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美人迟慕-第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捅人一刀再做出补偿,破碎的心补得回来吗?”汪峭旭抬起头来,望着祖母。“为何不封那人做公主,再给她指个驸马?为何非得拆散我们?”
长公主一怔,她从没料到,孙儿为了个外人,会顶撞自己。不过,之前她多少也了解到,这孙儿对钟家丫头的感情。遂按下不快,继续解释道:“这法子也不是没想过,可那又如何?将来她夫君心里能没个疙瘩?再说,妙丫头不是还没娶进门嘛!这法子对各方的伤害最小。”
长公主叹了口气。眼睛瞥了眼不远处细雨中霞蔚阁的楼影,顿了一下,又道:“之前太子那边已经派人,快马加鞭赶到南边去了。说是劝服你姨父,澄清事情的原委,教他们一个不伤体面的法子。祖母这里也准备派穆长史,备下彩礼,按时到淮安下聘。给足钟家人的面子。就是以后人家提起来。也只会说是你妙表妹生母托梦,让她大病一场。被逼无奈,请真人批命,为了保命才拒了这门亲事的。”
“明明是咱们悔的亲,还要让她配合做戏,这何其残忍……”汪峭旭声音有些发抖。
“这不是没法子吗?清泠那孩子以后还要做人。再说妙儿也要嫁人呢!”她睃了对方一眼,怜惜地望着眼前她引以为傲的孙儿。
听到表妹以后要嫁给别人,汪峭旭心如刀绞,眼泪不知不觉地,怔怔落了下来。
长公主忙把孙儿拉到自己伞下:“好了,好了!都是要娶媳妇的人了,还掉金豆豆!怎么越来越小了?!也不怕被人看见了笑话!”
安抚了一会儿,站直身子。对旁边两仆妇下了道死命令:“今日此事,若有人泄露半句,紫印就是她的下场。”
何嬷嬷和旁边为汪峭旭撑伞的绯痕,忙恭声应下了。
长公主招来远处守着仆妇,让她们把孙儿强行塞进停在那边的轿子里。派人把他抬回所居的漱玉馆。
淮安华亭街钟府。
听说神威将军府的薛公子,专门上府里拜访时,钟澄有些喜出望外。
以前他听女儿说过,这薛大公子不仅是她救命恩人,他们兄妹俩还多次照顾过她。想不到自己如今都退隐乡野了,对方竟还记得他们一家,到南边来也不忘记拜访,心里有些感动。
“你说什么?!”听到让他帮女儿退亲的请求时,钟澄险些从椅子上弹跳起来。
他顿时心头火起,眼睛死盯着对方:“无辜,谁不无辜?!咱们父女离京都快两年了,招惹谁了?难道妙儿就不无辜?”
钟澄站起身来,走到薛斌跟前,眼眸里充满了痛楚的指责。
“她从小懂事,吃过多少苦,别人不知道,你们帮忙调查过的,难道不知道吗?怎么忍心提出这样的要求?”
薛斌跟着也站起来,向对方深深作了一揖:“钟世叔请息怒,这不是没办法的办法吗?泠泉郡主带人救出汪公子的时候,好多侍卫都看见了。就算当时封了口,还是被传到东昌伯府家眷的耳中了。要不,郡主好好的,怎会执意出家呢?!”
还是难以压住心里的怒火,钟澄不停在房中踱步,然后停了下来,眯着眼睛盯着对面少年半晌,说道:“薛将军也是有妹妹的人,将来也会有自己的子女。将心比心,若妙儿是你妹妹,或是你的亲人,会劝你家长辈接受这样的安排吗?”
“钟世叔,其实我一直把钟姑娘当自己妹妹来的。不然,太子殿下也不会派晚辈,来办理此事。晚辈在这儿保证,此次决不会让钟姑娘吃亏的。”接着,他把上面的意思,还有双方都不伤体面的法子,一一道了出来。
“说妙儿她娘亲托梦!”钟澄顿时感到心跳加速,一把抓住对方的袖子,问道:“你们是不是查到些什么?当年她们祖孙俩被救的事……”
薛斌连忙摆手,解释道:“杨逆下狱后,晚辈也曾着手查过。当年,忠肃公夫人逃难的时候,兵荒马乱的。查来查去,最后还是没眉目。听说那稳婆后来失足掉河里淹死了。您仔细想一想,以杨逆的心狠手辣,和对他女儿性子的了解,决不可能还留着钟姑娘,让她活下来的。这不碍着他女儿的眼吗?!”
其实钟澄之前一直也是这样想的,直到找到了明俨。这个念头才开始动摇。他苦笑着摇了摇头:“薛将军可能还所不知!当年拙荆生下的,是一对兄妹,如今她哥哥已经被我找回来了。”
薛斌登时一惊,失声道:“此话当真?!”
“小儿已到我身边生活快一年了。不仅长得像妙儿她娘舅,就是眼睛,也看着像我。”说着,钟澄从书柜中找出女儿画的图像来。
望着那三幅画,尤其是钟澄那幅,薛斌摇头连连赞叹:“钟姑娘的画技又进步了。晚辈的祖母还不时念叨起她呢!不仅我府里老人家是这样,听表妹说,京中好多人家的夫人们都念起她。”
钟澄心中若有所动,抬起头来望着他,总觉得对方话中有话。
这是安慰他们父女,还是暗示着什么?
不过,他此刻没心情仔细琢磨这事。
若当年杨家的施恩,真是事有蹊跷。此次也不失借坡下驴的机会。若真成了亲,才发现恩人变仇人,女儿后半辈子怕是要毁了。
随即他又想起,去年旭儿送年礼时,女儿跟对方有过几次接触。也不知她有没生出几分别的情愫。若是那样,她感情岂不会还是要受到伤害?!
念及此处,钟澄烦躁起来,心里有些后悔不迭。
薛斌见到他不知所措的样子,忙出声询问道:“钟世叔可是还有什么难处,晚辈看能不能帮上忙的?”
钟澄心想,这话让他如何能出口,摇了摇头,颓然地坐回主座上,沉声问道:“汪家的人什么时候出发,我们这边要做哪些准备?”
派人把薛斌送出府后,钟澄思前想后,越想越觉得憋屈,又不能表现出来,让人发现了端倪,使接下来的计划受到影响,有了偏差。
还有件头疼的就是,不知该如何向女儿开口解释,还要劝说她主动配合。
他本想着乘女儿还没有陷得太深,及早告诉她。又怕见到她伤心难过的样子,一时不知如何是好。
日子转眼到了九月底,想到汪家的人不久就会到达了。钟澄一咬牙,在此次为她祖母九周年祭时,打算找机会跟女儿好好谈谈。
从父亲的书房出来的时候,妙如神情木然,不知自己是怎么走回屋里的。
心头不由地想起句谒语: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第一百八十章了断
钟澄让大儿子这几日看顾好妹妹,弄得明俨一头雾水。事关女儿的名节,没退亲之前,他是绝不会向第三人透露口风的。
等晚膳再见到女儿时,看她跟明俨照样有说有笑,钟澄这才放下心来。心想,原来女儿并没喜(www。fsktxt。com…提供下载)欢上她表哥。
第二天妙如本该上山到书院去的,秦妈妈的孙女茶香前来禀报,说大姑娘病了。钟澄以为女儿按计划行动了,遂找来相熟的孟大夫。
大夫问完诊,被钟澄请到书房时,跟主顾论起了她的病情。
“令嫒受了凉,加上连日劳累,这才会病倒的。不过,她长期郁结于心,若不善加疏导,恐对今后的身子不利。”述完病情,孟大夫随后就开了方子。
郁结于心?
这个说辞让钟澄有些意外。他以为昨日的那番劝说,已经让女儿想通了。本来,他打算听听大夫怎么说,再关照一二,好拖到汪家的人来。
谁曾想到女儿是真的病了。
来到妙如的房间,遣退伺候的,钟澄责备起女儿:“你这傻孩子,说好咱们只做几天戏,为父也好上山到道观里,请来真人替你作法。做做样子的,怎么把自己真搞病了?”
妙如浑身虚弱无力,也不好跟他多作解释,老老实实地听他数落。
“你是不是心里还放不下他?”钟澄小心翼翼地试探。
妙如摇摇头:“其实爹爹跑去调查哥哥身世那次起,妙儿就一直生活在恐惧中。生怕哪天出现难以接受的真相。这样断了也好!起码也不会再跟杨家的人有所牵扯纠缠了。”
“你想得开最好!爹爹何尝不是这样想的?”钟澄从进门起就一直紧锁的眉头舒展开了。
他又自责道:“都怪爹爹,当时该坚持到底的,不该一时心软,就答应了汪家的求亲。”
妙如没有吱声,心说,他哪里是心软?!潜意识里。他怕是不想抛下杨氏生的两孩子吧?!想用这种方式,把全家人捆绑在一起,宁愿自欺欺人。当年谢家求亲的人,话都说到那份上了,不也没见任何动作,又回过头去答应了汪家的提亲。
“妙儿,你可曾怪过爹爹?”见女儿凝神沉思,钟澄有些不安。
妙如没有回答他,说不怨那是假话,可她又能如何呢?
不说她是个穿越来的灵魂。就是正主,在这个时代礼法里,也没那个立场指责父亲的选择。
她的心里五味杂陈,百般滋味一起涌了上来。
有委屈、有孤立无援的彷徨、有失恋的酸涩、有强作坚强的无奈、有说不出痛楚的苦……
“爹爹,病好后,我想搬到山上去住。”妙如突然有了种快刀斩乱麻的冲动。
“你不是一直是在山……”钟澄怔住了,随即他反应过来,女儿的意思,是不想回这个家了。想来是不想再看到杨氏,免得惹起心中的隐痛。
他没有作声。嘱咐她好好养病后,就离开了。
五天后,长公主府的长史果然来了。这边早按照安排好的剧本演了一路。最后请来的道士,还煞有介事地说,妙如今年犯太岁,跟订亲的对象,夫妻宫相冲,难成善果。钟澄特意说起了亡妻托梦的事。
“此乃冤鬼缠身。只有退了这门亲事,别觅良缘,女施主才安然度过这个运道。”那道士望着众人说。
他瞅了一眼长公主府派来的长史:“有违天道强行嫁娶,轻则夫妻分离,重则香消玉殒。其实,女施主应找个大难不死。福缘厚泽的夫君。”
一席话说得在场的众人心惊肉跳。
钟澄果断地退了这门亲事,把庚帖归还给男方,将下定时汪家送的珠钗,也退给了对方。
长公府的人走后,妙如的病果真就“好”了。
坊间纷纷传言,此事颇有蹊跷。
钟澄长子失踪十四年又找了回来,大女儿下聘时被病魔缠身。是不是冤魂在作祟?!一时间各种传闻都有。
说者无心,听着有意。杨氏心中有鬼。听到这个传言时,她吓得连门都不敢出了。
钟家妯娌和周边的邻里,把这事当真了,猜测的流言满天飞,说钟澄的亡妻死得冤屈。
她特意来显灵。阻止女儿嫁给杨家外孙的。
说不定跟当年钟家祖孙俩,被救一事有关联。不然,她女儿早不病迟不病,偏偏下聘时怎就病了呢!退亲后病就好了。还有五房的长孙,当初怎地就无缘无故失踪了呢?事隔多年,还被找了回来。
这些传言都与妙如无关,她病好了后,上山继续她的绘画事业去了。
临走之前,妙如特意让茶香找来钟明信,把当初为汪峭旭作的画,托付堂哥转交给他。
“怎么回事?!九叔不是这样迷信的人啊!此次为何此般坚决,难道真如传言那样,是他外公害死了前头的九婶?”钟明信挺替他们两人惋惜的,有些不甘心地追问道。
“这些只有老天才知道,善恶终有报吧!”妙如不欲再提这话题,“最好亲手交给他,这画外人见了,恐有不妥。”
“为何要让我递还给他?”钟明信有些不解。
这两人只是退亲,又不是结仇,还是亲戚呢,难道不见面了?汪峭旭肯定还会上门讨个说法的。哪能这样不明不白就被退亲了?
“他不会来了,我也不会再上京了。本来这幅画,我打算烧掉的,不过这样好像对画中人不敬,就托你找机会再还给他吧!”妙如脸上没有多余的表情,生怕再多说一句,她就绷不住了。
“你们之间是怎么了?竟生分到这等地步?”钟明信也觉察出一丝不对劲来。
妙如摊了摊手,强言欢笑地答道:“你若有八卦虫子作怪,就去问问他吧!”
后来,她终于想起泠泉郡主是谁了。
原来那人她也见过的,在离京前最后一次宴会上。对方还弹过一首,自己从前世带来的曲子。而这谱子。她只抄过给一个人,那人就是旭表哥。这世上独一无二的曲子,竟被陌生人弹了出来,要说他们俩之间没什么,让人如何能信?
之前,她还对这段感情,有点依依不舍,觉得旭表哥也是被逼无奈。现如今,那点想法,只会让她觉得自己可怜可笑。人不能这样自恋!
感情的世界里。从来容不下第三人。若是他真的在意她,为何把自己的曲子,传给其他人呢!
搞艺术的人通常特别感性吧!也有种特别的魅力,能吸引旁人关注的目光。若只是他多情对象中的一员,她这样陷进去,哪天真扯到家族恩怨纠葛。让她情何以堪?后半生哪还有立锥之地。
若像爹爹讲述的那样,要为那个郡主负责的原因,今后类似扯到人家名节的事,肯定还会发生。他娶得过来吗?
若真是情比金坚,有多少种方式可以抗争到底。为何独独选择了一声不吭地屈服了呢?
这次事情就像块试金石。多么甜言蜜语,郎情妾意的东西,在现实考验面前,到底还是不堪一击的!
这样也好,省得以后她还不知要花多少精力,打发他一帮的莺莺燕燕爱慕者呢!
回到汩润书院,钟谢氏问起她退亲的事来,妙如独独对她讲了实话。
“二伯母真没想到。当时一时心软会害了你。原想着他是个良善的孩子,没想到这么多波折,你们看来真是有缘无份。”钟谢氏叹息道,脸上露出愧疚的神色。
“您也是好心,其实怪不得任何人。”怕她过于自责,妙如忙自我解嘲道。“许是妙儿狂妄。一直认为,若不是一心人,岂能终身相许?妙儿不觉得靠那点情份,能在后宅中安稳幸福一生的。况且跟他母系那边此般复杂。”
“如何得知他对你不是一心的?”钟谢氏奇了,忙出声问道。
“妙儿就是知道,他若是心如磬石,会因这点考验都通不过。又不是他犯下的错。要这样说来,若有两个女子都跟他先后绑在一起了。他不得娶两个,谁当妻谁当妾?多么可笑的理由?!”妙如解释道。
她心里酸楚从来没停止过。无计可施,本能地用强词夺理的方式,掩饰自己尴尬的处境,来挽救她那点脆弱的自尊心罢了。
其实她料得也没错。设置这道考验的始作蛹者,正在躺在京西的府宅里,听着小曲,昏昏入睡。
突然,旁边有侍者高声唱道:“薛统领到!”
薛斌一进韩国公府的后花园,就见到俞彰一副懒洋洋的模样,躺在水榭中听曲。
“你是故意的吧!”薛斌上来就是质问,“跑去南安王府跟老太妃拍胸脯保证,可还她个满意的孙女婿。让她们进宫去闹,一会儿又出馊主意,让钟家以这种名义退了亲,让钟杨氏像过街老鼠一般。一箭双雕啊,大小杨氏都没好日子过,姓杨的外孙跟着都受折磨。”
“你太高看我了!哥哥我哪知道,东昌伯府的人听到风声后,真的会对小郡主那般不留情面。后面的,只是顺势而为而已。若长公主自己没那意思,跟世袭罔替的王府结亲,以保她后世子孙的荣华富贵,此计能行得通吗?”俞彰慵懒地坐起身,朝薛斌投去不屑的一瞥。
“你真是个妖孽!我说这样阴损的招术,就不像殿下的风格。果然是你在背后使坏。就不怕杨家逃掉的那个孙子,长大后找你复仇?”薛斌一屁股坐在旁边软榻上,斜睨着对方。
“这就不要你操心了!那独眼龙的行踪,早在我掌握中了”俞彰握起拳头,“就等着钓出所有的鱼后,到时再一网打尽。多亏了汪家那小子此次被绑,不然,还不知他回京了哟!”
说完,一串得意的笑声,从池边水榭里传来,惊得池中的鱼都遁走了。
第一百八十一章 传言
目录:
草木葱
昭明十五年第一天新元,宫城奉天殿外御路两侧,陈设书博。
从丹陛到午门,护卫官分列左右站班。就在午门第一次鸣鼓时,百官分左右两列经掖门进入,到丹墀东西面向北立。此乃大楚朝惯例,新年元日群臣朝贺。
当再次鸣鼓,玄德帝衮冕升座文武百官行礼。由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沈潜代表群臣宣读贺表。
“……兹遇正旦,三阳开泰,万物咸新,恭惟皇帝陛下,膺乾纳祜,奉天永昌。”
玄德帝起身答曰:履瑞之庆,与卿等同之。
一声“举笏”令下,百官双手举起朝笏,拱手加额,鞠躬山呼万岁,所有在场军校同声三呼万岁。一时间,中和韶乐鸣响。随后皇帝陛下还宫,朝贺礼成。
大殿上的人们散去,皑皑白雪的广场上,剩下一串串凌乱的脚印。有个落寞的老将转身离去,只留下一个苍凉孤独的背影。
一个身着飞鱼圆团纹绯色官袍的中年男子,远远向那个人影瞥去一眼,不屑地撇了撇嘴,愤然离去。
去岁后半年,玄德帝因身体原因,久不上朝。今天是新春第一日,他难得状态尚好,按时出席了朝贺大典。这让百官精神一振,仿佛重新有了主心骨的感觉。
去年年初,三朝重臣程太傅告老归乡,朝中局势陡然发生了变化。
本以为杨景基倒台后,程派一党独大。谁知把对倒后,程太傅竟然激流勇退。无官一身轻地功成身退,回到家乡颐养天年去了。没了他这位领袖在,朝堂上以往的亲程派,也纷纷作鸟兽散,各自为政起来。
程老的两个儿子。大的在福建任知府。小的在大理寺任低阶主簿。倒是女婿谢安良做到内阁大学士的位置,不过为人谨慎。自从他岳丈隐退后,他越发放低姿态,一副与世无争的纯臣模样,甚得玄德帝和太子的信赖和倚重。
朝堂上从以前的两派分庭抗礼,到最后人人替主分忧,大楚朝堂表面上,倒是一片祥和。虽然对西北用兵一事上,有主战主和之争,不过都是政见之争。倒没让玄德帝放在心上。
自玄德帝身体抱恙后,这种的暂时平衡被打破。虽有太子监国,毕竟他资历尚浅,根基不牢。朝中的势力暗中,也在慢慢分化组合。在一年多的时间,太子姬翌倒是得到了不少磨练机会,越发老练持重起来。到玄德帝病愈还朝时,太子姬翌已初步稳定了政局,这让皇帝甚感欣慰。
唯一缺憾的是,前年选秀。入了东宫的良娣丁氏,为太子又生下一女。这让玄德帝颇有些无奈,正想着法子,打算今年再为儿子,在民间广纳秀女,解决皇孙的事。
掌灯时分,城东离六部较近的南薰坊学士府的后堂。
谢尚书的夫人程氏,白日进宫朝贺回府后。就一直伺候在婆婆身边。她女儿谢玉琪也跟在旁边,陪着老人家话着家常。
外面虽然飘着鹅毛大雪,屋里炉火却是烧得很旺,暖意融融的。
“勇毅公府太夫人当着皇后娘娘的面儿,向媳妇打听廷儿的亲事。媳妇告诉她,相公早作了安排。想等他过了秋闱。再张罗到许家下聘的事儿。当时皇后娘娘就笑着说,以廷儿如今的水平,母亲您这杯孙媳妇茶,明年指定能喝上!”程氏说起进宫朝贺时,自己的经历。
谢太夫人庾氏听闻后,眉眼舒展开来:“唉!安儿真是个死脑筋!非得要让他有功名,再安排成亲的事儿。你公公当年,可是有了廷儿他大姑母。才进京考上进士的。”
“谁说不是啊!幸亏许家姑娘年纪尚幼,不然哪能等到那个时候去。”程氏附和着婆婆的话,又接道,“不过,赵太夫人许是想把她三孙女。说给咱们家。绕着弯儿想打听到廷儿的亲事呢!听媳妇这样说了,就没再提起此事了。”
“如今安儿位居高位,咱们结亲时也得睁大眼睛,可得小心谨慎了,别被人当成耙子。”接着,庾氏又跟媳妇,念叨起准孙媳来,“那许家姑娘,不愧是族侄女素安居士的汩润书院教出来的,各个方面都挺优秀的。难怪前儿个邱家的老姐妹,还在向为娘打听。问那女子书院到底如何,她都想把最小的孙女,送去南边收收性子了。”
站在一旁的谢玉琪听了,忙附和道:“琪儿去年在灵慈寺,陪着母亲吃斋念佛时,特意到那个女子学院去看过。里面的姐妹们可亲热了,女先生教的也好!若不是想念祖母,琪儿都想去那儿学个一两年。”
听到孙女贴心的话语,谢太夫人心里舒坦起来,含着笑意点了点头。
“可不是!”程氏证明女儿的话,“听说钟家那丫头,如今在书院都开了一间画室。专门教同窗学她那种画法。如今京城里都求不到那种画儿了,都眼巴巴地盼着她来京呢!”
“哦?钟家丫头不是这两年就要嫁到京里来吗?就等不及了?”庾氏记起媳妇曾告诉过她,钟家大小姐最后跟长公主的嫡孙定了亲。
“母亲您有所不知,汪家跟钟家亲事取消了,怕是她再也不愿来北边了!”程氏解释道,语意中颇有些遗憾。
“这又是为何?”谢太夫人脸上露出讶色。
程氏又把京中盛传的,钟家因大女儿一病不起,被生母托梦退亲的事,说给了婆婆听。
“还有这事儿?唉,那丫头真是命苦。当初她爹爹若是狠下心来,跟杨家一刀两断,撇清关系了,来当咱们家的媳妇,该多好啊!没准又成就一段佳话。”谢太夫人连连摇头叹惜。
“谁说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