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名人教子的100个法则-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常如春风细雨般“润物无声”。于无微不至的关怀中渗透教育,严父和慈母两种教育方式在一个孩子成长中相辅相成,一起促进了孩子的发展,而这只是理想中的教育模式。

    在现实生活中,常常出现相反情况。父母总是紧紧地把孩子握在自己手中,生怕他丢了。冰心说过:“世界上没有一朵鲜花不美丽,也没有一个学生不可爱。”每个孩子都是一本需仔细阅读的书,是一朵需耐心浇灌的花,是一支需热情点燃的火把。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应该给予他鼓励和赞美,为其树立自信、乐观、不畏艰难信心做铺垫。但一味的鼓励,甚至是没有原则的欣赏,孩子跑到外面拿了别人的东西回来,你也说他是能干或者厉害的话,那么这就不是欣赏,而是溺爱。溺爱孩子容易使孩子任『性』,产生叛逆的心理。

    对于任『性』的孩子,父母一方面要严格控制其无理的任『性』与胡闹,一方面又要对他合理的自我主张采取宽容和引导的策略。

    所以说父母对孩子太好的话,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易形成敌对、叛逆或者顺从、依赖权威的态度;给孩子过度自由,对孩子的要求百依百顺,则可能造成孩子自我接纳和自我控制能力低,不利于孩子健康人格的形成。较为科学的家庭教养方式,是父母都具有高度的接纳和合理的控制,理解子女,尊重子女,使用亲职权威合理地管教子女。‘严’要严得有理、有利、有节,‘宽’要宽得不丧失原则,在这种环境下,孩子有高度的自我接纳和控制能力,他们的潜能才可能得到发掘,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

    

第五章 掌握技巧,为孩子未来加分 第七节 掌握技巧——赏识“坏学生”的天赋

    巴勃罗·鲁伊斯·毕加索(1881…1973),出生在西班牙马加拉,世界最具影响力的现代派画家,一生画法和风格多变,他和他的画在世界艺术史上占据了不朽的地位。早期画近似表现派的主题;后期注重原始艺术,简化形象。1915…1920年,画风一度转入写实。1930年又明显地倾向于超现实主义。晚期制作了大量的雕塑和陶器等,亦有杰出的成就。毕加索是位多产画家,据统计,他的作品总计近37000件,包括:油画1885幅,素描7089幅,版画20000幅,平版画6121幅。他的作品对现代西方艺术流派有很大的影响。他对二十世纪的艺术史有着浓墨重彩的一笔,人们称他为“人类艺术史上罕见的天才”。

    然而,这样一位“人类艺术史上罕见的天才”在小时候,由于不会算数学题,被同学们认为“弱智”或者“痴呆”,但父亲却没有对他失去信心,而是鼓励他。父亲的鼓励再加上自己的兴趣,使毕加索从一个“弱智”升到了“罕见的天才”。

    父亲的赏识,使毕加索从一个“弱智”升到了世人心中“罕见的天才”。

    毕加索很有艺术天赋,5岁时所做的剪纸就已惟妙惟肖,创作的《手握大棒的赫克勒斯》绘画作品令人叫绝。毕加索被当地人称为天才。

    然而,被视为天才的毕加索却不适应学校的学习生活,上课对于他来讲就是一种煎熬,他听课时总是不能集中注意力,思想总是在稀奇古怪的幻想天地里遨游。而且他似乎永远都学不会枯燥无味的算术。他无奈地对父亲说:“一加一等于二,二加一等于几,我脑子里根本就没去想。不是我不努力,我拼命想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可就是办不到。”而且他为此成了同学们捉弄的对象,他们喜欢跑到毕加索的课桌前,逗他玩:“毕加索,二加一等于几?”然后看着毕加索呆呆的样子哈哈大笑。就连老师也认为这孩子智力低下,根本没法教,他经常在毕加索父母面前,绘声绘『色』地描绘毕加索的“痴呆”症状,毕加索的母亲听了又羞又恼,觉得无脸见人。左邻右舍也不再为他的绘画天赋叫绝,而私下议论说:“瞧那呆头呆脑的样,只会画几幅画有什么用。”当时,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毕加索是一个傻瓜。

    左邻右舍也一返常态,不再为他的绘画天赋叫绝,而是说:“瞧那呆头呆脑的样,只会画几幅画有什么用,他的父亲不也是一个小画家吗?不是和我们一样穷吗?”

    为了掩饰自己学习上的落后,毕加索总是毫不费力地绘出才华横溢的图画,企图由此来躲避他学习上的无能。可是不论怎样,嘲讽却愈来愈猛烈,小毕加索脆弱的心灵蒙上了阴影,他变得不爱说话了。

    但毕加索的父亲仍然坚定不移地相信:儿子虽然读书不行,但是绘画是极有天赋的。为了抚慰孩子受伤的心灵,父亲为他擎起一片蓝天。父亲每天坚持送孩子去上学,一到教室父亲便把画笔和用作模特的死鸽放在课桌上。既然孩子读书不行,就不要勉强他,更不能由此扼杀孩子的绘画天赋。并且,他对儿子说:“不会算术并不代表你一无是处,你依然是个绘画天才。”小毕加索看着父亲坚毅的面孔,找回了一些自信。

    作为“坏学生”,在学校关禁闭已成了毕加索的家常便饭,禁闭室里只有板凳和空空的墙壁,可是毕加索却很高兴。因为他可以带上一叠纸,在那里自由地绘画。有了父亲的支持,毕加索每天都沉浸在想象的天地里,虽然功课不好,但他却在绘画的天地里找到了快乐。

    教子感悟——

    转换视角赏识孩子的“缺点”

    缺点是我们生命之中、『性』格之中鲜活的活气,一个人有缺点,才真实。毕加索的成功一半功劳取决于父亲的教育——给予他鼓励、信息,并不因为他的缺点而对他失望。作为父母,能做到毕加索父母这样,孩子哪有不成功的道理。

    赏识自己的孩子,不是一味的容忍孩子的错误,也不是盲目地溺爱——“赏识”是一门学问、一种艺术、一项技巧。赏识孩子某些几乎与生俱来的弱点,鼓励他,给他增添信心,而不是一味不顾实际情况,恨铁不成钢,以恶言恶语、冷嘲热讽对待孩子,这会给孩子心灵造成难以愈合的创伤。孩子微小的努力,点滴的进步,不太明显的优点,不大起眼的长处,都需要我们有足够的注意和重视。

    捕捉赏识孩子的每一个时机,用恰当的语言和方式表现你对孩子的赏识,是每一位“望子成龙”的家长的必修课。孩子的“缺点”中也有可能会埋藏宝贵的“金子”,而我们的眼睛常常为我们的心理定势所蒙蔽,常常是雾里看花,水中望月,不能准确而辩证地对他们的“缺点”进行分析与取舍。

    游览高峻的大山,“横看成岭侧成峰”,看待孩子的“缺点”也能够乍看成“非”再成“是”。作为父母要注意欣赏孩子的某些“缺点”,善于挖掘深藏在他的“缺点”中的“金子”,转换视角,乐于沙里淘金。“缺点”一旦被人用睿智的目光,从另一侧面看成优点,并加以欣赏,那产生的教育力量是不可低估的。试试看,你的孩子也许会有戏剧『性』的效果。

    

第五章 掌握技巧,为孩子未来加分 第八节 掌握技巧——达·芬奇的成功离不开父亲的扬长避短

    列奥纳多·达·芬奇(1452…1519),他生于佛罗伦萨郊区的芬奇镇,卒于法国。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最负盛名的机械师、建筑家、发明家、工程师、科学巨匠、文艺理论家、大哲学家、美术家、诗人、音乐家和雕塑家。达·芬奇15岁到佛罗伦萨学艺于韦罗基奥的作坊,1472年入画家行会,70年代中期个人风格已趋成熟。他是一位天才,他一面热心于艺术创作和理论研究,研究如何用线条与立体造型去表现形体的各种问题;另一方面他也同时研究自然科学。他创作的肖像画《蒙娜丽莎》和壁画《最后的晚餐》是享誉世界的名画,而达·芬奇画蛋的故事更为后人所津津乐道。

    而达·芬奇的父亲彼特罗也是一位令人称道的好爸爸,他培养孩子的信条就是:给孩子最大的自由,扬长避短,让孩子发展自己的兴趣。

    父亲的扬长避短、因材施教,促使了达·芬奇的成功。

    1452年,达·芬奇出生在意大利的佛罗伦拉萨附近的一个小镇(现名达·芬奇镇)他的父亲是名律师,母亲是一位贫苦的农『妇』,名叫特丽娜。但是在达·芬奇出世不久,父母离婚,母亲离开了他,他是在父亲的抚育下成长成才、成名成家的。

    儿童时代的达·芬奇可以讲是一个形态怪异的小顽童。达·芬奇9岁那年进入学校读书,他的第一个老师是神父。所学的课程,除了拉丁文,就是经书之类,教学模式呆滞,孩子们每天除了读就是背,毫无生机可言。对此,达·芬奇一点兴趣也没有。他特别喜欢大自然的美丽景『色』,经常攀悬崖、下陡壁、钻山洞;有时他会一个人独自坐在花草丛中,用心观察形态各异、五彩纷呈的花草树木,并饶有兴致的将其描绘下来;每次钻山洞,他总是很有兴趣的探索其间的奥秘,总要捕捉几只洞外没有的小动物回家,仔细观察后他会按小动物的样子进行描绘。

    有一次,神父训斥他说:“你这小东西,将来肯定不会有出息!每天只知道瞎涂『乱』画,成天幻想着当一个艺术家,这不是做梦吗?”当时,达·芬奇正在全神贯注地思考一道数学题,根本就没听见他在说什么。神父的话音还没落,他便问起那道题应当如何做。神父非常恼怒,抡起手打了他一巴掌,之后又把达·芬奇的事告诉了他的父亲。父亲并没有为此而训斥儿子,他知道儿子并没有错。

    还有一次,他上课不专心听讲,还给老师画了一幅速写。回家后,达·芬奇把速写给父亲看,父亲不仅没有生气,反而夸奖他画得很好,决定培养他在这方面的才华。

    开始时他确实画了不少的“四不像”。对于达·芬奇异乎寻常的举动,做律师的父亲没有丝毫的呵斥和责难,而是细心的呵护着达·芬奇孩童般的好奇心,让其信手涂鸦、肆意泼洒。时日久了,他画的那些东西渐渐有了画意。镇上的人们都喜爱的称他“小画家”。

    一天,有个农民请达·芬奇的父亲到城里请画师替他画一副盾牌。但他的父亲却把盾牌交给了达·芬奇,想试试他的画艺。达·芬奇决定画一副惊心动魄,令人望而生为畏的盾面画。他首先读了几本有关妖魔鬼怪的书籍,然后开始构思。有一天他想起了希腊神话中的女妖麦杜萨的传说,深受启发。她是一个蛇发女妖,面貌凶丑,口喷火焰,头发都是一条条毒蛇,她的魔眼看了能使人僵化为石。于是达·芬奇收集了女妖的资料,还逮了些小动物,藏在了一间密室里。综合了这些形象他开始描绘起来,由于不间断的工作以至那些小动物的尸体都腐烂发臭了,他毫无察觉。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终于画成了一副骇人的魔鬼头像:两眼喷火,鼻孔生烟,口吐毒汁散发着毒气,『毛』发到竖。然后他把窗帘都拉上,仅留一道缝隙照在盾牌上,请父亲来观看,但不作说明,父亲当即吓的转生即逃,而这幅画也卖了个好价钱。

    他想孩子是真的具有画画的天赋,决心支持孩子学习艺术,有意把他培养成一名出『色』的艺术家。1466年,他带儿子离开了小镇,来到了佛罗伦萨,找到了当时在当地的一位颇有名气的画家、雕刻家罗基奥,并介绍了达·芬奇的一些情况,说明了拜师学艺的来意。罗基奥看到达·芬奇有画画的天资,又有学画的决心,就收下了这个小徒弟。达·芬奇高兴极了,从此达·芬奇便在罗基奥的悉心指导下勤学苦练(画蛋,就是勤学苦练的真实写照)。在维罗奇奥的指导下,达·芬奇刻苦学习,掌握了很多绘画技巧,终于成为一代大画家。

    教子感悟——

    投其所好,扬长避短:喜欢就是动力

    达·芬奇的成功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作为父母不要为了虚荣心,忽视了孩子的感受,或是盲目按照同一个规格去培养、塑造孩子,不但孩子痛苦,父母“期望”的目标没有实现,也会非常痛苦。

    家庭教育与学校、社会教育相比,其长处是能施以“个别的”,而不是“一般的”教育,但这种教育需要父母的耐心和智慧,需要细心了解孩子,认识孩子。每一个孩子都有与别人不同的天赋、兴趣和个『性』。在人类的多种能力中,每个人的能力都有强有弱。一个人只有从事自己感兴趣的事才会全身心地投入进去。作为父母在教育孩子时,要学会投其所好,扬长避短,针对孩子的特点,因材施教,发挥各自的优势,化消极为积极,进行循序渐进的教育,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

    

第五章 掌握技巧,为孩子未来加分 第九节 掌握技巧——傅雷用心发现孩子的长处

    傅雷(1908—1966)文学翻译家。字怒安,号怒庵。上海市南汇县(现南汇区)人。1927年冬离沪赴法,学习艺术理论,得以观摩世界级艺术大师的小说诗歌文学作品,大大地提高了他的艺术修养。1931年秋回国后,即致力于法国文学的翻译与介绍工作,译作丰富,行文流畅,文笔传神,翻译态度严谨。傅雷翻译的作品,共30余种,主要为法国文学作品。数百万言的译作成了中国译界备受推崇的范文,形成了“傅雷体华文语言”。他多艺兼通,在绘画、音乐、文学等方面,均显示出独特的高超的艺术鉴赏力。1957年被打成“右派”,但仍坚持自己的立场。“文革”中因不堪忍受污辱,与夫人朱梅馥双双含冤自尽,实现了文格与人格的统一。

    傅雷对教育子女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认为,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天赋,在孩提时期,父母要善于发现孩子的天赋,并进行正确引导,如果逆天赋而行,那是无法取得成功的。基于这样的想法,当大儿子傅聪还在三四岁时,傅雷就在他稚嫩的心灵活动中寻找他天赋的闪光点,开始为博聪铺筑人生之路了。

    傅雷的细心挖掘,培养出第一位获得国际声誉的钢琴家——傅聪。

    傅雷是一位严慈的父亲,他为国人培养出第一位获得国际声誉的钢琴家——傅聪。他写给儿子傅聪、傅敏的家书集——《傅雷家书》更是脍炙人口,从八十年代至今,这部家书已感动了数百万国内读者。在傅雷的教子经历中,有太多值得后人学习的地方。

    由于傅雷的声望,他的家中的客人常常是络绎不绝,谈文学艺术,论人生哲理。开始,傅雷认为傅聪和他的弟弟傅敏年纪小,不懂事,当家中有客人时,便让他们俩到别的地方玩耍。但小孩子天『性』好奇,总想挤在大人中间表现自己。大人越是不让听,小孩就越是想来听。有一次,画家刘海粟到傅家做客,与傅雷在书房内鉴赏藏画,两人之间免不了一番高谈阔论。说话间,傅雷忽然要去外面取东西,打开门竟看见傅聪带着弟弟傅敏正偷听得入神。孩子的好奇心让傅雷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他意识到,接纳孩子参与大人谈话,有弊但更有利,让小孩听大人论事,可以让孩子早涉人生,促使孩子早慧。于是,等孩子们稍稍长大一些,傅雷就允许傅聪和傅敏旁听大人的谈话了。

    傅雷的朋友大都是社会名流贤达,有高尚的人品素养,所以傅聪从其孩提时代的“旁听”中,学到了许许多多在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对于,傅聪的音乐才能的培养这又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其实,傅雷最开始是想让傅聪学画的,因为傅雷本人精通美术理论。谁知傅聪不是绘画的“料”,他在学画时心不在焉,那些习作几乎都是鬼画桃符,『乱』笔涂鸦,丝毫没有显『露』出傅雷预期的那种美术天赋。而与此同时,傅聪的一些细微爱好则引起了傅雷的注意。他发现儿子钟情于家里的那架手摇(发条动力)留声机,每当留声机在放音乐唱片时,儿子总是一动不动地依靠在它旁边静静地听,而每当此时小男孩那固有的调皮好动的天『性』立即一扫而光。正是看到这种优势智能的潜能,傅雷放弃了让傅聪学画的打算,而是下定决心把傅聪培养成音乐家。

    于是傅雷果断地让傅聪放弃学画而改学钢琴,此时傅聪已7岁半了。事实证明,傅雷是正确的,儿子傅聪的每一个细胞好像都是为音乐而存在的,他学琴仅几个月,就能背对钢琴听出每个琴键的绝对音高。启蒙老师雷垣教授肯定傅聪“有一对音乐的耳朵”,之后,傅雷最终认定,儿子确实有很大的音乐天赋。傅雷决定让儿子拥有一架自己的钢琴。

    在父亲的教育下,傅聪脱颖而出。1953年夏天,经过选拔,傅聪前往罗马尼亚,参加第四届国际青年学生和平友好联欢节钢琴比赛。在联欢节上,傅聪演奏了斯克里亚宾,效果极佳。联欢会后,国家又派遣傅聪到波兰学习钢琴,导师是“肖邦权威”杰维茨基教授。半年后,傅聪经过一个月的紧张角逐,摘取了第五届国际肖邦钢琴比赛的“玛祖卡”奖,震惊了中外乐坛。

    教子感悟——

    留心孩子,挖掘出平凡中不平凡的长处

    傅雷在给周宗荷的信中写道:“天生吾人,才之大小不一,方向各殊;长于理工者未必长于文史,反之亦然;选择不当,遗憾一生。爱好文艺者未必真有文艺之能力,从事文艺者又未必真有对文艺之热爱;故真正成功之艺术家,往往较他种学者为尤少。凡此种种,皆宜平心静气,长期反省,终期用吾所长,舍吾所短。若蔽于热情,以为既然热爱,必然成功,即难免误入歧途。”这般为孩子着想,有多少父母能够做得到。如果你还没有做到就不要急着责罚你的孩子。

    教育本该是挖掘孩子的长处,而不是让他们自卑。俗话说:“三岁看大,五岁看老。”孩子的教育应该从小开始。孩子的世界是丰富而多彩的,在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里,孕育着其未来发展的种种可能。父母应该认真去观察和体会,深入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从细节中发现孩子的特长,从平凡中挖掘出孩子不平凡的长处,加以引导和培训,帮助孩子走向辉煌。恰如鲁迅先生所言:“孩子的世界,与成人截然不同;倘不先行理解,一味重做,便大碍于孩子的发达。

    

第五章 掌握技巧,为孩子未来加分 第十节 掌握技巧——居里夫人德、智、体全面培养

    居里夫人(1867—1934),原名玛丽·斯可罗多夫斯卡。在世界科学史上,玛丽·居里是一个永远不朽的名字,研究出两种新的化学元素,它们比铀具有更强的放『射』『性』,一个是“钋”,另一个是“镭”。这位伟大的女科学家,以自己的勤奋和天赋,在物理学和化学领域,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并因此而成为惟一一位在两个不同学科领域、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著名科学家。1937年7月4日,逝世。虽然,居里夫人的一生都在研究中度过,但她并没有忽略对孩子的教育。

    居里夫人对孩子德、智、体全面的培养,才使女儿双双成“凤凰”。

    居里夫人对孩子德、智、体全面的培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自信心和独立自主的培养

    居里夫人在女儿不足1岁时,就让她们广泛接触生人,到动物园看动物,让她们与猫玩;让她们到公园去看绿草、蓝天、白云,看『色』彩绚丽的各种植物和人群,让她们到水中拍水,使她们感受大自然的美景。孩子大点后,居里夫人又开始教孩子唱儿歌和讲童话。再大些,就开始智力训练和手工制作,如数的训练,字画的识别,弹琴、作画、泥塑,让她们自己在庭院中种植植物、栽花、种菜等,并抽出时间与她们散步,在散步时给她们讲许多关于植物和动物的趣事,如种子是怎样在花里长成的、小老鼠和鼹鼠是怎样打洞的、哪里能找到兔子窝等等。她的教育都力求从实物开始,且每天更新,以提高孩子兴趣。她还教孩子骑车、烹调等。不仅使孩子增长了智力,同时也培养了孩子的各种能力,增强了孩子的自信心,锤炼了『性』格。

    二。 德智教育与品格培养

    由于长时间从事研究工作,以及对人生的体会,使居里夫人体会出一个道理:人之智力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品格之高尚。因此,她把自己一生追求事业和高尚品德的精神,影响和延伸到自己的子女和学生身上,利用各种机会培养孩子形成良好的道德品格。

    在丈夫皮埃尔去世以后,居时夫人开始一人担负起抚养孩子的重担。当时她经济上拮据,有人建议她卖掉与皮埃尔在实验室里分离出的那1克镭,这在当时价值100万法郎。居里夫人则认为,不管今后的生活如何困难,绝不能卖掉科研成果,因为她觉得这是教育女儿节俭的最好时机。

    她让女儿从小养成勤俭朴素、不贪图荣华富贵的思想。居里夫人毅然将镭献给了实验室,把它用于研究工作。后来她带着两个女儿赴美国接受总统赠送给她的1克镭时,也同样告诫女儿:“镭必须属于科学,不属于个人。”因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