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灾后-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穿好了衣服,阿常别别扭扭地站在试衣间前面,有些忐忑地看向邱成,他这样子好看吗?

    都说人靠衣装,邱成觉得衣服这东西也是要看人穿,自己这一套普普通的毛衣休闲裤,愣是被阿常给传出了名品的气场,就连那双十几块钱的人字拖,都一下子有了偶像气质。

    邱成左看右看,帅是挺帅,就是头发长了点乱了点,一个不小心被巡警要求查身份证就麻烦了,于是又翻箱倒柜,好容易又给他找了根橡皮筋。

    两人磨磨蹭蹭,直到天都黑透了才骑着三轮车从他们小区出去,邱成在前面骑车,阿常蹲在三轮车车斗侧面的窄板上,一脸新鲜地看着路边的房子和树木。

    他在这里生活了很久,这里的每一棵树每一栋房子他都很熟悉,但是在这一刻,不知为何,他就是觉得不同,连那些乱飘的树叶都让他觉得那么不一样。

    每当和路边的行人擦肩而过的时候,阿常都会不自觉地把他伸长的脖子往后缩,他好几次都想从三轮车上跳下去,窜进路边的那些阴影之中,将自己藏起来。

    但是他忍住了,阿常轻轻地用手指勾住邱成的衣服,心里除了紧张,还有一些难以名状的雀跃。

    新南市火车站的站前广场前面有个三岔路口,一头通往新南大学,一头通往新南河下游,另一头通往市中心。

    夜市就是以这个路口为中心,向三面延伸,邱成刚到火车站附近,就看到前面的大马路上摆满了各种小摊,人来人往十分热闹,马路两边所有路灯都亮着,时而还可以看到巡逻的警察。

    夜市的这一头都是卖杂物的,邱成今晚带来的都是些吃的,于是他慢慢骑着三轮车穿过人流,他要是没猜错的话,往市区方向的那个岔口应该会有比较多卖食物的摊子。

    “哎,邱成!”邱成快挤到三岔路口的中间位置的时候,听到那个卖童鞋的老胡在喊他。

    “你这么早啊?”他停下三轮车,转头和老胡打了个招呼。

    “早什么?是你太晚了,大家都是六点钟就出摊,这会儿都摆了快一个钟头了。”老胡说道。

    “我明晚早点。”邱成笑了笑。

    “这人谁啊?”老胡看着阿常问道。

    “我表弟。”邱成说。

    “他怎么了?”老常又问。阿常一进夜市就显得非常紧张,双手紧紧地抓住邱成的外套,嘴巴紧紧抿着,两眼神经质地游移,一看就不太正常的样子。

    “几年前家里发生了一些事,他有点吓到了。”邱成顺势扯了个谎。他伸手拍了拍阿常的手背,希望他能稍微放松一点。

    “哎,可惜了。”老胡叹了叹,又指着市中心方向的路口对邱成说:“卖吃的都在那边,你们上那边去吧。”

    “行,那我去了。”邱成向他挥了挥手,蹬着三轮车找位置摆摊去了。

    “都不容易啊。”看着邱成他们离开的背影,老胡忍不住感慨起来,什么有点吓到了,分明就是给吓傻了。想到这个,他心里对邱成存着的那点子酸意顿时就去了八/九成。

    往市区方向那个路口果然有不少卖食物的摊子,除了最常见的玉米面玉米饼和野菜,夜市里还可以看到一些咸鱼、海带、紫菜等沿海地带的特产,甚至还有一些罕见的罐头类食品,显然都是从别的城市流通过来的。

    目前,他们新南市和其他城市之间的主要运输渠道是汽车和飞机,在之前的五年中,他们临时基地都是靠国家调派飞机,从其他地方运来食盐和种子,才得以勉强支撑下来的。

    在临时基地解散之前,各地政府和军队就已经开始着手于道路疏通,目前他们新南市和省会城市那个方向的公路已经恢复通车了,不过因为现在全国范围内燃油资源匮乏,他们这里又是相对落后的中部地区,每天行驶在这条道路上的车子十分稀少。

    他们来得太晚了,好的位置基本上都被人占了,加上阿常又显得特别紧张,邱成也不想往人太多的地方挤,他们就在街道旁边的一家店铺前面摆了摊子,相对于马路中间的位置,他们这里显得冷清些,光线也不大好,摊子不如外面多,只是零零星星摆了一些。

    背后的卷帘门让阿常觉得安全,他不喜欢四面都是人,尤其不喜欢背后有人,此刻他蹲在这家商店门口,竖耳听着四周的动静,看着不远处来来往往的人群,紧绷的神经终于稍稍得到了松懈。

    在他们摊子右边,摆着一个兑换玉米面和玉米饼的摊子,摊主看起来像是一对父子,父亲五十岁上下,儿子也就二十出头的样子。

    左边也还有一个摊子,距离他们远一点,是个卖炉子的,大大小小的炉子摆了长长一道,摊主就缩在旁边的一条破棉被上,因为光线不好,邱成也看不出他的年龄外貌,只是猜想这人的炉子这么多这么重,每天运来运去肯定不现实,他白天的时候八成也得在这边守着。

    “呦,这么好的西红柿,你是打哪儿弄来的?”邱成他们的摊子刚摆起来没多久,右边那摊子上的中年男人就过来了。

    “熟人给帮忙带的。”邱成不想和他多说。

    “唉,现在咱城里的人要换点什么东西,都是用的玉米饼,可是玉米饼这东西也不耐放啊,你说是不是?你一会儿要想换点玉米面,记得来找我。”那人又说道。

    现在的新南市,水电煤气这几样他们也就刚刚有了电,虽然已经基本实现了全城通电,但是电力资源毕竟有限,每人每月只给用五度电,五度电肯定是不够开火做饭的,大部分市民家中现在都不具备开火做饭的条件,所以各个单位还是直接给员工发玉米饼。

    因为粮食问题,还有对货币缺乏信心,大家现在在交易中就只认粮食和金银铜铁等金属材料,其中流通最广的就是玉米饼,但是这玉米饼的保存确实是个大问题,尤其是对他们这些小有收入的生意人来说。

    “怎么换?”邱成问他。

    “一斤玉米饼,换半斤玉米面。”对方报价。

    “是不是少了点?”邱成皱眉,他们市里发下来的玉米饼虽然有越做越小的趋势,但都还是很干的。

    “你随便出去问,现在市里到处都是这个价,不过你要是数量多,我可以给你算五两半。”那人做出一副童受无欺的模样。

    “我再看看。”邱成暂时没打算要兑换。

    “那是你亲戚啊?”他冲阿常那边抬了抬下巴,问道。

    “我表弟。”

    “嘿,年轻人长得真不错,那边那个看到了吧,我儿子,听说今年六月要恢复高考,现在在练听力呢。”

    邱成往他摊位上一看,果然看到那个年轻人捧着一个收音机正听呢,在这边依稀也可以听到几个英语单词。

    夜市的生意果然比早市好做许多,就算邱成他们摆的位置偏了点,也还是有不少人会到这边摊子来看看,新鲜西红柿和活田鼠都很受欢迎,青葱和辣椒大多都在讨价还价之下被人要去做了饶头。

    阿常渐渐的也由开始的紧张变成了后来的兴致勃勃,他甚至还悄悄潜到旁边那个卖炉子的摊子上去,躲在高高矮矮的炉子后面探头探脑地观察着附近的几个摊子。

    “这个真的是田鼠肉吧?”就在他们快收摊的时候,邱成摊前又来了一个女顾客,她因为没有宰杀处理过田鼠,对邱成他们卖的田鼠干有点动心,可她又不太放心。

    “是田鼠肉。”

    “那这个处理好的,怎么还跟那些活的卖一个价钱?”

    “我早点把它们处理了,就不用在家里养着,也不用给它们喂吃的。”

    “真的不是地沟里的老鼠?”

    “绝对不是!”

    “哎呀!炸了?哎呀!真的炸了?”这时候,右边那个摊子突然骚乱起来,那摊子的老板被一群人围着问,什么炸了炸了的。

    “怎么了这是?”正打算买田鼠干的这位顾客忍不住也过去看究竟。

    邱成刚刚和这位顾客谈得太投入,也没注意到那边发生了什么事。阿常悄悄从旁边那个卖炉子的摊子上回来了,有些不安地走到邱成身后站着。

    “那些疯子真的把种子公司给炸了?不是说没证据吗?”一个年轻女人拉着那摊主的儿子不停追问:“那事情严重不严重?咱们这里也会受影响吗?”

    “我、我也不知道。”那摊主的儿子似乎是很内向的性格,被一个差不多年纪的女人这么一拉,说话都不怎么顺溜了:“确实,确实是炸了,好多个国家的种子公司都给炸了,说是有恐怖分子活动的踪迹。”

    “怎么就扯上恐怖分子了呢?”众人一时间都有些接受不了,好容易灾难过去了,怎么还有人在这个时候捣乱呢?

    “说是利用了一些遇难者家属的感情,一些邪/教组织最近又活泛起来了,吸收了不少信众。”其中一个面目斯文戴着眼镜的年轻人叹了一口气,说道。他英语不错,刚刚也听了一会儿广播,确定了确实有这么一件事,要知道最近市里可是什么谣言都有,别人那么随便一说,他一般都不会轻信。

    “那我们国家怎么样?会受影响吗?”一旁的妇人连忙问道。

    “不管现在国内种子到没到位,肯定得受影响,虽然这几年我国粮食进口数量大大减少,但也一直没停止。”这粮食进口一停,国内的整个粮食市场就会变得异常紧张。

    要不是这五年时间以来,全国各地对粮食进口的依赖程度已经降低了很多,这个难关他们怕是根本过不去。

    “哎,咱市里现在还安排人去乡下吗?”

    “这城里往后还能有活路吗?”

    “到时候不会连政府都发不出来粮食吧?”

    “得多存点口粮才行啊!”

    “……”

    也就这么一会儿工夫,消息就在夜市里传开了,恐慌就像病毒一样在人群中蔓延开来,原本热热闹闹的夜市一下子就像是被吸光了生气,变得死气沉沉。

 第16章 好媳妇就得吃得少

    这事过去没两天,新南市又组织了一批人下乡,邱成在夜市里听人说,这次的人都是从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中抽调下去的,这样一来,市政府就不用额外再增加粮食支出。

    粮食危机一来,夜市里除了食物以外的东西都变得不值钱了,阿常每天晚上跟着邱成去夜市,发现自己的那些宝藏竟然远远不如田鼠受人欢迎,心里不禁有些失落起来。

    老猫是对的,田鼠确实是好东西,他以前真是太傻了,他那时候要是能多捉些田鼠就好了,他可以专门找个屋子来养田鼠,养上满满一屋田鼠,邱成看到了肯定会很高兴吧?

    阿常蹲在露台外面唉声叹气,邱成完全不知道他在纠结什么,刚刚说要去摘西红柿的,结果蹲那儿好半天了都没进来。

    邱成他这几天很忙,忙着收集木材,忙着钉木筐。前些时候整理出来的那一大堆衣服也不值钱,他就找了一些看起来破旧一点的,布料结实点的,拆了之后拼拼凑凑,给刚钉好的这些木筐做一层里子,有了这层里子,到时候泥土倒进木筐中,才不会从缝隙漏出去,衣服的布料大多十分透气,好的透气性又有利于植物的生长。

    “阿常,穿针。”邱成坐在沙发上缝着缝着,见茶几上都没有穿好线的针了,就冲露台喊了一声。

    “哦。”阿常有些懊恼地抓抓头发,从露台上站起来,穿过几株半人高的西红柿植株,回到客厅里,就蹲在邱成边上,拿了线团剪刀,又从茶几上扫了一把邱成刚刚用过的细针,一根一根穿了起来。

    他伸长了脖子,把绣花针拿到和眼睛齐平的位置,皱着眉头,两眼紧紧盯着针孔,一手捏着线头,线头慢慢慢慢地穿过针孔,他嘴角的幅度就慢慢慢慢地弯了起来。

    穿好一根针,他一脸高兴地看向邱成,见邱成正埋头跟一件牛仔裤奋斗,根本没注意到他这边,于是便有些失落地垂下嘴角,继续穿第二根……

    “叮咚……叮咚、叮、咚……”

    “谁啊?”门铃响了,邱成心想应该是沈星,会找来这里的好像也就只有她一个。

    昨天晚上沈星又来了,跟邱成说之前那种碎玉,他要是能要一百斤的话,她就只收八十个玉米饼,邱成想了想,还价七十五个,事情就这么定下来了。

    “你好,我们是楼上的。”门外传来一个女人的声音,不过不是沈星。

    “什么事?”邱成透过猫眼看到门外站着一对中年夫妻。

    “我们听说有人要买楼上的房子,是不是你?”那妇人问道。

    “你们从哪里听来的?”邱成开门出去,顺手又把门带上,就站在走廊上和他们说话。

    这对夫妻就这么找上门来实在有点奇怪,他虽然托沈星联系买房的事,但是沈星也是个精明的,不可能在生意还没谈成的时候就让对方知道买主是谁,不然到时候还能有她什么事?

    邱成本来就不是个善于讨价还价的,他也没那么多时间精力,真有那工夫,还不如好好研究研究那本《木修笔记》呢。

    “嗨,你家上面那屋子就是我妯娌的。”那妇人说道。

    “她跟你们说的?”楼上那对夫妻,邱成听沈星说过一点,都是非常精明的人,现在正是讨价还价的关键时期,他们可不像是那种会在这时候拆自己台的人,而且他们应该也不知道买方是谁。

    “不是,昨天听我小姑说的这事,我跟孩子他爸寻思着,反正今天我俩也没啥事,就过来打听打听,他们说十四楼十五楼总共就住了你这一户,我俩就过来问问。”

    楼下的住户可跟他们说了不少,那人先是吞吞吐吐地向他们透漏一点东西,然后他们拿出一个玉米饼,对方就什么都说了。

    “……你们说有人要买十五楼的房子,我看除了他就没别人,每天晚上一出去,就要到三更半夜才回来,前些天我还看到他不知道从哪里弄回来好多衣服,一车一车运到河边去洗,这衣服还是明面上的东西,谁知道他家里还有些啥?”

    “这几天还往家里带回来一个男的,长头发,长得又高又壮,看起来怪凶的,上回我就多瞧了他们两眼,哎呦你不知道,他回头看我那眼神,真是吓死人了……”

    “你们是楼上几号房的?”邱成不知道楼下的住户说了他许多“好话”。

    “1501,1502,1503,1504,都是我们家的。”那妇人一脸高兴地说道,看来他们这下真的是找对人了。

    “你们打算卖什么价?”1501…1504的位置都很不错,都是朝南的屋子,可以布下聚灵阵种庄稼。

    妇人看了一眼她的丈夫,这男人马上就开价了:“一个平方一斤玉米面。”

    “我买不起。”邱成摇摇头,从口袋里摸出钥匙,打算开门进屋。今天这事他晚一点可以跟沈星说说,让她去跟这二人谈。

    “哎,那你说多少?”妇人连忙出声。

    “当初你们买那些房子,总共花了多少钱?”邱成问道。

    “一百三十多万,你问这个干什么?”男人说。

    “那我就给你们一百三十多斤玉米面,具体数量,要看你们当初的购房合同。”邱成开出的价格相当厚道,一百三十多斤玉米面,省着点吃,应该足够他们熬过眼下最艰难的两三个月了。

    “一斤玉米面一万块?”妇人脸上有些愤愤不平,又有些心痛无奈。

    “不能这么算。”邱成皱眉:“眼下就算是纸币还有用,房子也不能是从前那个价了,死了那么多人,全国各地,多少空房子没人要,根本不值钱。再说,眼下这形势你们也知道,市中心的房子都卖不出去,何况是这一片,我开这个价钱已经很厚道了,你们考虑考虑,再想加价,那是不可能了。”

    这些都是摆在明面上的事,这妇人却置若恍闻,只从自己的角度计算得失,要是个个都跟她这么算,这日子还能过吗?

    “听说今年六月份要恢复高考,到时候这一片会热闹起来的。”男人试图再多争取一些玉米面。

    就像是邱成说的,最近整个新南市人心惶惶的,手里头有点粮食的,也都紧紧捏着不肯拿出来了,他们家在市中心的几个房子都卖不动,就算有人开价,价格也低得离谱,相对来说,邱成给的这个价格确实还算厚道。

    “就算恢复高考,现在全国各地还能有多少考生?”何况他们这里的新南大学在国内众多高等学府中,根本连二流都算不上。

    “四个房子你都要吗?什么时候交易?”男人咬咬牙,做了决定。

    “现在我手头上也没那么多玉米面,先交一个房子,然后再签一份合同,约定剩下那三个房子在一个月以内完成交易。”

    “1501房最先。”那妇人再次说话了,心痛归心痛,生计问题就摆在眼前,再怎么不甘心也只好认了。1501房面积最大位置最好,当初也是花了最多钱买的,有了这些粮食,大概就可以保证他们家在接下来的一个月内不会有人饿死了。

    “行,到时候我用二十斤玉米饼抵去十二斤玉米面怎么样?”玉米饼与玉米面的兑换比例,夜市那边普遍都是1:5。5,邱成希望能省一点就省一点。

    “不要二十斤那么多,吃不完坏了,要十斤就好。”妇人摆手。现在市场上有不少人兑换玉米面和玉米饼赚差价,他们自己拿着六斤玉米面,可换不回来十斤玉米饼,起码得六斤半。

    “那么,什么时候交易?”邱成没有异议。

    “明天上午十点钟,你带上东西到房管所。”男人说道。

    “对了,你们那房子没有按揭吧?”邱成突然想到一个问题。

    “放心吧,到时候你可以查。”

    回到屋里,邱成忍不住又到露台去看那些玉米,玉米棒子倒是都长大了,就是还有点嫩,邱成选了其中一株玉米,把上面的两个玉米棒子掰下来,然后把玉米杆子拔了,用一旁的铲子松松土,加进去一些沤好的山羊粪拌了拌,从屋里拿了一枚小土豆埋进去,又在上面浇了水。

    邱成找了个搪瓷盆出来,又剥了玉米皮,把它们用长筷穿好,打算就在客厅里烤玉米,搪瓷盆没直接放在地板上,底下垫了个倒扣的木筐。

    自从阿常把他的那些宝藏充公以后,他们家就多出来了许多杂七杂八的东西,像他们刚刚用的那一大堆针线,还有这个搪瓷盘,对面那间空屋里也多了不少东西,需要用到的时候,他们就过去拿。

    阿常从前偷掰临时基地外面的玉米啃过,却从来没有吃过烤玉米,他一脸好奇地在边上瞧着,等到那两个玉米散发出阵阵香甜的时候,他就有点坐不住了,猫儿似的不停在邱成身边打转,直到邱成把那两个玉米烤好了,递给他一个。

    “好吃吗?”见阿常啃完玉米粒,还抱着玉米芯不肯撒手,邱成忍不住笑了,这么嫩这么香的烤玉米他自己也有很久没吃到过了。

    “好吃。”阿常舔舔嘴,忍不住把目光落到邱成手里吃剩下的半个烤玉米上。

    “你吃吧。”见他这样,邱成忍不住又把他当小孩了。

    “不。”阿常有些扭捏地垂下头,有一下没一下地扒拉着那个被他啃地面目全非的玉米芯。

    “吃吧,我吃饱了。”邱成又把烤玉米往他面前递了递。

    “?”就饱了?阿常疑惑地看着他。

    “饱了。”邱成冲他笑了笑,两只眼睛清亮清亮的,一点都不像是在撒谎。

    阿常接过那半个烤玉米咬了一口,立刻就被这极致的美味迷得神魂颠倒,总是充满警戒的双眼也忍不住眯了起来,他心中窃喜,邱成只要吃那么少就饱了,真好……

 第17章 跑路的猫男

    根据那对夫妻所言,1501号房他们是花了将近六十万才买下来的,房子有一百三十几个平方,三室两厅,还有一个露台一个阳台。

    这个房子的露台面积大,方向是朝东的,还有个阳台是朝南的,邱成琢磨着,不管是阳台还是露台,都得不到太充足的阳光照射,干脆全给种了土豆。

    他们先是开了屋顶的门,然后从屋顶跳到1501号房的露台上,他们这片小区的毛坯房都只有一扇入户门,里面的门窗全都是没有的,邱成他们直接从露台进了屋,了解了一下这套房子的格局,然后又从楼下自己家中,将那些钉好的木筐都给搬上来,一个个摆放在东面的露台和南面的阳台上。

    眼下粮食紧张,这批土豆早种一天是一天,这天下午,邱成就和阿常一起,到新南河边扛了两编织袋沙土回来,用这些潮湿的沙土开始给土豆催芽。

    晚一点,沈星的那一百斤碎玉也送过来了,邱成付给她七十五个玉米饼,剩下的玉米饼,邱成又留出来十斤,其他的当晚全都带去了夜市,饶是他们最近生意还不错,从开始摆摊到现在,时间也太短了一点,一下子要凑够五六十斤玉米面,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自从爆出种子公司被炸的事情之后,原本那些还算大方的顾客,也变得十分抠门起来,家里有多的玉米饼,大部分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