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沙泪-第1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到卡车旁,往里头看了看。只见里面都是些蓬头垢面的男女,有老有少,每辆上车挤了三四十人,加起来总共有接近两百人。见出城的人数众多,负责监守此岗哨的军官将证件还给了威汀萨市政府的那名官员,对他说:
“上头有规定,出城的人数超过每天的限制,必须要报告长官。你等着吧。”
由于现在翁波里尼亚不少地区都成为了奥登尼亚人管辖的地方,所以被告知不能马上离开,那官员也没有办法。于是岗哨的军官命令他们将卡车停在一旁——免得阻挡后面的车辆——而自己则去打电话通知营部,询问是否能放行。
这个时候,尤琛正与巴列茨他们一起,在营指挥部里讨论起敌人联军的作战意图。当哈根在话筒里听到前方岗哨传回来的消息后,便转告了尤琛。尤琛接过话筒,询问了一下车队的人数和目的地。他们的营长沉吟了一会儿,又问:
“这些异教徒原本是这儿的居民吗?还是从别的地方来的?怎么被当地守军拘捕的?”
于是岗哨的军官又去询问负责押送这批异教徒的官员,又把情况转告给营长:原来他们这批异教徒并不是当地人,而是来自奥登尼亚国内的,其中有不少人都是从奥登来的。他们来到此地,不用问目的就是为了避难,逃避奥登尼亚国内疯狂的异教徒抓捕大潮。没想到,前几天那场针对总督府的小破坏,令总督下令在城内展开大规模的清查行动,于是他们也就被从藏身之地揪了出来,现在又要被押回奥登尼亚。
听完这番话后,尤琛想了想,对电话的另一头说:
“叫车队来营部这儿,我有话吩咐带头的人。”
得到命令后。岗哨地人让威汀萨市政府官员带着车队往他们地营指挥部去。对方只能照办。于是这个车队又朝着离岗哨不远地3营营地而去。当威汀萨市政府官员来到指挥部地帐篷里时。尤琛刚刚打发副营长巴列茨出去。他一见迎面走来地官员。便说:
“听说您准备带着这些异教徒出城去?要将他们送回我国是吗?这么大热地天。你们可真是辛苦了呀。”
尤琛地话中隐藏着轻微地讥嘲。但如果不是仔细辨认。是很难听出来地。那个官员没有留心。而是按照着自己地思路向这里地最高军事长官解释:
“他们都是藏匿在城里地异教徒。通过总督阁下这次地有效行动。才让我们发现了这批人地踪迹。按照我们两国地条约。这些人理当应该被尽早送回贵国。所以这次虽然人数众多。但还希望您能体谅。让我们可以……”
现阶段每天两更;希望大家能多多收藏;多多推荐;拜托0
第十二章 异教徒的《圣天使之歌》(3)
“既然贵处已经因为城中的骚乱而忙个不停,那么作为驻扎在此地的军队,我们很应该为盟友分担困难,更何况,押解异教徒回国内,对于我们军方来说,不管是理由还是人力物力上,都比贵政府更充分。所以,要是不介意的话,就将这些人交给我们来处理好了。”
尤琛的话是对方没有想到的,那官员一愣,正想笑但又消失了,他迟疑地说:
“可是,这批异教徒是贵国委派的总督阁下亲自要求我们押送的,要是现在有所变动,这恐怕……”
“反正都是押送,由军队来做会更合适些。更何况,现在城中的情况急需安抚管理,你们的工作同样重要,所以为了不耽搁诸位的宝贵时间,我相信这样的安排,总督也会同意的。”
面对着这位威严不容置疑的奥军少校,威汀萨市政府的官员也只能答应对方的要求,同意将这些异教徒转交给对方。在心里,他们打定主意,要是回去以后被总督或奥登尼亚的战地代表们得知而责怪,那他们也有理由申辩:因为这是你们自己的军队要求的嘛!对于这些翁波里尼亚本地的官员而言,少一事更好。
在办理了转交手续、打发走了威汀萨的官员后,尤琛又让哈根去把车队里异教徒的领头人物带来。于是哈根又来到营地附近的停泊着卡车的地方,在那一群难民似模样的人里询问谁才是他们的领头人。那群异教徒开始时看到周围全是奥登尼亚军人,吓得个个低头,人人发抖。不过过了不久,他们就发现这些“敌人”没有为难他们的意思,相反的,还让他们下车休息。有的异教徒可能是在国内受过太多磨难,误以为是要将他们就地枪决,所以死活不肯下车。官兵们不知营长的意思,只能先把他们留在原地看守。哈根的到来,更让这些男女老少不安。他们你看看我,我又看看你,就是不肯说出谁才是他们这群人中的领头人物。哈根与不少奥登尼亚同龄人一样,都知道在异教徒中,教会中的人例如神甫和颂经人就是公认的带头人,所以他问了一遍又遍:
“你们这儿有颂经人或是神甫吗?”
异教徒们没人出声,只是或低下头或一脸惊恐地看着面前这个军官。哈根没办法,又见他们都能听懂路尼语,索性说:
“你们领头的要是再不出来,我们马上将你们送回城里,让那些市政府的人来将你们送进劳动营吧!”
他这句话一说,没过多久,人群中一个留着胡子、年纪大概在六十岁上下的老人走出来。虽然是多日来颠沛流离但看得出这个老人不是普通的老百姓,显得彬彬有礼而且颇有书卷味。他朝哈根点点头,说:
“请不要难为他们,我是颂经的巴纳(巴纳在异教徒中表示‘传道之人’,是专指颂经人)。”
哈根清楚地看到。在这位老人走出人群时。里面有不少人都想将他挡在身后或是要拉住他。显然。这位一定就是这些异教徒地带头人物。他没说什么。便将这位巴纳老人带往营部。
一进营部。尤琛好像已经等得有点不耐烦。扫了一眼哈根。接着。他就将注意力放在眼前这个老人地身上。颂经人可能是头一次来到奥军这种指挥部里。显得有些局促。但他还是鼓起勇气。走前一步向尤琛致意——这个老人也能看出谁地军队高低、谁是这儿地指挥官——向他说道:
“指挥官先生。我们虽然是异教徒。但是都是些普通地老百姓。从来没有做犯法地事情。来到翁波里尼亚。也是迫不得已。希望您明白。我们都无意反对政府、反对胜利党。也跟那些外国敌人没有半点联系。所以请您……”
可能是想到他们接下来将会遭遇到何种下场。所以巴纳颂经人显得有点哽咽。看到这个老人弯腰驼背地向他们乞求。哈根不禁转过脸去。尤琛地声音这时候在他们地耳边响起来。显得很平静。就像是平日里跟同僚们在一起聊天时那样:
“你们从哪儿来?奥登吗?”
“是地。我们都是奥登人。只是在一年多前。因为证件不再有效。所以只好到翁波里尼亚来。”
听尤琛这么说,哈根才发现,巴纳的口音的确是奥登口音。没想到在翁波里尼亚,也会听到乡音,而且是在一个异教徒身上。在奥登尼亚国内,原本就居住着超过百万之数的异教徒,只是在胜利党上台后,这个数字才急剧减少。尤琛请老人坐下来,然后他笑着说:
“我也是奥登人,不过离开家乡也有两年多了,一直没回去看过。离开家,在外面飘泊,那滋味不好受啊。”
看到这位指挥官如此和颜悦色,让巴纳放心不少。他在椅子上欠欠身,表示同意。尤琛又说:
“你们一共有多少人?在翁波里尼亚没别的地方落脚了吗?”
“指挥官先生,自从翁波里尼亚成为奥登尼亚的盟国后,虽然表面上没有针对我们异教徒的措施,不过只要被证明是异教徒,一律要遣送回去。在南部,原本还好些,不过最近随着战局有变,我们这儿的清查行动也变得越来越多,最后,我们还是没能藏住,被拉了出来……”
想起那些遭遇,老人仍然心有余悸。尤琛仿佛很能理解,同情地点点头,又说:
“政治上的东西,我们说不准,也没法改变。不过要是你们回国,那还不如到别的国家更好。像是兰尼亚那些地方,既然是中立国,那么就不会有遣送的规定。是这样吗?”
当听到眼前这位军官的话时,老人完全愣了。他本来以为对方叫他进来,是为了审问他,好得知其他藏匿异教徒的情况,没想到对方却像是要送他们到安全之地,这着实出乎他的意料之外。看着尤琛清澈的蓝眼睛,巴纳回过神来,忙不迭地点头。
请大家多多收藏;多多推荐;继续支持我吧;我一定会努力的0
第十二章 异教徒的《圣天使之歌》(4)
“是的,应该是这样。”
尤琛沉浸在自己的思路中,又看看老人。“不过,你们即使有通行证也没法支撑到兰尼亚,这样吧,我派人让威汀萨市政府的人把你们的行李细软还给你们,你们日后上路,也更方便了。”
“您是说……要、要将东西也还给我们?”巴纳颂经人大吃一惊,因为他压根也没想到这位军官居然会这么为他们着想,不仅愿意送他们到安全的中立国,甚至还要把被抢去的行李交还给他们!“可是,可是……您的好意我们心领了,只不过,可能那些东西已经被扔掉了,要是您派人去要,恐怕会对你造成麻烦……”
“这有什么麻烦的,反正那些家伙拿了你们的行李也只会私吞。”
说完,尤琛就让副官去联络威汀萨市政府,要他们将先前逮捕的这批异教徒的行李都一起拿过来。看到尤琛坐言起行、并不是在捉弄他们,巴纳感激得无言以对。过了半天,他突然跪在这个奥登尼亚禁卫军军官的面前,流着泪说:
“愿您的全能之神保佑您!虽然您与我信奉的教不同,但我还是要祝福您!就像我们相信自己的神一样,您的心中一定也有全能之神的存在,正是有着这些像您一样以神准则行事的人,才让我们明白善的力量!真的非常谢谢您,我代表所有人祝福您!”
尤琛一把拉起老人,他倒不像对方那样激动,只是笑着说:
“我们是同乡,出门在外,照顾同乡不是理所当然的嘛!”
看着尤琛,巴纳颂经人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抓起对方的手亲吻着,以宗教的祝福仪式来表达他的感激。在奥登尼亚国内,正是一群与尤琛穿着同样制服的军人,将他们赶离家园,抓走他们的亲人朋友和邻居,迫使他们来到异国他乡也得耽惊受怕。可是眼前这个禁卫军军官,一个地地道道的奥登尼亚人,却像对待自己人那样照顾着他们,使他们绝处逢生,这怎么不令老人打从心底里感激呢?
当车队里的其他异教徒得知此事后,简直不能相信自己的耳朵。奥军不仅放过他们,甚至还帮助他们到中立国去?!原本对此事心存疑虑的人,当得到巴纳亲口证实后,都不禁高呼无上之神显灵。其实,这也不是什么神迹,只是一个禁卫军前线指挥官的决定罢了。
不过在威汀萨城时,这件事可没有那么简单了。得知幽灵装甲师把异教徒要走之后,威汀萨官员向前去询问事件原由的总督府战地代表复述了整件事,并且口口声声说:
“这是贵国地指挥官所要求地。所以我们要权衡两国紧密合作地友谊后。决定遵守对方地要求。将犯人转交过去。现在。他们又要来要行李了。至于为什么。我们也不清楚!”
有人将事情转告给总督哈希曼。让对方大为恼火。前几天总督府遭到袭击。城外地军队却按兵不动。这已经够让他不满地了。现在抓到这么一批异教徒。正是可以彰显他地政绩地好机会。却又被军方插了一脚。所以哈希曼抓起话筒。要求接线员将线路接驳到城外地幽灵装甲师2团3营指挥部。要对方地指挥官跟他解释清楚。当他在电话里一口一个“怎么回事”、“难道军方要放过他们吗?”时。尤琛只是在电话那头轻描淡写地说:
“这些小事。不劳总督过问。目前城中情况还有变化。阁下分出人力来送这些异教徒回国。未免会分薄城中地防守力量。这可不大好。所以。还是让我们军方来接管吧。军队方面。十分乐意帮您做这点小事。”
不管哈希曼怎么说。尤琛就是没放在心上。也不松口到底准备要将那些异教徒怎么办。哈希曼也不好与对方撕破脸。只能悻悻地扔下一句:
“那么您就看着办好了!但愿那些异教徒身上没有传染病。不会危及军方地安全!”
说完。就挂了电话。尤琛瞪着话筒。脸上掠过一丝冷笑。
“党棍!有传染病的人是你们!而且就是你们这种人,让整个胜利党和政府,都染上了贪生怕死、只为自己谋好处的传染病!”
由于有军方的要求,所以异教徒们的行李细软很快被送了来。那些人都对尤琛无比感激,在拿到通行证时,看着那薄薄的却可以使人逃出生天的小本子,有的人禁不住当场失声痛哭。颂经巴纳以在教堂中为人祈福的宗教仪式,再次祝福尤琛,并且问对方:
“您对我们有着再生之恩,我们到底要怎么做,才能报答您啊!”
“这有什么好报答的,举手之劳而已。”尤琛不以为然地笑着,忽然皱了皱眉头,笑容未改,只是眼神中多了一点狡猾。“对了,你们平时在自己的教堂里,会唱什么圣歌呢?”
巴纳老老实实地回答着,虽然是不同的宗教,但信奉无上之神的一派其实与信奉全能之神的一派,在很久以前就是同属一脉。因此在无上教派的歌曲中,自然也有不少是与全能教派相类似的圣歌,类似什么歌颂主神之歌,歌颂圣母之歌或是歌颂各路天使的歌曲,不仅名字一样,连曲调都相近。尤琛听完之后,想了想,说:
“在威汀萨城时,有从本国来的高官。那位阁下整天对我说,非常想念国内,尤其是好久没在国内的教堂做礼拜了,自然也听不到乡音唱的圣曲。要是你们不介意的话,今天晚上,请为那位先生高歌一曲吧。我相信他听到以乡音唱成的无上教派圣曲,一定会感动到流泪的。”
面对这样的要求,再加上有这位奥登尼亚禁卫军的长官愿意保证他们的安全,异教徒们当然都乐得答应。只是他们谁也不清楚,他们要去献唱的对象,究竟是何人。而知道内情的尤琛,心里早就偷笑不止了。
现阶段每天两更;希望大家多多收藏;多多推荐;拜托
第十二章 异教徒的《圣天使之歌》(5)
当天夜里,威汀萨城中与往常一样,寂静幽暗。总督府也不例外,管辖着威汀萨等城的奥登尼亚总督,却由于担心外面有游击队或恐怖分子袭击,所以连往日热衷的宴会也不搞,呆在行宫中享受。今天的晚饭,是由他的心腹官员们陪同着,并且还有四名年轻漂亮的翁波里尼亚美女。这些女人,都是威汀萨市政府奉命找来的,目的就是要让总督阁下在此地过得舒适称心。这样的节目和排场,对总督府中的人来说,已经是见怪不怪的了。不用问,夜里能够陪总督过夜的,一定又是那个总督非常喜爱的、有着红色头发的翁波里尼亚南方美女。而总督的心腹,也有着与常人不同的待遇。在其余三名女性中,他们也可以任意进行挑选,找到自己心仪的对象去共渡**。酒足饭饱后,哈希曼将手搭在那个红头发的女孩肩膀上——这意味着今天的晚宴要结束了——带着醉意说:
“夜也深了,不劳烦各位继续陪我了,好、好啦,让我们……明天见!”
在一片恭送声中,总督首先带着他的情人离开餐厅,到楼上去了。别的官员自然也不甘落后,纷纷带着女人离去。只剩下餐桌上的一片狼籍,让佣人们去收拾。这样的“足不出户”,在哈希曼看来一点也不难熬,而且还可以算得上非常快活的。而且呆在总督府里,又有安全保障,又能得到这样的享受,怎么会不快活呢?
过了两个小时后,总督府内外也陷入了一片死寂中。如果不是看建筑物的规模,谁也不会猜到,这里竟然是奥登尼亚战地全权代表的住处和办公场所。在总督府二楼,哈希曼本人的卧室里,他与他的情人睡得正香。这时候,一阵歌声在窗外飘起,悠悠地飘进总督府里。
过了好一会儿,红头发的翁波里尼亚女孩听见这歌声,咕哝了一句什么然后又转过头去。可是这歌声没有消失,还一直持续着。这个红发女孩听清楚了,她觉得这不像是收音机里的声音,而是有人在外面的空地上进行着现场演唱。再听了一会儿,这女孩觉得自己的判断没有错,于是她拨开枕边人摸过来的手,推了推对方,问:
“您听,那是……什么?”
带有翁波里尼亚口音的路尼语没能让总督清醒过来,他甚至还不耐烦地换了个姿势,想睡得更舒服些。可是他的情人没让他继续睡下去,又推了推他,边推还边说:
“您快醒醒,听听,这是在唱歌吗?”
终于,总督瞪着她,微微张开眼睛,说:
“你搞什么呢?刚才还不满足吗?”
“不是的!您听……听……那个!听见没?有人在外头……”
不用她再说。总督也听到了。那歌声已经充斥在他地卧室中。在寂静地夜里显得十分突兀。甚至有种令人不寒而栗地感觉。那不是什么夜总会或是舞会上流行地歌曲。也不是什么令人缠绵绯侧地情歌。反而像是天上传来地声音。被这歌声吓一跳地总督赶紧将被子裹在身上。他已经睡不着了。哈希曼下巴打颤。结结巴巴地像是在自言自语:
“这是……谁在唱……像……像……”
像什么。他没有说。不过光看他那表情。都可以猜出。他觉得这歌声准没好事。还是那个翁波里尼亚红发女孩听出了端倪。她侧着头。边听边喃喃地说:
“怎么那么像教堂里地圣诗班地唱歌……”
“……是在外头吗……好像就在底下……难道。又是游击队……还是说……”
往日里威风凛凛地总督。现在却好像个三岁小孩一样。连站都不敢站起来。他们两人都听得很清楚。歌声是从他们窗下传来地。而且不止一个人。听起来起码有十几个人在合唱。这更让哈希曼害怕不已。就差没拉着他地情人。躲进对方地怀里。那个红发女孩撇撇嘴。好奇心支使她爬起来。走到窗边张望。只见在楼下。站着十来二十个人。都是普通老百姓地模样。他们在一个老人地带领下。声情并茂地唱起圣歌。现在女孩听出来了。那是教堂里经常演唱地曲子。是歌颂圣天使地歌曲。因为这首歌是赞扬圣天使长带领从天使解救主神。发动圣战。所以曲调威严。听起来与别地圣歌很不一样。听着那高昂地歌声。里面地哈希曼早已躲在被子底下不肯出来。仔细一看。还能发现被子底下地人在直打哆嗦。
“没事的,只是……只是有人在唱圣歌罢了!”
哈希曼听情人这么说,又颤抖着从被子底下钻出头来。他听了一会儿,觉得有点不对劲,但一时又说不出是什么来。又听了一阵,他这才发现,原来这首圣歌不是他所熟悉的全能教派的歌曲,而是无上教派的圣歌!这一发现,顿时令他吃惊不小。他万万没想到,居然会有人这么胆大包天,在自己卧室窗下公然唱异教的歌曲!而且听声音并不是一两个人、似乎有不少人!这一吃惊,倒让他的害怕消失了。他赶紧爬起来,走到窗边。不过这时,窗子底下的歌声也结束了,一曲终了,那些人纷纷走过旁边的街道拐角后。之后,一辆大卡车载着他们迅速离开,溶入黑夜之中。可怜的总督还根本在于没来得及看清楚那些人的模样,就眼睁睁地看着这伙大胆之人离开了。哈希曼用床单裹身,傻了似地站在阳台上,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他的红发情人见这样,也是想笑而不敢笑。凉爽的夜风吹打在他们的身上,使人觉得翁波里尼亚的夜晚并不炎热。而统治这一地区的奥登尼亚委派过来的总督大人,就那样呆呆地站着,足足过了五分钟之后,总督府内外才突然响起一个高亢而嘶哑的咒骂之声,这一叫,几乎让里面的人都吓醒过来:
“这他妈的到底是怎么回事啊?!”
现阶段每天两更;希望大家多多收藏;多多推荐;继续支持我吧0
第十三章 别人的太太(1)
创世历1088年最炎热的季节已经过去一半,但是身处在各地的奥登尼亚军人却对太阳有着不同的要求。例如,在东方与路军仍然处于艰苦拉锯战中的奥军,无不希望这种炎热早早消失——虽然路德尼亚大部分地区都算是气候清凉的了;而身处在米德加尔德翁波里尼亚境内——尤其是沿海岸线地区——的奥军,却都欣喜于散发着无穷热力的太阳高挂在他们头顶,因为这样他们就可以晒得更黑一些。
奥登尼亚人天生喜欢晒太阳,这或许跟他们国内天气常常以多云为主有关。所以当这些士兵来到表面是上战场、但实际上等于是渡假胜地的翁波里尼亚后,人人都乐于去海边。即使不会游泳,也希望能在这个夏天将自己晒成一身古铜色。所以,这时如果去翁波里尼亚南部名城威汀萨城外不远的海水浴场,就能看见那些奥军官兵像来渡假的游客那样在海滩上不愿离去。当地人对这支外来军队的“入侵”倒没什么意见,因为对方不会骚扰他们的生活,而且这些士兵的到来,有时还带旺了村子里的生意。
虽然上头的人给这些已经离开战场但又不算是完全离开战场的士兵制订了每天都必须进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