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从春秋走向战国-第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接着转向自己的艇长命令:“深度三百五十米!打开温度测定器!”他知道印度人快要挪窝了,很可能利用海水的温度变化做掩护,所以预先下潜等候敌人,而且潜航越深越难以被探测到,可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
水温测定器也开动了,这是测定时刻变动的舰外水中温度的装置。音波由于水温不同传播的速度也不一样,如果海中的水温发生不规则的变化,那么音波就会复杂而曲折,这时无论性能多么高的声纳也难探测到潜艇。
“在水中二百五十米到三百米处有冷冰块。此周围的水温低三度。”水温测量员送来了报告。
温广存让潜艇在这样的冷冰块的下面迅速接近印度潜艇。冷冰块把上方印度潜艇发射的音波反射回去,并且隔绝了温广存潜艇发出声响。
两艘印度潜艇也好像收到什么命令,开始下潜,跨过了水声跃变层,本来就很微弱的音响信号干脆消失了。
250米深的海层是漆黑一片,我军潜艇支队的六艘攻击核潜艇与印度军的两艘弹道核潜艇在黑暗中进行你死我活的较量。
“‘Y01’号目标重新出现!”声纳员报告,“右舷21度,距离12海里,敌艇航速14节。”
“右车进三,首倾5度下潜。”温广存轻声下令,怕惊动了“Y0!”这个喜怒无常的恶魔。093型核攻击潜艇缓缓转向,向更深的海底下潜。
这时有一个信号出现在声纳兵的耳际。“‘Y02号’左舷21度,距离20海里!”
半天功夫,老练的潜艇声纳兵们都已经能清楚地分辨两艘印度潜艇微小的噪音区别。
那里是埋伏潜艇的位置。“5号会对付的!有它好果子吃。”温广存说。但是他必须面对眼前这艘“Y0!”号。
另两艘093型核攻击潜艇也包抄过去,此时潜艇之间不能联络,一切战术配合只能依靠平时演习的经验,如果遇上新情况,只有靠相互之间的默契了。
艇长俯视显示屏上这个亮点,请示道:“他们的声纳性能比我们好,应该也发现了我们了。下一步该怎么走呢?”
温广存果断地命令:“发射鱼雷!”
两枚采用尾流加声自导,航速高达60节鱼雷悄悄地发射出去,艇员们竟然都没怎么感觉到。这种鱼雷的发射方式不是采取通过传统的高压气的方法,而是采取鱼雷本身在发射管中转动螺旋桨发射的方法。采取这种办法声音低,不易被敌人发现。两枚鱼雷初制导是采取有线制导的方式。最初两千米的航行是根据艇内电线的指令控制鱼雷的速度和方位的。待鱼雷完全按照瞄准的目标的方向前进时,就切断电线,以后由鱼雷依靠其本身的力量航行。
“Y0!”号终于发现了被三面包围,不敢恋战,加快速度,想法摆脱纠缠,慌乱中忽略了鱼雷的微弱发射声。待发现越来越近的鱼雷主动声纳,一切已不可挽回,两声爆炸之后,水压便准确无误地把“Y0!”号全体船员送到另一个世界去了。
不久,支队的另一个战斗小组也击沉了“Y02”号,整个战斗不到一个小时便结束了。
薛皓简是在天军司令部的主控室中收到温广存的捷报的,他来不及庆贺,便又全神贯注地看着钱寒白指挥海空军和二炮的部队对印度陆上核武基地的第一轮攻击。在这之前,李恒已指挥天军的信息作战中心切断了印军总部和各联网导弹基地的联系,手快的信息武士甚至篡改了有些基地的核武器密码。
用来第一波攻击已知的印度导弹发射井和地下核设施的是“神箭”型侵彻战斗部弹道导弹。这种导弹的制导系统参照了已有的“昆吾”Ⅰ型和“昆吾”Ⅱ型反舰弹道导弹的成功经验,在弹头和弹体未分离前,采用被动制导和火箭小矢量技术躲避拦截及保持精度;在头体分离后,特别是攻击弹头和制导弹头分离后,则采用通过制导弹头的混合制导。与“昆吾”Ⅱ型制导弹头只能分辨背景简单的目标不同,“神箭”型制导弹头可识别假目标和真目标上的伪装,它和攻击弹头之间的通讯也采用多变的宽频脉冲,具有极强的抗干扰能力。为充分利用弹道导弹下冲的致命高速,它的攻击弹头的所配的战斗部是动能侵彻型,依靠弹体飞行动能侵彻到掩体内部后,引爆弹头内的高爆装药,毁伤目标。它的大长径比侵彻战斗部由内侵彻弹头、高爆装药和引信组成,因武器携载能力限制,其直径不超过60厘米。侵彻头为高密度贫铀合金、钨芯或重金属合金材料,保证穿透硬度。引信为可编程智能多用途型,可以在钻透沙石、混凝土等多层结构后,在掩体内部起爆高爆装药。这种智能引信采用加速度计以区别不同的目标介质,感觉和计算空穴及硬层,电控选择预设和延迟时间。
“神箭”型侵彻战斗部弹道导弹是中国国土弹道导弹防御系统的第一道盾,如此具有强烈攻击性的武器却被冠上“防御”二字确有些讽刺意味。它无疑是昂贵的,继承了解放军精打细算传统的薛皓简和钱寒白是不会无地放矢的,他们首先让海空军发射一批具串联式侵彻战斗部的巡航导弹或联合攻击弹药为“神箭”型扫清障碍,打开缺口,同时散发出微型无人侦察飞机为随后的被动制导做准备。这些巡航导弹的战斗部由前驱装药、主装药、引信和外壳组成。壳体内装有高能量、低敏感度的炸药,引信在最佳炸高处开始起爆前驱装药,经一定的延时后最终引爆主侵彻战斗部装药,毁伤目标。
在主控室的一个屏幕上出现了“神箭”导弹制导弹头传回的画面:最先出现在屏幕上的是片令人心醉的蔚蓝,蔚蓝扑面而来。渐渐,蔚蓝色中出现了一些绿色和褐色相间的斑点。斑点一圈圈扩大,被一股看不见的力量迅速地拉到眼前,终于可以看清了,是一片有些发红的沙漠──薛皓简和钱寒白知道这是印度拉加斯坦邦萨尔沙漠。
不同于世界其它地方的沙漠,萨尔沙漠上空一直有含有大量水汽的云雾,这些浓雾使卫星拍不到清晰的照片,而沙漠中的高温又给红外线侦察造成巨大的障碍。
但这些问题都被解放军天军的合成孔径雷达SAR卫星克服了。
高空的制导弹头在低空盘旋的微型侦察飞机的帮助下,立刻盯住了被前导巡航导弹炸出的大坑,大坑底部是一个露出钢筋和金属衬层的混凝土裂缝。制导弹头上做收敛函数运算的高速计算机迅速指挥攻击弹头对准裂缝垂直落下,一枚印度的对空导弹无可奈何地错过了拦截点,漫无边际地拖着白色羽烟飞向高空。大沙坑中又腾起不大的一股灰尘,大约一秒钟后,以这个沙坑为中心,在周围平滑的沙面上震出一圈圆型沙浪,像涟漪一样向外扩张,微型侦察飞机这才传回了闷炸声──制导弹头已自毁,沙坑这时也变成了一个漏斗,贪婪地吸收着四周涌来的沙子……印军的一个“烈火”型中程导弹井被摧毁了。
主控室另一屏幕又显示了印度靠近原尼泊尔边境的一个山区,几架解放军无人侦察机正在低空盘旋,因为战前情报指出这可能有印度的秘密弹道导弹发射基地。
一年之中,这里竟有大半年时间阴雨绵绵,难得见一次太阳,给卫星的具体定位造成困难。
这时,一架侦察发送回的画面突然显示一座小山丘奇迹般地开始了缓慢又沉重的移动。随着解放军遥控人员下达的一连串指令,一阵视频信号闪动之后,屏幕上清晰地出现了俯拍的山地丘陵镜头。镜头再拉近,出现在监视人员眼前的是坐落在山丘原位置上的巨大钢筋混凝土井盖。监视人员迅速判断井盖下是一座“大地”型导弹发射井,便立刻召唤附近的无人战斗机。
随着井盖的打开,一道强烈的光线从井底向天空喷射出来,与此同时传来的是一阵低沉的带着哨音的轰鸣,然后,导弹的红色弹尖从井口徐徐探出头来,接着是弹身,再接着是弹尾的舵片……在整个弹体全部露出井口的一刹那,导弹像被什么力量猛推了一把似地骤然加速,拖着一道白色的烟缕就要向湛蓝的晴空直插上去,说是迟那是快,一枚空对空导弹闪电般划过监视屏幕,准确无误地击中刚离开井口不远的导弹尾部。巨大的弹道导弹一下偏离了垂直轨道,接着它的尾部散发出无数火花,然后弹体中央爆出一团大火,整个导弹便凌空炸成碎片,引着了下面的森林……这一切都发生在眨眼之间,但侦察机上的高速摄像机放慢了它的全过程,使解放军监视人员看得更加惊心动魄、毛骨悚然。等这一切结束,薛皓简他们才发现衬衫都被冷汗浸湿了。
在解放军的第一波攻击中漏网的印军导弹基地大多装备着一些老式的弹道导弹,它们也没用上新潮的计算机指挥网络,此时反而能发出了少数的几枚导弹。有三枚导弹恰好处在解放军空军的导弹防御网的缝隙,躲过它们同伴被击落的命运进入了太空。
天军司令部主控室中的每个人立刻感到头上好像悬挂着一柄达摩克利斯剑,气氛一下紧张起来。主控室中央屏幕一下切换到载人空间站指挥中心,根据战时安全条例已穿上宇航服年轻的中心主任小葛立刻安慰大家:“一切都在我们掌控之中。”
钱寒白没好气地骂道:“你小子什么不好学,怎么整个一副台湾国防部的嘴脸!”
小葛做了个鬼脸,麻利地转过来一幅前方太空战斗机传回的画面,一枚飞得好好的印度导弹突然起火爆炸。小葛用画外音解释:“它误入歧途,撞上了我们的天雷阵!”
不等大家回过味来,小葛又切换到另一副太空战斗机雷达画面,无数亮点中有两个有连线的不断接近的小亮点。小葛解释道:“连线表明太空战斗机发射的反卫星动能导弹已锁死了印度导弹。”话音未落,已缩成一个亮点的连线一下便消失了。正当大家诧异之时,突然听到小葛大叫:“喂!伙计,给我们基地激光炮兵留一个呀!他们至今还没开张呢。”
中央屏幕显示出小葛一脸歉容,他不好意思地说:“本来要给诸位表演一下激光炮击碎‘流星’的激动画面,却被这帮没灵感的太空战斗机杀星们破坏了。作为补偿,本人隆重献上激光炮飞船的写真!”
随着贝多芬“英雄交响曲”的响起,一艘奇怪的航天飞机跃然在屏幕上,飞机中央是一个装载巨大激光炮的活动平台,机翼翼尖是一些矢量小喷嘴。不过最奇特的是机身布满角反射器,从这个角度可以看见的仅仅是地球蓝色背景上的一段圆柱阴影和远方飞船火箭发出的红光。角度的微小变化都使整个飞机产生巨大的视觉变形。
钱寒白指着画面向薛皓简解释道:“这艘航天飞机有很强的抗激光辐射能力,它的表面布满角反射器,任何光束照到卫星上都会原路返回,摧毁发射者自己。”
薛皓简点点头,冲着中央屏幕大声道:“我知道这是个费钱的家伙,但我会尽一切努力为你们争取更多的财源。你可得保证不让一枚印度弹道导弹落在我们的国土。”
“放心吧,首长!我们派往日本方向的分队正在赶回,不久我们又可筑起另一道铜墙铁壁!再见。”小葛又兴奋地转向预警状态。
杀性十足的施钧不顾他的少将身份,亲自率领一支J─12隐身战斗轰炸机大队从迪戈加西亚岛军用机场杀向印度的西鲁斯研究堆,这是印度最早的反应堆,于1960年就投入运行,热功率为40兆瓦。行前空军轰炸总指挥官沈剑飞二级上将试图劝阻施钧,他大大咧咧地回答:“炸核反应堆这么刺激的事怎能没有我,这种千载难逢的机会错过了可要后悔一辈子!”
此时施钧从空中望去,整个西鲁斯研究堆像一具凝固的塑像,在朝阳的映照下,白色的建筑群与周围的景物呈现出对比强烈的反差。解放军飞行员们惊喜万分,手摸投弹按钮的手指开始发痒。按照袭击方案,担任攻击任务的12架J─12隐身战斗轰炸机迅速爬升至600米高度,转舵由西向东,进入轰炸航线。而8架J─12隐身战斗机则上升至5000米高空,警惕地注视着印度空军的动静。
带队的施钧首先投下了一枚高爆激光制导炸弹,这枚炸弹从距反应堆堆体550米的空中径直落下后,由重力加速度产生的巨大动能,使炸弹垂直贯穿了敷在反应堆堆体顶层厚达数米的防爆水泥隔层,引起了反应堆主体内部猛烈爆炸。紧随其后的另外11架J─12,依次飞过施钧长机的中心投弹点,投下了22枚炸弹,全部准确命中目标。接到施钧的命令,8架J─12转眼间就从5000米高空冲向地面,加入了第2波攻击。一枚枚激光制导炸弹沿着激光波束向目标飞去,紧接着是一阵震耳欲聋的爆炸声。
摧毁反应堆主体之后,解放军机群按预先分工,开始从不同角度,对反应堆附属设施进行破坏性轰炸。随着一声猛烈的爆炸声响,1架J─12用火箭助推侵彻炸弹击中核反应堆另一侧的埋在地下8米深处的核废料存贮罐,巨大的烟柱立刻冲天而起,浓烟席卷烈焰,火柱高达数百米。
7时45分,整个西鲁斯研究堆已经荡然无存。随着施钧一声令下,20架飞机垂直爬入高空,踏上了返航的归程,它们身后,巨大的烟柱遮住了印度防空部队雷达的视线。
在高爆炸弹的成千上万块金属颗粒迸击下,西鲁斯研究堆的心脏部位──生产武器级钸的天然铀燃料重水慢化堆机房已成一片废墟。巨大的粒子射线屏蔽钢罩被撕成几截,歪七扭八地躺在残垣断壁之中,安放巨型计算机的中央控制室房倒屋塌,千疮百孔,缕缕黑烟随着晚风四处飘游。
同时和施钧他们一起从迪戈加西亚岛军用机场起飞的一支H─8隐身轰炸机也攻击了附近的一个大型机场,它可供进行核轰炸所用的米格─23和米格─27飞机起降。H─8上的机械师一次便从弹舱投掷下40枚跑道弹坑炸弹及300枚地雷,弹坑炸弹利用降落伞空投着陆,使弹头一律朝向地面,以确保第一次爆炸撕破跑道表层,继而作第二次爆炸,造成机场跑道布满巨大的、冒着浓烟的环形弹坑。4架H─8投掷一次即摧毁了机场所有的4条8000米长的跑道。另外的1200枚小型地雷,则如同仙女散花般飘落在机场周围地区,有些击中邻近飞机、车辆或建筑物,其余则潜伏下来于几小时后才会爆炸,这将导致修复机场的工程困难重重,凶多吉少,险象环生。因之,印度空军所有事先避人坚固的掩体而未遭损毁的战斗机在短时期内也很难升空投入对解放军部队的作战。
完成了主攻任务返航的解放军空军部队也开始顺手攻击看得见的印度军事目标。施钧他们还有原本是对付西鲁斯研究堆防空部队的红外感应导弹没用,回去的路上正好碰到一支倒霉的印度装甲群。当20枚导弹从J─12隐身飞机上投下,并利用降落伞减低下降速度时,小型的发动器便会自动将炸弹旋转放出,弹头凭借红外线感应器搜索目标,并追踪坦克引擎发出的热力而进行攻击。闻讯赶来的那支H─8隐身轰炸机中队又投下了另一种专门用来对付装甲运兵车的集束弹,这些炸弹在8000米高空投下,弹舱在预定高度将藏于舱内的20枚炸弹释放出来,弹头可透穿厚重的铁甲,尔后在燃烧装置下引爆。施钧他们意犹未尽,又顺藤摸瓜地找到了印度装甲群的出发地,投下了一些用以对付军事人员的定时小炸弹。这些炸弹在投放几小时后才会自行爆炸,使建筑物被烈焰团团包围,陷于一片火海,工事崩塌,将误认危险已过回来的人活活埋葬……
薛皓简在钱寒白协助下制定的摧毁印度核武器系统的“风火轮”第一阶段计划完成得非常成功,印军所有已知和暴露的弹道导弹基地都被迅速摧毁,印度空军的所有长跑道都被炸得坑坑洼洼,几个重要的通讯指挥中心也遭破坏。为绝后患,他们还按步就班地消灭印度的整个核工业和核技术发展中心。
第一天被摧毁的核技术发展中心有:在孟买的负责氢弹开发的新原子能研究中心;从事核武器及基础科学的研究工作的原子能部下属的也在孟买的巴巴原子研究中心、英。甘地原子能研究中心、高级技术中心及多家研究所;位于维萨卡帕特南负责核潜艇艇体的建造的海军科技实验室;科钦造船厂正在研制核潜艇的导航、声纳、电子和战术火控系统的海军物理和海洋学实验室;负责研制防腐金属的孟买海军材料研究实验室;为核潜艇提供特种合金钢、高压空气和水管的海得拉巴防务金属实验室;波克汉试验靶场。为惩戒助纣为孽的印度核科学家,解放军空军还特别在孟买的巴巴原子能研究中心附近的生活区投下了空气燃料炸弹。巴巴原子能研究中心有雇员约14000人,其中科技人员占60%左右。这下子印度失去了一大批训练有素的高级核科技人才。
解放军也没放过印度航天部所属的航天研究组织、航天应用中心、火箭发射场、国家遥感局和遍布全国的卫星监控站网。当然解放军对印度核工业的破坏更是不遗余力,除了被施钧他们炸毁的西鲁斯研究堆外,另一座更大的生产武器级钸100兆瓦德胡瓦研究堆也在沈剑飞的指挥下消失了。两天之内,印度的核工业基础设施已失去了1座年产300吨铀的铀矿开采与水冶厂,1座生产二氧化铀的铀纯化厂,1座生产六氟化铀的铀转化厂,4座制造沸水堆、重水堆和快堆的燃料的燃料元件制造厂,8座年产700吨重水的重水生产厂,10座研究堆,14座总装机容量达3000兆瓦核电站,2座生产浓缩铀的离心浓缩中间工厂,4座生产钸的后处理厂,1座高放废物固化厂,2座产氚厂和孟买的1座生产铍的铍中间工厂。
印度经过半个世纪的努力,为它奉行的地区霸权主义政策,谋求大国地位的国家战略目标服务的研制和制造核武器的完整体系就这样倾家荡产了。
在总参作战值班室内,拔掉印度核牙齿之后的薛皓简一身轻松,他的目光首先投向墙上大屏幕上显示的西藏地图,图上沿着喜马拉雅山脉有四个红圈,代表着第十、十八山地集团军和第十五、二十六数字化空突集团军。第十、十八山地集团军常驻青藏高原可谓是“地头蛇”,而第十五、二十六数字化空突集团军则是几天前才紧急调过去的。稍具地理常识的人都知道,从地势低平的内地去空气稀薄的青藏高原,会引发一连串的高原反应。轻者出现气短胸闷,浑身无力,头疼呕吐;重者可能还会犯高山肺水肿和高山脑水肿,如果抢救不及时,甚至会导致气绝身亡。可见,高原反应对部队战斗力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当部队适应了高原,从高原骤然回到海拔很低的地方,又会引起一系列的富氧反应,即高原反应的后遗症。其症状同高原反应有些相似。
富氧反应虽然不至于引起大的危险,但持续时间长,很难受,也同样影响部队战斗力。
其中的原因并不复杂,大多数人,从海拔较低的氧气充足的地方到了空气稀薄的高原,由于缺氧,身体会出现明显的不适。为了适应这种缺氧环境,肌体就要寻找求自我平衡,即大量增生红细胞。红细胞容易与氧和二氧化碳结合和分离,把更多的氧输进人的肌体里,维持人体的正常运转。一旦这样的人突然从高原回到低海拔地区,已经大量增生的红细胞不仅不可能立即锐减,而且还要“工作”,继续大量向肌体供应氧气。氧气过足,就易产生“醉氧”。由此推想,去西藏,特别是去西藏进行大体力军事行动,对战士的身体造成一定的损害是不言而喻的。主要是上高原、下高原,致使肌体运转的突然失衡。缺氧、醉氧,都导致身体的不适应。而身体大量增生红细胞,接着又要消减红细胞,为肌体增加了额外的重负。处理不好会加重士兵们的战前焦虑,严重地挫伤士气。
这个恼人的问题却让陈自耕解决了,他很有预见地生产了一种连耳机加压面罩,士兵不动的时候由微型马达充气,运动的时候则由身体驱动充气。这些连耳机加压面罩不但刚入藏的第十五和二十六数字化空突集团军人手一份,薛皓简也要求每个第十和十八山地集团军官兵都得戴上,在战前就克服“醉氧”现象。
为验证连耳机加压面罩的效果,薛皓简分别要通了四个集团军指挥部的电话,第十五和二十六数字化空突集团汇报没有“水土不服”,第十和十八山地集团军则说通过逐渐加压不知不觉就克服了“醉氧”现象。薛皓简放心了,他可以想象当印度军队面对犹如猛虎下山的解放军高原集群时的吃惊程度。出其不意已经是胜利的一半了……
薛皓简又把屏幕换成印度南面的印度洋地图,上面的两个红色大箭头代表着以迪戈加西亚岛为出发基地的刑凯山印度洋舰队和千里奔袭的太平洋舰队。赵仲逊元帅不顾已过了当水手的年龄,随太平洋舰队行动,亲自指挥解放军海军历史上第一次航空母舰大决战。薛皓简脑海中浮现出和赵仲逊讨论海军如何使用时的情景……
一个星期前,在同样的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