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中唐群英-第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河西突骑扩军为三千人,李俶奏请朝廷批准,李晟升任为左骁卫将军,统领河西突骑左、中、右三军,哥舒曜升任为中郎将,统领河西突骑左军。

第七十七章 南诏之战

杨国忠成功剪除了李林甫的左膀右臂,又将矛头指向李林甫集团的二号人物-王鉷。王鉷时任京兆尹,领京畿、关内两道采访使,身兼二十余职。

扳倒王鉷绝非易事,杨国忠经过数日深思熟虑,终于谋划出一个能致王鉷于死地的完美计划。

大唐开国以来,特别是玄奘法师西行取经归国后,佛教日益盛行。长安城内有上百座寺庙,不少官员和百姓笃信佛法。

杨国忠与护国寺主持法善关系亲密,护国寺与慈恩寺都属于皇家寺院,主持的地位和威望极高。

杨国忠暗中与法善密谋,利用世人对佛祖的虔诚,巧妙设下连环计,怂恿王鉷的弟弟—户部郎中王銲,以及鸿胪少卿刑涛之子—右龙武军中郎将刑縡,率部起事捕杀李林甫、杨国忠,为朝廷铲奸除恶。

说起来王銲、刑縡二人都是忠肝义胆之士。可惜他们不知道,这一切都是杨国忠在幕后精心安排的陷阱。杨国忠为什么要自己铲除自己?这正是其精明之处,谁会怀疑受害者竟会是幕后元凶。

天宝十一年四月,王銲与刑縡密谋,准备率右龙武军发动政变,其口号是“奉旨伐罪,除奸佞,清君侧”。

杨国忠通过法善事先得到消息,立刻入宫觐见李隆基。李隆基闻奏大惊,慌忙命杨国忠统领北衙禁军平叛。杨国忠将立功的机会拱手相让,推荐负责管理京城的京兆尹王鉷处理此事。李隆基下发敕令,命王鉷立刻将反贼抓捕归案。

王鉷见事情牵连弟弟王銲,故意拖延时间,只派出长安、万年两县县尉抓捕,暗中派人通知王銲逃走。

杨国忠早有准备,亲自率兵前往抓捕,将逃跑途中的王銲、邢縡包围。

邢縡率众抵抗,双方在长安的大街上动起手来。

正在双方酣战之际,高力士率飞龙甲骑赶到。飞龙甲骑是皇帝的禁卫骑兵,士兵和马匹都穿戴精钢铠甲,犹如后世的装甲战车,普通步兵难以抵挡。

形势很快急转直下,混乱中刑縡被杀,参与叛乱的兵士死伤无数。王銲被杨国忠擒获,押送大理寺乱棒打死。

杨国忠捏造证据,诬陷王鉷是幕后主谋。

李隆基看过杨国忠的奏报,十分震怒,未经三司审问,直接赐王鉷自尽。

王鉷认罪伏法,杨国忠因为检举有功,接管了王鉷担任的全部职务,趁势穷追不舍,数次向李隆基密奏李林甫与王鉷结党营私,借此让李隆基疏远李林甫。

李林甫非常痛恨杨国忠,却有心无力。正在李林甫疲于招架、无计可施的时候,大唐帝国的西南边陲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大唐的西南边陲有一个属国名曰南诏,国都阳苴咩城-今云南大理,即金庸先生笔下的南诏大理国,其国土包括今天的云南省,以及老挝和缅甸的北部地区。

姚州都督府是大唐在南诏境内设置的军事和行政机构,隶属剑南节度使。杨国忠举荐的姚州都督张虔陀,为人骄暴贪残,肆意妄为,残杀边民。

南诏国王阁罗凤害怕与大唐发生冲突,长期以来一直忍气吞声。

一次,阁罗凤携妻小赴姚州拜会张虔陀。张虔陀仗着自己是大唐天朝派驻南诏的大将,竟当着阁罗凤的面调戏其妻。

阁罗凤忍无可忍,派将军杨罗颠为专使,前往长安觐见大唐皇帝,控诉张虔陀的罪行。杨国忠出面替张虔陀开脱。李隆基对此事置之不理,敕令杨罗颠立刻离京。

杨罗颠返回南诏,向阁罗凤禀告唐廷蛮横无礼的态度。阁罗凤一怒之下亲率大军攻下姚州城,手刃姚州都督张虔陀。随后举兵北上,占据了越嵩-今四川西昌都督府辖下三十余个州县,在其地设“弄栋节度”,并入南诏版图。

剑南燃起硝烟,在京遥领剑南节度使的杨国忠,推荐其亲信—剑南采访使鲜于仲通为剑南节度副使,知节度事,领军平叛。

鲜于仲通本是成都大富豪,曾在杨国忠最落魄的时候给予其帮助。杨国忠发迹后,没有忘记鲜于仲通这位大恩人。杨国忠多次在李隆基面前举荐,鲜于仲通连连高升,从一个布衣商人升任至剑南道采访黜置使。

南诏国弱民贫,全部兵力不过两万。从来没有带过兵、打过仗的鲜于仲通率领七万大军从成都出发,浩浩荡荡向南进军。唐军一路之上势不可挡,很快收复嵩、姚两州,攻入南诏境内,前军逼近西洱河,距离南诏都城不足百里。

阁罗凤迫于唐军威势,慌忙派使者向鲜于仲通求和,表示只要唐军退兵,南诏愿意接受一切条件。鲜于仲通恃强凌弱,一心想着扫平南诏,立下千秋功业,回京向皇帝邀功请赏,断然拒绝了阁罗凤的停战请求。

阁罗凤被逼无奈,只得向吐蕃求援。

鲜于仲通在苍山下兵分两路,准备南北夹击,一举攻下南诏都城。南诏、吐蕃联军利用苍山有利地形,将唐军拦腰截为数断。一场原本势如破竹、唾手可得的胜利很快变成无法挽回的大溃败,六万唐军战死在苍山脚下,尸首堆满山谷。鲜于仲通带着两千残兵败将狼狈逃回成都。

鲜于仲通回到成都后,瞒报军情,将战败的原因归结为瘴气带来的疾病,同时广纳蜀中奇珍异宝,进献给杨国忠,请杨国忠出面在皇帝面前为自己说情。

杨国忠在李隆基面前为鲜于仲通说了不少好话,结果鲜于仲通不但没有被治罪,反而由剑南采访使升任京兆尹。

苍山之战后,南诏完全控制了大唐的嵩、姚两州,吐蕃趁机侵入金川,窥视成都,剑南形势紧迫,杨国忠作为剑南节度使,自然身负重任。

李林甫终于等到铲除杨国忠的天赐良机,上奏李隆基,大肆吹捧杨国忠的才能,请求派杨国忠赴镇平乱。

李隆基也认为杨国忠是平定南诏叛乱最佳人选,准李林甫所奏,敕令剑南节度使杨国忠入蜀平乱。

杨国忠此时才明白,身兼的官职并非越多越好,权力越大危险越大。

杨国忠知道自己不是领兵打仗的料,两军交战那是以命相拼,非同儿戏。散朝后,杨国忠跑到后*宫向李隆基推辞,杨贵妃也出面为其说情。

李隆基误以为杨国忠在自己面前故作谦虚,劝慰道:“爱卿只管放心去蜀地料理军务,待立下战功得胜回朝,朕为爱卿加官进爵。”

杨国忠推辞不过,只得硬着头皮率军出征,惴惴不安的离开了长安。

第七十八章 权相离世

天宝十一年秋,关中地区阴雨连绵,长安城中疫病流行。

杨国忠率军出发后不久,李林甫突然重病不起。庙堂上一下少了两位辅政大臣,朝政事务近乎瘫痪。有着百万人口的京城爆发疫病,一份份加急奏报堆在中书省无人处理,李隆基不得不派快马召杨国忠回京。

正率领大军行进在秦岭栈道上的杨国忠见到敕令,立即掉转马头奔回长安,一路上如沐春风,和出征时的心情迥然两异。

杨国忠回到长安,入宫觐见李隆基。

李隆基见到杨国忠,龙颜大悦,对其一番劝慰勉励,命其暂领中书令、右相之职。

随后杨国忠马不停蹄的前往李府,借探病之名探查李林甫的虚实。杨国忠来到李林甫病榻前,突然双腿一软跪在地上。李林甫见杨国忠跪在床前,挣扎着想要坐起来,却没有成功。杨国忠生怕李林甫心藏奸诈,不敢抬头正眼相看。

李林甫躺在病榻上,有气无力地对杨国忠说:“我是将死之人,我死后公当入相,请公善待我的儿孙,朝廷大事就托付于公了!”说罢,潸然泪下。

杨国忠慌忙推谢,惊出一身冷汗。

---分割线---

远在武威的李俶接到长安东宫派快马传来的急报,太子李亨身染重疾,请李俶即刻动身赶回长安。

李俶和郭旰两人轻车简从,一路快马加鞭赶往长安。

进入长安城,李俶没有回府休息,径直前往东宫,探视太子李亨。李隆基晚年推崇以仁孝治国,不管是便宜老爸还是亲老爸,面子上的事总得做好了。

李亨的病情两日前有所好转,已无大碍。

李俶在长安的王府中小住数日,拜会了老师李泌,以及刘晏、哥舒翰、高仙芝三位老朋友。

这一日,正准备收拾行李启程离京。

李林甫府上的管家突然前来求见,说是李相请广平王前往相府一叙。

李俶听闻最近长安街市上盛传,中书令李林甫身染重疾,恐不久于人世。李俶心里想:“人都快要死了,找我干嘛?难道临死想拉个垫背的不成。”

好奇心驱使李俶来到李府大门外,郭旰随行左右。李府还是十年前的李府,只是物是人非,府门外没有了披甲执戟的守卫,没有了络绎不绝的宾客。管家带着李俶走进内院,院中那株几十年树龄的木莲红衰翠减,几近枯死。

李俶命郭旰在屋外等候,独自一人走进李林甫的卧室,见卧榻上躺着一位病入膏肓、油尽灯枯的老人。

李林甫见到李俶,口中喃喃听不清说的什么,露在锦被外面的手指朝李俶动了动。

李俶走上前,对李林甫说:“不知相公找俶何事?”

李林甫突然紧紧的抓住李俶的手。

“相公!您这是?”李俶惊出一身冷汗。

“坐。”李林甫示意李俶坐到自己床前。

李俶忐忑不安的坐了下来。

李林甫突然变得清醒,笑着对李俶说:“我是将死之人,郡王何惧之有。”

李俶连忙解释道:“没,没有,李相说笑了。”

李林甫:“我李林甫舔居大唐首辅十九年,其间遇到对手无数,除了陛下,最看重的只有三个人:王忠嗣,郡王您,还有安禄山。”

“李相过奖了。”李俶有些受宠若惊。

李林甫:“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郡王不必谦虚。我死后,只有一件事放心不下,请,请郡王-”说到这里李林甫不住的咳嗽起来。

李俶连忙安慰道:“相公勿急,请慢慢说。”

李林甫:“我死之后,杨国忠必当入相,其人志大才疏,又与安禄山水火不容,不出三年,安禄山必然兴兵反唐。”

李俶点头示意。

李林甫:“如今能牵制安禄山者,只有郡王和朔方的郭子仪。”

李俶:“相公放心,俶已经着手准备。”

李林甫欣慰的点了点头:“好,不愧是你皇爷爷的嫡长孙。”

李林甫艰难的从枕边拿出一个木盒,交给李俶:“这里面有我为官数十年积蓄下来的二十万缗,送给郡王用于扩充军备。还有七宝匕首一把,也送给郡王。”

李俶打开木盒,里面果然有一把镶嵌了七颗宝石的匕首,做工十分精湛,整个大唐恐怕难有第二把。

李林甫:“朝中众臣都是阿谀谄媚之徒,不堪重用。我担任宰相期间,建立了一个遍布大唐十五道的秘密组织,名曰暗隼,这把七宝匕首,就是指挥暗隼的信物。”

李俶此刻十分惊讶,李林甫竟然把苦心经营多年“特务”组织拱手送到自己手中。

李林甫:“安禄山身边有一人名叫宋和。此人多次在安禄山面前建言,刺杀郡王、郭子仪、李光弼,郡王不可不防。”

“宋和?叶枫!”之前发生的几件诡异事情,李俶终于有些明白了。

天宝十一年十一月,做了十九年大唐宰相的李林甫在病痛的折磨中死去。

李林甫专权的十多年间,媚事左右,迎合上意,以固其宠;杜绝言路,掩蔽聪明,以成其奸;嫉贤妒能,排异胜己,以保其位;屡起大狱,诛逐良臣,以张其势。众多有才干的正直大臣遭到排挤贬谪,无数钻营拍马的小人佞臣受到提拔重用,从朝廷到地方的各级官员无不贪欲腐败、结党营私,民间积怨日久,为几年后发生的安史之乱种下祸根。

天宝十二年正月,李林甫尸骨未寒,杨国忠经过精心策划,状告李林甫勾结阿布思谋反。李林甫的女婿谏议大夫杨齐宣担心受到牵连,按照杨国忠的授意出了证言。

李隆基下诏削去李林甫所有官爵,子孙中有官职者除名,家产没收充公,三族之内全部流放岭南、黔中。

杨国忠还不解气,派人掘开李林甫的坟墓,劈开棺材,挖出李林甫口中的珠玉,剥下金紫朝服,另用小棺按庶人的仪式埋葬。

生前权倾朝野的李林甫,死后却落了个众叛亲离的悲惨下场。祸国殃民的李林甫最终自食其果,败在同样祸国殃民的杨国忠手里。上天借杨国忠之手惩罚了李林甫,却让大唐帝国继续走向深渊。

第七十九章 暗隼组织

李俶返回武威,一行人夜宿天水郡城上邽。

客栈房内,李俶取出李林甫送给自己木盒,从盒内拿出的那把七宝匕首。这把匕首除了做工精湛外,其锋刃的形状也十分奇特,细长的刀刃呈S形,刃背上有几个小齿,刀鞘上镶嵌着七颗价值连城的宝石。李俶仔细端详了半天,心中暗想:“李林甫啊李林甫,你送我这把匕首,告诉我是指挥暗隼的信物,可是我去哪儿找你的暗隼?”

李俶将匕首放回木盒,取出盒内的钱庄号票。李俶逐一清点,一共是二十万又一千五百缗。其中包括二十张一万缗的号票,出自长安城内最大的裕丰钱庄,另外十五张一百缗的号票,出自分散在全国各地的十五家不知名钱庄。

“李林甫做了十九年的大唐首辅,积蓄不过二十余万缗,其人虽坏得令人咬牙切齿,但至少不是个贪官。李林甫担任宰相的近二十年间,对上能够得到明皇李隆基的信任,对下能镇住一代枭雄安禄山,中间把太子李亨压得毫无还手之力。”

李俶想着想着,突然注意到那十五张一百缗号票上的钱庄地址:关内道咸阳、陇右道武威,河东道晋阳、河北道信都、山南东道襄阳、淮南道江都、江南西道豫章、……李俶眼前一亮,恍然大悟,明白了其中的玄机。

李俶心中暗想:“李林甫这老家伙,临死前还给我出一道哑谜。猜不透这谜底,也就别想得到暗隼组织。”

李俶回到武威,找出那张武威聚丰钱庄开出的一百缗号票。武威城内有大小二十余家钱庄,聚丰钱庄在其中默默无闻。

李俶和贺拔楚岳来到位于鼓楼后街的聚丰钱庄,拿出那张一百缗号票,交给柜台掌柜。

掌柜接过号票看了看,对李俶和贺拔楚岳说:“两位请稍后。”

李俶有意将七宝匕首握在手中,心中暗想:“有门!”

掌柜进了内房不多时便出来,兑给李俶一百缗银钱,笑着说:“欢迎下次光顾!”

李俶看着面前的一百缗银钱,心有不甘的问:“掌柜是否忘了什么?”

掌柜笑道:“这位公子真会说笑,钱票两清,欢迎下次光顾!”

贺拔楚岳见状对李俶说:“公子,我们回去吧。”

回到王府,贺拔楚岳问李俶:“郡王今日专程前往聚丰钱庄,除了兑取一百缗钱,还有特殊目的吧。”

李俶将暗隼之事告诉贺拔楚岳,并问:“以明山推测,是俶搞错了?”

贺拔楚岳想了想,回答:“郡王勿要心急,且看今晚。”

当晚亥时后,李俶和贺拔楚岳在后花园中赏月。贺拔楚岳有意调开了守卫后花园的侍卫。

一个蒙面黑衣人突然出现在李俶面前。

贺拔楚岳拔出长剑指着黑衣人。

黑衣人开口道:“郡王勿惊,请郡王将七宝匕首交给严某查验。”

李俶将七宝匕首交给黑衣人。

黑衣人接过七宝匕首,拔出刀刃,从怀中取出另一个刀鞘,刀刃犹如钥匙一般的插入刀鞘,发出咔咔的响声。

李俶看在眼里,心中不禁感叹:“好精秒的设计!”

黑衣人将七宝匕首交还李俶,单膝跪地道:“在下严放,是陇右道暗隼头领,今日见到联络信物,来此听候主上差遣。”

李俶:“起来说话,可否取下面巾。”

严放起身看了看李俶身边的贺拔楚岳。

李俶:“明山,收起剑。这位是俶的兄弟贺拔明山。从今日起,俶把七宝匕首交给明山。”

严放摘下面巾。李俶见到一个四十岁左右中年男子,面貌平常。

李俶问严放:“暗隼在陇右有多少人?”

严放:“听用九,密探五十,杀手七。”

李俶:“全国呢?”

严放:“属下不知。属下只负责陇右,与其他各道没有任何联系。”

“好严密的组织!”李俶心中暗自叹道。李俶看了看严放,突然问:“本王在武威的这几年,你们没有少打本王的主意吧。”

严放连忙跪地请罪:“属下只是执行命令,请郡王降罪。”

李俶扶起严放:“俶开个玩笑,严壮士不必当真。”

严放站起身,低头抱拳道:“郡王有事尽管差遣。”

李俶:“今日俶只想与严壮士见个面,认识一下。日后如有差遣,明山会与你联系。”

严放:“属下遵命。”

李俶把严放请进节堂,向其了解暗隼组织的详细情况。

暗隼组织在全国有十五个分部,各分部头领直接听命于七宝匕首的主人。各分部以所经营的钱庄为掩护,同时通过钱庄收入维持日常运转。

陇右暗隼的成员分为三类:听用、密探、杀手。九名听用指的是聚丰钱庄的掌柜、伙计,五十个密探包括分布在陇右的商人、府县衙门里的低级官员、军和守捉的低级军官、甚至还有寺庙的主持。七名杀手直接听命于严放,他们大多是游侠出身,经过李林甫亲自挑选,之前在达化暗杀陇右采访使张宝臣的黑狼就是其中之一。

李俶将七宝匕首和十五张号票交给贺拔楚岳,命其前往京畿、关内、河东、河北、都畿、河南六道,联络当地的暗隼组织头领。

两个月后,贺拔楚岳返回武威复命,六道的暗隼组织头领均已联络会面,全部听从七宝匕首主人的号令。贺拔楚岳特意将安禄山统辖的河北、河东两道的情况向李俶详细说明。

河北道的暗隼分部在信都郡高合钱庄,头领姓林名道安,手下有九十六人,其中二十四人在安禄山辖下的范阳、平卢两镇担任军政职务。有一名代号“老鹰”的密探就潜伏在安禄山身边,参赞军事宋和多次向安禄山提出暗杀郭子仪的情报便是此人向李林甫报告的。

河东道的暗隼分部在晋阳郡金葵钱庄,头领姓元名洪志,手下有八十人,其中十六人在河东节度使府及辖下各军任职。

听完贺拔楚岳的汇报,李俶显得十分兴奋,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能够及时了解对手的一举一动,胜算增加了许多。

贺拔楚岳双手将七宝匕首交还李俶。

李俶有些意外:“俶已将此物授予明山,明山何故要交还于俶?”

贺拔楚岳单膝跪地:“两个月来楚岳走访河北、河东、河南,深感此物力量之大,楚岳不敢领授,请郡王亲自保管。”

李俶扶起贺拔楚岳,将七宝匕首交回其手中,笑道:“不必如此,俶对明山绝对信任。”

暗隼组织遍布大唐十五道,有这把七宝匕首在手,随时可以呼风唤雨,要找谁,或是要杀谁,可以说易如反掌。如果贺拔楚岳借此做些份外之事,李俶根本不会知道。

第八十章 西域之行

怛逻斯战后,大唐帝国在西域的军事实力大为减弱。大食皇帝阿拔斯经此一战,知道大唐这个对手不好惹,打消了继续东进的想法,将呼罗姗铁骑召回国内,只在石、康两国驻留少量兵力,以彰示其军事存在。

西域诸国或转投大食,或依附吐蕃,或各自为政,地区局势变得纷乱复杂。广阔的草原戈壁上,马贼横行肆虐,不只杀人越货,还公然洗劫城镇。

为了尽快恢复大唐在安西地区的军事实力,李俶接任安西四镇节度使、北庭都护后,着手从赤水、大斗两军选调精骑五千,加上河西突骑三千、西凉狼骑一千五百,由章仇瑾瑜、李晟、皇甫敬、哥舒曜、马重英率领,分批调往龟兹,加强安西四镇的军事力量。

李晟临行前,来到都督府向李俶辞行。

李俶对李晟说:“俶的节度使亲骑请良器一并带走。”

李晟抱拳道:“晟领命,晟在龟兹静候郡王。”→文·冇·人·冇·书·冇·屋←

李俶故作不解:“我何时说过要去龟兹?”

李晟也不解释:“请让子明留下与郡王同行。”

李俶笑道:“行!”

“晟告辞,郡王一路保重。”

看着李晟的背影,李俶心中感叹:我心中这点小算盘瞒不过良器。

李俶打算待到大军离开后,微服前往龟兹,暗访沿途州县,了解西域的风土人情。武威到龟兹路途遥远,途中需要穿越八百里大沙海,环境恶劣,加上安西地区匪寇横行,危机四伏。

李俶的想法遭到裴遵庆的强烈反对。在李俶再三坚持下,裴遵庆做出让步,提出与李俶同行,并让郭旰、贺拔楚岳、哥舒曜、王霆四人随行护卫。

李俶与裴遵庆、郭旰、贺拔楚岳、哥舒曜、王霆、刘德顺一行七人离开武威,沿丝绸之路向西进发。一路上的所见所闻,令李俶不免有些自鸣得意。经过几年时间的发展,河西社会安定,百姓生活富足,丝路上商队川流不息,到处是繁荣祥和的景象。

从武威出发的第九天,李俶一行到达瓜州晋昌郡。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上百只商队滞留晋昌,城内客栈爆满。贺拔楚岳和刘德顺走遍全城客栈,没找到一间空房。

郭旰提议去晋昌太守府。李俶不想暴露身份,没有同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