涪王一把年纪,这说起话来却头头是道。刘娥的脸上颜色几变,最终却苦于对方身份贵重,说话又有理,只能冷冷地哼了一声,把郭槐叫了回来。
    包拯见郭槐撤了,对涪王感激地一笑,回头坐回了主审的位置,对李萍道:“李萍,将你心中所想的,全部说出来。若是你真有冤枉,说出来,自有本官和皇上太后为你做主。”
    刘娥听了包拯这句话,气的鼻子一皱,狠狠地横了赵祯一眼。赵祯脸上赔笑,心里却忍不住将包拯这小子暗骂了好几句。心道你还让母后给娘亲做主,这怎么可能?你这明显是在气人啊。
    包拯不知道赵祯在骂他,就算他知道,也并不在意。眼下最重要的是让李萍将二十年前的往事一五一十,原原本本地讲清楚。他知道,想让刘娥和郭槐安安静静地听李萍讲故事几乎是完全不可能的事。这两个人一定会打断,会质疑,会想方设法地阻止。可是越是如此,包拯越要确保这个故事被清楚明白地讲出来,让公堂之上的几个人都听得清清楚楚。
    李萍端坐在大堂之上,慢慢地讲述着二十年前发生在他自己身上的故事。没有狸猫换太子,只有一个可怜的宫女被一个位高权重的女人陷害杀戮的故事。
    李萍在告状,刘娥在表情阴郁地听着,整个大堂的气氛凝重到了极点。然而此时此刻,另有两个听故事的人却心情轻松得很。因为这个故事他们已经听过很多次了,而且,他们现在所处的位置也十分优越,可以看见所有的人,而别人却看不见他们。因此他们的心情自然十分轻松惬意。
    若问他们现在何处?自然是房顶。视野宽阔,空气清爽,猫和老鼠这种小动物都喜欢房顶这地方。此时,展昭正像以往那样,认认真真地透过白老鼠打的洞观察着下面的一举一动。而白玉堂呢?也跟往常一样,翘着脚,有一搭没一搭地听着,一边听,一边偷眼打量着展昭表情认真的侧脸。
    “有什么好听的,又不是没听过?”白玉堂笑嘻嘻地瞄着展昭纠结的眉头,笑道。
    展昭回头瞪了白玉堂一眼,压低声音道:“嘘!不要出声!皇宫里高手如云,小心被人发现!”
    “高手如云?”白玉堂撇了撇嘴,不屑地道,“哪里啊?为什么我一个都没看见?”
    展昭头也不回地道:“我大师兄说的,他就认识很多大内侍卫出身的朋友。他们一个个武功都十分高强,像今天的场面,我猜周围至少会有十几个高手环伺保护呢。没准他们已经发现我们了,之所以不出来肯定是皇上早有吩咐。”
    “又是大师兄。”白玉堂冷冷地抽了抽嘴角,哼道,“我看他就是哄你玩呢,拿什么大内高手吓唬你。若是真有大内高手,而且还发现了我们,会让我们这么轻松地躲在这里偷听?”
    “嘘!”展昭再次回头狠狠瞪了白玉堂一眼,“你不听就闭嘴,我还要听呢!”
    “好好好,不打扰你听故事。”白玉堂闲闲地撇了撇嘴,无聊地望天半晌。
    突然,旁边展昭低声道:“不好!包大哥猜的没错,太后果然倒打一耙,说李婶婶是冒认皇亲图谋不轨。说包大哥是受人指使,诬陷太后。”
    “好啊!这个老妖妇竟然敢这么说!简直是不要脸!”白玉堂一怒,恨恨地道,“还好包大哥早有准备。展小猫,现在下面怎么样了?”
    展昭不耐烦地挥了挥手,一边压低声音对白玉堂解说道:“现在太后和郭槐在跟李婶婶要证据,李婶婶拿出了那颗金珠。”
    “然后呢?”
    “太后说她从来没有见过那颗金珠,李婶婶说的事情也根本没有。”
    “这不是睁着眼说瞎话吗?那颗金珠我见过,明显是内造的手艺,外面不准流通的!李萍如果真的没在宫里呆过,就是一个普通老百姓,怎么可能有这种东西?”
    “你说的对,不过太后也着实狡猾。”展昭皱眉道,“太后说,李婶婶不过是受人指使,她没见过内造的东西,指使她的人一定见过。小白,太后是在指责包大哥和八贤王,对吧?”
    白玉堂眉头紧锁,点了点头,还没等说话,就听见展昭咦了一声。
    “怎么了?”
    “我只是觉得有点意外,没想到皇上竟然拿出了一颗跟李婶婶那一颗一模一样的金珠来。”
    “什么?”白玉堂一愣,“这是怎么回事?”
    展昭皱了皱眉,答道:“皇上说,这金珠是先帝赐给刘太后的,上面刻着金华宫刘妃的字样,是刘太后转送给皇上的。”
    “金华宫刘妃,玉辰宫李妃。这明明就是一对。皇上这是在给李萍作证,太后这下子没办法狡辩了!”
    正如白玉堂所说,赵祯将这颗金珠拿出来的目的就是为了给李萍作证。而在他拿出那颗金珠之后,就不敢再看刘娥一眼。他知道,太后此时一定对他十分失望。可是方才李萍被太后和郭槐指作疯妇,又让太后话中有话地指为居心叵测之人,赵祯眼睁睁看着李萍被指责,心情十分难过。
    因此,在忍无可忍之下,他就拿出了那颗金珠。可是一拿出来,他就听见刘娥发出了一声轻轻的叹息。那叹息声虽轻,落在赵祯的心中却仿佛有千斤之重。赵祯难过地将金珠交给了包拯,整个大殿沉默了片刻,所有人都在等待着刘娥的反应。等着她承认李萍的身份,或者继续反驳。
    一阵尴尬的沉默过后,刘娥微微一笑,抬头看向李萍,淡淡地道:“皇上说的话是真的,那颗金珠的确是先帝赐给我的,也的确有另外一颗金珠的存在。不过,这第二颗金珠却并没有赐给其他人,更不是这姓李的妇人手中拿着的所谓证据。”
    包拯眉头一皱,问道:“那么请太后讲明另一颗金珠的去处。”
    刘娥看了一眼赵祯,微微冷笑,答道:“当初皇上问我的时候我就已经说过了,那颗金珠作为我与先帝之间的定情之物,已经做了先帝的陪葬品。如果你们不信,可以去查陪葬品的记录。”
    赵祯心中微微一动,忍不住看了刘娥一眼。只见到刘娥双目幽深,仿佛深不见底的潭水,让人无法看清她的心思。
    当初太后的确这样对他说过,他之后为了求证这件事,还特意去查了陪葬品记录,却没有发现金珠的记录。但是现在太后说得如此笃定,莫非是自己查漏了?还是太后做了手脚?
    赵祯觉得有些心虚,担忧地看了包拯一眼。包拯看到赵祯的眼神,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公孙策捏着手中的笔杆,与包拯对视了一眼,二人同时点了点头。看起来,刘太后着实不是一个简单的人物,若想将这件案子真相大白,唯一的突破口,只能从另外一个当事人的身上入手了。还好,那个人并不像刘后这样难对付。
    此时,房顶之上的两位少侠也十分沮丧。二人对视一眼,展昭郁闷地道:“太后实在是太狡猾了。”
    白玉堂冷哼一声,“好啦,别看戏了,赶紧去准备吧,看起来必须我们两个粉墨登场了。”

☆、第14章 。升堂(3)

今日是夜审,随着时间的推移;天已经完全黑了下来。室内燃起了巨大的红烛;将空间照如白昼。入夜之后;外面突然风声大作;骤雨急至;狂风裹挟着冷雨敲打在门窗上,发出沙沙的响声。
    烛光被风吹得摇晃;映在每一个人的脸上。包拯一脸严肃,慢慢站起身;来到皇帝身前;拱手下拜。
    “启禀皇上,李氏已经讲述完毕,微臣想要传被告郭槐接受讯问。”
    包拯的话让郭槐脸色急变;然而还没等他出言抗议,皇上已经答应了。
    “包爱卿是今日的主审,愿意传召谁询问都是可以的。”
    包拯立刻领旨谢恩,紧接着抬头看向站在太后身边的郭槐。
    “郭公公,有请。”
    郭槐脸上的皱纹颤抖了几下,一双小眼睛转了几转,才不服气地走下了台阶,来到包拯下方站好。
    包拯一拍惊堂木,沉声道:“郭槐,本官现在要对你问话,还不跪下!”
    郭槐冷笑一声,斜着眼睛看了包拯一眼,“包大人,你好大的官威啊。”
    包拯沉着脸看着郭槐,也不说话,也不逼他,就这样冷冷地看着。郭槐一开始的时候还打算硬扛着不跪,但是瞄着包拯那张黑沉沉的大脸,只觉得心里有些发虚。
    以前不注意,这么仔细一看,这个包黑头还真是挺吓人的。郭槐偷眼瞄了瞄上位的三位大人物,只见王爷一脸好玩看戏的表情,皇上沉着脸,太后对着他使眼色,那意思仿佛是让他收敛一些。郭槐不情愿地皱了皱眉,却还是听从了太后的话,跪在了包拯面前。
    包拯见郭槐跪下了,脸上依然没有任何缓和的神色,他盯着郭槐不服气的神情,冷冷地问道:“郭槐,我来问你。刚才李氏所说,在二十年前的玉辰宫中,是你帮助刘太后行凶放火,意图谋害李氏,可有此事?”
    “什么放火?什么谋害?”郭槐冷冷地看了一眼坐在一边的李萍,冷笑道,“这个女人不知道是从哪里冒出来的。咱家从来没有在宫里看见过她,她说的话自然也是一派胡言!”
    “听你的意思,是认定了李萍并不是二十年前玉辰宫中的宫女,甚至不承认她是宫中之人?”
    “那是自然。”郭槐道,“方才她拿出来的金珠是伪造的,没有任何证人可以证明她是宫中之人。这样一个女人,包大人你非说她是皇上的亲娘。呵呵,简直是居心叵测,岂有此理!”
    郭槐目光阴毒地盯着包拯,包拯却并不生气,而是气定神闲地继续问道:“郭槐,你如此一口咬定,看样子是十分笃定当年见过李宫女的人都已经死了。是吗?”
    郭槐没有答话,只是一边冷笑一边看着包拯。二十年,是一段足够长的时间,足够他施展手段,完美善后。当年所有知情的人都已经死了,除非包拯真的能把那个所谓秦凤的鬼魂弄出来作证,否则,李萍根本无法自证身份,包拯这个图谋不轨的罪名也就坐实了。别看他现在洋洋得意地端坐大堂,一旦给郭槐抓住机会反击,这颗黑炭头立刻就会变成阶下囚!太后不会饶了他,就算是皇上也救不了他!
    包拯见郭槐笑而不语,却轻轻叹了口气,“郭槐,其实你说的不错。当年的人的确都已经死了,可是举头三尺有神明,你就不怕冤魂厉鬼前来锁你的命吗?”
    郭槐眉头一皱,身上猛然一颤。其实他还是害怕的,因为自从十日之前包拯说起秦凤的鬼魂以后,郭槐一直很心虚。为了掩盖当初的秘密,这些年来他帮着刘太后杀了太多的人,人杀的多了,午夜梦回的时候便觉得心虚。虽然时间久了,日子过得顺了,很多事就都忘记了。
    但是二十年后的旧案重提,再次激发了郭槐心中的恐惧。最近这几天,他经常梦到一具面目全非的焦尸,在向他索命。每当梦到那具尸体的时候,郭槐就会惊叫着吓醒。他不敢看梦中那具尸体的长相,但是他看得出来,那人是烧死的。李萍没死,那么烧死在玉辰宫里的,就真的是那个秦凤了?
    郭槐还记得秦凤。当初郭槐与秦凤并不熟,但是他们两个人当初在宫中的地位差不多,一个负责管理妃嫔侍寝记录,另一个是最得宠的贵妃身边的大红人,总有机会经常打交道。
    在郭槐的印象中,秦凤是一个沉默寡言,为人谨慎的人。他的身材很瘦弱,五官相貌也有些阴柔,看上去与当初的李萍还有几分相像。怪不得,当初玉辰宫里烧死的人会逃过郭槐自己的眼睛。他怎么就没有想到,李萍会逃出生天,而穿着李萍的宫女服饰被烧死在玉辰宫里的人,竟然会是这个秦凤!
    想到这里,郭槐咬了咬牙,目光仿佛一只凶狠的狼,狠狠滴盯住了包拯,“包拯,皇宫大内,岂是你信口雌黄的地方!什么秦凤,什么鬼魂!咱家行得正坐的直,不怕你胡言乱语,栽赃陷害!”
    “哦?”包拯脸色阴沉地点了点头,严肃地道,“我明白了,你一口咬定,绝不悔改。自然,你也不怕鬼神报应。”
    说到这里,包拯长身站起,慢慢走到郭槐的身边,居高临下地盯着郭槐的脑袋冷笑。
    郭槐被包拯笑得毛骨悚然,直盯盯地看着包拯的黑脸,磕磕巴巴地道:“你,你笑什么?”
    包拯没理他,而是绕过他继续往前走,一步步竟然走到了大殿的门口。
    赵祯愣了愣,涪王也瞪大了眼睛,对赵祯道:“皇上,审着案子呢,这包小子要去哪儿啊?”
    刘太后也皱了皱眉,脸色阴沉地看着赵祯。赵祯尴尬地扯了扯嘴角,从龙椅上跳下来,蹭到公孙策身边。公孙策一看皇帝过来了,也赶忙站了起来。
    “公孙策,包拯这是要干嘛?”赵祯皱着眉,小声道。
    公孙策尴尬地摊了摊手,那意思是他也不知道。赵祯无奈,张了张嘴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刚想要高声叫包拯回来,却看到包拯停了脚步。
    “诶?他停下了。”赵祯皱着眉,发现包拯停下之后,侧身盯着前方的一块空地,两眼呆滞,一言不发。
    赵祯不悦地道:“包拯,你这是干什么呢?”
    包拯好像没有听到皇上的话一样,他依然双眼直盯盯地看着面前的空地,口中还念念有词。
    “他在说什么?”赵祯嘟哝道。
    公孙策皱了皱眉,侧耳细听,轻声道:“他好像是在说什么,您都听到了吧?委屈您了,您现身自己问他之类的。”
    “什么?”赵祯莫名其妙地眨了眨眼睛,“谁啊,谁委屈了,谁要现身?莫非——”
    突然之间,赵祯瞪大了眼睛,惊讶地看着公孙策,“莫非就是那个秦凤的鬼魂?”
    赵祯的声音不大,却好像一颗炸雷一样,吓得大殿之内的众人一阵惊骇!郭槐更是吓得跌坐在地,眼睛直盯盯地看着门口的方向,一张老脸白的仿佛一张纸,嘴唇发青,脸色青黑,身体抖得仿佛筛糠一般。
    御座上房的涪王和太后也吃了一惊。涪王睁大了眼睛朝前张望,刘后则下意识地快速捻动佛珠,口中不住念佛。
    恰在此时,外面突然风声大作,窗棱被吹得哐哐作响。大门被狂风吹开,冷风吹进室内,打灭了所有的蜡烛,屋子里顿时陷入了一片漆黑之中。
    郭槐吓得大叫,赵祯也吓得浑身冷汗,身子一软差点栽倒。公孙策急忙双手搀住了赵祯,并将自己的座位让给皇上。
    “公孙,公孙策!”赵祯紧紧握着公孙策的手,喃喃地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真是秦凤的鬼魂来了吗?为什么我看不到?”
    公孙策急忙答道:“皇上不要害怕,你看——”
    赵祯顺着公孙策所指的方向看去,只见大门口出,月光之下,两道高高瘦瘦黑乎乎的影子出现在门口。他们起码都有正常人的两倍那么高,走路的姿势非常奇怪,好像是一跳一跳,又好像是在飘着,竟然就这样飘飘悠悠地进了门来。
    “这,这是什么——”赵祯吓得脸色发白。然而还没等他得到公孙策的回答,恰好一道闪电劈过,白光一亮,那两个黑影的脸冷不防地显露了出来!
    原来他们高大的身躯并不是真实的身体,而是脑袋顶上各自顶着一顶一人多高的纸帽子!阴惨惨的两张脸,长长地几乎拖地的美貌,红彤彤的长舌头几乎拖到了胸前。这哪是人,明明是两只鬼!
    这二鬼一个手中拿着哭丧棒,另一个手中拿着招魂幡!这幅样子,简直就是阴曹地府中的黑白无常来到了阳间!这哪里是秦凤的鬼魂,更不是什么其他的普通小鬼,这明明是阴间的鬼差啊!难道他们是来勾魂索命的吗?
    “这这这——这是白白白——”
    白?
    听到了赵祯的话,哪黑无常有些纳闷。他往同伴白无常的脸上瞄了一眼,同时拼命地使眼色。心说,你小子认真点,扮鬼也那么臭屁,你以为你现在这幅样子别人还能看出你很帅呀?再不注意就要露馅了,这小皇帝都叫你白白白白——了。没听见吗?!

☆、第14章 。升堂(4)

白无常似乎并没有注意到黑无常给他使眼色;而是继续自顾自地往前走;一直走到了郭槐的面前。黑无常无奈;只能跟上,两只鬼一前一后;一左一右,将郭槐围在了中间。两只无常鬼彼此对视了一眼;呲了呲牙;咧了咧嘴,突然同时低头;两张惨白的脸冲着郭槐就挨了过去,口中还发出了类似鬼夜哭一样的怪叫声。
    郭槐此时早就吓得三魂丢了两魂;一双眼睛闭得死紧;身体更是抖似筛糠。嘴里不住地念着饶命饶命;一张老脸灰败至极,简直比那两个无常鬼的脸色还要难看。
    黑白无常看到这老小子浑身厉抖的样子,心中偷笑,看来这戏演得已然是够火候了。二鬼对视一眼,同时往两边一跳,长大的衣袖扫过郭槐的脑袋,吓得郭槐发出了一声巨大的惨叫。
    “郭槐!你叫什么?”不知道什么时候,包拯已经回到了主审的座位上,惊堂木一响,惊得郭槐又是一抖。
    “我!我!”郭槐张嘴半天,却说不出一个完整的句子。
    “郭槐!还不快招认你的罪行,难道非要等到秦凤的鬼魂亲自出来跟你索命,才肯招认吗?”
    “不不不!不要,不要啊!”郭槐趴在地上大喊了起来。
    此时,大堂之中一片漆黑,只有窗外的凄风苦雨和微弱阴冷的月光。方才所有人都看到了黑白无常进门的一幕,太后自然也看见了。方才乍惊之下,她也感到十分惊悚,但是她毕竟是个经历过大风浪的女人,很快便镇定了下来。
    此时,她见郭槐吓得失魂的样子,预料到他恐怕要挺不住了,急忙喝道:“住口!鬼神之说不过是无稽之谈,郭槐,你不可信口胡说!”
    “哎呦呦侄媳妇!这鬼神之说可是宁信其有不信其无,咱们可是眼睁睁看着黑白无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