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空降抗日突击营-第2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此时此刻,也只有这个地方才最有可能找到孟遥
    当然了,每个国家都在忙,每个国家最重要的部门和机构都开足了马力,夜以继日地工作着但要说真正最为忙碌和紧张的,还属那些林林总总的驻华的机构以及有关的人和事
    近水楼台先得月这个谚语,这个时候得到了最充分体现
    其实能够在突击营这些重要基地开办相当级别的外交办事机构或代办处,除了有重庆政府不遗余力的支持,还有这些国家本身实力的真实反映如果翻开这些机构在突击营备案的名单就会发现,名单中的国家几乎无一例外地都是当今列强级别的大国,美英法苏德意全部囊括其间
    汤普森是美国驻突击营特命全权总代办兼政商总召集人表面上他与在重庆的美国驻华大使馆总领事在隶属关系上低半级其实他们完全是两个平级的外交驻外机构,除了因业务上时有交叉,平时基本上是各行其是,各管一摊
    在美国国内一窝蜂行动起来以后,汤普森便毫无悬念地成了一位全世界最为忙碌的美国人
    今天,他的忙碌终于有了一个比较满意的结果
    英国驻突击营的杰佛尔,法国流亡政府的亨利,苏联的那个讨厌的亚历山大,这些几天前还在与他勾心斗角的混蛋们,现在终于在桌面上和他达成了一个目前大家都可以接受的共识:非常时刻必须在突击营的地盘上也组成一个盟国意义上的联盟,以便联手共同应对这场危机
    在这个共识之下,他汤普森当仁不让地头上又多了一个召集人的头衔
    不过,几场紧张而忙碌的磋商下来汤普森、亚历山大他们却发现情况并不像他们想象中的那样简单
    他们很清楚地看见了两个人,这天一大早便从蒙古基地的c区怡然自得地走了出来瞧他们那脸上的一脸兴奋,与此前惶惶不可终日的神情简直判若两人***,这是怎么回事?
    还有,基地c区是什么地方谁都知道,迄今为止,在他们之中还没一人如愿进入过
    而这两个人是谁,他们自然也是十分的清楚:
    一个是轴心国的老大——德国驻突击营商务联络处的总代表小福尔克曼,一个则是德国的第二大跟班——同样是以商务联络处名义留驻蒙古基地的意大利总代表别林斯基
    值得一说的是,这个小福尔克曼他的亲伯父可不是别人,正是希特勒曾经十分倚重的第三帝国空军上将,曾经赫赫有名的秃鹰军团总司令
    “汤普森阁下,我认为我们是到了必须向孟遥集团发出正式抗议的时候了,我们再也无法忍受与这些鹰犬之流共在一个屋檐下的羞辱”
    作为一个事实上的亡国政府代表,国内的法国傀儡政权,亨利嫉恶如仇,对真正的入侵敌人德国自然是不共戴天
    然而对于亨利的哼哼,汤普森却仿佛充耳不闻,耸着肩膀对一旁的亚历山大说道:
    “总代办先生假若中日不是世仇的话,现在我们看到的恐怕绝不止是德国的这位小福尔克曼,以及意大利的什么别林斯基,说不定还会有日本的什么小野、木村之流的外事人员”
    亚历山大同样不屑地耸耸肩膀,盯着远处匆匆而去的两个看上去得意洋洋的背影分不出憎恶还是嫉妒地哼哼道:
    “汤普森先生,对于什么人出现在这里的问题我国是毫无兴趣去关心的,不管他是阿猫还是阿狗我们关心的,是现在离此并不遥远的远东地区,此刻还有一兵一卒都不曾动用过的一支强大的百万大军,仍在虎视眈眈地与我们的战士隔山相望从列宁格勒到波兰,从波兰到柏林,我们的士兵流淌出的鲜血已经太多、太多了”
    汤普森一听弦外之音,马上反唇相讥道:
    “阁下,请您注意您的用词和口吻你们的士兵流了很多血,这没错但您也别忘了,这次危机首当其冲的,并不是我们这些远在大西洋之外的国家而且危机之后最大的受益者,说到底最终将还是你们成为第一受益人”
    几个人争吵之际,已经从突击营获得了某种暗示的小福尔克曼,却是一派心生窃喜,竟然第一次毫不掩饰地改变了此前与英美等国擦肩而过时的低调,昂首阔步走了过去
    小福尔克曼如此这般,他的意大利小跟班亨利自然也是亦步亦趋地效仿着,甚至连眼皮都不曾斜视一下
    原来,作为轴心国中唯一两个被特别允许在突击营设立外交机构的国家——德国和意大利,虽然在机构名称上被孟遥特别指明以“商务交流”为特征命名,但作为第三帝国核心部分的知情者,小福尔克曼却是内心的喜悦和复杂程度,比亨利不知又大多少倍
    众所周知,早在1942年夏季的北非战场之上,当时盛名之下的“沙漠之狐”隆美尔一丝不苟地遵照并执行着他的元首希特勒的每一个命令对驻守北非的英军发起了一连串的猛烈进攻
    英国在北非的主力,由将军奥金莱克率领的英国第8军团完全不是对手,在几个战场上节节败退
    最终,在隆美尔成功逼近距亚历山大港仅160公里的阿拉曼防线之时,远在本土坐镇指挥的英国首相丘吉尔坐不住了他心里很清楚,如果德军突破阿拉曼防线,冲入埃及,占据苏伊士运河,意大利和德国的舰艇就可以自由出入红海,进而控制南非战线渗入到印度洋
    倘若这一战略目标达成,纳粹德国与日本会师的计划就将成为现实如果真是那样的话,盟军在全世界的整个战局都有可能因此而改变所以,丘吉尔命令奥金莱克必须死守阿拉曼防线
    可惜的是这位被隆美尔打怕了的英国将军奥金莱克,不仅已经丧失了在军中的威望,而且自己也已经在心理上完全崩溃,致使英军中弥漫着一种可怕的恐慌情绪,根本无法抵挡德军的进攻
    气急败坏的丘吉尔,此刻只能转而寻找他可以依赖的的北非英军总司令官,同时完全不顾被隆美尔强大空军拦截击落或捕获的危险,亲自飞抵开罗,在紧急召开的高级军事会议上,毫不手软地解除了奥金莱克的指挥权由战功卓著的将军戈特接任的第8军团司令
    “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曾经公开嘲笑过老毛和他的那支工农红军为“草莽和农民”的丘吉尔,自己怎么也没料到,在飞往开罗的飞机上唯一能给他信心的,竟然就是这位“农民”的这首诗篇
    也许是好事多磨,也许是为了另一位天才的横空出世
    就在戈特临危受命,雄心勃勃赶赴北非战线的途中,因为截获了丘吉尔已在北非的绝密情报而加大了活动的隆美尔空军,没有逮到正目标却阴差阳错地将戈特座机成功拦截并一举击毁
    痛不欲生的丘吉尔,不得不忍痛含泪去重选择一位能够与隆美尔抗衡的指挥官为此在他已经没有多少战将的北非军团中雄才大略的丘吉尔曾经一度伤透了脑筋因为他深知隆美尔是怎样一个对手,如果选择失当,北非英军将会全军覆没
    经过反复权衡,丘吉尔的目光投向了在一战中就已崭露头角的陆军中将——蒙哥马利
    至此,隆美尔的战星辉煌岁月即将谢幕
    得到蒙哥马利成为的英军北非军团总司令长官的消息,隆美尔立刻调集了多达200辆坦克向阿拉姆哈勒法一带的英军防线发动猛烈攻击
    谁知,技高一筹的蒙哥马利似乎早已料定隆美尔将会在这里发动进攻,早已展开了各种力量作好了充分的迎战准备等到德军坦克攻上来后,蒙哥马利马上组织英国皇家空军对这些集中起来的坦克,趁势展开了一轮又一轮的狂轰滥炸钢铁集团的受挫,使得每个据点中的英军士兵信心大增,居然以少胜多地成功击退了德军狂涛般的进攻
    短短一周的鏖战,德军伤亡惨重隆美尔被迫停止进攻,但可以想象,这对骄横的“沙漠之狐”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他感到自己遇到了真正的对手,不得不对蒙哥马利另眼相看
    然而蒙哥马利并没有就此罢手,犹如神来之笔地组织了一支专门用来欺骗隆美尔的a部队,其成员有银行家、药剂师、魔术师、剧作家、艺术家、情报人员和大学讲师
    尽管这支部队人员构成复杂,但却因为人人都身怀绝技,知识渊博,因而具有惊人的伪装、欺骗能力
    a部队在南面制作了大量的模拟坦克、火炮和军用物资,故意暴露给德军的情报人员侦察和拍照为了让“演出”逼真,a部队铺设了一条长达30公里的模拟输油管,还专门修筑了一条与输油管平行的模拟铁路,并在沿途建立了供水站
    为此,虽然隆美尔毕竟是一代名将,已经预料到英军极有可能从北面发起进攻,但在接到情报人员的汇报后,他不得不加关注南面的动向,始终不敢下定决心把兵力集中到北面的对决中,这样一来,就落入了蒙哥马利设下的圈套,使英军在兵力特别是坦克数量对比上,占到绝对优势
    于是,蒙哥马利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时机,指挥英军从已经打开的缺口沿海向北发起进攻
    令人吃惊的是,这支换了蒙哥马利指挥的英军,居然也像换了人似的一直打到地中海,竟打得隆美尔不仅丢盔弃甲,而且最后手中竟剩下90辆坦克,而蒙哥马利的手上却仿佛越打越多,竟然还能手握近千辆各型坦克
    最令希特勒无法忍受的是,隆美尔居然把交到他手中的所有t59坦克,败家地一辆接一辆打光了
    当然蒙哥马利也没有好到哪儿去,在对阵t59坦克时,基本上采取都是德军在海上屡试不爽的狼群战术,一个战车营一个战车营地往上冲,硬是用釜底抽薪的笨办法拼光了曾经令所有盟军装甲闻风丧胆的t59装甲突击集群……未完待续)
    s
    【注册会员可获私人书架,看书方便】
    空降抗日突击营的第四卷抗日烽火第573章、核捆绑
第574章、希特勒最后的秘密
    由于希特勒最为倚重的北非军团及其t59装甲突击集群的损失殆尽,谁都没想到,隆美尔叱咤风云的军旅生涯不仅即将终结,而且在他刚刚成为帝国元帅这一殊荣之际,被怒不可遏的希特勒“赐死”的厄运也即将降临到他头上【网友分享】
    其实准确地说,倘若隆美尔运用得当的话,他的北非军团虽然仍难逃覆灭厄运,但凭借t59装甲突击集群强悍而变态的战力,由t59坦克组成的最核心装甲战斗群,还是不至于被蒙哥马利全歼的,至少单凭那些围殴上来的差了好几个代差的坦克想要拦住单纯逃跑的t59坦克,基本是天方夜谭
    还有一点值得一提的是,这种保命战术其实在突击营交付t59系列之时,都曾一并交与德军知晓只可惜隆美尔一上来就被蒙哥马利打了一个措手不及,自己又太过看重此前战绩和他的那一点英名,所以在潜意识中一直不肯正视蒙哥马利这位出现的对手,甚至连战术都不肯有任何改进和修订
    直到1942年11月初,蒙哥马利下令停止追击,阿拉曼战役宣告结束,英军正式取得在非洲战场的完全胜利
    整个北非,包括隆美尔的德军4个精锐师,以及作为辅助力量的8个意军师被歼,伤亡2万,被俘3万,损失坦克450辆、大炮数千门当然,英军也为此付出沉重代价,伤亡1。35万损失坦克500辆、大炮400门
    纵观此次战役,蒙哥马利常运用了其海空优势,封锁和破坏对方后勤补给线,使德军难于在沙漠地区机动兵力和持久作战同时他又从不看重自己的所谓名将身份,能够随时随地根据地形、敌情等变化,及时改变或调整作战部署,集中优势兵力,实施正面进攻,以德意步兵阵地和有生力量为打击重点,使隆美尔曾经引以为傲的装甲坦克部队因缺乏步兵支援难以固守阵地只得退却
    当然曾经的北非霸主——隆美尔的装甲军团即使打到最后也不是一无是处,同样多次利用沙漠草原地带布雷迅的特点广泛设置雷区,依托高地进行防守,对阻止英军集群坦克进攻,以及大兵团跃进都起到了很大阻滞作用
    只是由于蒙哥马利神来之笔的运用,将a部队的欺骗作用一举发挥到了极致,致使隆美尔不仅在各个战场疲于奔命,而且由于德意联军在兵力、兵器、油料、弹药、粮食和饮水等方面,都得不到及时补充一代名将“沙漠之狐”隆美尔终于被兵败在蒙哥马利之手
    打光了手中精锐的北非军团,同时破灭了希特勒曾经一心想要创造多不败神话的t59坦克装甲突击集群梦想的隆美尔,很快被紧急召回到柏林
    在大半年的冷板凳等待中,第一次成为光杆司令的隆美尔第一次品尝到了什么是被打入冷宫的滋味
    在漫长的等待中,曾经的第三帝国的大红人隆美尔竟然没有得到希特勒的一次召见这是很可怕的,无人问津被人视若无睹,无论对与错,都不再有一个标准
    几乎所有人都在猜测着隆美尔的命运之时,一道最高手令终于出现了
    一代“沙漠之狐”,可以选择“有尊严地自尽”换句话说,除了不劳驾别人动手之外,隆美尔可以选择任何他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完成他的元首交给他的这一道最后的命令
    结局既出人意料,又全在人们所有想象之中
    然而,就在欧洲所有重要报纸连篇累牍报道着隆美尔被希特勒赐死的消息,位于柏林隆美尔元帅府戒备森严的林荫大道上,在那个神秘的子夜时分,却来来往往车水马龙地闹腾了整整一个晚上
    几天后,位于德国北部重镇奥尔登堡同样戒备森严的北部防线之上,十分罕见地驶出了一队拥有着重装甲小型集群护卫的车队,一路疾驰,奔向已被盟军重兵包围的第三帝国重点海港——威廉港在那里,帝国仅存的重型战列舰、巡洋舰以及数目不详的潜艇支队,正日夜守卫着这座不知何时就会丢失的军港
    而离此不远的北部近海,那个孤零零的赫尔果兰岛,同样也是帝国面前硕果仅存尚在控制之下的唯一离岛
    在岛上,帝国最精锐的骷髅近卫军团第一掷弹师一个加强团,以及党卫军第2海军陆战师两个装甲营,一左一右共同守卫在那里不过,很多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岛上尚有第三支神秘的武装力量,却因他们从不与任何部队发生关联,所有即使是骷髅近卫军团第一掷弹师奥斯滕师长、党卫军第2海军陆战师冯卡尔师长都不曾见识过其庐山真面目
    然而今天由于这支神秘车队的来临,两位帝国目前算得上是最后中流砥柱的精锐师长,终于得到了一个不再有任何神秘意味的秘密手令:
    “着奥斯滕、冯卡尔即刻随扈此车队经威廉港秘密火前往赫尔果兰岛”
    手令既不是来自海军部,也非陆军部,而是元首本人自暗杀行动在帝国内部此起彼伏出现后,像这样的来自希特勒亲笔签署的手令已经极其罕见,而如此言简意赅、指向明确的手令是凤毛麟角了
    两人接到手令,丝毫不敢耽搁,当即挑选出师部最精锐卫队组成了前后中三支部队,很快对威廉港实施了全封闭戒严
    车队一到,由海军部一名中将亲自率领的督导组,立刻启动了早已停泊在港口内等候多时的一支特别舰队,做好了迎接车队上舰的一切准备
    就在三人紧张地忙碌之际风尘仆仆的车队也终于如约驶来了
    就在一个个人影钻出车队,拉长着时而紧凑、时而松散的队形鱼贯走向那艘运载他们的大型登陆舰至少,一个十分熟悉的身影,突然撞进奥斯滕的眼中
    一看之下开始奥斯滕还不以为意,以为自己今天因为太过忙碌眼睛花了然而就在他揉着眼睛的时候,冯卡尔却大惊小怪地喊了一声:
    “哦上帝,我亲爱的奥斯滕将军,您快帮我瞧瞧,那人是、是谁,是、是隆美尔元帅吗?”
    “噢冯卡尔,冯卡尔我亲爱的朋友,他是,他是隆美尔——”
    奥斯滕揉着眼睛,眼泪早已流淌的稀里哗啦的了原来作为同是铁甲军团的狂热追随者,奥斯滕和隆美尔早在还是一名列兵之时,两人就已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只是由于戎马生涯,天各一方,等到得知隆美尔被元首赐死的消息奥斯滕想做什么都已经来不及了
    谁能想到,今天的这一切,竟然是如此的诡异,如此的让人意想不到
    “倘若连阁下您都确认那就是隆美尔元帅那么,我宁愿就相信我的眼睛看到的一切千真万确就是他了”
    虽然还不敢轻言相信,但深知两人关系的冯卡尔盯着那人的背影还是决定相信眼前这一幕
    嗯,谁知道呢,帝国未来前景已经如此堪忧,无数传言都在说元首已经启动了流传很广的那个末日计划既然如此,那还有什么事情是不能发生的呢?
    随着帝国战事的每况愈下,原本就很严格的纪律也变得越来越严苛由于没有指令,双方虽然会合,但除了各自联络官的交接,两方面最高指挥官都没有敢彼此说一句话
    好在赫尔果兰岛虽然已处在盟军多路重兵包围之下,但时至今日对峙一直都没有被双方打破,对方这种莫名其妙的沉默令很多帝国将军吃惊和惊疑,却谁都难以确定对方其中的企图到底是什么所以,作为北方唯一仍在帝国控制中的出海口,今天总算还能继续发挥着它的作用
    在人头攒动中,奥斯滕的一双眼睛,始终若即若离地盯在那个熟悉的背影之上,生怕又一恍惚之间不见了他的踪影
    上舰,下舰,登岛,前进,一路上奥斯滕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走过来的
    直到一直和他同样若即若离的冯卡尔再次大惊小怪地扯了扯他,同时嘴里不停地发出嘶嘶的声音示警一般,奥斯滕才诧异地离开了那道背影,略带不满地冲着他嚷嚷了一句:
    “冯卡尔将军,您又怎么了?”
    “奥斯滕将军,您难道都没有察觉,那些穿着和我们一样军服并佩戴着特殊肩章和标示的人,他们和我们有什么不一样吗?”
    顺着冯卡尔的那道惊诧无比的眼神,奥斯滕定睛望去,不觉也是倒吸一口凉气:
    “东方人,噢天呐,他们是谁,突击营,还是饭岛组的人?”
    这倒不是奥斯滕语无伦次地妄加猜测,而是在整个轴心国阵营中,能够有资格在这种时候还停留在这里的盟国,除了日本,泰国等那些同为亚洲的国家根本是没有能力与他们比肩而立的
    至于为什么要说突击营,那是谁都知道的公开秘密
    不过,他们不是说奉令全部撤回中国去了吗,据说还是迫于国际国内的各种压力和舆论,假若是他们,怎么在这样机密的地方,还有他们的影子呢?
    其实不用两人费心猜测,当他们全部集中到岛上一处地下指挥部时,久未露面的布勒和奥伦道夫赫然也出现了
    随着两人一本正经地起身,并冷冷望向在场的所有人时,谜底随即一个个被揭开了
    当隆美尔真正毫无遮掩地起身而立,很多尚不知情的人一时间都惊呆了不过,未等众人反应过来,一幕让人吃惊的场景让所有人都目瞪口呆起来
    只见隆美尔在冷冷地用他那道惯有的目光扫过人群之后,竟然径直走到一张亚洲人面孔之前,啪地一下敬礼道:
    “三号指挥官阁下,五号特来向您报到,请指示”
    原来希特勒这次不仅向全世界,而且也向他的大多数军队都成功地玩了一次障眼法大肆抓捕党内、军内反对者、叛乱者和暗杀者,同时大力整肃溃不成军、作战不力的将军,甚至不惜拿他的爱将、曾经为他立下汗马功劳的隆美尔大开杀戒,可见其为了挽救摇摇欲坠的第三帝国几乎是多么的不惜血本,不遗余力
    可以说,这一次就连孟遥都被蒙在了鼓里
    历史上隆美尔真实被希特勒赐死,的确是发生在德国战败的前一年北非军团在非洲大陆的残败,以及被蒙哥马利打得惨不忍睹,仿佛就像敲响了战败前奏一般,使得希特勒在猝不及防中,一方面大开杀戒,一方面又手忙脚乱地开启了他早已为此准备了多年的末日计划
    由于孟遥的警觉,以及对希特勒的连蒙带猜同时恐吓利诱,突击营终于在希特勒末日计划开始后半段成功楔入了进去
    当然,为了博取希特勒的无条件信任,同时也为了两厢印证自我科技与曾经领跑世界翘楚一时的德国科技成就,是想真正掌握这个所谓的“末日计划”到底是何东西,突击营这些年也是不惜血本,不仅拿出了很多跨时代的真东西,而且基本上每年都根据末日计划的最进展,不遗余力、不计成本地派出了许多精兵强将,充实和加强到末日计划的进程中
    现在隆美尔正经八百地向突击营敬礼报告的人物,就是最近一批过来的科学团队总负责人耿乐东
    因为有了突击营前面不藏不掖的真是合作,再加上那些真金白银能够立竿见影的科技能力,所以越到末日计划后期,希特勒对突击营的信任和认同感便与日俱增当然不可否认的,由于突击营强力介入,加之末日计划本身的庞大、繁复和高端,希特勒要想再踢开突击营单干几乎已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不过隆美尔的突然“复活”,却是结结实实地将耿乐东吓了一大跳未完待续)
    s
    【注册会员可获私人书架,看书方便】
    空降抗日突击营的第四卷抗日烽火第574章、希特勒最后的秘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