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沙泪-第1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台子的面积,大概有八十至一百平方米大。唱诗班所站的地方,是三层梯椅组成的,方便每一排的成员都可以让后面的人清楚看到。不过罗蕾莱所感兴趣的,还是神坛以及它的附近。神坛外的地板,是一色平的。她观察过后,又问身后的哈根:
“请问一下。大主教本人地身高是多少?”
哈根一愣。不明白她为什么问这个。不过他还是回忆着。说:
“我并不清楚具体数据。不过以目测地标准来看。大概是175公分左右。因为我们营长地身高是这个数字。大主教跟营长站在一起地时候。两个人个头差不多。”
“那么您还有当时在场一起保护大主教地各位军官地身高又是多少呢?”
“我们?”
哈根现在有点明白。对方可能是想通过得知身高方面地比较。来判断当时大主教在他们地包围中。究竟是如何会被楼上地狙击手击中。因为他们地身高与大主教本人地身高。对狙击手地射击。是会造成影响地。现在被对方这么一问。他才有机会仔细思考这一点。
“我们的平均身高是180公分,当时在场的我的同僚们,身高都跟这个数字差不多,不会有比大主教矮的。不过,这样的话……”
哈根吃了一惊,因为他想到一个不合理的地方。罗蕾莱显然明白到他的情绪,点了点头说:
“大主教的致命伤,是在脖子到胸脯之间的正中央位置。而当时,您与其他军官一起,都已经上前将大主教团团围住。照道理来说,大主教的身体,除了头部以外,其它部位应该都被别人遮盖住了。而且以楼上的角度来说,大主教必须把身体完全正面对二楼左边那个包厢,才有可能被人在正中央弄出一个伤口。”
“也许是因为我们当时在移动中的疏忽,所以才导致大主教中弹。”
哈根实在不大愿意回忆那时的情况,因为只要一想到是他们的失误使得这一惨剧的发生、继而使得如今3营和他们最信赖的营长要面临如此境地,他就觉得难过。不过罗蕾莱却不像他那样陷入自我的情绪中,而是继续思考着。她看着哈根,一字一句地说:
“这也许只是我个人的见解,不过我认为,您与您的同僚们,在当时的情况下,宁愿将自己的身体暴露在外,也不会让大主教有危险。所以,您们是不会仓促移动而使得大主教暴露在枪手的枪口下的,这是我的看法。”
哈根没有说话,但是在进入教堂后这段时间以来,对这个女人的看法,却几次改变。原本以为她只是靠着与营长相识的关系,想进来看看,没想到对方却认认真真地观察一切;原本以为她内敛少言,没想到却能一再看穿自己的心事;原本以为这种有外国血统的女人,会对他们这些禁卫军避而远之甚至是畏惧,没想到她却敢反过来安慰自己。哈根真是不知道说什么好,他语塞了一会儿,才说:
“可是这次大主教遇刺,到底是我们的失职。”
这时,他听到那个女人轻轻一笑。朝她看去时,对方脸上的笑容并没有讥嘲之意。
“您笑是因为觉得我没这个必要后悔吗?”
“不,我之所以笑,是因为我并不是出于安慰您,才会这么说的。”罗蕾莱没有再笑,虽然脸上的神情柔和,但浮现出沉静坚定之色。“刚才我会那样说,是因为我个人的分析。奥登尼亚军人——尤其是像您们这样拥有着无上荣誉而且久经战场的禁卫军——即使是自己中弹,但为了完成使命,也不会轻易退却。所以我会认为当时在场的军官——包括您在内——都没有离开大主教的意思,而是会一直用自己的身体去保护对方的安全。”
第二十二章 在神的眼皮底下(3)
这个女人真是……哈根不禁又看了她一眼,不过这一次的注视,与前几次都不大相同。因为他自从见到这个女人以来,头一次意识到,对方的观察之仔细、分析之独到准确,都与她柔弱的外表截然不同。而且,不仅是在女性之中,恐怕在男人里,这样的见解也是……哈根心下有些惴然,他开始有点明白为什么营长会那样对待这个女人了。也许,并不完全是由于私人的原因……
“如果说,在当时那样的情况下,还能趁着那样一瞬间的空隙瞄准然后射击……”罗蕾莱已经将注意力放在别的事物上,忽然又转过头来看着哈根。“依您的看法,那个射杀大主教的犯人,枪法如何?”
“可以说得上是一流的。”
这一点,就算哈根不愿承认,也不得不这么看。因为能够在那种情况下射中大主教,即使是他们军队中的狙击手,也未必能在两枪之中就有一枪直接击中大主教的要害。他又加上一句:
“当然,也有可能是运气好。”
这可以说是他的另一种看法,也可以说是他对那个已经在追捕时身亡的犯人的挤兑。罗蕾莱听了,只是一笑,然后看着周围,又问:
“第一枪的子弹,已经找到了是吧?第二枪……在大主教的遗体里?”
“没错。”哈根跟刚才相比起来,显然不像之前那样对于对方的问话不大起劲。“第一枪的弹头是在神坛左边找到的,就在我们当时所站位置的前边。是射偏的一枪。”
“那第二枪的弹头,有没有可能还留在现场呢?它没有贯穿大主教的身体吗?”
见她问得认真,哈根回忆与思考的时间也变长了,只是他自己好像还没发觉——或者说,是因为他对于对方的问题不再感到抗拒的原因。
“不,不可能的。因为在检查遗体的时候,只有胸前有伤口,而后背上却没有出现伤口。这就是说,子弹并没有贯穿大主教的身体,自然也不可能出现在这儿了。”
罗蕾莱抱着双臂。陷入了沉思。看到她那个样子。哈根突然脑海中掠过一个念头。只是这个念头让他自己有点不敢相信。他张了张嘴。还是问:
“莫非。您认为……现场还有第二枪遗留下地弹头?”
说完。哈根自己就先摇头了。他不是针对对方而是为自己地失言而摇头。这怎么可能?他对自己说。当时在场地他们明明看见大主教中弹倒下地情景。不会有错地。况且后来地尸检虽然没有解剖。但也同样仔细详尽。已经证明子弹仍然留在遗体之内。又怎么可能会留在教堂这里呢?没想到。当他还在为自己地念头感到可笑地时候。却听见罗蕾莱说:
“我是这么想地。”
“什么?!”
哈根简直不敢相信自己地耳朵。连他都认为可笑地念头。没想到对方竟然当真了!他不禁有些哭笑不得。看来对方到底是个女人。想法也太过天真了。
“尤特里希太太,请原谅,但是我认为,您这么说,实在有点……”
“不符合现实,是吧?”罗蕾莱却丝毫不以为然,还是一如既往地保持着她的沉静。但即使如此,哈根也可以感觉到,对方的意见,没有一点有让步之感。“但是我还是这么认为。”
“为什么?就因为您所谓的身高或是方向的不对吗?可是大主教遗体上那个确实是枪伤,而且当时我们所有人都在场,不会看走眼的。”
罗蕾莱明白对方的意思,不过她笑了一笑,却换了一个话题:
“中尉,能请教您一个问题吗?当一个被人认为是相对安静舒适的场所里,突然传来异样的声音。那个时候,人的第一反应是什么呢?”
“当然是看向那个声音的来源所在了。”
虽然哈根不明白她为什么突然改变话题,不过还是如此回答着。罗蕾莱又继续问:
“那么,当这样的声音在被认为一定安全的地方一再响起之后,在场的人又会如何呢?”
哈根想到她也许是把当时的情况与现在的问题联系,以作出分析,所以没有显然不耐烦,而是又回答说:
“当然是一边注意着那里的情况,一边想办法远离那个有可能危险的所在。”
“是啊,所以当教堂内开始响起枪声的时候,您们一边保护着大主教,一边想办法要到安全地带。是这样吧?那个时候,诸位的注意力,不是放在教堂外的爆炸声上,就是放在教堂二楼传来枪声的地方,也就是说,里面的大主教反而在你们的视线之外。”
“这……”
哈根一时不知说什么好,罗蕾莱没有看他,而是顺着自己的思路往下说:
“因为当时您这些在场的军官,都奉命前去保护大主教。为了让对方绝对安全,你们甚至将他围在自己人的身体墙壁里,每个人都身外,一边注意着枪声,一边谨慎地移动着。当大主教中弹之后,才转过头来,发现里面的人已经被枪手击中了。是这样吗?”
“……”哈根回忆起当时那混乱不堪的场面,他并不清楚别人是怎样的,但是自己确实如罗蕾莱所说的那样,是在感觉到异样后,才回头看到大主教倒下。“您的意思是……”
“也就是说,当时大主教身边虽然有很多人在保护他,但由于所有人都认为枪声在那边,所以反倒将注意力集中在那儿,而没有人去看看里头的大主教到底怎么样了。在以军官的身体组成的围墙中,反而形成了一个真空地带。”
哈根现在才终于完全明白对方的意思,她是指,不仅是外在有威胁,连他们身边也有可能出现意想不到的事情。他愣了半天,才说:
“您的意思,是指刺杀大主教的并不是那个游击队的狙击手,而是——大主教当时身边的人?!”
一想到这儿,哈根按捺不住自己的情绪。他无论如何也不能接受这个想法,因为这就意味着,当时在场去保护大主教的军官都有嫌疑,而那些人,都是自己生死与共的战友,怎么可能做出这样的事情!
“请您先不要生气,我只是举出有这样的可能性而已。况且当时现场如此混乱,当听到爆炸声后,教堂在神坛附近的神职人员也有不少。现在还很难说到底跟谁有关。”
听她这么说之后,哈根心里才缓和一点,不过神情严肃依旧。看来自己刚才是看错她了,还以为她会有什么正确的见解。看来这些不信教的人果然连思维都比较怪诞,想法也是顾前不顾后。
当他还在为了对方的质疑而闷闷不乐的时候,却看到罗蕾莱·尤特里希打量起神坛以及周围的雕像壁画来,一边看一边问:
“真是美丽的艺术品。这些作品,全都是古代的工匠留下来的吗?”
“应该是的,除了日常的清洁外,这儿的雕像和壁画基本上都没有进行过翻新,还是像以前那样,教堂这样做,也是为了保留最初的模样。”
第二十二章 在神的眼皮底下(4)
考虑到像她那样的人,不大可能进得了教堂,所以这样感兴趣也不奇怪。哈根想起维斯帕大主教刚从外国巡视回来,途经威汀萨举行一场祈福法会,不料却命丧当场,不禁心有所感,叹了口气。可罗蕾莱却像是对神坛以及神坛周围的雕像更感兴趣,不住地左右张望。她有时甚至弯下腰,仔细观察地面。哈根觉得有点好笑,他们派出的调查人员,已经把这儿的地面都几乎翻了个遍,不可能有遗漏什么证据。现在看到这个女人如此孜孜不倦,倒令人有点不知如何是好。反正她也不可能找到什么,就由她去好了。想到尤琛的命令,哈根打定了主意。
不知营长那边怎么样了,现在他可能还在警察局里忙着听那些人的汇报呢。想起他的那位上司,哈根的视线,不觉移到眼前那个女人身上。少校对她这么另眼相看,到底是为什么呢?她长的还可以,但是跟记忆中少校的夫人比起来,似乎并没那么耀眼夺目;这女人看起来像是不大喜欢说话,而少校一聊起来却可以跟人足足聊上几天几夜;穿着打扮也很朴素,如果就这样走在人群中,如果不是因为她的外表,恐怕没有几个人会注意到她。为什么那个屡立战功的王牌飞行员会非她不娶,而少校也对她不一样呢……
“这些事情还是不要多管的好。不过要是被人发现这个女人和长官是认识的,那恐怕……”
哈根心里想着,竟没听见罗蕾莱在问他话。当他抬起头的时候,就发现对方的视线落在自己身上。
“怎么了?”
“不,没什么。”哈根一边回答,一边想着这方面的顾虑。他觉得还是有必要向对方提醒一下。“尤特里希太太,您应该知道,我们的营长,是威汀萨地区军方的最高指挥官吧。”
“是的,这个我听说过。”
罗蕾莱回头看着他,哈根正视着对方,稍稍加重了自己的语气,说:
“我希望您能了解,作为军方的代表,营长他的一举一动,不管是到哪里,都会受人瞩目。有很多人都会留意他的举止和行动,在这种情况下,也自然会有些别有用心的人,想要抓住他的把柄。为了您和他的名誉着想,我希望你要多加小心。”
说是要罗蕾莱“小心”,倒不如说是提醒对方不要更多地接近尤琛。罗蕾莱明白他的意思,她半垂下头,笑了一笑,接着就说:
“我明白了,请您不用担心。”
哈根见对方肯作出表态。也点点头。无论这个女人对他们地营长是作何想法。但她身份特殊。再加上又是一位空军王牌飞行员地太太。要是过多地跟尤琛在一起。肯定会招来非议。到时候。恐怕还会对尤琛造成不好地影响。
“您真是位尽职地副官。”
罗蕾莱这么说着。一边走下神坛。又看向那几尊被蜡烛包围着地神像。哈根一听。马上盯着对方。不过因为罗蕾莱没有看着他。所以也就自然没有机会感受到他凌厉地视线。
“身为下属。这是必须要做地。”
罗蕾莱转身看向对方。虽然哈根神情并不放松。但她显然并没有受到对方地影响。依然是一贯地柔和中带着沉稳地表情。
“您在以前就一直在战场上与弗莱德少校共同作战、也经历过生死吧……那么。往后弗莱德少校。还要多拜托您了——虽然我没有那个资格对您这么说。”
说完,她也不顾对方会不会回答,继续自己的观察。哈根看着她的背影,心里似乎又明白了什么。也许是体会到对方的心境,哈根不禁说了一句:
“我会的。”
罗蕾莱听了,朝他微微一笑。哈根没有反应,但在心里却自己琢磨:也许这个女人确实有她不同寻常的地方,所以少校才会这样对她吧。
“这是……全能之神的雕像……”
哈根眼睛里看到那个女人站在主神像面前,出了神似地望着。过了一会儿,她自己先摇摇头,回头对哈根说:
“抱歉耽误了您这么多时间,我们走吧。”
哈根松了口气,带着罗蕾莱离开教堂主殿。可是当罗蕾莱走在两排长椅中的过道往外走时,一边回头望。在巨大的彩色玻璃窗外,折射进耀眼的阳光,使得整间主殿都笼罩在神圣的光辉中。哈根走了几步,忽然发现身后那个女人早已停住脚步,转身看着神坛上的神像。他走过去,问:
“您怎么……”
“看那儿!”
哈根摸不着头脑,顺着对方的手指望向神坛后的全能之神全身像。没什么异常,不还是那尊神像吗?他刚想这么说,就看到罗蕾莱又朝神坛走去,直接走到那个比真人高出约半个头的神像面前。哈根只能跟过去,他问:
“这个有什么不对劲吗?”
“在地毯上,有一些粉末。那是大理石的碎片,只不过非常小,所以很难发现。”
罗蕾莱摊出右手,将她从地毯上搜集到了碎片给对方看。哈根不解地看看她,又看看那些碎片,说:
“当时爆炸的冲击力不小,可能使得教堂里的神像也受到震动,将雕像外面震得剥落一些,也是有可能的。”
“不过这些都是粉末,不像是被震得剥落下来的,倒像是从神像上飞溅开来的。从它们跌落在地毯上的形状来看,就算真的是有爆炸波及到神像,也应该是在神像后方有爆炸,所以才会造成这个形状。不过,当时教堂里是没有爆炸的,而且教堂外的爆炸,也是在大门那个方向,不是吗?”
“是这样,可是……”
“看样子,全能之神好像有话要告诉我们。”
哈根被她的话弄得越发不知所以,他吃惊地看着这个女人将放置在一旁的一把人字梯搬过来——这是在之前搜集证据时调查人员留在这儿的——放在神像面前,自己爬了上去,与神像的脸面对面。接下来的事情,更让哈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因为这个女人,居然检查起神像来,而且还用手在全能之神的脸上不时掏摸这里、又一小时抠抠那里。哈根见她这么大胆,赶紧叫她下来,但罗蕾莱好像压根没听见他的话,依然在我行我素。见她如此,哈根连忙向全能之神的雕像将双拳握起,放在下巴下面,向神祈祷:
“请原谅我们的不敬吧,您心怀慈悲,不要跟这个女人一般见识……”
他的默念还没结束,就听到罗蕾莱说了一声“找到了!”,接着,对方跳下梯子,脸上露出不枉此行的满意笑容。哈根觉得奇怪,走过去一看,才发现她的右手手掌中央,正静静地躺着一颗小而扁的金属物体。
“那是……子弹的弹头?!”
哈根一眼就认出,这个东西很像是奥军普遍使用的狙击步枪子弹的弹头——当天在教堂行刺的游击队的人使用的,也正是这种枪——这岂不是表示……
“两颗子弹都在现场,那样的话,将大主教致死的那个伤口,不可能是这颗子弹造成的。真正杀死大主教的,另有其人!”
哈根抬起头,看着眼前那张沉静依然的脸,再看看那枚弹头,竟不禁心中一抖。在他们身后,全能之神像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过一样,安详地看着他们,只是在右眼的眼珠底下,多出一个很难察觉的小小黑洞。由于长年被烛火所熏,所以一般人即使走到神像面前,也不可能发觉在那张被熏黑的脸上,会有什么破洞。
哈根看着罗蕾莱,一时间竟什么也想不出来。他只知道一件事情:这下子,又要起风波了。
第二十三章 福音书(1)
正当哈根与罗蕾莱一起,在市中心大教堂内部进行调查的时候,尤琛却来到威汀萨警察局,听取调查的汇报。到了晚上,他还要到总督府一趟,好去向禁卫军总司令部的特使交差。
在警察局局长特别设置的调查室内,尤琛等人在听着今天一天的调查进展。游击队的成员又被逮到五个,现在都已经被押送到了市内的秘密场所进行审讯。当然,在逮捕真正有关联的犯人的同时,威汀萨警察局同时也逮捕了多达三四百人的无辜百姓,这一点,被他们自动省略掉了。
在汇报的时候,警察局的警员又向尤琛和局长提起一个新情况:原本与大主教一同到来此地的教廷神职人员,负责照顾大主教饮食起居的神甫齐诺尼失踪了。自从当天教堂发生爆炸、大主教遇刺之后,教廷的人都没有见到过他。现在已经过了好几天了,也在威汀萨城没找到这个人。尤琛皱起眉头,问:
“在大主教和他的随同人员下榻过的市政府房间里,没有什么发现吗?”
“没有,那个神甫也没有回去过那里。因为在市政府里都要保安人员,如果他回来了,肯定会有登记的,但是登记上显示他自从跟随大主教前往教堂后,就再也没有回来过。市政府大楼里的人也没见过他。所以可以肯定,他是失踪了。”
警察局局长听说又有个教廷人员出事,使得他更加脸色难看起来。他看向尤琛试探地问:
“您说,会不会对方有可能是与游击队是有关联,所以当案件发生后,他第一时间逃亡,逃出城外去了呢?”
尤琛既没有点头也没有摇头。“这个可能性不是没有。不过当时大主教的所有随同人员全都在教堂内,为法会进行准备。当教堂宾客全部到齐后,他们的人都入座在旁边的座位上,当时大门紧闭,再加上众目睽睽之下,要想中途溜走,肯定会引起注意的。不过,也有可能是他从我们不知道的地方溜了出去。像那个枪击大主教的犯人,不也是想从窗户逃跑吗?现在一切都不能排除。”
“是啊,您说的有理。”
在威汀萨不管是市政府还是警察局,都对奥军无不从命。现在看来,这样的相处方式,倒给奥军的调查和封锁带来很大的方便。
“反正教廷的人还在等着要带走大主教的遗体和遗物,所以我要先去市政府那边,去将他们的东西收拾起来,好带过去的。请诸位继续努力吧。”
尤琛站起来。室内不管是站着还是坐着地人。都纷纷站起来朝向对方。一直送这位奥军军方地代表离开警察局。尤琛上了车。命令司机驶向市政府。然后自己一个人靠在座椅上。松了口气。虽然警察局地人都对自己毕恭毕敬。不过看到这些低声下气地翁波里尼亚人。尤琛还是不习惯那种高高在上地感觉。不过现在最重要地是案件尽快告破。不然地话。还会有更大地棘手事情在等待着自己。
尤琛下意识地朝车窗外看去。威汀萨街道上随处可见士兵与警察地身影。在主要街道上。还可以看到3营地凯尔贝洛斯重型主战坦克地身影。现在城中地气氛十分骇人。家家户户都不敢轻易出来。生怕一出来就会遭到逮捕。绕过几条街道后。在车中。尤琛还可以看到远处大教堂那金碧辉煌地尖顶。
“不知罗尔现在怎么样了……不要紧。哈根在她身边。会为她开路地。而且就算有什么人想阻拦她。哈根也会按我地意思去办。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