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1908远东狂人-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最后一丝光亮消失后,镇外那几座兵营就完全笼罩在了黑暗中,整个河谷死气沉沉,压抑得让人透不过气来,偶尔传来几声狗叫,也很快被那压抑的气氛强摁了下去。
    经过整个白天的弹压,湖北新军混成第十一镇和江苏新军第九镇的士兵们暂时恢复了秩序和纪律,多数人已回到各自的兵营,只有少数人还在营外游荡,那警惕的眼神不时的扫过来扫过去,偶尔会在挂在树上的那些人头上停留片刻,然后迅速的带着一丝仇恨挪开。
    为了弹压士兵,校阅秋操副大臣荫昌不惜大开杀戒,带领卫队一口气抓了几百个乱兵,杀掉了其中的一半,将他们的人头挂在了树梢上,以示警告,在这种恐怖高压下,士兵们虽然恢复了纪律,但内心的仇恨却更强烈了。
    并不是每一个士兵都会被这种外强中干的疯狂吓倒,就在端方与荫昌互敬对方美酒佳酿的时候,在黄泥港镇外的路边,一间不起眼的小酒馆里,一场紧张的军事会议正在这里召开。
    举行会议的是湖北新军暂编第二十一混成协第四十一标的五十几个士兵,他们都是“群治学社”的成员,首领是湖南人杨王鹏,他本是秀才,几年前清廷取消科举,他没了登阶之途,廪食来源也断绝,只好到湖南新军中当兵,因为宣传革命被开革,在湖南混不下去,便跑到湖北,化名投入湖北新军,继续革命宣传。像他这样的人不在少数,这种具有新思想、又满腹牢骚的读书人满世界乱窜,不少都投入新军,这一情况曾引起清廷的警惕,不得不下令“土著守土”,各省新军招募士兵一律不得招募外省人,但在这样一个瞒上不瞒下的时代,清廷的这个规定终成具文,各省新军中都有不少的外省读书人,犹以湖北新军为甚。
    群治学社的成员中许多人都不是湖北籍,依靠拉关系、走后门投入湖北新军,使得湖北新军逐渐成为清末革命的策源地。
    前天晚上,安庆起义成功的消息在军中传播开来,刚开始的时候,众人还将信将疑,但很快他们就坚信了这一消息,因为从那些惊惶失措的高级军官们的表现来看,安庆一定发生了什么重大变故,否则的话,端方、荫昌等人也不会急得上窜下跳了,从他们那一系列的小动作来判断,安庆起义的规模一定不小,否则,这班满清大臣不会如此紧张,风声鹤唳。
    会议的气氛非常凝重,桌上的那筒“三炮台”香烟罐已空了,整间屋子烟雾缭绕,人们一根接一根的吸着烟,但却品不出任何味道。
    现在没有人说话,刚才的争执使他们人人心中都憋着火,由于在是否继续按照原定方案响应起义的关键问题上发生了严重分歧,会议面临着无果而终的局面。
    “群治学社”是湖北新军中的秘密反清组织,早在几年前的日俄战争时期,湖北新军中就已成立了“科学补习所”,进行秘密反清活动,后来被“日知会”取代,由刘静庵负责主持会中事务,虽然不受同盟会直接领导,却很赞同同盟会的主张,不过由于两年前的湖南萍浏澧起义中同盟会策划不周,连累了湖北日知会,导致该会被迫解散,刘静庵也身陷囹圄,湖北新军中的革命力量一时消沉下去,直到前不久,这“群治学社”才宣告成立,继续从事反清革命事业,吸取日知会的教训,群治学社决定不再轻易接收军官加入,而将主要注意力放在动员士兵上面,所以,目前来说,除了一位队官(连长)是他们的同情者外,学社中的多数成员都是小兵。
    本来,按照昨天拟定的计划,群治学社将利用安庆起义成功的大好时机,煽动湖北新军易帜,就地宣布起义,然后裹挟江苏新军第九镇一同响应安庆的革命同志,一鼓作气杀向安庆,配合安庆方面的起义军作战。为了这一目的,群治学社冒着全体暴露的危险,开始在秋操新军部队中串联鼓动,利用同乡、同学甚至是会党的身份联络各部队中的士兵与低级军官,策动他们起义。
    但是,随着荫昌等人的血腥镇压,本已有些蠢蠢欲动的新军士兵顿时被震慑住了,大好局面眼看就要丧失殆尽,所谓“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如果不能抓住这个机会发动起义的话,谁还能保证下次的机会能更好?
    为此,杨王鹏紧急召开了这次全体会议,虽然到会的人数还不到总人数的一半,但却出现了针锋相对的两种不同意见,以杨王鹏为首的一派坚持继续原定起义方案,死中求活,趁夜发动起义,而另一派则认为,目前的士气、军心已失,不宜轻动,而应该继续在军中潜伏,至于那些已经暴露的同志,则应连夜撤退,前往安庆参加起义。由于两派各执己见,会议形成僵持局面。
    杨王鹏扔了手里的烟头,用脚狠狠踩了踩,顺手将那桌上的马灯调得更暗,清了清嗓子,说道:“诸位,不能再犹豫了,如今湖北新军军心不稳,军中又有同盟会的干部煽动,江苏第九镇更是群情汹汹,该镇不少军官均毕业于安庆武备学堂,与安庆新军军官多为同窗故旧,在安庆发动起义的就是安庆新军,端方、荫昌惟恐第九镇响应安庆新军,对之视如仇敌,第九镇被缴了械,连刺刀都收走了,现在第九镇都憋着口气,昨天还派人过来和咱们通气,军心可用,只要咱们一发动,江苏新军必定有所动作。”
    “咱们的人太少,恐怕无济于事啊。怪只怪咱们当初胆子太小,日知会一散,整整一年没敢活动,若是学社早一年成立,也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至少,第八镇也能被我们掌握一部分部队。”章裕昆坐在角落里,叹了一句。
    “现在说那些没用!问题是,荫昌那贼子杀心重,又有端方给他撑腰,旗人是同气连枝,仇视革命,咱们手上也没有子弹,想跟他们对着干却是力不从心。我还是坚持我的意见,以不变应万变,该继续潜伏的继续潜伏,已经暴露的赶紧去安庆,不管到哪里,都是在干革命,何必一定要冒这种风险?”坐在另一角落的钟畸说道。
    “我认为,安庆的局面非常危急,该城濒临长江,清军炮舰可来去自如,若以舰上**轰击,安庆必不可守。所以,我认为要么立即发动起义,策应安庆,要么立即散会,各回本营,保存革命力量,以待时机。总之一句话,不能这么犹豫不决,多耽误一分钟,群治学社的同志们就多一分危险。我刚才数了数,那两百多颗人头里,群治学社的至少有十几颗,都是在各营联络的同志,昨天我们还在商议反清革命的大事业,现在却已经阴阳两隔了。”学社的另一个干部邓刚说道,随后抬起手擦了擦眼角。
    杨王鹏沉吟片刻,在桌上摸了摸,却发现烟已经没有了,于是咳嗽一声,站了起来,正欲发话,却突然听到那紧闭着的店门响了几声。
    众人都是一惊,纷纷摸出随身携带的刺刀,握在手里,一旦是清兵前来拿人,便拼个你死我活,玉石俱焚。
    敲门声很有规律,四长五短。
    “是自己人!”杨王鹏走到门后,小声问道:“是谁?”
    “是我,潘康时(字恰如)。”门外那人回答。
    “潘队官?”杨王鹏等人一愣。这潘康时正是群治学社目前唯一的一名高级军官,现为四十一标一营左队队官,杨王鹏是他的书记官,正是靠着他的掩护,群治学社才得以在短时间内发展起来。
    杨王鹏犹豫了一下,还是开了门,却见潘康时带着几个人站在门外,都是百姓服色,手里没拿武器。
    “张立诚?你跑哪儿去了?我还以为你也牺牲了呢……”杨王鹏看清潘康时身后那人,但目光一转,却发现另外三人都是陌生面孔,顿时警惕起来。“他们三位是?”
    “进去再说。”潘康时跨进门去,其他人也跟了进来。
    杨王鹏关上门,又加派了几个人出去放哨,这才转回桌前,仔细打量那三位陌生人。
    “我叫田劲夫,安庆起义军军官,他们两位是我的部下。我们是从安庆赶来的,邀请你们一同参加起义!”其中一名国字脸的青年很豪爽的做了自我介绍。
第十三章 南方惊雷
    田劲夫几句简单的介绍,在这小酒坊里引起一阵骚动,有的人因为过于激动,而失手打烂了一只酒坛,顿时一屋的酒香。null3z中文
    “安庆起义军!”
    所有人都站了起来,惊讶的看着这三位军人。
    “你们是安庆的起义军?口说无凭。”杨王鹏多留了个心眼。
    田劲夫微微一笑,将手里提着的那只褡裢放在桌上,轻轻一倒。
    “砰砰……”
    沉闷的撞击声中,几十颗亮晶晶的步枪子弹从褡裢里滚落在桌上,让众人眼前一亮。
    “子弹!”邓刚伸出手,拿起一颗步枪子弹,将弹头塞进嘴里,用牙咬住,用力一拧,将弹头拧了下来,弹壳往桌上一磕,片状火药就落了下来。
    “这子弹能用!放心。”田劲夫拍了拍邓刚的肩膀,从腰间摸出只左轮手枪,放在桌上,说道:“咱们今天早上就混进营里了,不过没有找到你们,所以利用白天的工夫,陆续将五千多颗子弹夹带过来,此外,还有五十多颗土炸弹,弹药虽然少点,打不了仗,但发动一次起义却足够了,我们安庆新军发动起义的时候,平均每个士兵才几颗子弹。”
    “不止如此,他们还有两门速射山炮,就架在山上,随时可以向这边开炮。”第二十一混成协的司号兵张立诚接着说道。
    “山炮?你们总共来了多少人?能不能直接进攻钦差行辕?”杨王鹏急切的问道。
    田劲夫摇了摇头,说道:“我们来了五百多人,但有一半是新兵,无法正面发动进攻,只能在外围策应,为你们提供火力掩护,我们的计划就是里应外合,四面开花。干革命不能光指望着别人,关键要靠自己,实不相瞒,前日安庆起义的时候,如果不是咱们那位先锋官在城里果断出击,左冲右杀的话,恐怕咱们连城门都拿不下来,也就光复不了安庆。这次,带领我们来联络贵部的正是那位先锋官,有他在,我相信咱们的起义不会失败。”
    “你们的详细计划是?”杨王鹏一边问,一边向众人分发弹药,有了这些子弹,众人的胆气立刻提升了不少,刚才的分歧自然而然的就消失了,现在他们的心中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将这些子弹装进枪膛,射进军官的胸膛,为死难的同志报仇。
    “第一,起义的第一枪由你们打响,一旦发动,必须首先攻击清军中军所在,格杀或生擒清军统帅,务必使清军陷入群龙无首的境地;第二,停泊在港汊里的辎重船由我们安庆方面负责夺取或是摧毁,如果能够顺利夺取,你们立即派可靠的部队接管,并分发枪弹;第三,起义之后,必须立即切断各营的电线,打乱他们的部署;第四,你们现在马上就把已经暴露的同志派出去,但不是去安庆,而是回武昌,联络留在武昌城的湖北新军第八镇部队,准备响应起义,让革命的烈火遍地燃烧……”
    田劲夫将赵北叮嘱过的细节转述一遍,又加了些自己的见解,杨王鹏等人仔细聆听,随即提出几个改进意见,田劲夫同意回去与赵北商量,考虑到双方联络的便利,起义时首先应该架设一条野战电话线,并控制河上的铁架桥,将电线由清军营垒牵到对面的山冈上,由赵北居高临下指挥全局。
    “请贵使务必向赵长官转达我们的谢意,若是起义成功,赵长官实乃第一功臣。”杨王鹏站在门外,立正敬礼,毕恭毕敬的向田劲夫说道。
    田劲夫回礼,将自己的那支左轮手枪交给杨王鹏,说道:“记住约定的信号,五声枪响,我部立即炮轰清军。这支手枪就送给你,反清革命,创建共和,本是我等夙愿,杨兄不必客气,他日革命成功,田某必与杨兄举杯同庆!”
    随后,田劲夫等人趁着夜幕的掩护迅速摸出黄泥港镇,从上游摸回了河对岸的山冈,向赵北禀报联络情况。
    “诸位同志。”杨王鹏关上门,将那支左轮手枪放在桌上,一脸严肃。“革命就在此时!现在我决定,除已经明确暴露的同志外,其他的人立即各回本部,将子弹分发给愿意革命的士兵,平素与你们交好,或是与官长有矛盾的士兵,都是我们潜在的同志,到时枪声一响,各部闻令而动,群治学社的同志必须冲杀在前头!对于那些胆敢抗拒革命潮流的军官一律击毙,但不可滥杀。都听清楚了?”
    “听清楚了!”众人齐声应道。
    “对表!现在是下午七点五分。九点半左右,我来放枪,五枪过后,立即发动起义!然后,按照刚才说好的,各自分头进行,我率领大队攻击中军行辕。”杨王鹏拿出了挂表。
    ……
    就在群治学社的革命者们密谋反清革命的时候,远在安庆城外的长江上,一艘悬挂着龙旗的清军炮舰已完成了天线的安装,一部从英**舰上借来的火花式无线电报机也已架设完毕,随着那几名英国电报军官的到来,电报机的拍击键开始击打底座,进行了几分钟的通讯测试,很快与数百里外的一艘英国船取得联系,随后借助手动转发功能,与远在天津的北洋电报学堂的电台建立了联系。现在的无线电报机通讯距离不远,要想进行远距离通讯,必须借助若干台电报机进行接力。
    “滴滴答……滴滴答……”金发碧眼的英国电报军官正全神贯注的拍发电报联络码。
    一名来自安徽巡抚衙门的文案师爷在炮舰管带的陪同下站在电报机前,手里拿着一封由安徽巡抚朱家保亲自拟定的电报,借助一名翻译,向电报员口述着电报内容,由那名电报员将其译成专用密码,然后再由发报员将其拍发出去。
    “罪臣朱家保叩首以奏。国家多事之秋,宵小跳梁卖乖,前日深夜,驻于安庆城外马山之新军一部突然哗变,悍然炮轰城门,一炮即将北门炸碎,叛军裹挟数千之众蜂拥入城,夺占火药库,并于库前放列大炮,轰击城内各军营垒,巨弹于城内横飞,阖城军民玉石不分,臣之衙署也被炸碎,官钱局、督练公所等处衙门亦遭叛军火焚,俱化为灰烬。
    罪臣率兵与之鏖战多时,怎奈后援不济,弹药又失,军心动摇,战至次日终告不支,罪臣身被二创,不得已于次日天亮撤出安庆,夺舟过江,于长江南岸设立江南大营,与叛军隔江对峙,嗣知会水师提督陈从周率炮船扼守江面,焚江边大小民船数千百艘,以阻扼叛军渡江之念,并派干员潜过江北,提调江北残军,然江北诸军势单力薄,昨日已被叛军击破,或死或散,竟无一卒过得长江南来,安庆两岸一时大震,会党蠢蠢欲动,绅民人心惶惶,罪臣江南大营也险被牵动溃散,幸赖罪臣坐镇营中,方未尽散。
    值此巨变,罪臣自知国家法度,自不敢讳言有失职守之处,无奈叛军已将城内城外之电杆拔除一尽,电报不通,未能及时上奏,延至今日,方从英国水师借来无线电报机一部,设于炮船之上,借助外船转发,兹将此事前后经过及臣之处置略述如下:
    ……
    罪臣自知处置失当,难辞其咎,本欲一死以尽王事,然念及朝廷重托,唯有戴罪于此,听凭朝廷发落。
    目下情形,除调派马队星夜兼程,会剿叛军之外,最紧要之处莫过于加派水师炮舰,以**轰击城内叛军,然此事关系重大,安庆城中商民杂居,又有洋人商馆,罪臣未敢下令轰城,万一误伤城内绅商士民,罪臣不惟愧对皇恩,他日若是凯旋班师,更且无颜以对江东父老。另,太湖秋操新军战力可观,似应速调安庆,夹击叛军。
    何去何从,唯奉明旨办理。
    罪臣朱家保。养。”
    ……
    很快,安徽巡抚朱家保拍发的“养电”便由无线电报发送出去,作为安庆新军起义的最有力的直接证据传到了大清帝国的紫禁城里,然后,又通过若干不同的渠道迅速传遍整个北京城的大街小巷,无论是达官显贵,还是贩夫走卒,都知道了南方那个城市所发生的事情,前两天的传闻已变成了事实,安庆光复的消息犹如一声惊雷,轰然炸响,打乱了所有人的正常生活。
    这个死水一般的古老帝国终于又出现了一丝微澜,各色人等都将目光纷纷投向南方,急切的想知道这场变乱会发展到何种程度,以及它将对自己的命运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无论人们愿不愿意承认,一个革命的时代到来了。
    (新书需要支持!新书需要票票!)
第十四章 兵变黄泥港(上)
    “啪!啪!啪!啪!啪!”
    随着五声清脆的枪响,笼罩在夜幕下的黄泥港镇又陷入了一片混乱,群治学社的革命者们按照与赵北的约定,准时发动了起义。null3z中文
    “同志们!弟兄们!满清无道,祸国殃民!我等汉家儿郎,堂堂七尺之躯,怎可再受旗人压榨?满清窃我神器,奴我同胞,甘做洋人走狗,放眼天下,如今何处不是哀鸿遍野?谁家不是妻离子散?哪个不是饥寒交迫?”
    杨王鹏站在一辆两轮辎重车上,一手持枪,一手举着火把,对着眼前那一片黑压压的起义士兵慷慨激昂,他的身后,站着他的同志,神情肃穆,人人脸上写着“坚毅”,火把的光亮将他们的影子拉得老长。
    “大家说,我们该怎么办?”杨王鹏大声问道。
    不等旁人接口,站在车边的田劲夫就走上一步,大声应道:“当然是革命!除了革命,咱们没别的路可走了!”作为赵北派来的“联络员”,他并不介意再充当一回“运动员”的角色,和他一样领着任务的还有十几个安庆军官,都已趁着夜幕掩护混进了各个营垒。
    “革命!”队官潘康时喊道。
    “革命!”
    “革命!”
    士兵们也跟着高喊,手中的步枪高高举起,一起一落,枪尖上的刺刀闪着寒光。
    “啪!啪!”
    “砰!砰!”
    远处,传来一阵零星的枪声,片刻之后,这枪声便炒豆般的密集起来,四面八方,到处都是,军营中顿时乱成一片。
    “安庆起义军已经派了五千人杀过来了!满清的末日到了!同志们,弟兄们,跟我革命!杀!”杨王鹏将手枪一挥,从辎重车上跳了下来,率领着这几百名起义士兵杀向中军行辕,由于刚才已将不肯参加起义的军官用刺刀干掉,所以,现在已没有谁敢来阻止他们。
    这支小小的部队杀出营地后,从四面八方汇集过来了更多的士兵,不过转眼工夫,这支起义部队就迅速增加到了一千多人,黑暗中不知是谁带了个头,一支雄壮的歌曲就这么响了起来:
    “长梦千年何日醒,睡乡谁造警钟鸣。东亚雄洲将陆沉,一曲歌词君且听……蹉跎莫遣韶光老,老大年华徒自悲。近追日本远欧美,世界文明次第开。……”
    这种时候,歌声就是号角,歌声就是命令!
    雄壮的歌声中,更多的队伍汇聚过来,犹如百川入海,汇成一股无法阻扼的革命洪流,汹涌向前,将一切妄图阻止它的力量扫荡殆尽。
    ……
    距离黄泥港镇两里的山冈上,赵北站在一棵树下,举着望远镜,将那黑暗中的火龙尽收眼底,那是起义士兵手里的火把,也是他们心中熊熊燃烧的烈焰,谁敢阻挡他们前进,谁就将被烧得面目全非。
    而点燃这团烈焰的人正是赵北!已经转向的历史车轮开始加速前进了。
    望远镜的镜头里,那小小的黄泥港镇已乱成了一锅粥,黑暗中不时闪出光芒,那是步枪射击时的枪口焰,炒豆般的枪声在河谷中回荡,站在山冈上倾听,便如一曲欢快的歌曲,让人精神振奋。
    “吴振汉!”赵北喊道。
    “到!”吴振汉站在赵北身边大声应道。
    赵北忍不住伸出手掏了掏耳朵,说道:“命令炮兵,将那两门山炮推到炮位上,进行直瞄射击!”
    “是!”吴振汉转身跑下山谷。
    赵北放下望远镜,扫了眼附近的山脊,却见黑暗中密密麻麻趴满了人,虽然没有人说话,但却可以听见他们那粗重的呼吸声,以及偶尔响起的拉动枪栓或调整表尺的响声,那唯一的一挺机关枪也在黑暗中缓缓转动着枪口,在这种形势下,根本不必挖掩体,如果有人想冲上山来,居高临下的弹雨可保证叫他有来无回。
    冷冷的山风吹过,足以使人保持冷静。
    “没有我的命令,谁也不准开枪!”赵北大声重复了一遍刚才的命令,没办法,这些人里有一多半都是刚刚招募的新兵,初次上阵,难免会顾此失彼。
    当吴振汉指挥炮兵将那两门山炮推到山冈上的时候,那黑沉沉的河道和港汊里已经升起了几盏绿色的灯笼,那是朱大牛率领的突击队发出的信号,这表明,他们已经夺取了那几艘装载炮弹和大炮的辎重船,在这寒冷的冬夜,这些水性极好的船工水手到底没有辜负赵北的信任,只要将那几艘船趁夜开到下游,即便清军想组织反击也不可能了。
    这个时代的战场上,大炮就是一切!
    赵北走向一侧,看了眼已拖上炮位的那两门山炮,这是江南制造总局仿制的德国克虏伯山炮,液压弹簧式管退炮,炮管14倍径,螺纹隔断式炮栓,炮弹初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3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