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闯王李自成新传-第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卢象升只得要求陈奇榆调拔粮草军需,此时五省的军政大权都撑握在陈奇榆的手中,但陈奇榆手里近十万人马,朝庭只拔了二十万两饷银,也只是苦苦支撑,逼不得已,给卢象升挤出了二万两军饷,三千副盔甲兵器,五千石粮草,卢象升才能招幕兵马。
献军几十万人,虽然其中老弱不少,若想剿灭这数十万献军,卢象升至少也要三万大军才行,他将郧阳各地的兵马调集,也只得一万五千人,还需招幕一万五千人,他拿到的二万饷银很快用尽。
此时襄阳的军备军械无数,卢象升只得向襄阳要求调拔物质,又向襄阳王朱翊铬求救,让他拿出一部分银两充当军需,哪知无论是襄阳府还是襄阳王都一毛不拔,卢象升无奈,只得又向陈奇榆求救,此时襄阳府也在陈奇榆的管辖范围内,陈奇榆对襄阳府发出严厉警告,襄阳知府才不情不愿的拿出兵甲,但襄王的银子却一分也拿不到。
卢象升有了兵器甲仗,所招的官军才有点象样,军饷却顾不得了,将各地的府库搜刮了个干净,才勉强让士兵吃饱。
好在此时的士兵没有过多要求,反正欠饷已经成了习惯,能吃饱饭就不错了,二个月后,卢象升已将原先的加上新招的共三万士兵训练的象模象样,但若要用于实战却远远不够。
总督陈奇瑜却已经没有时间等待了,他承受的压力太大,再不出兵,皇上可能就要换人,陈奇榆作出四面向闯军进攻的部署,要想实现这一计划,就不得不先拨掉张献忠这个钉子,陈奇榆只得命卢象升马上发兵消灭献军。
卢象升勇猛善战,但他到郧阳不足两月,虽然一到就抓紧时间练兵,毕竟时日太短,成效不大,此时聚集在郧阳附近的各方义军达到四十多万,卢象升的处境非常艰难,他深知陈奇榆也无其他办法,只得咬牙出兵。
卢象升的悍勇在一次表现的淋漓尽致,他亲自率军在深山绝谷中日夜追敌,自乌林关、乜家沟、石泉坝、康宁坪、狮子山、太平河、竹木砭、箐口诸处与张献忠部接战,张献忠本来瞧不起他,见卢象升不少还是新兵,只派出几名义子出战,被卢象升连战皆捷,斩首一万多名,张献忠的外围被卢象升几乎杀绝,连他的两名义子李定国,孙可望也差点被卢象升斩了。
第四卷草原争霸 第十章 卢象升下
更新时间:2009…8…16 12:50:18 本章字数:2103
张献忠接报大惊,集中了全部力量与卢象升接战,此时卢象升的部下经过多次交战也有损伤,只剩下二万七千多人,张献忠的全部人马除去老弱还有近十五万,虽然很多兵甲不全,但张献忠自信就是用人堆也能把卢象升压死,双方在在郧阳的黄龙滩激战数日,卢象升每次都身先士卒,官兵士气大振,杀的献军连连后退。
张献忠从闯军处购买了数次武器,大炮也有十余门,他见抵不住官军,只得架起大炮不分敌我猛轰,官军毫不胆怯,紧跟在卢象升身后向献军冲杀,献军被自己人轰炸,士气更是大降,眼看就要崩溃,这时献军的大炮刚好有一颗炮弹在卢象升身边爆炸,卢象升在马上晃了几晃,跌下马来。
杨国柱大惊,急忙将卢象升救起,卢象升其实并没有受到外伤,只是大炮的威力太大,将卢象升震晕了过去。
张献忠看大炮打中了官军的帅旗,卢象升也倒了下去,大喜过望,马上命令士兵大喊:“卢象升死了,卢象升死了。”
卢象升带着还末训练完全的官兵出战,能杀败献军,完全是靠他自己的武勇,此时他一落马,不管有没有死,官兵的士气一下子落了下去,献军反而士气大振,人都压了上来,官军人少,再也抵敌不住,全面溃退。
张献忠全力追杀,官军一路败退,刘国柱,虎大威等人护着卢象升退到襄阳时,张献忠才停止了追杀,数万官兵仅留五千残兵。
历史上本来卢象升此次在黄龙滩会战的对象是老回回,过天星、满天星等人,他以二万人马破贼数十万,这次换了张献忠,他带着还末训练完全的官兵出战,只能靠着自己的武勇感染士兵,一旦他自己有事,就只能大败亏败。陈奇榆想数面合围李鸿基部的想法,一开始就破了产。
随着各地的官军调入河南,高迎祥的处境也坚难起来,虽然与左良玉大打和战,迎得了休养生息的好时机,但左良玉无比贪婪,几乎每月都要勒索一批金银,而且随着官兵越来越多,高迎祥随时要防备左良玉翻脸,河南不再是安全之地。
高迎祥一咬牙,率全军离开了南阳,杀入了安徵阜阳。安徵的官兵又是一阵鸡飞狗跳。左良玉在高迎祥身上捞足了好处,他本来只有二万不到的兵马,这次扩充到了五万多人,从此,左良玉就有了养寇自重的想法,再也不跟朝庭一心一意。
随着陕西的一批批壕强倒下,李鸿基又对山西开始制定同样的税收,此时有陕西的前车之鉴,山西的壕强不敢反抗,但李鸿基不相信他们在朝庭大兵压境之下全忠于闯军,因此也丝毫没有手软,在山西占领区内也实行当初商洛地区的政策,鼓励老百姓有冤的伸冤,有仇的报仇,竖立了几个典型后,闯军很快就接到了百姓一批批告状的狂潮,山西的壕强也被肃清。
此时的闯军不但钱丰粮足,整个境内也成了铁板一块,随着朝庭的大兵压境,闯军不但可以应会自如,许多心急的将领强烈要求先发制人,李鸿基一一制止了他们,目光望向了北方。
这年的五月,后金皇太极招聚诸贝勒,大臣商议伐明,皇太极首先说道:“我大金国内民丰阜足,蒸蒸日上,不但有满洲八旗,还有正在建的汉军八旗,而大明日渐衰微,崇祯虽想励精图治,但他是个多疑猜忌的君主,只会自毁长城,将自己的统兵大将杀的杀,关的关,只信任他身边的太监,而且现在百姓纷纷揭扦而起,尤其是陕西的李自成已占了一省多地,现在应是再次入塞征明的时候了。
众人听了,都面露喜色,后金每次和大明的战争都抢的盆满钵满,众人都盼望打仗,一些年轻的将军更是摩拳擦掌,欢呼雀跃。
看到臣下如此响应,皇太极也很是高兴,问道:“大家说说看,我们是从哪里入关好呢,上次是喜峰口,这次是不是还要从那里?”
多尔滚道:“大汗,大明已成了一个大粪堆,几只小鸟也能把他刨平,这次就不用偷偷摸摸了,直接从山海关打进去吧。”
众人也都哄笑起来:“对,这次就光明正大的和大明打一仗。”
皇太极默不作声,见代善不说话,拍了一下桌子说道:“大家别吵,听一听大贝勒的话。
此时阿敏已死,莽古尔泰被贬,当初的四大贝勒辅政,如今只剩下一个大贝勒,加上他很少与皇太极争权,因此威望很高,大家都望着代善,听听他有什么看法。
代善站了起来,道:“大汉既然要我说,那我就说了,我年纪大了,做事也要稳重才好,大明正如刚才各位所讲的,正是江河日下,但整个大明还没有伤筋动骨,我们要想一口吃下,还是很难,山海关守备森严,又集中了关外的精兵良将,我们去打,恐怕会重蹈几年前在宁锦的覆辙,那时不免损兵折将,这样的事我们再也不干,而比起山海关来,大明的宣府,大同就无人防守,我们何不绕道蒙古,从那里进入大明的腹心搅一搅。”
皇太极带头鼓掌道:“大哥说的太好了,几年前我们从喜峰口入关,虽然没有站住脚,但大明到现在还在隐隐作痛,大家如果都能象大哥这样深谋远虑的话,我们大金将会越来越强大,我们从蒙古进入大明还有另一重意义,前不久我军刚刚击败察哈尔,林丹汗已远逃,我们还可趁机收扰蒙古各部,一举两得,下面请范章臣为我们讲一讲宣府大同那边的情况。”
范文程走了出来,他此时蓄起了五绺长须,飘飘然好象有点仙风道骨,虽然众人不止他身为汉人为满人卖命,但后金无论文武都很佩服他,丝毫不敢因为他是汉人而轻视。
第四卷草原争霸 第十一章 后金出兵上
更新时间:2009…8…16 12:50:19 本章字数:2200
范文程站了起来,走到挂在大堂的一张地图旁,开始讲了起来:“宣府本是秦汉时期的上谷郡,地形十分险要,明初在此开设平卫,与辽左互为呼应,大同是秦汉云中郡,明太祖时封一子代王在此镇守,自古这里就是兵家重地,但到了今天,此地的守备已大不如前,一方面是蒙古多次从这里入侵,其城墙不断被破坏,另一方面,这里的重兵大部都调住辽东对付我大金,大汗选此次入侵是十分英明的,宣府距京师只有三百余里,大同稍远,拿下这两个镇,不但可以取得财富,还能对京师造成震动,具有深远的影响。”
范文程的话说完,大家都对皇太极的计划都有深刻的认识,皇太极赞许的望了范文程一眼,代善又站了起来道:“还有一件事大家可以议一议,目前大明的陕西全省,山西有一半被大明叛军李自成部所占,我军若深入山西,与李自成部相遇怎么办。”
德格类喊了起来:“一起抢呗,还能怎么办,明军我们都不怕,还怕一个叛匪吗?”
皇太极瞪了德格类一眼,对代善说道:“大哥的意见呢?”
代善道:“我认为目前我军首要的目标是大明,若能与闯军联合进攻大明最好,如若不能,尽量和他们两不相犯,让李自成把大明搅得越乱越好。”
皇太极道:“大哥高见,目前大明土地数十倍于我,人口更是和我相差百倍,只有内耗才能快速削弱大明,我们应该派出使者和他们接触才对。”
范文程在旁说道:“这些逆贼都是无君无父之辈,恐拍不能接受大汗好意,而且大汗与察合尔作战时,这些逆贼多次将物质卖给蒙古,这是存心与我大金作战,大汗暂时不与他们计较就好了,派出使臣估计效果不大。”
皇大极说道:“无妨,卖给蒙古物质那是他们为了自己赚钱,倒不一定是和我作对,派出使者还有另一个目的,那就是看一看他们的实力,也好让我知道以后该对他们采取什么策略。”
范文程诚心拜道:“大汗英明,只是使者的人选却要好好考虑一番,即要有汉人也要有满人才好。”
皇太极低头想了一会儿道:“好,那就派张生为正使,哈里哈为副使,前往陕西拜会李自成,如果能相约共同进攻大明那是最好,如若闯军不肯,那么两军到时互不侵犯即可。”
范文程道:“大汗,张生能言善辨,任正使可以,哈里哈只是一个牛录,派他去是不是级别太低,若是闯军因此认为我后金轻视他,恐怕事情不济。”
皇太极道:“无妨,这次只是试探闯军的态度,我会全权委托张生负责,哈里哈只不过作为一个满人的代表,谅他们也不会挑出毛病。”
皇太极和众臣定好战略之后,各旗马上回去进行紧张的准备,满人个个兴高彩烈,这次不知又能抢多少好东西回来。
崇祯七年五月二十二日,皇太极率大军离开沈阳西行,当天就到达了辽河,汇合前来会盟的蒙古科尔沁部,此时科尔沁的土谢图汗为后金额驸奥巴,他的福晋是努儿哈赤的侄女。是最早投靠后金的蒙古部落,以前林丹数次攻打科尔沁部努尔哈赤都发兵相救,因此两军关系很硬,皇太极的数名妃子都出自科尔沁,最有名的就是庄妃布木布津。
此时的林丹汗经皇太极的上次打击,已远遁青海一带,历史上的林丹汗此时已是穷途末路,身边不足数千人,但李鸿基虽然没有加入皇太极与林丹汗的争斗,每年和蒙古的交易却极大丰富了林丹汗的物质,林丹汗虽然败了,身边还有数万精锐战士,正在青海深处耐心的等待,一旦有机可乘,还是会出来与科尔沁作对,因此科尔沁还要留兵防守,只带了一万人跟随。
皇太极还没有率军进入大明境内,整个草原已是鸡飞狗跳,失去了林丹汗这个强势的蒙古大汗,其它小部落哪里能挡皇太极的兵锋,不想被灭的不是降,就只有逃,敖汉、奈曼、札鲁特和喀喇沁等部都依附了满人。
还有两支部落却逃到了陕西,请求闯军收留,这两个部落正是当初头领和马维兴,李双喜结拜的部落,李双喜来信问李鸿基如何处理,李鸿其马上写信,让李双喜将这两个部落的人全部迁入陕西,壮丁抽出来组成一支蒙古骑兵,老弱全部分给田地,由汉人教他们耕种。
这样一来,蒙古人的老弱等于是捏在闯军手里的人质,这些蒙古青壮不得不为闯军卖命,两部的头领虽然有意见,但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这些蒙古士兵倒是很高兴,穿着漂亮的闯军军服,家里分了地,每个月还有军饷可以拿,蒙古人即使是成吉思汗,忽必烈时期也没有发过军饷,一直靠抢掠为生,但大部都被头人拿去,能在闯军过如此安定的生活,这些蒙古人自然乐意。
卢象升的失败让陈奇榆大失所望,但陈奇榆明白此次失败不能完全怪罪卢象升,他还是非常看重卢象升的才华,上书为卢象升求情,崇祯本想把卢象升拿下问罪,看到了陈奇榆的求情奏章,他此时已是焦头烂额,知道各处的匪患还需有陈奇愉出力,同意了陈奇榆的请求,让卢象升戴罪立功。
陈奇榆见合围失败,干脆想集中兵力先扫平山西,集中了全部十万兵力准备大张棋鼓进攻闯军,但此时山西和河北靠近蒙古边境的各个重镇已经烽火连天,崇祯七年的六月二十日,后金大军到达喀喇拖落木驻营,皇太极把大军分为四路,一路为和硕贝勒德格类统领,率正蓝旗固山额真罗色勒、镶蓝旗固山额真篇古等,及蒙古巴林、扎鲁特、土默特诸部兵马,进兵独石口,侦视居庸关,会大军于朔洲。
一路由大贝勒代善、和硕贝勒萨哈廉、硕托统领,率正红旗固山额真梅勒章京叶克舒、镶红旗固山额真昂邦章京叶臣等,及蒙古敖汉、奈曼、喀喇沁诸部兵马,进兵得胜堡,往掠大同一带,然后会军朔州。
第四卷草原争霸 第十一章 后金出兵下
更新时间:2009…8…16 12:50:20 本章字数:2134
一路由贝勒阿济格、多尔衮、多铎统领,率正白旗固山额真昂邦章京阿山、镶白旗固山额真梅勒章京伊尔登等,及蒙古阿录翁牛特诸部兵马,自巴颜朱尔格地方,进入龙门,会兵于宣府下应县至大同。
还有一路由皇太极亲自率领贝勒阿巴泰、豪格、杨古利诸将领,及正黄旗,镶黄旗,天佑、天助两部汉兵入尚方堡,由宣府攻略朔州一带,并且议定七月八日各路大军俱毁边墙入关。
皇太极的使者也进入了陕西,却并没有见到李鸿基,李鸿基已率军到了榆林的蒙缰边境,此时闯军中所有人都知道了闯王的心意,对这两个使都自然没有好脸色,甚至有人主张杀了,但此体到底事大,如何处理还需问过闯王,周凤梧把两人凉了起来。
虽然朝庭的大军声势浩大,但李鸿基的重军却集结在榆林,在消除了闯军境内的隐患后,闯军取得了充足的钱粮,又扩充了五个军,闯军的机动力量增加到十五万人。
除了四个野战军在祁县前线和陈奇榆对持外,二个军增援宝鸡,防备甘肃的董学礼,还有三个军驻扎在各地重镇,而在陕西的蒙古边境集聚了六个军,加上地方守备,后勤人员总共达十二万大军。
李鸿基如此安排军力,自然遭到参谋部的一至反对,虽然闯军的情报人员已经渗透进了草原,知道后金已进入了蒙古,但许多人都认为这正是天赐良机,刚好可以与满人同时攻打大明,将朝庭集结的军队一济消灭。
李鸿基听得大怒,虽然他知道后世的满人也是中国的一部分,但他深知满人对中华民族带来的大灾难,这不仅仅是指满金入关导致中国的人口由二亿多减至四千来万,他还使中华民族的文明倒退了数百年,使得二十一世纪中国还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何况这次满人进入内地的唯一目的就是烧杀抢掠,若不给他一点教训,满人的气焰只会越来越嚣张。
李鸿基只好同自己的参谋部大讲华夷之辨,闯军和大明是兄弟之间打架,谁胜谁负都不要紧,而满人是外贼,想趁人家家里不和,前来打劫,当然要先打跑外人,众人见李鸿基坚持也不好再反对。
其实当时的士子把华夷之防看得比现在重得多,宋献策,洪承畴他们所以反对先和满人交恶,不是因为对满人经常侵入内地烧杀抢掠不愤慨,只时他们认为现在闯军的大敌首先是朝庭,并不认为满人能给汉人带来多大的伤害,无非是抢点,烧点,反正他们打击的是朝庭,和闯军并无关系。
但李鸿基却深知不能任由满人发展下去,林丹汗远逃,虽然身边还有数万人,但对他的威望是个重大的打击,估计就是不死,恐怕再也无法和满人争雄,若任由满人顺利统治蒙古各部,再建立汉军八旗,那时实力必定大增,闯军以后即使推翻了大明,也得面临与满人的争峰,何况这次李鸿基提前与满人交手也想让闯军知道一下满人的实力,知已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李鸿基在蒙古边境集结重兵的另一个目的就是趁机拉拢蒙古的小部落,虽然在后来的历史上蒙古人一直是满清的坚定拥护者,但此时真正归获后金的部落还不过半,归附的也不全是真心实意,只是惧于后金的强大而已,蒙古和女真其实是世仇,1467年,成吉思汗的第27代继承人满都古勒大汗在讨伐他的侄孙和继承人博勒呼济农的一次战争中去世。而博勒呼济农在1470年也被暗杀。一度人丁兴旺的黄金家族中,现在仅剩下一个5岁的男孩、博勒呼济农之子达延。
达延的命运比成吉思汗年幼时的遭遇还要悲凉和不幸,家族的长辈都在内讧中死去,小小的孩子孤苦无依,连他的母亲都抛下他改嫁了,所幸,满都古勒汗的年轻遗孀满都海赛音可敦把他置于自己的保护之下,还在1470年宣布他为大汗,满都海赛音可敦是一个了不起的女人,她不但抚养了达延,还率领军队打败了卫拉特人,将他们彻底赶出了蒙古中东部地区。为达延汗日后的统治奠定了基础。
达延汗是蒙古帝国统治时间最长的大汗,统治了蒙古整整七十三年。在1481年亲政之后,达延汗镇压了右翼土默特人、兀良哈人的叛乱。并从1497年到1505年间,他对从辽东到甘肃的明朝边境地区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攻击,使得明朝无法与卫拉特人联系。
1543年达延汗去世之后,他的孙子博迪继承了汗位。虽然广大的领土被达延汗的众多子孙瓜分,但从1544年到1634年蒙古帝国的汗位一直稳固的在达延汗的长支后裔察哈尔部中传承。
虽然达延汗的长期统治稳定了蒙古帝国汗位传承,但并没有克服蒙古民族的最大弱点——实行瓜分家族遗产的习惯法。当帝国的创建者死后,帝国便成了一种类似联邦式的家族国家,国内的各级首领,都是兄弟或堂兄弟,他们虽然承认察哈尔部的最高权利,但处于相当的独立状态。
随着时间的流逝,察哈尔部的汗位继承者们逐渐失去了足以统治整个蒙古的力量,西方的卫拉特人和东方兴起的通古斯人(满人)都是他们可怕的敌人。但这个时候,卫拉特人正在对付哈萨克汗国、沙皇俄国以及内部的绰罗斯家族与和硕特家族的权力争夺。
1604年,林丹继承汗位,接受黄教沙尔巴呼图克图的灌顶戒教,称林丹库图克图汗。林丹汗并不是一个昏庸无能的可汗,他早已看出后金帝国对于蒙古的野心,因此从继位始,便开始重新统一蒙古各部。
1616年,比林丹汗年长33岁的努尔哈赤登上后金汗位。而后来继承汗位的天聪汗皇太极与林丹汗同岁,他成了蒙古林丹汗的克星。
第四卷草原争霸 第十二章 蒙古各部上
更新时间:2009…8…16 12:50:21 本章字数:2068
林丹汗即位后,进行全面调整。他争取黄教僧侣封建主的支持,接受沙尔巴呼图克图的灌顶戒教,称“林丹呼图克图汗”。又下令将108函的《甘珠尔》经典译成蒙古文,用金字抄写在蓝纸上。编纂蒙古文《大藏经》,并兴建了著名的寺院“察干召”(今白寺)。
在林丹汗的倡导下,黄教在蒙古左翼诸部传播开来,寺宇林立,僧众遍地,每个家庭都派一子出家为僧。喇嘛教迅速为蒙古贵族和民众所接受。喇嘛们用千金铸造嘛哈噶喇金佛。传国玉玺、嘛哈噶喇金佛、金《甘珠尔》经被视为三大法宝。改奉红教后,信奉黄教的漠北喀尔喀和右翼三万户的各部汗、济农、诺延、台吉,与林丹汗逐渐有所疏远。
由于漠南蒙古东介于明朝与后金之间,具有重要战略地位,而成为后金与大明的争夺对象。后金与察哈尔部之间鼎立的矛盾中,明廷与后金的矛盾是主要的。
明朝主要采取“以西虏制东夷”的策略,联合林丹汗,共同抵御后金。林丹汗向明廷提出“助明朝、邀封赏”。明廷每年给林丹汗赏银先为4000两,后增至4万两,再增至8万两,尔后增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