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六合之内(gl)-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倒不是。只家附近有一个糊风筝的老大爷,手艺极好,几条街的人都知道他。小时候我老跟着他看他怎么糊风筝,便学了一点,让娘娘见笑了。”人徙笑着接道。
  陈忆点点头儿,只顾看她糊,两眼跟着她的双手瞧,发觉人徙双手干净祈长,竟未沾上一点糨糊,指甲泛着珠光,着实好看,只苍白了些。想是她手冷,四下看时,才想起自己从不带手炉,只得倒了碗茶,好在茶是温的,双手递于她。
  人徙见陈忆双手捧茶给自己,才意识到对方是娘娘,慌的丢下风筝就往地下跪道:“小的该死,怎让娘娘倒起茶来,娘娘快放下罢。”
  陈忆一愣,随即将茶放下,眉间又聚了些哀愁。片刻才悠悠说道:“大冷的天,还在地下跪着做什么?起来罢,你给我糊好了风筝,要我怎么谢你?银钱?衣服?都使得。”
  “小的怎敢望娘娘谢。”人徙站起来躬身道,忽想起自己是罪犯一事来,心上顿时添了块大石般,半天才接道,“小的确有一事需要帮忙,若娘娘肯,小的感激不尽。”
  “说罢,有何不可?”陈忆瞧着她的眼问道。
  人徙将愿望低声说来,陈妃略想片刻,答应了。
  于是这日晚间,人徙一身侍从打扮,手拿小包袱,从皇宫宣德楼出来,直奔天街。她离开神妪居时孙奶奶和印中还未露面,只有一个侍女送了晚饭并汤药来,传话说印先生要人徙公子好好吃饭吃药将息,先不要担心身罪的事情。人徙原托陈妃将她密送出宫两个时辰,家去看看她的娘便回。于是陈妃将她扮做她的侍从,说是给老父送些银钱衣物,因原本就有一位固定的随从不时给她的老父送钱送物,各门守卫只觉得这小侍从面生些,便通通放行了。
  天黑沉沉不见月亮,人徙又不便提灯,只得一路飞走,避避寒意。还好天街皆是灯笼闪耀,大部分店铺还换了簇新红纸灯笼,窗户已贴了剪纸年画,一片喜气。人徙这才想起后天就是元旦,摸摸包袱里陈妃给的些许银钱,想给娘买点什么,却瞥见一座茶楼中灯火通明,一两个人正要走进去,其中一人面熟,仔细一看竟是中书舍人李邦彦。
  一看到是他,人徙眉毛都皱了起来,眼睛里渗出怒意来。她见他们进得茶楼去了,悄悄跟上去,从门帘缝中看,只见李邦彦同一位大人在窗户边坐下,不由心中一喜,溜到窗户边的墙上,将耳朵贴近纸糊的窗户,说话声模糊不清,听得只字片语。看看天已黑透,室内却灯火通明,便壮了胆,从窗户角落挪近,半边脸几乎靠在了纸上,这下听得个八九不离十。
  “李兄为何不去楼上暖阁?这大厅多冷,这会还没个别的客人。”李对面的大人说道。
  “梁大人如此称兄,下官可担待不起。”李邦彦拱了拱手道,“越是坐在堂皇的地方,越是不引人注意。回回暖阁中去,才招得隔墙耳。”
  “说是隔墙耳,你我不过当职回家路上喝口热茶罢了。李大人谨慎过度了罢。”梁师成喝了口茶笑道,“话说这两日,成日家的忙些什么?政事堂中不见李大人多时。”
  “别提了,烦恼透顶。”李邦彦叹道,“这两日不顺得很。先是孙麽麽救走了那个小孩,我不敢得罪,何况每每的救完该死还得死,这倒罢了,只那王黼回回给我找事,这两日又怂恿言官弹劾我例巡道观时不按规定收取官银,因他屡次与皇上上书谏我,皇上已对我有些防备,故这两日百般的找人洗刷。”
  “王黼受官家宠爱多年,你和他对了头儿,怕是麻烦。只你们这不和,也太久了些,大家都是朝廷重臣,互相担待些个,不万事大吉。”
  “担待?说来容易。大约有些人天生就互看不顺眼,我和他便是一例。更何况,朝中这样受宠的人越多,于你我越不利,能除的干吗要和?梁大人你说不是?”
  “是是。李大人,茶凉了,快喝罢。若闲了,家去找我,你我再深谈。”梁师成含糊说道。
  “不等闲,今日如何?若不说高兴了,梁大人你和王黼素日通气,这一回害了我要怎样?我可知,梁大人自己家就能走到他家去,那角门我可记得!”
  “罢,罢!李大人可是喝的酒,不是茶?怎么说出这等胡话来?就依你,去你下处喝一夜酒何如?”梁师成将残茶一口饮尽说道。
  不到片刻,便听得李邦彦叫小二付帐的声音,人徙忙忙的躲至墙角后,偷偷见两人一深一浅地踩着雪上了轿走远了,才转出来慢慢像撷芳楼走,犹自还思索听到的对话。
  在牢中,几乎每日见到的,便是李邦彦那张白净阴沉的脸。那鞭子挥在自己身上的声音,还犹在耳边。疼痛难忍的时刻,便思定日后若有机会,定要他好看。方才偷听,只是下意识,也更加深知李邦彦之为人。随后又叹气摇头,心下想自己只不过是一介平民,现在又陷牢狱,能如何?
  一路走一路想,也忘了给娘买东西一事,走至撷芳楼前,才将心绪平定,心想不知娘怎么样了。想了想还是从后门进去才妥,正要转身听得楼内大门连响,一个女人被推出门外。
                          
作者有话要说:见惯了惊艳的美人 柔弱的大家闺秀 连御姐女王也见得多了 就尽量写一个特立独行的妃子。。。



9、九

  宣和元年腊月二十八。皇宫集英殿。
  皇上正为后日元旦朝会的事忙的不堪,忽闻金使今年不再进京,忙忙的召见朝廷重臣在集英殿议事。
  金国往年每当元旦时,和各国使者一同参与朝会,而近两年渐次疏懒。去年的供奉少了几个月的例,回说收成不济。而今年则说领主的一位要妾没了,全国大丧中,不便前来,恐影响了大国元旦的喜气。
  “众爱卿都明白,金一向与本朝不相随和,不来朝贡,许有玄机。依各位爱卿看,本朝该怎样应对?”皇上端坐于大殿之上,慢慢问道。
  “启奏陛下,金国不进京,此事非同小可,臣建议派使者去往金国协商。”童贯躬身奏道。
  “哼,许多大臣不满金国行事已久,此番定是挑衅,臣主张从此对金国采取戒备状态。”
  太守李仁奏道。
  “胡说八道。我朝依辽国,两国和平已久,虽礼尚往来,终辽国乃弱小之国。而金长久与辽相仇,且民风强悍,国力富强。我朝若想壮大,应亲强抵弱,所以臣主张对金安抚,改善两国关系。”御史中丞王黼上前奏道。
  “王大人才是胡说八道!”李仁吹胡子瞪眼道,“自古以来各朝都实行近交远攻政策,因那才是正策!难不成王大人,想怂恿陛下灭了辽国不成?”
  “臣不敢。”王黼忙道。
  “不要吵了。近来朕身体欠佳,稍微一吵吵朕便头晕。”徽宗闭眼靠在椅上,“众大人怎没有些许稳重之风?朕想了想,许是朕多心。金不来朝会,便是挑衅之类的阴谋?就依童媪相的,年后派出使者。年内事务繁忙,朕无暇顾及。”
  “尊旨。”众臣躬身道。徽宗见众人无事可奏,宣布议事完毕。刚出了集英殿,便见亲身小侍低头报道:“启奏陛下,孙麽麽来见陛下,已在东门小殿候了多时了。”
  皇上边忖着孙妈妈来有何事,一边走至殿内看时,见孙氏在枕榻上坐着,印中在旁捧着茶。
  “妈妈怎么歇在枕榻上,来人,拿个棉垫子。”皇上招手叫人,一边坐在高椅上,“妈妈有何事找我?前儿差人给你送的香你使了没有?”
  “使了,不知道佛祖满意不满意,我是挺喜欢那香的香味儿。”孙氏抬头端详皇上,“貌似又瘦了。陛下老这么胖胖瘦瘦的,也不是事。”
  “不妨。你老快讲什么事,我还有公务,各国使臣的折子,还没有批复。一到年关便忙的紧。”徽宗半眯了眼,斜靠在椅背上。
  孙氏又沉吟了半日,才道:“我知道陛下一向公正明断,可陛下将刑法处置一类的事一味的叫给下头去管,恐怕也会有疏忽。”
  皇上听这话内有玄机,不由直起身子问道:“妈妈可又是救了什么犯人罢?想是哪个犯人又得了你的喜欢,叫我救他不成?这也不难,只妈妈这佛心也强了些。若是个杀人越货的,你也救?”
  “说的我像个老不讲理的只知道念佛的老东西了。”孙氏佯装发怒,见徽宗笑将起来将话缓和,才又接着说道,“我且问你,那孩子犯了什么罪?值得弄到刺配的地步?皇上的心也太狠了些,那孩子才十五岁了。”
  “孩子?什么孩子?”皇上早已将那日在艮岳遇到的孩子塞到图画院的事忘得干净,这下听的迷糊,“妈妈快直说罢。”
  “陛下不知道?”孙氏惊奇地将人徙被监禁、被判刺配至被自己所救的事和盘托出。
  徽宗还犹在迷雾中,思索半晌,才想起自己见过的少年仅那个会画画的孩子一人,便疑心是他,不由问道:“是个瘦瘦高高,面色白净的孩子吧?想是看着的确十五、六岁大。”
  孙氏沉默点一点头儿道:“那孩子看着就乖,哪像犯罪的人?印中问过他了,他说本来说是图画考试的,因为偷看了一眼原画,便被判此罪。我虽知道,我朝对科举刑罚之重之严,可我敢问陛下,若是被送至图画院作学徒,那他的考试需要什么的程度?”
  “什么程度?”皇上怔怔说道,“我原不赞成考试的,一些大臣说要显示我朝的图画制度,我便同意安排应试。就算应试,也该是作幅小画,试试他的才思罢了罢。”
  孙氏听得,怒从心起,脸色变怒道:“那这孩子怎么所考的,是陛下前几年才颁布的图画科举应试呢?陛下用这试题法来考画师,还是来考学徒?”
  皇上吃了一惊,略想了想,便明白了始终。想到初次见面,那孩子好生模样,看着喜欢,又天生有才,俱是怜惜。又兼着乳母如此爱怜,便怒从心起,直起身来便连叫传梁师成。孙氏忙拦住道:“陛下不要心急。我此番并不是为了处罚大人们。只这孩子我喜欢着,先请皇上免了他的罪,先留在我身边侍奉我罢。”
  “免罪那是自然,只这孩子好材料,放在妈妈身边做侍从岂不可惜。”
  “他才那么小,先养在我身边可好?不过还得请陛下见他一见,我身边的人,还是得请陛下亲自看视恩准了才可。”孙氏站起来弯腰行礼道。
  “妈妈快别多礼。”徽宗赶忙要扶,心中虽有些奇怪为何还要见一见,但对孙氏行事一向不多心,便应道,“妈妈说如何便如何罢。这会不得闲,至我要睡前,请他到我书房来如何?”
  孙氏谢了恩,见天色已晚,便起身告辞。
  话说撷芳楼,人徙见居然是她娘被推出门来,赶忙至跟前搀扶,一面扶一面斥那伙计道:“好好的推我娘出门作什么!”
  一语未了,见青实走出门外,见是她,嗤笑道:“你还知道回来?正好,你娘病了,不能会客,你先领你娘出去看病罢。”
  近日秋兰因人徙进宫去,每日焦虑不堪,心绪不宁,便不似往日春色,会客时多有心不在焉,更加上天气寒冷,着了些凉,每日咳嗽不止,王诜也因朝务繁忙不常来见她,青实便日益看她不顺眼,虽因王大人和各方权贵的故不能舍弃她,暂且先撵出去让她看大夫,回来继续笼络王大人,回不来便也罢了。所以仗着碍事的儿子也不在,打定今日要撵她先出门去。
  人徙见她娘虚喘气弱,怕是发了热,想起幸好没有买东西将钱花了,便狠狠向青实道:“往日我娘给你赚到的银钱,你都忘了罢?若我将她医好了,你定没有不留她的理!”
  说着将娘扶起,不理青实夹杂着怨气的絮叨,娘两个走出楼门去。
  “娘,儿子有些钱,咱们先找天街最好的圆药铺看大夫去,完了再找家客栈娘先好好休息一夜,明儿再打算。”人徙忘了心头重担,只扶着她娘往前走。
  秋兰突然见到自己的孩子,一时间只顾着看她,茫然跟着走了几步才急道:“这怎么行,还未说你在宫中如何,而且娘有钱,跟着娘回楼内拿去。你才赚了几个钱?看脸色这么这么差?徙儿!你在宫里是不是受苦了?”一句一字说个不停。
  人徙听她讲宫中,脸色立刻凛了,随即又强笑道:“娘别罗嗦了,这么晚了再回去拿钱?先用儿子的罢!更何况人家医馆都闭户了罢!娘快些走,儿子的事等娘看了大夫安稳了再说!”
  秋兰听罢,只得跟着人徙一路走至圆药铺门前,见大门紧闭,果然已闭户了。“罢了,徙儿跟我回楼去罢,料想她不会不让我们回罢——”未等秋兰说完,人徙便上去“咚咚”擂起门来,直擂了二十多下,才看到二层窗户里泛起灯光,接着灯光下移至大门后,一个老头儿探头出来道:“黄大夫已歇息了,请明日再来罢。”
  “我们只开一点药,求黄大夫下来罢,这么大冷天,我们没处可去的。”人徙堆了笑脸道,又塞老头儿钱,才被请进黑暗的大堂,老头儿自去传报。
  不多时大堂点起灯来,黄大夫穿着家常大袄,边挽袖子边请秋兰两人坐。人徙扶母亲坐下,自己站在身侧。那黄大夫借着灯光对着秋兰照了一照,又拉了一下手,一声不言语便走至柜台后药柜取药,一边吩咐老头儿道:“李老,把门关上罢,冷得很。”
  “大夫您还没把脉呀。”人徙忙道,着实奇怪。
  “还用把脉?黄先生看一看便得的!”李老头儿话里透着佩服之意,将门关严道。
  “脸色苍白,两颊却作火烧,定是内有虚火,夫人想是近日多有不如意。双手冰凉有汗意,则是扑了冷风,冷热交替,则小风寒病起。不妨,几剂药便得。”黄先生边取了药来秤边说道。
  “黄先生果然好符水!”人徙叹道,“怪道天街人病了都来的。”
  “谢姑娘夸奖,这倒是,因楼里人也来的。”那黄大夫说道,面无表情。
  人徙红了脸,看了看娘,娘似有愧意,低了头不语。正沉默间,忽听得门外一阵马蹄声由远至近,几点火光来至门前,一个尖细声音响起:“敢问人徙少爷可在此?小的找您多时了!”
  忙开了门,几位太监涌进屋内,门外还站着一队持枪侍卫。人徙一见这阵势,以为自己被治逃跑之罪,把娘往里一推,沉着脸要跪下,被领头太监一把扶住道:“少爷为何如此?小的是内宫主事费长山,奉孙麽麽之命找您多时了,还请您快快回宫去,陛下要见您。刚找至撷芳楼,那妈妈说去看病刚走,小的便想着是这里,果见这里还点着灯,便擅自找来了,求爷别怪罪。”
  一句一字“少爷”和“您”将人徙弄得头晕,茫然间被披上一件大红绒毡毛披风,费长山亲自与她系好领子上的黄绳,吩咐随从退至两旁,伸手将人徙请至门外,示意她上一匹枣红马。
  人徙出了门才回过神来,不知是何阵势,赶忙从怀里掏出个钱袋来跑回大堂送至满脸惊讶的秋兰手中,道:“娘,您先拿着钱看大夫找客栈,儿若有事,定会捎信与娘!”随后示意李老头儿将门关好,说怕娘着了风,然后自去上马,才想起自己根本不会骑马。
  “少爷没骑过马?”费长山疑惑道,“孙奶奶叫小的好生来接,还给了这披风,小的以为您一定大有来头,才牵了这好马。没想到少爷不会骑,这要如何是好?”
  人徙脸涨得通红,四下看着跟着的几个小太监捂着嘴偷笑,人徙心一横,撇了下嘴,拍了拍枣红马的颈子,看马低头咀嚼着什么,便猛地一拉马髻,一脚刚踩在一侧肚带上,另一只脚已跨了上去,刚坐稳便一扬鞭跑了出去。众太监士兵只见她马窜出去的瞬间身子后仰了一下,便躬身前进了,那毡毛披风甚是合身,一时怔住。随后费长山清清嗓子喊道:“还愣着做什么?该上马的上马,该跑步的跑步,爷都跑远了,还站着吹冷风,一群呆子!”
  一队人马这才慢吞吞跟上,及至宫门不远处,才追上停住的人徙,只见她趴在马脖子上直喘气,满脸通红地问费长山:“费主事,宫里我不认得路,还是您带路罢。”末了又加上一句,“这马跑太快了,吓得我半死。”
  费长山和众太监笑得直不起腰,一行人半日才走至禁中,费长山将人徙引进东门小殿旁的一间隔室,便自退了出去。
  “孙奶奶!”人徙一进门便叫道,想起她的救命之恩,直跪下去。一旁的印中忙上前搀了起来,扶她坐到一张软椅上。
  “孩子,别的不说,陛下等着呢。我意思是留你在我身边侍奉我,你可愿意?不过这还要等皇上看了再说。我还要问你,你生母可是叫秋兰?你今年可是十五岁了,生于崇宁三年的夏天?”孙奶奶探着身子看着她的脸问道。
  “孙奶奶您怎么知道?”人徙歪着脑袋,仍不解其意,更不解现在自己处于什么状况,又接着道,“是不是陛下知道我私自出宫,要我罪上加罪?”
  孙氏不说话,站起来拿过桌上的一套衣服要她穿上。人徙一看那衣服大红绛面,罩浅黄纱,襟为黑边,配有黄色腰束,高贵上乘,不像寻常之物,以为是孙氏要赠她好衣服,便死活不受,无奈印中强行与她套上,还与她一双厚底黑靴穿上。
  孙氏看着穿戴齐整的人徙,命她站直了正面于她,先是一怔,随后看了半晌,眼中似赞许之意,又理了理她的发髻,拍膝盖说道:“走罢。”说着两人转至殿内。
  只见皇上歪在软榻上似有睡去之意,旁边的小太监轻推道:“陛下,孙奶奶来了。”
  皇上慢慢直起身子,摸了摸胡须懒懒道:“妈妈现在才来,那孩子带来了罢?”话未说完,便一眼看到人徙穿着大红绛袍站在那里,猛然睁大了眼睛,直盯着她看,半晌无言。
                          
作者有话要说:一个长评弄得我心潮澎湃(感谢加愤慨吧) 差点忘了发文。大家有意见也可以提 但最好是情节上啊或者人物描写上都可以 至于历史的BUG 当然也欢迎 但是一点都不允许我杜撰的话 我可要抓狂了。。。



10、十

  东门小殿内,皇上仍盯着人徙一言不发,嘴张了张,又看了看孙氏,却仍未说出话来。人徙见这个阵势,心中一阵紧张,便低了头看着自己那双厚底靴。
  “孩子,抬起头来。”孙氏命道,转向皇上,“见陛下这个样子,我已了了。看来是没白忙活。陛下可记得,十五年前,陛下在撷芳楼酒醉宠幸了一位名叫秋兰的青楼女子?”
  此话一出,人徙猛地抬头看皇上,但皇上一时迷糊,怔了一怔还道:“秋兰?什么秋兰?”
  人徙已黄了脸,眼里含了怒,直直地盯着皇上。皇上看着她那眼那脸,那神色,心下一个激灵,有些思绪浮上来,猛地一惊,随即徽宗面色苍白地从软榻上站起,走至人徙面前,仔细地盯着她的脸,而后缓缓开口道:“难道这孩子——”
  “是的。陛下顾自看了良久,想必心中必有些浮动。”孙氏回道,“自打第一眼见她,我便觉得哪里见过,后来才想起,长的实在像陛下小时候。陛下见她时,想是她穿得过朴素,陛下又不在意,便疏忽了。今日我将陛下做端王时的王爷服命她穿上,果然陛下一见便看住了。陛下应记得,陛下被封端王时,正是十四岁,跟她现在差不多年纪。当时的陛下因为做了端王而高兴,还请画师画了像,陛下对那张画像可是十分喜欢呢。”
  徽宗又自怔了片刻,恢复了平静。他坐回软榻上暗忖,确实是因为一看到这孩子,以为自己的那幅画像上的人走了下来,仔细看时,才发现略有不同。较自己而言这孩子更清瘦些,更秀气些。不过那神色面容,真与自己少年时十分相象。兼着这孩子作画的才气,也与自己十分相似。但他仍开口说道:“长得像的人也多了去了。想是妈妈糊涂,随便找个孩子便说是朕的孩子罢。朕是去过撷芳楼,临幸的人也不在少数,难不成是传言朕太风流,妈妈来劝我不成?”
  “陛下都忘了。还是让我告诉陛下罢!”孙氏一拍大腿道,“想是陛下也忘了,你去撷芳楼时,带走了我的当时还在太医院当学徒的远房侄子印中?他小孩子家家不懂事,去听你的房。结果听得你打碎了汤药碗,那女子喝不得药,最终怀了你的孩子。我信佛,信缘。想着若是皇上认不出来,便罢了,我留这孩子做个伴。若认得,那便是佛祖的意愿。”
  “秋兰?”徽宗喃喃念道,十五年前的一些事情模糊地记了起来,想到确实有这么一个女子。十五年前那个夏夜,自己在事后迷糊地问她要何赏赐。
  ‘朕可是皇上。你想要何赏赐?’
  身下的女子一惊,半晌才小声说道:‘要你一件贴身的东西留个纪念罢。’
  皇上只因她要的不是大笔的银钱而对她有着些许印象,便把弱冠时得到的一件贺礼与了她。想至此,皇上突然问道:“你娘可有锁?”
  人徙一怔,缓缓从脖子里掏出一把小金锁来道:“可是这个?娘与了我了。”
  贴身的小太监想去接,皇上自去接了来放在灯下瞧,越发吃惊,因锁眼处仍清晰地篆刻着自己名字的篆体,极小,却仍是记忆中那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