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衣香 作者:15端木景晨-第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来安急匆匆去了皇宫,等在东门。他骑马飞奔,身上穿得又单薄,就在东门口不停的蹦跶取暖。
盛修颐陪着太子从宫里出来的时候,远远就看到来安上蹦下蹿的,很是滑稽。
太子爷也瞧见了,看着直笑,问盛修颐:“师傅,那是你的小厮吧?怎么在这里等着,不会是有急事吧?”
盛修颐摇摇头。
来安也看到了盛修颐和太子爷,忙快步跑过来,先给太子爷请安。
太子爷笑起来:“真不巧,我身上没带红包。大过年的,你给我请安,我要给你压岁钱的。”
太子爷和盛修颐很好,两人之间常有说笑。来安总是跟着盛修颐,太子爷也认识他。
听说太子爷的话,来安忙说不敢。
“下回补个大的给你。”太子爷笑着,就跟盛修颐告辞,转身上了太子府的马车。
盛修颐这才问来安:“有什么事,怎么跑到宫门口来等?”
因为冻的,来安一直在发抖,断断续续道:“世子爷,小的……小的什么……什么也没说。小的发誓,做梦……做梦都没说过……大奶奶却知道了……。世子爷,您要相信……。相信小的……”
没头没脑的话,倘若是平日,盛修颐定要笑着骂他胡言乱语。
可他今日却从来安只词片语里听出不同寻常。
什么事让来安做梦都不敢说?就是南门胡同那件事。
东瑗知道了那件事?
盛修颐脸色一紧,呵斥来安:“好好说话,什么大奶奶知道了?大奶奶说了什么?”
来安就极力控制自己不哆嗦,把东瑗的话告诉了盛修颐。
盛修颐半晌没有做声。他脸色紧绷着,静静背手而立,似乎在想着什么。寒风透过衣襟,穿得他肌肤生疼,他却毫无知觉般。
来安也不敢再蹦跶,任由手脚冰凉,安静立在盛修颐身后。
好半晌,盛修颐才道:“走,去趟南门胡同。”
来安大惊:“还……还去啊?爷,大奶奶都知道了。您还是赶紧把人送走吧。大奶奶都知道了,要是旁人再知道,咱们府里就是灭九族的大祸!”
说到最后,他的声音轻不可闻,生怕被人听到。
盛修颐没有理他,上了马车,也拉了来安上来。
马车上,来安坐立不安。忍了又忍,他还是没有忍住,对盛修颐道:“世子爷,您不要回去问问大奶奶,到底是从哪里听说?倘若知道了,赶紧想法子!大奶奶在内宅都知道了……世子爷,您……”
他还要往下说,就见盛修颐在阖眼养神,一副云淡风轻的模样。来安焦急不已,一直在搓手。他几次欲开口,却见世子爷表情平和,他就不敢再多说了。
原来只有他一个人在担惊受怕。
马车到了南门胡同,盛修颐从一户院门口下了马车。他带着来安进去之后,又从后门出去。绕过两处小巷,才到一处精致小宅的后门。
盛修颐亲自敲门。
他似乎敲得很有规律。
听到他的敲门声,片刻才有人给他们主仆开门。迎盛修颐的,是个四十出头的男人,身强体壮,面目黎黑,用左边眉梢从嘴唇,有一条狰狞的伤疤。
他的整个左脸,就被这伤疤划成两半。
他看到盛修颐后,给盛修颐作揖行礼,又道:“您来了?”
盛修颐微微颔首,带着来安进了正堂。
有个十四五岁的女孩子正在正堂的炕上坐着看书,看到盛修颐进来,她连忙起身,扑向盛修颐:“盛郎,你好几天没有来看我了!”
来安无奈看了眼这女子。
西北的女人好不知廉耻!
要是在中原,这样大的姑娘,大庭广众之下就扑在男人怀里,简直要羞死了。只有妓院、酒肆的女子才会如此吧?
来安很不好意,就把脸瞥了过去。
盛修颐眉头轻蹙,把她的头从脖子上掰下来,轻声咳了咳:“公主自重!”
被称作公主的女子不悦嘟哝着嘴巴:“怎么了?我和你亲热,怎么不够自重?”
来安就忍不住咳嗽。
真够不要脸的,这屋子里又不止她和世子爷,居然公然说出亲热的话!再看这女子,虽然长得很好看,却不及大奶奶的一丁点。
来安终于明白为何每次世子爷来,看到这位公主就蹙眉了!
正说着,内室里传来一声轻咳,一个穿着月白色绫袄的女子从内室走了出来。她对那个缠着盛修颐的女子道:“忽兰,不得放肆!盛公子是我们的救命恩人!”
忽兰撇嘴:“我们也是他的救命恩人。”而后,她又腻着盛修颐,软声问他,“是不是盛郎?当初你和我姐姐谈情说爱,后来差点害死我们姐姐。要不是我姐姐冒险,你也不能功成名就。我们难道不是你的救命恩人?”
来安猛然看向盛修颐和月白色衣裙的女子……
第239节救命恩人(2)
自从这些人从西边逃到河北,托信给世子爷,世子爷亲自去河北接人来,安排在此处,来安就天天跟着世子爷。
他到正屋的时候不多,每次都是在门口望风,快要离开的时候来喊世子爷一声。
还有好几个人,他没有见过。
可这对姐妹花,却是次次都能看到。这位叫忽兰的公主,时常缠着世子爷,暧昧亲昵。可能西北民风豪放,她并不觉得有什么,反而是女子的天真,可来安瞧着她就觉得别扭。
至于忽兰的姐姐,就是眼前这位穿月白色衣裙的女子。她和忽兰容貌有七八分相似。和中原女子不同,她们皮肤不够白,模样也怪异,却很耐看。她们的眼睛都很深,像天上繁星一样亮晶晶的,笑起来很夸张,让人想跟着一起笑。
她们比中原女子多了份天性,也更加耐人寻味。
忽兰的姐姐,来安听到好几次世子爷叫她“也莲”。这位也莲公主沉稳很多,所以来安觉得她更加漂亮些。
听忽兰公主的口气,也莲公主曾经和世子爷“谈情说爱”过?
来安有些头大。
来安只是听世子爷提过,当初他在西北受伤,是中了埋伏,差点死在西北回不来。是也莲公主带着侍卫偷偷越过边境来看贸市,回去的时候发现了他,把他带去了南止国救治,他才活了下来。
所以公主家里糟了变故,父兄被杀,她们姊妹逃到京都来。寻求天国陛下的帮助,出兵助她们复国时,盛修颐听到消息就主动联系她们,想提供一些帮助。
可一路上。她们不时遭到暗杀。
盛修颐只得帮她们进了京都。
刚刚到了京都,就听说新的可汗派了使者来,请求做天朝的附属国。每年上贡大量的牛马羊和矿藏。
这件事让朝廷的大员们争吵起来。
有人不同意:毕竟新的可汗是杀了他的哥哥一家人,才坐上了汗位。这样的人未达目的不择手段,是匹豺狼,不足为信。他现在不过是怕天朝借口出兵攻打他们,才出此下策,向天朝示弱。
等他的汗位安稳下来,他承诺的东西可能全部作废。
西北民风未化。他们只有利益,根本不懂守信。
有人则同意:先前的南止国可汗很嚣张霸道。每到灾荒之年,他们就会放纵士兵抢掠边境百姓,杀戮无数。现在南止国愿意求和,天朝应该接受。至于谁是他们的可汗。跟天朝无关。他们内部斗得你死我活,国力衰败,天朝边境也安稳。
因为陛下身体不好,这件事一直悬而未决。
盛修颐也就不敢把也莲和忽兰姊妹交给朝廷。
倘若朝廷接受了新可汗的使者,那么必定会把也莲和忽兰交给新可汗带回去。
这对姊妹就是死路一条。
到时盛修颐没有功劳,甚至这件事将来可能成为他通敌叛国的把柄,被政客攻击!
所以他才谨慎把也莲和忽兰姊妹一直留到现在。
原本很隐秘的,怎么突然就传出了消息?
来安也觉得很奇怪。世子爷说过的,这个院子里的人都是死士。他们绝对忠心耿耿,不会出卖两位公主。
他正想着,就听到世子爷道:“的确,也莲公主是我的救命恩人。但是这次过后,我们就两清了,以后请忽兰公主不要再提前话。”
语气里透出十分的冷漠和难以遏制的烦躁。
也莲淡淡一笑。唇角却有几分涩然。
忽兰嘟嘴:“盛郎,你真没良心!我和我姐姐总想着你,你却这样不准我提起前事!要不是我们草原上没有你这样武艺好又英俊的男儿,我和姐姐才不会想你。娶了两位公主,你就是草原上最尊贵的人,你居然……。”
“忽兰……”也莲公主瞧着盛修颐脸色越来越差,忙拉了忽兰公主。
忽兰没什么心机,想说什么就是什么。她们姊妹喜欢盛修颐,两人想过都嫁给盛修颐,这原本就不是什么秘密。
当然,盛修颐家里有妻子,不愿意跟她们去西北,这是他明确暗示过的。
他的妻子不仅仅是他的责任,也是他心爱的女子,他不会离开他的妻子,更是他公然说过数次的。
也莲也爱盛修颐。他瞧着没有草原男儿壮实,却是一身好武艺,虽然摔跤不及草原勇士,可他骑马射箭,连也莲的大哥也夸赞,说他英勇过人,是个难得的草原猛士。
可也莲不会像忽兰这样,口无遮拦说出来。
她只比忽兰大一岁,却比忽兰多些许心机。
特别是父汗和大哥被叔叔杀害,她和其他几位哥哥失散,带着几名仆人和忽兰一路逃亡,更加令她成熟。
“盛郎,忽兰年幼,你们中原人说童言无忌。你莫要怪她。”也莲转头对盛修颐道,“今日前来,可是有了新的消息?”
“内室说话吧。”盛修颐也并没有太过于纠结忽兰的放诞言辞,转脸就跟也莲说起正事来。
两人进了内室,忽兰就被拦在门外。
她看着姐姐和盛修颐的背影,露出恼怒的神色。她不喜欢姐姐这样,借着说正事的机会和盛郎亲近。
忽兰不似也莲那般心机。她仍是小孩子心性。汗国没有被叔叔窃取的时候,她和也莲都是父汗最心爱的妃子诞下的女儿。她们自幼长得美丽,比哥哥们更加受宠。
忽兰的心比雪山的雪还要纯洁。
她看上了也莲姐姐带回来的男子,也跟父汗说过。父汗哈哈大笑,说她们可以选择自己的佳婿。
只是身边服侍的仆人曾经提过,汗国的公主都是用来拉拢大将或者下嫁给部落首领,让他们对汗国忠心耿耿。不可能随便嫁人。
忽兰从来不信。
父汗亲口说过,她可以和也莲姐姐一起,嫁给盛郎。当然,前提是必须把盛郎留在汗国。
所以盛郎不同意留在草原。非要回去的时候,忽兰哭着要跟着一起去,被父汗和大哥关了起来。她想了很久。大约明白:她舍不得盛郎,父汗那么爱她,也舍不得她离开。
她总以为盛郎会回来娶她和也莲姐姐。
草原上每个男人都想娶她们姐妹啊。
况且盛郎可以一下子娶了两个。
可是盛郎再无归期。
想着,忽兰看到立在一旁的小厮来安,就冲他招手:“你是盛郎的那可尔?”
在草原话里,那可尔就是贴身侍从的意思。
来安听不懂,垂首道:“小的不明白……。”
忽兰也不知道中原人对“那可尔”的特定称呼是什么。她歪着脑袋想了半晌,仍是不明白,索性跳了过去,问来安:“盛郎的妻子,她很美丽吗?”
来安很头疼。
他真是头一次见到像忽兰公主这样的女子。明知世子爷家有贤妻,且不爱她,她却非要缠着世子爷。
口口声声叫盛郎,令来安极其反感。
他更加喜欢笑容温柔的大奶奶薛氏。
如此一想,来安顿时起了恶作剧心思。他清了清嗓子,回答忽兰公主:“我们家大奶奶,她很美丽。她是第一美人,世上没有任何人比她好看。”
忽兰顿时就不满意。
在汗国,旁人只会说她和也莲姐姐是美人!
“有我好看吗?”她骄傲道。
“比公主好看。”来安也骄傲道。
忽兰就气得瞪圆了眼睛。
她还要多问。也莲和盛修颐已经从内室出来。忽兰的注意力也转移到盛修颐身上,虽然盛修颐还是对她冷淡,不多看她一眼。
“这半个月不用担心。太后娘娘薨了,半个月不用上朝,新可汗的使者也见不到陛下。”临走的时候,盛修颐又安慰也莲公主。
也莲微微颔首。
“盛郎。你明日还来吗?”忽兰公主追上去问。
盛修颐头也不回走了。
气的忽兰眼泪汪汪。
也莲安慰她:“如今盛郎帮我们办大事,你莫要缠着他……”
忽兰很想反驳,可看着也莲眼底的温柔,话又咽了下去。转而想起什么,她问也莲:“阿姐,你知道吗,盛郎的妻子是中原第一的美人……”
也莲苦笑。
她怎么不知道。
忽兰看她的表情,就知道她早已知道,不由叹气:“阿姐,我想见见她。阿姐,我们俩长得又不是丑,和她共一个丈夫,她应该高兴才是。再说我们是公主,和她共一个丈夫,是她的荣幸才对。我要见见她,让她劝劝盛郎……”
也莲摸了摸她的头:“忽兰,别闹,咱们现在都不是公主了。只有让那个该死的人从汗位上滚下去,把汗位让给二哥,咱们才能恢复黄金家族公主的荣耀!”
忽兰愣了愣,最终轻轻颔首。
等忽兰进去房间,也莲喊了那个满脸刀疤的人进来说话:“让你办的事,如何了?”
“已经办妥了公主!那个人是薛氏的陪房,他对薛氏忠心耿耿,自然会把我的话说给薛氏听。”那人回答道,“公主放心,中原女子最重名声,她们不会容忍丈夫在外养室。她定会将公主接进盛府……”
也莲淡淡舒了口气。
虽然行事不够磊落,却也是无奈之举。她不能让盛郎这样置身事外。倘若成功了,她回到汗国时,需要盛郎跟她一起。
这一年来,她努力让自己忘了盛郎,却只会给她带来无尽的痛苦。
第240节告密
来安出去后,东瑗又喊了寻芳,让她派个婆子偷偷去马房看着。
果然,来安从静摄院出去,就去给盛修颐报信。
东瑗从最开始的惊愕失措,到后来的无故心酸,乃至现在的怀疑。这期间,她想了很多事:嫁到盛府不足两年,盛修颐处处维护体贴。自从东瑗进门,盛修颐无可挑剔。
他用心爱护着东瑗。
况且盛修颐的性子向来谨慎,他倘若真的有个喜欢的女子,又知道东瑗容不得小妾,必然不会接到京都。
在盛家内宅久了,没有了太多的尔虞我诈和担惊受怕,东瑗的敏锐也被时间和安逸消磨。
坐着,只会令她更加头疼。
东瑗想了想,起身去了盛夫人那里。
“上午应该去给祖母拜年的。只是世子爷说要去太子府,我也一直等到现在。娘,我还是想着今日去看看祖母……”东瑗跟盛夫人说着,语气里有几分苍白无力。
亦如她飘忽的心情。
盛夫人瞧着她脸色不太好,想问可是有事,可又见东瑗垂首,极力强撑着,只怕是不想让盛夫人知道。
这些日子的相处,盛夫人觉得东瑗办事很稳妥。她哪怕有了难处,也能处理好。见她不想说,就装作没有看见,笑道:“去吧去吧。多带几个丫鬟婆子跟着,别回来太晚。”
冬日的夜来得特别早,宵禁也提前了半个时辰。
东瑗道是。
她回到静摄院,换了身银红色缂丝绣牡丹纹交领长袄,又换了藕荷色足踏流云纹福裙,耳朵里坠了细长的红宝石耳坠子,绾了飞燕髻,斜插两把莲花玳瑁梳篦,整个人明艳美丽。
唇色有些白,东瑗从玉簪里挑了少许胭脂抹了。
她装扮好之后,薛江晚从镇显侯府回来了。她回府就和夭桃来给东瑗请安。见东瑗穿戴整齐。像是要出门的样子。下意识就问道:“姐姐这是要去哪家拜年?”
东瑗没有接话,而是转移话题问她:“今日回去,见着祖母了么?”
薛江晚忙点头:“见着了。祖母还赏了我好些东西,让我在府里好好服侍世子爷和姐姐……。”
东瑗轻轻颔首:“累了一整日,回去歇了吧。”
说着,她自己起身又进了内室。
薛江晚退了出去。
寻芳和碧秋已经安排好了东瑗出门的马车。东瑗却在临出门前,把跟着薛江晚去镇显侯府的夭桃叫到身边来:“薛姨娘除了给老夫人请安,还见了谁?”
“没见着谁。”夭桃道,“只是……只是吃了饭的功夫。姨娘说去如厕。奴婢跟着她,半日不见她出来,就进去寻姨娘。姨娘不在里间,而后,奴婢在房子后面寻着了姨娘。她说她透透气,就从侧门出来。当时见人多,没瞧见奴婢……”
东瑗轻微挑眉。
陈祥上午告诉她的那些话。让她对薛江晚的事没了太大兴趣。
她问:“除了这些呢?”
夭桃见东瑗有几分不耐烦,忙又道:“当时奴婢跟过去的时候,好像看到一个穿着青灰色缁衣的师太和姨娘说话……奴婢想着,侯爷府里也常有这些人走动,所以不知该不该和大奶奶说这些……”
她声音有几分不自信。
东瑗却是微笑一瞬,道:“你观察得很仔细。既然这样,薛姨娘的事你还留意几分。你和她身边的莺儿多走动,看看她最近在忙些什么。”
反常则妖,薛江晚大约在谋划着什么。
东瑗只是想防患于未然。免得薛江晚做出丑事,丢了东瑗的脸。薛江晚是东瑗的陪滕,她丢人现眼,东瑗也不好看。
夭桃听到东瑗对她的肯定,还让她继续跟进此事,心里狂喜,忙不迭应下。
东瑗起身,嘱咐家里的婆子丫鬟们看好庭院,又吩咐寻芳好好照看家中之事。只带着碧秋和两个婆子、两个小丫鬟。去了镇显侯府。
东瑗到的时候,老夫人身边正好有定远侯姚夫人和四姐薛东婷在说话。
四姐还带着她四岁的儿子给老夫人拜年。
看到东瑗来。定远侯府家的妯娌们纷纷起身给她行礼。四姐薛东婷就笑道:“往日总是九妹最早,今日反而落后了。我们都要回去,你才来……。”
东瑗笑笑:“我不比四姐。姚夫人疼四姐,家里万事不用四姐沾手。我也是家里琐事忙得不能脱身……”
东瑗话音未落,姚夫人呵呵笑起来,对老夫人道:“哎哟,诉苦来了不是?”转脸对东瑗笑道,“回头我把这话学给你婆婆听,做媳妇的背后抱怨起婆婆来。好似你婆婆刻薄你,样样要你操持……”
东瑗也笑:“姚夫人冤枉我了。我一则是说您疼爱我四姐,好叫祖母放心。您不知道,我祖母生怕人亏待了她的孙女呢。二则,我这不是炫耀炫耀自己管家了么。您瞧,非要揭穿我……。”
满屋子哄堂大笑。
老夫人笑眯眯就冲她招手。
东瑗上前几步,就像孩子一样被老夫人揽在怀里:“我们家小九小心思多着呢,你们装作听不懂就是,非要揭穿她,都是坏了良心的。”
惹得大家又是笑。
闹了一阵,姚夫人等人也要起身告辞。
镇显侯世子夫人蔡氏就亲自送了她们出门。
等荣德阁只剩下东瑗和老夫人的时候,老夫人轻声问她:“怎么薛姨娘回来给我拜年,你反而现在才来?”
东瑗道:“我原本是要等天和一起的。薛姨娘她……”
而后,就把夭桃告诉她的话,都说给老夫人听。
老夫人眼眸微沉,对东瑗道:“今日如净师太的确来给我拜年了。她的庵向来没什么香火,我也不喜欢她到府上走动。要是平日就拦了。只是今日是大过年的,你三嫂又说她信这些,就让她进来。看来,又是个不安生的……。”
自从两年前五姐薛东蓉利用惠真师太散布谣言,老夫人就禁止家里又尼姑道姑走动。
后来薛家的贵妃做了皇后,薛皇后又信仰这些尼姑。老夫人才重新让她们偶然来府上。
只是提起尼姑。语气依旧厌恶至极。
这位如净师太,怎么跟薛江晚认识呢?
“祖母,薛姨娘的事我能办好,您不用担心……”东瑗轻声安慰老夫人,可眉头微蹙,语气里带着几分沉重。丝毫瞒不过老夫人的眼睛。
老夫人问她:“怎么还是自己来了,天和呢?”
东瑗眉头不由又是一紧。
老夫人便知道自己猜对了。果然是小两口有了别扭。
只是不知到底何事,让东瑗回娘家都带着忧愁。
“他去了太子府,可能是太子爷那边有事。尚未回来……”东瑗漫不经心解释着。她沉默一瞬,问老夫人,“祖母,我问您一件事:您和祖父感情几十年如一日,您了解祖父么?”
这话问得很突兀。
老夫人却暗笑,果然是夫妻间有了些罅隙。
“我和你祖父是青梅竹马的交情。他还是个娃娃的时候,我就认识他。三岁看到老。他长大了有些性格旁人看不出来,我却是一清二楚。把他都摸透了,岂有了解一说的?”老夫人笑起来,很有闲情逸致和东瑗说起往事。
东瑗不由目露艳羡。
片刻,她又问:“您……您相信祖父么?倘若旁人说祖父做了坏事,您是相信旁人的证据确凿,还是相信祖父?”
老夫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