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1908远东狂人-第3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些装甲车难道也是从那里过来的么?
    “请向旅顺关东军司令部拍发电报,告之我部目前处境。再转告福岛安正阁下,帝**人将在盖平与中**队决一死战。在下恐怕只能与福岛阁下于九段坡相见了
    听了立花小一郎的命令,参谋们目光都是一黯,他们都明白,立花小一郎是决心与盖平共存亡了。
    这封电报迅速由无线电报机拍发出去,无论旅顺方面能否收到,立花小一郎都已不再关心了,他了命令之后。就坐在司令部里仔细的擦拭他的那把武士刀,直到中国炮兵的炮击结束,他才猛然站了起来,挥起了那把武士刀。
    “帝国勇士们,我们的长眠之地就在这里了!”
    没人知道立花小一郎当时的想法是什么样的。但是许多日本关东军高级军官都亲眼看到一幕让他们永远都无法忘记的景象:一名日军少将挥舞武士刀,率领一帮士兵冲向中**队据守的一处阵地,然后,他们一起被机关枪打成了筛子,而那把武士刀最终成为了一名中国将军的战利品。
    立花小一郎的阵亡只是盖平战役结束的开始,实际上,在立花小一郎阵亡之后,盖平日军的抵抗仍然持续了半天时间,在第五师团师团长大谷喜久咸少将的指挥下。日军迅速收缩了防线,边打边撤,试图绕过簸箕寨,向南夺路而逃。
    但是当日军好不容易撤退到簸箕寨时,却遭到中国装甲部队的拦腰一击,原本建制较为完整的日军部队被一分为二,一部困于沿海平原。一部撤往丘陵地区,两部日军各自为战,战局僵持到下午,从盖平南下的中国步兵加入了对日军的最后攻击,沿海地区的日军首先溃灭,接着,困守丘陵地区的日军也随即溃散,第五师团师团长大谷喜久葳饮弹自尽,盖平战役就此结束。
    三万日军大部被歼灭,只有少数残兵败将窜进了辽东半岛腹地的深山老林之中,试图逃往旅顺。
    盖平就这么攻克了,但是中国国防军攻击部队并没有就此停住脚步,他们沿着南满铁路继续向南推进,当天晚上,熊岳城不战而克。仅仅只是因为前方的一座铁路桥被日军摧毁,中**人才暂时停住了前进的脚步。
    但是,只要祖国的领土上还盘踞着侵略军,中**人的前进脚步就绝不会停止不前!
    胜利就在前方,荣誉就在前方!
第695章 冲向风车的骑士
    才晨。暑气尚未完全起来。气温也不高。人也晏得格卯稀“心情自然也是不错。
    坐在四合院天井里的那座凉亭里。杨王鹏一边哼着小曲,一边摆弄着石卓上的那架德国造摄影机,为摄影机的轴承上着机油。
    自从中日开战之后,国会休会,身为国会议员兼高级参议,杨王鹏一时清闲下来,今天又是星期天。无事可做,索性干脆将摄影机拿出来,现在他最大的业余爱好就是扛着摄影机到处走走,各处拍拍。他准备办一家电影公司,这也可以看作是练手。
    这座位于清风胡同的四合院是杨王鹏租的,过去,这里也是他收留奋进会落魄成员的地方,最妾时这里住了不下五十人,每日纷纷扰扰。可以说是热闹,也可以说是嘈杂。众人的食宿费用也基本上都由杨王鹏掏腰包,也正因此,众人戏称自己是杨王鹏的“门客”平时酒足饭饱之后,众人就在聚在这凉亭左右,谈天说地,指点江山,若是酒喝得高了些,说不好也会说些指桑骂枫、愤世嫉俗的话。
    不过现在,这座四合院已经清净许多了,自从两年前杨王鹏与赵北达成和解之后,依靠杨王鹏的帮助,许多原奋进会的落魄成员都找到了让他们感觉比较满意的工作,有的人去了政府部门,做了小职员,有的人则去了军校深造,随后又被分配到了军队之中,可以说,多数人都走上了自食其力的道路,杨王鹏的那些“门客”也就此星散四方,只有杨王鹏和他的家眷还住在这座四合院里。
    “门客”们一走,杨王鹏多少有些闲极无聊,现在之所以迷恋摄影。未必没有消遣解闷的用意,而且闲得久了,杨王鹏终于也动起了创办实业的心思,只是他这个秀才出身的草命党人实在不是办实业、做买卖的料子,前两年经营茶叶、棉花生意很是折了些本钱,直到前些日子。得到总统提醒,杨王鹏才决定投身电影制作事业,看看能不能在这上头找到成就感。
    今天清闲得厉害,杨王鹏打算扛着摄影机出去走走,看看这京郊的民情风俗,如果最近没有别的事情的话。他甚至打算去一趟蒙古草原,去塞外采采风,用摄影机记录下这个时代的社会风貌。
    正检修摄影机时,那虚掩着的院门“吱呀”一声被人从外头推开。一名西装革履的洋人走了进来,肩上扛着一架已经安装了三脚架的照相机。
    这个洋人不是别人,正是原德国驻华公使馆警卫队长、步兵少校冯丁克曼先生。今天造访杨王鹏寓所。正是事先与他约好了,准备一起去京郊拍摄民情风俗的。
    “嘿!杨王先生,我没有来晚吧?为了今天的出游,我特意向公使馆借了一辆汽车,我们可以开着汽餐到处转悠,你也可以过过车瘾。”
    丁克曼笑着走到凉亭边,将照相机架在凉亭外,随后走进凉亭,在杨王鹏对面的石凳上坐了下去,然后从面前的石桌上拿起一件摄影机的零件,很随意的摆弄起来。
    两年前。在青岛,中**队与德国访华舰队举行联合军事演习,那之后,两国关系迅速升温至极点,随后,德国政府通过特殊渠道向中国方面提出了军事结盟的倡议,并得到了中国总统赵北的积极响应,但是在递交国会审议时,中国国会里的许多亲英派议员反对与德国饰结军事同盟条约,只有少数议员支持中德结盟的倡议,其中就以杨王鹏为代表,他甚至在国会里发表了一次著名的亲德演说,极力鼓吹中德友谊。虽然最终中德结盟的倡议被中国国会“无限期搁置”但是杨王鹏却因为这次亲德演说而给德国方面留下深刻印象,也正因此,丁克曼才会刻意的与杨王鹏接近,并最终成为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当然,德国政府和丁克曼并不清楚,真正策划这场中德结盟风波的人其实是那位中国的总统先生,无论是国会里的亲英派还是亲德派,实际上都是总统推到前台表演的木偶。杨王鹏当然也充当着这种角色,甚至就连他的那次亲德演说的演讲稿也是总统叫人预备的,反应的也只是总统对外政策的一方面而已,并不代表杨王鹏的真实看法。
    杨王鹏当然知道丁克曼为什么接近他,关于这一点,总统提醒过。他身边的旧部下也提醒过,虽然这个德国政客兼冒险家有着明确的目的,但是这并不妨碍杨王鹏与丁克曼成为朋友,两人都爱好摄影,共同的兴趣似乎比政治目的更能拉近两人之间的距离,实际上,就连杨王鹏手头正在摆弄的这部摄影机也是丁克曼以私人名义赠送的。
    两人的交往已有差不多两年时间。在丁克曼的指导下,杨王鹏的摄影技术已出神入化,与此同时,在杨王鹏的指导下,丁克曼那鳖脚的中国话终于越说越溜,原来的天津味也渐渐消失了,而代之以湖南味。
    “丁克曼先生,您来得并不算晚,我们约好了八点整出发,可是现在,网刚七点半,我们甚至还有时间喝杯茶,聊聊最
    杨王鹏到不是客气,他转回屋里,提出壶凉茶,与德国人共同分享。
    喝了半杯凉茶,丁克曼兴高采烈的说道:“其实,我更愿意谈谈目前贵国与日本进行的战争,据我所知,到目弃为止,在这场局部战争中。贵**队的表现可圈可点,实在让人赞叹。
    杨王鹏淡淡一笑,摇了摇头,说道:“我呆在后方,哪里清楚前线的事情?你也不必拐弯抹角的跟我打听。我知道的并不比你多。听说此次对日作战,国防军中有随军记者实地拍摄电影,或许过段日子就能看到了,丁克曼先生,你也不必心急,到时候。我一定想办法帮你弄一份电影拷贝。”
    “妾谢,多谢
    丁克曼也明白,从对方嘴里问不出什么,于是没再追问下去,开始帮助杨王鹏装配那部摄影机,并就欧州目前的紧张局势发表他的看法。
    没等摄影机装配完毕,剪,听有人在院门外头嚷嚷。
    “号外!耸外!盖平大捷!盖平大捷”。
    听着声音,杨王鹏就知道,是邸刚过来了。
    由于杨王鹏的帮助,邓网离开了洋行,在市政府里头谋了份差事,虽然不是什么大官,不过倒也混的不错,现在他已不再像过去那样整天怪话连篇,时不时还过来跟杨王鹏聚一聚。
    邓网跨进院门,往凉亭那边一望,发现丁克曼也在这里,于是几步奔了过去,将一张新出版的报纸往凉亭里的那张石桌上一拍。
    “瞧瞧!少校先生,我早跟你打过赌,盖平日军不过乌合之众,最多几天工夫就能击败。如何?”
    杨王鹏和丁克曼向那张报纸望去,见头版位置的标题非常醒目:《盖平大捷!》。
    “盖平已克?何时拿下的?。
    杨王鹏急忙抢过报纸,匆匆扫了几眼。
    “昨天下午攻克的,盖平日军全军覆没,坐镇指挥的日本关东军司令立花小一郎被击毙,俘虏日军数千人,目前已押往沈阳战俘营,跟岫岩所俘之敌关押在一起,现在各报馆已派记者前往沈阳,用不了多久,就能在报纸上看到那些日本战俘了。嘿嘿,这一次咱们中国人算走出了口恶气,叫外国人好好瞧瞧,日本才是“东亚病夫。过去。咱们中国人没有觉醒,现在觉醒了,在赵振华的率领下觉醒了,说句实话,到现在,我才真正佩服赵振华。”
    邸网在石凳上坐了,提起茶壶。倒了杯凉茶,一口气喝了半杯,然后抹了抹嘴,向坐在一边的丁克曼望了过去,并伸出了手。
    “少校先生,希望你还记得当时我们打赌时你下的赌注。”
    “当然,我当然记得,作为军人。当然要言而有信。”
    丁克曼耸了耸肩膀,然后从口袋里摸出一只挂表,搁进了邸网的手
    里。
    “哈哈!前方打仗,我这个呆在后方的居然也能捞到好处。”
    邸网咧嘴笑了笑,网将挂表挪到耳朵边听那表盖里的“滴答”声,就听见院门那边有人在喊。
    “子仑兄,我可以进来么?”
    那网觉得这声音耳熟,扭头一瞧,那院门外头站着一人,正是重工业部次长熊成基,穿着身共和装,头上还戴着顶西式凉帽。
    “味根?什么风把你给吹过来了?快进来,快进来!”
    杨王鹏见来人是熊成基,急忙迎了过去,丁克曼也起身走出凉亭。只有那才坐着没动。
    熊成基跟着迎出门的杨王鹏走进这座四合院,取下头上那顶西式凉帽。也在凉亭里落座,并顺手将那顶凉帽搁在了石桌上。
    “子仑兄,你这日子过得可是惬意啊熊成基指着石桌上的摄影机,笑着说道。
    杨王鹏摇了摇头,连道:“哪里。哪里。不如味根兄过得充实,你好歹是政府官员,整天政务繁忙,不像我,整天无所事事,只能用消遣打发时间。”
    熊成基却是苦笑,说道:“实话跟你讲,我这个次长也是个闲职,真正主持工业建设的还是总统,还有那班技术专家,重工业建设,我这个工业外行还真是有些插不上手呢。现在,我主要还是在忙联合阵线的党务,协助太炎先生改组联合阵线。”
    “哦。味根今日过来找我,是否是为了联合阵线的事情?不过说实话。我现在是无党派人士,还真不好对联合阵线的事务指手画脚。”
    杨王鹏先谦让一番,他毕竟先后领导过群治学社和奋进会,对于党务工作很有些心得,以前,熊成基也就此问题向他请教过,如果放在两年之前,杨王鹏多半不会理睬。但是自从与赵北达成和解之后,杨王鹏也就没再玄意的将联合阵线当成是敌人,倒是邓网仍旧有些意见,对熊成基也是不怎么搭理。
    但是杨王鹏猜错了,熊成基现在过来找他,却不是为了联合阵线的党务,而是另有事情。
第696章 冲向风车的骑士
    小杨王鹏全错了意。熊成基笑了头看了看四周。据彻训月杨王鹏。
    “子仑,我有些要紧话想跟你单独谈谈,不知你是否方便?”
    杨王鹏一愣,心思电转,然后点了点头,说道:“如此,我们便去书房说话。”
    杨王鹏站起身,向丁克曼和那网告了个罪,然后领着熊成基去了书房。将房门关上,并打开了电风扇。在书桌后落座,请熊成基坐在了书桌前。
    “味根,这里没有别人,有话你尽管说,是不是振华叫你过来的?”
    杨王鹏的猜测不是没有理由。过去的两年时间里,熊成基没少为赵北充当信使,过来与杨王鹏说话。
    但是熊成基却摇了摇头,说道:“倒不是振华叫我过来的,不过我过来跟你说话,确实与振华有些关系
    “哦?愿闻其详。
    杨王鹏很是好奇,不明白熊成基说话为何如此奇怪,有些欲言又止的味道,这可不合他的性格和做事风格。
    熊成基迟疑了片刻,然后将他的来意向杨王鹏说明。
    “子仑,你我都是革命党人出身,振华也是,他还是我介绍加入光复会的,当年我们一起出生入死的反清革命,为的就是推翻满清。建立汉家江山。在过去,我对革命的认识还很肤浅,以为推翻了满清王朝。建立了汉家政权,这革命就算是成功了,当初,光复会的多数成员也是这么认为的,可是后来,共和建立之后,光复会逐渐与同盟会靠拢,并最终合并在一起。组建联合阵线。也正是从那时起。宋钝初先生开始成为我的老师,我的导师
    说到这里,熊成基顿了顿,似乎在回忆他与宋教仁先生的交往。
    杨王鹏发现熊成基的眼圈红了,对于熊成基现在的心情,他很理解。自从联合阵线成立之后,宋教仁就成了熊成基的导师,跟着这位宪政导师,熊成基也逐渐成为宪政先锋。并积极协助宋教仁推进宪政建设。但是宋教仁并没有亲眼看到他所期待的宪政制度的真正确立,在北洋政府与联合阵线政府交替的那段日子里,宋教仁不明不白的被人刺杀了,凶手至今逍遥法外。甚至不知道是谁干的。
    自从宋教仁死后,熊成基实际上继承了导师的衣钵,继续宣传宪政。并且在实际上成为新的宪政事业急先锋,不过相比宋教仁,熊成基的性格并不适合从政,他太才烈,不懂的走迂回路线,不似宋教仁那般灵活。所以,这条宪政的道路是越走越窄,如今这个国家,政治生活完全围绕联合阵线甚至是总统展开,国会成了摆设,宪法被总统**于股掌之间,这与宋教仁当年的设计相去甚远。
    现在的国家元首是赵北,他是光复会出身,当年,正是熊成基介绍他加入光复会的。也正由于这个缘故,在一开始的时候,当赵北要熊成基以联合阵线利益为上时,熊成基主动协助赵北对联合阵线进行了整顿,甚至不惜得罪一大帮大佬,他的工作实际上帮助赵北稳定了内部,并最终帮助赵北提取了全部大权。
    但是赵北接下来的表现却让熊成基有些惶恐起来,先是建立统帅堂。然后组建陆海军联合参谋部,利用这两个特殊的政府部门,赵北不仅控制了主要的政务,而且也将军权紧紧抓在他的手里,不容旁人插手。然后又是一系列的动作。打击国民同盟,遏制国会势力,扶持章炳麟担任联合阵线委员长,牵制熊成基在联合阵线的权力,,种种迹象表明。赵北正在向大权独揽的道步前进,到了这个时候,熊成基才回过味来,发现他被人利用了,而这个时候,他已无力发动反击了。
    在杨王鹏看来,熊成基恐怕是当局者迷,他太信任革命同志了,所以。他最终被人利用,将他所为之奋斗的宪政事业推向未知的道路,至于将来如何发展,已不是他可以控制的了。
    说到底,熊成基太年轻,政治斗争经验几乎是一片空白,和老谋深算的赵北相比,熊成基就是一个政治菜鸟,杨王鹏也是政治菜鸟,不然的话,两人怎么会在赵北面前一败涂地呢?
    杨王鹏是输得心服口服,那么熊成基呢?他是不是打算来一次背水一战?或看来找杨王鹏只是为了诉诉苦?
    熊成基没将话说完,杨王鹏基本上已经猜出了他的真正来意,熊成基刚才回忆当年的革命者生涯以及与宋教仁之间的师生关系,其目的恐怕就是为了引起杨王鹏的共鸣。
    杨王鹏确实有些共鸣,可是这又能改变什么呢?赵北早已控制了军队。现在国防军上上下下,各级军官中,不少人都是赵北的亲信,他们控制着大大小小的关键岗位。只要他们不乱,赵北就能镇定自若的弹压任何反抗,而且,通过发展工商业。一大帮财团被赵北捆上了利益的战车,有这些财团支持,赵北就有充足的资金收买或者消灭那些政治上的反对者,更别提他在国际上的那些盟友了。
    现在的赵北,其统治地位已经是不可动摇,此次中日开战,涧书晒细凹曰迅姗不一样的体蛤,阅读好去外口二队挂报频传技讲步稳固了他的地位,众种时候。仙丫以抚都是徒劳的,杨王鹏很清楚这一点,他也绝不会在这种时候为别人火中取栗。
    当然,对于杨王鹏现在的心思,熊成基并不清楚,在回忆完了当年导师的教导之后,他终于言归正传。
    “自从钝初先生去世之后,虽有一帮志士辅佐,但是熊某才能不足。无以胜任宪政事业,虽苦苦挣扎。但是如今的政界,却离钝初先生当年的谋越来越远了。以前,我将希望寄托在振华那边,指望他掌握中枢权力之后可以助我实现钝初先生的宪政理想,但是我没有想到。一旦掌握了中枢权力,振华竟也像那班北洋政客一般,开始醉心于权力,不肯将权力交给国民,如今。他一步一步走向独、裁,我看在眼里,痛在心中,虽多次劝谏,但他都当成是耳旁风,而且他还说,以目前之国民素质,“宪政万万不成”“非政不可”在我看来,他是权迷心窍了,完全将钝初先生当年的理想忘记了。现在,那个杨度上蹿下跳,组建刮政促进会,这实际上是振华的策划,这是在为总统大权独揽造势。子仑,你也是革命党人出身,咱们不能坐视不理,必须采取措施,使振华幡然醒悟,痛改前非。”
    熊成基说到这里,向杨王鹏望了过去,却见对方一脸木然。
    杨王鹏叹了口气,冉道:“味根,依你之见,目前什么样的政体最适合我国呢?”
    “当然是宪政。”
    熊成基有些奇怪,刚才他说了那么多话,难道杨王鹏竟没听进去么?
    杨王鹏摇了摇头,说道:“错了,错了。味根,你只看到了一面。却没看到另一面,现在的世界。列强横行,讲究的是弱肉强食。我国自清末以来,贫弱已久,虽然共和建立,但是险恶之国际形杂未变。现在,我们这个。国家必须奋起直追。必须在最短的时间里将国家变强,开启民智。宪政固然是好,可是目前我国国民文盲太多。便是那些诸仲文人也多半不懂何谓“宪政”叫他们来搞宪政,只会使中枢陷入政务扯皮之中,使国事更难收拾。依我之见,现在的这个国家,需要的不是一个扯皮的国会,而是一位睿智的领袖,一位强有力的强者,只有这样,才能将国民团结起来,奋起追赶列强,所以,在我看来,既然振华目前做得很好,那么,让他政又未尝不可啊,只要他不做皇帝。不搞家天下,那么,我们自然没有理由反对他。”
    听到这里,熊成基长身而起。愤然说道:“怎么你也这么说?黎宋卿这么说,汤济武也这么说,就连你杨王子仑也这么说,难道在你们看来。国民文盲太多就可以成为总统政的借口么?振华现在做的是不错。没人比他更适合做总统,可是你们能保证他以后永远不会做出错误的决策么?将国家前途寄托在一人身上。终究是在冒险,古往今来,圣明天子又有几位呢?是人就有私心,总统也不例外,之所以宪政,就是为了限制总统私心,保障国民利益和国家前途,虽然效率不高,可是总比拿国家前途冒险要好,总比将希望寄托在圣明天子那边要好!没错,赵振华现在实力强横。不可一世,跟他作对没有好下场,可是身为革命者,我们怎么能够因为对手实力强横而退缩呢?当初,相比满清朝廷,我们革命党人的实力不是更弱小么?外国有个故事,讲的是一名冲向风车的骑士,虽然骑士看上去有些愚钝,可是那种挑战强权的精神又岂是可以讥讽的?”
    说到这里,熊成基也明白,杨王鹏是不会支持他的立场了,于是抱了抱拳,说了声“告辞”然后转身,离开了书房。
    杨王鹏急忙起身相送,将熊成基送到院门外头,熊成基转身看着杨王鹏,似乎在等着他改变主意,但是杨王鹏并不打算这么做,明知前头是险途,还要一头冲过去,这样的人,杨王鹏非常佩服,但是他并不会将这种人当作榜样。
    见杨王鹏迟迟没有表态支持他的立场。熊成基非常失望,叹了口气。转身走了。
    杨王鹏追上几步,说道:“味根。这辆汽车是德国公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3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