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权柄-第3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看一眼边上的沙漏,胥千山回答道:“马上就到了。”
    “二位一齐下令吧。”秦雷笑眯眯的将一个爆竹筒递到两人面前。
    “这怎么使得?应该王爷发令才是。”两人赶紧谢绝道。
    秦雷摇摇头,将竹筒往沈青怀里一丢,笑道:“我是来看热闹的。”
    “谢王爷抬爱。”两人激动的行个礼,这才一人手持竹筒,一人拽出底部地引线,用线香将其点燃。
    只听嗖地一声,一颗红色的信号弹便呼啸窜上夜空,将河堤短暂地照亮。“开闸放水!”负责看守闸口的连长们用尽全身力气大吼道。
    为了不出乱子,这次所有地活计都有秦军士兵担纲。听到命令后,他们便齐声喊着号子,用绞盘将沉重的大铁闸缓缓升起。
    大闸才刚升起,浑浊的洪水便迫不及待的奔涌而出,隆隆的落进深而宽的河道中,轰鸣着向南奔涌而去……
    几乎是同一时间,同样的一幕也在钱江北岸上演,不同的是河道仅有三条,水流湍急数倍……
    楚国皇宫御花园的未央湖中,一艘巨大的画舫上***通明,这里是建康皇帝的临时行宫,自从春汛开始后,他便离开了温暖踏实的金龙殿,搬到晃晃悠悠还有些冰冷潮湿的船上住了。
    安全第一的建康帝,还以太硬不舒服为由,命人将枕了三十年的玉枕头,换成了黄杨木的……这料虽然贱了点,但胜在轻盈浮力大,睡觉可以当枕头,洪水来了还可以当救生圈,自从有它,皇帝陛下才能踏实睡下……却又总会被桑田沧海的噩梦给吓醒了。
    今夜又折腾几回,刚刚搂着一截黄杨木睡踏实了,便听见个尖细而惶急的声音叫起来:“水……发大水了,陛下!”
    终于还是来了!建康帝豁然睁开眼睛,紧一紧怀中的木头桩子,心下大定道:“不要慌,大水到了什么地方,有多高?”
    被陛下沉稳的声音所感染,外面的内官也不那么惊慌了,有些不好意思道:“这个……这个奴婢也不知道,是外面的麒麟锦衣说的。”
    “哦,让他进来回话。”看来皇帝陛下对这个问题十分的在意。
    待那麒麟锦衣上来回话,告诉他只是城外出现洪流,城内并无危险后,建康皇帝才缓缓起身道:“伺候朕更衣。”守候在外面的太监宫女赶紧推门而入,便见皇帝陛下正襟危坐,一脸肃穆,如果没有紧紧抱在怀里的那段黄杨木,真是一片临危不乱的君王气概啊!
    “还愣着干什么,更衣啊!”建康帝愠道。
    众人心道:你抱着截烂木头,让我们怎么更?内官首领只好上前道:“请陛下先漱口。”便使个眼色,一个端托盘的宫女款款上前,将那盘上的碧绿琉璃碗奉到皇帝面前。
    建康帝刚要伸手去接,这才发现还抱着枕头呢,很自然的将其放下,又赞许的看那总管太监一眼,开始梳妆打扮起来。…………
    第七卷 【红色浪漫】 第六九三章 扞卫者和背叛者
     更新时间:2009…8…4 0:46:43 本章字数:5536
    夜凉如水,月色清亮,神京城里鸡飞狗跳,乱成了一片。(    在一干公卿大臣的簇拥下,建康帝亲自上到城头查看水势。站在高高的城门楼上往下看,只见城外一望无垠的旷野竟然变成一片了泽国。往下望去时,那水面已经没过了城墙一丈,在天上明月的映照下,粼粼波光无边无际。视线所及的地方仅是一片茫茫,只有秦军昔日所筑的高台,如突兀耸起的小岛一般,挺立在汪洋之中。
    呆呆听着哗哗的水声,建康帝突然发现身后城中的喧哗已经无声无息了。他回过头去,却见到万千军民不知何时涌了上来,密密麻麻的站满城头。人们张大嘴巴却没有一个人说话,那一刻,所有人都在瑟瑟发抖,无不担心着未来的命运。
    水火无情,终是庶民最怕的东西。
    看着那不断上涨的水位,原本就对前景将信将疑的建康帝害怕了,他紧紧抓住诸烈的胳膊,面容扭曲道:“国老,真的没事吗?”
    “陛下稍安勿躁,没什么大不了的。”沉默许久,诸烈给了这样的一个答案,虽然他心里涌起强烈的不安,但为了安抚住勇气殆尽的皇帝陛下、王公贵族,官兵百姓,他决定在搞清楚秦国人的打算之前,一个字都不说。
    “那就好那就好。”建康帝擦擦额头的冷汗,转过身去,强作镇定的对他的臣民道:“尔等不必惊慌,我神京城高十数丈,背靠东海,就算秦国人引来三江五湖之水,也休想没过我们的城墙。”为了安抚民众,他决定出点血。遂咬牙道:“我神京城中物资充盈,存粮至少可以坚持四年,尔等且各自安生坚持,朝廷从今往后缺粮放粮,少盐发盐,绝不会饿死一个。”说着双手一拍道:“朕倒要看看,谁能捱得过谁了!”颇有缩头乌龟的风范。^^     ^^
    诸烈心说:这不成了长别人志气,丧自家威风了吗。哪有这么说话的呀……只好接着皇帝的话茬,开腔道:“大家还不知道吧,秦国在齐国遇到了大问题,在上京城下吃了败仗。已经被撵出了京畿地区。”
    听上柱国这么一说,一直死气沉沉地城头军民顿时有了生气,但也有人大着胆子问道:“秦国那么强,怎会被奄奄一息的齐国打败呢?”这话相当有市场,竟将诸烈好容易才撩起的斗志给浇灭了不少。
    只听诸烈冷哼一声道:“来人呐!”
    “有!”大将军府的亲兵齐声回应道。
    “将那些个妖言惑众的秦国奸细抓起来!”诸烈戟指着人群道。
    “是!”亲兵们啷啷抽出兵刃,便要上前拿人。但看着人群中的诸位都是一个模样,也没有谁的脸上写着奸细二字,不由犯了难。
    亲兵队长小声问道:“国老,哪些是奸细?”
    “刚才谁说话就抓谁。”诸烈低声吩咐道:“宁枉毋纵!”
    又是一阵鸡飞狗跳之后,数百奸细以及貌似奸细被从人群揪了出来。一个个摁到在城头之上。
    待惊慌的百姓重新安静下来,诸烈才继续道:“现在老夫来告诉你们,为什么秦国能被齐国击败,因为他们陷入了内乱之中!”
    “内乱?”不消说楚国军民,就连一脸不爽地建康帝也呆了一呆,紧接着便心头狂喜道:“可是那秦雨田下台了?”
    “差不多吧。”诸烈石破天惊道:“据齐国传来的消息,秦国的老皇帝复辟了。^^    ^^”
    这话终于引起了轰动效应,一众百姓心说:这种事儿上柱国不可能乱讲。便兴奋的欢呼道:“天佑大楚!天佑我皇!”
    建康帝一听便得意极了,重新站到中央。抬手挥舞几下,人群顿时安静下来。这又让他小小得意一下,清清嗓子道:“有我大楚地列祖列宗保佑,国祚岂会轻易夭折?反观那秦国虎狼、暴虐成性,上天现在便要惩罚他们!我们只需坚守神京。他们定会陷入内乱、不战自溃的!”深吸口气。很满意自己今日的表现,建康帝又谎称各地勤王军会开战舰前来解围。要民众各安其所静待援军。
    于是乎,惶惶万状的神京城民众。终于松了口气,反正除了等待奇迹出现,已经无计可施,众人便纷纷回家睡大觉去了。
    “国老,秦国真的内乱了吗?”待众人散去,建康帝便迫不及待的问道。
    “哦……”诸烈沉吟半晌,方才小声道:“或许是吧。”
    “什么?或许有?”建康帝的眼睛瞪得有橘子大,瞠目结舌道:“不是确切消息吗?”
    “秦军围城水泄不通,老臣又没有翅膀,怎么知道上京城什么情况?中都城什么情况?”诸烈的耐心消耗殆尽,语调生硬道:“这些事情有老臣操心,陛下只管在宫里坐着就行。”说着一拱手道:“老臣还有军务要办,陛下失陪了。”语毕,大摇大摆的离去。
    当诸烈离去后,照旧又是一帮王公义愤填膺的数落着他地狂妄不悖、目无君长,将其说的跟跋扈将军别无二致。一脸铁青的建康帝紧了紧拳头又松开,长叹一声道:“大局为重。”便垂首下了城楼。其实诸烈的猜测全部来自一封书信,那是去年齐秦大战之后,一个自称是百胜公族人的齐人送来的。*****在信上,赵无咎将潜伏在秦国的间谍和昭武帝的下落和盘托出,并断定那个掌握了昭武帝的家伙,一定会在战争陷入僵局时发难……就算他不会,那间谍也会撺掇着他这样去做。
    诸烈并不怀疑这封信地真伪。但起初却并没有放在心上,因为在他看来,以秦雷目前如日中天的权势,任何抢班夺权的想法都是不靠谱的……除非天下人一起起来反对他,或者在军事上遭受了致命性的失败。
    而对于众望所归地一统之主来说,前一种情况发生地可能性实在是微乎其微。至于后一种情形……能击败赵无咎的人,是不会犯下天大地低级错误,将唾手可得的胜利丢掉。
    方才情势紧迫。他才将这不靠谱地消息讲出来,果然暂时稳住了那些人……当然形势败坏若斯,他又何尝不暗自祈祷,这美梦能够成真呢?
    日子一天天过去。到一个月后,水位果然停在了六七丈的高度没有上涨,就在城内军民齐松一口气地时候,一些奇怪的现象出现了……穿城而过的数条河流的水位开始猛涨,很快漫过了河岸。紧接着,城内的所有水井也发生了同样状况,咕嘟嘟的井水冒溢出井口,甚至还有尺许长的鲤鱼跟着井水流出来。
    整个神京城仿佛被泡在水缸里,松软的土地开始往外渗水,大街小巷上积水数尺。所有的房屋墙壁都潮湿无比,挂满了一片片的水珠子。大量地粮食发霉变绿,大片的牲畜死亡发臭。人们发觉异常后,将粮食和牲口转移到屋顶,希望能通过日晒保住一部分。
    然而屋漏偏逢连夜雨,今年的梅雨季节偏生来的特别早,四月刚到一半,就开始淫雨霏霏,连月不散。** ***天上根本没有太阳,连被子都长出绿毛,剩下的粮食也发了芽。
    街中的积水渐渐增高,神京城终于变成了水城,百姓甚至要坐着木盆、划着小舟才能往来。屋里也同样积水数尺。锅碗瓢盆漂的到处都是,找不到一点稍微干燥的地方。让人没处躺没处卧,郁闷的想自杀。实际上在这个月中。主动结束自己生命地情况已经屡见不鲜了。
    在冲天的霉烂味道中,神京城再也没有了往昔的蓬勃生机。不到旬日,大片的土坯房屋瘫成一堆堆烂泥,泥山又渐渐的化成黄褐色地泥汤,最终消失不见了……
    就连看似坚固不催地城墙,也因为灰浆被泡开而导致长条城砖一片片的脱落,露出了一条条深刻地裂纹。
    此时秦军的舰队出现了,但他们并不靠近,而是集中火力,用上千门将军炮,反复轰击一段数十丈长地城墙。原先的炮击只能给城墙上留下一片深浅不一的弹坑…………但现在随着墙体结构的松软,每一炮都会震落一大片城砖,接连数炮下去,城砖便在震耳欲聋的炮声中,扑扑簌簌的往下落。
    当千炮齐鸣,整个城墙的根基终于被震撼了,一条条裂缝越扩越大,最宽的地方甚至可以让一个成年男子钻过去,尽管守城军民拼命堵漏,但无缝不钻的洪水还是开始往城内渗透,使决口越来越大,水势也就越来越猛,终于在子夜时分,伴着一声巨响,一段几十丈长的城墙终于坍塌了。
    洪水滔天,奔涌而入,瞬间便卷没了上千救险的军民,声势浩大的往城内倒灌进去……
    当然再大的洪水也淹不到达官贵人们,他们早就在前些天便住到了大船上,有肉吃有酒喝,间或还能钓钓鱼,生活过得着实滋润。这不是夸张而是事实,在这国破前夕,很多人都想开了…………***,既然楚国没救了咱们也别跟着陪葬了,对老子来说,不过是换个老板继续干罢了。就算秦国人不打算用咱们,但为了占领区的稳定,也不会动咱们这些根深叶茂的大家族的。
    对这转变感触最深的,一定是秦国潜伏在城内的谍报人员,他们一改前几个月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的倒霉劲儿,摇身一变成了这些王公贵族的座上宾。
    那些往日还大喊血不流干、死战不休地死国之士,开始羞羞答答的询问卖身的价钱。
    虽然无法与城外取得联系,但谍报头子朱贵还是果断行使王爷赋予的便宜行事之权,拍着胸脯保证他们生命财产族人的安全。保证有功者将会被重新录用,保证不想再从政者,也可安心做个富家翁,绝不勉强。
    第一个承诺是保证秦军不会屠城,不会劫掠,先打消所有人的顾虑;第二个承诺是告诉那些大家族们,要想延续辉煌,屹立不倒。那就必须拿出点实际的来,想靠往日的本钱窃取高位,是绝对不可能地。第三个承诺是警告不配合者,将丧失一切政治特权。只能老老实实回家当地主。
    这便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三诺倾城,在这大厦将倾、风雨飘摇的关键时刻,这三个承诺重重打击了楚国的上层阵营,加速其瓦解分化,促使了某些事情地发生……
    当大水终于淹到皇宫,一直不愿面对现实的建康帝,终于召集群臣,乘船前来开会。他本以为这种将要树倒猢狲散的时候,一定会有很多缺席者,可谁成想竟然一个不拉。全都到齐,甚至许多致仕多年的老家伙也露了面。
    除了诸烈在指挥抗洪抢险不能前来之外,所有该来不该来的都到齐了。
    望着济济一堂……哦不,应该是济济一船的王公大臣,建康帝很快便了然,知道这些家伙是来探口风、听消息的,自然一个比一个积极了。
    “前些日子有人信誓旦旦告诉朕,说神京城不会有问题,让我们只管放心。”第一句话便带着强烈的火药味。看来建康帝心中的怨恨和愤懑,已经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那话诸位可都听到了?”
    “我等听得真切。”众人齐声道:“绝不会让他赖账。”
    “对!”建康帝地嘴角一抽搐,咬牙切齿道:“那人欺骗了我们,将大楚国拉进了万劫不复的深渊,他必须要为此付出代价!”
    “杀他全家!”有人瞎咋呼道。
    “陛下与诸位大人。是非功过还是战后再议吧。”丞相大人终于看不下去。出来提醒道:“现在燃眉之急是,如何度过眼前的难关?”
    此言一出。刚才还群情激昂的众王公立刻安静下来,人人噤声不言。没有一个人有说话的意思。老丞相无奈,亲自逐个征询,竟然还是没有一个说话的。楚妫终于大怒,一脚踢翻御案,痛得皇帝陛下抱脚直跳,呲牙咧嘴道:“今天……言者无罪,也不准将谈话内容外泄,这下总可以了吧?”
    又是一阵良久的沉默,终于一个颤巍巍的老王爷代表众人讲了几句话:“现在的形势不可挽回,大楚地命运妇孺皆知。纵然我们有粮,但城墙终究不支。水困难脱,唯保宗庙足矣!”
    建康帝很清楚,这老家伙的意思是说出路只有一条,那便是降秦……
    降秦,多么刺耳的字眼啊,可为什么心底却有些赞同,且不觉着多么羞耻呢?建康帝的脸色变得苍白,坐在那里一动不动,心里却在剧烈的挣扎着。
    许久许久,他才幽幽道“你们什么意见?”
    众大臣交换下眼色,口才最好地礼部尚书出列道:“陛下,亚圣云:民为贵,君为轻!请陛下以城内百万庶民为重,舍弃个人祸福,保护他们地平安。”
    这就是传说中的台阶。半吊在空中左右为难地皇帝终于可以就坡下驴,但把戏还是要做足,只见他长叹一声,泪流满面道:“可祖宗的社稷怎么办?我们终究还是将其丢了。”说着说着,终于感受到了彻骨地亡国之痛,竟真的痛哭起来。
    众人也陪着掉了几滴泪,那口才极好的礼部尚书又劝道:“陛下无需太过自责,三国二百年前本是一家,我等都是华夏神州之子民。天下大势分久必合,现在只不过是将分开合起来,怎能算是将社稷送人呢?”
    “是啊陛下,您一个决定就会少死多少人?这是大功德一件啊。”众人纷纷规劝道。
    在一干王公贵族的劝慰下,建康帝的情绪终于稳定下来,沉声问道:“你们谁跟城外有联系。”
    舱里顿时鸦雀无声,所有人的脑袋都摇成了拨浪鼓,却没有一个敢矢口否认的。
    “虚伪!”不耐烦的冷哼一声,建康帝阴着脸道:“不管是谁都行,去告诉秦国人我们的决定,然后提出我们的条件。”便准备和臣下议一议,看看该提什么要求。
    “这之前必须立刻逮捕上柱国,”突然有人低呼一声道:“不然说什么都是白搭
    第七卷 【红色浪漫】 第六九四章 鱼死网破
     更新时间:2009…8…4 17:50:29 本章字数:5667
    大殿中顿时陷入一片死寂,对于那人的提议,上至皇帝,下至群臣,无不深以为然。
    诸洪钧总掌城防军务,除了两万羽林军之外,没有不听他的,可这老儿偏偏是最大的死硬派,还是与秦国人势不两立的那种,如果密谋被他发现,用脚趾头想想,都会知道下场是什么。
    但上柱国大将军岂是那么好对付?十几万军队都听他的,满城百姓也向着他,这老虎屁股可是不太好摸的。
    所以群臣在一阵骚动之后,又都没了声息,只好暂且回去,等着城外传回话来再说。
    两天后,盖着秦国大元帅王的谕旨送进了楚国皇宫之中,秦雷将三诺变成了正式的法令条文,并重申不会亏待自己的大舅哥,将给他仅次于国君的待遇……大秦双亲王头衔,保证他的王位能传袭子孙后代,并赐他丹书铁券,非谋反重罪不得加害。
    看到妹夫还算顾念亲情,内心饱受煎熬的建康帝终于好受些,再往下看秦国的要求:其一,城内军民立刻放下武器,停止抵抗,军队开出城外接受看管,民众呆在家中不得上街;其二,将诸烈擒下送到秦营;其三,三天内传檄天下,宣布楚国正式投降,正式取消国号,并为大秦帝国的一部分。
    前两个要求倒罢,只是那第三个,又让刚刚好受些的建康帝重新煎熬起来。
    “投降……取消国号……并为秦国一部分……”反复嘟囔着这几个关键词,建康帝终于意识到,建国二百二十七年,传帝一十三位的大楚国,终究要亡在自己手里了。
    “有何颜面去见列祖列宗啊……”良久之后,安静的御书房中突然传出一声撕心裂肺的嚎叫。
    神京城的东段城墙崩溃之后,天上又开始淅淅沥沥的下雨,秦军只好暂停炮击,远远地围在城外。冷眼旁观着城内。尽管军民奋力施救,却无法阻挡洪水涌进城来。就在灭顶之灾即将到来之时,戏剧性的一幕发生了,那些原本不断冒溢的河流湖泊,在城内水位上涨到三尺之后,又转变成为排泄洪水地渠道,将涌进城来的洪水排出去大半。
    一边进水一面出水,两者的速度居然大抵相同,但绵绵不绝的梅雨。还是让城内水位缓慢上涨。大概每天能涨两寸左右。
    无法挽回地危局诱发了楚国多方势力地激荡摩擦。建康帝虽未表态。但谁都知道。他大体倾向于接受秦国地条约。然而他地彷徨失措。举棋不定。使各方都存着争取使皇帝接受自家主张地念头。神京城里地局势便愈发地如城中地洪水一般浑浊不堪。让人看不清。摸不透。
    以左右丞相为首地王公百官。主张主动向秦国投降。结束无意义地战斗。最大限度地保全城中上下。
    然而诸多将军则与诸家为首地大族抗秦派结合。主张抵抗到底。宁为玉碎。不辱祖宗。两派人马明争暗斗。对立传递到下层。又引起地庶民地激烈对立。
    从理性角度说。丞相和一干文官地主张。才是最有利于生民地。然而不甘亡国。不为瓦全地庶民大有人在。他们汹汹躁动。非但已经结成了上万人地抗秦义师。还不断地汇聚在皇宫前请命。请皇帝发放兵器粮秣。支持他们出城作战。
    一有带头。这些所谓地义军、义师便如雨后春笋一般。纷纷地冒了出来。若是寻常时期。此等纷纷擅自成军地状况。决然不能为朝廷所容。然而当此国势危难之时。各支义军皆大义凛然。其背后还有主战派将领地暗中支持。全然不惧与官府抗争。官府也自是不敢妄动。
    各方情形传递到高堂之上。楚国君臣投鼠忌器。担心乱民作歹……他们最害怕地是这些亡命之徒。为改变朝政铤而走险地行刺权臣或者作乱王都。只得一面多方安抚。一面又连连下旨催促诸烈。加强城中戒备。防备暴民作乱。
    “真是荒谬啊!”神京城东郭地楚军大营中,几位高级将领围着一位白发苍苍的佝偻老人,愤怒地叫嚷道;“秦军就在城外,却让我们镇压爱国的民众。”
    “这真是亲者痛,仇者快,亘古闻所未闻啊!”
    “是啊,大将军,据说他们还打算将您出卖给秦军,以换取身家性命的苟安。”
    “是可忍孰不可忍,忍无可忍无须再忍啊!大将军!”将军们越说越气愤,有些个性格冲动的,便要抽出兵刃,将那些***王公贵族抓来,挖开他们的胸膛,看看他们的心是不是黑的。
    一时间,大厅中群情激奋,吵吵嚷嚷,乱成了一锅粥。
    而被众星捧月般围着的老人,却形如枯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