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曹魏]乱世魏书洛阳城-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文若,我无法阻止最后注定要发生的事,唯一的期求,不过是给你更多静好的岁月。
  “奉孝,奉孝,什么都别说了,孤都知道,孤就是要你好好活着,和孤一起去平这四海叛乱!别的孤什么都不要!你听到了吗?奉孝!”全然不知郭嘉是为谁说出的这番话,曹操此刻已然被焦灼与悲伤冲昏了头脑。
  浅浅地笑着,郭嘉无力地抓着他的手,哄骗道:“我知道……将军不必着急,我这病不过是来势凶猛,看着吓人,您看,我这不是好好的醒着吗?”压下涌上喉头的鲜血,郭嘉继续道:“将军快去吧,待公孙康替您斩了袁家兄弟,您就回来告诉我,嘉也知足了。”
  “奉孝,你别说了……孤不想听你交代遗言。”
  “将军糊涂,这哪里是遗言?嘉说过还要同您南征,怎么敢在这里就死去?将军放心去……嘉等您回来。”面色平淡地说着欺骗的话,郭嘉突然觉得好想睡去。
  “奉孝……”不放心地看着郭嘉,曹操踟蹰着不愿离去。
  “快去!咳咳……万一出了变故,您岂不辜负我一片心意和之前的心血?”
  闻言,曹操咬咬牙,一字一顿道:“等孤回来。”见郭嘉眼神清明地点头,他又站起身传来了军医交代了些什么,然后才离开了军帐。
  大大睁着清亮却难以对焦的双眼,郭嘉听到周围传来的嘈杂声,低声道:“华大夫,不用费劲了,咳……嘉自知无药可医,让我……静一静吧。”
  片刻后,帐内重归寂静,郭嘉望着帐顶,只觉得那里一片迷茫,仿若颍川那氤氲袅娜的晨雾一般。
  ☆、天不假时柳色倾,魂殁但念初见时
  易水,那个因荆轲而闻名的送别之地,承载了多少悲壮与伤感。曹操面对着那滚滚的流水,久久无语。
  两个多月前,曹操在白狼山清点了降卒便火速带兵回到了柳城,之后又从柳城班师打算返回邺城。离开柳城不久后,公孙康果然遣人带着袁尚和袁熙的项上人头向曹操示好,如今,代郡乌丸行单于普富卢和上郡乌丸行单于那楼也对他进行了拜贺。北方就这样完全地落入了他的掌控之中,这一切都仿佛顺利到了极致。然而,在胜利面前,曹操得到的最多的并非成就感与满足感,更多的是难以言喻的憾恨与悲痛。
  一坛清凌凌的酒被倾倒进流水之中,曹操向着北方,眉间是化不开的沉郁忧愁。是的,他在想一个人,一个永远不会再回来的人。那个人决策千里,运筹帷幄的睿智样子在他的脑海里渐次浮现,愈发的清晰起来。可想到最后,心里剩下的却只有无限的怅恨与惋惜。曹操知道,从今往后,青山依旧,绿水长流,只是这黄泉碧落间,再也不会有那个与自己比肩而立,共计天下的人了。
  胜又如何?不得欢笑。
  败又如何?不过一瞬。
  事实上,曹操是真的迷惘了,他开始不明白自己究竟想要些什么了。胜利吗?如果是,那为何现在他一点也高兴不起来?荣誉吗?他已经得到了许多的荣耀,为何亦没有过多开怀?望着一只自远处的山峰上振翅而起的海东青,曹操突然明白了鸢飞戾天的那份孤寂。他开始怀念很多很多人,比如为他鞠躬尽瘁的郭嘉、戏志才;比如为他舍生的曹昂、典韦;又比如死在了他手下的袁绍、吕布。一直到后来,曹操才明白,其实他怀念的不仅是那些人,更是那些逝去的时光。
  在他还不是汉室的司空大人和将军,还只是曹阿瞒的时候,天下的一切纷争都与他无关,他只要每天嬉笑着过活就好。但少年的壮志让他挥手作别了那些声色犬马的安闲日子,并且从此一去不返。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的小混混到今天的万人敬仰,曹操早已无法算出自己得到了什么,又失去了什么。他唯一能够清楚地记起的,不过是从前那些驰骋天下的许诺。可是,现在他有了天下的一角,却没有了那个与他共看日月开合,风起云涌的人。
  哀哉奉孝!痛哉奉孝!惜哉奉孝!
  那日在郭嘉的灵堂之上,曹操的悼词成为了后来千古流传的字句。后人一次次传唱着这段君臣相知的深情,却不知这一句句慨叹背后那千丝万缕的故事。彼时的曹操半是慨叹半是责怪,他在用自己的方式从精神上鞭笞在场的每一个人,让他手下那些曾经对郭嘉不满的将士谋臣们暗自懊恼,于心难安。
  与此同时,有一件事曹操一直想不明白,而且也只能这样不明不白下去。随着郭嘉的离去,这件事被留了下来,留给那个能够解读的人去解读,而那个人,显然不是曹操。
  那是个北国少有的美丽清晨,悠悠的鸟鸣声自白狼山的深处传来,山间落叶纷飞,带来阵阵开于仲秋时节的花香。曹操在得到袁家兄弟投奔了辽东太守公孙康的确切消息后,便毫不犹豫地带着自己的军队和乌桓王的二十万降卒返回了柳城。
  柳城,名副其实的柳色倾城,用一片婀娜融化着朔方凛冽的风。虽说已是仲秋,早已过了杨柳依依的时候,但那些在风中起舞的柳枝以及漫天的柳叶还是美得令人心惊。不过,这些曹操都无心欣赏就对了,此时此刻,他心里都是对郭嘉的牵挂,哪里还容得下其它?
  终究是迟了,曹操日夜兼程,回来看到的却是一片素白布置的营地与军帐。华佗和荀攸站在郭嘉的营帐外,脸上皆是凄然之色。
  强压住内心翻涌的情绪,曹操在帐门口站定,声音还算平稳道:“奉孝呢?”
  与荀攸对视一眼,华佗不无惋惜道:“回将军的话,老夫实在是无法医治郭祭酒,就在将军回来的前一日,他……”
  “孤问你们,奉孝呢?”曹操当然知道郭嘉就在帐中,只要他进去便能看到,可他还是提高声音打断了华佗的回话,又重复了一遍先前的问题,似乎是为了逃避那个他深深恐惧着的回答。
  微微向着华佗摇摇头,荀攸回道:“就在里面,将军快进去吧。他等您很久了。”
  深吸一口气,曹操沉声道:“在外面守着,没有孤的传召,谁也不许进来。”
  “诺。”低头应了声,荀攸便和华佗退到了一边,不再多说什么。
  一进帐门,曹操便看到那个在榻上静静躺着的人,站在原地呆了一会儿,他开口唤道:“奉孝?”见无人回应,曹操又近前两步继续唤道:“奉孝?”仍旧没有回应。
  缓步向着榻边靠近,曹操唤着郭嘉表字的声音也颤抖得越来越厉害,到他能够触碰到郭嘉时,那一声一声的呼唤早已成了哽咽,“奉孝……孤回来了啊,孤回来了……”
  那一晚,很多将士都听到了自郭嘉帐中传出的恸哭声,令人闻之动容,不忍驻足。
  营地外围的柳树依旧婆娑多姿,随着夜风摇曳着枝条,柳叶摩擦出的细碎声音,如泣如诉,仿佛一曲唱不完的挽歌。
  整整一天一夜过去,曹操终于承认了郭嘉去世的事实。冷静下来的他突然注意到,郭嘉半阖着的双眼与脸上那一抹满足却又哀伤的笑容。那双失去了生机的双眼不知为何不减半分深邃之感,仿佛那里面隐藏了无数的秘密与感情。郭嘉的眼睛似乎穿过了帐顶,聚焦在了别人不知道的某一处,那里,他所看到的画面,让他在生命的最后感到满足而又不舍。
  三日前,曹操离开之后,郭嘉便静静望着帐顶发呆,陷入了恍惚之中。迷茫间,他觉得自己好像回到了少年时代,回到了颍川。
  颍川的山明水澈,香花美酒,无不让他魂牵梦萦,可他最爱的,却是那天的晨雾。
  那片在溪边时浓时淡的雾气笼罩着大地,仿佛天降的祥云。郭嘉漫无目的地顺着溪流走啊走,就看到了那一抹清淡的身影。
  “喂,你挡着我的路了。”
  “抱歉。”温和地看向他,有着水样眸眼的少年让到一边。
  漫不经心地一笑,郭嘉瞥了眼那人沉静如玉的面容和简单不俗的打扮,便要继续往前走,走了两步又不禁回头望向他,发现少年看着自己的视线也没有收回,“你会不会喝酒?”
  “嗯?”起初只是惊奇于郭嘉身上散发出的狂傲气息而忍不住多看了他两眼,不想倒惹来了他这样莫名其妙的问题。
  “我问你会不会喝酒?”又把问题重复了一遍,郭嘉趁机上下打量着少年,颇为好奇的样子。
  “不太会。”如实给出了回答,见郭嘉有些失望的样子,少年的眉眼里带上了些许歉意。
  遗憾地挑了下眉,郭嘉又道:“兵法呢?擅长吗?”
  微微笑了笑,荀彧瞥一眼他手里拿着的竹简,不疾不徐道:“那要看你的水平。”
  露出一丝兴奋的笑容,郭嘉抬手指向身后在雾气中时隐时现的大树,“走,到那边和我切磋一下。”
  不甚介意他的突兀,少年笑容清浅,“好。”
  率先走到那棵树下,郭嘉席地而坐,抬眼看向少年,“对了,你叫什么?”
  “荀彧。”端端正正地跪坐下来,少年简单干脆地回了话。
  点点头,郭嘉将竹简摊开在二人中间,“开始吧,我们就说这一卷内容。”
  诧异了一下他居然都不报上名字,荀彧亦不多言,不动声色地低头扫了眼竹简便回他,“可以了,你想跟我辩什么?”
  满意于他对兵法的烂熟于胸,郭嘉将竹简撇到一边,开始与他互问互答起来。不知不觉中,一上午的时间就悄悄过去。
  和荀彧辩了个平手,郭嘉大笑道:“想不到你还有两下子,荀彧是吗?我记住你了。”
  还是那副不急不躁的样子,荀彧轻轻点了下头,站起身道:“你也不错,时候不早了,我该回去了,后会有期。”走了几步,又反身道:“郭嘉的名声,果真名不虚传。”
  眼里闪过一丝惊讶,郭嘉马上又恢复了往日里的轻狂笑意,“那是当然。”
  真是莫名其妙啊。郭嘉后来这样对荀彧评价他们的相遇,却听那人淡淡道:“枉你自恃聪明,我若非是专程去找你切磋,又怎么无缘无故跑去那里?”
  狡黠地笑笑,郭嘉不置可否道:“你觉得呢?”
  而郭嘉从未告诉过旁人的是,那一天隔着些微的晨雾,那人如玉的沉静样子有多么动人。
  唇角漾出一个温柔的弧度,郭嘉仿佛又在那片袅袅的雾气里,看到了那人淡若丹青的眉眼和清浅的笑容。
  “对了,你叫什么?”
  “荀彧。”
  文若文若,吾奈其何……
  望着郭嘉带笑的青灰面容出神良久,曹操伸出手,缓缓为他合上了双眼,沉吟道:“奉孝,你是唯一完全懂得孤的人。可是,孤竟看不懂你留下的这个表情……
  公元207年八月,郭嘉因病殁于柳城,时年三十有八。曹操悲痛不已,亲临灵堂为其吊唁,后上表请追其谥为贞侯。
  曹操麾下的一代天才军师就此结束了他短暂却辉煌过人的生命,徒留令人称奇的功绩,供人感怀追思。
  后来的日子里,曹操常常会对着身边的人回忆起郭嘉,或许,并不是因为郭嘉本身对曹操有那么特殊,只是,在巅峰上死去的人往往会永远留在巅峰之上。所以,他才成为了曹操心尖上那个无可替代,再也无法求得的谋士。当然,这都已经不重要了,至少在荀彧看来,都不重要了。
  作者有话要说:一说郭嘉殁于柳城,一说郭嘉殁于易城,反正就是北征途中吧,莫要深究啦~
  ☆、经年不期而相遇,迟知故人魂断时
  死亡的阴影仿佛一直笼罩在曹操周围,不曾散去。自朔北回到邺城尚不足五个月,他最喜爱的儿子,号称“少有成人之智”的曹冲,夭亡了,年仅十三岁,从患病到他离世都快得令人措手不及。先是最中意的谋士,后是最喜欢的儿子,这样接二连三的打击若是放到寻常人身上,从此一蹶不振也不是不可能,但曹操毕竟是曹操,悲痛之余,该做的事,他一件也不会耽搁,这其中就包括准备升任丞相一事。
  从一堆奏折中翻出曹操呈上来请求在邺城兴建丞相府的那份,荀彧来回来去地看了好几遍,不禁缓缓叹了口气。
  自正月班师邺城以来,曹操便把更多的兵力自许县迁去了那里,随后,朝廷罢三公官,置丞相及御史大夫,他便顺其自然地坐上了丞相的位置。如今,曹操又提出在邺城设立丞相府的要求,无非是嫌在天子脚下不好做事,想要更加自由地行使权力。
  荀彧是个聪明人,对曹操一点点胀大的野心,他看得比谁都清楚。只是,这一切何尝不是他自己一手促成的?退一步说,曹操虽大权在握,却也没有太过分的表现,他又该以什么理由去责备他呢?让天子出面回驳,似乎也没什么好处。现下除了尽力维持平衡,荀彧觉得自己真的是毫无他法。
  就这样吧,再怎么样,还有奉孝在,他到底不会让曹操过早地与汉室针锋相对。在心里自我安慰着,荀彧把挑出来的奏折一一码好,差人送去了刘协那里。
  坐在案几边又批了约摸一个时辰的公文,荀彧感到有些疲乏,于是习惯性地伸手去摸平时总爱窝在他膝上打盹的猫咪,却在下一刻摸了个空。微微愣了下神,他这才想起,早在开春时,那猫便不知跑去了哪里,从此再没露过面。
  还真是没良心,在我这里蹭吃蹭喝这么久,连招呼都不打,说走就走了。腹诽了一下那不告而别的小家伙儿,荀彧又觉得自己和一只猫置气似乎可笑得很。但毕竟相处了那么久,说没有感情那是假的,所以,荀彧多多少少还是有些失落的。手指轻轻扣着膝盖,他想,好像很久都没有给奉孝写过信了,等哪天闲下来,写信去问候一下吧,省的他像那只没良心的猫一样,就这么把自己忘了。
  彼时,距离郭嘉辞世已半年有余,可荀彧对此仍旧一无所知。半夏的艳阳透过窗子,照在他的脸上,愈发衬出了那柔和的眉眼。他不知道,在几个月前,有人把他清浅沉静的样子永远留在了心里,带去了另一个世界。
  蝉鸣四起,不知是在传唱谁人的残念,抑或是在阻断谁人的思念。
  司马懿觉得自己真是倒霉透了,建安六年时被郡里莫名其妙地推举为上计掾,自己好不容易给推脱了,又莫名其妙的让曹操给盯上了。让曹操盯上也就罢了,偏偏曹家的那个二公子还要来插一脚,搞得他那阵子是心神不宁,寝食难安,不说费尽千辛万苦那也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逃出了曹家父子的魔掌。本以为那之后就能安安心心过日子,继续做他京兆尹家的二公子,不想这才潇洒了七年,就又收到了曹丞相的征召令。
  正所谓,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面对着曹操这次派来的使者,司马懿才知道,七年前,曹二公子对他是多么客气有加了,不,何止是客气,简直是任他宰割。但俗话说的好,风水轮流转,看来,今天那个被宰割的命运,真的是转到司马懿这里了。
  一路从河内温颠簸辗转到邺城,司马懿跟在使者的后面,满腹的不情愿。适时,丞相府尚在修建之中,所以,使者很自然地将他请进了曹操暂时居住的府邸中。
  说来也巧,当天,正赶上曹丕在府中举行文武会,司马懿一向是只喜欢看热闹和笑话,但不喜欢让自己成为被看的那个。因此,自知不善舞文弄墨的他示意使者噤声,同他一起站在不起眼的地方看看就好。
  观望了一会儿,见他们不过是一群人喝着酒,偶尔行个酒令,司马懿也就觉得索然无味了。正打算让使者引他改道而行,就听一道有些熟悉的声音在人群中响起,“丕素闻奋威将军剑术了得,且臂力过人,能够空手夺白刃,不知将军今日可否赏脸与我切磋一二?”
  好奇地循声望去,便看见一个身形清瘦却不失挺拔的青年,因为角度问题,司马懿看不清他的样子,但那个自称却让他知道了那人的身份。饶有兴味地一扬唇角,他收住脚步,反身重新观望起来。
  那厢,一个彪形大汉听了曹丕的话,朗笑着应声而起,“二公子过奖,邓某求之不得,但恐真刀真枪的万一误伤了您,不好与丞相大人交代。”
  见他有心与自己比试,曹丕微微一笑,“只要将军同意,一切都好说。”向四周望了望,他眼前一亮,道:“我看那里摆着的甘蔗就刚好可以拿来充当剑杖,将军以为如何?”
  心知曹丕是起了心思要与自己过招,邓展也不再推脱,点头道:“那就顺了二公子的意思吧,正好我也手痒了。”
  各自挑选了长短合适的甘蔗,曹丕和邓展走到开阔的地方,准备一决高下。
  缓缓吐了口气,曹丕双眼微阖,“剑尖”斜指地面,身边的气息内敛得仿佛凝固了空气,唯有不时被风刮起的发带才没有让人把这误认为是一副画。
  邓展见他迟迟不出招,低声道一句“得罪了”便率先欺身上前,手里的“剑杖”直抵曹丕的喉头。
  感到身前平稳的气流被搅乱,曹丕唇角一扬,星辰般的眼睛霎时睁开,露出他人无法复制的神采。飞快地举“剑”隔开来势凶猛的攻击,简单的招式,却格外有效。
  邓展见一击不行又发动了新一轮攻击,曹丕倒始终是一副游刃有余的样子,身体一直在邓展的“剑杖”周围游移,却让他攻击不到。那截甘蔗在曹丕手里仿佛成了灵巧的软剑,恼人地到处乱窜,好几次都直接打到了邓展身上。
  几十个回合下来,邓展不知不觉就被曹丕这种看似简单却难以揣测的剑法给拖得乱了阵脚。座上观看的众人显然也是被曹丕高超的剑术水平给惊艳了,全都是一副不可思议的样子。倒是站在回廊下的司马懿平静得多,眼里除去几分欣赏便是高深莫测的神色了。然而,这份平静在下一刻就被那个舞剑的人打破了。
  看的正入神的司马懿不知为何,总觉得曹丕在刚刚转身躲避攻击的一刹那冲着自己这边笑了一下,那一刻,他听到了风起叶落的声音,一切都慢了下来,就连那人翻飞的衣袂,飞扬的碎发都仿佛一丝不落地落入了他的眼中。很多年后,说起这个瞬间,司马懿嘴上虽不愿承认,但心里每一次都在肯定,彼时,他看到的是他此生见过的最美的一个画面。后来,又过了许多年后,曹丕不在了,老去的司马懿已没有了年轻时的执拗,于是他开始承认从前不愿说出口的话。在星空下,他的小孙子问他,为何不抬头看星星。他总是敷衍着说抬着头脖子累,之后又会认真地补充道:“而且啊,爷爷早在年轻的时候就见过世上最美的星辰了,其余的,再看也入不了眼。”
  流光回转,灿若星辰。这便是此刻司马懿看到的那双眼睛。
  他想,也许,来曹操这里也不是完全没有收获。
  失神间,邓展已告败退下,众人喝彩之际,曹丕却足尖一转,轻巧地飞身至司马懿面前,“剑尖”行云流水般刺向他的面门。电光石火,原本神游太虚的人突然出手,精准无误地握住了“剑身”。
  修眉微微蹙起,曹丕注意到司马懿不过是虚握着“剑身”,没有使出分毫力气,“既然知道我会停下,干嘛还要出手?”
  缓缓扯出一丝戏谑的笑容,他答,“不然,二公子如何能知道我可以挡住你的攻击呢?”
  眉头渐渐舒展开来,曹丕眼里的流光如天际瞬息万变的云彩,片刻后,他扬起唇角,无声道:“我等你好久了。”
  干脆利落地收剑,曹丕拱手道:“在下曹丕,曹子桓,见过司马先生。”
  “见过二公子,不知二公子表字是哪个‘桓’。”
  “正是‘桓桓武王’的‘桓’。”
  字句清晰,不卑不亢的回答,直直钉进了司马懿的心里。他突然很想知道,眼前这个青年貌似清冷自持的外表下,有着一颗怎样的心。他还想知道,那颗心,是不是与自己的一样。
  得知郭嘉的死讯时,已是深秋了。荀彧如往常一样,翻看着成堆的奏章,在看到曹操递上的那份时,突然就停住了动作,眼里是震惊、愤怒,独独不见悲伤,而后,又归于平静。良久,他放下奏章,起身走到殿外,仰头望向苍穹,眸如古井。荀彧就这样一直漫无目的地抬着头,仿佛在寻求什么一样,可他也知道,他什么也找不到。
  案几上,一份“请追增郭嘉封邑表”静静陈放一边,白纸黑字,字字泣血,却又如何?
  几日后,荀彧在府上听着告假回来的荀攸向自己陈述那一年前的种种,眼睛一直望着天上不时飘过的薄云,脸上看不出什么情绪。飞鸟在白云下抖落的翎羽打着旋儿向下飘去,在那人的眼里留下一片铅灰色的阴影。
  不知出于什么原因,荀彧突然低下头对断荀攸道:“等我把这里收拾一下。”
  不知道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荀攸一时有些发怔,只好讷然地看着荀彧将摊在石桌上的纸张拢在一起,拿着进了屋子,片刻之后又端着一个小小的香炉出来放到石桌上,“好了,你继续讲吧。”
  苏合香沉郁而略带苦涩的味道在空气中弥散开来,荀攸想,这香还真是能够让人心情平静。透过缭绕的烟雾,他担忧地望着荀彧那看似平静的面容。有那样一个瞬间,他几乎产生了一种对面那人会随着眼前的烟气一同飘散的错觉。
  迟迟不见动静,荀彧将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