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gl 金庸同人 仙侣情缘by三月小雨-第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史伯威道:“神雕侠在给众弟兄断后,稍后就到。”
郭襄听到杨过马上就到,心中大喜,上前说道:“史三叔,你身子可好了?”史叔刚道:“多谢姑娘关怀,都好了。”
忽听得远处啸声又起,一个声音叫道:“西山一窟鬼和一众江湖好手前来参加英雄大会。”声音尖细,若继若续,但人人听得十分清楚。
郭靖忙提声叫道;“郭靖谨候大驾。”他话声浑厚平和,远远传送出去,跟着走到大校场入口处相迎。
黄蓉和他并肩而立,低声道:“靖哥哥可知这神雕侠是谁?”郭靖道:“我不知道。蓉儿猜出他是谁了?”黄蓉摇头道:“这一次我可猜不中了!”
过不多时,大头鬼领着八鬼当先开路,身后跟着一众江湖人士。其中有五台山佛光寺方丈昙华大师、少林寺罗汉堂首座无色禅师、赵老爵爷、聋哑头陀、昆仑派掌门青灵子等武林中久享盛名的前辈名宿,也有百草仙、人厨子、绝户手圣因师太、转轮王张一氓等邪派中的人物。众人来到校场,向郭靖夫妇见了礼。
郭襄四下张望,忽见人群向两边散开,其间走出一人,身穿灰布长袍,大袖飘飘,英俊威武,神采焕发,正是杨过。郭襄一见他,一颗心顿时怦怦乱跳,脸颊飞红,娇羞凝望,不能侧目。
杨过走到郭靖夫妇跟前拜倒,说道:“侄儿杨过,向郭伯伯、郭伯母磕头。”郭靖、黄蓉均是一呆,委实没料到神雕侠竟是杨过。郭靖不禁湿润了双眼,忙伸手扶起他,细细打量一阵,说道:“过儿,唉,你真是……真是……”他心神大乱,不知道要说真是什么才好。
郭靖当年听小龙女说杨过跟欧阳锋走了,大感痛惜,也曾派人前去寻找,但一直未能找到。如今见他非但没有学坏,反而成为一代大侠,立下如此功劳,大感欣慰,惊喜交集,无以复加。黄蓉心中却不免大是担忧,她知杨过自小行事便十分厉害,如今长大成人,手段定然更加高明,心想若是他得知父亲的死因,要为父报仇,那该如何是好?又想起小女儿已钟情于他,更觉心惊肉跳,忧虑如焚。郭芙见到昔年那个穷酸无赖的杨过竟成为了神雕侠,既感惊讶,又觉嫉妒,恨恨地白了他一眼,转头看向丈夫,心中不由得叹了口气。
杨过走到郭襄身前,笑道:“小妹子,我来得迟了。”
郭襄微微低头,轻声道:“你能来,当真……当真太好了!”
杨过笑道:“我答应了你,就一定会来!”郭襄双目含着欢喜之泪,一时无话可说。杨过转头在人群中张望,待见到小龙女的身影时,脸上喜色顿时更盛,走上前去,向她和赵敏行礼。
杨过此次带领两百余位江湖好手伏击了忽必烈的先锋队后,又前去忽必烈的大营,欲烧了蒙古大军粮草。
忽必烈自上次失败后,便已汲取教训,此次率军前来,粮草分成十份,存储在不同的地方,皆由大量精锐部队看守,大大减小了粮草全部被毁的几率。他上次被洪七公擒住,引为生平之恨。从那之后,他行事便极为低调,吃穿住行,皆同普通士兵一般,这样一来,既将自己很好地隐藏于军中,更为全军做出表率,大大鼓舞了军队的士气,实在是一举两得的妙计。
因此,杨过虽率领众人去了忽必烈大营中,也烧了一处粮草仓库,杀了几百蒙古兵,但并未对敌人造成多大影响,己方却有不少人士受伤。杨过眼见敌军势大,果断率领众人撤离,一刻不停地赶到襄阳。
杨过心高气傲,此次虽然立功不小,但他认为并未达到自己的要求,同小龙女、赵敏说了会话后,便告辞离去,打算单独去行刺忽必烈。他自恃以自己的能力,要办成这事并不困难。
郭襄见杨过身影微晃,已走出校场。想到他此次到来,只对自己说了两句话,微笑相对片刻,便即分手,心中说不出的惆怅,眼见姐姐站在姐夫身畔,兴高采烈地与群雄应酬着,但觉心中伤痛再难忍受,当即转身,回房而去。
黄药师在江湖上也听过不少神雕侠的事迹,但也不以为意,然则此刻见他竟能号召动这么多亦正亦邪的难缠人物,面子着实不小,觉得他甚合自己的脾性,欲同他交个朋友,当下长袖摆动,眨眼间已追到了他的身边。一老一少,瞬时没入黑暗之中。
黄蓉见父亲突然离去,吃了一惊,急忙追出。但黄药师和杨过走得好快,待黄蓉追出,他们已在十余丈外。黄蓉叫道:“爹爹,过儿,且相聚几日再去!”只听黄药师笑道:“你知道我最怕拘束,便让我自由自在地去吧。”最后那几个字音已是从数十丈外传来。黄蓉眼见追赶不上,想到和父亲相聚不到半日,便又分别,心中甚觉伤感,停步顿了顿
脚,转身走回校场,见郭襄离席而去,她快步追到她身边,携住了她手,柔声道:“襄儿,怎么啦?今天不快活么?”
郭襄道:“不,我快活得很。”说了这句话,随即低头,满眶泪水,盈盈欲滴。
黄蓉明白女儿的心事,连忙出言安慰。两人慢慢回府,黄蓉陪女儿到她自己房里,问道:“襄儿,你累不累?”
郭襄道:“还好,娘,你一夜没睡,该休息了。”
黄蓉拉着她的手,并肩坐在床边,伸手给她拢了拢头发,说道:“襄儿,你杨过大哥的事,我从来没跟你说过。这事说来话长,你若是不累,我便给你说说。”
郭襄精神一振,道:“娘,你说吧。”
黄蓉道:“这事须得从他祖父说起。”于是将郭啸天与杨铁心当年在临安牛家村结义、郭杨两家指腹为婚,杨康认贼作父、卖国求荣、终至死于非命,杨过幼时寄居桃花岛,自己并未教他武功,之后被郭靖送去全真教等事情一一说了。
郭襄只听得惊心动魄,紧紧抓住了母亲的手,小手掌心中全是汗水。她听赵敏说过杨过与自家有些渊源,但并未料到这渊源竟是如此之深。听到他的父亲是因母亲而死时,心中顿时大感焦虑。待得母亲说完所有事后,她已是如醉如痴,心中一片混乱。
黄蓉凝视着女儿的小脸,见她神情困顿,眼皮沉垂,于是拉开棉被,帮她除去鞋袜外衣,叫她睡下,给她盖上了被,道:“快合眼休息,娘看你睡着了再走。”郭襄心力交瘁,极为困倦,依言合眼,过不多时,便沉沉入梦。
☆、问世间,情为何物
杨过和黄药师离开襄阳后,展开轻功,向南疾行。他二人均自负高傲,极难服人,都想一试对方功力,因而放开脚步,大步奔行起来,倏忽间奔出数十里地。卯末辰初时,已行到宜城,依旧不分胜败,两人相视哈哈大笑,来到一家酒楼,点了酒菜,对饮结交起来。
喝了几杯后,黄药师便已把杨过当成朋友,说道:“老弟年纪轻轻,便有此功力成就,后生可畏啊!”
杨过道:“前辈过奖了!”
黄药师道:“襄阳城中现下正自热闹,老弟不在那里和我女儿女婿聚聚,何以匆匆离去?”
杨过正要回答,忽听得楼梯上脚步声响,上来四人。
黄杨二人听那脚步声,知道上楼的四人武功甚强,大非庸手,一瞥之下,只见当先一人身材高瘦,脸无血色,形若僵尸;第二人极矮极黑,似是天竺人;其后一个高鼻深目,卷发黄须,是个胡人,颈悬明珠,腕带玉镯,珠光宝气。这三人正是潇湘子、尼摩星、尹克西。最后一人是个黑脸汉子,身着蒙古服饰,是个蒙古武士。他们听闻襄阳举办英雄大会,奉忽必烈之命,前来宜城打探消息。四人上到楼上,点了酒菜,一边大吃大喝,一边以蒙古语大声笑谈,旁若无人。
杨过见潇湘子是汉人,却和蒙古人狼狈为奸,实是可恶至极,又想起自己父亲当年的所作所为,登时气血上涌,按捺不住,倏然间身子一晃,啪的一声,清清脆脆地打了他一个耳光。
黄药师吃了一惊,心道:“这一掌打得好快!”就只这么一掌,已看出杨过自创武功,卓然大家。又听得啪啪连响,那蒙古武士脸上也已中掌,当即笑道:“老弟,你创的这路掌法可高明得很呐,老夫意欲一睹全豹,以饱眼福。”
杨过道:“正要向前辈请教。”当□形晃动,将那路“黯然销魂掌”施展开来,长袖飘动,忽而一招“拖泥带水”,忽而一招“徘徊空谷”,将潇湘子等四人一起裹在掌风中。
那四人犹如身陷洪涛巨浪中,跌跌撞撞,只能随着杨过的掌风转动,竟是丝毫反抗不得。
黄药师举杯笑道:“当年苏舜钦以《汉书》下酒,今日老夫以小兄弟的掌法下酒,豪情远胜他矣!”
杨过叫道:“老前辈请指点一招。”手掌一摆,将潇湘子向黄药师身前送去。
黄药师不敢怠慢,左掌推出,将潇湘子送了回去,只见那黑脸大汉跟着又冲近身来,于是举杯饮了一口,回掌将他推出。
杨过气聚丹田,催动掌力,将潇湘子、尼摩星、尹克西、黑脸汉子四人越来越快地推向黄药师。
黄药师回了数掌,只觉那四人冲过来的势头便似潮水一般,一个浪头方过,第二个更高的浪头又扑了过来,心想:“这少年的掌力一掌强似一掌,真是武林中的奇才!”
便在此时,那黑脸汉子忽地凌空飞起,脚前头后,双脚向黄药师面门踹到。黄药师斜掌卸力,右手微微一晃,酒杯中一滴酒溅了出来,跟着潇湘子、尼摩星、尹克西凌空飞起,同时撞到。黄药师叫道:“好!”放下酒杯,右手还了一掌。
黄杨两人相隔数丈,你一掌来,我一掌去,竟将那四人当成皮球般,在空中推来打去。
黯然销魂掌使到一半,落英神剑掌便已相形见绌。黄药师眼见潇湘子如箭般冲到,自忖掌力不足以与之对抗,当下伸指一弹,嗤的一声轻响,一股细细的劲力激射出去,顿时将杨过拍出的掌力化解了。他连弹四下,但听得噗通噗通连响,潇湘子等四人立时瘫软在地,一动不动。四人中,那蒙古武士已然死了;潇湘子全身经脉尽断,成为废人;尼摩星和尹克西八脉俱废,武功全失。
此刻尚是清晨,酒楼中没有其他酒客。众酒保先前见蒙古武士等异族人进来,心中暗暗叫骂,但却不敢得罪。这会见他们被黄药师和杨过教训,大声欢呼喝彩。
黄药师和杨过哈哈一笑,重新归座,斟酒再饮。黄药师道:“老弟这一路掌法,以力道雄劲而论,当世唯有降龙十八掌可以比拟。老夫的落英神剑掌便输却一筹了。”
杨过连连逊谢。两人当下举杯对饮,高谈阔论起来。
两人谈了半日,甚是投缘,已将对方引为生平知己,大有相见恨晚之感。到了中午,两人离开酒楼,黄药师问道:“老弟打算去哪?”
杨过道:“晚辈要去刺杀忽必烈。”
黄药师笑道:“老夫闲散惯了,从未想过国事。今日索性便与老弟一同前去,为国尽点力吧!”两人并肩向东南行去。
这日英雄大会续开,郭靖、黄蓉等人一大早便去了校场,接待新到的江湖豪杰。郭襄心里难受,让丫鬟告知了爹娘,说身子不适,没有随爹娘姐弟前去,独自在房中埋头大睡。
到了中午,午餐已经备好,赵敏见郭襄还不来吃饭,说道:“姐姐,我去叫小襄儿来!”小龙女点点头。赵敏来到郭襄房门外,敲了几次门,也不见屋里有何响动,便推门入内,直接走到床前,掀起棉被,伸手揉了揉郭襄乱蓬蓬的头发,说道:“小襄儿,快点起床吃饭啦!”
郭襄悠悠醒来,精神萎靡,低声道:“我不饿!”
赵敏拉她起来,微笑道:“那出去走动走动,晒晒太阳,别老闷在屋子里!”
郭襄哀求道:“大姐姐,你就让我继续睡吧!”
赵敏叹了口气,道:“杨过就那么好,让你念念不忘到了这个程度?”
郭襄一听,脸颊晕红,娇嗔道:“大姐姐说什么呢?”
赵敏道:“唉,其实你想嫁给他倒也容易,只须和你爹爹说说,你爹爹一定会把你许配给他的。”
郭襄羞涩道:“那怎么成?他又未必会喜欢我!何况杨叔叔的死和我们家有脱不开的关系!”
赵敏笑道:“这点你不用担心。你们可以先成亲,再恋爱嘛!至于那段仇怨,杨过早就放下了。”
郭襄惊道:“怎么会呢?他怎么知道的?”
赵敏道:“你柯公公告诉他的。现在放心了吧?能和我去吃饭了吗?”
郭襄听了微微点头,心中窃喜,忸怩磨蹭地穿好衣衫,赵敏给她梳了头发,两人出了屋子。
吃过午饭,小龙女和赵敏陪着郭襄在府中散步。经过花园时,猛然听到一声哀戚悲恸至极的鸟鸣,抬头一看,只见一只白雕在蓝天中盘旋数圈,猛地从空中疾冲而下。三人心中登时一紧,急忙快步奔去。
郭襄眼见自家白雕就要撞上屋顶,却无力阻止,“啊”的大叫一声,双拳紧握,眼中已带泪光。
只听嘭的一声,那雕一头撞在屋顶上,但见泥瓦四散纷飞,那雕已撞破屋顶,跌入屋中,霎时间没了响动。
小龙女和赵敏吃了一惊,拉着郭襄纵身一跃,跳上屋顶,从窟窿处向屋中一看,只见白雕瘫在地上,脑袋碎裂,鲜血迸流,折翼而死。
小龙女虽不明所以,但心中却蓦然一痛,眼眶渐渐泛红。郭襄忍不住“哇”的一声大哭起来。
赵敏四下察看,见这间房的屋脊上盖着一间小小的房子,外面散落着一些羽毛鸟粪。她心念一动,走过去一看,只见小房中卧着另一只白雕,一动不动,毫无生气。她将雕巢中的这只白雕抱出,只觉触手冰凉,此雕显然已死去多时。她在雕周身细细察看,不见有任何外伤,便知它是寿命耗尽,自然老死的。另一只雕失去同伴,不愿独活,于是自杀而死。想到白雕如此情深义重,赵敏感慨万千,心中暗暗吟道:“……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小龙女望着赵敏手中的白雕,也已猜出事情原委,心中伤痛,不由得流下泪来,伸手将郭襄抱入怀中,两人相拥哭泣。
赵敏见她们悲痛不已,将雕放下,走过去抱住二人,柔声安慰道:“你们别太伤心了,咱们先将两只雕葬了吧。”
三人在花园中挖了坑,将两只雕葬了。郭襄和小龙女依然心情郁郁,赵敏连连安慰。三人再也没心思散步,回屋去了。
晚上,郭襄将午后发生的事情对黄蓉说了。黄蓉自幼和双雕为伴,早把它们当作亲人一般,听闻它们的死讯,心中伤痛,流下泪来,不禁又想起老死的小红马,更感悲恸,情难自已。
次日清晨,耶律齐、郭芙、郭破虏照例到后堂向父母请安,等了良久,不见郭襄到来。黄蓉想起昨日伤心之事,心中一凛,命丫鬟到二小姐房中看看她是不是身子不适。
过了一会,丫鬟回来道:“二小姐不在房中。”
黄蓉吃了一惊,连忙去了小龙女、赵敏房中,询问后,知道她们今日也没见过襄儿,心中更是担心焦急。三人当下到郭襄房中察看,只见她随身衣服和兵刃、银钱等物一件也没携带,正自奇怪,忽见枕底露出白纸一角。
黄蓉情知不妙,暗暗叫苦,抽出纸条一看,只见纸上写道:“爹娘尊鉴:经昨日之事,女儿方知人生苦短,须珍惜时光。因未告知爹娘,自行离家,追寻自身幸福。待寻得杨大哥,表明心意后即归,女襄叩上。”
黄蓉看后,呆在当地,沉吟半晌,顿了顿脚,斥道:“这小东邪,行事如此出人意料,不顾后果。”将纸条给小龙女、赵敏看了。
郭襄的勇敢豪放冲动,也让赵敏感到诧异,心道她此去难道会遇见金轮法王?他们会去哪里?想了一会,却理不出头绪,说道:“郭夫人放宽心吧!襄儿如今已长大成人,自有她的主意。再说她吉人天相,定然不会有事的。”小龙女却是忧心忡忡。
黄蓉叹了口气,想起自己当年也是这样的年纪,只身离开桃花岛,来到中原,遇到靖哥哥,不由得苦笑道:“这小丫头,尽让人操心!”她虽很想立即去寻女儿回来,但情知现下军情紧急,有太多的国家大事要处理,如何能为儿女之私,轻易离开襄阳?当下去和郭靖商议,之后写了四通恳切的书信,分交八名能干得力的丐帮弟子,分四路出去寻找郭襄。
郭襄昨夜和母亲长谈后,听闻母亲不反对她和杨过的事,心中激动不已,直想立刻奔到杨过身边。她越想越不能自制,当下心血来潮,一个冲动,便留了一封短信,偷偷溜出城去。
可是杨过去了哪里,郭襄却丝毫不知。她凭直觉向南行去,走出三十余里,腹中饥饿起来,要想寻一家饭店打尖。但一摸身上,却没有银钱,于是坐到路边的一块石头上,双手托腮,暗暗发愁。
坐了一会,心想:“没有饭店,寻些野果充饥也好。”纵目四顾,树叶绿油,花朵盛开,这三月天中,哪里有什么果子?正自仿徨无计,忽听得马蹄声响,一匹马自西南方奔来。驰到近处,只见马上坐着个极高极瘦的年老僧人,身披黄袍。马匹奔驰极快,转眼便过去了,奔出数丈,那老僧忽然调转马头,回到郭襄身前停住,问道:“小姑娘,你是谁?怎么一个人在这儿?”
郭襄见他目光如电,心中微微一凛,但随即想到一灯,暗想:“一灯大师如此慈祥,这老和尚想必也是好人。”答道:“我姓郭,要去找一个人。”
那老僧道:“你去找谁?”
郭襄侧过头,微微笑道:“老和尚多管闲事。”
那老僧仔细观看她的相貌,心中一动,说道:“我有个方外之交,与老僧相知极深。此人武艺高强,名满天下,也姓郭,单名一个靖字,不知姑娘认识他么?”
郭襄一怔,心想:“他既是爹爹的朋友,说不定会告诉爹爹我的行踪,还是不说的好。”说道:“你说郭大侠么?他是我本家长辈。大和尚是去看他么?你法名是什么啊?”
那老僧道:“我叫珠穆朗玛。”
郭襄笑道:“什么珍珠,木马,叽哩咕噜的,名字这么长。”
那老僧道:“叫珠穆朗玛。”
郭襄道:“好,珠穆朗玛大师,你是去看郭大侠么?”
那老僧叹道:“我和郭大侠乃是过命的交情,已有二十余年不见,日前在西方听到噩耗,说郭大侠已经过世,老僧心如绞痛,因此日夜兼程赶来,要到他灵前拜祭。唉,大英雄不幸短命,真是苍天无眼了。”
郭襄听他说得悲切,不由得心中酸苦,说道:“大和尚,你不用伤心,郭大侠依然健在。”
那老僧摇头道:“你别瞎说!他确实死了。小女孩怎知道大人的事?”
郭襄道:“我刚从襄阳出来的,怎会不知道?昨天我还见过郭大侠呢。”
那老僧一听,仰天大笑,说道:“啊,你是郭大侠的女儿。”突然又摇头道:“不对,不对,郭大侠的女儿名叫郭芙,我也认得,她今年总有三十出头了,哪像你这么小?”
郭襄经不起他这一激,说道:“那是我姐姐。她叫郭芙,我叫郭襄。”
那老僧笑道:“如此说来,郭大侠真是没死了。”
郭襄见他喜形于色,还道他真是为父亲健在而喜欢,觉得此人心肠真好,说道:“自然没有!我爹爹倘若去世,我哭也哭死了。”
那老僧道:“好,好,好!我信你了。郭二姑娘,如此
我就不去襄阳了。相烦你告知令尊郭大侠和令堂黄帮主,说故人珠穆朗玛敬问安好。”双手一合十,牵过马来,便要上鞍。这老僧正是金轮法王。
郭襄这会已然深信他是爹爹的好友,心想他说不定也认识杨过,问道:“大和尚,你见过杨过么?”
法王道:“杨过?”
郭襄道:“就是神雕侠。”
法王这次来中原已有些时日,自然也听到过神雕侠的传闻,说道:“啊,昨夜在南漳,老僧曾和杨过小友纵谈半晚,他此刻应该还在那里,你去找他便好。”
郭襄心中欢喜激动,因而没留意他话中疏漏之处,说道:“大和尚,我肚子饿了,你有吃的没?”
法王从背囊中取出一包干粮递给她。郭襄取出两个饼吃了。
法王道:“唉,你孤身一人行走江湖,诸多不便,我看我还是顺路送你一程吧。”
郭襄大喜道:“如此多谢你了。”
法王牵过马来,道:“小姑娘骑马,老僧步行。”
郭襄道:“这个怎么敢当?”
法王笑道:“这马四条腿,未必快得过老僧的两条腿。”
郭襄向他笑笑,不再推辞,上马便行。法王大袖飘飘,随在马侧。郭襄想到他适才的狂言,一提缰绳,笑道:“大和尚,我在前面等你。”话声未毕,那马四蹄翻飞,发足向前疾驰。
这马脚力强健,郭襄但觉耳畔风生,眼前树过,晃眼间奔出里许。她回头笑道:“大和尚,你追得上我么?”话音刚落,微微一惊,原来竟不见了法王的踪影。忽听得他的声音从前面的树林中传出:“郭姑娘,我这坐骑跑不快,你得加上几鞭。”
郭襄大奇:“他怎么跑到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