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1908远东狂人-第1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本土正日趋衰落;只有殖民地才是教会的新牧场,希望你们能够抓住机会。”
    窦麦礼压抑住心头的不快,勉强寻找着词语敷衍这位神甫。窦麦礼是一个现实主义者,他更看重利益,而不是信仰,作为法国派驻远东的众多外交人员之一,他的主要责任是维护法国在这个地区的利益,为法国财团和政客谋求最大限度的利益。
    自从“戊申革命”以来,法国外交部门除了盯住巴尔干方向之外,最主要的关注点就是中国的铁路贷款权问题。作为金融帝国,法国政府和民间有足够的资本提供铁路贷款,只要中国肯借款,法国就能通过贷款援取中国的铁路利益,当年在京汉铁路贷款权的争夺中法国败北。法国政府和财团对此都是耿耿于怀,虽然比利时与法国关系紧密,但毕竟法国人没有吃到蛋糕。
    而这,正是寰麦礼热情邀请国民党的那位党务总理陶成章访问法租界、参观工部局的主要原因,甚至是唯一原因,他希望借此机会与这个正在崛起的党派拉上关系,如果这个联合政党能够赢得国会选举的话。法国政府和财团似乎可以通过这个关系在铁路贷款权问题上争取优先权。
    毕竟,这个联合政党的政治诉求就是模仿法国的“责任内阁制”。通过国会控制总统权力的过分膨胀。或许这可以成为双方谈判的一个重要切入点。
    最近一段时间,为了铁路问题,英国、日本、德国、美国的驻华外交官都在四处奔波,只不过他们都将主耍注意力放在北洋集团和共和军集团上,只有法国人别出心裁,准备将公关重点放在国民党一边。
    这才有了陶成章海法租界的行动,而且按照日程安排,陶成章明日就会率领政党代表团赶到租界,窦麦礼急着赶回领事馆,正是为了安排此事。
    摆脱了喋喋不休的那位神甫。窦麦礼匆匆赶回领事馆,召集属员安排迎接陶成章的相关事宜,不过没等他忙完,一封加急电报已从北京法国公使馆拍到领事馆电报室,室麦礼被电报内容弄糊涂了。
    电报是法国驻华公使的令。内容并不复杂,只是命令窦麦礼想斤,
    “礼貌的借口”暂停安排陶成章访问法租界的相关事宜,等候公使馆的进一步指示。
    换句话说,寞麦礼必须想个办法推迟陶成章访问法租界的时间,找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
    作为外交官,寰麦礼很容易就能找到几个所谓的“技术原因”来推迟访问时间,他只是有些奇怪。不知道法国公使为什么突然转变了立场。
    要知道,当初正是这位驻华公使先生提议邀请陶成章访问法租界的。但是现在,显然形势有变。
    很快,法国驻华公使的第二封电报拍到领事馆,窦麦礼这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
    就在上午,民国临时大总统袁世凯紧急约见了英、法、日、俄四国驻华公使,向他们宣布,民国政府已决定向这四个国家联合借款,以便早日完成津浦线和陇海线铁路的修建工作,所以,法国公使决定将这一情况向国内报告,在国内的哟令反馈回来之前,寰麦礼确实不宜公开与国民党方面接洽,以免激怒袁大总统。
    窦麦礼几乎是条件反射式的想起了那位共和军的总司令,当初,那位赵总司令的一封通电已明确的否认了北方或南方单独向列接借款的可能。而且还宣布,没有他和陶成章两人的签字认可,所有中枢的对外借款一律视为无效!
    现在,袁大总统的借款要求征的赵总司令的同意了么?
    窦麦礼持怀疑态度。
    因为他坚信,总司令和他一样。绝对不会相信袁世凯借这笔洋款是用来修铁路的!
第288章形势有变(下)
    107691908远东狂人第288章形势有变下
    法国驻沪总领事寞麦礼先生的看法是正确的,袁世凯向羔”、日、俄四国借洋款,目的确实不是为了修建铁路。
    现在“讨逆战争”已近尾声。南方实力派大有一举占据南方半壁江山的企图,南北之间的关系日益紧张,已到决裂边缘。
    旦决裂,那就是一场惨烈的战争了,要想在这场战争里成为最后的胜利者,就必须拥有足够的实力。换句更明白一点的话说。就必须拥有更强大的军队!
    组建更强大的军队离不开更充裕的经费,军饷、械弹、营房、军帐。甚至阵亡、伤残人员的抚恤,都离不开资金的保障,北洋军就是一架用金钱堆砌、维持的杀戮机器,没有军费,这架机器就运转不起来。就不能为袁世凯袁老帅打天下、削强藩。
    为了打天下,为了削强藩,这一次袁世凯是打算豁出去了,拼着被万夫所指,拼着被国民痛骂,他也要借来洋款,将这支北洋军变成手中的杀戮利器,一举荡平南方实力派。
    不过袁世凯有借款的意向和决心。并不代表他一定能借来洋款,虽然他已决定全面倒向协约国集团。但是协约国集团在对华贷款问题上并非同仇敌忾。
    原因很简单,因为现在就连傻子都能看出来他袁世凯袁项城的总统地位不稳,随时都有可能被人撵下台去。用专业术语来讲,那就叫“下野。”
    更何况,当初“三国银行团。成立之初,共和军总司令赵北就拍发了一份全国通电。行表南安革命势弈安布,如果悄教合再上没有他和光复会领袖陶成章的签字,无论南北哪一方,均不得向外国借款,否则借款合同将不被中国国民承认!
    有这两块绊脚石挡在前头,袁世凯的这条借款之路走得很不顺,虽然英国和日本表示了浓厚兴趣,但是法国和俄国驻华公使却在袁大总统约见他们的当天就告诉袁世凯,他们不能立即答复,需要向本国政府。
    如果法国和俄国不能尽快表态支持这次国际借款成立的话,那么英国和日本也难保不会打退堂鼓,毕竟这笔国际借款金额太过惊人,风险太高,不像前段日子里的那些小额借教,英国和日本没有足够的勇气独自承担这笔国际借款,需要拉上法国和俄国。
    这不走出于经济上的考虑,而主要走出于政治上的考虑,因为谁都不相信袁世凯此次借款是取得了南方实力派同意的,英国公使朱尔典更是明白告诉法国公使,此次借款的主要用途是扩充北洋军,并为其更新武器,所以,一旦这笔国际贷款成立,南北大战的爆发就只是一个时间间题了,可是作为债主,谁也不敢保证北洋军就一定能击败南方军队。一旦北洋军没能达到消灭南方实力派的目的,那么,这笔国际借款恐怕就会成为呆帐、死帐,如果列强按照借款合同取走抵押物的话,只会进一步激怒中国的激进势力和民族、国家主义者,这反而会加强南方革命力量,也不是列强愿意看到的。
    所以,在巨大的诱惑面前,法国公使和俄国公使都表现出了难得的蒋慎,与他们在共和政府网成立时的表现群成强烈反差。
    他们的谨慎可以理解,因为自从“建国战争”以来,整个中国最出风头的人不是袁世凯袁大总统而是共和军的那位总司令赵北赵振华,从“薪州事变”到“川汉路款亏空案”再到现在的“讨逆之战”在与赵总司令的明争暗斗中,袁大总统的表现实在是差强人意,步步被人算计,步步被人抢得先机,就连外国记者也不得不承认,现在的中国革命领袖就是赵北,至于袁世凯,只是一个利用革命大势登上高位的投机政客而已,偏偏这个革命大势看上去好象就是赵北一手挑起来的。
    英国和日本全力支持袁世凯。那是因为他们得罪了共和军,得罪了总司令,他们是总司令竖起来的一个靶子,是总司令煽动民气、民意的工具,如果英国和日本不支持袁世凯,一旦总司令击败了袁世凯,那么两国在中国的前景将变得十分黯淡。
    但法国和俄国不同,赵北在强烈反英、反日的同时,从来就没有正眼看过他们,或许这是总司令的策略。或许总司令也不打算同时得罪这么多强国,而且从总司令与美国、德国商界的良好关系来看,他似乎也不排斥与外国人分享利益,所以。法国和俄国公使觉得有必要观望一段时间,他们觉得袁世凯这次的贷款决定“太过突然”有些拉人上贼船的味道,他们决定将这个烫手的山芋扔给国内的那帮政客,让他们去决定这次国际借款的前途问题。
    虽然法国公使和俄国公使一点也不着急,但是袁世凯却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国际大借款一日不能成立,他就一日寝食不安,考虑到军队的扩充、整顿也不是短时间就可以完成的,所以,即使现在就能取的国际借款,北洋军也绝不可能在国会选举和总统选举之前南下作战。
    国会选举,袁世凯现在已经不怎么指望了,就连他寄予厚望的立宪会领袖张寒也被那个国民党拉了过去。成了“十干事长”之一,许多立宪会的会员也摇身一变,成了国民党员,从袁世凯的政治盟友一下子变成了政治对手,也开始叫嚣要“占领国会。了。
    必须承认,南方实力派联手发动的“讨逆战争”起到了一箭双雕的目的,既维护了他们在湖南、贵州两省的统治,同时也
    “正…注了一大批古棠党人。促使他们汛谏转变了政治古场。甩一瓦派变成了革命派。
    而南方实力派也借着讨逆战争看到了自己的力量,联合起来的力量。他们得陇望蜀。不仅想赢得国会选举,还想借此机会向正式大总统的宝座发起冲击,最直观的证据就是,国民党的党务总理陶成章已宣布他将参加正式大总统选举。
    国会选举袁世凯没有信心胜出。现在就连这民国大总统的地位也摇摇欲坠了,他能不紧张么?能不像热锅上的蚂蚁那样在总统府书房里转来转去么?
    袁世凯背着房里走来走去,他的长子袁克定则站在门后,垂手而立,脸上看不到任何表情,眼皮垂着,到像着睡觉一般。
    现在的总统府书房里没有其他人。只有袁氏父子在屋里,房门也是紧闭,大热的天,连窗户都关着,窗帘拉上。全靠书桌上的一台电扇驱暑。
    “克定,你心眼多,给为父拿出主意,如何赢得总统选举?”
    袁世凯停下脚步,坐回了书桌边。向袁克定望了一眼。
    袁克定抬起眼皮,面朝书桌小声说道:“父亲勿急,洪述祖既然已找到了毁陶之人,而且拍电报请功,想必已有十足把握,现在只需静候佳音就行了。”
    袁世凯收回目光,看着桌上一摞文件,叹了口气。
    “哪有那么简单?陶氏不过台前的人物,同盟会的孙文、黄兴。光复会的熊成基、李叟和,都是有威望的人物,陶氏纵去,可国民党不解散,却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其实为父行此险招只是应急而已。若想睡得安稳。还需解散国民党才是
    听了袁世凯的话,袁克定说道:“父亲教的是。陶成章不过是跳梁小丑,倚仗的是国民党的势力。要想统一政令,必须除去国民党。
    说起国民党,那个共和军的总司令赵北也是“十干事长。之一,他出身光复会,这才推举陶成章出任党魁,当初他信誓旦旦的说推举父亲做共和丰国的大总统,现在想来,只怕也是迫于形势,现在形势变了。他能否在正式大总统选举上支持父亲,却也不好说。”
    “你能想到这一点,已是很不错了。若是克文,却未必想得到这一点。只可惜啊,你在军中毫无资历,不然,将来未必不能继承为父的事业。”
    袁世凯颇为无奈,现在北洋军已扩充到十多个师,再加上那些紧随袁大总统的地方武装,袁世凯可以控制的武装部队已近二十万人,但是军队扩充得太快,已不像当初北洋六镇那样如臂使指了,现在袁世凯最头疼的就是身边没有一个既有能力又可以完全信赖的人替他坐镇北洋军。段棋瑞、冯国樟明争暗斗,段系看不起冯系,冯系不服气段系。派系斗争非常激烈,无论让谁上去。另一派肯定会遭到得势派的打压,不利于北洋的团结,更不利于势力的平衡,至于性格随和的王士珍,则在南边替袁世凯盯着华南财赋重地。不可能回北方主持全局,如此一来。“北洋三杰”都不能派上用场。
    将领再亲,也不如自己的亲人亲,袁世凯更希望他的儿子能帮上忙,但目前来说,诸子中最有希望的是袁克定,不过由于他从来没有涉足过军界,这威望也就根本谈不起。自然也不可能替袁世凯分忧。
    听了袁世凯的叹息,袁克定心念电转,迟疑了一下,说道:“若是父亲同意,克定愿去武汉跑一趟。为父亲做回说客,拉拢赵北。”
    “你有把握?杨哲子如此能言善辩之人,再且不能让那赵北入楼,你又有什么办法?”袁世凯又看了眼袁克定。
    “杨哲子之所以不能说服赵北者,原因不过是他手中无权,不能给赵北足够的好处。”
    说到这里,袁克定走到书桌边。对袁世凯耳语道:“此次赴汉,克定还望尖亲能给大权,有了足够的好处。不愁那赵其不支持父亲。”
    “现在南北决裂在即,你去武汉似有不妥,万一被南方扣押,那就是人质了。”
    袁世凯摇了摇头,拿起丝帕擦着额上的汗,边的袁克定也是汗流浃背,拿起桌上一把蒲扇,却没给自己扇风,而是替袁世凯扇风解暑。
    边是电扇,一边是蒲扇,袁世凯仍觉酷热难当。
    书房里一时静了下去,片刻之后,桌上的电话铃响了起来,袁世凯拿起电话,里头传来外交秘书蔡廷干的声音。
    蔡廷干没说多少话,袁世凯哼了一声,将话筒压回。
    “克定,你替为父去大前门火车站跑一趟,去迎接一位客人。这个客人是来拜访为父的。”
    “什么客人?为何没有预约?”
    袁克定很是惊讶,通常来讲,蔡廷干主持的事情都是外交上的事情。他迎接的客人也应该是外交上的客人,但是前几天并没有什么外国或南方革命党人说要拜见袁大总统。
    “什么客人?哼!除了日本人还能是什么人?”
    袁世凯有些答非所问,话锋一转。恨恨说道:“若论趁人之危,各国之中就属日本为最。现在看我处境尴尬,这日本人更是嚣张,“薪州事变,的谈判毫不松口,如果不是指望着日本的借款,我也不会叫你去接这斤。人。说起来,这今日本人还是我的老相识呢
第289章刺客横行(上)0
    107701908远东狂人第289章刺客横行上
    际的原野,条铁路横百其上,从北系南挚直的唾。占,铁路的两旁是膏腴的土地,土地上麦浪滚滚,烈日下泛着浅浅的金黄。
    快到收获的季节了,田间地头可以看见一些农夫,田边的土路上偶尔会驶过一辆驴车,驾着驴车的小贩将来自遥远天津的各色杂货贩运到乡下,因为这些人的存在,美国的洋油、日本的花布、英国的农具、德国的染料才能出现在这直隶平原的农村。
    田园牧歌的生活早已远去,在现代工业技术面前,传统的农家生活早已变得面目全非,人还是那些人,只是讨生活的手段已完全变样了,随着这条京奉铁路的修建、完工。越来越多的华北农民背井离乡,通过这条横亘在原野中的铁路前往那陌生而又熟悉的东三省“闯关东。”原本平静的乡村也妾得越来越喧嚣。
    随着几声长长的汽笛,原野的平静又被打破,田间的农夫们连头都没有抬,仅凭那车轮与铁轨的撞击声他们就能判断出这辆列车是一列客车,而不是有油水可捞的货车。
    英国制造的蒸汽火车头喷着滚滚黑烟,拖着数十节车厢,在那起起伏伏的麦浪中面目狰狞的咆哮着,很快就将那些对它不屑一顾的农夫们远远的抛在身后了。
    这是一列专跑奉天至北京的旅客列车,由于闯关东的中国人很多,这条铁路运营线有个很大的特点,那就是往北行的车次总是人满为患。而往南行的车次却总是旅客寥寥。而且南下的旅客多半衣着华丽。这也可以理解,毕竟“闯关东”的人不可能经常返回家乡,对于他们中的多数人来说,如果不能在东三省发财致富、衣锦还乡的话,那么还不如不回来。
    这趟列车也同样旅客寥寥,只有打头的几节头等车厢坐满了人,而且都不是普通人,甚至连中国人都不是。
    这几节头等车厢里的旅客都是日本人,为首的人是日本帝国枢密院议长伊藤博文,其他的人则多半是他的随员和保镖,其中还有几个日本、朝鲜的艺妓,是专为伊藤博文阁下排遣旅途寂寞而准备的。
    不过现在的伊藤博文却并没有将心思放在那几个艺妓身上,他正由几名亲信随员陪同,站在车厢后的登车台上,手扶栏杆,迎着风向那金黄的原野眺望。
    “中国的国土真是辽阔啊!”伊藤博文发自内心的感慨引起身边这几名随员的共鸣。
    “是啊,从奉天到这里,除了山脉就是平原,山上的木材,平原上的大豆,这些都是宝贵的资源啊
    “守着这么辽阔的国土却不能很好的保卫,支那人实在是可怜啊,与其让俄国人、英国人拿去,不如让我们大日本帝国利用这些资源。”
    “帝国的命脉就在这里,就在辽阔的支那大陆上!朝鲜已经是帝国的囊中之物,现在轮到支那了,吞并朝鲜之后,再吞并支那。帝国就能蔑视欧洲列强了。”
    “伊藤阁下,请率领我们共同为大日本帝国的利益努力吧!”
    听着随员们的表白,伊藤博文内心却是有些苦涩。
    伊藤博文前几天刚刚交卸了“朝鲜统监”的职务,改任枢密院议长。虽然表面他的任期到了。但是实际上这却是一次激烈的政治较量的结果,作为对朝政策的“缓进派”代表人物,伊藤博文被“激进派”排挤到了一边。他的缓进政策也遭到了对方的粗暴批评。
    与伊藤博文不同,山县有朋、寺内正毅等人为代表的对朝激进派坚持认为现在就是吞并朝鲜的最好时候。对于伊藤博文的缓进主张嗤之以鼻,他们联起手来将伊藤博文从朝鲜统监的个置上赶了下去,准备通过釜底抽薪的手段实施所谓的“日韩合并”。
    其实作为日本的殖民地,朝鲜作为一个主权国家早在临年就已不复存在了,一个《日韩协商条约》从法理上将朝鲜变成了日本帝国的保护国,虽然朝鲜国王仍以“大韩帝国皇帝”的称号继续住在王宫里,但是国际社会已将它视为日本的殖民地,作为直接证据”07年的海牙国际和平会议拒绝朝鲜国王的代表出席会议,这可以看作是一个标志**件。
    受此事件的刺激,日本政府的部分高官坚持认为正式吞并朝鲜的时机已到,强烈主张立即以法律的形式确定日韩合并之事,而伊藤博文本人却对这个主张持反对立场,他认为时机还不成熟,他还在等待,虽然他早已为“日韩合并”做好了一切准备。
    伊藤博文虽然是缓进派,但并不是反对派,他也认为吞并朝鲜是日本向东亚大陆扩张的必要步骤,不过理必一现实总是有差距的。因为谁也不知道欧洲列强会对日本甩采取什么样的立场,至于那个咄咄逼人的美国,更是让人放心不下。
    不过日本国内的激进派已等不及了,他们坚持认为全权主持朝鲜事务的伊藤博文挡了大日本帝国的道,于是他们扳倒了伊藤博文,踢走了这块绊脚石,而且作为辅助手段,他们还通过外务省制订了《对韩政策的方针》、《对韩施政大纲》。为吞并朝鲜的步骤定下了日程表。
    剩下的就是找个借口了,至于是什么样的借口,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将是日本国力的一次飞跃,如果日韩合并之后欧美列强并不强烈反对的话,那么无疑是对日本实办的承认。
    但伊藤博文本人并不这么看。他仍然觉得有些冒险,毕竟俄国还在一旁窥伺,虽然卿年日本与俄国已饰结了协约,从法律上解决了朝鲜争端,但是国际政治总是变化多端,再加上去年底爆发的中国南方革命。使得本就让人眼花缭乱的远东局势变得更加扑朔迷离了。
    所以,伊藤博文决定以枢密院议长的身份与沙皇俄国政府的高级官员举行一次正式的会晤,讨论一下现在的远东局势问题,如果可能的话。借此会晤彻底解决朝鲜问题和满洲问题,并将会议的结论形成协约。如果一切顺利的话,这将是日俄第二次协约,日本和俄国将借此协约由准盟国变成正式盟国。
    不过到底该和沙皇陛下的哪位宠臣会晤协商,这还需要与俄国方面接洽,日本政府决定双管齐下,一边与俄国驻日公使协商,一边派伊藤博文去北京,与沙皇俄国驻华公使廓索维茨接触,议定双方的会谈地点。
    其实这只是伊藤博文北京之行的目的之一,他的另一斤小目的是与俄国、法国公使讨论对华国际贷款的事情,这件事仅靠英国、日本是不行的。必须拉上俄国、法国,如果四个国家联合组成国际财团的话,那么协约国集团的“友谊”将进一步加强,有利于日本在朝鲜和满洲采取“断然行动。”
    于是伊藤博文交卸了朝鲜统监职务之后,根本就没有回日本,而是直接由仁”上船,先赶到中国辽东半岛的日本租借地,“关东州”会晤了关东都督大岛义昌,然后由旅顺坐火车北上奉天,拜访了中华民国东三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3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