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1908远东狂人-第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原本就阴沉沉的天已变成了铅灰色,已分不清哪是那翻滚的乌云,哪是燃烧产生的黑烟。风也越来越猛,斜吹着细雨扑面而来。
    很快,这蒙蒙细雨变成泪滴一般,呜咽着落到地面。
    天更黑了。
第七十四章 阴雨绵绵(上)
    风雨交加,浊浪拍岸
    汉江之上,两座浮桥连接着南北两岸,随着风浪微微起伏,浮桥上的队伍一眼望不到头,虽然他们身穿各式服装,手拿各式武器,但嘴里都唱着同一首歌。
    “长梦千年何日醒,睡乡谁造警钟鸣。东亚雄洲将陆沉,一曲歌词君且听……蹉跎莫遣韶光老,老大年华徒自悲。近追日本远欧美,世界文明次第开。”
    这是共和军的将士们最喜欢唱的一首歌,现在不仅军人在唱,革命卫队也在唱,就连武昌、汉阳城里的百姓们也慢慢的学会了这首歌。
    据说这是由几个留洋学生合作编的词,被群治学社的人写了谱,在湖北新军中演唱,不过以前只能在私底下偷偷的唱,而现在,所有的人都可以光明正大的唱。
    赵北站在桥头的一座防炮掩体边,穿着橡胶面的雨披,戴着竹编斗笠,雕塑一般一动不动,静静的注视着这支看上去一点也不整齐的队伍渡过汉江增援汉口,他们中有的人穿着蓑衣斗笠,有的人举着油纸雨伞,还有少数人则穿着北洋军才穿得上的外国雨衣。
    蓝天蔚和几个参谋站在赵北身边,也穿着五花八门的雨衣,多数人脚上的靴子并不防水,里头早已湿透,两只脚冰凉冰凉,但既然赵北都没去换靴子,他们也只好继续让牙关打着战。
    这场雨下的真不是时候,从昨天下午一直持续到今天,虽只是绵绵细雨,但却影响了汉口战役,由于缺乏合适的雨具,一些士兵因淋了雨而着凉,病倒了,虽然汉口战役只打了一天,但非战斗减员几乎已快赶上战斗减员了,许多病号躺在帐篷里发着高烧,却连干燥的军毯也盖不上。
    经过昨天一天激战,盘踞在汉口华界的清军万余人已被肃清,清军的最高统帅、署理湖广总督陈夔龙已率领残部退到了英租界与俄租界交界的一个路口,凭借几道街垒负隅顽抗,由于他们背靠租界,革命军担心炮弹落入租界导致列强联合干涉,所以尚未下定决心动用大炮,那数百名清军还固守在那里,不过,到目前为止,那里已是汉口华界最后的一个清军据点,攻克只是时间问题,汉口的主要战斗可以说已经结束了。
    鉴于历史上辛亥革命的经验和教训,赵北决定将主要兵力全部调到汉阳与汉口来,直接卡在清军南下进攻的道路上,无论如何,也要守住两地,将汉口当做汉阳的盾牌。与此同时,共和军也分出少量兵力由杨王鹏率领,顺着长江逆流而上进攻荆州,因为根据从俘虏嘴里得到的情报,荆州驻防八旗兵的精锐已全部调到武昌并覆没于此,所以荆州防卫空虚,沿途府县也因增援武汉而兵力单薄,减少了进军阻力,只要占领了荆州,通往宜昌府的大门就打开了,而四川那个天府之国也就不远了。
    武昌光复的消息传出后,湖北各地的会党、绿林纷纷扯旗造反,响应共和军,到目前为止,汉阳府北边的德安府和安陆府已经宣布光复,南边的武昌府下辖各县也已全部落入革命卫队手中,清廷官员不是“反正”就是授首,各地官衙前纷纷扬起红旗。
    面对一片大好的革命形势,赵北决定趁热打铁,将前线前推至滠口一带,在那里建立第一道防线,以阻挡南下清军。根据昨天截获的明码电报,结合从租界传来的消息分析,清廷已正式在河南信阳设立总粮台,南下清军已兵分两路夹击武汉,东边一路有九江的吴振汉所部挡着,暂时可以不去管,但从北边过来的清军却可以乘火车直接由滠口进攻汉口,所以,要想守住汉口,第一道防线最好摆在滠口。
    参谋曾建议继续向北挺进,越过武胜关,在铁路沿线建立多道防线,层层阻击,但赵北考虑再三,否决了这个建议,因为那样一来会使战线拉得过长,后勤压力太大,侧翼也过于暴露,而且如果九江方面挡不住东路清军的话,那么,共和军可以迅速从滠口撤退,固守汉口的第二道防线,保卫汉阳。
    “蓝参谋长,派去购买雨具的人回来没有?”赵北问身边的蓝天蔚。
    “还没有。英国租界明确表示,他们的中立立场不会发生任何改变,雨具也是一种军需品,所以,他们不能提供。”蓝天蔚说道。“已经按照总司令的意思,派人去德国租界了,不过还没传回话来。”
    赵北扭回头,目送着那些过桥的士兵远去,许多人连油纸伞都没有,就靠一个斗笠遮雨。没办法,现在租界宣布武装中立,拒绝向交战双方提供任何“军需品”,虽然参谋部费尽心机,仍然无法满足革命军对雨具的需求,刚才赵北已派张激扬回武昌城,发动百姓募捐雨具和胶鞋,这些天里时政宣讲队干得很不错,再加上平价售粮、打击奸商和衙蠹,武汉百姓革命情绪高涨,相信必有所获,不过这毕竟是权宜之计,一支正规化的现代军队是离不开可靠的后勤保障的,一座军用被服厂已在赵北的脑海中勾勒出了草图。
    “总司令,九江急报!”一名骑兵奔来,在赵北跟前勒住马,连马背都没下,递给了赵北一张纸。
    纸上写着几行字:
    “今日午后,日本炮舰五艘成纵队通过九江,清军兵舰九艘夹杂其中亦强行通过,职部恐误击日本舰队,招致列强干涉,未能及时下令以要塞**轰击,仅以野炮阻拦,击毁清军鱼雷艇两艘,辎重船一艘,清舰则趁机以重炮轰击炮台,金鸡坡残余**均毁,九江城墙亦遭轰击。幸而清军陆军尚远,未能水陆夹攻,九江似可多守几日,职部誓与城共存亡!摧毁金鸡坡后,清军炮舰与日舰冲过封锁线,高速向武汉方向驶去,中有大舰**,西征军不可掉以轻心役职部有失职守,愧对总司令,愧对革命,自请处分!职部,吴。”
    赵北将电报递给蓝天蔚等人,众人面面相觑。
    革命军一直极力避免与列强发生直接的武力对抗,以免招致外来干涉,影响革命事业,但吴振汉的这封电报却表明,即使革命军不去招惹列强,列强也会单方面采取行动。
    虽然赵北也早就说过,如果外**舰胆敢开炮,革命军立即还击,但毕竟事关重大,而且从电报上看,日本舰队似乎并未开火,对于吴振汉这样的前线将领来说,确实难以下定决心。
    并不是所有人都有决心向列强开炮的。
    当然,向列强开炮也是有风险的。此次日本舰队明目张胆的掩护清军舰队行动,这其中有什么目的?是否是因为汉阳钢铁厂炮击事件?
    众人陷入沉思。
    “清军来得真快。上谕昨天发出来,今天就摧毁金鸡坡了。”一个参谋叹道。
    “但这似乎是海军的单独行动,陆军还落在后头,不然,水陆并进,九江恐怕已经陷落了。”蓝天蔚说道。
    “海军是想抢功啊,仗着日本军舰的掩护,想给咱们来个单刀直入。”赵北摸了摸指挥刀的刀柄,望着那浊浪翻滚的江面,幽幽说道:“五艘日本炮舰,六艘清军炮舰。诸位,来者不善啊。”
    “清军陆军第一军实力雄厚,如果猛扑九江,吴振汉怕是守不住。”蓝天蔚提醒道。
    “回电吴振汉。”赵北松开刀柄,将手一举。“第一,九江不必坚守,留守部队全部南撤,利用湘帮船只溯赣江而上,全军聚攻省垣南昌,无论能否拿下南昌,进抵南昌两天之内必须全军西进,向湖南进军,策应共进会起义部队光复湖南。第二,金鸡坡损失之情况特殊,非指挥官之过,吴振汉忠勇可嘉,麾下将士用命,为武汉之光复出力甚多,特此通电,官兵一体嘉奖!”
    一名参谋记下电报内容,由赵北过目盖章之后,交给那名骑兵带回总司令部。
    蓝天蔚问道:“滠口还去不去?九江守不住,东路清军就可一路西进,直奔汉口。”
    赵北转身,带着众人走进一顶帐篷,一名参谋拿出地图。
    赵北指着地图,说道:“滠口不要去了,战线拉得太长,侧翼过于暴露,补给线容易遭到敌舰炮火袭击。汉口一带原本就地势低洼,大大小小的湖泊众多,对于防守是有利的,再派工兵部队在张公堤驻守,必要时可炸开土堤,阻挡清军,不过此事事关重大,爆破命令由我亲自下达,必须是手令!
    另外,动员铁路工人把沿途的铁轨拆掉,就算清军进抵滠口,也得用腿走过来,拆下来的铁轨都送到兵工厂炼钢。咱们就在洋商跑马场一带设立前敌指挥部,固守第二道防线,命令炮兵将大炮阵地设在租界西侧,如果清军炮舰想开火,他们也得顾忌着炮弹往哪里落。另外,再派人去兵工厂,看看能不能赶制出一种可以藏在水面之下的水雷,这种水雷结构不用太复杂,以电线目视起爆就可以了,趁着清军炮舰还没开来,咱们将这些水雷布设在航道上,不管它是哪*要向咱们共和军开炮,咱们就炸它狗日的!”
第七十五章 阴雨绵绵(下)
    赵北说得斩钉截铁,但参谋们还是顾虑重重
    “布设水雷的话,有可能遭到列强军舰干涉。”蓝天蔚提醒道。现在武汉江面停泊着十五艘外国炮舰,虽然都是小军舰,但代表的都是各国“主权”。
    “这个简单,咱们夜里布设。找些附近的船工水手,他们熟悉航道,由他们指点布设地点,夜间布雷还能隐藏雷区。”赵北抬起头。
    “兵工厂赶制出来的那些地雷也必须尽快埋设完毕,另外,炮兵还要在龟山、蛇山靠江一侧布置好炮位,挖好防炮掩体,咱们大炮射程不够,就居高临下开炮,江边的炮兵阵地也要妥善布置,充分利用敌舰射击死角进行炮战。无论如何,都必须把汉阳给我守住!汉阳丢了,咱们的革命就算是失败了。”
    “因为特战营炸桥毁车之事,比利时已经通过法国领事向我方提出口头抗议,现在再去拆铁路,是否会进一步激怒列强?”一个参谋问道。
    “管不了那么多了!火烧眉毛的时候,前怕狼后怕虎是不行的。京汉路本来就是中国的,比利时人利用满清官吏的愚蠢窃取了管理权,这本身就是强盗行为!”赵北摆了摆手。“再说了,现在巴尔干局势紧张,波斯尼亚危机还没解除,欧洲人暂时还顾不了远东。”
    “九江不守的话,上游的蕲州、黄州恐怕也守不住,咱们的精锐都在武汉。”
    “通知沿江光复地区,清军杀来时不必坚守,应该节节抵抗,缓缓后退,一边消耗清军实力,一边向武汉集中,同时分出小股部队,分散到乡下,伺机出击,骚扰清军后方,攻击清军补给线和电报线。两路清军杀气腾腾,咱们就给他们来个守株待兔,以逸待劳,谁先过来,咱们就先收拾谁!”
    参谋们纷纷领命前去布置,最后蓝天蔚也走了,只剩下田劲夫还站在赵北身边。
    “司令,咱们现在是孤军奋战啊。”田劲夫冷不丁的说道。
    赵北收起地图,叹道:“是啊。安庆已经被清军攻占,熊都督带兵北上,但很久没有消息了,现在根据情报,也就湖南的共进会起义了,其它各省似乎都还没动静,说起来,还是革命时机不成熟啊,咱们共和军现在是逆水行舟,咱们一垮,以后的革命就更艰难了。现在,就看咱们对清廷和袁世凯施展的反间计能不能成功了,否则,革命前景黯淡啊。”
    “洋人的报纸上说,袁世凯已经到租界避难去了。也不知消息是真是假。”
    “袁世凯是枭雄,枭雄不会坐以待毙,如果他现在真在租界,那么,我相信他肯定在策划什么。不过,人心难测,袁世凯到底会不会反清,也是不好说,咱们革命军还是得靠自己的力量革命。”
    赵北有些无奈,袁世凯能不能及时篡清,不仅关系到此次革命成败与否,而且也关系到他的威望,毕竟,当初在九江的时候他可是信誓旦旦的保证过袁世凯一定会倒戈一击的,若是袁世凯不倒戈,那么他的“神机妙算”就要变成“刚愎自用”了。
    “如果守不住武汉,咱们可以去四川啊。那里有粮食又有盐,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向来是割据称王的好地方,成都还有一座兵工厂呢。”田劲夫说道。
    “我也考虑过这个战略,但目前来说不能轻动,一来汉阳兵工厂不是说搬走就能搬走的,四川虽也有座兵工厂,但远不及汉阳厂的规模,而且没有钢铁厂做后盾,二来‘蜀道难’,咱们从湖北入川只能走夔门,那可是天险,只要清军在两边高山架设大炮,就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架势,至于峡江一带,更是礁多浪急,寻常蒸汽船马力不够还过不去,咱们的‘楚观’号炮舰不是说扔就舍得扔的。所以,我认为,不到万不得已不能退入四川。”
    赵北坐在凳子上脱了靴子,一边说一边将那湿漉漉的棉袜脱了,伸手摸了摸靴筒,皱了皱眉,抬起头左右望望,指着那军帐的布帘说道:“义仁,把那帘子扯下来给我。”
    布帘拿到手,赵北将其撕成两块,脚一踩,用布片将两只冰冷的脚裹了起来。
    “裹脚布么?”田劲夫忍住了笑,但那表情看上去还是古怪。
    赵北看见田劲夫的古怪模样,知道他在想什么,于是指着那脚上的布片,说道:“你别小看了这两块布,对于一支穿不起袜子的军队来说,它就是袜子的最好替代品。”
    “真的?”田劲夫愕然。现在共和军的士兵中确实有不少人没有袜子,光脚穿鞋很容易磨水疱,但士兵们多来自社会底层,脚上早就磨了几层老茧,寻常鞋子还真奈何不了那双光溜溜的脚板,倒是那些从军的秀才细皮嫩肉,离不开袜子,不过他们买得起袜子,所以,目前的共和军里袜子问题并不十分严重。
    “你别不信。告诉你,俄国士兵就用这裹脚布,这玩意用得好,比棉袜都保暖。”赵北哼了哼,伸手探了探靴筒,潮湿冰冷,但现在确实不是讲究享乐的时候,所以迟疑了一下,还是穿上了。
    带着田劲夫走出帐篷,迎面跑来一人,正是时政宣讲员总代表张激扬。
    “报告总司令!武昌群众革命热情高涨,踊跃捐献雨具,第一批雨具和胶鞋已送过江来,那些胶鞋都是鞋铺降价卖给咱们的。”张激扬敬礼说道。
    赵北回礼,说道:“石人,你们宣传队的功劳可不比前线部队小,先记你一功!”
    张激扬放下手,笑道:“总司令过奖了!若没有总司令的那些主意,群众的革命积极性也不会这么快就起来。刚才过江的时候,又有几个洋记者跟了过来,要采访总司令,现在安排在宣讲队总部。”
    赵北点了点头,抬脚就走,说道:“正好,我要举行一场新闻发布会,你马上布置。”
    “新闻发布会?”张激扬扶了扶眼镜,这几天从赵北那里学来的新鲜名词太多,一时有些目不暇接的感觉,略一思量,想起前天已举行过一场同样的新闻发布会,那是宣布黎元洪等人反正的。
    张激扬匆匆跑在前头,一溜烟不见了踪影,赵北与田劲夫没那么心急,仍旧带着卫队在汉口街道上漫步。
    作为内地最早的通商口岸之一,汉口华界最后的城垣已在去年拆除,与北边的租界连成一片,这倒是方便了革命军的进攻,不过清军的抵抗还是很激烈的,双方炮战了几乎一整天,炮击甚至引起了大火,如果不是下了雨的话,现在的汉口还是浓烟滚滚。
    一路房倒屋塌,好在百姓多已在战斗开始前撤离,没有多少伤亡,但流民却明显多了起来,街边搭起一座座的棚子,上头插着红十字会旗,棚子里头坐着神情沮丧的百姓,革命军和清军的炮火已使他们几乎失去一切,生活的前景变得更加黯淡。一些金发碧眼的洋人戴着臂章,与修女们在附近逡巡,以西方人的高傲向这些战争难民提供帮助。
    “总司令,这些百姓流离失所,咱们不能不管啊。好歹是咱们中国人,用不着洋人们卖好。”田劲夫望着那些洋人说道。
    赵北点了点头,说道:“我已让张激扬他们去做了,难民收容所就设在武昌。”话锋一转,问道:“义仁,你是农家出身吧?”
    “和吴振汉一样,都是小农出身,小时候也上过几年私塾,可是自从庚子年后,苛捐杂税多如牛毛,百姓日子一天比一天难过,要不然,我们也不会投军吃粮了。”田劲夫叹了一声。
    “你是怎么想起参加革命的?”
    “这个……”田劲夫嗫嚅了半天,才说道:“前些年,军中开始流传一些留洋学生编的小册子,像什么《革命军》、《猛回头》、《嘉定三屠》、《扬州十日记》,我们偷偷看了,都觉得那小册子上说得好,洋人压榨朝廷,朝廷压榨百姓,旗人又不把咱们当人看,要想挺起腰杆,让天下百姓吃饱饭,只有起来革命了。不过最近一段日子以来,我觉得那小册子上说得也不全对,革命之后,百姓的日子似乎也没怎么好过起来,该饿死的饿死,该冻死的冻死,好象跟以前也没什么两样,倒是那些地痞趁乱抢了一笔,有些人还做了咱们的革命军官。”
    赵北说道:“你能看到这一点,已很不错了。革命本身就是一种极端的暴力,非到万不得已,最好还是不要革命,因为革命就意味着旧秩序的完全破坏,可新秩序却未必能够立即建立,这中间的空档就叫做‘乱世’。谁愿意活在乱世?可不革命便立即饿死,革命了,至少还能多活几天。咱们中国积弱已久,国弱民穷,岂是一朝可以变强的?现在的中国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要想真正不受穷,得向工业强国迈进,这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全体国民的长期奋斗,而且需要和平稳定的国内环境和外部环境。”
    “说得好!”有人在后面叫了一声。
第七十六章 两个特殊士兵
    听见身后有人叫好,赵北与田劲夫回头望去,见两个臂戴“铁血共和章”的革命卫队队员正跟在卫队旁边推车,两人年纪都很轻,二十多岁,显然,他们推着那辆装满砖头的独轮车一直跟在赵北身后不远处,听到了他刚才的话
    赵北停下脚步,打量了一下对方。
    那两个青年肩后都披着块油布,脚上穿着崭新的胶鞋,一个头上戴着斗笠,另一个戴着草帽。见赵北望着他们,他们也放下车杠,打量着赵北。
    卫兵们急忙将两人围了起来,保护总司令。
    “这位长官,您刚才的话说得很好,中国要想强,就必须走工业化道路!不过,工业化需要的不仅是和平稳定的国内环境,还需要资金、技术和人才,人才更重要。当年日本明治维新,如果没有那帮维新志士,日本也不会有今日的强盛。”那个戴着斗笠的青年踮起脚尖,目光跳过那些卫兵的头顶,向赵北喊了几句。
    赵北分开卫兵,走到那人跟前,说道:“你说得不错,应该是个读书人,怎么也加入革命卫队了?”在他看来,革命卫队是准军事组织,其成员多是目不识丁的会党和苦力,知识青年应该是看不上眼的。
    那青年说道:“本来,我昨天是想去加入‘光头营’的,但谁知那位朱营长眼睛长到了头顶上,一听说我不会游泳,就把我一脚踢出了营,结果我只好去革命卫队投军了。不收旱鸭子就早说嘛,害我把头也剃光了,成了秃瓢。”说着,取下斗笠,果然是光头。
    他说的“光头营”就是朱大牛的特战营,汉阳战役结束后,朱大牛不仅自己剃了光头,也命令部下剃光了头发,一来表示他们的坚强革命决心,与清廷誓不两立的信念,二来也是方便化装,特战营是赵北亲自组建,用来执行特殊作战任务,相当于特种部队,经常需要深入敌军后方进行侦察、破坏等任务,所以需要在脑后挂上假辫子,剃光头的话,只需戴顶瓜皮帽就行了,方便迅速,特战营也因此被戏称为“光头营”。
    摧毁了火车站军火和两座桥梁后,特战营威名远扬,赵北有意扩大这支精锐部队的影响,震慑敌胆,又命宣传队大肆宣扬,不过没有使用“特战营”的番号,而使用得是“光头营”这个非正规称呼,如此一来,短短几日,“光头营”就成了武汉地区脍炙人口的传说,传说到了民间,这支特种部队的雏形就变成了能飞檐走壁、上天遁地的“半仙队”了。
    昨天,赵北下令将特战营扩充至两个营,不仅向军队招募兵员,而且也面向民间招募有绝活的平民,结果特战营营门前顿时熙熙攘攘,就连不少算命先生也跑了过去,当然,他们最后都被朱大牛拎着脖子扔了出去,“光头营”不是谁都可以进的。
    赵北赞许的点着头,问那青年:“你叫什么名字?如果你愿意,我可以收你进入共和军正规部队。”
    “多谢,我觉得当兵就得当特战营的兵,其他的大头兵,我没什么兴趣。革命卫队虽然不是正规军,可贵在军民一体,革命就是要发动国民热情,现在我先在革命卫队里干,以后申请去宣传队,为革命摇旗呐喊。”
    青年将斗笠戴上,伸出手去,又说道:“我叫刘复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3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