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闯王李自成新传-第1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见到队伍松动,孙传庭知道此时决不能后撤,更不能听任士兵的逃路,否则就是一败涂地,连带骑兵也要受影响,他沙哑着声音狂喝:“稳住,稳住,后退者杀无赫!”
听到了主帅的呼声,军中的执法队严格执行了命令,凡是向后退的人都被射杀,总算稍稍稳住了队伍,但这种稳住却极不牢靠,唐军一层层推进,碰到阻力稍大一点的地方就是用手雷甩过去将缺口炸口,聚在一群抗拒的明军立马就是非死即伤,后面的唐军再跟进。
孙传庭见前面已绞成一锅粥,自己的步兵虽然死伤惨重,但唐军的冲击总算阻了下来,松了一口气:“传令贺人龙,猛如虎的骑兵出击。”
随着孙传庭的令旗挥出,两翼的明军骑兵向唐军的侧翼插了过去,田见秀出击的时候虽然带头冲锋,但此时早已退了出来,将自己这边的帅帐设在一个稍高一点的土坡上,见明军的骑兵出击,田见秀命令道:“传令,撤退!”
一个参谋张大了嘴:“撤退,将军,我们正占着上风。”
田见秀坚定的道:“撤退!”
听到撤退的鸣金声,唐军的骑兵停止了对明军步卒的追杀,施施然的返回,留给贺人龙和猛如虎两人的只是满地的烟尘,
看到短短一刻钟,已方死伤惨重的步兵队伍,两人不假思索追了上去,见明军追了上来,后面的唐军将手中已是血淋淋的马刀放下,取出了挂在马上的长枪,开始向后射击起来。
这种回马枪可比鞑子的返手箭厉害多了,随着“砰,砰。”的枪声响起,在后头追击的明军象雨点一样落下来,追不到数里,明军已损失了数百名骑兵,却连唐军一根马尾也没有捞到,两人只好垂头丧气的命令追击的骑兵停下来。
见到官军停止了追击,田见秀命令已方也停下来,他再次了举起了自己手中的长刀:“杀!”
唐军的一个前锋万人队已转身,向停下来的明军骑兵杀去,贺人龙和猛如虎两人顿时色变,这才意识到已方已跟到了坡上,唐军居高临下的冲下来,马速很快达到了极点,自己再怎么加速也不成了。
骑兵相争,失去了马速的优势,那和步兵也差不多,反而方便人家的斩杀,杀步兵对方还要弯腰,杀静止不动的骑兵只要将刀口对着前面,战马的冲劲自然会将对方斩成两段,除非是天生神力,否刚谁能挡住一人一马将坡上下来的冲劲。
此刻明军就是想退也不成了,若此时返身逃回,没走出几步就会被唐军追上,到时更是死无葬身之地,贺人龙和猛如虎都是同样心思,此时博一博还有希望,只要对方呈受不住伤亡,先行退却,自己还有一线生机口
他们也都向自己的部下狂喝:“杀。”勉强让马速提起来。向快冲到自己前面地唐军杀去。
双方很快碰在一起,两军相撞的地方马上撒开了一片血雨,刀击声。惨叫声,人体的坠地声交织在一起。
明军刚提起地一点马速根本无法和唐军高速冲锋的战马匹配,两军相撞。刀与刀相接。往往明军都觉得刀一震。接着就脱手而飞,自己的头颅也被唐军随之而来地马刀斩成两段,有地人更是被唐军撞得飞了起来,到处是“扑,扑”坠地地声音,坠马之人。十之八九都是明军。
还没等到两军交错而过,后面又是一个万人队冲下来,正在庆幸自已劫后余生的明军马上又面临着唐军的第二波打击,同样是刀断。人飞,坠地。
第二波打击还没有过去,唐军的第三波打击又已来临,许多明军绝望的丢下了兵器,发狂的拍马后退,前面第一波攻击地唐军已穿过了明军的队形,他们并没有回头,而是向刚才已伤亡惨重的明军步兵攻去。
刚才唐军第一重的打击,明军地步兵已损伤五六千人,剩下的二万多人看着自己的骑兵追击对方而去,正要欢呼,转眼就是大变,已方骑兵先是停止追击,然后被唐军反追杀,接着唐军穿透了已方的阵形,向自己奔杀而来。
这一万名唐军刚才穿透对方的阵形时,杀了对方四五千人,已方损失不过数百,此时正是士气高昂之极,满脸杀气腾腾的朝明军步军奔去,明军虽然还有二万多人,但谁也没有勇气和唐军作战,呐喊一声纷纷掉头就跑。
孙传庭和李卑拼命制止,此时军心已丧,哪里止得住脚步,自己反而身不由已的被溃兵涌着退去,孙传庭心中叹了一声:“完了,这步兵如何逃得过敌人的骑兵。”
孙传庭心知此时战局已经无法挽回,身边只有几十骑都是他的亲兵,只能先保自己逃命再说,他也不去管亲兵将前面挡路的士兵斩杀,只是闷头打马逃跑。
等到唐军三波骑兵都和明军对换了一个位置时,二万名明军骑兵只剩下孤凌凌的五六千残军了,而唐军一波比一波损失要少,第一波唐军损失不过四百来人,第二波损失才二百多人,等到第三波时,明军已毫无斗志,唐军只损失不到一百人。
见到明军的步兵已溃,第二波第三波的唐军并没有去追杀步兵,反而虎视眈眈的看着坡上的明军。
此时明军变成了居高临下,若是能鼓起勇气冲锋,未偿不能冲出唐军的堵截,只是明军胆气已丧,即使有高处的优势又如何敢去冲击军容齐整,人数远比自己多的唐军,没有吓得投降已经算好了,贺人龙,猛如虎两人不需商量,率着还残存的部下干脆越过树儿岭,朝寿阳县城方向而去。
前头的唐军跃跃于试,都有追击之意,田见秀连忙止住:“不要追了,我们先打扫战场,休整后再说。”
他身边的一名亲兵问道:“将军,对方胆气已丧,我军只要追上去就能将他们全歼,为何不追?”
刚才田见秀的一攻一逃,精彩之极,两个回合就将对方五万不弱的大军击溃,已方损失甚微,唐军上下都对这个将军极为服气,只是有疑问还是忍不住提出来。
左光先也是佩服之极,田见秀以前没有独挡过一面,两人军职相同,皇帝以田见秀为主军,自己为副,刚开始还不服气,认为皇帝看自己是降将才如此,这次一比,高下立判。
大唐有这么多优秀的将领,精锐的士兵,兵器反倒成了次要,今天将明军的骑兵歼灭,多是用马刀对付马刀,明军仍输得如此之惨。他听到田见秀的亲兵询问,也想听听这位主将又有何见解。
田见秀一笑:“困兽犹斗,何况是明军还有五六千人,我们马力已泛,他们又占着地利,我们没有必要和他们硬拼,下了树儿岭,就是寿阳县城,你说他们五六千疲兵,又没有攻城器械,能攻下咱们一千士兵把守的寿阳城么,到时他们累了,咱们休息好了就可以抓这数千只鸭子了。”
听到将军把对方比着鸭子,众人都笑起来,对寿阳城的防守显然极有信心,左光先心中一动,提醒田见秀道:“田将军,寿阳城里还有二千降军,当心他们反复。”
田见秀“唔”了一声:“是有可能,不过这种可能极小,这数千疲兵一看就知道是败军之将,城中的降军不可能为了这队败军反复,不过也不能不防,大家抓紧时间休息,等马力好了,马上分出一万人追击。
“是。”唐军轰然答应,许多人替自己正在喘气的爱马松开了马肚子,让它们在一旁休息,自己就坐在满是鲜血的山坡上,快速回复体力,刚才的战斗虽然短暂,但又是上坡,又是下坡,太费精力……
此时整个树儿岭前方,坡上坡下全是尸体,兵器、铠甲、甚到官军散落的战马,到处都是,除了战马有唐军将它们归在一起外,兵器和铠甲无人理会,唐军身上穿的,手中用的,远比明军要好,他们看不上明军的东西。除了唐军自己人的尸体被收敛外,明军身上动都没有人动一下,唐军的野战军不屑于干这个,如果有守备军,民夫跟随,这些善后的事都会交给他们,如果没有,等下只好劳动寿阳城里的降军和百姓了。
一名唐军突然指着白马河道:“看,河水红了。”
果然,几个时辰还清清的河水现在已混浊,在阳光的照耀下,变得发红起来,山坡上的血水象溪流一样流入河中。
田见秀闭上了眼睛,嘴里轻轻念着,左光先仔细听了听,他嘴里竟然是在念:“南无阿弥陀佛。”
左光先大为好奇,拉过田见秀的一名亲兵,问道:“怎么,你家大人还信佛。”
亲兵小心的说道:“将军以前差点出过家,不过,他家中只有一名独子,母亲不肯放,将军才自己念佛。
左光先诧异的看着田见秀,即他所知,唐军刚出商洛山时,田见秀就投靠了唐军,那时唐军尚未成气候,不知这个信佛的人怎么会走上造反的路。
此时田见秀满脸虔诚,仿佛是个有道高僧,若是不了解的人,谁也不会相信这些尸体正是田见秀下令所杀。
第八卷 一统中原 第十四章 真定府
更新时间:2009…8…19 23:02:10 本章字数:4423
在田见秀击败孙传庭对寿阳的援军时,李鸿基的七万大军和十万民夫已沿着渡沱河,兵锋直指京师外围的真定府。
每到夏天霍雨时期,渡沱河常常洪水滔天,一路摧枯拉朽,毁坏堤岸,将周围全变成一片澡泽,明朝明文记载渡沱河的大水灾就不下十次,此时渡沱河却异常温顺,正适合唐军的民夫运送各种物质。
真定卫是明成祖所设,朱棣建都北京以后,真定府直隶于京师,成为拱卫京师的主要城镇,不仅是五州十一县的政治中心,而且是控制燕晋咽喉的交通中心,成为沟通京师与西北、西南地区的交通要道,同时还肩负着从西部太行山砍伐木材供应京师柴炭的任务。
真定府的重要,从一首诗中可以看出来“起伏沙冈一郡环,唐藩成德汉常山,西抱恒岳千峰峭,南载渡沱百道湾。中国咽喉通九省,神京锁钥控三关。地当河朔称雄镇,虎踞龙踏燕赵间。”
正因如此,真定府政治的安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直接关系到京师安定,终明一朝,对于真定城的地位十分重视,在政治、军事方面,真定府的地位与顺天府(北京)十分接近。不但直设巡抚,而且在各处创建许多关城、寨堡、营所、仓储、墩台、铺站等军事和通信设施。
真定府第一道关卡就是井陉县西缘的娘子关,这个关卡守将为千总马继臣。关内有二千士兵镇守,仍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地险要所在。只是看到唐军的威势,明军早已吓破了胆,战战魏兢的抵挡了一天。马继臣开关投降。这个险要地娘子关。就此落入了唐军手里。
娘子关一下,其余的关卡更是不如,加上有马继臣的引导,明军各个关城,寨堡纷纷被唐军拿下,不到五天地时间。真定府周边地关卡全被唐军拿下,除去分守各地地守军外,还有六万唐军将真定府团团包围,
望着城下无边无际的唐军。真定府的巡抚徐标面无土色,站在城头差点摊倒,他身边的总兵周遇吉赶忙将他扶住,徐标才没有出丑,他哆哆嗦嗦的道:“这……这如何是好?”
此时真定府有兵马二万,城高墙厚,徐标却完全没有一战的勇气,早在唐军攻击娘子关时,徐标已快马派人向京师救援,而且是一天一封急信,只是没想到短短五天时间,唐军已兵临城下,而明庭还没有作出反应。他现在再派人去求救也出不去了。
周遇吉镇定地道:“大人放心,本府人马有二万,兵精粮足,抵挡唐贼十天半月丝毫没有问题,到时援军早就到了,唐贼自然只有解围。”
徐标的脸色稍为好转:“周总兵,那守城之事就拜托你了,本抚要下去了。”
看到徐标下去,周遇吉脸色并没有变化,早知道巡抚靠不住,他能将守城全权委托给自己,不捣乱就好了:“那大人走好。”
崇祯接到真定府被围攻的奏报,犹如挨了当头一捧,他刚不久还夸奖杨嗣昌剿灭了河南的匪患,没想到转眼唐军就攻到了京师地外围。
杨嗣昌在河南,唐军是从山西攻过来的,似乎怪不到杨嗣昌,可是杨嗣昌本来就是要统领天下兵马剿灭唐军,你到河南剿张妙手,白九儿干什么,真定府的求救一送来,众人不是想着如何救真定,而是对杨嗣昌群起而攻,
崇祯本来对杨嗣昌有怪罪之意,群臣一攻击,崇祯反而一意维护起杨嗣昌来了,除了命令杨嗣昌赶快对唐军发起进攻外,还赐给他白金百两,大红纤丝表里四套,斗牛衣一件,功银一万两,让众臣更是又忌又妒。
只是杨嗣昌远在洛阳,若要调杨嗣昌回来救真定府、,那这次对唐贼的进剿就无果而终了,崇祯此时还不相信朝庭对唐军已完全属于下风,能将江山保住就不错,或者他是不愿相信,自己继位十余年,每天霄衣忏食,局事还会败坏如此,他念念不忘一年将唐贼剿灭,不愿意调杨嗣昌的兵马回救,免得剿贼大业毁于一旦。
皇帝不愿调杨嗣昌救援真定府,而是幻想来个围魏救赵,只是杨嗣昌尽快攻击唐军湖广,陕西一带,真定府的唐军就会自行退去,可是真定巡抚徐标的告急文书一封比一封紧急,崇祯也坐不住,万一唐贼一狠心,弃守老巢,全力要攻向京师,也不得不防,收到徐标第三封求救信时,崇祯召急群臣相商。
杨嗣昌不能动,那最能战的部队就是数万关宁铁骑了,最大的兵营就是京师,只是唐军在沈阳还有数万部队,除非放弃整个辽东,否则关宁铁骑根本脱不开身,如果放弃了辽东,沈阳的唐军跟踪而来怎么办。
那么只有从京城派兵营救了,只要辽东不失,真定可保,京师就没有危险,京师三大营足有三四十万大军,从中抽出个十万人马,救援真定府似乎可行。
只是兵有了,派谁统兵却是一个问题,京师三大营的统领全都让崇祯换成了太监,以太监领军,崇祯还是抹不开脸面,群臣也反对,太监若能领军,那还要大臣干舍,岂不内廷内廷都变成太监的天下。
只是群臣虽然反对太监领军,却没有一个人肯主动提出来领兵御敌,许多人心头忐忑,怀里都揣着一张唐军的《讨明檄文》,今天早晨一起身,京师的百姓突然之间发现北京的街头到处贴着唐军写的《讨明檄文》。
这把锦衣卫上下吓坏了,唐军在京师有多少人,这上千张《讨明檄文》是谁贴的,刘应选看到《讨明檄文》上的内容更是双眼一黑。他急忙令锦衣卫上下全力收缴《讨明檄文》,只是许多檄文已流到朝庭高官手里,刘应选不可能收得完。这可是锦衣卫地严重失职,他不敢告诉崇祯,盼着大家也不敢在皇帝面前抖露。将此事就此揭过去。
如今都早朝半天了。皇帝却还蒙在鼓里。得到这张檄文的人果然没有一个向皇帝提起,有忠贞一点的,怕惹起皇帝地怒火,有两头首尾的内心已是动摇,众臣议论了半天,没有拿出一个救援真定府的主帅人选。
崇祯见大臣不愿出头。怒气冲冲地道:“难道汝等要让朕亲率六军与贼决一死战呼?”
大臣见皇帝说出此话,一起拜倒:“臣不能为皇上分忧,臣等有罪!”
崇祯更是冷笑:“有罪,有罪!说有罪有何用。你们倒是给朕拿出一个主意来。”
这时大学士李建泰出列,慷慨激昂地道:“皇上,主忧,臣辱,古有明剑,今贼犯真定,臣愿领兵向西,以报皇上知遇之恩。”
崇祯见有人出头,大喜:“卿忠心为国,朕知矣,传旨,大学士李建泰加封兵部尚书衔,赐尚方宝剑,即刻领兵前往真定,督师剿贼,准其节制河北各路总兵,巡抚,一切便宜行事。”
李建泰连忙谢恩,众臣却暗自嘀咕,李建泰为人贪生怕死,即无奴将之才,又无统兵之策,怎么会自高奋勇,代帝亲征。
李建泰却另有打算,他地老家在山西,山西已有一半归于唐,他的老家就在前线,他怕唐军打到他的老家,将他家抄了,不如趁此机会出头,必会得到皇帝的赏识,到时掌握了权力,自然可以最后捞一把,到了真定府,如果能救则救,成就不世之功,不能救就逃,逃不了就投降,能带着大军投降总比两手空空投降要好,到时也能卖个好价钱。
李建泰竟然样样算好,就是没有想到为皇帝尽忠,退散后,往日交好的官员都来向他祝贺,恭祝他此行顺利,为国立功,心中却以为他已发疯。
李建泰在朝中摸爬滚打数十年,好不容易才熬到大学士的位置,如何会不明白同僚们地眼神,他摸了摸怀中的《讨明檄文》,冷笑道:“你们焉知老夫所想。”
第二天,崇祯就给李建泰摆酒饯行,文武百官全部陪同,崇祯在正阳门城楼给李建泰赐酒之后,拿出自己亲笔撰写的《钦赐督谕手敕》,郑重其事的交给了李建泰。
李建泰展开一看,受宠若惊,敕书道:“朕仰承天命,继祖宏图,至今十有一年,未能修德尊贤,以致兵灾连岁,民罹水火,皆朕之罪也……
其骄法逼玩之将,贪酷倡逃之吏,妖言惑众之人,缺误军粮之辈,情真罪当,即以尚方从事……
愿卿荡平妖氛,旋师奏凯,封候进爵,铸鼎铭功,朕仍亲迎应贺,共享太平,预将代朕杂征安民请命乱至意福行示谕,成使闻知,特谕。”(注1)
李建泰看到此文心花怒放,着实感动了一把,这可比杨嗣昌还要恩宠,杨嗣昌对各地总督,巡抚,总兵之类地高官,如果要杀,还要先行参奏才行,而李建泰则可以直接先斩后奏,崇祯可能也看出了真定府的凶险,赋予了李建泰全权,可能是李建泰的慷慨激昂打动了他,崇祯还真以为李建泰是忠心耿耿之辈。
李建泰领着京营的十万大军,慢吞吞的出了北京城,离正阳门走不到二里,他所乘的软桥左杆突然发出吱呀一声响,断成两截,将李建泰将轿中摔了出来,他脸色灰白,愣在地上半响也爬不起来。
担任轿夫的家丁大吃一惊,以为把家主摔坏了,跪在地上号啕大哭,李建泰才骂骂咧咧起身,轿子离地本来不高,李建泰不是摔坏了,是吓坏了,这个轿他坐了数年,一直没有坏过,今天带兵出城不出两里就坏了,这岂不是大大的不吉。
李建泰为人迷信,自己虽然都想到了,但刀剑无眼,万一要是伤着自己就划不来了,他心中顿时打起了退堂鼓,只是此时回去却是万万不可能,只能拖慢行程了,从京师到保定,快马不过几个时辰的距离,他带着队伍走了三天才到。
到了保定,李建泰却不肯再向前行了,他坐镇在保定,命令保定知府何复,守备张大同,指挥文运昌带人去救真定府,只是三人官职太小,李建泰干脆给他们火线提级,何复升为巡抚,张大同,文运昌同时升为副将,带兵五万去救真定府。
何复等下官职虽小,但一腔热血,此时得拨高位,都向李建泰表示誓死击退唐贼,带着大军,连夜就向真定府出发。
李建泰喜的乐开了花,他心道为帅者只要知人善用就可以了,也不用亲自上阵,这么看来,自己比古之名将也不稍多让,心安理得的躲在保定府享受起来。
此时唐军对真定已进攻三天了,巡抚徐标躲在府中根本不敢指挥明军抵抗,这么一来,真定的防守重任全落到总兵周遇吉身上了,周遇吉算得上是一员难得的良将。
周遇吉是锦州卫人,从小勇力过人,喜好打猎,经常从山中猎得猛兽。入伍后,积功升到京营游击,京营中勋戚中官子弟,见周遇吉质鲁,对他都很是轻视,周遇吉道:“公等皆纨裤子,岂足当大敌。何不于无事时练胆勇,为异日用,而徒糜唐禄为!”
周遇吉接管了真定府的全部兵权,反而将真定府守得固若金汤,唐军从第一天起,就架起大炮朝真定府猛攻,整个真定府都淹没在炮声中,明军上下都面如士色,周遇吉将明军从城头上全都撤了下来,进入藏兵洞中,唐军的炮声一停,明军就全部从藏兵洞中钻了出来,牢牢的守着城墙。
真定府虽然城高墙厚,但时不时也有藏兵洞被唐军的大炮连连击中,塌陷下来,将里面的兵将全部压死,周遇吉不顾个人的安危,自己亲守在藏兵洞中,待唐军炮声停的间隙,他就带着亲兵走进一个个藏兵洞,安慰里面的官兵。
众人见总兵大人如此,一个个热血沸腾,誓死要保卫真定府,唐军每一次的进攻都被明军用血肉之躯挡了下去,三天来,明军伤亡不下四五千人,唐军也丢下了近一千具尸体,唐军无论兵力还是武器,都占着绝对的优势,攻成这样,李鸿基也觉得惊讶万分。
(注1,此文是崇祯十七年皇帝给大学士李建泰饯行所用。当时李自成正在进攻山西,李建泰自高奋勇到山西督战,还要散尽家财以充军用,崇祯着实被李建泰感动了一把,允许他对前线文武有生杀大权,哪知此老出了京师就慢悠悠前行,还没有见到义军,就先吓的丢盔弃甲逃跑。)
第八卷 一统中原 第十五章 劝降
更新时间:2009…8…19 23:02:27 本章字数:4400
孙传庭在树儿岭兵败后,他身边虽然还有数十名骑兵簇涌着他逃跑,到底没有摆脱唐军的追击,他看到身后的唐军越追越近,抽出了自己的宝剑,拨剑自杀了,李卑倒是仗着马快逃了出去。
田见秀听到带兵来援的竟然是朝庭五督总督孙传庭,而且已经自杀时,大喜过望,李卑和孙传庭相比,也只是一只小虾米,也就没有心思去追他,等休整数个时辰后,田见秀带着唐军越过树儿岭,回到了寿阳。
贺人龙和猛如虎带着五六千疲兵果然被堵在寿阳城下进退不得,见到唐军的大军来到,只得投降。
李卑回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