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台湾当代小说、散文精选集-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分小朋友还拖着鼻涕打赤脚穿破烂补钉裤的时代,就已经是个穿着簇新制服白衬衫黑裙和一只漆黑的皮鞋,走路目
不邪视的高贵女孩了。我三叔自然是沾不着边了。只能巴望着流口水。
你三叔还真早熟啊。
是啊。不过好像也不是早熟这回事。那个年代,那样一个封闭山城里的国民小学生,很多事情都是模糊暧昧地
从大人的悄悄话里听来的。那时候也没有电视。什么性啦,政治啦,某年某月轰动一时在某地发生的什么命案啦,
美国人又发明什么东西啦,哪个叔公从台北城回来说现在文明人的查某间里查某都流行穿怎样怎样的服饰啦……一
切都大惊小怪却又悠远迟缓在流传着。戏台上或是讲古里的那些古人有时候就供祭在庙里,有时又以为有朝一日去
台北城会撞见他们。在那样的一个闭俗有限的世界里,一个穿着光鲜簇新衣裳头面又乾乾净净的同龄女生,其实就
已经是遐想的翅膀飞不到的一个遥远国度的距离极限了。
本来他们之间不可能有任何交集的。
谁?
三叔和那女孩。
他的第三个老婆?
对。
本来他们是毫无相关的两个人。但是有一天,在那个小镇暖暖,发生了一件大事——其实这么说可能是当事人
回忆起来夸大的讲法,没有人确实记得当时人们是怎么看待这件事?和三叔同一个年代长大的那一辈暖暖人或多或
少都记得当年似乎是有这么一件事,可是没有人说得出所以然来。——据说是和匪谍案有关吧?——哪有,那只是
单纯的恶作剧罢了。
据三叔说,事情几乎是在「一夕之间」发生的。有一天早上,大家起床出门,发现整个暖暖,那个封闭的小镇,
全部的电线桿都被贴上了一张小纸片,上头写着:「某某某和某某干泡。」那个某某某,就是那个女孩。某某,就
是我三叔。我三叔的说法,是说到今天他还弄不清楚那是什么人干的。一夜之间,全暖暖的电火条仔——不过我心
里一直怀疑那根本就是他妈我三叔干的。就像在报纸头版登半版广告。
什么?就像有人买下报纸头版的半版广告,什么某某某请你嫁给我,什么刘家昌告全国同胞书之类的吧?对,
就是那回事。当然到了那天傍晚放学回家的时候,所有那些电线桿上的猥亵纸片,全部像白色恐怖的政治犯们,完
完全全一点痕迹都看不出来那样地不见了。在那个年代,你完全不知道是哪些人哪些单位在处理这些事,效率之高!
三叔说这件事发生之后,从来没有任何大人找他去问过话,没有人问他知不知道是谁干的?没有人问他和那女孩有
什么关系?为什么偏偏写的是他和她?猥亵的纸片在很短的时间即被揭去,像从来没发生过这件事一样。像他作的
一场白日梦。只有一件事证明那些纸片确实在那段短暂的时间内亮晃晃地招摇过。三叔说那以后,他在路上遇见那
个女孩,本来高雅端丽穿着高级布料制服目不斜视的女孩,会突然煞白了脸,像看到鬼一样,慌张地把书包抱在怀
里,低着头,几乎用逃走那样的狼狈模样转身就跑。
(怎么样?好听吧?)
(嗯。)
他停下来,点了根烟。我这才发现自己忘了带烟,难怪听得唇乾舌燥抓耳挠腮的。我向他要了根烟,我们两人
便在那间房间里抽将起来。他告诉我他们这里本来是禁烟的。不过就为了公司里这几管老烟枪,所有这里、会议室、
后面阳台,算是香烟公会的租界。
我称讚他非常会说故事。他说哪里。
真的。我说,我都听入神了呢。
真的吗?我不随便讚美人的。
几天前,我的一个朋友叫顺子的,打电话给我。说他一个朋友,是个摄影师,曾经帮某某某拍过电影(这个某
某某是一位我素来尊敬的大导演),他(那个摄影师)看了我的小说,觉得非常感兴趣,想约我出来聊聊。我说好
啊。其实这个顺子我和他并不很熟,我知道他是个混电影圈的,我曾在一所艺术专校兼课时受他照顾过,我记得我
们在下课的空档在那补习班一般的夜校大楼阳台抽烟打屁,他告诉我他最近帮人拍了一支三菱汽车(ALL NEW LANCER)
的广告,挺好玩的,叫我回去注意电视看看。我问顺子出来聊什么?顺子说没什么啊,他这个朋友很欣赏你的小说,
他有一些故事,想告诉你,很轻松的,别当回事,就像朋友之间的哈啦打屁。所以我就来到这间他工作的广告公司,
听这位摄影师说他三叔和他前后四个老婆的故事。我告诉他我这一阵子得了一种「故事枯竭症」,我发现我生活的
周遭,所有的人、事,都他妈太正常太无聊太平淡无奇了,我说我想写一本小说,叫做「没有故事可说」。真的,
他眼睛一亮,不是开玩笑,我前一阵子还在想,我想来写一本书出出,书名就叫「没人听我说故事」。
他是个很害羞的人。
我们又各抽了一根烟。
后来呢?我问他。
嗯?
后来那个三叔和那个女孩呢?她怎么又成了他的第三个老婆?
噢,这说来话长了。
这又是好多年后的事了。那时候三叔已经和他第二个老婆分了——你想想看,之前还有夹在大老婆和那第二个
老婆(那个衅女)之间混战的那一段,我下回再告诉你——三叔这时候已经是个手上好几个上亿工程在竞标或已
发包的,怎么说呢,也算是个成功人物了。他和那个女孩,是在他们暖暖国小同学会上再次相会的。女孩(现在应
该称呼她女人了)变老了些,几十年后看去(这其间三叔阅历了多少各色各样的女人)确实不复记忆中那般美丽绝
伦,三叔甚至伤心地发现原来他的童话女神竟是臀部这般硕大下围身材可说是不及格的有缺陷的查某。不过她那种
自幼即训养成本能的高贵气质仍使她在一整群已变成阿巴桑的女同学间,显得脱俗出众。三叔很快就和她搭上了。
两人聊起当年电线桿纸条的那一段往事,都有一种当事人不胜唏嘘有点好笑又掺杂歉意与猜疑的情怀。(三叔大概
是这样问她吧:「你记不记得当年不知什么人把我们两个的名字写在全暖暖的电线桿上?」)
(女人必定惊讶之极地说:「真的?原来你也记得这件事?我还以为只有我……」)
应该是这样就聊开了吧。原来女人女中毕业就结婚了,对象也是一个医生,两年前离的婚。
这么多年,发生了好多事。是啊。三叔一定是这样和她聊着。所以同学会结束,他们两个就撇开众人,三叔开
着车载着她到一个山上僻静的卖茶泡茶的熟人那里,两人继续聊个痛快…
………
后来她就变成三叔的第三任老婆了?没那么快。不过,说起这第三个(他用台语说ㄉㄟㄙㄚㄟ),那故事才是
一箩筐才真精采呐。
我期待地听下去。
但他又掏出烟来,稍露疲惫之色。他说,今天就先这样吧?好不好?也有点满了。你下礼拜再来,我再继续说
这几个老婆的故事。他说他和他老婆约了九点要去接他女儿。现在有点晚了。我们下礼拜再聊好不好?
按:该文出自骆以军小说「第三個舞者」
***
肉欲厨房
****肉欲厨房(文/简媜)
关于厨房,我们应该有一种雅量接受它是一间屋子里最煽情且充满肉欲的地方。
我固执地认为,卧室的色调应该趋近透亮的蓝天冰河,或是大雪乍停,从远山小村白茫茫的沉睡中,掉出一个
陌生客的感觉。我想,搬进棺材硬铺之前,我们最好在弹簧软铺上学习一人份的安静,并且研究一种姿势,避免把
孤独睡绉。
而厨房,请允评我放肄地说,那才是活着的世界,活得气气派派的!
我已经秘密记录自己的厨房与食谱一段时间了,等同于畏惧青春流逝的人以写真集保留其年轻形貌,我的厨房
笔记即是肉体对话录。让我们开始想象吧,在一间温暖且繁复的厨房里,一个保守女子欢愉地洗涤菜蔬,以各式刀
具拍、切、剁、刨、剜……她熟悉各种料理法,只要有一台双囗瓦斯炉及两个插座,她便能让炒锅、炖锅、烤箱、
电子锅……组成一支歌舞团。(你一定以她忘了微波炉,不,她讨厌微波炉,彷佛它是个败德者。)当各种肥美的
气味飘浮在这间厨房里:成熟蹄膀的鼾声、清蒸鳕鱼白皙的胴体、油焖笋娇嫩的呻吟、干贝香菇菜心的呼唤以及什
锦豆腐羹发出孩童般的窃笑时,她已经准备好各式相衬的餐具与装饰用的绿菜叶,并且剥好两粒软绵绵的红柿,盛
放在描花青瓷小碟上,多么像得道高僧啊!她如此赞美剥过皮的柿子。接着,她坐在餐桌前,细致地品尝每一道菜
的滋味,用嘴唇测温,放入嘴里,咀嚼,吞咽,感受食物滑入体内,沿着食道进入胃所引起的那股电流;她完全熟
悉胃部蠕动的节奏,有时像被微风拂动的一只丝绸小袋,有时特别贪婪的时候,她觉得自己的胃不仅安了磨豆机,
而且还带了齿轮。
是的,这就是我。在酷爱烹调可囗的晚餐后,以一种末代贵族的优雅独自进餐的生涯里,我的厨房笔记忠实地
记录每一种食物与我的超友谊关系。包括最家常的新竹米粉如何让我一面擒着大竹筷翻炒一面吞掉半锅米粉,好似
遇到烈火情人;染上重感冒的冬夜,因擤不完的鼻涕而睡不着时,独自进厨房,拉出砧板菜刀,从墙角篓子内摸出
老姜,狠狠一拍──像替寒窑里的王宝钏拍死薄情郎,煮一壶黑糖姜汤,灯下,嘘嘘地喝出一身汗及泪花。那种暖
和是农村时代的,彷佛老朋友坐牛车来看你。笔记中,也不难发现改良品种,譬如「四神汤」如何变成只有芡实、
淮山,后来又如何专攻很难买到的淮山薯,以及它让我的身体宛如触电的过程。
当我年老时那必定在某温泉区的养老院,肉体质感与肉欲芬芳早已消褪,我宛如一片新东阳辣味牛肉干,端庄
地坐在藤椅上晒太阳。我但愿还有气力擒着放大镜慢慢阅读厨房笔记,每日读一道菜,我会抚着自己的胃像抚摸宠
物的头一样,邀请它与我一起回忆那些秘密的欢愉。
我希望我的生命终止于对蹄膀的回忆,不管届时母亲与姑妈的亡魂如何瞪视,我坚持用一瓶高粱炖它,炒一把
大蒜大辣,并且发狂地散布整株新鲜芫荽与骄傲的肉桂叶,犹似,我那毫无章法且不愿被宰割的人生。
※按:本文录自简媜的散文集《胭脂盆地》。
***
请您试一试新法炸酱面
****
请您试一试新法炸酱面(文/唐鲁孙)
北方人喜欢吃炸酱面,那是最普逋的面食,本不足奇,可是近几年来江浙湖广的朋友,似乎也对炸酱面发生兴
趣,就是台省同胞近来下小馆,不川米粉贡丸,而叫打卤炸酱面也屡见不鲜!
不久以前白中铮兄在万象版写了一篇炸酱面,区区为了凑热闹也谈了打卤面,最近有一位读者斐伯言来信说,
他照我们所说如法炮制,打卤炸酱居然做得都非常成功,以云南蒙自人做炸酱打卤面,请北方朋友吃,结果颇得好
评,所以特地写信来问,炸酱面还有别的做法没有,下回约朋友小叙也好再露一手。
做炸酱面可以随人喜好,加上配料,不过有两样配料,以我个人的口味来说,还是以不加是,一是花生米,二
是豆腐干,肉丁炸酱加上花生米软硬夹杂,非但有碍咀嚼,甚至于互不相侔,也不对味。肉末加豆腐干,夺味不说,
似乎跟面一拌,面总觉着不是炸酱面了。说句良心话,对于这种非驉非马的炸酱,深感实在无法欣篔,可是武汉三
镇,上溯皖南苏北,炸酱面里真有不少加豆腐干,还楞说是北平做法,那真是天晓得了。
舍间在炸酱面吃腻了的时候研究出一种新法作酱,不用肉丁肉末,而用虾米和鸡蛋,渤海湾青岛烟台沿海一带
有一种小虾米,北平海味店称它「小金钩」,只有两三分长,通体莹赤,虽然体积细小,可是虾皮褪得非常干凈,
别看虾小,可是鲜度极高,吃得时候用滚水泡上半天,虾肉才能同软,鸡蛋另外炒好打散,葱姜边锅将酱炸透,然
后把鸡蛋虾米一块下锅炒好,拿来拌面,吃这种面宜于吃不过水的锅挑,面条不能太细,酱要炸得稀一点,若是酱
太干,面太细,挑在碗里拌不开,就不好吃啦。小金钩鸡蛋炸酱,既经济又省事,喜欢吃炸酱面的朋友不妨试试。
另外一种是卤虾炸酱,关东卤虾是全国闻名的,东北的卤虾小英、卤虾油,不但长江流域珠江流域各大城巿有
得卖,就是远至云贵四川大热的土产店也不时有关东卤虾油出售,至于关东的卤虾酱,恐怕除了东北,祇有平津才
能买得到昵!
喜欢吃鱼虾,对海鲜有研究的朋友有人认为,不论江湖河海,凡是能吃的鳞介类,热带的不如温带的,温带的
不如寒带的,越往北,肉越细味越鲜,证之松花江白鱼的肥嫩,唅尔滨大螃蟹的鲜腴,都非亚热带地区水产所能比
拟,这种论调似乎是言之有据,颇有道理。福建虾油也是颇有名气的,广东虾酱更是粤省特产,油也好酱也好,要
是跟关东卤虾一比,那就味道各有不同了。梁均默(寒操)生前是我们一群馋人所公认老饕中大老,他对饮馔的品
评没有地域观念,祇要好吃,不分中西,不论南北,他都列为珍品上味的,用关东卤虾炸出酱来拌面,他认为比岭
南虾酱鲜醇味永,不过关东卤虾,北人嗜咸,所以用来炸酱,似乎囗味略重了些,广东有一种罐头什锦仔姜又叫生
姜荞头,甘幔章叮崂锎穑由弦蝗溶裢诽览窗杳妫ぬ逭恳纾谠鱿悖娜繁鹩幸环涛丁
来台卅年,早几年在巿面上还可以买到看港九龙「冠益厂」出品的虾酱,后来慢慢由缺货而断档了,取而代之
的是澎湖的虾酱,最近走遍各超级市场,就是澎湖虾酱也绝迹了。
另外有一种用黄鱼红烧之后,除骨剔刺用鱼肉来拌面,虽然不是炸酱面,可是鲜腴适口,此一般炸酱尤有过之。
平津一带在端午前后,黄鱼就大量上市了,天津平素就讲究吃熬鱼贴锅子,到了黄鱼季,少不得要大吃几顿来解馋。
北平到了黄鱼季,一定要接姑奶奶回娘家,好好吃顿红烧黄鱼,因为到人家做儿媳妇,每逢有好吃的,必定是先敬
老,后让小,什么吃食都不能痛痛快快大吃一顿,所以自已的父母就借吃黄鱼为题目,把女儿接回娘家,大快朵颐
一番,这种大锅大量的红烧黄鱼,汁稠味厚,去骨择刺,把剔出来黄鱼的蒜瓣肉,掺入少许猪油渣,加少许虾子油
回锅再烧,拿来拌面,鲜美温淳,清腴而爽,比起炸酱又别是一番滋味。台湾近海,金门黄鱼尤以鲜美驰名遐迩,
价钱又非常廉宜,凡我同好不妨换换口味,做顿黄鱼面吃,必定觉得不错呢!
※本文录自《酸甜苦辣咸》一书。
***
门外青山
*** 门外青山作 者:吴念真 2001/8/10 联合报 联合副刊 37版
小孩离家的时候十三岁,小学刚毕业。
跟村子里所有孩子一样,十三岁理所当然就是大人了。
虽然毕业典礼领的是县长奖,一样,把奖品留给弟妹,第二天带着小小的包袱(里头是两套新的内衣裤,一件
新的卡其短裤,是妈妈昨天晚上特地去瑞芳买的。要说是毕业成绩优异的奖赏,或者,成年的礼物,也行。)就跟
着陌生的叔叔走下山坐火车到城市当学徒去了。
临走没有人送行。爸爸、妈妈工作去了,爸爸六点多就进矿坑了,妈妈七点去洗煤场,家里剩下弟弟、妹妹,
一个背一个,总共四个。
小孩离家前跟弟妹说的最后一句话是:字典要找一张纸包起来,不然书皮很快就会破掉,知道吗?
字典是昨天刚拿到的奖品之一,另外是一支钢笔。
钢笔他带着,就别在白上衣的口袋上。
此后几年,小孩用到钢笔的机会很少,前几年每天几乎都是起早睡晚,每天像陀螺一样,被老板、老板娘、老
板的妈妈、老板的小孩,以及大大小小的师傅们叫来叫去、骂来骂去、打来打去。。。。当然,还有必须要做的工
作,以及,自己还要偷空学习如何操控工作机器。
三年多之后,他升了师傅。才十七岁,却已经是家里真正的家长,因为一家人的生活所需最大的部分靠的几乎
就是他的收入。
十九岁那年,他恋爱了,爱上工厂隔壁一个念北二女的女生。
第一次要写情书的时候,发现当年那支县长钢笔的墨水管早已干涸,而且黏在一起,根本无法吸水。
他买了原子笔,用两个晚上打草稿,然后把信拿给女生。
女生竟然回信了,说愿意和他交朋友,并且赞美他的字好看,信也写得好。
女生不知道他曾经得过好多次作文比赛以及书法比赛第一名,当然不知道小学毕业时,他拿的是县长奖。
但,也就是那一年,他的右手被冲床轧到,整个手掌只剩下一根大姆指。
当天冲床撞击、以及剧痛的惨叫汇集而成的巨响,仿佛也成了他奋发飞扬的生命紧急煞车声,之后,仿佛一切
都停顿了。
学了六年的技术,停了。
从五十块开始一直升到一千五百块的薪水,停了。
写了十七封的情书,停了。
出院之后,他回山上老家休养。
带回来一个小小的旅行袋,以及一床棉被。
旅行袋里装的是内衣裤、以及几套外出服、以及十几封女孩给他的信。
什么都停了。似乎连时间也停了。
他每天重复看着女孩给他的信。
妹妹问说:「怎不再写信给人家呢?」
他说:「我会再写啊!但,总要等到我学会怎么用左手写字,而且,写得跟用右手一样好看的时候。。。。。」
女孩也许等不到他的信,或是其它原因,有一天竟然坐火车,然后又走了将近两小时的山路来找他。
女孩细致、美好的模样让村子里的妈妈们惊讶到几乎反而成了客人,除了傻笑之外,不知如何应对。
厨房里,妈妈煮着冬粉鸭蛋汤要请女孩吃,孩子帮妈妈往灶里添煤,妈妈忽然一掩脸闷声哭了起来,断断续续
地跟孩子说:「人家是好命的人,咱不要害人家。」
孩子说:「我知道!」
那天黄昏之前,孩子陪女孩下山去搭火车,从此,就没再回来了。
曾经在山路上遇到他们的人说,两个人走得很慢,好象很舍不得把路一下就走完的样子。
女孩回家了。
男孩四天后才被人家找到,他在离山路稍远的杂木林里用树藤结束自己十九年的生命。
*********************************************************************
这应该算是一个故事大纲吧!
当兵的时候,一个同梯的跟我说的真实故事。
那时候也许年轻、干净,不管是刚听的时候,或者后来回想,眼泪总是忍不淄流了出来。
那时很想把它写成一篇小说,没什么伟大的命题,只是对那样和自己有着近乎相似的成长背景的干净而无奈的
青春惋惜。
那时候甚至连题目都定了,就叫〃 门外青山〃。只因为一个联想的画面始终难忘:孩子回到山上老家休养的时候,
孤独地坐在门口的样子。
他的眼神,以及,他所看到的,云彩的阴影不时快速飞掠的山峦。
小说一直没写成,怎么写也都停留在大纲的样子里。
写不下去的最大原因是始终无法达到心里早已形成的那种厚度和层次。
慢慢的,这个故事被自己遗忘了。只剩下一些枝枝节节的片段曾经不自觉地被我引用在电影剧本或其它文字叙
述中。
一直到今年五月,在脊髓损伤潜能发展中心和许多〃 超人〃 面对面之后,这个故事才又清晰浮现。
而一转头,三十年过去了。
逐渐老去的人,心思不再年轻、单纯、易感;甚至连笑与流泪都不再那么自然自在,那么理直气壮、理所当然。
然而,类似的,停顿的生命、残缺抑或足以惋惜的青春的悲剧却始终不曾停止发生。
所以,当一个病友说,受伤之后,有五年之内,他躲在屋里不敢见人,或者说得更明确一点,他根本不敢面对
世界;五年之内,他想到的只是如何结束自己的生命,然而,即便想到却也无能为力。
看着略带自嘲的眼神如此回忆着的他,我很想跟他说,我懂。
我很想跟他说,三十年前,一个和我一般年纪、一般背景的孩子就曾想过,也这样做过。
也很想跟他说,你真是幸运。因为有人实时喊你一声,拉你走出门外,让你知道门外青山依旧。
而,三十多年前的那个孩子,最后一眼的青山也就是最后一晚了。
你在剧痛之后,带给自己、也带给别人期待与希望。
他,却带给别人一生无法除却的剧痛与遗憾。
青山依旧,超人们,加油!
***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