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沙泪-第1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们此时似乎比孩子们更像小孩子,一脸诚惶诚恐地望着眼前的神坛和大主教,似乎自己向前走一步,就越发接近了神的所在。
第二十章 滴血圣像(4)
当头一个男孩走到大主教面前时,维斯帕面带微笑地询问他叫什么名字,今年多大了。然后他一边将一块切成方形的面包放进对方的嘴里,再拿起搁在法器上的银勺子,将里面的葡萄酒喂给小男孩。之后,他还和蔼地拍拍对方的头,就接着面对下一个前来吃圣餐的人。两旁自然有神职人员把孩子送回到他的座位上,那个男孩在往回走的时候,还不停地咀嚼着嘴里的面包块呢。
教堂里的大多数大人们,虽然都没有领圣餐,不过他们在注视着这一仪式的时候,无不专注得入了神。有的女人看到自己的孩子得到了大主教的祝福,激动不已,差点就要从自己的椅子上跳出来。大主教拍拍孩子的头,他们在微笑;孩子们乖乖地吃下面包和酒,他们也同样微笑。好像并不是大主教在喂圣餐,而是他们自己本人在喂圣餐似的。
看着这一幕的时候,尤琛原来也在笑。不过笑着笑着,这个军官突然想起好几年前,自己仍然在奥登的时候,与家人一起,带着孩子第一次上教堂。那时候,他和琴是来为约翰进行洗礼的。埃尔文对教堂里的一切都感到好奇,不住地问这个问那个。当到了圣餐的环节时,看到面包的埃尔文也要挤上去。他吞下面包时那个狠劲,弄得教堂的神甫先是一愣,继而忍不住笑了起来。那时候,作为父母的尤琛和琴都感到很不好意思,不过琴对于儿子的不礼貌觉得很丢人,而尤琛则看着儿子忍俊不禁。埃尔文好像根本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回头看看父母的时候,还是一脸得意,好像在说“瞧,爸爸妈妈,我也吃到全能之神的血肉啦!”。当然,在回去的路上,琴一直在纠正埃尔文的错误,同时还不忘抱怨没有责怪过儿子的尤琛,认为是丈夫使得儿子越来越难以管教。那时候的情景,如今回想起来,依然历历在目。尤琛没有再笑,他无声地叹了口气。不知道远在奥登的孩子,还记不记得他们那个离家两年多在外打仗的父亲;还有,结婚前无话不谈但结婚后却越来越不想交谈的妻子琴……
终于派完了圣餐,大主教并没有马上结束今天的法会,而是再想为在场这些深受困扰的“羔羊”们进行开解。可是他刚说了一句“赞美我们的主吧,全能之神是我们一切的盾牌,是我们唯一可以信赖的支柱”,教堂外就传来了一声可怕的巨响。这声巨响的突然以及声音之大,让所有人都吓呆了。同时,有的人甚至感觉到自己正在坐着的椅子摇晃了几下。
紧接着,又是一声巨响,这次听明白了,不是地震,而是爆炸声!尤琛他们这些军方的代表,马上醒悟过来,寻找爆炸的方位。而此时教堂内的人们,都被吓得不轻,纷纷大叫或是逃出自己的座位,想跑到安全的地方。
在这样的混乱局面下,尤琛一把站在椅子上,命令手下冲上神坛保护大主教撤离。然后他转过头,对副营长以及空军的代表说:
“是袭击!得让这儿的人先稳下来,要是随便冲出去,很有可能会遭到更大的危险!”
军官们竭力在这里稳住形势,而总督府和当地市政府的官员们,则被这突如其来的爆炸弄得不知所措,有的人甚至也想跟随人群一起冲出去。不少人都摔在地上,然后又被后面的人踩上去,底下发出一片模糊痛苦的喊声,但也被人们那惊慌的呼喊压过了。教堂的大门是关闭的,那里正冒出浓烟。人们冲到那儿去,不住地拍打撞门,想离开这儿。军官们看到这样的情况,只能先极力稳住人群的情绪,让他们远离可能有危险的地方。尤琛他们听了刚才的爆炸声,觉得外头都是爆炸的来源,所以他们命令教堂里的宪兵和警察,将人群从门上带开,不要靠近那里。同时,哈根等几个军官已经极力从近乎疯狂的人群中挤过去,来到神坛那边。他们四五个人围在外头,以身体作为人墙,保护里面的大主教。
这个时候,随着浓烟从门缝里钻进来,使得教堂里的情况更加混乱不堪。不管是信徒也好、神职人员、教堂唱诗班也好,无不惊慌逃离自己原来的位置,想尽快离开他们刚刚还趋之若慕的教堂。尤琛和空军的军官一起,向人群大声呼喊,想让他们冷静点。同时,守在教堂里的宪兵和警察,也纷纷出动,维持秩序。而且人群中有的开始感觉到门外才是危险的来源,再加上爆炸的烟尘在那里弥漫,所以已经有的人开始渐渐离开教堂大门,不再靠近那里。
正当尤琛他们想方设法要安抚众人情绪的时候,从教堂内部传来一声异样的声响。不过由于是现场太吵,所以有很多人根本没听见这个声音。尤琛疑惑地转过头,搜索着声音的来源。巴列茨也听见了,他脸上露出恐惧的神情,朝神坛那边看去。尤琛明白是怎么回事,大声叫喊着让自己的部下将呆在原地的大主教护送到后面的房间去。尤琛这时因为站得高,所以看得特别清楚。在神坛上,大主教维斯帕露出慌张的神情,左右张望。在他身前身后,都是军人的身影。刚才军官们同样发现教堂内有人向神坛这个方向射击,所以为了保护大主教,他们一边撤退,一边有人伸手将大主教的头和身体往下按。维斯帕身子一沉,但随后又抬起身来,眼神呆滞,嘴巴张开,看上去好像根本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不过就在这个时候,又有枪声响起。这一次,尤琛眼睁睁地看着维斯帕胸部喷溅出鲜血,对方的脸写满痛苦与难以置信,像一根木头似地往地上倒去。
看到大主教中枪,教堂内的情况更加不受控制。宪兵与警察,不得不动用手中的武器来维持治安,强行令这些人保持冷静。尤琛一边向神坛那边跑过去,一边用眼睛目测射击的方向。他看到,在教堂右侧上方的包厢里,有人正从那里跑开。他命令宪兵上去将射击者逮住,然后来到维斯帕身边。这时,军官们将大主教抬到神坛后方的地毯上,为他做急救——在这里可以阻挡住射击的视线。满身鲜血的维斯帕眼睛已经失去了焦点,没有了呼吸。
“怎么样?!”
“已经不行了……大主教他受了致命伤,已经……”
哈根摇摇头,沮丧地看向自己的上司。尤琛晃晃悠悠地站起来,将目光从那个穿着法袍的尸体上移到教堂正中央的神像上。由大理石雕刻而成的全能之神雕像,光洁的脸庞上露出微笑,那些从维斯帕身体里溅上去的鲜红液体,正顺着全能之神的嘴角,一滴一滴、一滴一滴地从那里掉下来……
第二十一章 新来的调查者(1)
“有没有人能告诉我,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面对着面前这个男人的怒吼,站在房间中的人没一个敢回答的。他们这些人,除了身穿军服之外,就是穿着宪兵或是警察的制服。平日看起来,一定威风凛凛。可是现在呢,他们在一个同样身穿军服、个子不算高大但满脸怒容的军官面前,却是惶恐不已。
尤琛瞪着这些宪兵与警察——这个时候不管是谁出现在他面前,恐怕都会被他瞪得心神不安——如果不是因为理智提醒他不能发火,他可能早就将眼前的人全给狠狠训一顿了。由于在之前的教堂进行法会受到袭击,并且使得当时地教堂内进行仪式的大主教遇刺身亡。作为威汀萨地区的军方最高指挥官,尤琛自然要负起大部分责任。也正因为这一棘手的案子,让他脾气越发变坏。本来以为是万无一失的保安,却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问题。不仅教堂外爆炸了两次、造成教堂内外的混乱,而且更可怕的是,教堂中众目睽睽之下,大主教维斯帕被枪击身亡。这样的结果,自然令人无法接受。尤琛觉得这件事自己首先难辞其咎,因为大主教是死在自己负责的地区,而且这样一来,还极有可能会引起更大的事端——在目前翁波里尼亚国内混乱、与奥军交恶的情况下,这样的猜想是有可能成为现实的。
“两次爆炸、两次枪击……我们居然都毫无防备!这样的漏洞,到底是我的吩咐还是你们的疏忽!”
尤琛将一叠调查报告甩在桌面上,本来与当地的关系就够紧张的了,现在奥军进行保安的教堂中,却发生了大主教遇刺的案件,这只会更加令奥军的日子难过。看到长官这个样子,宪兵队队长与威汀萨警察局局长都不敢是该回答还是不回答好。哈根也在一旁,看到这个情景,他觉得就算挨骂也得出面。于是他走到尤琛身旁,低声说:
“长官,现在我们的人已经逮住了那个引爆炸药的犯人,如果能够从那个人的嘴里得到更多的情报,起码可以减低这个案件引发的后果。”
尤琛似乎也对自己的情绪一再进行克制,他冷静了一点后,问负责审讯犯人的宪兵队队长:
“那个家伙有开口吗?”
“是的,他熬不住,还是招了。”宪兵队长见尤琛不像刚才那样生气,连忙回答。“他招认,他是威汀萨以及周边地区联合组成的‘国民解放阵线’游击队的成员。为了这次刺杀行动,他们已经计划了超过半年以上。原本,他们是要在教堂内发动袭击,将集体去做礼拜的高官和他们的家属全部歼灭。没想到来的却是大主教本人,所以他们临时改变了目标,爆炸是虚,引出我们的人员是真,为的就是要直接刺杀大主教。”
“这些家伙的情报还真不赖啊!居然比我们都强!”
尤琛咬牙切齿地诅咒着,不过在他的心里,已经渐渐冷静下来。因为他告诫自己,再这样生气也没有用,只有保持理智冷静,才会对事情有帮助。
“那个在教堂二楼射击地家伙地身份查到了吗?引爆炸药地人有没有供认跟他是一伙地?”
在教堂地行刺中。射杀了大主教维斯帕地狙击手躲藏在二楼一个包厢地座椅底下。当里面地人因为爆炸而纷纷逃离此处时。他才从里面出来。然后用一直带在身边地狙击枪刺杀了正欲撤离地大主教。不过当那个人从里面逃跑地时候。就被从外面赶来地警察与宪兵包围。由于他携带有武器而且想跳窗而出。所以警察只能向他射击。而那个犯人也因为中枪而从窗中掉下来。摔死了。这样一来。他们就无从得知此人地身份。而只能从别地犯人口中寻找证据。现在一听对方问。警察局局长马上回答道:
“刚开始地时候。那家伙根本不肯承认自己有同伙。只说自己是一个人。因为对政府和教会心怀不满。所以才要策划这起爆炸案。说不知道还有人同时行刺大主教。不过用刑之后。他才肯说出来。他们早在一个月以前。就用钱买通了教堂地人。让他们地人进去里头当清洁工。再加上不久前因为得知大主教有可能要来到威汀萨。所以市政府又出钱对教堂地老旧建筑和内部进行装修。因此那一次。他们得以派了几个人混进装修工人里。趁机就将炸药埋在了教堂外地下水管道和墙壁里。好在到时进行引爆。他最后才肯说。那个负责射击地犯人是他们游击队地人。他家里原本就是在教堂做工地。所以这次他混进来。根本没有人怀疑。这些人地家属和附近邻居。都已经被全部拘禁起来。一一审问。相信很快就会有更多地情报。”
游击队。又是游击队。尤琛在心里极力要将那烦乱纷杂地情绪理清。这次是游击队原本就策划好地一次袭击。不过他们本来地目标是针对政府官员。但没想到教廷不久前决定派出五位大主教到国外进行巡视。其中一位甚至回国时途经威汀萨此地。因此。他们地机会就来了。而且他们地目地得逞了。这次刺杀。如今已经是名扬天下了!尤琛想到。即使是已经得知行凶者和他背后地组织还有对方地来历以及企图。但如今维斯帕大主教已死。誓必引起极大地风波。到时候。这个乱摊子真是不知该如何收拾。而他身为在该地区驻扎地奥军军方最高代表。必然难辞其咎。被处分、被撤职。这些他都想过。尤琛对自己一旦有此下场倒不算太难过。他只是觉得不甘。本来在这地区地防御工事以及对3营地操演一直进行得很顺利。但是如果现在自己要离开。那么这些事务恐怕都会不了了之。这可真是他最不愿意看到地。
“跟市政府和总督府那边联络过了吗?必须要封闭全城。禁止任何人外出。因为游击队地其他成员很有可能仍然在逃。一听到风声。就想趁机出城。得把他们一网打尽!”
宪兵队队长与警察局局长都挺直了胸膛。表示他们一定尽全力逮捕凶手和他们地组织。当他们离开后。副官哈根中尉才告诉尤琛。已经与城内联系过。那里也是乱成一锅粥。当地市政府不仅要派出警力协助军方调查案件。同时还要忙于维护城中地治安——因为大主教遇刺。所以现在城里人心惶惶。而总督府那边。则根本没人愿意出来。因为他们比威汀萨当地人更担心自己会是下一个行刺地目标。尤琛听了。不禁气得笑了起来。
“真是会帮忙!”
第二十一章 新来的调查者(2)
他这里说的,当然不是真的指对方有帮助了。3营营长重重地坐在椅子上,手按着额头。哈根明白他的苦恼,尽量在心中挑选着言词,说:
“目前已经有了眉目,而且城里又被封锁起来。相信游击队是逃不出去的,只要能逮到他们,案件也就有个交待了。”
“你知道吗?我刚回来,就先后接到了禁卫军翁波里尼亚总司令部、师部还有团部的电话。喏,刚才教廷也来问到底是怎么回事,要求我们‘务必给他们一个交待’。现在我们是别想离开威汀萨了,恐怕就算这次我们可以查出凶手,但这儿的翁波里尼亚人也会加油添醋地把这个事件加工成阴谋大案,然后再跟我们扯上关系,这下子,我们两国的关系就会更加糟糕了。”
听到尤琛这么说,哈根也是眉头紧皱。因为最近当地本来就因为总统下台,所以与奥登尼亚方面关系恶化。如今在奥军管辖的地盘上,竟然又发生了教廷特使遇害的案件,这样一来,可真是在即将熄灭的火焰上又撒了一把盐,使得事件更加复杂化。
“我们本来是来这里进行军事防御的,没想到竟然惹上这么多事。而且是来了一件又一件!”
尤琛双手支在办公桌上,扶着额头。大主教遇刺后,他们好不容易才将教堂里的人疏散出去,然后马上展开了搜捕行动。同时,也在教堂内外进行清查。发现还有未爆的炸药——估计是部件失灵,所以在游击队的人进行引爆时没有启动,这也才使得教堂里的人没有更多伤亡,只是人与人之间互相践踏而造成的伤亡数字更高。事后,威汀萨城中一片混乱,人们都各自逃回家中,不敢出门(这倒也方便了奥军与当地警察进行搜捕)。而奥登尼亚禁卫军幽灵装甲师第2团3营也奉营长之命,将坦克以及武装车辆驶入城中,一方面是进行保安,一方面也是有镇慑敌人的作用。如今,仍然有两个连队的坦克在城中的主要街道和出口进行治安任务,城中的情况也比之前略略安稳了一些。不过在营地这儿,他们的营长却依然因为案件带来的后续影响而苦恼不已。
“对了,大主教的遗体还放在警察局吗?”
“是的,已经由法医进行检验。不过由于死者的身份特殊,再加上教廷规定信徒死后是不能轻易进行解剖,所以警察局方面也不能进行开膛,而是让法医检查大主教遗体上的外伤。刚刚他们打来电话,说已经检验完毕。死者胸前有一伤口,导致大量出血,相信这就是致命伤。”
3营营长听了,无言地垂下双肩。早在教堂外发生爆炸的时候,为了保护大主教,他已经让自己手下的军官前去将对方团团围住,准备撤退到安全地方。没想到在这种情况下,游击队安排下的狙击手竟然还是趁乱射中了大主教,导致了这一惨剧的发生。功亏一篑以及亲眼看到大主教在自己面前被杀的不甘感,让尤琛好不懊恼。
“子弹找到了吗?”
在教堂爆炸声刚响起后不久,尤琛与他的部下就听到了教堂内的枪声。以他们在战场多年的经验,马上感觉到那是有人在用狙击枪射击。而第二枪,才击中了大主教的要害部位。所以尤琛才会问找到现场的那枚子弹弹头没有。哈根连忙说:
“警察局在现场地搜查人员已经在神坛附近找到了那枚子弹地弹头。经过检验。确实是从那支在教堂二楼找到地狙击步枪里发射地。至于另一颗子弹。恐怕现在仍然在大主教地遗体里……”
“教堂那边还要彻底搜查。”尤琛站了起来。“走吧。让我们亲自进城再看个清楚!”
本以为进入九月。翁波里尼亚这儿地清凉气候可以给他们带来更多地愉快回忆。但奥军在此地驻扎地部队此时发现。这根本是妄想。因为威汀萨城中地混乱与大主教遇刺案件。使得那里没一日安宁。不仅流言四起。而且原本繁华热闹地城市。也几乎是在一夜之间变得如同死城。为此。3营地官兵不得不日夜在驻地与城中进行戒备。以防游击队再次进行袭击。而另一方面。城中地搜捕也日益盛行。凡是略有可疑地人。都会被警察局或是奥军地宪兵逮捕。进行查问。这样地气氛。更让城中居民惧怕不已。以前是担心游击队会报复。而现在更要担心不知什么时候就会被人抓走。威汀萨地安宁。似乎一去不复返了。
与此同时。这件案子还惊动了在翁波里尼亚北方地禁卫军总司令部与大后方地最高统帅部。他们纷纷派出特别官员。前来询问以及在有必要时调查此案。而教廷方面也是为之震动。派了特使前来为大主教进行祈福和祝祷他早日升天地法会。连新上台不久地翁波里尼亚反对派组建地政府内阁。也特意赶到威汀萨。想要搞清楚事情在来龙去脉。这数方地压力加在一起。都向威汀萨当地市政府以及奥军军方地人砸过来。使得不管是威汀萨政府官员还是奥军地军方代表。都忙得喘不过气来。但是在案件一天尚未完全搞清楚之前。他们都知道。这种忙乱是休想停下来了。
9月10日。尤琛刚刚从城里回到城外地3营驻扎地。在城中。他在禁卫军总司令部地特派员和教廷地特使面前。不停地受到质疑和责怪。简直让人身心崩溃。不过尤琛能够撑到现在仍然保持清醒。这也不得不说是他地厉害之处了。游击队分子已经被逮捕得差不多了。其中果然就有企图逃亡到城外地人。而根据他们地证词。供认那起爆炸案确实是经他们策划——只是先前针对地目标不同——而大主教也是被他们地人所刺杀。由于这个游击队一直认为教廷有出卖国家、向奥登尼亚讨好地倾向。所以才特地发动这一起刺杀行动。在他们看来。这是一次“阻止了教廷变节、阻止了他们出卖国家主权地行为”。因为大主教地出行。正是为了与国外地敌人商量如何将翁波里尼亚交到他们手中。以求得到更多地好处。让教廷成为这个国家真正地主人。目前尚未查出游击队与反对派之间地联系。不过尤琛发现在游击队员家中那些没烧完地文件中。曾经提到过反对派中坚者地名字。也有可能是因为这样。新上台地反对派政府成员。没有立即对这件事向奥登尼亚军方展开对峙。
第二十一章 新来的调查者(3)
他刚一坐下,就有营指挥部的军官向他汇报,今天又有多少来电,其中更加有来自师部的电话,无非是要求尽快平定当地局势、减少损失之类的。尤琛只能耐着性子一一听着,同时把一旁副官递来的电报看一遍。这些天以来,他不知多少次忙于奔走在威汀萨城内外,也不知自己多少次听取有关案件和各处反应的汇报,真是少点耐性的人都做不来。在说到最后的时候,他的下属看了看记录文档最下面那行,说:
“还有,有私人的电话找您,说是……”
“现在我根本没空听什么私人电话,不是都说过了吗?除了跟案件有关的文件和电话以外的东西,我一律不接触。因为如今我们都没那个时间!难道对你说过那么多次,你都不明白吗?!”
尤琛一发作起来,指挥部办公室里顿时鸦雀无声。军官们先是一愣,随即又装作什么也没看见似地各自忙去了。哈根因为在长官身旁不能立刻离开,所以只能把头转过一边,不去看那个负责通讯的军官窘迫的脸色。尤琛对于下属一向宽容,极少责骂刁难。但如果一旦在公事上理解错了他的意图,那么那个人自能自认倒霉,因为他们的营长对于这方面要求最为严格,从来没有情面可言。
指挥官拿起今天送来的文件看,哈根见那个可怜家伙还愣愣地站在那里,便朝他做他个手势,示意他可以离开。那个才挨了一顿训的少尉这才走开,不然的话,接下来他肯定还有更好受的。果然,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尤琛根本没再提起过刚才这件事,就像是完全没发过火似的。在他今天的行程中,晚上还得到城里一趟,去向禁卫军总司令部的特派员阐述此案的进展。这个案子基本可以确定,是由游击队发动的袭击,虽然他们事前并不知道大主教维斯帕会在教堂中进行法会,但这次意外的行程决定,反倒使他们的计划有了意想不到的效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