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美人迟慕-第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掌灯的时分,莲蕊回来向她汇报。

    “听韶华斋扫地的孙婆子讲,姑娘去掇芳园抄经的那几日,二姑娘在学堂里开始闹腾了。见谁气都不顺,不是跟先生顶嘴,就是把妹妹闹哭。五天前,三姑娘附和着夫子,说了几句维护姑娘您的话,私下里就遭到了……”

    听得妙如一个头两个大,二妹妤如难道,提前进入叛逆期了不成?

    其实她也知对方心结所在。

    可邀请谁,不邀请谁,并不是她能决定的。而且那几天过得并不轻松,饶是她娴熟迅捷,也才勉强跟上大伙的进度。几天下来,胳膊都酸了……

    最后还带着一身伤回来。

    若是妤如去,没准她当时光顾着叫累了。以前爹爹给她罚抄,完不成时,自己就没少替她捉过刀。

    这些只能让妹妹自个想通了,若她去劝,没准以为是她在炫耀呢!还适得其反!

    妙如只能暂时按下此事,不再去想。

    还没想到该怎么劝解妤如时,母亲领着当事人来跟她道歉了,把她惊得眼珠都快掉下来了。

    杨氏穿着大红洋缎缕金牡丹花纹对襟褙子,下面一条紫潮八幅绉裙,流云飞髻上插着掐丝嵌翠玉翘头的五凤挂珠钗,一身华贵雍容。

    穿得如此隆重,还满脸含笑地把妹妹拉了过来。

    让妙如心生警惕,不知她这般形态是作甚?!

    以一般思路来想,必定是无事不登三宝殿!

    这半年多来,杨氏的行事风格也算委婉了不少,跟当初把她叫进华雍堂内室,当面刺她逼她,好似不是同一个人。

    今日杨氏这身打扮,让妙如又想起,当初取下红宝石金簪,讽刺她没嫁妆,没亲娘教养时的情景。

    她穿戴如此华贵,是想炫富还是想暗示什么呢?

    “妙儿,那天是你二妹不对,不该在受伤时还出恶语伤你!你爹爹罚过了,母亲也要替你加重罚她!这样,让她在这浮闲居这里,帮你磨几天墨,以作惩戒!”

    妙如忙推拒道:“您太客气了!不说那天妙儿没听见,就是听见了,当姐姐哪有不让着妹妹的。哪会去计较?母亲别折杀女儿了……”

    杨氏也不管她,朝妤如使了使眼色。后者忙不迭跑过来,搀住妙如的胳膊,耍起赖来:“姐姐是不肯原谅我了?妤儿就知道错得太离谱,你要怎样才饶过妹妹这次?”

    遇到这种万年难遇的情景,妙如哪敢拿乔?!赶紧给出台阶,好让这对母女俩体面地收场。不管她们有何图谋。

    “要是不嫌弃姐姐这儿简陋,妹妹有空就常过来玩吧!反正在你院子里,也是练字描画的……”她借坡下驴地应了下来。

    见对方答应了,杨氏眼里闪过一丝得逞的喜色。忙让妤如拿出,给姐姐道歉的礼物——一只雕花红漆描金匣子。

    妙如纳闷,她到底谋的是何事,又贿赂上了?打算用宝贝砸晕自己?

    待母女俩走后,打开那匣子,里面有五六颗婴儿眼球大小的南珠。

    妙如暗暗心惊,这母女到底想干什么?得交给爹爹那里去,省得有什么变故,到时真说不清了。

    回到华雍堂,杨氏刚坐下来,步摇接过小丫鬟递来的茶盅,殷勤伺候在主子身边。

    把其他丫鬟打发走后,仅剩两心腹在屋里。

    杨氏吩咐她们,以后多盯着浮闲居的访客,两人应诺。

    一直跟在她身边崔妈妈,出声问道:“小姐这又是何必呢!您身份尊贵,跟一孩子套近乎,成什么体统了?!不怕她福薄,受不起您这份大礼。”

    杨氏揉了揉眉心,有些怏怏不乐,最后还是无奈地答道:“自上次汪家喜宴上回来后,我就慢慢想开了。只要她对妤儿好,其它事也不跟她去计较了。”

    重重地叹了一口气:“后来汪家特意把她纳入邀请之列,跟一帮贵女住进掇芳园。名为抄经,实则,我想是选人。长公主对那小东西着实是好!特意帮她抬身份呢!即便是我做再多,再讨好,长公主怕是也不会多看我们母女俩一眼。”

    想起喜宴那日发生的事,她原先的怒气,如今只剩下懊悔了。

    娘亲说的没错,在京中,一点错事被御史揪住了,就会闹得满城风雨。果然跟杭州、彭泽那些地方不能相比,可惜自己醒悟得太迟!

    自前年她的名头坏掉后,除了和爹爹阵营的几家女眷有来往,其他高门大户几乎很少有邀她上门的。那些自命高贵贤良的主母们,视她为洪水猛兽,连带着女儿也被以前的小伙伴们排斥。

    那个什么简郡王的庶出孙女,当年爹爹势大时,给妤儿提鞋都不配,竟然敢来嘲笑她女儿……

    还有那次喜宴上,明明不是自己安排的,那小东西一受到指责,她们马上就把矛头指向她。

    好几位身份不低的贵人,明里暗地里替继女出头。

    前两天更是有大皇子妃的亲妹子,承平侯的千金跑来探病。怕是一半是为小东西撑场子,一半是想来打探是不是她动的手吧?!

    也不知道,在外头跟人交往时,那小东西都耍了哪些手段和心机,竟能如此成功……既然妤儿跟着她这母亲,没进其它高门大户走动的机会,还不如让姐妹俩在一处,也好多识得几位贵女……

    妙如自是不知道母亲这些想法,要知道的话,肯定会撒花庆祝,以贺她终于想通了!

    此时,小姑娘正在春晖斋,跟爹爹提起旭表哥的事。

    “怎地想着提起此事的?”钟澄神色古怪,用晦涩目光打量着女儿。

    “想起刚到京城的那年,碰见他特意跑到大悲寺,在近千年的白果树下祈福的事来,心里有些感触罢了。加之当日,他舍身来救妙儿,感念那份恩情……”妙如坦然答道。

    “本就该他的家人来救的,是你帮着救醒他父亲才惹上的,也算不得什么!”钟澄不以为然。

    “话虽如此,也不见得非得要他亲自去救,毕竟还只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恳切地望着父亲,妙如生怕对方因连着几件事,都与他家人有关,爱女心切,断了跟这外甥的来往。跟杨崔两家一样。

    “妙儿可曾想过,如今你俩都大了,该避着点嫌了,听说长公主到处在替他张罗媳妇……”

    说完,就盯着女儿的表情,钟澄眼睛一眨都不眨,生怕错过了什么……想从她脸上找出些端倪来。

    “早就避嫌了!除了上回被挟持那次意外,女儿都大半年没见过他了!”

    她嘴上这样说,心里却犯嘀咕,今儿爹爹是怎么了,怎地如此婆妈?神情还怪怪的!不会是怀疑……这也太离谱了!

    念及此处,妙如急忙撇清补充道:“当然知道家里在替他寻表嫂,那次抄经不就是?!女儿看那几位姐姐都挺不错的,尤其是梅家姐姐!不仅人长得漂亮,而且还特别温柔,听说她家跟汪家是世交。长公主奶奶可喜(www。fsktxt。com…提供下载)欢她了。”

    听到女儿还夸起那帮相亲对象,钟澄脸色稍霁,放下心来。加之听说两人大半年,都没见过面。想来是年纪渐长,旭儿也知晓了些男女大防的礼仪规矩了,心里的顾忌就放了下来……

    “帮他之事,就放心吧!爹爹岂是这等小气量之人,前天还向你许叔叔去信,讨要江南秋闱的佳作样卷了。”恢复了原先的泰然自若,钟澄安慰女儿道。

    那日见外甥不顾自身安危,奋力解救他女儿时,他心里是有感激的。

    虽怕女儿跟对方有过多牵扯,将来受苦。但看到对她安危如此上心,倒不乏有份赤诚在。难免有所触动,心情变得复杂起来。

    若能在杨家倒台之前,帮女儿订亲或找户人家早早嫁出去。将来家中即便有变故,也能让她置身事外。没受到牵连的那些京中亲友,就显得特别的珍贵了。

    女儿将来在婆家,这外甥也算是她娘家兄弟了。圣上想必不会动长公主一家。以后各自成亲,女眷间还是可以走动的。若两表兄妹当正经亲戚走动,女儿也不至于在京中孤立无援,在婆家受欺。

    故此,钟澄不遗余力,想帮着汪峭旭,在明年的秋闱中桂榜题名……

第九十九章 立场

    春晖斋钟家父女,谈着谈着就聊到今后的生活。

    “爹爹想清楚了,将来你出嫁时,仪儿和偲儿年纪还小,怕真没任何娘家势力支撑你。到时为父还不知是官身还是白身。乘着这几年得多替你结些善缘。即便是嫁给清贫书生,也得留些人帮你。你任姑父和白姑姑,还有庄翰林一家……”

    “爹爹何出此言,现在形势真的到了如此地步吗?”妙如大惊,忙追问道。

    “崔家全府问斩,前太子妃俞氏一族,被确认受了不白之冤。圣上追谥她为圣德贞元皇后。皇长子恢复嫡子身份,极有可能被封立为太子。杨首辅翻盘的机会极小了,到时爹爹怕是也逃脱不了。”他叹了口气,神情间略见郁色。

    “这一日迟早会来,爹爹只盼着事发之前,替你安排好后路,最好替你找个宽厚安稳的婆家。有了外面这些帮衬力量,为父就放心了。爹爹也没个亲兄弟,让你有近支堂兄依靠,将来只能靠你自己了……”

    自母亲去世后,他一直对女儿怀有内疚,只想把最好的东西都留给她。

    虽然对其他子女有些不公平,但他会用余生来陪着他们共同度过,再作弥补。他的妙儿,希望她能过上一种没有重负,自由自在的生活,不要被他的第二次婚姻所犯的错误拖累!

    为了报恩,他娶了杨氏,还隐瞒了女儿的身份。对发妻林氏本就有过一次背叛,他不想再负一次女儿和林氏。让她再受到任何伤害!

    钟澄这番话,让妙如听了,心里暖融融的。

    她怎么都没想到,爹爹已经替自己考虑这么远了。

    连将来出嫁后,在婆家立足时的背后帮衬力量都找好了。

    不觉间,妙如眼角有些濡湿……

    为了宽他的心,她把和傅红绡合伙开布艺坊的事,还有替某个疑似大人物的公子,画过像的秘事,都告诉了父亲——好安他的心,自己其实也一直在为家人的未来生活,作些准备的。

    “你说,那人叫翌公子?”钟澄追问道,“他长得怎么样?”

    把那人的外貌特征,妙如描述了一遍。

    钟澄陷入了沉思。

    掇芳园的婆媳,自从商议汪峭旭的亲事不欢而散后,两人心里各自都有计较。

    那日回到春曦堂后,汪夫人叫来心腹辛平家的。让她找人到婆婆院子里去打听,有关沈家小姐的流言,到底是怎么传出去的?是谁最先看见的。

    次日,管事媳妇辛平家的特来向她禀报。

    “公主身边的大丫鬟紫印,悄悄告诉奴婢,是万禧堂院子里,负责洒扫的翠儿,首先传出来的。”望了自家夫人一眼,她有些难以启齿,“她平常跟二少爷屋里的铃儿姑娘走得近。没准是那个通房传出来的……毕竟她一直跟在少爷身边。”

    汪夫人心生暗恨:早知她不是个省心的,整日里一副轻狂妖媚样儿。早就该撵出去了!怎么着?仗着长公主的势儿,还想影响旭儿将来媳妇的人选不成?

    这家里的通房,一个二个都不省心。老的那样,小的还是如此。得找个机会,让她自曝在婆婆面前……

    次日傍晚,在掇芳园湖边茅屋前,一个纤细身闪了进去。

    “怎么样,定下来没有?”一个年轻男子的声音传来。

    “没有,长公主跟夫人的意见不合,暂时搁置了下来……”女子娇嫩的声音回道。

    “都提了些什么人?”

    “奴婢也没听清,好像讨论了梅家小姐和沈家小姐,还提到了表姑娘。”

    “哦?哪位表姑娘?是宁王府的湘表妹吗?”

    那女子声音有些犹豫,不知对方这蹊跷的追问,是何用意:“不是,是钟家大姑娘妙姐儿……”

    “哦?她不是才只有十一吗?”声音中有丝意外,隐隐中还有种让人觉察不出的欣喜。

    “奴婢也不清楚,长公主好像赞扬她的品行……后来夫人跟老爷就退出了内间。公子你……”

    “没你的事了,下去吧!不要让人知道你来过这里。”男子把她给支了回去。

    先是找一堆适龄的世家女子,来家中小住。随后又找来爹娘,遣开下人一起密谈。想必是与他的亲事有关了。

    那日在湖边碰到的陌生女子,看她望着自己含羞带怯的表情,他就知道了祖母请来一帮姑娘的用心了。

    汪峭旭心里猜想,先是达成一致,再向他提出,省得像去年那次一样,到最后也还是无疾而终。

    只可惜,从未有人考虑过他的感受与立场。

    爹爹醒来后,像变了个人似的,整日里失魂落魄的。不是跑去偷瞄妹妹们上课的情景,就是在桃林那边徘徊。

    记忆中小时候一家人其乐融融的情景,再也回不去了。

    像某种美好的东西被瞬间被摧毁般,撕开“幸福”的伪装,真面目让他猝不及防。

    那种遗憾和震惊让他一辈子都难以忘怀……

    他宁愿生活原先那些美好的回忆里。

    这让他突然生出厌倦和对婚姻的恐惧来,为此颇为失落。

    从没想过未来妻子是何模样,但一定得找个志同道合的,最好能夫唱妇随……不觉间,他头脑中浮现出那双亮晶晶的眸子。

    此时万禧堂的内室里,有个身影伏在地下,向坐在主位的贵妇回禀着什么。

    “你看清了?回来时真折到力旋胡同去了?”长公主神色微凛,问话声中带着一丝颤音。

    “是的,赶车的是汪秉忠他婆娘金兰姐妹的妹婿。”这头的何嬷嬷恭敬地答道。

    偷偷从娘家回来,汪夫人心里难以平静下来。

    想不到杨家的处境,如今竟到了此等地步……

    爹爹向她坦言,前不久圣上为他的发妻前太子妃平反,她崔家外公舅舅一族全完了。

    杨家阵营的胡尚书,被放出来后虽官复原职,权力差不多被两下属都架空了。只有父亲手里一批死忠的朝臣,还卖他面子,跟吏部两侍郎互别苗头。

    倾巢之下,焉有完卵?

    若杨家也倒了,圣上即便将来不迁怒于她和相公。旭儿作为父亲的亲外孙,将来的前程也是灰暗一片!

    说句不好听的话,婆母百年后,圣上势必会收回掇芳园。加之十多年前长房那边,在争储一事上犯的过失,到时,天家也不会有好日子,给汪家二房过。

    爹爹说得对,若不找个得力的老丈人……将来一家人的日子,恐怕不知如何撑下去。旭儿就是中了进士,跟普通没根基的寒门子弟,有甚区别?!

    还不如乘着现在还有表面的光鲜,找个有发展潜质的岳家。

    可该怎么说服婆婆呢?

    显然,长公主对她那皇侄孙,还存有一些指望。可爹爹却说,今上是个特别能忍的,也记恨……

    沈府那边,他家姑娘刚进十三岁,倒是还能等得。不若从梅家那边下手,让她们知难而退,再给旭儿透个底,配合自己这边说合沈家姑娘。

    特意召来儿子,问他起对自己婚事的态度。

    “旭儿,祖母向你爹爹和为娘又提起了亲事,你如今是怎么想的?若还不愿这般早说亲,可向你祖母明说。”汪夫人满脸忧色地问道。

    “娘亲的意思是?”

    汪峭旭有些紧张,不知母亲特意找他来重提此事,是何用意?不是强指一个人给他吧?!

    到时祖母和母亲,他到底听从哪一边呢?

    “为娘觉得,你之前的想法,有些道理。旭儿你将来是家里的顶梁柱。你爹爹的荫恩爵位不能传承下来,你的前途将对咱们家来说,至关重要。不仅是中榜的问题,还有官场人脉等方面。在这上面,外公今后恐怕帮不到你了……”怕他不明白,汪夫人特意将杨家的处境,全数倒给了儿子。

    “所以,选谁家姑娘,对你来说,对咱们家里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她神色凝重地望着儿子,眉眼间是从未有过的肃穆和慎重。

    接着她又提及了沈家小姐:“你考虑一下,难得沈淑人欣赏你,沈公子也与你交往较多!”

    并没提到沈家一家之主沈大人的态度。

    汪峭旭面无表情,对那个外公,他从小一直都很敬仰。

    后来听到一些不好的传闻,又亲历过一些事情,加之妙表妹的遭遇,他没少冷眼旁观,杨家人对个小女孩的做法。

    从母亲立场来讲,他应该为长辈分忧解难。可作为受孔孟思想熏陶,崇尚圣人教义的儒生,他对臣权大过君权的做法,又是另番见解和立场。

    汪峭旭第一次陷入,孝道和忠义的两难抉择的境地,里面还夹杂了祖母和母亲的各自立场。

    而妙如现在的心情,就像等着另一只靴子落地的人一样。

    杨家最后的结局没出来,什么都动弹不得。

    若是将来父亲被罢官或辞官了,他们一家将离开京城。

    什么名声、财富、地位,全都成空。

    再好的教养和名声都将毫无用处,而父亲的安排……她怎么忍心丢下全家人,独善其身呢?!

    现在结识那么多显贵千金,还不是为了备着,万一哪天落魄了,她总有个地方打听消息。

    未雨绸缪,总比到时措手不及要来得好!

第一百章 问签

    龙泉寺的中殿,里面的观音菩萨,唇角噙着微笑,俯视着芸芸众生。殿内的香烟袅袅,只听见一下下清脆的叩头声,打破殿里的宁静。

    “信女诚心求拜,望观音娘娘大发慈悲,一偿小女多年夙愿……”

    佛像前一个妙龄少女拜完菩萨,在丫鬟的搀扶下起了来。接过旁边的人递过的帏帽戴上,朝殿外走去。跟在她身边的,还有一个年近三十的妇人,两人形态亲密,看她们的相貌,还有几分相似。

    此时,从殿后走出来一群人,走在最前面的,正是身着素装的汪夫人。只见她扶着崔氏一路行来,一边走还一边宽解着母亲,后者脸上戚戚然如死灰一般。

    她们是特意到后殿,为上月问罪处置的亲人,焚纸祭香而来。由于崔家众人是被皇上定下重罪问斩的。故她们祭拜行为也颇为低调。

    崔氏族人在老家长期鱼肉乡里,当年参与靖王党一伙,构陷当时太子即如今的圣上。致使前太子妃俞氏为保夫君,被迫认罪,饮恨谢罪自绝于太子府。俞氏一族被先帝尽数诛尽。让如今的大皇子在四岁时失恃,一直背着生母畏罪自尽的重负和阴影。

    杨老夫人作为崔氏一族仅剩的成员,借口为去世的婆婆祈福的名义,特意来到龙泉寺,暗中替兄弟族人烧纸祭拜。

    同行的人,还有杨家去年新娶的媳妇石氏。众人经过中殿时,汪夫人扶着崔氏,踱进了殿内。那里有一个小沙弥,招待众位香客捐献香油钱。

    旁边有位老禅师敲着木鱼,今天不是上香朝拜的特殊日子,殿内只有一两位的女眷。随着知客僧引着,出了大殿,进到左侧的禅房中。

    杨家女眷们从殿门进入,开始从左至右依着佛像一处处都燃香磕头,暗自祝祷心愿。

    行拜完毕,杨老夫人站在一旁,仰头看着宝相庄严的观音像,静默不语,神色尽是茫然;再回头望了一眼她的媳妇石氏,在那儿朝着观音菩萨燃香叩拜。

    随后,众人来到殿门右侧,那里的香案上,有一个签筒。石氏拿了过来,重新回到佛像前的跪垫上,诚心祈告,抽出了一支签。在汪夫人的陪同下,出了殿门,到了旁边的厢房内,打算请禅师来解签。

    那里已有两位女客,正在听禅师说着什么。

    “女施主是想问自身,还是问前程?”

    那位年纪稍长的妇人脸上带着微笑,答道:“大师替我这甥女,解解姻缘如何?”

    “东边霁云西边雨,神女有心托痴梦,寻芳辗转入绝境,柳暗花明另一春——女施主的此签,是支上签,主苦尽甘来。转头回身,抓住属于自己的缘分……心中所念之人,与女施主只有擦肩的浅缘,而正主却是另有其人。女施主还是莫要执念于过往,看开一些,重觅另一春才好……”

    那女子呆呆望着那支签文,不发一言。

    过了半晌,只见旁边的妇人挽起她的袖臂,把她搀起了身:“玉儿,师傅说得很清楚了,你该放下了。回头小姨跟姐姐禀报一声,替你另觅一户好人家。”

    那少女怔怔地流下泪来,还带着低低的哭泣声,把她旁边的妇人吓得手忙脚乱……

    “玉儿,你怎么了?别吓坏小姨了!”

    此时,汪夫人扶着崔氏,和石氏正好一同走了进来。

    见又有人来了,那少女接过丫鬟递来的帕子,伸进帏帽中悄悄地擦了起来。

    抬头望见进来的那群人,见到了为首的汪夫人,那女子动作一滞。随后挑开白纱,向对方施了一礼,口中恭敬地打招呼道:“小女见过夫人!”

    透过她挑起的白纱,汪夫人见到那少女,眸光闪烁出点点华光,将本来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