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中唐群英-第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豫示意刘德顺住口,问范东馥:“颜公安葬的可是常山太守颜杲卿之子颜季明?”
范东馥回答:“正是。”
李豫:“请县令引我前往祭奠。”
范东馥有些迟疑:“这个,殿下远道而来,下官还是先迎殿下入府休息吧。”
李豫:“无妨,先去东郊墓地。”
李豫跟随范东馥来到城东山岗,路边有几座不久前新垒的坟茔,墓碑上的刻着每个人的名字,河东村王四、南港村赵六、府军校尉石大虎,字体方正,横轻竖重,笔力圆厚,庄严雄浑。李豫抬头放眼环顾山岗四周,类似这样新垒的坟茔足有上千座。
刘德顺心中害怕,脚步有些乱。
范东馥向李豫介绍:“这里埋葬的是半年前,平原之战捐躯的三千将士。”
李豫肃然起敬,面对众多坟茔俯首相拜。
李豫跟随范东馥来到墓地深处,远远看见一位身穿孝服、略显臃肿的长者,正蹲在一座新坟前焚烧纸钱。李豫缓步上前,准备点香拜祭,无意间看到香案上放着一篇墨迹未干的文稿。李豫刚读了数行,心中无不震撼。
整篇文稿一气呵成,笔势雄奇,苍劲流畅,不计工拙,英风烈气现于笔端,待李豫读到“土门既开,凶威大蹙。贼臣不救,孤城围逼。父陷子死,巢倾卵覆。天不悔祸,谁为荼毒。”一股悲愤的心情油然而生。
李豫认得,眼前的文稿正是中国书法史上仅次于王羲之《兰亭集序》,有“天下第二行书”之称的颜真卿《祭侄文稿》。《兰亭集序》从唐朝初年后便下落不明,据说陪葬于唐太宗李世民的昭陵。《祭侄文稿》流传百世,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堪为国宝。
颜真卿似乎没有注意到李豫等人到来,继续蹲在地上烧着纸钱。
刘德顺大声质问:“姓颜的,你眼中还有当朝太子吗!”
李豫连忙制止道:“不得无礼!”
颜真卿站起身,擦干眼泪,拱手拜道:“微臣见过太子殿下。”
“颜公不必多礼。”李豫第一眼见到颜真卿,便留下深刻印象。颜真卿年逾五十、身高六尺,人如其字,刚正端直。
李豫对颜真卿说:“令兄和令侄举义常山,死守孤城与叛军血战,精忠报国,是为我等楷模。”
颜真卿:“多谢殿下褒扬。”颜真卿在李豫这位大唐太子面前,有礼有节,不卑不亢,没有丝毫阿谀谄媚之举。
李豫亲手焚香,来到颜季明的墓前祭拜,令颜真卿十分感动。
祭拜结束,颜真卿引领李豫返回平原城。李择交率领平原守将和琳、徐浩、马相如、高抗朗出城相迎。
李豫到达平原的第二天,河北节度使李光弼的副将田神玉来到平原。
田神玉见过李豫、颜真卿、白孝德,说明来意。鉴于河北南线吃紧,李光弼准备在河北北线发动攻势,力图争取主动,挽回战局。李光弼命部将田神功,进攻盘踞在恒州的张忠志。李光弼亲率唐军主力进攻退守贝州的史思明,请颜真卿出兵配合。
田神玉对李豫说:“李将军得知太子殿下到了平原,特命末将前来请示。”
田神玉是李光弼帐下大将田神功的弟弟。当时通讯手段落后,李光弼远在信都,不可能这么快便知道李豫到了平原。田神玉这么说,算是随机应变,给李豫一个台阶下。
李豫:“有劳田将军回去告诉光弼,此战由他全权指挥,豫率军在贝州等他。”李豫听到田神功、田神玉的名字,很自然的想到让自己惨败的燕军大将田承嗣,不免心有余悸。
田神玉:“末将领命。”
田神玉返回信都向李光弼复命。李豫与颜真卿商定具体作战部署。颜真卿留守平原城,保境安民,提供后勤补给。李豫率领王震、白孝德、李择交共两万四千步骑进军贝州。
田神功遵从李光弼将令,率两万唐军进攻盘踞在恒州的张忠志。
张忠志骁勇善战,手下有两万燕军精锐,双方势均力敌。田神功与张忠志交战半月,互有胜败,战事陷入胶着状态。
刚刚赴任河东节度使的仆固怀恩得知河北战况,不顾太原尹、北都留守辛云京的反对,率军东出土门,与田神功合力进攻张忠志。
恒州的燕军在仆固怀恩和田神功两路唐军夹攻下,接连溃败,张忠志无路可逃,开城向田神功投降。
河北战乱未平,李亨为了笼络燕军旧部,任命张忠志为成德节度使,赐国姓李,名宝臣,统领恒、赵、深、定、易五州兵马。
第百五十三章 永王东巡
永王李璘是唐玄宗李隆基第十六子,唐肃宗李亨的亲弟弟。李璘少年时聪敏好学,才华横溢,文武双全,面貌更是继承了李隆基少年时的英姿。
安史之乱后,李隆基逃到西蜀避祸,李亨在灵武擅立称帝,多少有些名不正言不顺。年少气盛的李璘心中一直不服。李璘时任荆州大都督,管控荆楚富庶之地。李亨为了笼络李璘,任其为山南、江西、岭南、黔中四道节度使。
张皇后和李辅国一个主内一个主外,蒙蔽圣听,把朝政搞得乌烟瘴气。李璘多次上疏李亨,指出**干政、宦官乱朝之祸。张皇后和李辅国怀恨在心,意欲除掉李璘。李辅国指使江南东道采访使、吴郡太守李希言上奏,诬告李璘佣兵自立,欲图谋反。
肃宗听从李辅国的建议,派遣内侍元牟为中使前往荆州,传达谕令,命李璘入蜀陪伴太上皇。元牟按李辅国事先设计,将李希言的奏疏交给李璘过目,怂恿李璘举兵讨伐李希言。
元牟故意对李璘说:“圣人不念亲情,连自己亲生儿子齐王都给杀了,您这个当弟弟的一旦失了兵权,怕是难逃一劫。”
李璘听了元牟之言,召来江陵长史高适,永王府幕僚薛镠、李台卿、韦子春、刘巨鳞商议对策。高适,字达夫,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其诗作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
高适一眼看出永王李璘有对抗起兵朝廷之意,借口生病偷偷离开江陵,投奔李亨。高适向李亨详细介绍了江东形势,说明李璘起兵必败。
李璘的长子襄阳郡王李儆潞谜剑蚶瞽U建议利用手中的兵权,挥师东进夺取江东,只要江南半壁江山在手,足以和朝廷分庭抗礼。
李璘决心率军东进收取江东,起兵之前,一面征集船只建造楼船,一面大肆招募和笼络人才。李璘得知李白正在庐山屏风叠隐居,派心腹谋士韦子春三次上山,以平定安史之乱、复兴大业为名,邀请李白下山。
几年前在陇右,李豫曾经邀请李白入府担任幕僚,当时天下承平,李白没有答应。安禄山发动叛乱后,李白心系天下,渴望有机会驰骋沙场,匡扶社稷,于是应邀下庐山,入永王军中担任幕僚。李白下山前,夫人宗氏曾竭力劝阻,指出永王居心不良,不可相助,李白没有听从。
李白下山后,写下组诗《永王东巡歌》。《永王东巡歌》记录了永王李璘军队东下的情况,赞颂了永王的“功绩”,抒发了李白的“远大抱负”,表现出向往和平的愿望和爱国爱民的热情。
李璘命大将浑惟明为先锋,季广琛、高仙琦为副,引舟师顺江东下,载甲兵五千到达广陵。江南东道采访使李希言见状,以平级的口气修书给李璘,质问其擅自引兵入江东是何用意。
永王李璘大怒,命大将浑惟明进攻李希言。
李希言慌忙之中,派吴郡司马元景曜和丹徒太守阎敬之率军抵挡。结果李希言军大败,阎敬之被杀,元景曜投降。荆楚军很快控制了江南东道的大部分州郡。
李璘雄心勃勃,命大将季广琛准备船只,准备过江“收复”扬州,打通北上平乱的道路。
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淮南道采访使李成式,派大将李承庆率水军出战。两军在扬子江上展开激战,结果李成式军大败,李承庆向季广琛投降。荆楚军连战连胜,声势浩大,江淮震动。
江南军情传到长安,李亨下诏,削去李璘永王爵位,命河南招讨判官李铣统军南下,协助李成式讨伐李璘。李亨听从高适建议,新设淮南节度使,领广陵等十二郡,以高适为节度使;又置淮南西道节度使,领汝南等五郡,以来瑱为节度使。
李铣率领数千兵马,驻扎在扬子。李成式命判官裴茂率兵三千,驻扎在瓜步。
裴茂这个人非常有心计,为了壮大声势,制作了许多旗帜,插遍长江沿岸。
李璘登上丹徒城楼,望见大江北岸旌旗遍布,以为李成式军声势浩大,心中产生恐惧。
裴茂从军中挑选荆楚籍的兵士,派小船送他们过江,潜入丹徒的荆楚军中散布谣言,说河北叛军已被朝廷剿灭,唐军二十万大军分兵两路,一路南下扬州与李璘决战,另一路直取荆楚,抄李璘的老窝。
李璘的部将季广琛起了私心,想为自己留条后路,于是秘密召集手下诸将说:“我们跟从永王到此,目前形势严峻,如不早图出路,除了战败身死,还会永远成为叛逆之臣。”
不到十天时间,荆楚军中流言四起,将士们人心惶惶。季广琛与部将率军过江逃到扬州,浑惟明逃往江宁,冯季康逃往白沙。
李璘一夜之间成了孤家寡人,对着薛镠、李台卿、韦子春、刘巨鳞四人骂道:“你们,当初就是你们鼓动本王率军东下,如今落到这步田地,你们说怎么办!”
李璘的长子襄阳郡王李娜吮湛诓谎裕纬雠褰R唤I绷搜﹂H,怒道:“无用的书生!”
李台卿、韦子春、刘巨鳞见状吓得起身要跑。
李〔缴锨埃崩钐ㄇ洹⒘蹙蘖鄱耍瞽U制止住李ぷ哟悍讲沤男姨油选
李盼蓝踊に屠瞽U上船,逃离丹徒,西行返回荆州途中,传来淮南西道节度使来瑱率军攻占了鄂州的消息。永王李璘只得从湖口向南,经彭蠡湖,沿赣水逆流而上,打算南逃广州,割据岭南五府。
江南西道采访使皇甫侁派兵拦截,生擒永王李璘和襄阳郡王李
至德二年二月二十日,皇甫侁亲自来到豫章府狱,秘密处决了永王李璘,将其子李凹揖焓搜核统ぐ病
李亨得知弟弟被杀,在群臣面前大发雷霆:“皇甫侁既然俘获我弟,为何不送来而擅自杀之?即刻拟诏,罢免皇甫侁江南西道采访使之职。”
皇甫侁擒获永王李璘本是大功一件,以他的身份秘密处决永王李璘,绝对没有那个胆量。除非暗中得到了某人的指示,到底是谁指使皇甫侁杀死永王李璘?其中的嫌疑人不外乎张皇后、李辅国,以及皇帝李亨本人。
永王李璘兵败后,李白也获罪下浔阳狱,被判流放夜郎,途中行至巫山遇赦。
第百五十四章 收复河北(上)
李光弼率四万唐军主力从信都南下,行至东漳水上的野水渡,与史思明的燕军隔河相对。东漳水本是漳河支流,进入秋季后久旱无雨,河水水深只没过膝盖。
两军隔河相持了一天,李光弼下令将中军大营移到野水渡北十里的石牌镇,命令部将雍希颢率所部一千兵士留下守卫渡口营地。
李光弼临走时特别嘱咐雍希颢:“史思明帐下有两员骁勇难挡的猛将,一个叫高庭晖,一个叫李日越。今夜,史思明必然派其中一人前来劫营。我现在去石牌镇,你们在此等候。叛军如果前来,你们无须跟他们交战。叛将如果询问本将,你可照实回答。叛将要是投降,就立刻带他来见我。”
雍希颢自然不明白李光弼的意思,心中嘀咕:看来这李光弼人还没老,脑子就糊涂了,敌将既然骁勇难挡,怎么可能仗还没打就乖乖投降。雍希颢不便多问,只得遵命。
当夜,史思明果然召来帐下悍将李日越,命其率五百精骑前去野水渡劫营。
史思明告诫李日越:“李光弼善于守城,不善野战。如今唐军驻兵于野外,要活捉李光弼有如探囊取物。你今夜率五百精骑前去劫营,务必将其擒来,若擒不到,你也不必回来见我。”
李日越率军涉水过河,来到唐军大营外,见唐军早有准备。李日越立马喝问道:“李将军在何处?叫他出来答话。”
雍希颢回答:“李将军昨夜已将中军大营移到十里外的石牌镇!”
李日越继续问:“营里有多少人?”
雍希颢据实而答:“一千人。”
李日越又问:“将领是谁?”
雍希颢报上自己的名字。李日越沉吟良久。
见燕将没有回答,雍希颢随即反问:“将军姓李还是姓高?”
李日越回答:“姓李!”
雍希颢笑着说:“想必是李日越李将军,末将久仰将军大名。李光弼将军临行前嘱咐末将,知将军平素忠心耿耿,为形势所迫方才跟随反贼史思明,末将奉李光弼将军之令在此迎候将军多时。”
李日越见雍希颢并无敌意,又很理解自己的处境,想起临行前史思明“捉不到李光弼就不必回来见我”的话,对部下说:“今夜捉不到李光弼,就算抓了雍希颢回去,大家还是难逃一死,不如向唐军投降。”
李日越的部下纷纷表示同意。李日越命将士放下手中兵器,五百燕军骁骑向一千唐军步兵投降。
雍希颢出营相迎,并按照李光弼先前嘱咐,带着李日越前往石牌镇的唐军中军大营。
李光弼见到李日越,亲手将佩刀和混天镋交还李日越,命其继续统领所部骑兵。
李日越见李光弼对其推心置腹,十分感动,自告奋勇要写信劝好友高庭晖来投。
李光弼笑着对李日越说:“不必了。不出三日,高庭晖自会率兵来投。”
过了三天,高庭晖果然率部来投。
李光弼将李日越和高庭晖留在身边,命二人继续执掌兵权。李光弼奏请朝廷赦免李日越、高庭晖先前之罪,分别授予左右领军卫将军官职。
唐军众将对李光弼不费一兵一卒,就收降了史思明手下两员猛将,百思不得其解。
李光弼为众将解惑:“史思明说我只会守城,不能野战。我命大军进驻野水渡,史思明以为我进了圈套,必然派遣勇将来偷袭。因为我及时离开,李日越找不到我,自然不敢回去交令,除投诚之外无路可走。高庭晖的才智和骁勇都胜过李日越,见李日越在我这里受重用,必然率部来投。他们当初跟随反贼史思明,实在是形势所迫,并非真心。”
众将听了李光弼的解释,无不叹服。
燕军未战先损两员猛将,军心动摇。史思明又急又气,下令全军退守贝州州城清河。清河位于东漳水、永济渠之间,易守难攻。李光弼没有率军兵临清河城下,派人在东漳水上搭建三座木桥,供大军通行。
李豫率领两万唐军沿永济渠向西进军,收复历亭,兵至武城。
朱希彩博平兵败后,率军撤到武城。俗话说冤家路窄,退守武城的朱希彩再次与李豫、白孝德相遇。朱希彩见识过白孝德、郝廷玉之勇,龟缩城内,不敢出城迎战。
李豫下令,命李择交、王震、王霆、白孝德率军攻城。
唐军在武城城下与燕军激战两日,朱希彩心生畏惧,连夜弃城西逃,唐军收复武城。
仆固怀恩率领豹骑从恒州南下,长途奔袭两百里,收复清河西面的巨鹿。唐军从北、东、西三个方向对贝州州城清河形成合围之势。
史思明把最后的希望寄托在六千渔阳铁骑身上。渔阳铁骑是史思明帐下最精锐的部队,直接听命于史思明,这支骑兵在与奚和契丹的交战中曾经百战百胜,令敌人闻风丧胆。
史思明亲率渔阳铁骑,出城袭击唐军在城北的营地。
李光弼早有准备,命帐下大将,骁骑将军李怀光、中郎将辛京杲率领八千回纥铁骑,潜伏在营地两侧,伺机而出。史思明率军攻入唐营,发现中计,正要调头回撤。李怀光、辛京杲率领回纥铁骑突然杀出,两军一万余骑在清河城北的开阔地带展开激战。
李怀光手执横刀迎战史思明,两人在马上战了三十个回合,史思明自知不敌李怀光,命李立节殿后,自己率军回撤清河。李立节与李怀光交战二十回合,被李怀光斩落马下,当场毙命。
董秦、白元光、侯仲庄率三千唐骑在史思明回撤途中设伏阻击,史思明大败而逃,率一千残兵败将逃回清河。
侥幸捡回一条命的史思明无心再战,在宋和建议下,率军连夜撤往魏州。
次日天明,李光弼、李豫、仆固怀恩率北、东、西三路唐军兵临清河城下,燕军贝州守将李怀仙开城投降,唐军兵不血刃收复贝州。
李豫率军进入清河,李光弼率众将在贝州太守府门外迎接。
拒马河一别转眼已经一年有余,与曾经的部下兼故友李光弼重逢,李豫的心情十分兴奋和激动。
李光弼将李豫请入太守府,依次向李豫介绍帐下诸将。
李光弼帐下可谓人才济济,大将李怀光、田神功、董秦、白孝德、辛京杲,副将荔非元礼、郝廷玉、李国臣、田神玉、张伯仪、白元光、陈利贞、侯仲庄、柏良器、乌承玼,加上不久前刚收服的燕军悍将李日越、高庭晖,皆是能征善战之士。
第百五十五章 收复河北(中)
贝州太守府,李豫与李光弼促膝长谈。
李豫对李光弼说:“眼下史思明败走魏州,魏州之东有黄河阻隔,西有薛嵩、马燧,南有卫伯玉、鲁炅,我军不如乘胜追击,全歼史思明于南逃之路,不知将军以为如何?”
李光弼回答:“兵法有云:穷寇勿迫。史思明、田承嗣都是凶悍之徒,不可逼急了他们。”
李豫点头表示赞同。交谈中,李豫对郝廷玉赞不绝口。
李光弼得知独孤云为掩护李豫突围战死沙场,主动向李豫推荐自己的爱将郝廷玉。
李豫笑道:“我与光弼一年多未见,怎能刚见面就拆将军的墙角。”
李光弼笑道:“殿下玩笑。”
李豫推辞说:“君子不夺人所爱,将军好意豫心领了。”
李光弼:“贼首安禄山、史思明帐下曾有‘六虎’,蔡希德、安守忠、李归仁、崔乾佑、田承嗣、尹子奇。现今末将帐下也有‘六虎’,李怀光、田神功、董秦、白孝德、辛京杲、郝廷玉,其中怀光和廷玉二人都是少年英豪。如果殿下想要怀光,说什么末将也不会给。”
李豫好奇的问:“李怀光果真有如此厉害!?”李豫刚见过李怀光,对其印象十分深刻。李怀光是靺鞨族人,相貌与中原人有所差别,身长六尺有六,长得十分魁梧彪悍。
李光弼:“怀光年仅二十八岁,统领河北上万精骑,是末将身边最得力的助手。廷玉与怀光同年,骁勇有余而谋略稍逊,殿下就将其留在身边吧。”
李豫见李光弼盛情难却,不再推辞。
燕军贝州之败后,所控之地只剩下魏、博、洺、邢四州,兵马不过六万。史思明在唐军南北西三面夹击之下,困守于魏州弹丸之地。
史思明见大势已去,又得知部将张忠志投降唐廷后,被任命为成德节度使,于是准备派使者送降书给李豫,召来宋和命其代书。
宋和知道史思明投降,自己会落在李豫手里,绝对没有好下场。就算李豫不计前嫌,开恩放过自己,仆固怀恩也不会善罢甘休。
大约一年前,宋和见仆固怀恩是蕃人,且勇不可挡,曾向安庆绪献计,抓来仆固怀恩的家人,要挟其投靠燕军。仆固怀恩不肯就范。安庆绪命宋和杀了仆固怀恩一家四十余口。如此灭门深仇,仆固怀恩决然不会放过宋和。
宋和对史思明说:“陛下与张忠志不同。张忠志不过是陛下帐下一将,向唐军投降,可以继续做他的将军。天无二日,国无二君,陛下向唐廷投降,李唐皇帝猜忌多疑,决然不会放过陛下。”
史思明觉得宋和说得在理,问:“朕该怎么办?”
宋和:“为今之计,只有放手一搏,突出重围,尚有一线生机。”
史思明叹道:“唐军大将李光弼实在不好对付,想要突围谈何容易。”
宋和:“陛下圣明,李光弼确实是我军的最大威胁。要扭转目前的不利局面,唯有派死士刺杀李光弼。趁唐军混乱之机,陛下可向北突围,寻求东山再起的机会。”
史思明穷途末路,只得听从宋和之计,命其立刻动手,派杀手刺杀李光弼。
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四名身穿夜行衣的刺客,悄然无息的潜入魏州城北唐军大营,直奔中军大帐而去。
河北节度使行营中军大帐,李光弼正坐在灯下看书,裨将乌承玼执剑侍立一旁。
“什么人!”乌承玼突然拔剑冲出帅帐。
两名刺客故意出现在帐外,吸引卫士注意。另两名刺客从大帐背后割开帷帐,潜入帐中,行刺李光弼。
李光弼行伍出身,刀剑从不离身,与两名刺客打斗起来,三招便将其中一名刺客击伤。刺客不敢恋战,向李光弼抛出三枚暗器,纵身消失在漆黑的夜色中。李光弼躲过两枚暗器,另一枚扎入左上臂。
乌承玼听到声响,转身返回帐中,见李光弼身中暗器,已经晕厥过去。乌承玼拔出暗器,见伤口发黑,知道刺客在暗器上下了毒,不顾危险用嘴吸出伤口内的毒血。
李光弼中毒后昏迷不醒,随军医官束手无策。
李豫得知李光弼遇刺中毒,连忙带着孙远瑛前往探望。
孙远瑛为李光弼把脉,看过伤口,对李豫说:“李将军心脉微弱,身中之毒名见血封喉。此毒取自交州一种名叫箭毒木的树汁,毒性剧烈,中毒者全身麻痹,血液凝固。多亏乌将军为其吸出大部分毒血,否则就是华佗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