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1908远东狂人-第5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连美国总统的公开讲话都承认,对于盟国而言,这是一个“艰难的时代”。
在这种情况之下,在这种媾和的舆论之下,以放弃菲律宾利益为交换条件,换取亚洲的继续中立,或许是美国政府继续这场全球战争的唯一正确选择。
就这样,美**队撤出了菲律宾,美国在西南太平洋地区的最后一处战略据点也就此丢失,那么,美国从西南太平洋战区反攻日本的企图也就此落空,这个战略无法实施了,既然这个战略已无法实施,美国政府只能再次调整战略,重新将关注的重点方向挪回欧洲和非洲战场,利用从菲律宾调到南非的那数万美军生力军,美国政府做出一个重大决定,从1944年2月开始,反攻非洲,先吃掉东非的意大利军队,然后再扫荡西非、北非的德**队,等夺回北非之后,再以北非为跳板,对欧洲大陆实施战略反攻。
配合美军行动的还有英联邦军队,盟军决定首先清除已经攻到坦桑尼亚的意大利军队,这个战役代号“训狮计划”,战役开始时间是1944年2月20日。
有了美军的协助,坦桑尼亚的英联邦部队迅速发起了全面反击,意大利军队根本抵挡不住来自盟军的猛烈攻击,在几天之内连续丢失了几处战略重镇,沿着印度洋海岸线撤回肯尼亚,而盟军则一路猛追,意大利军队在肯尼亚也无法立足,只能继续北撤,一口气逃回索马里,并向德国求援。
接到意大利的求援请求之后,德国非洲军团迅速行动起来,从埃及进入苏丹,在隆美尔元帅的指挥下突击肯尼亚,吸引了盟军一部分兵力,总算是解除了意大利军队正面的威胁,不过非洲战场的战局也就此再次僵持下来。
在非洲战场硝烟弥漫的时候,太平洋战场也同样硝烟滚滚,日本海军与美国海军仍在争夺着太平洋的战略主动权,由于日本从亚洲各国得到贷款,日本的政府财政总算是暂时避免破产,因此,日本依旧控制着太平洋的战略主动权,并对美国本土太平洋沿岸城市发动了更为猛烈的轰炸,动用飞机的同时,日本军部还使用了一种“秘密武器”,既“气球炸弹”,利用太平洋的大气环流将挂载着炸弹的氢气球放飞到高空,然后由气流带动飘向美国,并在预定的时间投下炸弹,战果本身不大,但是攻击目标却没有任何确定性,这引起了美国民众的极大恐慌,美国报纸将这种“飘炸战术”斥责为“史上最无耻的作战方式”。
在这种情况之下,官方辟谣已经没有任何作用,各种传闻迅速蔓延到美国社会的各个角落,继日本侨民被“集中管理”之后,德国侨民的“集中管理”也引起了美国记者的重视,但是问题在于,美国的德裔人口众多,不是日本侨民可以相比的,人心惶惶之下,一些城市发生了骚乱,有的城市甚至不得不宣布实行军事管制。
就这样,时间到了公元1944年3月29日,这一天对盟国方面而言刻骨铭心,就在这一天,德军由挪威出击,在苏格兰实施登陆,苏格兰战役开始,虽然英国皇家舰队使德国登陆部队付出重大伤亡,但是“海狮计划”还是执行了,从苏德战场调回西线的德国陆军以一种征服者的姿态踏上了英国本土。
同一天,英国政府正式宣布迁都加拿大渥太华,并拒绝承认战败,英国与德国的战争仍将继续进行,英国所有能跨越大西洋的船只都载满了从英国本土撤退的英国国民,这是一场壮观的现代民族大迁移。
或许是看到了英国人的强硬态度,德国元首希特勒发表公开讲话,宣布德国愿意在“目前的战略格局”基础上与盟国方面进行有条件的和平谈判,以期尽快结束这场“再也没有任何意义”的战争。
由于德国元首发表讲话的这一天正好是4月1日,因此又被称为“愚人节讲话”。
第1205章 走在世界的前列
第1205章走在世界的前列
戈壁滩的日出是壮丽的,茫茫黄沙的尽头,一轮巨大的红日冉冉升起,光芒四射,驱走黑暗,带来光明,戈壁的荒凉与孤寂也带上了几分悲壮的色彩。
今天的日出仍像往常那样壮丽,而且在那朝阳的光辉中,可以看见一架重型轰炸机向着西边的靶场飞去,飞机的发动机轰鸣着,震撼着戈壁滩上的孤寂。
这里是一处新武器试验靶场,许多新式武器,无论是空军的、陆军的还是海军的,只要是在这里研制的,就会在这里进行测试,而今天,又一种新式武器将接受专业人员最为严格的测试,这些年以来,这座靶场已经经历了太多类似的日出,许多新式武器通常都是在这种天气晴朗、风和日丽的情况下接受首次测试的,一些武器成功的走上了战场,而另一些武器则被无情的打入了冷宫,从此尘封于武器试验基地那汗牛充栋的秘密卷宗之中,若干年之后,如果卷宗被销毁的话,那就又是一个历史之迷了。
这座武器试验靶场代号“试验田”,它隶属于苍穹基地,由于是常规武器靶场,离基地不远,一条五公里长的道路连接着基地和靶场,而现在,当日出之后,靶场那边已经是严阵以待,就等轰炸机过来投掷新式武器了。
今天接受实弹测试的是一种代号为“妖火”的新式炸弹,这种炸弹与普通的航空炸弹在结构和原理上有些不同,这种炸弹的内部装填的并不是普通烈性炸药,而是一种混合液体,它由数种不同的易燃物混合而成,在炸弹弹体内呈液态,依靠两组特殊引信依次起爆,第一次起爆炸飞弹体,并抛射混合液体,第二次起爆则将已经与空气充分混合的易燃液体所形成的气溶胶点燃并引爆,从而形成猛烈的空气爆炸,以冲击波的方式毁伤目标,同时消耗爆炸空间的氧气,由于其产生的冲击波非常强大,但是留下的弹坑却不大,因此不仅可以用来消灭有生目标,而且可以用来清扫丛林、雷场,是一种运用前景非常广泛的新型空军武器,其实,“妖火”的正式名称是“燃料空气炸弹”,它的威力极强,爆炸之后所扫荡的有效区域比常规烈性炸药大百分之四十。
“妖火”的原理其实并不复杂,但是制造起来难度却不小,主要难点在于引信,如何完美的确定两次起爆时间之间的间隔才是武器专家们最需要攻克的难关,引信起爆时间确定之后,还必须选择合适的引信,是电雷管还是火雷管?哪一种雷管更可靠?这些都是研制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解决之后,才轮到寻找合适的装药,以及挂载这种燃料空气炸弹的合适载具。
由于“妖火”太重,全弹重量超过七吨,中型轰炸机是背不动的,只有重型轰炸机以及重型运输机可以运载,所以,今天的首次实弹空投测试为了保险起见,还是选择使用中国空军现役的“苍鹰”式重型轰炸机执行投弹任务,由于“妖火”的弹径太大,即使是“苍鹰”也不得不拆下了炸弹舱门,将炸弹半露在弹舱之外,这使轰炸机看上去有些古怪。
即使是“苍鹰”上阵,“妖火”的重量仍旧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即使发动机全功率运转,轰炸机的飞行高度也达不到要求,不过既然试验计划不能轻易更改,现场指挥官还是下达了“投掷炸弹”的命令。
“妖火”从五百公尺高度投下,拖在炸弹后头的那具稳定伞并没有太多的影响到炸弹的下落速度,炸弹非常准的落到了距离瞄准点不过五十公尺的范围内,当弹头前部的那根长长的探杆接触到地面的瞬间,第一组引信就顺利起爆了,整个炸弹像一个摔烂的西瓜,迅速四分五裂,内部装填的大量易燃液体向四面八方抛洒,形成了一团乌云状的雾状物,并迅速与空气混合,然后,在很短的时间内,第二组引信起爆了,现场监督测试的军官们只觉得眼前一道眩目的闪光,目标区域就被一团巨大的火球笼罩起来,冲击波瞬间就吹飞了一些模拟建筑的屋顶,并推倒了附近的一些砖墙,同时在戈壁上扬起猛烈的沙尘暴,巨大的爆炸声扫荡着周围的一切,等一切稍稍平静之后,一团蘑菇状的黑烟在爆炸处腾起,裹挟着沙尘冲向天空。
“整个一小型‘巨狰狞’么。”
一名有幸参加过“巨狰狞1号”原子弹测试的军官不禁为眼前的一幕乍舌,看到那似曾相识的蘑菇云,他立刻联想到了原子弹爆炸后的景象,不过那却要比眼前的景象壮观多了。
“测试基本成功,就看试验区埋设的那些地雷是否被完全诱爆了。”
现场指挥官非常振奋的宣布了测试基本成功的消息,现场响起一阵掌声,说实在的,这气氛确实远远比不了原子弹测试成功之后的气氛,不过参与这个项目的所有科研人员仍然为此感到振奋,能为国防出把力,众人都很高兴。
“诸位,今天中午,食堂那边,我请客。”
观摩测试的项目组组长肖白朗兴奋的宣布了他的决定,众人更是高兴,能打打组长秋风,众人自然乐意,何况,项目成功之后,组长的奖金也是不少的,“吃大户”现在已是苍穹基地的一个不成文的规矩。
测试成功,剩下的事情就是由军方人员清点轰炸效果,并评估“妖火”的作战效能,这些事情就与多数项目组的科研人员无关了,于是肖白朗留下两名技术员协助军方代表工作,而他则率领其他人驱车赶回苍穹基地,继续他们的工作,毕竟,“妖火”项目只是目前苍穹六号工程组的一个在研项目,这个工程组现在同时还在进行好几项重要武器项目的研制工作,时间紧,任务重,众人说笑归说笑,这工作态度还是必须认真的。
不过,当肖白朗与部下赶回基地的时候,他却惊讶的发现今天上午不用工作了,因为总统到基地视察来了,这也是大选结束之后,成功赢得连任的赵大总统第一次视察苍穹基地,他热情的邀请所有科研人员前往礼堂,他要为有功人员亲手颁发勋章、奖金,所以,今天上午基地放假半天。
总统总是这样,每次视察基地都不提前打招呼,让基地的保卫人员好一阵手忙脚乱,好在基地与世隔绝,倒也不用太担心有人刺杀总统,到了上午九点半钟,礼堂的授勋仪式就顺利举行了,作为苍穹基地六号工程组的组长,肖白朗也从总统那里弄到了一枚“天工勋章”,这也是他得到的第二枚“天工勋章”。
授勋仪式并没有持续多长时间,很快,多数人都回了宿舍休息,准备中午“吃大户”,只有少数科研骨干被总统留了下来,促膝长谈,肖白朗也在其中。
“肖工啊,在这里还生活得习惯吧?”
“习惯。”
总统对肖白朗是格外关心,而肖白朗也不好说“不习惯”,其实他确实不太习惯这里的气候,以前他在特斯拉实验室,后来被调到苍穹基地,主持六号工程组,来到这里已经差不多四年时间,可是还是不太习惯当地的戈壁气候骤冷骤热,“早穿棉袄午穿纱,抱着火炉啃西瓜”,这种生活在文章上看看也就罢了,别真以为这种生活惬意,刚开始的时候或许觉得新鲜,可是时间一长,就想念中原的花花世界了,肖白朗耐得住这里的寂寞,可是并不代表他的媳妇也耐得住,这几年里,两口子没少为此闹别扭,好在工资高,肖白朗只能多买些奢侈消费品,哄媳妇开心,免得以后没人伺候他。
“习惯就好,习惯这里的生活,才能安心工作。对了,肖工啊,你们六号工程组就是主持‘飞剑工程’的项目组吧?现在,‘飞剑工程’进展情况如何了?”
总统很快言归正传,提到了一个重要工作,“飞剑工程”就是地空导弹工程,这是一种雷达引导攻击的防空武器,随着喷气式飞机的装备,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军用飞机的飞行高度将越来越高,速度也将越来越快,普通的高射炮已经难以进行有效打击,未来的陆军防空,或许就只能依靠这种地空导弹了。
“工程进展顺利,目前已进入最后测试阶段,根据我们的估计,最迟下个月就可以进行实弹测试,为了保险起见,第一次测试将以一架螺旋桨靶机为目标,第二次实弹测试才会使用喷气式靶机。”
肖白朗点了点头,这个项目也是他手头最重要的项目,而他之所以被中枢点名从特斯拉实验室调到苍穹基地,也正是因为他对雷达、无线电制导技术的突出贡献,实际上,他也是特斯拉最得意的弟子,基本上传承了特斯拉的衣钵。
“很好,对于你的能力,我是非常信任的,希望你再接再厉。‘天剑工程’完成之后,你们六号工程组可以暂时放下手里的其它在研项目,与二号工程组合并,一同加快‘擂石工程’的研究进度,现在世界局势非常紧张,中枢必须加快备战步伐。”
总统一番勉励,让肖白朗立即精神一振,虽然不是二号工程组的成员,不过他作为二号工程组的客串顾问,他多少也知道二号工程组正在研究的“擂石工程”的一些细节。
所谓“擂石工程”就是一种新式制导炸弹,这种航空炸弹与已经列装部队的“滚木炸弹”有些不同,“滚木”虽然也是一种无线电制导炸弹,但是它是依靠轰炸机轰炸瞄准员通过观察窗目视遥控飞向目标,对于飞机在投弹之后的航线、高度要求很苛刻,因此精确度不高,而且飞机也容易在炸弹制导过程中遭到地面火力攻击,但是“擂石”不同,这种制导炸弹将采用电视制导的方式进行遥控,在带有摄象机和无线电信号发射/接收机的炸弹投掷之后,飞行员可以迅速操纵飞机飞离危险空域,只要飞机还在炸弹无线电信号接收范围之内,机舱里的轰炸瞄准员就可以继续通过电视监视器遥控炸弹飞向目标,这种新型制导炸弹结合了电视技术、无线电遥控技术,实际上是一种可以遥控的滑翔炸弹,攻击精度相当高,但是结构也更复杂,体积也更大,二号工程组不干别的,就研究“擂石工程”,为的就是尽快拿出合格的产品。
“请总统放心,请中枢放心,我们一定会拿出合格的新式武器的,中**队的武器一定会更加先进,我们一定会走在世界的前列。”
肖白朗用力点了点头,关于世界局势,他虽然是身在蛮荒,可是却也通过各种新闻媒体了解得很清楚,不用总统说,他也知道,中国已经离这场世界战争的旋涡越来越近了,或许很快,战争舞台上将再次出现中国国防军的身影。
第1206章 秋风1944
第1206章秋风1944
一望无际的草原上,铁路笔直的延伸,由东向西,看不到尽头,一列蓝钢列车正在这条笔直的铁路上高速行驶,朝着西边奔驰而去。
在其中的一节车厢里,赵北坐在沙发上,全神贯注于手里的一份文件,这是刚刚由侍从室和秘书处整理出来的国际局势备忘录,现在,赵北需要好好的理一理目前的国际局势发展,同时也理一理他的思路,看看是否需要调整一下这副世界棋盘上的棋局。
现在是1944年9月,国内刚刚结束了总统选举,赵北毫无悬念的再次连任,现在,终于可以将全部心思放在更重要的事情上了,而就在选举期间,赵北也一直在关注着这件事情,这件事情就是中国什么时候参加这场世界大战?
国内的一些报纸曾经一度揣测,中国或许会在1944年年初正面介入这场世界大战,赵北也曾是这么认为的,不过他很快发现,美国政府比他想的要聪明,义无反顾的采用了一招“壮士断腕”的战略,以放弃菲律宾的全部利益为代价避免了与亚洲联盟进行直接的正面对抗,所以,赵北以前曾制订的先东后西的战略就派不上用场了,那么现在,他必须改变战略,调整战略方向为西。
将中国的战略进攻矛头指向西边,这不仅是因为太平洋方向“风平浪静”,而且也是目前国际形势的需要,毕竟,纳粹德国已经吃得太饱,现在需要有人在德国那滚圆的肚皮上狠踹一脚,让德国在完全消化这些食物并增强体质之前就一命呜呼。
这一脚要由中国来踹,赵北现在其实已经准备抬起脚了,就等一个冠冕堂皇的参战借口,而国际形势也非常适合他寻找这个借口。
现在的国际形势,已经与1944年年初很不一样了,在上半年,国际上连续发生了两件大事,足以促使中国立即全面介入这场世界大战:
第一件国际大事是英国的沦陷,1944年3月底,纳粹德国利用苏联战场形势全面转好的形势,从东线战场抽调了大量精锐部队,投入西线,并立即发动了登陆英国本土的“海狮计划”,从苏格兰实施登陆作战,并非常迅速的结束了苏格兰会战,在1944年5月初的时候,德国陆军就已经兵临伦敦城下了。
伦敦可不是斯大林格勒,德军只用了五天时间就将这座曾经的“日不落帝国”的首都变成了一片瓦砾,而在此期间,德国空军、海军也与英国皇家海军和皇家空军进行了惨烈的厮杀,北海和英吉利海峡成为两国殊死搏斗的关键战场,英国想阻止德军后续部队登陆英国本土,而德国想突破英国的海上封锁,厮杀是惨烈的,战斗的激烈程度也是空前的,最终,在付出巨大牺牲之后,英国皇家舰队主动撤离了战场,将北海和英吉利海峡的制海权拱手相让,并撤往加拿大休整,而此时,所有的英国人都已意识到,伦敦的陷落是不可避免的了。
伦敦是在1944年5月9日正式宣告陷落的,标志**件是德国副元首鲁道夫。赫斯的一段演讲,而这段演讲是在伦敦著名的海德公园门前进行的,当时,赫斯站在一辆德军“虎”式坦克上,向随军记者发表讲话,以德国元首希特勒的名义宣布“英国已被征服”,而就在当天晚上,柏林举行了声势浩大的胜利集会,在集会上,纳粹德国元首希特勒再次宣布“英国已被征服”。
伦敦陷落,虽然英国政府拒绝承认英国已经沦陷,但是这种狡辩是改变不了一个基本事实的,自从伦敦被德军占领之后,流亡加拿大的许多英国公民都悲观的认为,英国已经在事实上灭亡了,或许用不了多久,加拿大政府将取代英国政府行使最高权力,同时,绥靖主义情绪开始在所有英国公民心中抬头,许多人开始对邱吉尔政府的坚持抵抗政策表示不满,甚至开始怀念当年的张伯伦政府,而英国青年中也开始出现“斯德哥尔摩症候群”,对纳粹的“赫赫武功”崇拜得五体投地,认为纳粹很可能会完成*人类的最终统一事业,虽然这种英国人数量很少,但是他们毕竟代表了一种悲观情绪。
英国的沦陷是国际上的一件大事,不仅直接导致原本中立的爱尔兰被迫倒向德国,而且也导致盟国的大西洋对德前线向后退了很大一段距离,从英伦三岛一直退到了冰岛,而在这个距离上,盟国空军的轰炸机对德国进行战略空袭的难度更大,许多远程轰炸机只能勉强飞到德国西部,而且它们中的多数实际上在大西洋上就已被德国空军战斗机拦截了,这样一来,德国的工业生产能力就不会遭到严重削弱,德国的战争机器可以更有效率的运转,那众多的“虎”式重型坦克就是最好的证明。
这是第一件国际大事,而当年发生的第二件国际大事就是苏联政府突然宣布单方面与德国达成和平协议,这违反了苏联政府与盟国方面达成的“不单独媾和”的协议,但是苏联政府却我行我素,这也可以理解,英国沦陷的消息给了困境中的苏联政府沉重一击,这种打击是心理上的,远比军事上的打击更为沉重,据说,斯大林也正因此一病不起,最终于1944年7月病逝,而由于混乱的局势,以及斯大林生前没有来得及指定法定接替人,因此,苏联政府内部陷入了极大的混乱中。
在经过了一番明争暗斗之后,贝利亚终于接过了权杖,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对所有政敌和潜在竞争者进行了血腥的“清理”,包括朱可夫、伏罗希洛夫在内的一大批拥有丰富实战经验的高级将领被处决,这种自毁干城的行为也直接导致了苏军士气的低落和人心的涣散,即使苏联想继续战争也已经做不到了,而且此时,苏联控制的有效领土已经缩小到了乌拉尔山东西两侧以及乌拉尔河流域,在这种情况之下,贝利亚力排众议,主张与德国达成和平条约,或许是需要一个与中国、亚盟的缓冲地带的缘故,纳粹德国居然同意了苏联政府的媾和请求,与之签定了《乌拉尔条约》,正式结束了两国之间的战争,时间是在1944年7月20日。
苏德媾和的消息引起了一场国际心理大地震,不仅美国政府为之震惊,就连一直非常淡定的中国政府也对此表示了极大的不安,并为此专门召开了秘密会议,专门讨论此事,在会议上,许多高级幕僚和军事参谋均认为有必要立即参战,遏制德国的独霸世界势头,但是最终,赵北还是决定将参战日期继续推迟,因为他想先离间一下日本政府与德国政府的关系,毕竟,日本和德国是盟国,按照盟约,如果中国向德国宣战,则日本也应该向中国宣战,赵北不想两线作战,虽然他确实也清楚,以日本目前的国力和军力,是不可能同时进攻中国和美国的,即使日本与美国立即停战,日本也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