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沙泪-第1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来到3营有好多年了,对,几乎就是跟我同一时间来到3营的。他对国家和军队都很忠诚,而且为人厚道,甚至连过火的玩笑都不喜欢听。那天在关卡附近与游击队驳火的时候,他就在我身边,还差点受伤了……不,他不是那种人。”
随后,尤琛的视线,又落在了离巴列茨有一点距离、但同样靠近营长办公室的一张桌子上。那是他的副官,奥托尔。哈根的座位。他不在位子上,而是将一份文件拿去发电报了,过了一会儿才走回来。看着他在那儿埋首工作的模样,尤琛心里陷入了复杂的思绪中:
“奥图,奥图,我们认识的时间也不短了,对于我的一切,他总是那么用心而且尽力。我想我再也找不到像他那样的副官了。他是我的朋友,又是我忠诚的战友。就算有的时候他知道了我的事情,但从来不会跟任何人提起,而是努力要保护我……不,就算天塌下来,奥图也不会背叛我的。”
尤琛站在窗前,又一一打量着营指挥部内那些或坐或走动的身影。那些军官们,都是他所熟悉的。不是他一手提拔上来的,就是通过实战证明了自己能耐的人,他们个个都是好样的。尤琛看着那几张脸,想起他们在当天也曾出席过大教堂内的礼拜,并且当时就在台上用身体保护着大主教。巴列茨、哈根、波克、诺维克……有时候,尤琛觉得他们甚至比自己的家里人还要亲,还要熟悉。尤琛看着外边,心里翻腾得厉害:
“波克那小子……哦,不,他跟我同岁,只不过比我小几个月。他喜欢跟人开玩笑,但很多时候都只是想活跃气氛,并没有恶意。有他在的地方,那儿一定特别热闹。他打起仗来也是个好样的,有几次受了重伤,他还不肯回后方医院接受治疗,而是留在阵地上跟我们一起。虽然是爱开玩笑的性子,可他以身为军人为荣,对那些谋杀之类的阴谋手段不屑一顾,不会是他的……”
第四卷 尤琛(中) 第二十章 青年师(1)
“快结婚了吧,诺维克那小子……他倒好,整天跟人说起他的未婚妻,好像不是个要结婚的人,而是个快要当爸爸的人了……真是……我以前不也这样走过来的吗?像他一样,年轻、对一切充满憧憬,不知畏惧。在国家的名义下,一切都是正确的,根本不需要畏缩退却……对,也不可能是他,他连自己的心事都隐瞒不了,动不动就脸红,不可能干了那样的事之后,还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
与其说是在分析每个人行凶的可能性,还不如说是在替对方一一辩解、清除嫌疑。尤琛也许已经意识到这点了,不过他并不觉得这样做有什么错。的确,虽然越来越能够肯定凶手就在自己周围,但他还是不愿意去怀疑自己那些老部下们。他们是共同在战场上、生死线上渡过的人,了解对方的性情、年龄、学历、家乡在哪儿,甚至清楚地知道对方的习惯和喜欢用哪个牌子的剃刀。他们是一家人,这并不仅仅只是尤琛个人的想法而已,而是全营——尤其是营部的那批军官——都有的念头。如今竟要从自己的家人里找到那个行踪诡秘的凶手,这怎么不让尤琛难过?
“会不会是自己的分析有误呢?也许凶手是外边的人?”
有的时候,尤琛也会这样对自己说。但这种推断,很快就在他的脑海中消失了。因为不管是从大主教当天被刺的情形来看,还是从游击队那天被他们消灭的情况来看,还有悄无声息地从他们的眼皮底下拿走证据的手法,这一切都明确显示,不是外人干的。而是在尤琛办公室以外的那些军官们之中,就有人完成了这些杀人、联系外敌以获取情报、毁灭证据的案件。如果没有营指挥部中地情报和消息确认,不可能有人会这么准确地完成这些事情。
凶手就在自己身边!
尤琛闭上眼睛,靠在椅子上。当听到一些微弱的声响后。他马上睁开眼睛,看到自己的副官带着些许惊奇的眼神站在他的面前。
“你怎么进来了?”
面对长官地责怪,哈根并没显露出什么委屈的表情,他只是回答道:
“我已经敲过门了,长官。可能是我敲门的声音太小。下次我会注意到的。”
“不,我也走神了。与你无关。”
哈根是将文件拿进来的,有几份新的电报,必须要让营长过目。看到尤琛刚才的反应,哈根忍不住问:
“长官。您最近身体还好吧?会不会觉得疲劳呢?”
“我很好。奥图。好地可以去参加大陆运动会地马拉松长跑。”
见营长神色如常。哈根放心了。他似有所思。笑了笑说:
“对啊。最近您不仅气色好了。感觉上好像更年轻了似地。”
尤琛觉得纳闷。哈根连忙解释说。这绝对不是自己地奉承。而是个人地看法。他还开玩笑地跟长官说:
“您可能还不知道。在之前新补充进来地新兵那儿。有地人还以为您只有26、27岁而已呢。完全不觉得您已经到了而立之年。有什么秘诀可以教教我吗?”
“傻瓜!哪有什么秘诀?不过是你们地错觉罢了!”
哈根故作惊讶地扬起眉毛,又仔细地打量着面前地上司。最后,他仍然笑着说:
“不对,这不是错觉,我的长官。我想可能是好的心态,让人看起来更年轻了吧。要知道。您最近好像都很愉快。遇到什么事情很少发火——当然,您以前就不怎么爱发火——整个人看上去精神抖擞、容光焕发。真让人羡慕。”
“……你小子拿我开心够了吧!”
尤琛的斥责中,或许带有一点窘迫。但哈根没有听出来。当对方退出办公室之后,尤琛又看看没拉下窗帘的窗户。在那儿,映照着一个年轻人的头部及胸部以上的模样。玻璃窗外的年轻人朝玻璃窗里地自己笑了笑,脸上闪现过复杂地表情。变年轻了?尤琛自己也不知道这是不是好事;可他清楚,自己为什么会这样。那是一个他希望永远隐藏在自己心里的秘密,一个别人无法触及地、甜蜜的秘密。
创世历1088年12月1日,曼尼亚这儿开始下雪了。虽然雪花不是很大,但对此抱有不满意见地奥军官兵们仍有不少。在寒冷的天气下——虽然比不上以前在路德尼亚时的低气温——但部队中的装甲车辆及坦克行动起来更困难。再加上大后方也急需冬天取暖的燃料和煤炭,所以前线这儿的燃料供应,越发捉襟见肘。所以,奥军官兵们的抱怨,也就可想而知了。
在每周或是每月与后勤部扯皮,希望对方能够更快更好地供应给他们补给的时候,有些人也发现,来往前线与中转基地的列车或是卡车上,装载了一些少见的食物。这在他们看来是很稀奇的,但是显然不是后勤部搞错的原因。因为在刚进入冬季时,奥登尼亚就将一支新组建起来的装甲师投入到战场使用。他们如今已经来到了曼尼亚,在距离萨梅尔不足二十公里的地方进行休整演练。
那一天,尤琛像往常那样,去师部参加每周的例行报告会议。在来到师部驻地时,让他与副营长感到惊讶的,这儿竟然出现了不少生脸孔,而且这些生脸孔,又都是如此地年轻——年轻到让人不敢相信。
“这些人……都是军人吗?”巴列茨吃惊地看着对方的脸与他们所穿的那身军服。可上面又清楚地表明,这是一支奥登尼亚的部队。“那是什么标识……禁卫军青年师?”
“我想起来了,据说是在科斯佳洛夫大败之后,没过多久就组建起来的装甲师。但我没想到,他们居然会这么年轻,而且,现在也得上战场……”
尤琛与他的部下们,目瞪口呆地看着这些脸孔稚嫩、身材比成年人略显瘦小的士兵们。今天由于是进行过联合演习。所以青年师的官兵们会出现在幽灵装甲师的营地上,也不奇怪。但是幽灵装甲师地人显然对这些士兵们的出现感到非常不习惯,个个都在打量着他们。
有一些步行走出训练场地的士兵,擦着脸上的泥巴和雪水,一边兴奋地跟同伴谈论着他们今天的战绩。一边走过尤琛他们地身边。跟这些在战场上厮杀过数年的军人们相比起来,他们不管是体格上还是神情上都与对方相去甚远,不管怎么看,这些根本就是小孩子。
“我的天,您能肯定这些人不是后方少年团的人?而是真正的军人?他们年纪最大的恐怕也只有十七、八岁而已……”看到那个臂章了吗,奥图?不会有错的,这就是那支传闻中地青年师。只是没有想到。他们居然会这么快就来到战场!”
哈根回过神,看看自己的营长还有副营长,见他们脸上都没有半点调侃的意思,这才不得不相信自己看到的是真的。他不住地摇头,说:
“还是些孩子呢,都是孩子……您们看那边那几个,肯定不会超过十七岁!看上去也许像个大人。可是毕竟还没成年!他们怎么会拿着枪出现在这儿呢……”
看起来。尤琛他们的感觉,与哈根完全一样。这些在前线经历过生死存亡的军人们,突然看到这些比自己年轻得多而且还是未成年地少年兵出现在这里,其震惊地程度,不亚于当年曼尼亚人看到奥军仅花费不到一月时间便占据了他们的整片国土。
“可能是国内已经再也找不到适龄青年参军了,所以连这些少年也……”
巴列茨看着那些同样表现出好奇与渴望的脸,不忍心再说下去。他们谁都明白,来到战场这儿。等待着这些孩子们的未来究竟是怎么样的。可是看看这些十分年轻的士兵们。没有哪个人脸上会流露出不安与畏缩的神色。相反,他们对于自己能够来到前线。个个都感到雀跃鼓舞。
由于会议时间快到了,所以尤琛他们也不能光顾着对事件发表意见。只能匆匆来到师指挥部,在大帐篷里参加每周的报告会。在那里面,他们发现今天同样多了不少生面孔。那些生人同样穿着禁卫军青年师地制服,不过相比起外面那些少年来说,他们可谓是真正地大人,一看就知道是有参战经历的成年军人。
在会议上,师长将参与这次联合演习地青年师师长介绍给众人。尤琛一看就愣了,因为新出任青年师师长一职的人,正是前旗队装甲师地师长迈尔中将。没想到,他现在已经被调配到青年师去了。
“看样子,这支青年师可不是闹着玩儿的。至少,对于最高统帅部来说是如此……”
意识到这点的尤琛,开始有点心神恍惚。他一想到那些还流露着稚气的脸,一想到他们的未来,就觉得心中难过。
由于会议后两方的师长还要合议很多事项,所以尤琛没找到机会与青年师师长迈尔交谈。要不然的话,他确实很想趁着这个机会来询问对方,这个师到底是怎么回事?难道真的让人这些孩子们上战场吗?
在离开的途中,尤琛他们再一次看到了那些孩子兵们。他们有的显得块头很大,但大多数人明显没有成年人那样健壮。他们很好奇地打量着这些军官们,哈根甚至可以看到对方眼睛盯着自己胸前徽章时的激动劲头。很显然的,这些少年们,对战场充满了渴望,而不是恐惧。哈根与他的上司一样,都不明白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坐在车上,回圣马克的途中,原本一直沉默不语的尤琛,对哈根说:
“将有关青年师的资料尽量弄来。”
“是,长官。”
哈根知道,尤琛也跟他一样,想弄清楚更多的内幕,想知道为什么偏偏要派这些年轻的孩子来战场送死。对于上级的做法,他们身为军人,一般都不会有什么意见。可是这一次,他们觉得坐立不安。
第四卷 尤琛(中) 第二十章 青年师(2)
又过了两天,通过搜集情报与消息,哈根终于整理出一份比较详细的文件,将它送呈在营长面前。尤琛仔细翻阅着,看着那些打字机打出来的字迹。里面记录了不少青年师的档案与参战纪录,像是它的人数以及装备等等方面,都历历在目。在尤琛专心看着文件的时候,哈根想起那些士兵,不禁说:
“我还是很难相信,长官。即使帝国的适龄青年严重缺乏,但也不能让这些孩子上战场,这真是罪过……”
“我也一样,奥图。可是他们既然来到这儿了,那么上头就肯定打算让他们在这儿发挥作用。这是经过禁卫军征兵局和帝国少年团共同协商过的,目的就是要补充足够的兵力。”
越看那上面的记录,尤琛的眉头就越是打结。当年他就读军校时,也已经是高中毕业后的事情。真正参军的那一年,他已经年满二十岁。也许在不少人看来仍不够老练,但是最起码自己是以成年人的身份来到军队的。可是现在看到这些青年师的成员,他无法保持沉默。
“上次我们在师部看到的那些,都是青年师中的团长、连长,他们倒不是未成年人,而是从各个部队中征调而来的有作战经验的下级军官。不过除了他们之外,剩下的青年师官兵,百分之八十,都是未成年人。他们中年纪最大的,才刚到十八岁;而年纪最小的,才只有十五岁!我该说什么好呢,奥图?”
与尤琛的心境相似,哈根也不知道该对这样的事情作何表态。在他看来,这根本就是荒谬绝伦的,要让少年和孩子到战场上送死!这简直是灭绝人性与自动毁灭帝国的未来,任何有点头脑和良知的人,都不会赞同这样的做法。可是偏偏允许甚至是组织这一行动地。却是帝国的最高部门!在沉默中,哈根听见自己好不容易发出声音:
“这个师……一共有多少人?”
“35000人,其中20000人现在都驻扎在曼尼亚这儿了。还记得那些经过圣马克的卡车吗?那上面装满了一箱箱鲜牛奶还有巧克力、糖果。那些全都是给他们地,因为帝国的最高统帅部规定,他们仍然处于发育期,所以要补充更多的营养。”
尤琛淡淡地说着,但实际上,他的内心远不如外表那么平静。哈根听着上司的介绍。已经说不出话来了。既然最高统帅部明明知道这些孩子是未成年,为什么还要让他们来送死呢?!真是岂有此理。一向对上级的指示与命令很少持有非议地哈根,此时也忍耐不住自己的气愤,在心中不住地诅咒着那些推少年们上战场地官员们。
“三万多人……以时间来推算,应该组建了才刚满十个月左右。这么短的时间。对他们来说太少了……不,他们根本不该来的……”
哈根纠正着自己的话,同时感到无力感攀上心头。如果说战争地惨烈程度让成年人都难以接受,更何况是这些少年们!可是他还记得,与他们彼此打量时,那些孩子没有谁是害怕或不安,他们全都一副渴望着能早日上战场的样子。这点,哈根觉得自己的判断不会有错。他将自己的看法告诉尤琛后。3营营长苦笑着说:
“因为对那些孩子来说。能够上战场、杀死敌人、建功立业。可是他们梦寐以求地事!能够有这样一个机会加入军队。他们求之不得!再加上征兵处与少年团地鼓励。又有哪个孩子不希望自己成为战场上地英雄呢?对了。奥图。听说大后方那儿征集少年兵员。是可以不必征求父母地同意地。所以能有这么多少年加入军队。征兵局可真是花费不少苦心。”
尤琛毫不留情地讽刺着那些早已是成年人地官员们地所作所为。而哈根已经呆了。他难以置信地重复着上司地话:
“不必父母地同意、不必他们同意……那么。这些孩子来到战场。甚至连他们地父母也用不着知会一声……天杀地从自己地身份来说。尤琛和哈根都不认为。加入军队是件不好地事情。只是问题在于。这些人都是些孩子。他们本来就不应该出现在这儿。而是应该呆在后方。完成他们地学业和锻炼;而不是手持武器、开着坦克。来到战场上与成年人一同厮杀。
其实不仅是军官们对这些孩子兵大摇其头。连士兵们对于这些普遍比他们还要小上好几岁地同袍感到不适应。虽然在3营或是其它装甲师中。也有地新补充兵员才刚满十八岁。但是看到这些比自己更年轻地士兵。他们不觉得意外才怪。在得知这些士兵确实就是他们地战场同袍时。有地士兵这样对自己地战友说:
“这些小孩到底是来干吗地?”
在这些已成年地士兵眼中。这些孩子兵与其说是来战斗地。倒不如说是来送死地。因为在他们看来。这两者并没有太大地区别。
在冬季的联合反登陆演习中,禁卫军的装甲部队终于得以象征性地来到海岸防线上,进行他们这次任务——不过更多的时候,都是在为前边提供炮火支援。禁卫军幽灵装甲师1团、团,在布洛涅防线右侧进行阵地防御。3营在最边上的位置,而紧靠着它的,就是禁卫军青年师的其中一个团。这个1团的成员,除了它的团长以及少数一些下级指挥官外,其余的人基本都在十八岁以下。
在下午,得到上级的同意,尤琛派出通讯兵,希望与旁边的部队取得联系。因为他们到了这个时候,应该要集中火力,对入侵的“敌人”进行反击。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等待后,青年师的人终于赶来了。可能是觉得有必要填补其中的空隙,所以青年师1团将它的一个营调来,与营进行合作。对方的营长年纪比尤琛还大一些,是从18装甲师调来地。而营中的其他不少军官也是如此。不过除了这百分之二十是有作战经验的军官外,这个营中剩下地百分之八十。都是才进入军队顶多只有半年的少年。
在与对方商议后,双方营长都同意将青年师的一个连队留作预备队,在后面为两边提供支援、联系沟通。在上级的布置中。“敌军”将会凭借他们强大的空中优势和地面部队,不仅登陆上了滩头,并且进一步向内陆扩张。所以在这个时候,后边的装甲部队就必须要守卫在曼尼亚那些荆棘丛和田野中,阻止对方地前进。所以按照原定计划,尤琛在下午五点左右。就命令全营后撤,做好迎击敌军的准备。3营来到青年师1团1营连地所在处。一处距离后面村庄还有好几公里的树林中。跟青年师别的连队一样,4连的连长也是从别地部队调来的有经验的军官,其余的人——就不能要求这么高了。
当他们的连长离开之后,尤琛与巴列茨一起。打量着眼前这一排的士兵。他们将坦克停在树林中,排长在听着无线电,更多的士兵是在坦克中或是在坦克旁,一脸兴奋地谈论着真正的点头何时到来。他们为那两门火炮做地掩护很像那么一回事:上头地草和树叶看起来还很新鲜,把它们整个都覆盖住了。要是在天空中,很难辨认出这儿的地面上有两门火炮。不错,一切看起来都很井井有条地,但这依然不能使尤琛他们安心些。倒不是说他们认为对方只会拖后腿。而是对这些少年们那种兴奋感到叹息。
尤琛看看那门火炮。又看看它周围的那些同样作了伪装地士兵们。一个年轻的声音从旁边飞进他的耳朵里:
“下午好,少校。”
“您好——下士。”
尤琛转过头。看见一个大概只有十七、八岁——也许更年轻——的士兵站在自己身后,脸上露出笑容。如果没有身上的军服和头上那些伪装草圈。他活脱脱就是一个学生。此时,这个学生样的少年跟在尤琛身后,好像有很多话想跟这位长官说,但一时又不知如何开口才好。尤琛一边看看火炮,一边回头对他说:
“做得很不错。这门炮是你负责的?”
“是的,不过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是大家的努力。”那个少年笑着,露出雪白的牙齿。“噢,谢谢您的夸奖。这次能够参加演习、跟您的部队一同作战,真是求之不得!”
“是吗?”
要是在换成别人,尤琛如果察觉到对方是不怀好意,那么肯定会讽刺回去。不过这一次,他知道对方没有这个意思,同时也是因为对这样的少年的憧憬感到无言以对。巴列茨一直在旁边打量着这些非常年轻的部队成员,他问:
“你今年多大啦?”
“我十七了,很快就满十八岁。”
年轻的下士回答得很快,而他说完之后,面前的两位军官都不由自主地对看一眼。尤琛一边走着,一边说:
“你十七了?”
也许是尤琛声音中的那一点难以分辨的因素,让跟在他后头的下士显得有点迟疑。他点点头,用比刚才要低一点的声音说:
“嗯、嗯,是的,是这样。我已经……十七岁,过八个月了。”
尤琛笑了一笑。“真是这样吗?下士,在长官面前,你也习惯了说谎吗?”
那个年轻人瞬间瞪大了眼睛,他随即又不自然地移开视线,一会儿看看周遭的同伴,一会儿又看看地面,有点不知所措地说:
“我、我……我是还没到年龄,不过并不会差太多……不,长官,我不是……”
“你肯定还不到十八岁,甚至是更小。说实话吧,下士。”
面对着尤琛和巴列茨的目光,那个年轻下士脸红了,他低着头,说:
“我还不到十七……不过这并不是重点,青年师在建立之初就说明,它的成员不受年龄限制。”
“是的,下士,这点我也知道。不过要我来说的话,那么我会猜你还不到十六岁,你同意吗?”
第四卷 尤琛(中) 第二十章 青年师(3)
尤琛盯着对方,迫使他越发窘迫起来。巴列茨也一样,好奇地看着这个少年。其实他们早就看出,即使个子高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