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1908远东狂人-第3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支舰队已经东返,去为第二批日军登陆部队护航去了,距离太远,近岸潜艇不可能跟上去伏击,结果,郑国华就又两手空空的从大孤山赶回了旅顺。
今天下午,郑国华刚才指挥“海豹”号在登州进行过补给,然后又马不停蹄的赶回了旅顺,当他回到旅顺港外的外停泊场时,已是深夜时分,艇员们都疲惫不堪。但是却又不敢偷懒,他们都知道艇长的脾气。
连续作战,所有人都疲惫不堪。郑国华也是一样,但是他并没有因此懈怠下来,他很清楚他的任务。那就是封锁旅顺港,既不能叫港内的日本军舰离开,也不能叫港外的日本军舰突进军港附近海域掩护港内军舰突围。
虽然空军时旅顺的空袭给那支日本海军分舰队造成了很大损失,但是现在港内仍旧停泊着一些日本军舰,不能叫它们突围出去。
现在这种情况之下,如果日本舰队指挥官打算从军港突围而出的话,只能选择夜间行动,因为在白天,中国海军的潜水艇可以很容易发现日本舰队的行动,并且予以攻击。而在夜间,尤其在这种没有月光的天候条件下,要想发现突围的日本舰队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既然光线不足,无法用肉眼发现目标。那么只能依靠听觉,为了避免干扰,郑国华甚至下令在水面航行状态时不使用柴油机,而是使用电动机。但走到目前为止,什么也没有听见,除了海风,剩下的声音就是海浪拍击声,然后是那不时响起的炮击声,那是位于旅顺西南海域的中国海军水面舰艇在进行骚扰性炮击,为了避免在黑暗中误伤,潜水艇部队与水面舰艇部队严格刮分了各自的作战区,不过即使日本舰队从旅顺港突围,中国的海军水面舰艇部队也不会过来支援,原因很简单,那支舰队都是清一色的轻型舰艇,无法与日本舰队进行正面对抗,必须保存实力。能够阻止日本舰队突围行动的也只剩下潜水艇部队了,当然,还有那些密布于航道上的水雷。
郑国华放下望远镜,顺着舷梯进入潜艇指挥舱,看了眼航海钟,已是深夜十一点。
潜艇里的每一个人都非常的困,郑国华也不例外,不过还没到换班时间。这些值班水兵必须留在岗位上。
郑国华拿起航海日志,匆忙记了几笔,然后又顺着舷梯登上指挥塔哥壳,用望远镜继续在海面上搜索着。这一次,与他一起搜索目标的还有一名海军见习军官。
刚才与其它潜艇指挥官进行无线电报联系,郑国华得知,在晚上九点多钟的时候,旅顺港内汽笛声声,日本舰队动向诡异,他猜测日本舰队可能会采取行动,但是现在看来,旅顺港内一片寂静,他又有些拿不定主意了。
在海面上搜索了两个多小时。直到快凌晨两点,郑国华才结束了搜索,返回舱里,下令换班,并吩咐轮机兵启动柴油机,为电池充电,然后才返回那间狭窄的艇长舱要。一头到在床上
郑国华在床上睡了不到两个小时,就被值班军官叫醒,而这时,他正在做梦,梦见他正指挥潜艇穿越雷暴区,耳边全是“轰隆轰隆”的雷声。
“艇长!艇长!日本舰队出动了!”
郑国华从床上弹起来的时候眼睛都还没有完全睁开呢,伸出手去,下意识的去摸床头的衣服,一摸却摸了个空,再一伸手摸了摸肩膀,这才想起刚才睡觉之前并没有脱衣服,于是揉了揉眼睛,戴好军帽,跟着那名叫醒他的见习军官走出艇长舱,登上指挥塔围壳。
登上指挥塔围壳顶部之后,郑国华才明白过来,刚才他之所以做梦梦见雷声滚滚。是有原因的,因为日本军舰碰上了水雷,发生了爆炸。也正是这个。缘故,那名海军见习军官才能在第一时间发现日本舰队的行踪,此匆,虽然鱼雷的爆炸声已经停歇,但是海面上却是火光闪闪。整个舰体正在海面上熊熊燃烧。
碰上鱼雷的是一艘日本的补给舰。郑国华猜测,那很可能是一艘木壳商船,否则的话,舰体不可能燃烧,而且,鱼雷很可能是引爆了油料舱。
借助那熊熊燃烧的舰体。郑国华很容易就用望远镜看见了几艘日本军舰的巨大阴影,那些军舰正由军港主航道向外停泊场驶去,速度很快。但是军舰上却实行着灯火管制。就连探照灯也没亮,如果不是其中一艘补给舰被水雷击中的话,它们也不会这么容易就暴露目标。
“靠过去。咱们靠过去打!”
郑国华沉声下达命令,但是那名海军见习军官却提醒了一句。
“艇长,前头不远处就是咱们布设的雷区,到处都是钴雷,咱们靠的太近的话,也有可能中雷的。”
“我心里有数,你去鱼雷舱指挥;将鱼雷的定深设定在两公尺。另外,再用无线电台通知其它潜艇,叫它们赶过来增援。”
郑国华沉着的摆了摆手,然后举起望远镜,继续观察着那支日本突围舰队,至少识别出了两艘军舰。一艘是“秋津洲”号,另一艘是“千代田”号,这两艘军舰都是轻巡洋舰。而且是参加过当年中日甲午战争黄海大战的旧式军舰,现在,那两艘旧式轻巡洋舰正全速向东边的外停泊场驶去,跟着它们一起行动的还有几艘商船,这些船只显然是在充当整今日本突围舰队的先锋,说不好就是专门用来蹼雷的。
果然,走在“秋津州”号前头的那艘商船很快就接上了一颗钴雷。但是这艘商船并没有采取任何措施进行损管,仍旧保持高速向前冲去。不久之后,又吃了一颗钴雷。船速才开始减慢,与此同时,走在侧后方向的“千代田”号也连吃了两颗锚雷,但是与那艘商船一样,仍旧在海面上蹒跚而行,继续为后头的主力舰队蹼雷。
见此情景,郑国华明白过来了,这是日本舰队指挥官孤注一掷的行动。绝不是什么试探性的行动,“海豹”号潜艇必须立即占领有利阵位,对日本舰队实施鱼雷攻击。
或许是明白已暴露了目标,日本舰队终于解除了灯火管制,探照灯的光柱在海面上扫来扫去,一些舰炮已开始漫无目的的射击,像是在为自己壮胆。
看见日本舰队的探照灯,郑国华急忙顺着舷梯进入艇舱,并下令关闭了所有舱盖,同时命令将潜艇下潜至潜望镜深度。
“全体注意,准备战斗!”
通过潜望镜的目镜监视着日本舰队的航向,郑国华指挥“海豹”号潜水艇迅速占领了有利阵位。
郑的华又用潜望镜看了看,然后下达了射击命令。
“两雷间隔五秒发射!一号鱼雷发射管装填鱼雷,方位角,回转角!二号鱼雷发射管装填鱼雷,方位角,回转角!”,预备,发射!”
“嗤”
“嗤”两颗鱼雷先后被发射出鱼雷发射管。在陀螺仪的控制下,它们按照郑国华设定的航线扑向目标,并在二十秒钟之后命中了目标。
“再次装填鱼雷!两雷间隔十五秒!一号鱼雷发射管装填鱼雷,方位角。回转角,!二号鱼雷发射管装填鱼雷,方位角。回转角!,,预备,发射!”
郑国华镇定自若的指挥鱼雷兵重新装填鱼雷,然后,又将这两颗鱼雷一口气发射出去。接着,又是两颗鱼雷,直到将潜艇的六颗备用鱼雷全部发射出去,这次连续攻击才告结束。
此时,通过潜望镜望弃,那海面上已是一片狼籍。
郑国华非常满意,虽然海面上几乎没有多少光线,但是他还是干掉了两艘日本军舰,其中还有一艘是重巡洋舰,只要其它潜艇能够及时赶来增援,那么,旅顺的这支日本分舰队很可能会在这里被全部消灭。
对于日本舰队而言,这片海域就是危险的海域。
虽然对于日本舰队指挥官的愚蠢行动感到奇怪,不过郑国华很清楚。日本的失误越多,那么中国离胜利就越近,从目前的战局发展来看。这场战争的结局似乎已经越来越清楚了。
第724章 守住阵地
只与中弥漫着硝烟味,坏有那雨后泥十中散发出来的十惟圳六足合在一起,让人的噢觉变得迟钝了。
王金堂抓了把战壕里的泥土。用手掌托着,挪到鼻子前仔细闻了闻。然后仰起头,向天空望去。
天空是一片错灰色,虽然雨早已停歇,但是从这天空中的阴霾来看。指望天气很快转晴似乎有些不现实。
天气不转晴,空军部队就无法参战。那么陆军部队就必须单独作战。这确实是对陆军部队的考验。王金堂和他的部队面对这个考验,表现得还算不错,至少,他们守住了阵地。
王金堂的这支连队仍旧守卫在眈高地上,而且已经守了两天一夜,连续作战之下,部队不但非常疲惫,而且伤亡也很重,就连营部的那名田参谋也阵亡了,现在,这个阵地上只剩下不到五十个。人,而日军的进攻似乎还没有结束,他们只是暂时停止了攻击。
王金堂扔了手里的那把泥土。然后伸出手去,从身边的那口空弹药箱里抓起一把铜片,这是阵亡官兵身份牌的一部分,其中就有那位田参谋的身份牌。
许多身份牌都被弹片击穿,为了夺取绷高地这个制高点。日军用大炮向阵地上倾泄了大量榴霰弹,许多阵亡的中**人都是被来自头顶的弹片杀伤的,就连王金堂的肩膀也吃了一些钢铁碎片,幸好伤势不重,不用下火线。
王金堂靠在防炮掩体的坑壁上。将手掌轻轻一翻,看着那些身份牌落进弹药箱里,心中很是伤感。此刻浮现在他眼前的是一张张年轻的面庞但是却又是那样的模糊。王金堂甚至不能肯定,那是不是那些已经阵亡的战友。
“连长!连长!”
一名战士的喊声将王金堂从幻觉中拉了出来,他抬起头,看见一名战士正从战壕虽一侧弯着腰走了过来。身上的军装和他一样,早已沾满泥土,已是看不出原来的颜色了。
“人数清点出来了,还能作战的人只有四十个”剩下的都是重伤员。昏迷不醒,不能继续作战了。”
战士在王金堂跟前坐了下来,然后又将手里拿着的那几片刚刚掰下来的身份牌轻轻放进了那只弹药箱里。
王金堂将那几片身份牌拿起看了看,心情更加沉重。
“炮排全部阵亡了?”
“是的,刚才那名重伤员刚刚咽气。他是营部派过来的,我还不知道他叫啥哩。连长。你识字,你给我说说他叫个啥?”战士问王金堂。
王金堂看了眼身份牌,说道:“他姓张,是机炮连的排长。”
这倒不是王金堂卖关子,他文化也不高学习识字实际上是从部队开始的,所以,那名炮兵排长的名字他只认出了姓,至于舟头的那个名。他却不认识了,那个字有些生僻,他根本不知道是什么字。
“哦。张排长。”
战士点了点头,到是没有继续追问下去,而走向战壕上一靠,望着王金堂手里的那片身份牌,说道:“幸好我已经学会用迫击炮了,倒是不担心没人打*炮了。”
王金堂放下身份牌,问道:“咱们现在还剩下几门迫击炮?还有多少炮弹?”“还剩下一门迫击炮,炮弹还有五箱。”
说到这里,战士突然停了下来,顿了顿,问道:“连长,团长他们什么时候才能派人过来接防?我们营可是在这里守了两天一夜了,全营伤亡都很大啊,再不派人过来接防的话。这阵地可就守不住了啊。”
“我也不知道啊,营长既然说团部一定会派人过来,那么就一定会派人过来的。
王金堂叹了口气,站起身,走出防炮掩体,扭头向战壕的右侧方向望去,两里之外的地方有一座山头,正是营部所在,那里同样也是日军攻击的方舟,不过相比们高地,那里吃愕炮弹却是远远比不上口高地了。
毕竟,眈高个河谷地区的制高点。占领了这里。就可以控制整个河谷,卡住日军撤退的通道。
对于日军而言,只有夺取了眈高地,才有可能冲出中**队的包围圈,也正因此,日军集中力量攻击眈高地。
不过这里是山区,重型大炮很难移动到这里,因此,日军只能以让炮、野战炮从附近的山头轰击助高地,如果不是日军缺乏重型大炮的话。或许眈高地早就易手了。
出于同样的原因,中国的守军部队也不可能得到重型大炮的火力支援。他们只能依靠迫击炮和少量山炮守卫阵地,如果天气不是这么恶劣的话,或许会有空军支援,但是目前来看,天气暂时还不会转晴只能依靠陆军自己了。
王金堂在军装口袋里摸了摸,拿出一只油纸包,里头是一些烟叶,但是没有烟斗,王金堂的那只烟斗早就借给了田参谋,现在已是不知去向。王金堂只能改抽纸烟,而且卷烟的纸片也不合适,他只能从田参谋的那只文件包里搜索空白文件纸。
就在王金堂忙着与那厚厚的文件纸较劲的时候,那名坐在他身边的战士则开始保养连长的那杆冲锋枪。
就在这时,王金堂身边的那部野战电话突然响了,王金堂拿起话筒。那边传来营长的声音。
“王连长,刚刚从团部来了电报,最迟,增援部队将会在下午到达。你们务必坚守住阵地,如果人手不够,我再给你派些人过去!”
“够,人手足够。营长,你别派人过来。”
王金堂没敢要营长派过来的人。他很清楚,营部守卫的那座山头位置也很重要,如果那里失守的话,眈高地的重要性就会大打折扣。日军完全可以翻过那座山头,绕到河谷前方去,可以避开眈高地,不过那样削旧,日军就不得不放弃此大炮了,所以,日军现在的刮攻甘四仍然是曰0高地。
王金堂网压下话筒,还没有将那根卷好的纸烟塞进嘴里,就听到天空中传来啸叫。
那是炮弹撕裂空气的声音,王金堂知道,日军的进攻又开始了。
王金堂本能的匍匐下来,但是他很快发现,这一次,日军的炮击目标并不是凶高地,而是营部所在的那座山头,而且从一开始,日军的炮火就非常猛烈。
只短短一分钟的时间,营部阵地就完全被硝烟笼罩起来了,一些榴霰弹因为引信设定问题,在距离山头很远的空中就爆炸了,致命的弹片四下纷飞,并迅速失去了杀伤力,其中的一些弹片与弹丸就落在了劝高地上。
王金堂抓起那部野战电话,试图与营长取得联系,但是电话始终无法摇通,显然,电话线被炸断了。王金堂不可能知道营部那边情况到底怎么样了。
与此同时,一支日军突击部队从西侧那座山脚冲了出来,但是这一次。他们没有冲向劝高地。而是扑向营部方向。
王金堂匍匐在山顶,举着望远镜向那支冲锋的日军部队观察,由于距离太远,他不可能用步机枪火力从眈高地对那支日军部队进行火力拦截,只能眼睁睁看着日军扑向营部所在高地。
“迫击炮!把迫击炮架起来!”
王金堂只能依靠那仅剩下的一门迫击炮了,他指挥几名士兵,匆忙将那门藏在掩体里的迫击炮扛到了阵地上,迅速架起来,然后,由几名会操作迫击炮的士兵进行射击。
第一炮打在了很远的地方,日军指挥官甚至很可能没有注意到那颗炮弹,然后是第二炮,这一炮近了些,但是距离日军的攻击部队仍然
“五十公尺,再往回调五十公尺!”
王金堂举着望远镜,就站在这门迫击炮旁边,为士兵们指引着方位。毕竟众人都不是职业炮手,调整射击诸元不是那么麻利。
不过在众人的努力下,第六颗炮弹终于命中了日军攻击部队的侧翼。而且正好落在了一名指挥冲锋的日军高级军官身边,横飞的弹片瞬间就将那名日军指挥官击倒。
王金堂继续指挥士兵们用迫击炮射击,炮弹一颗又一颗的先后落在了冲锋的日军部队阵型中,打倒不少日军士兵,但是仍旧是杯水车薪,无法阻止日军冲上那座并不高而且的势也并不险要的山头。
当日军步兵冲击到距离山头阵地不到二十公尺的地方时,日本炮兵部队的射击才停歇下来,而这些,阵地前方的那些木栅已经被轰得面目全非了。
几乎就在日军炮兵停止射击的那一瞬间,硝烟弥漫的山头阵地上突然响起冲锋枪的射击声,密集而猛烈。几乎在刹那间就遏制住了日军的攻势。
最先冲上山头的日军士兵迅速被弹雨击到,顺着山势滚了下去,跟在后头的日军士兵虽然没有立即调头往回跑,但是他们的冲击速度明显慢了下来,而且不少人甚至还匍匐在了山坡上,举起上了刺刀的步枪,向山头阵地射击,试图压制住中**队的火力。
站在眈高地上,王金堂将营部阵地的战斗一览无余,他并没有因为日军攻势受阻就轻松起来,他很清楚,日军绝不会就此善罢甘休,从日军这一次的主攻方向来看,日军指挥官显然是决心丢弃重装备,翻过那座山头撤退了。
但是只要中**队还据守着那座山头,日军就无路可撤,除非他们愿意绕个远道,可是目前的战况之下,日军指挥官已经不可能舍近求远。因为就在这支日军攻击部队的后方,是数万被围困在山区的日军主力。无论如何,日军必须打通这条道路。
“轰!”
“毒!”
中**人不仅在用冲锋枪和步枪阻击日军的冲击,而且也扔出了手雷,在这种近战中,手雷的作用往往比冲锋枪更大,手雷一炸,日军顿时停止了前进,然后迅速往山脚撤了回去。
但是日军步兵前脚刚撤,后脚日军炮兵就又开始了压制性射击,营部阵地再次陷入炮尖之中,硝烟再次将阵地笼罩起来。
王金堂站在眈高地上,看得揪心。或许,前两天眈高地遭到日军攻击的时候,营长也是这样的心情吧,不过当时营长可以向沏高地派遣援军,但是现在,眈高地只剩下不足五十人。是不可能派人增援营部阵。
“连长,炮弹快用完了,咱们还开炮么?”
一名操作迫击炮的战士询问王金堂,但是王金堂并没有任何迟疑。
“打!炮弹全部打光!如果日军突破阵地,就算我们有足够的炮弹。那又有什么用呢?”
于是,很快,所有的迫击炮弹全部消耗完毕,不过几分钟之后。这些半调子炮手们只能站在那门迫击炮旁边,望着营部阵地干瞪眼了。
不过,日军仅仅只向营部阵地发起了两次冲锋,然后,迅速撤退了。日军的炮兵也停止了对阵地的炮击,一切又像开始时那样,非常迅速的结束了。
这之后,就再也没有战斗了,缆高地和营部阵地都守住了,直到团长率领援军赶到增援,日军再也没有发起过进攻。
到了次日,传来消息,那支日军已经调头南下了,他们试图向南夺取一条出路。
但是王金堂却相信,日军不可能在南边找到什么出路,因为守卫在那里的也是中**人,像王金堂一样,他们一定会守住阵地,将日军关进笼子。并等待着指挥部的总攻命令。
第725章 鸭绿江方向
烈日当空。汗流浃背,正是正午时耸,眼看着就快到午恨竹点六
一声哨响,正在修筑野战工事的士兵们立刻放下手里的工具,在军官的带领下走向炊事班,领取他们的午饭。
午饭很简单,就是高梁米饭、猪肉炖菜,无论是饭还是菜,都是拿大行军锅煮的,虽然调料简单,但是在经过重体力劳动之后,所有的人都吃得很香。
与其他人一样,蒋瑚武也吃得很香。虽然米饭不是他最爱吃的大米,但是就着那碗香啧啧的猪肉菜汤,这胃口也是不错,而且还分了一小勺辣抓油,往汤里一拌,直吃的浑身是汗,不停的举起水壶,往喉咙里灌着凉开水,而且导其他人一样。也是赤膊上阵。
这里是镇江堡,正当面就是级河。渡过操河,再往东北方向走上几十里地,就是鸭绿江了,镇江堡距离国境线的直线距离也就那么几十里地。毫不夸张的说,这里就是国防第一线,也是整个鸭绿江防线的南端。
之所以不紧挨着鸭绿江布置防线,主要是为了躲避日本海军的炮火。虽然鸭绿江上有一支中国海军的分遣舰队“野鸭部队”但是相比强大的日军海军,那支舰队的实力太弱小了,一旦日军派遣军舰进入鸭绿江,那么中国的陆军部队就可能在鸭绿江边遭到炮火轰击,所以,干脆主动将防线后撤几十里,此举未必没有当年春秋时代晋文公“退避三舍”的用意,其目的是使敌军失去战术上的某些优势。
至于防线以东的中国平民,也都被疏散到了防线后弈,在国战面前。家园是顾不上了,而且为了疲敝敌军,防线以东地区也实行了“焦土政策。”绝不留一间房屋、一口水井、一棵树木、一条道路给日本军队使用。
蒋瑚武和他的战友们现在正在修筑的野战工事正是国防工事,只不过这支部队的多数官兵并不是中**人,而是来自于朝鲜半岛的朝鲜人,这支部队就是那支所谓的“大田部队。高丽独立军”的下属支队,最高指挥官是朝鲜人赵七。蒋朗武只不过是部队里为数不多的中方军事顾问之一。
“大田部队。在安州战役中损失很大,原算分散突围到朝鲜半岛南部地区打游击的,但是就在突围命令下达前的一刻,一支中国国防军的骑兵部队突然冲破日军防线。将大田部队从安州包围圈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