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1908远东狂人-第1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田劲夫边说边拉起裤脚,露出脚上的绷带,部廷弼和黄瀚承这才明白他为何走路一瘸一拐。
    “总司令心系百姓,实为我辈楷模。长江的水患虽让人担心,但和那淮河一比,可就是小巫见大巫了部廷弼连连叹息。
    “是啊,总司令也说了,淮河才是中原百姓的大患,但这说到底,还是黄河的问题,当年要不是元朝皇帝乱修运河,黄河也不会夺淮入海,要说这教子皇帝就是蠢,不管是元朝的还是清朝的。”田劲夫一本正经的点着头。
    “那几位洋人看了这一路,有没有出谋划策?今年长江是否有大汛?”黄瀚承急忙问道,虽然他经营拆货业,可同时也是大地主,不仅在家乡咸宁拥有数百亩良田,其它各县也拥有不少田产,这些良田很多都在长江边,收成、田租都与长江息息相关,不得不多留心这方面的
    息
    田劲夫说道:“洋人又不是神仙,怎么这么快就能说长江发不发汛?洋人判断汛期就是依靠观测。什么温度、湿度、降水量、气候带,这些洋人的玩意咱们现在基样都没有,就靠洋人技师带来的那些机器,根本就说不好长江发不发汛。再说了,长江几千里长,沿江省份不止湖北一省,这长江的防汛不是一个省能干得好的,只有等将来全国政令统一之后,才说得上治理。不过洋人到是建议在长江上游修筑堤坝,一则蓄洪,二则发电,一举两的,总司令也很赞赏此议,总司令说了,等将来中国有了资金、技术。咱们就在宜昌那里修建一座大型水电站,将来国家安定了,那里发的电就能点亮华中好几个省的灯泡了。黄河上也要修建堤坝,那样一来。不惟黄河水患消除,就连淮河也能伏帖下来,中原百姓的日子才会安定。不过现在军政府财政困难,民间资金也不好筹集,所以这大型水电站短时间是建不起来的,只能先从小水电站开始建,现在四”那边正在勘探,总司令打算先在四川建几座小型水电站,一旦建好,既能发电供给工厂,也能蓄洪防洪,还能灌溉农田,都是利国利民的事业。”
    “修水电站治水患?倒是别出心裁。”部廷弼赞叹道。“前些日子。鄙人拜会张季老,得知他也有修治淮河造福百姓的夙愿,只是一直无人主持,如今袁大总统坐镇北方,邀张季老北上辅政,若是顺利的话,或许淮河修治为期不远。”
    “袁世凯?”田劲夫苦笑。
    “袁世凯是指望不上的,那个人现在正忙着算计怎么收拾南方革命派呢,不打仗就谢天谢地了,指望他出钱出力修治水利?那还真不如指望风调雨顺,海龙王不来捣乱呢。”
    甩劲夫说得大大咧咧,部廷弼与黄瀚承只能唯唯诺诺几句,袁世凯的坏话他们是不敢说的,要说,也只有这些手里拿枪、背后拖炮的武夫敢说。
    袁世凯要裁撤南方军队的消息早已传得沸沸扬扬,虽然正式的命令尚未下达,但只要是有点学识的人都明白,任何一个强势人物上台之后。必然要大肆剪除异己力量,扶植嫡系势力,现在是袁世凯做总统,所以要裁撤南方军队,如果换了南方革命党人做总统,只怕被裁撤的就是北洋军了。
    说到底,就是南北两派势力的争权夺利,百姓夹在中间,也就瞧斤小热闹算了,除此之外,唯一能叭叮产就是祈祷战争不要在自弓身边爆发。袁世凯对共和军还是格外“大方”的,给了共和军两个师的编制。甚至连兵种都没限制,不过目前共和军仅正规部队就有七个师,如果按照袁世凯的裁撤计哉,那就的缩编一半以上兵力,这还不算那些革命卫队。
    可另一方面,北洋军却在大肆扩充兵力,据说已从以前的六个镇扩充至了近十个师,虽说时间紧迫,滥芋充数,可总比南方那些由会党演变的革命军强些。
    凡事都要讲斤,公平,中国人向来讲究“不患寡,患不均。”袁世凯如此明目张胆的厚此薄彼,也难怪南方军人有意见,士兵要吃饭。军官要升迁,都离不开军队,离开了军队他们什么都不是,甚至连在租界混日子的会党都不如,如此,谁能没有怨言?
    所以,这裁撤军队的风声一出。南方革命党人顿时群情汹汹,哗变也闹了几场,虽然很快被弹压下去,但这局势却是越来越紧张,由于洋人拒绝将海关收入余款拨给南方各省,也不许本国商人向革命党人提供贷款,无论是同盟会武装还是光复会武装,都面临着日益紧迫的军饷问题,为了筹集军饷,南方一些省已开始向商人征收各种名目的捐税,什么“光复捐建国捐灶捐锅捐”甚至连乡农进城挑粪,路过城门口的时候还要交纳“粪捐比前清时候的捐税还多。可以说,能够想到的名堂各地的“都督司令”都已想到了。古人所谓“泪泽而渔”便是这种景象。
    在这种沉重的压榨下,各地商民的心态开始发生微妙变化,革命之后的兴奋感渐渐耸失,内心里都有些巴望着袁世凯早点将南方军队裁撤。免得这些丘八土皇帝赖在当地不走,所以,从民心民意上来说,南方军政府有些失分。
    为了防止那些都督、司令勒索到自己头上,上海的商会已经召集了会议,主动邀请北洋军开进上海。至于上海光复的功臣张士所,则已经调到北方任职了,“北洋之龙。王士珍以江北提督的名义兼任上海市长。原本以“援申”名义开进闸北和南市的闽军也被“请”出了上海,灰溜溜的开回了福建。
    作为报答,上海商界踊跃购买北洋政府“公债”短短数日工夫,已为袁世凯筹集到了近百万银圆的巨款,这些款项毫无意外的变成了日本的步枪和大炮,继续增强着北洋军的实力。
    南方的革命党人也看到了危机,但若想叫这些提着脑袋造反的人束手就擒,却也是缘木求鱼,为了摆脱危机,革命党人一面加紧清理财政。杜绝军队私自派捐,一面加强与湖北共和军方面的联系,试图向财政较为宽裕的共和军政府请些协饷。解决燃眉之急,同时积极筹备联合政党,准备用国会斗争手段维持南北力量平衡。
    北方咄咄逼人,南方步步为营。如果双方都不肯妥协,那么南北之间迟早一战,这是所有激进人士的共同看法,剩下的唯一问题就是由谁来打第一枪?
    时局纷乱啊。
    部廷弼只能在心里哀叹,北方的袁世凯是棵大树,可偏偏这棵大树瞧不上他这个小人物。共和军虽然瞧的上他,可就是实力不如袁世凯的北洋集团,目前还无法号令全国。
    不过这话又说回来,共和军无法号令全国,北洋集团现在也同样无法号令全国,现在南北虽然名义上统一了政令,可实际上还是各自吟域。袁世凯名义国领袖,可实际上他的影响力也只局限在北方,在南方只能控制江苏一带地方,南方实力派基本上都以共和军为榜样。以种种借口阻挠中枢政令在地方上的实施,都是自行其事。
    应该说,在这个中枢与地方的权力较量中,共和军总司令赵北隐然已成南方实力派的“精神导师。”他怎么干,那帮地方实力派也就跟着起哄,他打着“薪州惨案”的幌子拒绝向中枢拨付地方税款。南方各地实力派也有样学样,拒绝将控制在手里的地方税款交给袁世凯,而且也是打着同样的爱国旗号,袁世凯偏偏无可指责,也没有办法,只能通过控制在洋人手里的总税务司截留关税,以牙还牙,虽然很有效果,可是此举却进一步加剧了南北之间的摩擦。
    在袁世凯和他的幕僚们看来,赵北的举动就是“跋扈”可是在另一些人眼里,这却是一种野心、雄心,一种不甘屈居人下的蓬勃朝气。这种蓬勃朝气恰恰正是乱世之中崛起于群雄的必要条件,无论你是奸雄也好,无论你是英雄也罢,缺少了这种蓬勃朝气,你就永远不可能问鼎天下。
    总司令就拥有这种蓬勃朝气,共和军也拥有这种蓬勃朝气。
    在这种蓬勃朝气的激荡下,问鼎天下并不是一个遥远的梦。
第262章时局纷乱(下)
    107431908远东狂人第262章时局纷乱下
    邓廷弼看到了总司令众种董勃朝与。也看到了其和军的召”丝勃朝气。所以,当投靠北洋集团的行动失败后,他毅然决然的倒向了总司令。并为此做好了破釜沉舟的准备。
    说到底,部廷弼就是在投机、在赌。赌共和军最终会取代北洋集团统治中国。
    部廷弼是个谨慎的人,没有一定的把握他是不会将赌注押在共和军这一边的,而给他信心的就是共和军那鲜明的政治立场和民族、国家主义倾向,在这样一个列强横行的后进国家,国民太需要这种新兴力量了。它不仅会给国民带来自信,也能为这个国家的实业发展保驾护航,从那些由各地络绎前往武汉的革命青年的热情来看,共和军显然已经成为了许多人心目中的保护者,一个新兴力量要想问鼎天下,不过就是天时、地利、人和而已,这三样已被共和军全占,进取中原、制霸天下恐怕不仅仅只是一个梦,三样制霸利器中,又以“人和”最为重要,相比之下,袁世凯就落了下风,共和军激化的对日冲突却要由袁世凯来善后。可偏偏北洋集团毫无信心与日本针锋相对,软弱的外交必然会激怒激进的青年,失去了这些青年的支持。任何一个势力都不可能保持进取精神,没有进取精神的支撑,这个势力只能走向僵化和衰落。
    但这个赌注实在太大了,部廷弼是犹豫了很久才下安决心的,袁世凯有英国、日本支持,可共和军呢?目前尚未看到有任何列强给予他们强力支持,没有列强的支持,共和军问鼎天下的路或许会很长。而且稍有不慎就会粉身碎骨,和他们绑在一起,没有一些勇气是不行的。
    这份勇气是梁士怡给的,袁世凯当上临时大总统后,就委任梁士治做了交通银行督办,这家银行成立的最初目的就是与比利时财团进行交涉,谈判收回京汉铁路管理经营权,只是由于“戊申革命”的爆发,谈判中止,直到共和成立,袁世凯才委托梁士治牵头,与比利时财团继续谈判。新官上任三把火,梁士治就任交通银行督办后大刀阔斧的整顿财政、人事,很短的时间内就使交通银行涣然一新,为了扩充股本,解决北洋军的军费问题,梁士治派人到处拉拢、威胁私营小银行,要他们限期并入交通银行,部廷弼的信诚银行自然也遭到威胁,迫不得已。他只好破釜沉舟,与交通系硬扛到底了。
    于是就有了此次武汉之行,和北洋集团对抗,背后没有实力派的支持是不行的,共和军就是郗廷弼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他在赌,赌赵北和袁世凯貌合神离,赌赵北有足够的野心制霸天下,赌共和军能在较长时期内保持足够的活力和蓬勃的朝气。
    田劲夫与黄瀚承大谈拆货业经营理念的时候,部廷弼却是神弛万里。为了信诚银行的事业,他是豁出去了,为了防止有人暗箭伤人,他已将家人和财产转移到了上海法租界,这一次的投机是他平生所做的最大一次投机,成,就是将来的中国金融霸主,败,就只能去租界做寓。
    等部廷弼收敛心神之后,才发觉田劲夫已不在屋里。
    “田长官呢?”部廷弼问道。
    “才出去,说是总司令来了电报。”黄瀚承心不在焉的说道,手里拿着杆钦笔,在一张藤纸上艰难的记着什么。
    部廷弼坐过去一看,却见那纸上写着些希奇古怪的名词,什么“超级市场无仓库丰转”总之是看得莫名其妙。
    “此是何物?”部廷弼忍不住问道。
    “这个是田长官转述总司令的话,说是什么“现代零售企业”田长官没有经营过拆货业,自己也是一头雾水,讲得颠三倒四,不过我倒是听明白了,这洋人的拆货业就是千方百计降低成本,由此可见,这无论中外,拆货业都是一个道理,想办法便宜进货、便宜出货,尽量少占货栈,讲究薄利多销,而且洋人可比咱们狠多了,连这店里的伙计都不肯多请,叫客人自己去货架挑货。挑完了货再拿到打秤台打秤给价。真是抠门到了极点。”黄瀚承边说边摇头。
    部廷弼惊讶道:“叫客人自己拿货?这是怎么个拿法?我在洋行里也呆过段日子,可从来没有听说过洋人这么经营商业的。若是客人拿了货跑了,岂不是店家吃亏?大件货物还好说,若是那芝麻、咸鱼,往袖子里塞,谁又能看得出来?那些能够直接入口的干果又该如何陈?”
    “所以啊,这办法在咱们这里行不通,若是因偷货引起纠纷,少不了要去官府打嘴仗,若是拿了赃还好说,若是偷到手就吃下去,那店家只能自认倒霉,而且这讲得是零售,于川网”一贩也不适用,不讨么,纹减少中间商的教录倒是有蜘心心。直接从工厂、农户进货,只要计算准确。合理安排货物进出,那么就连备用的仓库、货栈都可以不要,真是另辟蹊径,让人叹为观止黄瀚承击节赞道。
    “这个,,似乎对运输要求苛刻,而且,似乎要随时掌握当地行情。不然的话,那就是一锅粥。”
    部廷弼摇了摇头,想想租界的马路。再想想无锡的土路,他并不看好这种经营方式。
    “这个离不开电报,至于运输么,一条汉水,一条长江,两条大江航运便利,支流众多,西可去四川。南可去洞庭湖,而航运中枢就是这九省通衢的汉口,不需车辆,直接用船运输就行了,北可达豫南、陕南。南可通岳州、长沙,陕西的皮货、河南的芝麻、湖南的鞭炮、上海的洋货,都可以用船运到汉口,省时省力,而且船只就是仓库。如此算来,这种经营方式倒是值得试一试的。”
    “那这样一来,和那些洋行又有何区别?”部廷弼问道。
    “洋行只批发,不零售,咱们这可是既批发又零售,而且,直接从工厂、农户收购,也不必再受人宰割。这价格自然降了下去,洋货再便宜。总是便宜不过土货,那些农户出售土产,本就只是补贴家用,没指望赚多少银子,只要能收上门去,那价格简直就跟捡来的一样便宜,其实关键还是这个运输事宜,想赚银子就得自己兴办航运公司。刚才田长官说了,总司令打算就在湖北境内兴办一家造船厂,先造小船、驳船。去这家造船厂买船,军政府有补贴,按吨位计算,如此算来的话。在那里购船远比向洋商购船便宜。只是,目前黄志成周转不灵,想自己买船经营,却是力不从心。”
    说到这里,黄瀚承抬头看了部廷弼一眼,问道:“部先生,有没有兴趣合伙做这买卖?早年我也办过航运公司,只是因为洋商排挤、官府压榨才半途而废,如今共和军政府扶持华商,或许值得一试。”
    部廷弼捋了捋短须,说道:“鄙人于航运业不熟,不敢擅涉此道。
    不过,若黄先生真有兴趣,我可以多给你拆借些银子,不过要拿黄志成老店抵押。”
    “老店已抵给江淅商帮了,我在江夏有些田产,你有无兴趣?”
    “地契一到,拆借即成。”部廷弼笑着拱了拱手。
    黄瀚承站起,也拱了拱手,但还没等他说话,却听田劲夫在屋外喊道:“部先生,总司令刚才拍来电报,他不会回警备队了,直接回武汉。你若赶着去武汉,我带上你。和黄先生坐炮舰去,你们若是有随身的行李,我派人去客船上取。”
    两人走出屋外,见田劲夫正提着个背包一瘸一拐往这边走,部廷弼迎上几步问道:“总司令为何突然要回武汉?”
    “总司令不坐船么?”黄瀚承也走了过来。
    田劲夫看了两人一眼,又抬头望望远处,说道:“反正也不是什么军事机密,报纸上肯定会有消息的,现在告诉二个也没什么。湖南的军政府内斗,两帮人互殴,昨天长沙巷战,今天贵州也闹腾起来了,一帮君宪派遗老遗少策动兵变,荐进会的贵州都督叫人杀了,湖南、贵州局势不稳,共进会拍电报向总司令求援,总司令是赶去武汉坐镇的。总司令现在正从兴国洲往长江边赶。现在炮舰已在装煤,马上就起钴,咱们上了船往西走,总司令在西边等着,所以啊,二位不用到武汉就能见到总司令了。”
    部廷弼不无担忧的说道:“总司令随行带了多少兵?这当口,谁是敌谁是友分不清啊。湖南、湖北相邻,似应稳妥为上
    田劲夫说道:“这个到不必担心,总司令出行总是带着几百个卫兵的。装备精良。另外,咱们共和军在湘北岳州一直驻扎着一斤,师呢,还有湘北革命军辅佐,湖南的场子还是镇得住的。当初共进会还想把咱们共和军的部队赶出湖南,现在到是忙不迭的发电报请总司令调遣共和军南下长沙了。嘿嘿,我早就知道。共进会那帮人眼高手低,成不了大事业的,吞了湖南、贵州还不满意,还想吞云南、广西,这可不就是蛇吞象么?咱们总司令也没那么大胃口啊。”
    邹廷弼与黄瀚承面面相觑,虽然不清楚湖南政情,可是他们也明白。在这种时候南方内讧,最开心的只能是袁世凯。
    时局纷乱啊。
    两人都在心里叹息,下意识的向西边望去。
    湖南的局势到底怎么样了呢?
第263章湘黔事变(上)
    107441908远东狂人第263章湘黔事变上
    “戊申革命”爆发后,湖南是继湖北之后第二个宣布脱离清廷统治的省份,“建国战争。中又积极配合共和军西征四川,为革命事业鞍前马后,立下汗马功劳,虽比不得湖北这个革命的“策源地”但在南方革命各省中也算是翘楚了。
    但和湖北比较起来,湖南的革命基础是相当脆弱的,因为那根本就是一个军伸政权,由革命军人和当的诸仲组成的一个松散联盟。
    说起湖南,除了大米、鞭炮这些土特产之外,最为人所津津乐道的就是湖南的伸权。
    湖南的伸权崛起于太平天国战争时期,其标志**件就是曾国藩就任团练大臣以及湘军的组建,几乎从那时起,湖南的诸伸集团就拥有了生杀大权,曾国藩一手创建的审判局就是借绅们手中最便利的杀人工具。死在这把刀下的湖南农民、游民不计其数,而被当做炮灰送上前线与太平军厮杀的农民人数也相当可观。可以说,湖南乡伸将“以民御民”的统治技巧做到了极致,若不是清廷统治者“以臣制臣”的手段更高明的话,恐怕取代清朝的就不会是革命党人了。
    湖南的绅权并未随着太平天国的覆灭而结束,十多年的战争状态已使诸伸们拨取了全部地方政务,在湖南。“诸伸”已经不是一个名词概念。而是一种文化,一种统治文化,在这里,所有的事务都离不开诸伸集团,从赋税的征收到胥吏的任免。从新政的推行到宗族的纠纷调解。都能够看到借仲集团的影子。就连堂堂湖南巡抚也必须借助诸仲力量才能维特权威,借仲对于湖南封疆大吏的影响也远比其它省份强烈,当年“戊戌变法”时湖南之所以走在维新前列,与此不无关系。
    虽然古代中国讲究皇帝与士大夫共天下,士大夫们希望皇权至县为止。县以下的乡村应该完全交给荐伸们管理,但是这仅仅只是理想状态。在王朝统治的大部分时间里。君权始终压制着伸权,只有当乱世到来的时候,才是仲权蚕食君权的时候。
    清末的湖南就真正做到了“君臣共治”在这里,伸权就是缩小了的君权,而君权也通常被暗仲们看做是放大了的伸权,在这里,往往诸神的一句话,就能决定当地草民的生死荣辱。
    在这样一个省份进行革命,无疑需要极大的勇气与极高超的技巧,稍有不慎就会惹火烧身,而这,也正是为什么赵北没有在第一时间吞并湖南的原因之一。
    仲权的无限扩大,必然导致小民权利的无限缩小,湖南之所以成为会党势力最盛的省份,与这种伸权的狂暴不无关系,草民对抗强权的唯一武器就是会党。不过,由于诸仲集团掌握了全部的政治资源与经济资源、文化资源,要想依靠一群草民组织的会党翻身,基做梦。而且,不少有眼光的借仲出于利益考虑,在拉拢官府的同时也与革命势力眉来眼去,将自己打扮成“开明”伸士,这种伎俩很能迷惑一部分革命者。
    清末新政之后,大批湖南乡伸投身实业,造就了一批新兴力量,这些人就是“立宪派。”他们是伸权进一步蚕食君权的结果,这些人希望从皇室手里分享更多权力,所以。从表面来看他们是革命的天然盟友。但是,他们骨子里是反对暴力革命的,他们看好的国体是君主立宪。准确的讲是“诸伸立宪。”对他们来说,过于暴力的革命就意味着他们政治、经济特权的丧失,这不是他们所希望看到的。
    作为革命大时代的一员,湖南就是这个时代最顽固的守旧派堡垒。要想攻克这个堡垒,不是几万人枪、几个门大炮就可以奏功的。
    共进会恰恰是在这个问题上犯了短视的错误,所以,湖南乱套了。
    作为湖北的南方屏障,湖南一直是赵北关注的重点小方向,虽然他以前并不打算在短期内直接介入湖南事务,但是他也不止一次提醒过共进会的领导层注意湖南诸伸动向。可偏偏有人把他的善意提醒当作了耳旁风,结果导致湖南革命形势骤然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3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