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1908远东狂人-第3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领事先生,您似乎过高的估计了美国政府和美国企业在这个国家工业与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虽然我也承认,美国政府和美国企业对于中国工业的发展至关重要,但是我同时也要持认为,没有来自德国的全力支持,这个。东方国家也不会在工业建设上取得如此让人诧异的进步面,我对您对自由经济原则的理解不是很赞同,在,众种政府高度干预经济的做法恰恰正是这个东方国家在工业上取得辉煌成就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没有政府的统一规利和设计,现在我们恐怕不会在广州这里看到这么多的现代化工厂,或许,这里最多会出现一些作坊式的小企业,而且只能依附于外国资本,不能掌握定价权。当然,政府对经济的过度干预也可能导致经济的僵化,这是需要仔细权衡的。”
莫理循一本正经的分析了一番。这让那位美国领事马文有些不耐烦。
“定价权?如果不是欧州的战争。中国人能拿到定价权?莫理循先生。我知道你对中国人有很强烈的好感,但是这种好感最好不要误导你的判断,欧洲处于战争之中,从螺丝钉到蒸汽机,各种物资都处于短缺状态,在这种卖方市场下,只要拥有工厂,就拥有定价权,在这种欧洲交战国甚至连人力都严重匿乏的状态下,中国人如果不能掌握工业品定价权的话,那么他们就一定不适合工业时代的生存。”
“可是你也必须承认,事实就是如此,中国人成功的主导了某些工业制成品的定价权,比如说油漆刷、消炎药、自行车、收音机,有些商品,中国人依靠技术优势将价格抬起来,赚取惊人利润,比如收音机。而有些商品,中国人则依靠廉价的人力资源将价格压下去,与其它国家包括美国进行竞争,比如说自行车,无论价格是高是低,至少,中国商人取得了部分商品的定价权。”
“别提那些中国的奸商了,他们极其讨厌,我在广州担任总领事不过一年时间,美国商品在本地的销售额就下降了差不多一半,如果不是欧洲市场的巨大需求的话,或许美国商人又会向国务卿抱怨外交官们没有尽到职责了。相信我,莫理循先生。只要欧洲战争一结束,当欧洲市场对中国工厂关闭大门的时候。这个国家肯定会出现经济上的萧条。”
“是的,我也是这么认为的。在中国人的传统文化中也一直强调危机与机遇并存,这本来就是一个既有希望也有危机的时代,就看中国人怎么应对这个时代了。”
就在两个洋人为中国经济和工业的发展而争执的时候,一辆美国福特轿车喷着黑烟驶到了马文面前。车门上打着徽记,正是美国驻广州总领事馆的汽车,等轿车停下,那名司机下了车,走到马文跟前,看了眼站在一边的莫理循。
“领事先生,对不起,我来晚了,路上堵车,今天本地的一家航空公司将在珠江上进行一次新型客机的飞行表演,城里的许多人都跑去看热闹了,奂通非常拥挤司机将他迟到的原因告诉了马文,这引起了马文和莫理循的兴趣。
“是那种全金属结构的水上客机么?我听说中国人制造了好几架这样的全金属远程客机,据说可以装载二十人。”莫理循询问那名司机。
“是的,先生司机点了点头。
“领事先生,不如我们也一起去看看莫理循向马文建议道。
“既然莫理循先生这么感兴趣,我们就一起去码头看看吧。不过车其坐不下这么多人,我只能让我的随员们另外叫车回领事馆了,幸好现在的广州也与上海、武汉一样出现了出租汽车公司,而且可以电话叫车。”
马文同意了莫理循的建议,两人乘上这辆美国领事馆的福特轿车向白鹅潭码头赶去,但是一路之上交通拥挤,等他们赶到码头的时候,已经快中午了,而那架传闻中的全金属结构的远程客机已经起飞了所以,他们并没有看见飞机起飞时的盛况,只能等飞机返航了。
虽然不能目睹飞机起飞时的盛况,不过作为一名嗅觉灵敏的记者,莫理循其实在前段时间就关注过那种由武汉飞机制造公司研制的大型远程全金属结构的民用飞机,根据他的到的资料,那种全金属结构的飞机似乎是由中国技术人员自行研制的,而为此目的,中国的工商部专门在西南地区建立了两座大型电解铝工厂,并为其配套修建了一系列型水电站,为工厂提供电力,正是那两座电解铝工厂为飞机厂提供了性能优良、价格低廉的硬铝合金。
在欧州军事强国仍然用木头、帆布制造战斗机的时代,中国人却已开始用锃合金制造飞权了,显然,中国人对航“空工业的重视远远超出其它国家最大胆的猜测。
根据中国飞机制造工业的一贯表现。莫理循坚持认为,这种全金属结构的民用飞机绝对不是中国人研制的第一种全金属结构的飞机,或许,在这种民用飞扭试飞之前,类似的全金属结构军用飞机早已列装空军部队了吧。
鉴于那架试飞的客机将在半个小时之后返航,而现在又到了午饭时间,莫理循和马文决定利用等待飞机返航的工夫到茶楼里去坐坐,体验一下中国传统式的休闲方式,顺便吃些中国式的点心。
出乎莫理循的意料,在茶楼上。他碰见了一位熟人,正是当年他在轮船上认识的那位为“远东和平委员会”服务的中国陆军军官蒋瑚武,当年,他是少校,但是现在,这位中再军官已是上校军衔……!
第826章 进步
二理循和马女选择了座位干白鹅潭附沂的茶楼,距面糊州协近。站在茶楼上可以望见码头,他们决定就在这座茶楼上等待那架进行飞行表演的民用飞机返航。
今天飞机在这白鹅潭码头试飞,来看热闹的人很多,中国人、外国人,男人、女人,将这附近的大街小巷挤得水泄不通,就连茶楼上也挤满了人,莫理循和马文好不容易才挤进茶楼,但是里头已经没有座位了,就连包厢也是满的。
“知道这个国家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么?那就是人口。随便哪个地方都可以看见人群,根据去年政府的人口调查,这个国家的人口实际上已经接近了五亿,这还不包括那些边远省份的国民。”
“所以,德国一直在极力拉拢中国,为什么?就是因为看中了中具的人力资源。想象一下,从五亿人口中可以编练多少军队吧?一旦这个,国家完成了工业化并进行全面军事动员,足以让整个欧洲战栗
莫理循和马文满头是汗的评价了一下这个东方国家的人力资源,两人都不甘心,在二楼包厢附近晃悠,等着空出座位来,就在这里,莫理循听到有人在大声说话,而且使用的不是当地的方言,而是湖南腔的国语,说话的时候声音抑扬顿挫,很有感染力。莫理循是个记者,有许多特长,其中之一就是记忆力惊人,凡是与他说过话的人,哪怕只见过一面,以后如果听见对方说话,即使没有看见正面,他也能够记起此人是熟人。
此时,那熟悉的声音就在包厢中响起,莫理循驻足听了几秒钟,最终确认对方应该是熟人,只是一时想不起在哪里见过,于是探头望向包厢里头,看见了几名中**官,其中有海军军官,也有陆军军官,而那名正在大声说话的正是一名陆军军官。
此亥,这些军官正在讨论关于那种全金属结构的民用飞机的细节,显然,他们也是过来看飞行表演的。
“其实啊,前几天这架飞机就飞过一次,不过是从武汉那边飞过来,事先没有通知,所以也就没多少人看,当时我倒是在广州,可是也没听说飞机过来的事情,结果今天才第一次看到那架飞机。你们刚才问,为什么这架飞机是一架水上飞机?而且机身造得像船底?我虽然不是内行,可是好歹也跟着空军弟兄们一口锅里扒过饭,当初对日作战结束之后,我也去武汉转了转,所以这关于飞机制造的事情,我多少懂的一些,既然这架飞机是要跑菲律宾航线,那么这就必须考虑到海上的安全,于是这飞机就有必要做成水上飞机,而且机身也必须做成船底一样。只有这样,万一发生发动机故障而不得不在海面迫降的话,这就可以保障安全
说话的人正是蒋钥武,但是他背对莫理循,所以即使莫理循将头探进包厢,也瞧不见他的正面。
军人毕竟是军人,这观察力确实厉害,蒋瑚武说话的时候发现坐在他对面的那名海军军官抬起头向他身后望去,而且保持着这个仰头的姿势达数秒钟,于是立即闭上嘴,扭头向身后望去,看见了那名正在包厢门口探头探脑的洋人。
“哈!军官先生,我们又见面了。”
莫理循终于看清楚了蒋朗武的正面,于是笑了起来,他想起来了,没错,这个陆军上校就是那名曾替“远东和平委员会”充当联络官的军官,当年,他与对方在一艘转运朝鲜反日武装分子的英国轮船上见过面,对方也接受过他的采访,只是采访并没有进行多久,而莫理循的雪茄却少了一根,至今,莫理循还能隐约记起这个陆军上校抽雪茄时那脸上的奇怪笑容,而当时,他还只是一名少校。
“你匙”
蒋瑚武站起身,面朝莫理循,他的记性可没有莫理循那么好,再说了,这些洋人在他看来长得都差不多,也分不清楚谁是谁,当然,那些曾经在军队里服务过的德国教官除外,那帮人可以依靠手里的棍子叫你记住他的绰号。
“莫理循,英国《泰晤士报》远东地区总编,上次,我们在一艘英国轮船上见过面,而您,当时是远东和平委员会的一名联络官,主要负责协调船上那些朝鲜武装人员的安置
莫理循拿出了自己的名片,同时也有些失望,上次见面的时候,他可是给过对方一张名片的,显然,对方从来就没将他当回事,或许那张名片早就不知道扔到哪个角落里去了。
“啊?”啊!想起来了!想起来了!你就是那个英国记者”。
蒋谢武到底是想起了莫理循是谁,接过那张名片,就顺势给对方来了个虎抱,并将莫理循引见给那些在座的中国陆海军军官,虽然他并不怎么认识这个外国记者。
“澳大利亚人,我是澳大利亚人。谢谢
莫理循一边纠正着对方的错误认识,一边将站在门外的美国领事马文介绍给在座的这些中**官,而马文显然也对这些闲坐的中**官感兴趣,看到桌子边还有几张空位,他主动要求加入讨论。
“那好,请两个坐在这里。不过我话说在前头,我们只讨论异用飞机,不讨论军用飞机,不然的话,我们可能会上军事法庭的许州二倒也干脆,井约法二章,免得对方问东问西,吊然在生用从有空军军官,可是这陆军和海军中也编有航空兵,这么问来问去,确实有些危险,实际上,作为中**官,与外国人同坐一桌,这多少就有些别扭,在座军官中很有几位起了离席而去的心思,不过到底是没走,但是也打定主意,从现在起,只喝茶,不说话。
蒋谢武到是没那么多顾忌,只要不谈及军事,一切好说,从民用航安事业的发展说到民用船舶的制造,从远程无线广播电台说到那台摆在包厢角落的电子管收音机,好让这两个洋人知道,中**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这素质不比列强职业军官差。
听说莫理循要去菲律宾马尼拉采访那场即将举行的丰美海军联合演习,蒋谢武非常高兴,极力撺掇这个澳大利亚的记者退掉那张已经预订的船票,与他一起坐飞机飞去菲律宾。
“哦?您也要去马尼拉?。莫理循有些惊讶。
“是的,我也要去马尼拉,现在我是中国驻马尼拉使馆的武官,此次回国是述职。现在赶回马尼拉是去处理一些公务,再过段日子,我就奉调回国了蒋朗武实话实说。
“您打算坐飞机去菲律宾?是今天从白鹅潭码头起飞的那架客机么?”莫理循问道。
“当然。那架飞机完成试飞之后,后天就将正式执行广州至马尼拉的航线飞行任务,届时,飞机先从广州起飞,然后在香港加一次油,接着由香港起飞,直飞菲律宾,中间不需再加油就可以飞到马尼拉,比起坐船来,又快又舒适。我已经预订了机票,听说还有空位,如果你现在就去订票的话,或许能赶上首次商业飞行,要知道,同坐那架飞机的都是阔佬,你或许能够从他们那里弄到一些金融界的密闻。
现在咱们中国航空业发展迅速,这架“进步。号全金属飞机只是民用航空金属时代的开端,将来,类似的飞机或许还会出现在太平洋航“线上,到了那时候,或许邮船就会被飞机淘汰,中国与美国之间的旅行将更加方便,而邮件的邮递时间也将大大缩短。”
蒋谢武非常乐观,这使莫理循也受到了感染,于是点头同意了他的邀请,打算与他一同乘坐飞机飞去菲律宾。
不多时,天空中传来飞机发动机的轰鸣声,那架试飞的全金属客机“进步。号已经返航,听到飞机发动机的轰鸣声,这间包厢里的军官们都站起身,有几人走到窗边,向外眺望。
“莫理循先生,马文先生,我们去码头那边看看飞机吧。”
蒋谢武邀请莫理循和马文一起去观看飞机水上降落,而对方也愉快的接受了邀请。
很快,蒋朗武带着莫理循和马文赶到白鹅潭码头,此时,那架飞机已经降低了高度,并已进入降落航线,几分钟后,船底式的机腹降落到了江面上,飞机依靠螺旋桨的推进在江面上滑行了一段距离之后就停了下来,并将缆绳抛到了一艘等待在一边的拖轮上,由拖轮拖着向码头逆流而行,并最终靠上了码头。
当勇敢的飞行员从飞机上走下,并走上码头的时候,现场的人群欢呼起来,在现在所有的工业门类中,没有什么比飞机工业更让人感到新奇的了,沉重的金属浮在水上已经不是新闻,但是现在,同样是金属制造的工业产品却能够飞上天空,这多少让现场的中国人感到了一真骄傲。
“看见了没有?这就是中国航空工业的实力。现在,请问世界上还有哪个国家制造出类似的全金属大型飞机呢?”蒋娴武颇有些得意的看了莫理循一眼,发现这位《泰晤士报》的远东主编有些走神。
“您说什么?哦。全金属结构的飞机,这确实让人感到惊讶,作为国际友人,我为贵国工业的长足进步感到欣慰,不过我同时也非常好奇,不知道贵国的飞机制造企业现在是否也制造出了全金属结构的军用飞机呢?”
莫理循狡检的旁敲侧击,但是蒋朗武没有上当。
“哈!这个,问题,您不应该问我,而应该去问飞机设计师。我,只是一名普通的陆军军官,我只知道,在未来的战争中,空军和航空兵部队将成为陆军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了空军的协助,陆军的进攻速度和防御能力将进一步增强
蒋明武简单的评价了一下空军和航空兵部队的作用,这并不是他的夸张之辞,实际上,此次回国,他不仅是述职,而且也与一帮总参谋部的高级军官观看了一场秘密的飞行表演,就在那场表演中,他亲眼看见了那种最新式的全金属双翼单座战斗机,虽然只有两架,而且也没有刷油漆,但是那闪亮的机壳以及那震耳欲聋的发动机轰鸣声让蒋明武印象深刻,全金属的结构,更强动力的发动机,直觉告诉他,那种飞机是划时代的。
这种戈时代的进步是中国的航空技术专家脚踏实地一步一步走出来的,而且充分发挥了他们的想象力,更是中枢政府不计成本向航空工业投资的结果,这直接导致中国航空工业领先于其它各国。,!
第827章金鹰
卉婷的玉空,连绵的群山,雪山与冰川反射着阳米,伪佛朋勺航向的灯塔,即使在很远的地方也能望见那闪动的光芒。
天空中,十八架灰蓝色的双翼单座战斗机分成左中右三组,由东向西飞行,高度四千五百公尺,机翼下和机身侧面都绘制着中国空军的金鹰军徽,而那垂尾的侧面则绘制着具体部队的番号与飞机的编号从番号和编号来看,这十八架战斗机来自空军第一战斗机联队第一飞行大队。
这支飞行中队只是一支临时拼凑而成的飞行中队,代号“金鹰”飞行中队的飞行员和飞机来自不同的中队,而指挥这支飞行中队的指挥官就是安军副司令孟飞,军衔少将。
作为一名空军少将,孟再并不喜欢坐在办公室或者指挥室里对着地图指指点点,他更喜欢蓝天,痴迷于飞行,也正因此,当从总参谋部领到这次转场任务之后,孟飞就亲自指挥这支飞行中队过来了。
这里是天山山脉的支脉塔勒奇山,又称婆罗科努山,此刻那机翼下的连绵群山就是婆罗科努山的纵深地区,山脉最高处接近雪线,在这种空域飞行,对于飞行员而言,是一个相当严峻的考验,高寒缺氧,而且山风剧烈,如果飞机在这里发芒故障。救援的难度可想而知。
值得庆幸的是,这十八架战斗机都是最新式的全金属结构战斗机,机奂与机身蒙皮都是硬铝合金制造。连接上下机翼的撑杆也是同样的铝合金材料。再加上那五百马力的液冷发动机提供的强大动力,足以愕证飞行安全。
这种战斗撼广,是中国航空工业的骄傲:“超级黄蜂”式战斗机。
虽然“超级黄蜂”式战斗机确实是用来取代“黄蜂”式战斗机的主力机种,而且两者从代号来看似乎也很相似,但是实际上,“超级黄蜂”与“黄蜂”之间并无太大关系,“超级黄蜂”是一种全新设计、全新概念的战斗机,无论是在设计理念上,还是在性能上,“超级黄蜂”都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所有战斗机。
“超级黄蜂”的设计工作开始于旧占年初,其实早在旧旧年的年初就完成了第一架原型机的测试与试飞,但是最终的定型生产却推迟到了旧旧年的年底,因此,目前制造的数量并不多,不过一百余架。而且受制于无线通讯设备研制进度的迟缓,本应装上机载电台的战斗机现在仍旧无法在空中进行无线电联络,也正因此,原型机上的翻起式舱盖被取消。飞行员坐舱仍旧采用敞开式坐舱。以方便飞行员以肢体动作进行相互之间的联络。
由于动力强劲,“超级黄蜂”的火力也得到了加强,机头周围共安装七点九毫米航空机枪四挺,并采用弹链供弹,总共备弹一千颗,除此之外,在机翼和机腹下还可以挂载轻型航空炸弹,进行对地轰炸,或者挂上一具同样由铝合金制造的副油箱,以增加航程。
除了火力强悍之外,“超级黄蜂”式战斗机的飞行速度也相当惊人。得益于动力强劲的发动机和前起落架上的整流罩,“超级黄蜂”的最高时速达三百公里,比目前其它国家装备的所有飞机都快,而且其升限已突破七千五百公尺,因此。在飞机上配备氧气供应系统就成为必须考虑的问题。
自从设计定型并进行批量生产之后。“超级黄蜂”就一直是中国空军部队的绝对机密,即使是空军的高级军官,亲眼见过这种新式飞机的人也不多,而且自从进入部队列装之后,“超级黄蜂”式战斗机就一直优先配属给驻东北地区的空军部队使用。
此次“超级黄蜂”飞越婆罗科努让”是这种新式战斗机第一次靠近中国西北边疆地区进行实战部署。孟飞当然有足够的理由直接带队飞行。在现在的中国空军里,确实没有人比他更有资格指挥中队飞越婆罗科努山。
为了此次转场任务,孟飞和他的队员们已经做了充分的准备,从行动之前飞行计戈的制订到此次飞行所需油料、弹药和地勤人员的挑选,孟飞都亲自过问,不敢有丝毫马虎。尤其是油料,普通汽油无法提供足够的动力,因此,“超级黄蜂”使用的是一种混合燃料,由于添加了苯。这种燃料无法长期储存,只能在使用之前临时配制,孟飞也亲自指导了这种混合燃料的配制。
孟飞率领飞行中队从迪化起飞。向西直飞目的地伊犁,为了保证航程。飞机只装备航空机枪,除此之外飞机没有装备任何武备,只加挂了一具副油箱。
由于氧气有限,不可能一直在高空飞行,因此当飞行中队飞到低海拔地区的时候,孟飞就会率领飞行员们蹿到低空,取下氧气罩,呼吸那干冷的山风。此次转场伊犁,除了执行战备任叼儿外,飞行中队坏有个任务那就是向伊犁的地方政部”引一送过去一批电子管收音松,现在伊犁的一座小型水电站已经建设完工,可以为电子管收音机提供足够的电力了。一旦这批电子管收音机送到目的地。那么伊犁地区不通无线广播的历史就算是结束了。
现在,孟飞双腿的正下方就摆着一台崭新的电子管收音机,由于体积巨大,占据了大半个,机舱,这多少妨碍了他的腿部动作,蹬舵的时候也必须谨慎。
看了眼气压高度表,已经是三千公尺的高度,可以取下氧气罩了。孟飞抬起手,将氧气罩取了下来,并关闭了氧气阀门,然后将头探出坐舱,向地面望去。
毕竟是山区,气温比平原地区低。现在又是网开春没多久,那山头与山坡上的积雪还很厚,反射着阳光,地面上白晃晃一片,看不见多少其它的颜色。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