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盗墓之蛊墓杂记-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分不清楚唐棺、宋棺、明棺之类,只知道棺的规格和钉棺仪式略有不同,但我还没有凭着杂书里看来的知识就能一眼鉴定其中区别的本事,只看出这口棺材相较一般的棺材尺寸来说,似乎大了点,棺头有两盏长明灯,棺尾横放着一副玉简。
这些都不是重点,重点是焚香炉正双手架着棺尾两角,打算挪动那口棺材。
我看他似乎一个人就能完成这浩大工程,索性不管他,我对地上横置的玉简有兴趣,说不定里面写了棺主人的生平。
焚香炉忽然回过头来看着我:“过来帮下忙。”
我心里啧了一声,心说原来你一个人搞不定嘛。
搬棺材的活儿是考验心理素质,搬的过程中老子两眼一直盯着棺材盖,就怕它突然翻起来,窜出个白骨脑袋。
当然诸事太平,我们合力把棺材搬到旁边,没想到木棺底下竟有一个洞,一眼看下去见不到底,不知道有多深,直径大概只能塞一个人。PS:胖子不行。
洞口边缘能看出有机关,刚才的响声就是覆盖在上面的石板嵌进了旁边的石砖里,露出这么个洞来。
我看焚香炉要往里钻,忙拉住他,吞了吞口水说:“下面不知道有多深,你就这样跳下去?”
“这里我来过。”焚香炉一头又要往洞里扎,我再把他拉回来:“等等!”
等等后面老子也没想过要说什么,后面的声音被另一个声音吞没了。
墓室里响起一阵清脆的“咯咯”声,几下只有又转变成“咕噜咕噜”声,接着两种声音一起响。
我一口气吊到嗓子眼,眼睛没敢乱看,也不想见焚香炉那张惨白的脸,只目无焦距地盯着黑暗,嘴里直嘀咕:“完了完了,老子就预感到要出事!”
那些声音正是从棺材里传出来的!
一种是棺盖被狠命往上顶的声音,一种是粗沉的呼吸声,娘的,棺材里八成是只粽子,它要出来呢!
“呆在这别动。”
焚香炉依旧淡定地从我面前走了过去,接着我听见“咚”的一声,转头一看,他居然跳到棺材上面,半蹲着,低头看脚下的棺材。
他整个人的分量压在棺材盖上,下面终于没动静了。
“有本事你就出来。”焚香炉对着那口棺材,自言自语道。
我疑惑,按理说这些烂木头应该承受不了一个人的重量,焚香炉一跳上去棺材就该塌了。看来这并不是一副木棺,所用的木料中也许还混杂了别的成分,譬如三合土棺。
刚想到这,棺盖就“咔嚓”一声破了个大口,一只青紫色的手破棺而出,本来是要抓住正蹲在上面的焚香炉的脖子,不过焚香炉轻轻一晃,反倒逮个正着,那只手被他抓在手里,接着又“咔嚓”一声,从中段部分拧断了下来。
来去不过一秒钟,我只是一晃眼,就见焚香炉把拧下来的半截手臂扔在地上。
我已经吓得两腿发软寸步难移,略略瞄了眼地上,那其实看来不像一只手,因为它并不是人的手臂那种形状。它的前肢很细很长,手掌也特别的大,只有四根手指头,并且像鹅掌那样长有蹼。
谁的手能长成这样?而且,能顶破厚达三寸的棺盖,我感觉那副棺材里躺着的根本就不是人!(我当时真是吓坏了,思路才这么混乱,棺材里躺的当然不会是人。)
“这、这是什么?!”
“饕餮。”焚香炉道,“这里是陪葬坑,所有的棺材里都是这种怪物。”
我一怔一怔的,没有完全听明白他的意思。焚香炉要么不说话,他一开口就语出惊人,说得都不像是人话。
“饕餮”我知道,《山海经》里面描述这种怪物尽管凶残贪婪,却有祭祀的意义,古代许多用来驱鬼除魔的鼎上面经常刻有饕餮纹,在一些出土的文物中也有这种陪葬品。
传说中,饕餮应该是神兽,而且它也只是传说中的东西。
我眼睛盯着棺材,这里边是活的……
“它在活着的时候是‘鯢’,用尸水养百年以后就成‘尸傀’,贪得无厌,所以叫‘饕餮’。”焚香炉最后声音压了一压,眼神中隐约闪过一股厌恶。
此时,棺材里又发出扑哧扑哧的粗沉呼吸声以及咯咯的碰撞声。
刚才棺盖上破开的大洞里隐隐约约浮上来一团东西,看起来像“头部”,它想从那个大洞里挤出来。焚香炉一掌按住那东西,从后腰抽出一把漆黑色的短刀。
一刀深深地扎入那团黑乎乎的东西中,一直到底。
那是把石刀,漆黑的刃,浑浊透绿。像是黑云母打磨而成,辟邪的。
诡异的声音遏然而止。
焚香炉跳下棺材,几步到我跟前:“这东西杀不死,一会就会醒,快走!”
我先被他推下洞,接着他也跳了下来。
洞像个盘旋的隧道,洞壁光滑,斜度很大。我们一路滑下去,我只感到背上的皮都快磨掉了,火辣辣的疼。
黑暗中什么也看不见,瞎子一样的,我只觉身体猛然悬空,人便往下坠去。
“噗通”一声,像是摔到了水塘里,屁股撞到了硬实的地面,痛感从尾椎骨刺啦一下传到我脑部中枢神经,疼得老子胸口一闷,发不出声。
我看了看,这是跌在一个狭窄的凹槽里了,水很浅,沉淀着少许泥沙,因而磨得老子臀部尤为疼。在我的后面,焚香炉也落下来。
他是双脚着地的,躬着身像一只蜷缩起来的猫,只用手轻轻撑了下便稳住了。
16 过渡章~
凹槽的形状像一个蓄水的水槽,宽度只有一丈左右,却很长,看起来就是一条石砌的横截面成“U”形的水渠,延伸出去,没入我眼前的黑暗中。
焚香炉扶着凹槽边缘轻轻一蹬,便翻了出去。由于手电筒在他那里,如果我不加紧赶上,就会陷入黑暗中。香炉这人这么古怪,我怕一会眨眼他就没影了,剩下我一个人可就不妙了,唯有忍痛爬起来,笨拙地翻了出去。
脚一落地,我便被眼前的景状惊得倒抽一口冷气。
手电筒的光虽然只能照亮一块区域,不过足以看清这个巨大的墓室里排列着数目惊人的棺材,纵横好几排,成一个方阵。每一口棺前都放着一盏长明灯,虽然灯早就熄了,不过这阵仗还是十分震撼,也异常的骇人。
我约略默数了一下,至少有几十口。
这个墓室还有一处很奇怪。
一般来讲,墓室里就是陈列陪葬品和棺木以及镇邪之物,而这个墓室的两边却多出两条水槽,它们并不是凹陷在地砖下的,而是高出地砖许多,用石土堆砌成水槽的形状,刚才我就是从其中一条水槽中爬出来的。
两条水槽中都淌着浅水,不知道这水槽放在墓室里是做什么用的,水槽的两头都有排水口,水可以流出去。
不过我的注意力还是被那几十口棺材吸引,它们虽然都安静地摆放在那里,却给人一股不祥的预感,这景象太惊悚,连墓室里悄然无声的寂静气氛都显得很不寻常。
而这时候,焚香炉已经若无其事地从这些棺材中间穿过去,朝向墓室的另一端而去。我深吸了一口气,胆战心惊地跟上去,警惕地盯着四周,怕有什么突然蹦出来。
这里的棺材也都是木棺,不过保存得比之前那间墓室里的好。虽然我心里很清楚,凡是下棺之前都有钉棺的程序,棺木都被牢牢钉死,里面有什么也应该无法出来。
但是因为有了之前那只怪物的教训,走在“棺林”之间,我总觉得那些棺盖好像会突然翻起来,或者是缝隙里随时可能爬出来一只粽子,在我们看不见的背后,用绿幽幽的眼睛注视着我们。
我努力抛开杂念,结巴地问:“怎么会……有那么多口棺材?”
焚香炉淡淡道:“全部是陪葬,不过都是衣冠冢。”
“衣冠冢?”我越来越纳闷了,空的?
既然是空的,知道里面没东西,我的胆子也大了些:“这里到底是谁的墓?为什么放那么多衣冠冢陪葬?”
那些困扰了我很久的问题一下子都冒了出来,我恨不得一口气全部问明白。
“里面都是空的?还是放着明器?”
“他们打开过几只,里面什么也没有。”
焚香炉口中的“他们”,我想大概是一个月前他带进来的那几个人。他在提到“他们”的时候语气略微加重了些,听起来他并不喜欢那些人,只是形势所逼,只能与他们合作。
其中的原因我就不知了,焚香炉说完以后加快了脚步,我也不得不赶紧跟上。
但是我心里还是疑团重重,不由得七想八想。
修建大型的坑道汇水聚气,巨大的养尸穴,还有地面上明清时期的墓祭建筑,象征着帝王的金黄琉璃瓦以及十全十美脊兽,地宫中较为复杂的墓道,这些迹象都表明了葬在这里的人身份非同小可,很可能就是皇帝。
而我也有五六分的把握认为这是朱允炆的墓,身份和时间上都比较吻合,虽然还有一些疑点无法解释。
我忍不住问:“这里是不是明代的陵墓?”
其实我这么问,言下之意只要是内行人都能一点就通。明十三陵葬着明朝自迁都北京以后的历代皇帝,那是大型的皇陵墓葬群,如今已是政府保护的古迹。不过独独没有朱允炆。这里当然不可能是明十三陵,而这里却到处是明代墓宫的风格,我几乎就要脱口而出说这是朱允炆的墓。
焚香炉却道:“推测是明代晚期的一位王爷,上面的墓室以及养尸穴都是陪葬坑,这里才是真正的冥殿。”
他说是明代晚期,那么我的猜测就不对了,朱允炆是明朝建立以后第二任皇帝,而明朝一共有十六位皇帝。
他又说这里葬的是一位王爷,我脑子里浮现出一些模糊的想法,似乎与什么有关联,可是一时间又想不起来。
“亲王的墓建得比皇帝的陵墓规模还大?……我虽然不是很懂这个,不过看起来这座墓规模很大,还有那么庞大的陪葬坑……”这也是我百思不得其解的地方,虽然古代墓葬制度我也只是闲书里看来的,不敢在焚香炉面前班门弄斧,不过既然焚香炉回答了我前一个问题,我就想趁此机会问个明白。
毕竟让他开口说话不是件容易的事,可遇而不可求。
焚香炉果然回答我说:“这个王爷不是普通人,他的一生有违常理,所以他的墓也有违常规。”
我看出来,焚香炉说话有那么点高深,我这种俗人实在是听不太懂。
所以我不耻下问,接着便问:“怎么个不普通?养僵尸、养尸傀来给自己做陪葬?”
“那些都是有讲究的,尤其是那六十四口棺。”焚香炉低声说道,之后便不再说话了。
六十四口?!靠,养亡灵大军呐!
我觉得这个墓主人有点阴阳怪气,专搞些邪门的东西,不知道真的见了他的棺椁,是不是会发生更玄而又玄的事,想想就头皮发麻。
说话间,我们已到了墓室尽头,焚香炉轻车熟路地启动机关,使横在我们面前的龙纹石雕门打开。由于此前富丽的雕刻见得多了,我也不觉得稀奇。
不过这道贵气十足的门使我预感到里面应该就是墓主人的椁室。
也就是说,我们本来所在的这间放置几十口棺材的墓室是耳室,古代墓中的墓室都是相通的,如此便可以“藏风聚气”,照理说,与耳室相连的就是主墓室。
我根据书上写的瞎蒙着判断,同时循着焚香炉手电筒的光源看出去,出现在我们面前的墓室庞大得惊人,而且布置也更加的奇怪了。
17 六十四卦阵
这里容许我废话几句,因为我必须说明一些东西,才能让大家明白当时我看见整个墓室布局的震惊程度。
前文已经说过,古代墓葬的严谨规制,什么样的身份住什么样的阴宅。
如果按照亲王所能享有的丧葬待遇来说,就目前已挖掘的明代王墓中,数鲁王朱檀的墓最为庞大,堪称明代第一亲王墓。陵墓择九龙山开山凿石而建,整座陵园长206米,宽80米,而下面的墓光一堵封门墙便高8。86米,相当于两层楼的高度,设两院,其中的墓门皆雕有纵横九排共八十一枚乳状红钉,朱漆贴金,十分的明艳。在陪葬品中有仪仗队俑群,车、马等。
这是百度上就能搜索到的内容,我为什么要在这啰嗦呢?因为刚才焚香炉打开的那扇墓门在我看来差不多就是这个规格,上面也有纵横九排八十一枚乳状红钉,所以我相信焚香炉说的没错,这里葬了一位明代的王爷。
墓室内也有俑群,数量并不多,和秦始皇那些陪葬坑里挖出来的秦俑比起来简直不值一提。
这个当然不是我震惊的原因,下面才是重点。
朱元璋的出生决定了他是个节俭之人,所以皇陵从他手上变革,去掉了大型的阙台和角楼,陵体改变成圆形,布局紧凑却又不失大气。
但那是陵。
夯土下墓室建成这样的很罕见,我只知道唐墓有一座是这样的,而眼前墓主人的椁室便是如此。
墓室成内环与外环两圈,中间和外沿都有凹陷下去的水槽,里面的水混黑如墨。而在最中间则是由青石板铺起来的一个巨大的方台,东西南北我分不清楚,只知那方台上一半是人俑列成的方阵,那些人俑都手持兵刃,面目可憎,最前列是四人抬石辇和投石车,这一看就是打仗的阵仗。至于后半是九级踏跺,似乎是黑玛瑙铺成的,油黑发亮,台阶上面是棺床。
这种布局让我隐隐约约感觉象征着什么,好像一切都是刻意而为,才使墓室的格局变得这么古怪。焚香炉这时候在我身旁低语道:“糟糕,果然改变了!”
我满腹疑惑,问他:“这里的布局是不是有什么讲究,看起来很怪,有什么喻意吧,你看的懂?”
焚香炉微微蹙眉,用很轻的声音喃喃嘀咕:“天圆地方,六十四卦阵。”
我也看出了中间的方阵石板上刻着类似八卦图上的那种符号,而人俑就是按照符号的模样排列的。另外,水槽外围一圈的地砖上也刻着这样的卦符。
外圆内方,我记得周易六十四卦图确实长这样,如果我们能从天顶往下看,也许一看就能看出来阵型,只不过现在是从旁边看,才一下子没反应过来。
“这整个墓室形成了一个六十四卦图?”我惊讶地问。
“嗯……”焚香炉微微点头。从我见到这个人起,他的表情就一直是心不在焉的,就好像魂不附体,经常走神。但是现在,他的脸上却露出了一丝严肃的神情,原本无神的眼也变得锐利起来。
更令我惊讶的是,他竟然会主动跟我说话,而且一口气还很长。
他伸手扯了一下我的衣袖,眼睛盯着方阵,说:“你不要乱动,就呆在这里,半步也不能移。这里的六十四卦阵形成八种格局,就是乾、兑、离、震、巽、坎、艮、坤八宫,这八宫组成六十四种阵型,对应六十四卦,吉卦可行,凶卦必死。我上次来的时候破的阵法跟现在不同了,走错一步我们都会死。”
他一气呵成地说了那么长串,我听得糊里糊涂。
六十四卦是周文王发明的,由八卦两两组合演变而来,又叫“复卦”。卦象所显示的含义可详细到一件事物的始末,从有到无,从诞生到灭亡,据说用它能演算出一件事物发展演变的过程,乃至它的终结。我对这东西一窍不通,充其量就是能背一背概念,看出那些横条子哪些是阴爻,哪些是阳爻。
周易的玩意本来就让人犯晕,反正这儿有行家在,不需要我操心,索性我卖乖地点点头:“好。那你看该怎么走,你说什么我照做。”
“嗯。”他又轻声应了下,凝神沉思。我看他专注的样子,便不好再多话,免得打乱他思路,这可关系到老子后半辈子还有多长呢。
直觉告诉我,在古墓里听焚香炉的不会错,这也是死马当活马医的想法,因为我除了信任他没有别的选择,让我自己想法子离开这里是绝对不可能的。所以焚香炉在那研究阵法,我便四处看看打发时间。
墓室里陈列着不少青花瓷器,不过都是残片碎瓦,这墓既然曾有人来过,估计值钱的早就被带走了。
不过我注意到墓室外环有八个方位摆着玉台,玉台上全是堆叠如山的金元宝,由于光线不够,那八座玉台都在黑暗里,离我们最近的也只能隐约看出个轮廓来,远处的则只是黑影子。
但这样仔细一看,我才发现有一堆金元宝边躺着好几个人。
不,那是已经腐烂的尸体!
我顿时神经刺痛,深吸了一口气,只觉入鼻的竟是腐臭的味道。
“那、那边的尸体……”焚香炉就在我身边,我一开始拉拉他,但忽然想起什么,忙缩回手,转头盯着他,“……是不是上次跟你进来的那五个人?”
焚香炉眼睛始终盯着方阵,淡淡道:“没错,那些元宝上都涂了剧毒,他们都是中毒而亡。”
这话如果换了张睿说,似乎会变成“人为财亡,死有余辜。”。焚香炉不做评价,感觉他是口下留情了。
我咽了口气:“那你……”
焚香炉回头看向我,目光清如止水,没有波澜:“我想提醒他们的时候已经晚了,那时候我一门心思只想着怎么破阵。”
“哦……”我盯着焚香炉的眼睛,他的眼睛虽然空洞无神,但却黑而澄透,浑然一片的颜色,没有杂质。看起来他似乎希望我相信他,所以我点点头,“我明白了,我不会乱动的,你放心。”
但这终究可能是我自作多情,焚香炉面无表情,很快转过头去盯着方阵蹙眉沉思。
虽然我知道这时候不该去打搅他,但为了自己的下半辈子,我必须打听清楚一些事。
于是我试探地道:“我看你好像不喜欢跟他们一起做事,既然这样,为什么你们又合作呢?”
焚香炉给了个很充分的理由。他说:“因为张老板手里有我要的东西。”
张老板?我心里有些纳闷,但觉得这说的不是张睿。
“他要你拿这古墓里的东西跟他换?”
“嗯……”焚香炉轻轻地应声,我最喜欢听他这一声闷闷的应答,这让我感觉到他有难言之隐,他不想说出来,但也不会伪装欺骗。
这点多少能够让我对他的为人放心,虽不是说那么容易就推心置腹了,但我又觉得焚香炉身上尽管充满了谜团,却不是那种害人之辈。
这对我来说很重要,焚香炉很厉害,我似乎能感觉到他在古墓里的经验远远高于张睿他们之上。所以只要跟着他,按照他说的做,我活着出去的可能便又增加了几分,但首先你得确认这个人是不是值得信任,是吧?
出于这样的考虑,我不得不把情况阵营弄明白。
我道:“有一点我想不通,看起来你完全可以一个人倒斗,不需要跟别人合伙……呃,我听说有些土夫子是单干的,为什么你一定要带他们一起进来?”
他把张睿他们隔离在了外面,而却没有中止倒斗,这就说明他可以一个人深入墓穴。至于我本来就是多余的,什么忙也帮不上,反而可能帮倒忙。
焚香炉道:“我发过誓,不会带出斗中任何一件明器,誓不可破,所以要他们自己来拿。”
“哦……”我点头,心中灵光一闪,指指自己,“于是你让我跟着你,是想让我帮你摸明器带出去?”
“嗯。”焚香炉这一声很干脆。老子哭笑不得。
看来我除了当拖油瓶以外,还是有别的功用的。
我沮丧地叹了一口气,侧头一看,不料身边的焚香炉竟不见了!
再四下一扫,却见他躬着身,像一只猫一样趴在地上,蹑手蹑脚地往水槽边去。他伸长了脖子歪着脑袋往水槽里瞧,那动作就像一只猫想要调戏水里的鱼。而他当真把一只手伸进了乌黑的水里,捣了捣,接着起身用衣服把手擦干。
???
难道他是在用那些水洗手?
“你在干什么?”
焚香炉道:“水里有东西,一会你离远点。”
“……”我站得两腿发酸,一步也不敢动,实在难受。于是急不可耐地问,“怎么样?我能动了吗?”
焚香炉却像是在自言自语地说:“卦象为三。第十八卦,蛊卦,山风蛊,振疲起衰;第二十卦,观卦,风地观,观下瞻上;第二十七卦,颐卦,山雷颐,纯正以养。”
“麻烦你说得通俗点……”
他略微皱了下眉头,终于像是在对我说:“这里有一个是上上卦,对应太公五行阵……你跟着我走,记好,每一块砖二十步,到棺床共一千两百步,不能多也不能少。”
我硬生生地咽了口气,看了眼人俑方阵中,地面上的地砖比一般的地砖大许多,一个卦符便是一块砖,走二十步应该可行。
这是焚香炉又一次说的长句子,我深深感到社会主义青年想要生存下去压力很大。
“你走慢点,我跟着。”
18 八只羊脂玉盒
每一方砖二十步,共一千两百步。
这么精密得算术问题,这么细致的脚下功夫,着实不适合老子。
我心里默数到三百步,已然满头大汗。
焚香炉就在我前面一块方砖上,先于我十几来步。他脚下一起一落的十分轻盈,无声无息,看起来经常做这种细致的活,老子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