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四爷同人]凭栏赏天下-第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应卿家还真是好福气,年纪轻轻就有了如此娇俏端庄的女儿。”这是赵匡胤进书房后说的第一句话。

    “官家过奖了,这是臣兄长的女儿,因兄嫂皆不在,臣怜其无辜,这才认了女儿。”这是胤禛进书房后第一句话。

    赵匡胤一阵沉默,随即突然道:“未曾想到朕在试探卿家的同时,卿家也在试探朕。”

    胤禛眼中闪过精光,谦虚道:“微臣不敢。”

    “你有什么不敢的?”赵匡胤微晒。胤禛不再说话,二人一阵沉默后,胤禛认真道:“这新政一旦实施,将会引起各大世家和朝臣们,甚至其他皇亲国戚的联合反对,倘若官家没有这等与他们为敌的心理准备,这新政还是不要实施的好。”

    “所以这才是你朝堂上那句话的真正意思?并不是政策本身不好,真正的问题在朕这里?”赵匡胤好笑的问道,天知道他明白这一切的时候有多气恼,这世上敢给他下套的人还真没几个,这小小的探花郎是哪来的胆子?

    “陈大人的那番话,若是没有官家的授意,想必他也是不敢说的。官家若真想知道下官有没有面对一切危难的能力自可以直接询问微臣,无需想方设法来给微臣下套。”胤禛挑了挑眉,索性把话摊开来讲,意思是,是你不坦白在先,这可怪不得我。

    他这户部右侍郎胆子果然大……赵匡胤默默咽下一口血,沉声道:“所以你从一开始就知道这一切是一个圈套,在陈瑾面前那般作态也只是演戏?”

    “反正微臣也不喜欢陈大人。”胤禛再次不怕死的挑衅。赵匡胤紧紧盯了他半晌,突然道:“陪朕去汴河喝酒吧。”

    这一刻,他是真的怀念起那个敢在汴河和自己拼酒吵架的李煜了,从来没有一刻他这样清醒的意识到,眼前的人是应禛,新科探花,和李煜,一点关系都没有。
===============================================
    作者有话要说:咩~默默看大家对第四十八章四爷的表现十分的怨念,看了这章大家明白了吗?

    其实大家总说四爷弱气了,默默承认之前的确犯了这样的错误,我一直想着不要让自己太过高估四爷了,四爷再厉害也是一个人,但是却忘了告诉自己,四爷再普通,也是九龙夺嫡的胜者,是一个杀伐决断的君王!

    对于这一点默默向大家诚挚的道歉,默默也会及时改正自己的错误,还请大家原谅,至于今后默默的文中还有错误的,也请大家像这次一样在评论里提出来,默默是第一次写文,很多东西都是凭直觉来的,也有很多地方是自己注意不到的,这就需要大家的帮助了。

    当然,还有一点要说明,默默会一点点的恢复四爷原来的样子,但绝不会一蹴而就,毕竟有时候退让和伪装是必须的,就比如这章,明着是四爷和赵匡胤在互相试探,陈瑾成了二人对垒的渠道,而结果是双方的共赢,默默自己知道这一点,却不能明着在正文里写出来,所以请大家多一点耐心,四爷会改变的,但是这需要时间,再次谢谢大家。


 50第四十八章

    夜空像一块巨大的蓝宝石;上面星星点点的闪耀着璀璨的光芒,依旧是泛着碎金的河流,带着奔涌不息的生命力流向远方。

    “官家经常来这里喝酒吗?”胤禛惊叹的看着四周的景色;面上是一派的满意之色,像是终于找到了一个喝酒的好地方,嘴角翘起笑的十分开怀。

    赵匡胤一阵恍惚,他猛然想到前两次和他来这里喝酒的李煜;虽也是轻松自然的样子,他却好似真的没有这般笑过;总是轻扬着嘴角,喝酒的动作虽潇洒利落,却总掩着几分小心翼翼。

    胤禛晃了晃手中的酒杯;叹息道:“未料官家竟也有如此雅兴。”“有此雅兴的人;此时已不在了。”赵匡胤接了李煜的话茬,说出来的话却带着十分的沉重。

    胤禛面上笑容一僵,涩声道:“是微臣的错,让官家……”“无妨,”赵匡胤冷笑着打断了胤禛的话,厉眸死死的盯住胤禛的眼眸,阴森的话语一字一顿:“反正朕总能找着他的,天下之大,莫非王土,若是被朕找到了,朕一定让他后悔生在这世上!”

    胤禛心狠狠一颤,手猛的握紧酒杯,片刻后便放松下来,只是面色仍有些僵硬,此时倒不好再接话,只能暗自垂下眼眸,赵匡胤气恼的人不是他,自己不能表现出任何的异常,胤禛绝对相信赵匡胤方才的话绝不是说说而已。

    这是赵匡胤最后一次不死心的试探,结局依旧让他失望。满满的疲惫涌上心头,赵匡胤猛的灌下一大口酒,冲胤禛笑道:“吓着你了?是朕的不是,拉着你出来喝酒,却说了这样的话。”

    “官家若是真想推行新政,还需及早才是,新政推行朝廷上必会乱一阵,待安定下来了,北汉那边才好出兵,将士们也不好在那边呆的过久,粮草耗费太大,士气也会衰竭,于我朝不利。”胤禛没有接赵匡胤的话,他只是就事论事的将话题引开,毕竟方才赵匡胤的说的那些,几乎可以算是皇室辛密,自己贸然接话可算是犯了忌讳。

    赵匡胤显然也明白这一点,于是没有执着于应禛的反应,而是顺着胤禛的话想了一阵后点头道:“你说的是,新政推行,不止是朝廷,怕是民间也要乱一阵子,这时候北汉那边就得盯紧了。”

    胤禛突然道:“不止北汉,还有远处的辽国,官家别忘了,燕云十六州还在他们那。”赵匡胤一震,他还真没有忘记辽国,只是最近主力都放在北汉,对辽国有有些疏忽了:“你说的正是,这些时日朕对辽国倒有些疏忽了,那依你之见,辽国应当如何应付?”

    “辽国国力强盛,又有北汉这个天然屏障,现下我朝刚刚安定下来,微臣认为应先安内,后攘外。在大力发展我国国力的同时与辽国较好,签订互不侵犯的协议,开通贸易、增进交流,实行通婚制。”胤禛缓了口气,将自己的对于辽国的看法娓娓道出,依他后世所见,宋朝之所以与辽国的交战中输多赢少,不过是因为宋朝的士兵擅长的是平原的阵势和兵法,以步兵为主,而辽国兵强马壮,擅长马上对阵,双方一旦对上,宋军似乎只有挨打的份。再加上宋朝国力虽鼎盛,却重文轻武,武将在宋朝的地位远不如文臣,致使宋朝积弱难返,民风柔弱,在对敌时更多了一份劣势。

    “你的意思是暂停休战,与之交好?可这也非长久之计,他日辽国攻来,我们岂不是还是只有挨打的份?”赵匡胤皱着眉,南方诸国接连的胜利让他有些被冲昏了头。而胤禛的话让他重新想起了辽国那里复杂的情况。

    “当然不能一昧的与之交好,莫说辽国不是那么好相与的,就是我们大宋,也从来不曾那般窝囊过,燕云十六州尚未拿回,这样的羞辱还未报复回去,我大宋怎能咽下这口气!”胤禛挑了挑眉,傲然的仰起头颅,面上是不容错认的轻狂和桀骜。

    赵匡胤看着他,笑道:“说的好,只是按你这说法,似乎并不赞同对辽国用兵?难道是要用钱赎的?”

    “自然是用钱赎,”胤禛点头,面色越加的沉静,语气也放的极轻极缓:“大宋现在刚刚稳定,臣以为,暂时不宜再动干戈。且我朝骁勇善战的将军,朝堂上已少之又少,除去封爵外放的,还剩曹彬和潘美能撑大局,但是对抗辽国远远不够。”

    “若是用钱赎……那可是一大笔钱,我朝目前可出不起这银子。”赵匡胤有些阴沉的说,显然他此刻还是想对辽国用兵的。

    胤禛当然明白这一点,但是以他现在的身份去劝赵匡胤也是不智的,只能玩笑着转移话题道:“所以微臣的新政势在必行啊。”

    赵匡胤撑不住笑了起来,豪气的灌了一大口酒,望向远处水天一色的幽暗,闪烁璀璨的星光沉入河里,然后碎成片片鳞光,美不胜收。

    他眯着眼,盯着那一片辉煌,缓缓的抬手指向那处道:“朕第一次和人坐在这扁舟上,没有争吵,原来也可以这样自在的聊天。你看那一处星光闪耀的地方,那就是人们眼中的盛世江山,他近的好像触手就可以得到,却远到仿佛你一生都难以捕捉。应卿家,若是今晚朕没有来找你,你待如何?”

    胤禛顺着赵匡胤的话看向远处那一片波光粼粼,激烈的河流撞击着河岸,发出隆隆的响声,就像一个皇朝,在顶峰时所能听到的呐喊,那是属于上天的贺礼。他眯起眼,想到前世呕心沥血的辛劳,想到可能在弘历手上崛起的盛世江山,愉悦弥漫上眼角,他扬声道:“自然是辞官隐退了,微臣还真没试过做个隐士是何感受,这次正好过过瘾。”

    “辞官?”赵匡胤回头,应禛的脸庞在月色清辉下更显的精致玉透,赵匡胤一阵眼花,又是一阵怅然。

    胤禛苦笑:“是的,辞官。微臣的想法太过天真也太过疯狂,若没有官家的支持几乎没有实现的可能,既然如此,不若辞官故里,开一所私塾,教授一帮学生,就这么平淡一生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只盼臣的学生,将来能碰到一个愿意与百官为敌,力行新政的明君,臣也就不枉此生了。”

    赵匡胤深深的看着应禛,曾几何时他也有过这样的冲动,想要与一个人联手共创盛世,只是那个人在最关键的时刻,将自己最后的力量献给他后却选择了离开,背弃了和他的约定,他还记得在那个黄昏的天清寺,那人眉目疏朗,双目流转间尽是道不尽的傲然和兴奋,他在那里虔诚的为大宋江山祈求一个盛世,那人却在之后用行动告诉他,他所重视的一切不过是一个笑话,一个随时就可以背叛的谎言,怎能不让他恼恨,这样的羞辱比任何人给的都要严重的多。

    而今又有一个貌似可以信任的人来了,他却不敢确定了,这个人会不会在关键的时刻再次扔下一切逃开,所以才有了这次的试探,纵然结果令他十分满意,这人不是李煜,他敢站在风口浪尖上为他开疆拓土,为他敌对百官,却也祈望着他的信任和倚重。

    帝王的信任本就少的可怜,第一次是明珠暗投,这第二次……赵匡胤眼眸微暗,几乎是实质性的杀意从唇齿间流出:“应卿家……”莫要背叛朕,莫要离开朕,否则,朕不介意毁掉你。

    “什么?”胤禛浑身紧绷,赵匡胤那实质性的杀气太过露骨,他开始认真思索自己哪里触到他的逆鳞了?怎的就引起了这位帝王的杀心?

    赵匡胤猛的褪去一切阴霾,笑道:“时候不早了,我们回去吧,明日朕会在早朝时宣布推行新政,你可以吗?若是还没准备好,晚个几日也无妨。”

    胤禛摇摇头,暂时把赵匡胤方才的异常放在心底,对赵匡胤道:“不用,官家明日尽可以提,微臣早已做好了准备……关于微臣方才对辽国的想法,还请官家斟酌一二。”胤禛想了想还是不死心,在最后顺带着提了一句。

    赵匡胤点了点头,没有再说什么。

    ******

    当夜,胤禛笑容满面的回了府,却见到了愁容满面的郑式微,和惠看见胤禛后小跑着跑到他身边轻声道:“爹爹,仲寓哥哥不见了。”

    胤禛一惊,连忙上前朝坐在桌边沉思的郑式微问情况,郑式微沉着脸轻声道:“粘杆处今日探得小公子被一对年迈的老夫妻收养,生活极为平静和幸福。本来我想去看看他,并且告诉他再也不要来京城,谁知当我去到粘杆处提供的地址时,那对老夫妻连同小公子已不见了踪影。”

    “会不会是搬了家?”胤禛试探的问道,心里却也明白这样的可能性不大,那天见仲寓神色安然,倒不像是要搬家的样子。

    “不可能,这件事就是这里有问题,我去的时候那个宅子里已没有了人,但是厨房的灶台还烧着菜,书房也还有未干的墨,卧房里也丝毫没有搬家时翻动的痕迹。这明显他们是在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人带离家里的。”郑式微紧皱着眉头,这件事太不寻常了,粘杆处刚查到地址,人就已经不见了,除非……

    “有人先下手为强了。”胤禛恨声道,“看来我们的粘杆处还不行啊……”

    郑式微倒没有想那么多,只是已经紧张着仲寓的下落,胤禛看他那样紧张,心里也颇为不好受,只能苍白的安慰,郑式微也没怪他的意思,顺着胤禛的话头笑了笑便神色复杂的回了房。

    而此时的赵匡胤,却完全没了刚才的好心情,瞪着被绑成粽子扔在脚边的人,艰难的问下方跪着的黑衣人道:“你说他是谁?”

    “回陛下,此人是违命侯的儿子,李仲寓。只要有他在我们手上,不愁违命侯不出现。”一瞬间,赵匡胤的脸色极为复杂,李仲寓、李煜、应禛,三个名字在他的脑子里打转,他却再理不出头绪。
=============================
    作者有话要说:咩…… 咩不出来了,乃们看着办吧,默默今天很累,洗洗睡了,亲们晚安~

    求花花评论包养,嗯 这句话终于也这么简单了。


 51第四十九章

    开宝十年;铁血半生的赵匡胤终于迈开了他改革的步伐。胤禛站在朝堂上,上方是赵匡胤沉静威严的脸,两旁是同样表情严肃的同僚;整个紫宸殿凝滞着令人倍感压抑的氛围。

    “众位卿家,怎么都不说话?”赵匡胤终于开口打破了沉默。殿下一派沉静,赵匡胤嘴角绽出一抹冷笑:“既如此,那朕就下旨了。”“陛下;臣以为不妥。”终于有人开口了,是工部尚书。

    赵匡胤挑眉等着他的话;那工部尚书倒也不含糊,直接道:“我朝现行的田税制度百姓们世代延续下来已经习以为常,贸然改进只怕会引起民愤。”

    “赵大人;于百姓有利的政策;纵然他们一时会无法接受,可天长日久下来,只要我们落实到位,和百姓们讲清楚其中的利弊,他们只会拥护而非抵触。”胤禛几乎在工部尚书话语刚落之时便立刻接话,同样的字字铿锵利落。

    “应大人,本官在向陛下进言,你一个区区的户部右侍郎,有何资格回答本官的问题?”工部尚书直接将矛头对准了胤禛,内心越发的不悦。这个和昔日南唐国主一般无二容貌的男子,才刚刚入朝就在朝堂中掀起如此大的巨浪,着实留不得。

    胤禛挑眉看向高坐上的赵匡胤,赵匡胤露出一个微笑来:“这提案既是应卿家所提,那么朕便予了他这个权利,今日就在这朝堂上,你若有本事说服这文武百官,朕就同意你的提议。”前面一番话是对着工部尚书说的,后面的话却是对着胤禛,赵匡胤略带无情的看着胤禛,等着他的反应。

    早知道如此的胤禛平静的敛下眼眸谢恩,赵匡胤不会把自己放在群臣的对立面,他会支持胤禛,但这开局之战,还得胤禛自己来。

    “应大人,自秦朝开始变法改革不甚枚举,秦有商鞅、汉有王莽,皆是所谓的例行改革之辈,可到最后有何成效?秦残暴严酷,期间刑法至今想来仍令人不寒而栗,汉之乱世,国将不国,商鞅最后死于自己亲手设定的残酷刑法,后世对其更是不齿,人都言秦之亡,亡于商鞅,王莽为世所不容,逃至浙台,被商人杜吴所杀。而今应大人你执意行此新政,动摇朝廷根基到底是何居心?”这次是监察御史,他大步走出队列,眼神如利剑一般射向胤禛,说出来的话更是句句不饶人。

    胤禛嘴角泛着冷笑,待监察御史话音一落便拱手道:“孙大人,变法若真要追究该延伸到西周王朝,武王伐纣建国之后便厉行改革,至此西周政权稳定、百姓安乐。孙大人所言之商鞅、王莽之流不过是借改革变法之名,行自私自利之事,商鞅是为在百家争鸣中留有地位,而王莽不过为其宗族牟利,秦用商鞅欺压百姓,种种酷刑将百姓折磨的生不如死,致使谋反。汉之王莽为人虚假成性,用改革之名为其宗族谋利,百姓们毫无生路这才起兵反抗。观之这两人均是因为政策脱离百姓、甚至以损害百姓的利益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如何能得到百姓的拥护?然本官所提摊丁入亩一策,是为百姓谋福利,减轻他们的税收负担,使耕者有其田,官家还可就势将空余的土地和房屋进行统一登记入册,以国家之名用合理的价格出售给没有房屋的人,使居者有其屋。百姓们有田可作、有屋可住、有饭可食,又怎么会想要□呢!”

    胤禛的一席话堵得那监察御史哑口无言,原本他便是在强词夺理,古来变法者多以失败告终,其中不乏是真的政策漏洞百出或究其原因根本不是为民谋利的原因在,但也不是没有成功的,而变法一旦成功,带给王朝的则是巨大的利益,这一点胤禛明白、赵匡胤也明白。

    “陛下,若真的将新政施行,民间必将大乱,如今我朝初定,实在不宜有如此大的行动。南方诸国刚刚平定,正是人心不稳之时。且北边还有北汉和辽国,若是趁我朝动乱之时趁虚而入,我们将防不胜防。”眼见着没有人再站出来,韩国公潘美站了出来,他本是武将,想的东西并不全面,只能用外在的威胁来提醒赵匡胤,汴京本就有一致命的弱点,那就是无险可守,若真有有心人趁着朝廷动乱、民间人心浮动之际对朝廷发起进攻,他们将会完全处于挨打的地位。

    赵匡胤扫了他一眼,仍是微笑着,用眼神示意了胤禛,摆明了自己要做甩手掌柜,一切难题均由胤禛解决。

    胤禛无奈,明白赵匡胤这边是没指望了,只能自己转向潘美,对方是居功至伟的韩国公,并非是自己能随意得罪的,于是胤禛先是恭敬的行了礼,才缓了声音道:“韩国公,您是和陛下一起打江山的老臣了,官家马上得天下,为的不过是还百姓们一个太平盛世。所谓盛世,不过是让百姓们吃得饱、穿得暖、有房可住、有田可作。能者从政,商业发达、农牧兴旺。然而现在大宋的现状却是,农民无田、商人无利、朝堂上人才凋零。这一切都需要一个契机改变,若您愿意一试微臣的新政,微臣保证换您一个太平盛世!”胤禛抬起头,直视潘美,神情骄傲的接道:“我大宋兵强马壮,又有如您和曹将军这般骁勇善战的将军。目前江北骑军扔在北汉防线上与他们对峙,微臣的新政一旦实施,朝廷将会有很大的进项,到那时庞大的军费再不是问题,将士们的后方保障也能更足,冬日不再缺少棉衣、军中伙食不再经月无肉,甚至我们可以训练一批专业的军医,派往前线给将士们致病疗伤,这将会大大减轻将士们的伤亡。”

    潘美被胤禛一番话说得有些心动,旁的他不管,可若是真能像胤禛说的那样,将士们在前线征战,冬日穿得暖、回来有酒肉、受了伤还有专业的军医疗伤,那么前线的将士们还愁什么呢?打起仗来也会更加卖力,有这样好的朝廷,他们还想什么?

    潘美兴奋的一抬头,放要说话,斜里突然□来一道声音:“简直是妖言惑众!”潘美一怔,望向出声的地方,却是兵部尚书,他正一脸不屑的看着胤禛,语气尖锐的冲胤禛喊道:“应大人不过刚刚入朝,就敢用此事哄骗韩国公!韩国公是跟着陛下四处征战立过赫赫战功,被陛下特别授予此等荣誉的朝廷重臣,如今你竟然利用他对军中将士们的爱惜之心,用这样卑劣的借口哄骗他,简直死罪!”

    “程大人说的正是!”是御史中丞,他站出队列对赵匡胤一拱手,草草行了礼,便直直走向胤禛,几乎是咬牙切齿的道:“本官敬你同朝为官,因此不用那些难听的词汇给你难堪,但是应大人,虽说年轻气盛的人都会做点错事,可若是动摇国之根本的错事,还死不悔改,那就该论罪处斩了。你口口声声说你的新政损害的是各世家大族和地主的利益,可你又是否知道,这些世界大族里还包含着皇亲贵戚!怎么,你连他们也要一起动吗?你动得了吗!”

    这么一席话说完,胤禛沉默了,皇亲贵戚?前世他抄了多少人的家,得罪了多少皇亲贵戚?积累了多少骂名?可为了改革他几乎是铁血的执行了那一条条命令,不是没有人在他面前哭过、求过、甚至诅咒他,编排那些个子虚乌有的罪名来抹黑他,可为了改革他都硬生生承受了,他顶着沉沉的压力,只是为了百姓能活的更好。然而赵匡胤是不是有这样的魄力?

    胤禛抬头,再次凝视着那帝座上的赵匡胤,赵匡胤也在看他,用深沉复杂的眼神看着他,胤禛心里一沉,宽袍广袖下的手已经愤怒的紧拽成了拳。赵匡胤眼神微动,却沉默着没有开口。胤禛心底一阵阵的无力袭上来,原来他还是做不到,原来这一切还是徒劳无功。胤禛高扬的头缓缓低下,四周安静的可怕,君臣就这么僵持在原地。

    “陛下,微臣愿意配合应大人的新政实施,本王将带头履行应大人的新政。”胤禛豁然抬头,却见秦王赵光美站在队列正前方,温暖的眼神带着淡淡的笑意看着他,温雅的声音和煦自然:“应大人的新政本王仔细考虑过了,既是有利于百姓,那么自当着力实施。本王虽是皇族,可也正因为本王是皇族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