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1908远东狂人-第5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会呢?真正的元首此刻又在什么地方呢?
    希姆莱非常希望知道真相,而且他也很快知道了真相,就在替身元首走上演讲台,开始背诵元首讲话的同时,一名党卫军副官走到了希姆莱的跟前,转达了元首的一个命令。
    “元首希望您在集会结束之后,尽快赶往‘日耳曼尼亚地堡’。”
    希姆莱点了点头,表示他已完全领会了元首的意图,并且继续呆在集会现场,等到那个冒牌货“元首”结束为时不过十五分钟的演讲,并乘坐汽车离开之后,希姆莱才跟着副官赶往希特勒的地下指挥所“日耳曼尼亚地堡”,而在走之前,他向海森堡和Q先生告辞的借口是“紧急公务”,而且他也相信,海森堡和Q先生都不可能分辨出真假元首,因为他们从来也不知道元首替身的存在,实际上,就连希特勒身边的将军们也不清楚有这样一个长相惟妙惟肖的假元首的存在,所有替身的训练工作都是由希特勒最信任的情妇完成的,至于戈培尔、戈林那帮人知道不知道替身的事情,希姆莱却是不能肯定了,就连希姆莱也只是通过细致的观察而得出“元首使用了替身”的结论的,而替身的真实身份则是希姆莱利用党卫军的情报系统秘密调查出来的,替身的事情,显然是高度机密,元首似乎认为希姆莱也无权知道。
    日耳曼尼亚地堡就在柏林郊区,位于一座森林深处,这座地堡实际上是“日耳曼尼亚工程”的一个组成部分,而“日耳曼尼亚工程”则是一个宏伟的首都建设工程,这个工程是出自希特勒的命令,并由他的御用建筑师负责设计和施工,由于欧洲已经被德国征服,现在,这个工程已经开始加紧施工了,而首先进行施工的就是柏林的地下工程系统,其中既有错综复杂的地下交通网络,也有纳粹设计的秘密军事设施,而“日耳曼尼亚地堡”就是这些秘密军事设施中的一部分,这座地堡从规模上讲甚至比东普鲁士拉斯滕堡的“狼穴”更宏伟,也更复杂,目前尚未完工,不过希特勒已经迫不及待的将他在柏林的地下指挥中心转移到了已经完工的设施中去了,而现在,希姆莱也正是要去那里觐见元首,真正的元首,而不是那个替身。
    穿过重重警戒线,希姆莱终于赶在元首规定的时间之前赶到了地堡,直到见到元首本人,希姆莱才惊讶的发现,在场的人几乎全是希特勒最为信任的心腹,其中既有像他这样的党棍,也有像曼施坦因那样的战术天才,而且,几乎整个德军参谋系统的头头都赶到了地堡会议室,等待元首的接见,而且他们与希姆莱一样,多数人并不清楚为什么元首要在这个时候在地堡里召见他们,以致于在结束了勃兰登堡门前的演说之后,元首就急匆匆赶回了地下指挥所。
    在场的人里,或许只有希姆莱心里清楚勃兰登堡门前的“元首”是冒牌货,而真正的元首恐怕一直呆在“日耳曼尼亚地堡”里谋划着什么新的计划,不过希姆莱还是理智的保持着沉默,他不希望元首知道他知道元首替身的事情,那太危险了,还是装糊涂为好。
    难道,当元首替身在胜利集会上演讲的时候,真正的元首却在地堡里思索今天会议的主要议题么?希姆莱正是这么分析的。
    “先生们今天元首召集会议,是为了决定一件非常重要、非常紧急的事情,现在,由我先将一个重要的突发*况向你们通报。就在今天上午,亚洲联盟安全理事会召开会议,并通过了一份决议,这份决议被称为《非洲自由宣言》,根据这份所谓的决议,亚洲各国已普遍承认非洲已摆脱殖民地命运,而且将支持非洲各地独立建国,仅仅这个决议本身没有什么,但是就在亚洲联盟安全理事会通过这个决议之后仅仅一个小时,美国政府就正式宣布完全接受《非洲自由宣言》,并完全赞同决议的精神。先生们,显而易见的一个事实是,亚洲已经逐渐向美国靠拢了,非洲的所谓‘自由’、‘独立’其实只是一个阴谋,一个巨大的、卑鄙的阴谋,它针对的是帝国的非洲蓝图,我们必须立即行动起来,阻止这一阴谋”
    首先代替元首本人发言的是宣传部长戈培尔,他的话引起了将军们的一阵骚动,现在德军正在非洲与盟军展开拉锯战,偏偏这个时候,亚洲联盟宣布承认非洲的独立与自由,而美国也赞同这一决定,这显然不是巧合,这肯定是预谋,而且联想到前不久中国举行“秋风1944”演习时美国副总统在媒体前的公开露面,这一切的一切或许真的是一个阴谋,其目的应该就是阻止德国控制非洲。
    “先生们亚洲人对非洲事务的干涉仅仅只是他们敌视帝国的一个侧面,而在此之前,亚洲人已经一遍又一遍的在挑战我们的耐心和容忍,就在上个月,我们在高加索前线的部队就有二十多名上校军官被俄国游击队杀害了,而站在俄国游击队背后的正是亚洲联盟和伊朗国王。在这种情况之下,帝国已经忍无可忍,我个人也已经忍无可忍我已经正式决定,在南高加索地区采取果断行动,打击俄国游击队,同时也打击一下亚洲劣等人种的狂妄和无知今天,我们就是要在这里制订一份详细的进攻计划,我们要让亚洲和全世界都知道,任何挑战帝国利益的行为都是不被允许的都是极其愚蠢的我有信心迅速击败所有敌人我们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消灭一切劣等人种为日耳曼时代的到来扫清道路”
    随着元首本人发言的正式结束,在场的所有人都在会议桌后站了起来,抬起右手,高喊胜利口号。
    “嗨希特勒”
    希姆莱在喊口号的时候迟疑了一下,他的直觉告诉他,元首这一次的果断决定似乎是不太合适的,但是他却不敢公开反对元首的决定,实际上,在场的所有人都不敢公然反对元首的决策,那些将军们或许可以给些不同的意见,但是换来的往往是被解职的命令,接连胜利的现实已经使元首陷入了一种藐视一切的自我陶醉情绪之中,而且许多人也认为他是战无不胜的。
    但是,元首真的是战无不胜的么?希姆莱拼命的想将这个大逆不道的念头从脑海中驱赶出去,但是却做不到,因为他的脑海里已经浮现出了一幕可怕的场景,一个比苏联、美国更难对付的敌人或许就要登场了,德国,或许已经笼罩在这个敌人巨大身形的阴影中了。
第1215章 阿拉斯
    1944年,11月15日。
    伊朗西北部,高加索山脉,靠近苏联南部边境的地方,高加索山脉的崇山峻岭之间夹着一条河,阿拉斯河,这条河发源于土耳其境内,向东流淌,注入里海,河的北岸是苏联的加盟共和国阿塞拜疆、亚美尼亚,河的南岸就是伊朗王国。
    现在,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已经被轴心国军队完全控制,虽然那里还存在着一些苏联游击队,并且确实也对德国在当地的统治造成了相当威胁,但是,在德军一次又一次的疯狂扫荡中,苏联游击队仍然不得不经常性的越过阿拉斯河,潜入伊朗境内,在以前,对于苏联游击队的这种跨境游击战模式,德军清剿部队往往束手无策,毕竟,国境线的南边就是伊朗王国领土,而伊朗王国又是亚洲联盟的正式成员国,受到亚盟“集体防卫体系”的保护,德国如果不想招来亚盟的军事报复的话,就只能约束高加索战区的德军部队不得轻举妄动。
    不过现在,情况有了变化,从1944年11月7日起,驻扎在高加索战区的德国军队就改变了以前在阿拉斯河边境上的“不挑衅”原则,而且就从当天开始,原本听不到枪声的阿拉斯河边境一带就开始响起冷枪,多半都是德军部队从河的北岸向南岸射击,而且德军炮兵甚至向阿拉斯河南岸发射了一些野战炮的炮弹,虽然这些炮弹并没有造成伊朗公民的伤亡,但是这些炮弹确实是落到了伊朗王国境内,对此,伊朗王国政府已经正式通过德国驻伊大使向德国政府提出了正式的外交抗议,并且将这一“边境挑衅行为”形成为书面报告,提交给了亚洲联盟安全理事会备案。
    另一方面,纳粹德国政府在收到伊朗王国政府的抗议之后,也立即做出了回应,纳粹外交部发表声明,指责伊朗王国政府支持旨在破坏高加索地区“和平”的俄国游击队破坏分子的军事行动,要求伊朗王国政府立即撤回对俄国游击队的所有形式的支持和庇护,并将居住在伊朗境内的游击队领导人驱逐出伊朗,或者干脆移交给纳粹德国政府。
    由于有亚盟撑腰,再加上伊朗国王也确实想借德国军队的手清除掉南高加索地区的那些敌视王国政府和国王陛下的分离主义势力,所以,伊朗王国政府非常干脆的拒绝了纳粹德国政府外交部这份带有最后通牒意味的照会,同时向边境派遣了大量武装部队和准军事部队,以“防备侵略”为掩护做好了消灭边境异己势力的军事准备,不过伊朗军队的主力距离阿拉斯河边境仍旧比较远,因为伊朗国王不希望将宝贵的王军精锐消耗在可能爆发的边境战争中,他只是想利用这支军队下山摘桃子。
    现在的阿拉斯河实际上是火药味十足的,不时会爆发零星的交火事件,德国军队时不时的也会将少数特种部队派到阿拉斯河南岸,攻击苏联游击队的营地,而苏联游击队也往往会从阿拉斯河南岸的营地出发,越过阿拉斯河袭击对岸德军的据点和仓库,并消灭那些与德国鬼子合作的叛徒。
    阿拉斯河的形势是微妙的,复杂的,甚至是危险的,伊朗国王也知道他实际上是在玩火,所以他也做好了必要的防备,而具体措施就是向亚盟安全理事会再提交一份报告,要求亚盟尽快派遣一支“精干的安全部队”进驻阿拉斯河边境哨所,以“中立者”的身份阻止任何跨越国境的军事行动,如果可能的话,这支安全部队最好同时承担一下“剿匪”任务,协助伊朗王军荡平割据当地的部落武装以及外国武装,这显然是指那些不服王化的阿塞拜疆人、亚美尼亚人、库尔德人、土耳其人。
    亚盟安全理事会是在1944年11月11日接到伊朗王国常驻代表提交的这份邀请安全部队进驻的报告的,在中国、兰芳、远东共和国、缅甸、马来亚、伊拉克等国常驻代表的积极促进下,这份报告在当天就通过了安全理事会的表决,亚盟安全理事会当时就决定立即派遣一支多国部队进驻伊朗北部的阿拉斯河边境地区,维持当地的秩序与安全,并阻止任何跨越国境的军事行动,不过同时,亚盟安理会也表示,不会插手伊朗的内部事务,换句话说,伊朗国王如果想“剿匪”的话,只能自己动手,别想叫亚盟背黑锅。
    就在决议通过的第二天,一支由斯里兰卡、缅甸、马来亚、暹罗四个国家武装部队组成的多国安全部队就接到了调防命令,并且效率极高的于当天从原驻地西奈半岛启程,分别通过空中航线和陆上通道抵达伊朗与伊拉克边境地区,并在11月13日正式进驻阿拉斯河边境线,从当地部落武装手中接管了当地的边境守卫任务,配合地面部队行动的还有来自中国、兰芳的少量空军部队,伊朗皇家空军和皇家陆军也将提供后勤支持。
    与此同时,德国政府也接到了来自亚盟的正式通告,对于这份“阿拉斯决议”,纳粹德国政府没有给予任何正式回复,直到今天,1944年11月15日,亚盟安全理事会仍然没有收到德国官方的任何书面回应文件。
    显然,德国政府的态度不明朗,为了以防万一,亚盟安全理事会在今天上午再次举行全体会议,讨论阿拉斯地区的紧张局势,并且通过一份新的决议,根据这份决议,亚盟将进一步增强驻阿拉斯地区的安全部队的实力,中国也将派遣地面部队进驻阿拉斯地区南部,以作为多国安全部队的可靠后盾。
    亚盟安全理事会的代表们坐在会议室里举举手,表决一下,通过决议,既不累也不危险,倒是那些执行命令的亚盟安全部队的官兵却要承担政治家们带来的风险甚至是危险了。
    暹罗(泰国)陆军军官差诺。颂比亚上校就是这样一个为亚盟的政客们跑腿的军官,他现在就是阿拉斯国际安全部队的一名前线指挥官,他的手下有六千多名亚盟安全部队的军人就部署在阿拉斯河南岸,在亚盟驻伊朗安全部队总司令正式任命之前,颂比亚上校就是阿拉斯地区的最高军事长官,而且也可以指挥一下当地的几支部落武装。
    像往常一样,今天起床之后,吃过了早饭,上校先生又坐在他的办公室里翻阅昨天晚上和今天凌晨时候收到的电报了,一切看上去都是那样的“正常”,阿拉斯河北岸的德军仍像往常那样沿着边境线巡逻,并向阿拉斯河南岸进行冷枪射击,天知道他们在打什么东西,而亚盟的安全部队也按照上级命令,只要德军不向哨所开枪射击,他们就不予以还击,而如果德军再次向伊朗王国境内开炮的话,亚盟安全部队的前线指挥官也必须先请示上级之后再决定是否炮火反击,而现在,颂比亚上校的上级其实就是远在天津的亚盟总部军事参谋机关。
    必须承认,差诺。颂比亚上校现在的日子过得是提心吊胆的,边境上的紧张局势让他想起了“亚洲解放之战”前夕东南亚地区的紧张空气,而且他也亲身经历过那场战争,当然,上校先生其实并没有真的在战场上跟英国军队打过仗,实际上,战争爆发的时候,他只是暹罗南部边境上的一个边防站的站长,当时的军衔还只是少校,而且当英国军队从马来亚撤向缅甸的时候,颂比亚少校先生被英国军队扣押了,并做了一段时间的战俘,也正因为这段不怎么光彩的经历,差诺。颂比亚差点就被赶出暹罗军队,后来如果不是他到中国军校镀了两年金的话,或许他现在最多也就是个少校军官了。
    为了防止再次被俘,颂比亚上校自从率领部队从西奈半岛来到阿拉斯防线之后,每天都密切关注着边境部队的报告,如果阿拉斯河北岸的德军有任何异常动静,他都会在第一时间向上级报告,同时叫副官为他尽快搜集一架中国制造的军用直升机,一旦德军大举南下,上校先生将立即命令边境驻军撤退,部队从陆路走,而上校先生则从空中走,集结地也确定好了,就在伊朗西北部最大的城市大不里士,这倒不是上校自做主张,而是上级的意思,现在,前出到阿拉斯河地区的安全部队兵力确实太单薄了,总共只有六千余人,还都是轻步兵,虽有中国、兰芳空军支援,可是杯水车薪,面对高加索地区那数十万精锐的德意土三国军队,真是有些以卵击石的味道,所以,在主力部队过来之前,当地的安全部队不会与任何强大敌人硬拼。
    不过现在,直升机还没影,颂比亚上校也只能硬着头皮坐在这间冰冷的办公室里,等待着命运的裁决,以前他还从来没有到过这么冷的地方,即使在中国留学期间,他也没有这么冷过,以致于他不得不紧挨着炉子。
    上午九点钟,差诺。颂比亚上校坐在炉子边与几名参谋研究边境最近几天的形势,突然听到办公室外头传来直升机的怪叫声,一名参谋跑出去一看,又匆匆跑了回来,向上校报告。
    “上校,亚盟驻伊安全部队司令官到边境视察来了,他的直升机已经到了,在电台里,司令官叫你过去见他。”
    颂比亚上校有些惊讶,亚盟安全部队的驻伊司令官前几天一直空缺,什么时候任命的?为什么亚盟没有拍发电报通知他?他甚至不知道这位司令官是哪个国家的军官。
    带着好奇,颂比亚上校急忙赶到兵营前的操场,果然看见一架中国空军的直升机,高加索地区交通不便,直升机是最好的也是最便利的交通工具。
    就在那架直升机边,颂比亚上校远远望见一人,身穿中国陆军军装,头戴亚盟安全部队的蓝色钢盔,肩上挂着少将军衔,不是别人,正是颂比亚在中国国防大学深造时的战术教官彭汉遗,当时,彭汉遗还是准将军衔,在轮到他到国防大学担任教官之前,他是中国国防军某部师长,在国防大学里拿了一年教鞭之后,就又回到了部队里,从那之后,颂比亚就没再见过彭汉遗的面。
    “教官好”
    颂比亚急忙赶上去,立正敬礼,那是标准的中国国防军军礼。
第1216章 突袭
    颂比亚上校的这声“教官”喊得相当地道,这不仅是指汉语发音,而且也是指时机,如果没听到这声“教官”,彭汉遗或许会狠批一顿颂比亚指挥官,因为当这位亚盟安全部队司令官赶到这座兵营的时候,他惊讶的发现兵营的防卫措施很松懈,甚至没有建立起防空掩体,当他的直升机靠近兵营的时候,无线电台里也没有收到任何主动询问的信号,而且,直到他的直升机在操场上降落,也没有任何哨兵有过来仔细查看一下的意思,空中航线管制如此,只怕地面交通管制也是如此,这要是敌国特种兵化装突袭,恐怕这里的指挥官就要做俘虏了。
    这或许也不能全怪前线指挥官,毕竟,亚盟军队抵达这里不过两天时间,还有许多事情没有理顺,能够在冰天雪地的情况下搭起帐篷营地已经算是相当不错了,再说了,当直升机降落的时候,吹起的强风掀飞了许多军用帐篷,哨兵们都忙着追赶帐篷去了,哪里会去关心直升机上坐的是什么人呢。
    但是彭汉遗并不这么想,他坚持认为,军人就是要随时保持警惕,尤其是在局势危急的地区执行军事任务,必须以应对战争的姿态应对任务。
    也正是这声亲切的“教官好”,让彭汉遗心头的怒火消去了一半,他仔细打量了一下眼前这位身穿暹罗陆军军装的上校军官,觉得此人确实眼熟,应该就是他在国防大学执教时的一位学员,而且他可以肯定这是一个中暹混血的暹罗军官,只是想不起他的名字了,暹罗人的名字确实有些难记。
    “我认识你,你是暹罗军官,在国防大学深造过,只是想不起你的名字了。”彭汉遗仔细回想,但是终究想不起来此人姓名。
    “差诺。颂比亚,长官,我叫差诺。颂比亚,后来我起了个中国名字,叫查诺亚。”颂比亚上校做了番自我介绍。
    “查诺亚?这可不像正经的中国名字。”
    彭汉遗点了点头,没有在这个军官的名字上多费口舌,而是立刻提到了兵营戒备松懈的问题。
    “我看你这里戒备松懈的很,如果换了平时,我立刻撤了你的职,换其他人指挥这里的部队,不过考虑到你们刚到这里不久,而且好歹你也做过我的学生,师生之情也不能不顾,先给你一个机会改过自新,以后,我不希望再看到我手下的部队这么散漫,军队依靠什么打仗?就是依靠士气、纪律,这两样东西少了哪一样都不成,再好的武器,如果没有高涨的士气和严格的纪律,任何部队都不可能打胜仗。”
    “是教官的训斥,我一定谨记在心”
    颂比亚当然清楚彭汉遗这个国防大学战术教官的脾气,自然是不敢马虎,立刻叫来参谋,布置一番,加强兵营戒备,然后询问彭汉遗过来的目的,得知对方是到阿拉斯河边境前沿地带视察,于是便亲自带着这位顶头上司赶去边境线,他也终于如愿以偿的再次坐上了中国制造的直升机。
    指挥部与最近的边境哨所的直线距离居然超过二十公里,这让彭汉遗有些不满,虽然颂比亚解释说是为了指挥部的安全考虑,毕竟,边境那边的德军大炮的射程很远,距离边境太近的话,指挥部一旦被炮火端掉,那么边境的亚盟安全部队就会立刻陷入群龙无首的境地。
    这话虽然有些道理,可是彭汉遗却不以为然,阿拉斯边境多山,完全可以依山凿洞,将指挥部设在坑道里,既可以避炮,也可以防空,而这个暹罗上校居然想不到这一点,难道当年在中国国防大学学习的那两年里他一直是在混日子不成?就算刚刚抵达驻地,至少也应该开始进行凿洞的准备工作了啊。
    细问之下,彭汉遗终于明白颂比亚上校为什么不能在山里凿洞了,其实原因也不复杂,因为工程器械不齐全,而在山上凿洞,光靠铁锹、镐头是不成的,要想在阿拉斯边境的石头山里凿出足以隐藏指挥部的坑道,必须有工兵支援,可是现在,不仅亚盟没有派遣工兵部队过来,而且伊朗王军也没有派遣工兵部队,颂比亚本想用炸药和风镐试试,但是问题是,现在他手里不要说风镐了,就连炸药也没多少,总不能从炮弹里把那些装药抠出来用吧。
    一句话,边境的亚盟部队战备措施根本就不到位。
    “如果是中国部队在这里,绝对不会发生这种战备不到位的情况的。”
    彭汉遗对着颂比亚发了阵牢骚,不过也仅仅只是发了阵牢骚而已,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现在颂比亚向他要风镐和炸药,可是他手里也没有,因为上级根本就没拨,而且他现在还没到过司令部呢,他是直接从中国边境飞过来的,中途转了两次飞机。
    “难道我们到这里,只是来散步的?”颂比亚上校问明情况,不由有些纳闷。
    彭汉遗也有同样的疑问,他不清楚亚盟安全理事会是怎么安排的,可是现在的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3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