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美人迟慕-第1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二嫂临终前,我答应过她,要好好替云哥儿张罗亲事的。”龚氏抛开忌惮,解释起来,“还说,到时要带准媳妇到谢家,让谢老封君和程姐姐提前过过目。”

说起此事,程氏脸上有些讪然。

妙如恍然大悟,难怪之前陆家姑娘,会被她带到谢家去。

想到她们老一辈妯娌之间的承诺和情谊,她心里不由得有些感动——原来罗家先前的气氛也是不错的。

“咱们当长辈的,为他做得实在太少了。”龚氏睃了对面的侄媳一眼,“得亏他火眼金睛,自己挑了个不错的·`····”

被她这样一夸,妙如。脸上露出几分羞赧之色。直觉不应该这样受了,连忙接口道:“听相公告诉妙-儿,说要不是您跟三叔经常维护他,一直在劝着公爹,这个家他早就不想回了。”

龚氏和邹氏相视一眼,心道,这倒也像罗擎云的风格。

“这是应该的,当年二嫂在时,也没少维护你的三叔父,连我进门都是她操心张罗的。想来你也看见过了,咱们三房跟谢家的关系,到如今都不错的。只可惜她走得太早了……”说着,龚氏掏出绢帕,抹起艰泪来。

“婶婶快别这样!”妙-如忙劝起龚氏,“您为咱们二房付出那么多,婆母在天上看见了,定会感激您的…···”

邹氏也跟着在一旁劝起婆母。

看到此情此景,妙-如忍不住想起曹氏来。

本来曹氏嫁进罗府,就是门不当户不对,加之前任是如此优秀的人。人家一时接纳不了她,也是人之常情。若是换了个不服输的性子,怕是早想方设法改变自己,融入环境了。没想到她竟然就这样破罐破摔了。

当年,杨氏有恃无恐,那是以为她父亲杨景基对祖母有恩。

曹氏呢?!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她在罗府后院跋扈了十多年。连当年的叛逆少年罗擎云,都只能退让到避走边关,拿她毫无办法?!

妙如旋即又想起谢家对罗国公的态度。

要说他这样官宦世家出来的子弟,有从小培养出来的格局和涵养。看在外甥和外甥女份上,也不至于为了姐夫续弦,断绝了两家的来往。罗谢两家这十多年来,他老死不相往来的关系,着实让人觉得蹊跷。

想到这里,妙-如敛住心神,装作无意间想起,打探起来:“上次去太傅府贺寿时,听谢家外祖母也提起过婶婶,不知当初两家为何·····”

听她提起这个,龚氏顿时止住了伤心,眉宇有丝不自在,喃喃道:“还不是曹家不靠谱,亏待了云哥儿……”

“对了!”龚氏突然转移话题,“听说你跟谢家新娶的媳妇,以前是闺中好友?”

见对方神情闪烁,似有掩饰之意,妙如。也不好追问下去,答道:“婶子也听说了?怡心妹子的父亲许叔叔,跟家父在江南时曾同过窗,后来一道进京赶考,成了同年。小时候,妙-儿得过许家婶婶很多照顾。”

龚氏脸上的神色,慢慢恢复自然,说道:“那就难怪了,之前听说许家也有意求娶郡主,没想到,最后被咱们云哥儿抢了先。他运气真不错!”

“谁说不是啊!四叔运气好着呢!外面都在夸,郡主跟四叔是‘天生一对,呢!”邹氏望着妙-如的眸子里,闪过一丝戏谑。

见婆婆情绪好起来,邹氏趁机插科打诨起来。

经二嫂这样一打趣,妙如脸上羞得像只红鸡蛋似的,不好意思地垂下了头。


第二百八十六章 亲家
二更:

赶到郡主府时,那里早已宾客盈门。。

几天前,妙-如风光出嫁的情景历历在目,钟家又迎来一桩喜事。钟澄昔日同僚旧友,还有慕名而来京中的仕绅,将郡主府的门庭挤得水泄不通。

当妙-如她们的马车到达时,不知谁喊了一句:“郡主回来了!”

府门前围观的群众,纷纷伸长脖子,想瞻仰一番这位传奇郡主的风耻。只可惜马车直接进了二门。

在垂花门前停下,妙-如钻出车厢时,发现那里早停满了,各式各样的豪华马车。这种状况让妙如。心里暗暗吃惊:明俨只是中了举而已,府里怎地来了这么多女眷?

还没有走到内院,早有三妹婵如和表妹婉致先迎了出来。

跟着她俩进到里面,妙-如发现一些陌生面孔,半陌生面孔的妇人。

她们身边或多或少带着个妙-龄少女。那些千金上前跟郡主请安时,有的脸上含羞带怯,有的表情不太自然,更有一脸平静,安之若素的。总之,形态各异,百花争艳。

妙如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知她们这是在玩哪一出。

众人簇拥着一道进了院子,许怡心浅笑盈盈地就走了过来。行完礼后,她亲昵地一把挽起闺蜜的胳膊,说道:“全都到齐了,就等你一个了。”

妙如进内室一瞧,她才明白过来,对方刚才所说之话的真正的含意。

谢夫人、许太太还有白姑姑,还有傅红绡等人都来了。

各自行礼互相寒暄后,妙如。问起明俨的名次来:“到底中了第几名,怎地会有这么大阵仗?”

许怡心听了,脸带喜意地解释道:“不是中第几名的问题·大家是来谢师的。鹿鸣学馆这下要被人挤破门槛了。”

妙如。眉头微挑,面上困惑的神色仍是不减。

“谢家公子中了解元,表兄得了第四名,相公忝居末位。”婉致表妹解释道。

妙如点了点头:“这么好的成绩,难怪会有这么多人。”

“我哥哥也中了二十三名,爹爹跟公爹要等下了朝,才能赶过来。”许怡心在旁边补充道。

“那就是说,鹿鸣学馆的三驾马车榜上都有名了?”妙如喜不自禁。

婵如憋着个苦瓜脸·怏然说道:“是啊,爹爹的学馆,明年估计都盛不下了。就剩下你妹婿他们几个老的了。”

妙如脸上的笑容突然凝住了,急声朝婵如问道:“怎么?妹婿此时没有在榜上吗?”

婵如羞愧地低下头,沉默不语。

林婉致替她解释道:“听相公说,表妹婿在里面的第二天,晚间没盖好,不小心着凉了……”

妙如听了·忙上前安慰妹妹:“这上不上榜,除了自身的实力,也得看运气的。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你看,咱们的明信堂兄,那年还不是因江南的民乱给耽误了。还多亏迟三年重考,才让他后来有实力问鼎乡试头三甲·殿试时更是脱颖而出。”

一帮晚辈在旁边热烈地讨论着科举的事情。跟钟谢氏在一边闲聊的谢夫人不觉莞尔。

“郡主这话说得在理,赵公子还年轻嘛!以后有的是机会。犬子也是考了多次,此回得亏遇到名师点拨。”程氏满面春风地望向妙-

后者转过身来,朝程氏行礼:“恭喜舅父舅母,此次廷表弟得以高中,外祖母应该心愿达成了。”

“同喜!同喜!”程氏乐得嘴巴都合不拢来了,“得亏他们几个你追我赶的,不然,也得不到这么靠前的名次。”

钟明信的妻子符氏·上前凑趣接口道:“还得亏郡主当年英明·给堂叔的学馆取了好名字。”

一听此言,程氏来了兴趣,问道:“原来‘鹿鸣,二字,原来出自郡主的想法·难怪了……”

钟谢氏走过来,看见侄女脸色红润,精神饱满,一颗悬着的心放了下来,接口道:“她从小就有一些奇形怪状的想法。许多事情还真让她办成了,女学也是她起先出的主意。”

四周围着的夫人太太,有些惊讶望着妙如……后者连忙掩饰道:“那时想跟着二伯母读书,才出的馊主意。没想到二伯母真把这事情付诸行动了。”

有人出声问道:“撷玉书院的写实画技,不知郡主还教不教下去的?”

此话一经问出,众人的目光像约好了似地,齐刷刷地射向当事人的脸上。

妙如感到有些意外,救助似地望向二伯母。

“她如今新婚燕尔,哪有工夫出来教画?还是看今后的机缘吧!”钟谢氏出声替她解围。

从追问的窘迫中逃出来,妙幺。跟明信堂嫂交谈起来。

刚开始猛然见到对方时,她有些意外,拉了对方的手问道:“嫂嫂也到京里来了?!几时来早跟堂兄说了,让他把嫂嫂接过来的。”

“前两天刚到,婆婆寡居多年,妾身要来了,她可怎么办?”钟符氏笑着答道,“再说,婆母也舍不得女儿,此次都没跟我上京来。”

的。”

“原来如此,本来还打算邀她进京,跟明信堂兄住一道,正好跟二伯母两妯娌做伴。你也知道,自我出阁后,二伯母呆在院子里,一人挺寂寞的。”妙-如说道,脸上讪然之色不褪。

符氏嘴角微翘,神秘地凑到她的耳边:“马上就不会寂寞了,进门时您没见到那些闺秀吗?想来她们父母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怕是专程来见郡主您的。”

妙如登时呆若木鸡,过了好一会儿,才回过神来说道:“我当妹妹的,不好干涉兄长的亲事吧?”

符氏轻笑一声:“俨弟说要郡主帮他挑选,说信得过您的眼光。再说,你们五房又没主母,郡主不操心谁替他操心?”

妙如。哑然失笑,说道:“嫂子你也是世家出身,且嫁进钟家多年。帮着我哥哥先筛筛吧!这新嫂子,以后要主持咱们家的中馈,毕竟我刚成婚,经验尚浅……”

许怡心见状,出声建议道:“你可在府里举办春宴,京里人家跟南方一样,都是乘这机会相看的。谢先生还可出具意见,不会出撷玉书院的闺秀吧?!”

“她们才多大?”

“又是马上成婚,大公子总得中进士后才办喜事吧!这半年又过去了,再备个嫁什么的,起码得等明年这时候。应该都及笄了吧!”

妙如一笑而过,不置可否。

此时在前院,镇国公罗燧第一次见到长媳的父亲,他的亲家—名满天下的钟探花。

钟澄望着眼前满脸风霜的老将军,心里颇不是滋味。

女儿回门那天,女婿罗擎云向他坦诚的一切,让这位满怀内疚的父亲,更加觉得愧对女儿。

只是今天亲眼见到亲家公本人,他的感受又有些不同。

此日并非休沐日,外院的厅堂里,除了几位慕名而来的文人雅士,倒没多少朝廷官员。打发儿子和弟子招呼他们,钟澄把镇国公请进了书房。

罗燧走进书房,朝四周打量了一番,心中暗地揣摸主人的品位和心思。

钟澄早就瞧出了这点,出声询问道:“国公爷觉得此间书房布置得如何?”

“大气磊落,品味不俗!”罗国公出口就是这八个字。

钟澄没有接他的话,从书橱里插出一本金石杂记,捧了手上翻了几翻。

然后,回过头朝亲家公展示了那本书。

“这是以前在翰林院任职时,我一直谋求的孤本,想不到今天在这里找到了。”他脸上露出几分欣喜,更多的难以名状的表情。

罗燧不解地望着他,眉宇间几不可察地皱了一下,心里暗道:他们文人就喜(www。fsktxt。com…提供下载)欢把一句意思,拐弯抹角地说出来。就像他的小舅子谢安良一样,从来不明明白白表达自己的意思。

“国公爷或许奇'www。fsktxt。com:看书吧'怪,澄为何说这些有的没的!”钟澄见他一脸困惑,也不废话了,直入主题,说道,“澄也是前半个月前才到京城的。这间书房是妙-儿她替我准备的。这本孤本也是她帮我淘来的……五年了……想不到她还记得。”

听说这书房的布置,是出自于儿媳的手笔,镇国公颇感意外,怔怔地望着亲家钟澄,表情里有一丝松动。

“她从小就是个贴心的孩子,是当父亲的耽误她了。甚至……连亲事也算计上了,她原本不愿意的……镇国公也是有几个子女的父亲,应该理解钟澄的当时的不得已的想法和苦衷······”钟澄的声音里有几分戚然。

钟杨两家的事,这些年来罗燧多少听过一些。尤其是知道儿子心仪的对象是钟家长女后,更是动用暗中的力量,把妙如。背景经历查了个底朝天。

老将军原以为,钟汪两家结亲是双吞父母,想成全一对青梅竹马的表兄妹。没想到亲家今日竟然这样坦白。

他决定为儿子跟曹家订亲时,何尝又没有这样的私心。

二房子嗣不多,自从庶子夭亡后,他的儿子只剩下擎云和擎风……风儿资质有限,今后只能靠他兄长过活。可继妻这些年的不着调,母子之间差不多形同陌路,甚至比陌生人还糟糕。

再上曹氏兄妹手中的那样东西……当时他想到曹淳在吏部位置,就松了口。没想到会惹出后来那些风波。

不过,得亏儿子失踪破了这个局,不然,他们罗府百年声誉,真要毁在曹氏兄妹手里了。


第二百八十七章 置腹

望着一脸悔意的钟澄,镇国公眉宇间的神色晦涩难懂。

是怕自己亏待他女儿吗?难不成他听说了什么?

四妹带陆家姑娘来府里做客的事,不会也被他知道了吧?还是说,那浑小子跟他全部坦白了?

罗燧心里升起疑窦,忍不住打量起对面的人来。

年纪不大,应该四旬不到的样子。十年寒窗读出的文人,熬到这个年纪,正是在仕途上大展拳脚的时候。难得他肯舍弃高官厚禄,一门心思回老家教书。

想起以前调查得来的情报,罗国公不胜唏嘘。

把长女说与汪家公子后,此人确实没再眷念官场,毅然决然挂了冠。枉费了他女儿一番心血,找遍门路直达圣听,终于替父洗清了污名。说起来,这儿媳的禀性也算难得,怪不得云儿为了她,不惜瞒着家人,忍辱负重筹谋许久。

想到这里,老将军心里若有所悟,脸上的线条柔和起来。

“亲家你就不必担心了!妙儿这孩子,我看着也喜(www。fsktxt。com…提供下载)欢。云儿的性子,有时太过偏激。妙儿进门后,正好替老夫管束一二。”

见到罗国公有了反应,钟澄终是在心底长吁了口气。

女婿回门那天袒露的实情,让他这几天寝食难安,生怕亲家公对女儿心存芥蒂,让她在夫家日子难捱。

能接受儿子为了媳妇,忤逆自己意思的,毕竟是少数。

“澄在此将女儿,郑重地托付给国公爷了。”言罢,钟澄朝对方长揖了一礼。

罗燧上前虚扶一把,嘴里念叨:“亲家不必如此,妙儿这孩子懂事着呢!老夫小女儿就特别喜(www。fsktxt。com…提供下载)欢她。”

钟澄颇感意外。想起二嫂之前说过的话。女儿在备嫁期间,还抽了空出来,替她未过门的小姑辅导。

这孩子从小就知道到底想要什么。是他做父亲的疏忽了。

“打小她的孩子缘和老人缘都特别不错。家中几个小的,也只有她能劝服。”钟澄口头上感叹道,眼眸里溢满自豪的神采。

听了这话。罗国公将嘴角勾了勾,接口道:“这敢情好!以后定是位贤妻良母。老夫就只等着抱孙子,颐养天年了。”

钟澄面上一怔,随即也跟着笑了起来。

捻了捻颌下的胡须,罗国公抱怨起儿子来:“老夫都行将就木了,还没能抱上孙子。那浑小子刚新婚没几天,就被陛下召到西山大营了……”

钟澄讶然,旋即恍然大悟。是怕儿子没到贺。在岳家面前失了礼数,为他撑场面来的。

他当即也打起了哈哈:“国公爷您也忒着急了!这才成亲多久?小两口感情好,这天不会让您等太久的。”

退朝后,朝臣们从紫宸殿鱼贯而出。太子姬翌派人把谢安良请到了毓庆殿的外书房。

“还没恭贺谢太傅,令公子高才,今年秋闱一举夺得魁首呢!”见到这位父皇一手提拨起来重臣到了,姬翌连忙起身赐座。

谢安良行礼谢恩:“太子殿下抬爱了,让老臣受宠若惊。犬子此次能忝居榜上,还得多亏几年前,您主持的整肃江南场那次行动。让那里的官场恢复了公正和清廉。”

“谢大人说哪里话?!这本来是份内之事。听说令公子去年娶妻了,此次一举夺得解元,算是成家立业双喜临门了。”自从代父皇监国主政以来,姬翌颇为倚重面前这位大臣。

除了有已告老程太傅的关系。更重要的是,谢安良自己持身端正。在朝中不群不党,让玄德帝和太子均频为欣赏。

“谢公子贵庚了?”姬翌仿佛想起了什么。

“禀殿下,小儿今年二十有一。”谢阁老恭声答道。

“果然是青年俊才,沈太师的大公子,前几年也是以弱冠之龄中的举人,看来朝堂上后续有人了。”太子殿下唇边噙着一抹似有若无的笑意。

谢安良心头一凛,沉吟了半晌,应答道:“多谢殿下夸奖,犬子总算没辜负圣恩。”

见他紧绷起来,姬翌另换了话题:“师傅程老太傅,如今身子骨还好吧?!”

此话一经问出,对面的谢阁老表情微松,回道:“泰山大人他老人家告老后,闲着没事最近迷上了修道。听说由内弟陪到东海寻访仙迹去了。”

一听此话,姬翌来了兴致,追问道:“哦?!我说他老人家当时走得那么匆忙,原是有了这个打算。”

“可不是,拙荆当时再三挽留,岳父大人就是不肯留在京城,呆在咱们身边。去年廷儿到江南求学,还特意去看望了他老人家,谁知竟已经出游了。”

姬翌嘴角噙起笑意,从书案走了出来。走到这位重臣跟前,状似突然想起,随口问道:“听说,谢公子就读的鹿鸣书院,此次上榜的人数可不少啊?”

谢安良从座位上站起身,拱手回道:“微臣不知具体情况,听报信的人讲,钟探花的长子得了第四名,还有亲家许大人他儿子也上了榜。其他人的情况就不得而知了。”

“说是钟探花人还没回去,想送子弟到江南就读的,就开始行动起来了。有人排着队向钟府开始送礼了。”太子似是在聊闲话,踱回了书案后面。

“这个……”谢太傅心里似有所感,连忙解释道,“为臣确实不知,当初起意把犬子送到南边,是亲家许老弟跟钟探花有同窗之谊,又都要回江南贡院应考。所以……”

说着,他额头上的冷汗不知不觉地滴落了下来。

他怎地忘了这碴儿?!

如今,他外甥已成了钟探花的乘龙快婿。若是自己再跟钟家走得太近……六殿下嫡出皇子的身份……庄翰林的前车之鉴……

太子姬翌了然一笑,又提起了另外一桩事:“谢公子以前在京里,是否曾就读过国子监?”

“不错,自从微臣进京,小儿在国子监呆了七八年。”见他不再追问钟家的事情了,谢安良心里稍稍放松。

窗口的冷风倒灌起来,吹起他身上的官袍,只觉得后背被汗渍浸湿了一大片。

“谢大人觉得……国子监前祭酒,现任吏部左侍郎的孟毅笙,他为人怎样,能力又如何?”突然,姬翌又问起同朝为官他的同僚来。

“此人刚正不阿、为官清廉,且办事稳重,在朝臣中官声不错。国子监自从他走后,管理开始混乱起来,这也是卑职,为何要把犬子送往江南的原因。”谢安良脸上的神色恢复正常,替对方介绍起那人来。

“太傅,你觉得若是由他来坐吏部尚书的位置,不知是否可行?”绕了那么多弯子,姬翌终于抛出此番谈话的核心议题。

“殿下的意思是陆迈……”谢安良眼底闪过一丝困惑。

“在不合适的位置上,他熬得也是辛苦。自从孟毅笙接任左侍郎的位置后,吏部的情况开始有所好转。不过,大部分官员还是……”他顿了下来,有些难以启齿的味道。

谢安良目光一凛,当即明白对方未尽之言背后的意思。

沈首辅利用他亲家曹淳,控制吏部的举动,在朝堂上不是什么新鲜事了。没想到太子殿下,会跟他特意提起这个。此等推心置腹的信任,让这位经历两朝的重臣,顿时感激涕零。

他忙轻声安慰道:“殿下切勿着急,明年春闱定能为殿下再收罗一批俊才。现在庶吉士当中,就已经冒出了几名不错的储才。”

“哦?!”太子姬翌目光闪烁,“太傅可有推荐的?”

当即,谢安良把平日留心的几位,介绍给了眼前这位历练多时的储君。

姬翌一一记在了心里,又提醒道:“明年的春闱,太傅您是要回避的,不知可有合适的人选,推荐来好当同考官的?”

低头沉思了半晌,谢安良抬起头来,对上太子的眼睛:“新入阁的冯骥,为人公正,能担当此等重任。”

姬翌听罢,微微颔首。

离开毓庆殿时,谢阁老迎面碰见前来找太子殿下汇报的韩国公俞彰。双方互相致礼后,就分头别过。

“殿下,想不到镇国公亲自前往雨笼胡同的郡主府。”俞彰报告这一重大消息。

“哦?!”这位东宫之主微眯起眼眸,心里不由得愉悦起来,“看来,他是真心接纳那丫头了!”

“殿下,您就不怕……”俞彰欲言又止。

姬翌哪里不知表弟未说出口的意思。

只见他拍了拍俞彰的肩头:“放心吧!把凌霄从新婚燕尔的甜蜜中,派往西山大营,私底下他们都没什么怨言。想来是感念咱们的撮合。他们府里,不是有你派去的眼线吗?那丫头在大事上,头脑比谁都清醒,这点分寸她还是有的。”

“您就不怕镇国公又起了异心?”

“能起什么心思?你可别忘了,如今他是沈阁老的死对头。若是知道姓沈的跟四弟那边的人勾结上了,你说罗家是帮咱们,还是帮四弟他们?”


第二百八十八章 故技

太子姬翌站起来,走到表弟韩国公俞彰身边,拍了拍他的肩头。

“你想多了!他儿子凌霄失踪两年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