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黑道皇后-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呃?”曹操一愣,随即回道:“没听说过。”
“好了,退吧。”
“陛下。”曹操已经跨过门槛一般的脚步又收了回来,凝视向刘辨,说了一句话惊得刘辨冷汗流淌。
“董俷可是死在陛下的手中?”
第一卷 汉室倾颓 第二十三章 废立已定
更新时间:2010…9…10 10:34:52 本章字数:1880
是日,卓乃于省中设宴。
那日,怒极而归的董卓立刻就召集手下的部将,论废立之事,李儒、吕布、李肃、董旻、牛辅、徐荣、华雄、李傕、郭汜、樊稠、张济等一干核心齐集,李儒劝计如要废帝当应早做图谋。吕布也是附言支持,董旻、牛辅身为董卓至亲当然欢呼雀跃,李傕郭汜等一般核心也是一想到飞黄腾达后种种情景,纷纷劝言即刻就应该行废立大礼。只有徐荣微微皱了一下眉头而已,却被李儒发觉,出言安慰道:“董公身负先帝密旨,为完成密旨,扶立聪慧的陈留王,那也是先帝旨意啊!”先帝喜刘协恶刘辨,这都是人所共知的,徐荣嘎了嘎嘴,终究没有说出来什么。
就这样,李儒以大义让众人觉得废立皇帝乃是先帝遗诏。
当日,董卓就定下今日宴会,道出废立一事,谁敢阻挠必定让他吃吃吕奉先的画戟之厉。
卓乃于省中设宴,自然没有人敢抹了董卓的面子。
百官之首的袁隗、王允、黄婉、杨彪等人心中明镜似的,知道董卓今日宴集百官,恐怕就是为了当日废立之事。如今丁建阳已死,皇甫义真镇北未归,卢子干被贬,朱儁在河内与褚燕僵持。这朝中上下无人能挡董卓这迅猛的一击,看来自己这些士族利益就要被消磨的一干二净了。
董卓一行人接连入座,身旁跟随着的正是吕布。
李儒一挥衣袖,示意下身后的甲士们侍卫着,堂而皇之的站在百官身后。
袁隗侧目与身旁的诸位同僚相视一眼,暗自惊呼,看来今日定要废立皇帝了。
除却几人,剩下的百官皆是面色发白,寒蝉若禁的看着董卓。
没有那么多的客套,缺了几日前妥协的口气,董卓扫视了众人一眼,锵的拔出宝剑,怒目而视道:“今上暗弱,不可以奉宗庙;吾将依伊尹、霍光故事,废帝为弘农王,立陈留王为帝。有不从者斩!”
众人都被董卓这突如其来的气势给震惊了。纷纷惶恐的低下头颅,恐怕触怒董卓逆鳞。谁都知道昨日傍晚,董卓独子董俷身首异处,凶手到现在还没有找到,传言是小皇帝杀的,想必董卓此人定然有股子怨气没有爆发,这会儿多言,恐惹杀身之祸啊!
这不是商量,简直就是在独断。多余的说一句,恐怕就是命令而已。
今日,曹操没有来,不是曹操敢抗命,只不过是董卓为情,现如今,曹操在董卓的眼里已经是刘辨的肱骨之臣了。
袁绍扫视了一圈,见曹操未至,心中大失所望,毕竟是从小长大的,虽然自己一直都看不起这个宦官之后,不过,曹操之智,袁绍自己还是知晓的,倘若曹操在此,自己也可以有个交流的人。拥挤的大厅内坐满了百官,可袁绍却感觉空荡荡的,似乎没有人是自己的挚友。
见众人无人回应,心中气恼,挺身而出喝道:“今上即位未几,并无失德;汝欲废嫡立庶,非反而何?”
本就没心思听百官意见的董卓听此大怒:“天下事在我!我今为之,谁敢不从!汝视我之剑不利否?”本来十分恼怒的董卓见是袁绍,怒火又胜几分,几日前言废立之事,此子就几次三番的阻挠,今日更是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视自己为无物,这是找死。
蹡踉一退,袁绍拔剑而视道:“汝剑利,吾剑未尝不利!”
两人就在宴会上对敌而立。
一旁文弱的士人们见袁绍如此,都有些跃跃欲试。
一旁的李儒见此,心中暗道不妙,袁氏四世三公,当时望族,天下门吏多出其门下,今天要是杀了袁绍,恐惹众怒,生气的要是他人也就罢了!可是几十年的党锢之患让李儒看明白了这个世界最怕死的是士人,最不怕死的也是士人。若是触犯这些人根本的利益,他们会不死不休。这可不是什么好事!
忙拉住董卓道:“事未可定,不可妄杀。”
董卓稍愣。
一旁的袁绍环视四周,见董卓势大,不走恐怕还真会惹上杀身之祸,这么死可就太窝囊了。一提衣襟,收剑速去。
董卓见袁绍离去的也快,虽不解李儒此意,回过头来看向袁隗道:“汝侄无礼,吾看汝面,姑恕之。废立之事若何?”
袁隗见董卓决心已下曰道:“董公所见是也。”
董卓见袁隗识时务,知晓此刻必下决定,道:“敢有阻大议者,以军法从事!”
群臣震恐,皆云一听尊命。
隧四散而去。
吕布一见事情已定,心中还有些许不快,浑噩中走出大厅,竟然没有听见身后有人呼唤。
“都亭侯留步。”
“嗯?”吕布有点怀疑是不是自己的耳朵出毛病了,还从没有人呼唤自己都亭侯。高顺他们称自己为奉先公,董卓称自己为奉先,李儒唤自己骑都尉。还从没有呼唤自己的爵位,看来来人不熟,也不恶。要不怎么也得呼唤自己飞将之名来解恨。
吕布停住脚步,回过身来,看向互换自己的那人道:“你是?”
“某是蔡邕。”
第一卷 汉室倾颓 第二十四章 蔡府恭候
更新时间:2010…9…10 10:34:53 本章字数:3329
“某是蔡邕。”此时,蔡邕乃是布衣之身,被十常侍陷害辞官不做,过起自己闲云野鹤般的生活,因为董卓力邀,为了保全性命不得已而来,其中更是为了他人嘱托而来。
简简单单的一句回答让吕布一愣。蔡邕,此人的名气非常大。即便连常在塞外征战的吕布也听闻过蔡邕之名,乃是当代大贤,就连董公都是礼让三分。随即回礼道:“原来是蔡大家,施礼。”
“哪里,都亭侯武艺高强,蔡某早就耳闻,今日蔡府定下酒宴,力邀都亭侯。也好结交一番。”蔡邕笑着回道。
“奉先必到。”吕布觉得蔡邕的笑容里有些许的鄙视。但又不好冷了名士的心,这种眼神在自己投董卓后就见怪不怪了。只是,恐怕这宴无好宴,会无好会。
“恭候都亭侯。”蔡邕先施一礼,微微的抬起身子,道:“那么,蔡某现行一步了。”
吕布也学那些士大夫的姿态,微微含蓄的回道:“蔡中郎请先。”
一让,蔡邕也不客气,就先离去。
吕布望了望走远的蔡邕,心底总有股说不出来的感觉,这一趟势比生死。
“奉先留步。”董卓亲自的走出来呼唤吕布有事相商。
吕布一扶衣袖,转过头来就往董卓的书房走去。
走出董府的蔡邕,轻轻的擦拭了一把额头上的汗水,心道:“今番接触吕布,不知天下人该怎么看自己。同党?自己问心无愧。反董,却又和这些人走的这么近。”蔡邕抬头看了看刺眼的日光,用手挡了挡低喃道:“唉!曹孟德可害死某了。”
“奉先,蔡邕方才跟你低喃什么呢?”董卓一皱眉毛,脚步停顿在书房门口。
“哦!没有什么,蔡中郎请我去吃酒。”吕布略微的掩饰了一下,没有说出自己的猜测。
“是吗?”董卓的眉毛都要拧在一块了,还没听到过蔡邕会结交自己这些西凉军阀,他不是一向不喜欢结交自己这一派的势力吗?今夜怎会宴请吕布?
“主公,众人等待多时了。”从书房内闪出李儒,凑到董卓一旁耳语道。
“哦!”董卓这才想起有要事相商,不便在多追问。
吕布也知趣的闭上了嘴。跨步入内,环视一圈,见董卓的心腹聚在,看来董卓还真是视自己为心腹。吕布还发现了几个人,几个文人。
侍中周毖、校尉伍琼、议郎何颙等人俯首站立一旁。就等董卓说话了。
“袁绍此去若何?”董卓干脆的说道,没有多余的废话,宴席上袁绍离去,始终似乎董卓心中一根刺,如刺在哽的感觉让董卓心中不安。
“恐又多事。”李儒轻叹一声。
闻听董卓此言,惊怒一旁的牛辅,喝道:“岳父安心,某现在就杀了袁绍去。”
“不可。”周毖见此,不知袁绍是否已经离开洛阳城,担心袁绍的安危,出言阻止道。
“哦?”董卓凝目而视周毖,眼神中充满了怀疑。更不用说董卓身后的那一般核心。
周毖见此,知道自己新附,很多人对自己充满怀疑。轻咳一声,缓解尴尬道:“袁绍忿忿而去,若购之急,势必为变。且袁氏树恩四世,门生故吏遍于天下;倘收豪杰以聚徒众,英雄因之而起,山东非公有也。不如赦之,拜为一郡守,则绍喜于免罪,必无患矣。”
董卓思量了一下,觉得此刻,袁绍要跑也应该跑出洛阳了,再杀就不好杀之了。
“此言倒是可信。”李儒见周毖出言轻轻的附和了一声。
吕布十分不解,对于袁绍自己所知甚少,不好多做言语,但是觉得周毖此言却是有几分道理。
看了看李儒和吕布的反应,董卓点了点头。
伍琼偷偷的与周毖相视一眼道:“袁绍好谋无断,不足为虑;诚不若加之一郡守,以收民心。”
“如此正好。”董卓狠狠的拍了一下门框。当下决定就如此般去办。便吩咐一旁的李儒快下去拟诏。“等等,把韩馥、张邈等人也奏请为一地太守吧?”董卓有些劳累的挥了挥手,身后所有想说话反对的人都乖乖闭上了嘴。
董卓的暴戾可不是谁都能忤逆的。
李儒本觉得渤海太守似乎不妥,见董卓欣喜,又不便扰了董卓的兴致,好在渤海不是袁氏发家之地。迈出去的脚步停顿,回头看了看董卓,知道董公这是借机赢得士人的心,可是这点恩德,那些自视甚高的士人们能接受吗?随即摇了摇头,便匆匆离去拟诏。
“义父,奉先觉得义父理该升任太尉,掌管天下兵势。”吕布见此,想起耳边的嘱托,急忙喜上送喜,招董卓的欢心。
“主公当为太尉。”一旁的周毖、伍琼、何颙见董卓已经答应袁绍为渤海太守,欣喜,也附和着董卓加官太尉。
“哈哈哈……”董卓大笑。
“主公当为太尉。”
“主公当为太尉。”
“主公当为太尉。”一旁的诸位心腹皆劝解道。
……
————————万恶的分界线————————
入夜,蔡府后院内。
“公主,陛下已经到父亲的御书房内了。”年仅十二的蔡琰小脸红扑扑的跟着眼前的万年公主说道。
“是吗?”万年公主高兴的确认道。当日刘辨的表现,可是让自己这个姐姐欢喜的不得了,原来对刘辨不怎么亲密的感情也深了许多。
“皇帝哥哥,真的那么勇敢吗?”蔡琰害羞的问道,方才在父亲的书房外偷偷的打量过刘辨容貌,怎么都不相信那么弱小的刘辨能杀掉董卓的儿子,有点怀疑是不是当日公主夸大其词了。
当然,董俷真正是死在王越的手里的。万年当时昏了过去,见当时董俷的情形,误以为是刘辨杀死的董俷。
“本宫也没想到,皇弟那么勇敢,一直以来皇弟都是懦弱得不得了的。”万年双眼有些懵懂失神的说道。
“还真是期望,皇帝哥哥能杀了董贼。”蔡琰出奇的逾越少女的羞涩,发狠道。说话的时候小胸脯都鼓鼓的,还别说真有几分波涛胸峦的架势。
“嗯,一定会的。”
……
蔡府书房内。
高高升起的明月,映透糊窗的窗棂纸,点点的洒在书房的几案上。
“孟德,你安排的事情,某也已经传过话去了。相信不一刻,吕布即至。”蔡邕有点失礼的先同曹操答话,却没有像刘辨说些什么客套的话。
曹操尴尬的一笑,看向刘辨,不知怎么解释才好。
刘辨轻轻的摇了摇头,歉意的笑了笑,没有解释。自己那个父亲确实有愧这个老师,知晓自己不用作何解释。自己不需要人理解,也不需要什么人为自己心甘情愿的效死命,只要自己相信的人相信自己就行。对于蔡邕这些人,刘辨只期望他们不要泄露风声就好。
当然,估计这种事情出现在蔡邕这种清高名士身上似乎没有可能。
以防万一,刘辨轻轻的向曹操使了个眼色。
曹操明了,刚要开口说话。即听到蔡邕的回话:“放心,我是不会说出去的。”蔡邕瞪了一眼刘辨、曹操二人。想来是看到刘辨投递过去眼色了。
“呵呵……叔父何必如此?”曹操解释道。曹家蔡家乃是世交,陈留于沛国谯县离得不远,加之曹蔡两家世交,自小曹操就唤做蔡邕叔父,当然信得过,要不也不能生死大事敢让蔡邕知晓。
“哼!”蔡邕舍不下脸面的一哼。蔡邕当然理解刘辨、曹操为江山社稷的苦心,可是蔡邕却看不惯汉灵帝刘宏的昏庸,当年可没少受那昏君的气。身为灵帝之子的刘辨当然要做气筒了。当然蔡邕有分寸,明事理。不能因此就误了刘辨、曹操之事。
刷!刷!刷!凌乱的脚步声从前厅传来。
“父亲,吕布来了。”从书房门口探出一个小脑袋,是蔡琰。
“什么?吕布来了。”刘辨心中突兀,久闻其名,却没见过其人。浑然没在意一旁盯着自己的蔡琰。
曹操倒是见过了,自然不太惊奇。
“叔父,前厅接见。”曹操一请。示意几人到前厅见一见吕布。
蔡邕却把身子一退,正好退到刘辨的身后。
刘辨尚沉浸在吕布一事之中,没有客套的想让,直径的走向前厅。
身后的蔡琰吐了吐舌头,低喃不忿道:“好大的气派!”
“琰儿,不得无礼。”蔡邕冷下脸色,见刘辨丝毫没有注意自己这里,心中也是舒坦,自己无礼,那是有原因的,蔡琰无礼那可就是自己家教不严。当下,一怒道:“谁让你来的?回去。”
蔡琰吐了吐舌头,低语道:“就是想见一见吕布还有……”
“还有什么?”蔡邕此时心思已在前厅,追随着刘辨、曹操二人的脚步而去,却是没有看见蔡琰的表情。
“还有……小皇帝。”蔡琰娇羞的脸颊似乎怕被众人发现她的心事。
第一卷 汉室倾颓 第二十五章 飞白瘦金
更新时间:2010…9…10 10:35:26 本章字数:2381
马中赤兔,人中吕布。
说起吕布,也许几个月前他还不为人知,即便那时起吕布已经声震塞外,可是时人并不知晓,即便奸雄如曹操也不曾知道吕布其人。可是现在,吕布乃是炙手可热的人物,那是董公门下的红人,唯一的义子,加上董俷已亡,论起勇武,更是天下第一。洛阳城外一战,击毙西凉董卓手下大将数十人。真可谓天神下凡。
蔡府上下的下人们,听说是飞将吕布前来赴宴,自然心生敬畏,也生羡慕还有好奇。
此时,厅堂之内由人候着。
吕布早已经在偏堂上候着,微微轻扬的头颅看着墙上悬挂着的书画。窘身一人,洒脱,在空荡荡的偏堂内,却越显得不可攀。
“取其发丝的笔迹谓之白,其势若飞举者谓之飞。”从门口处传来一声赞叹。
吕布回身打量来人,见来者四人,为首一位青衣蓝衫,看似平常人家的衣物,可浑身上下透露着的却是一股子的富贵之气,面色微微发白,双眼却精神得很。看那来人不同他人,每一步都是四平八稳,大开大合,俨然一副帝王之象。微笑着看着自己,点评着自己所看的这一副飞白体。
吕布当下心理就有了点分寸,没有客套的见礼,却是异常的说道:“飞白体美则美矣!可惜,这一永字回锋不够犀利,露锋也不够坦白。”
听见此言的四人,俱是一愣,面面相觑。
曹操阴着脸,凝视着吕布,思索着吕布此言是何意?
王越却是没有发现一丝习武之气,对吕布所说的也不是那么上心。
“哦?奉先也懂得飞白一体?”刘辨很惊奇,虽然心底一直对吕布其人有所期待,实不相信吕布还略知文道。而且……吕布此话还另有所指。
“呃?”吕布一愣,对刘辨这么亲热的称呼自己有些意外,自己还不知道眼前这人为谁?虽然自己心中有些猜测,可是……当即答道:“略有耳闻。”
二人的第一次答话很自然很随和,全然不符各自身份话语,蛮倒是有些心心相惜的感觉。
“哦?呵呵……”蔡邕心思缜密,早就注意着几人的举动,见刘辨、吕布二人交谈的似乎不错,充当介绍人的角色说道:“此字确实有些拙劣,乃是小女蔡琰所作。”蔡邕一抚胡须,笑道。
刘辨随即想到方才所见那个小妮子,年纪不过十二能有此笔力已经是不错了!隧即,同蔡邕相视而笑。一旁的曹操、吕布也是轻笑几声。
“琰儿,不过十二,已有如此笔力,当值可贺!”曹操适时的出言捧道。
“才十二?”吕布一听当真有些诧异,原来这个字出自孩童之手。想了想,吕布又看了看刘辨几眼。
偏堂之内的几人都注意到吕布的眼神,意思也明了。眼前的刘辨年龄也不过十四五而已。
刘辨一笑,明了吕布此意,乃是试探,自己当然不能落了下风,虽然这幅书体乃是一小女子之作,本不该张扬才对。但眼下吕布、曹操、蔡邕聚在,在天下这几个英杰的面前,刘辨又怎肯落了下称。何况,方才吕布此言乃隐隐有询问之意,看来吕布恐怕已经猜到自己一二了。
刘辨也不多言,走到几案前。
蔡邕见刘辨跨步前行,嘴角扬着弧度,既知,刘辨要留墨宝。冲门口外的下人们一个眼色,立刻就有人拿来了文房四宝。
曹操同样凝视着刘辨的一举一动,从来不知道刘辨还擅诗书,以前一直就注意刘辨的雄心壮志了。
刘辨轻扬手腕,接过笔墨,一旁早有王越上前去研磨伺候着。
笔走龙蛇,顷刻便成。
就在众人的注视中,刘辨轻轻的一挑毛笔,墨水滴溅出一条弧线,点点洒落在几案上。便随着刘辨嘴角的那丝高傲,已成。
“佳作啊!”蔡邕颤抖着双手,拿起几案上的那幅字,嘴角有些微动,恍然若失的抬头看了看刘辨,简直不敢相信这会是刘辨的手笔。
一旁的曹操早就注意了刘辨书写的每一笔,嘴角间从凝重到微张再到全张,只不过身为臣子,而且还是刘辨的心腹臣子,当然不敢像蔡邕那般逾越。
一旁的吕布本没有瞧低过刘辨,但也谈不上高赞。见蔡邕激动的无以言表,心下好奇的看了看。自己不太懂书法,却只见那张纸上字体挺瘦秀润,至瘦而又不失其筋,又是从没有见过瘦美的字体,更加让人惊叹的是,此笔体还不输于蔡邕的飞白一体,难道是眼前之人所创吗?
“难得可贵啊?难得可贵啊?”蔡邕一连说了两个难得可贵,此时看向刘辨的眼神也是不同了,还深深的冲刘辨深施一礼。
刘辨微一笑着受了。
旋即回道:“怎么样?回锋可够犀利,够坦白否?”
“呃?”吕布神情一愣,没想到这中深意在这里。
“嗯!”曹操捻须点了点头。
诚意已出,那么你能受得了吗?
……
蔡邕不懂几人的试探,看过之后递过到曹操之手。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
曹操乃是汉末的一大文学家,诗词歌赋自然样样不落人后,对于鉴赏当不输与人。曹操又不得不从新打量了几眼刘辨,见刘辨双眸之中隐含抑郁,似有百般惆怅不得伸张。回头与一旁的几人相视。
竟无一人,喜欢这首笔体。
王越一武痴,武道之外的事,一概不参与。
蔡邕名为贤士,对刘辨所写的笔体喜欢的不得了,却是一点都不在意宣纸上的那首词作。甚至嘴角处还有几丝嘲讽不屑,这个时代连五言七律都未出,谈何接受得了韵律不整的词曲。
吕布似有感悟,明白此词必不是凡品,但出于武人的无奈,真是不能全部明了刘辨此中之意,不甘亦或痴怨?
刘辨见几人表情,轻叹一番,摇了摇头,没有失望,本来对蔡邕之流也没有期望。
不过曹操、吕布二人的表现却让刘辨欣慰。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曹操看着刘辨又看了看窗外的明月,似有惆怅的低吟起来。
这中滋味,谁人能懂?
第一卷 汉室倾颓 第二十六章 天香来莺
更新时间:2010…9…10 10:35:48 本章字数:2177
“来人,备宴。”蔡邕见几人各自沉浸在失落中,气氛顿时萎靡,恐就此尴尬,缓和道。
“呃?”刘辨神情一顿,想起自己现在可是有重要的事情要办。手一伸,道:“请。”
“请。”吕布也是一让。
“请。”
“请。”
……
鼓乐也适时的响奏了起来。
两排婢女鱼跃而入,翩翩舞姿展示着她们妙曼的身材。
音乐婉转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