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柳传志的商海人生-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郑板桥有副对联说得好:“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那些竹子,挺着身,虚着心,枝枝伸展,叶叶低垂,在月光下影影绰绰地印在地上,有一派“竹影扫阶尘不动”的意境。竹和梅,尚且知道虚心的力量,何况是青少年呢?人这一生,不怕低头,怕的是低下去,再也没有勇气抬起头来。有时,低头也是一种气度,一种砺练,一种智慧,虚心地向别人学习,才会成长为笑到最后的人。
第239章 谦让是一种高尚的品德
谦让是一种修养和一种美德,谦让有着海纳百川的大度,有着看花开花落的旷达,青少年在生活中有了谦让,就拥有了清风拂面的温馨,也就拥有了快乐的生活和将来的成功。
谦让对青少年而言是一种爱,它恭逊退让,往往能让彼此的隔阂化为乌有,它能让相互的关系和谐融洽,它能消除彼此的顾忌,增进相互间的了解,它如同一把闪闪发光的钥匙、它是一种清澈柔润的调剂,使人与人更快乐的相处。
谦让的故事
谦让是一种自信。它不人云亦云,不颠倒黑白,不唯唯诺诺,它不惧胁迫,心如磐石,在是非曲直面前从不让步,它不奴颜婢膝,不诚惶诚恐,它无私无畏,光明磊落。在奸毒邪恶面前义正词严,卑下怯懦者不会谦让。
谦让是一种乐观,它并不害怕自己做一会荒原,因为它懂得,只要肯于开拓,荒原也会变成沃野,它并不害怕自己做一回小草,因为它明晓,只要肯蓬勃生长,小草也照样能够编织斑斓绚丽的大地,它并不害怕自己做一次小溪,小溪照样能汇聚成浩荡恢弘的大江大河,虽然自己超过的只是崎岖的山间小道,可在勇往直前的征途中,却能冲走一块又一块拦路石,去润泽万物,充分显示出生命的意义,沮丧沉沦者不会谦让。
谦让是一种生机,你看,哗哗流淌的溪水倾注了万丈深潭,水总是往低处流,正是因为深潭的谦恭低下,那深潭便拥有了浑厚的力量。你听,山谷中郁郁葱葱的树木喁喁而语,高处往往不胜寒,正因为山谷的谦恭喜低下,那低谷便拥有了真正的伟岸,高高在上者不会有谦让的品德。
鲁国人孔融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文学家,他幼时不但非常聪明,而且还是一个非常注重兄弟之情、知书达理互助友爱的典型。
在四岁孔融时,常常和他的哥哥们一块吃梨。每次,孔融都是拿一个最小的梨子。有一次,他父亲看见了,问道:“你为什么总是拿小的而不拿个大的吃呢?”孔融说:“我年龄最小是弟弟,应该吃小的,大的应当给哥哥吃。”
孔融自小就懂得兄弟姐妹间要相互礼让的道理。孔融让梨的故事也就流传千载,友爱谦让的典范。
有这样一则小故事:美国拳王乔路易在拳坛所向无敌。一次,他和朋友一起开车出去游玩,途中因前方出现异常情况,他不得不急刹车。不料后面的车因尾随太紧两辆车有了一点轻微碰撞。后面的司机怒气冲冲地跳下车来,嫌他刹车太急,然后又大骂乔路易驾驶技术有问题,并挥动双拳,有想把对方打个稀巴烂的架式。乔路易自始至终都在道歉,直到那个司机骂得没趣了,扬长而去。乔路易的朋友事不解地问他:“那人如此无理取闹,你为什么不好好揍他一顿?又不是打不过他,你可是专业拳击手啊。”乔路易听后认真地说:“若有人侮辱了帕瓦罗蒂,帕瓦罗蒂是否就应给别人高歌一曲呢?”
事实上,以乔路易的实力,只需不重的一拳,就可以给那个蛮不讲理的人一个深刻的教训,可是他并没有这样做,只是一个劲的道歉,以忍让的人格力量去感化对方。俗话说的好:“退一步海阔天空。”能够忍让别人是一个人很可贵的品质。
谦让是一个人豁达的挚爱,如同一弘清泉浇灭艾怨嫉妒之火。可以化冲突为详和,化干戈为玉帛。谦让又是一种高尚的品德。若别人冲撞了你,内心也会感到不安。你以忍让待人,自然会得到别人的理解与拥戴。忍让还是一种深厚的涵养,它是一种善待生活、善待别人的境界,能陶冶人的情操,带给你心灵的恬淡和宁静。它不但可以改善自己与社会的关系,还可使自己的心灵得到慰藉与升华,作为青少年在生活中要懂得待人谦让。
谦让·虚让
《资治通鉴》里载:东晋哀帝任命扬州刺史王述任尚书令。书中顺便提及王述的做事风格:“王述每受职,不为虚让,其所辞必于不受。”也就是说,王述每当接受任命,都不会虚情假意地辞让,而他表示推让的,则必定不会接受。他的儿子王坦之告诉他:“依据惯例,您应表示一下辞让。”王述问:“你觉得我不能胜任这个职位吗?”王坦之说:“当然不是,但辞让一下的话可使之成为美谈。”王述说:“既然觉得能够胜任,又何必要辞让!”几是这几句话,就表明了王述“不为虚让”做事风格。
谦让,是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美德。孔融让梨,“让”出了千古佳话,而后世的小朋友想吃大梨都会不好意思,也只好违心地跟着“让一让”。事实上,按史书记载,孔融长大后,却是个性格刚直的人,估计也是不善于“虚让”的人。
在日常生活中,青少年看到的很多是“虚让”,它和“谦让”完全是两码事。生活中善于假客气的人有很多。事实上,对青少年而言有一颗懂得谦让的心是最重要的。
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这礼仪,渐渐地使人们把自己的真实想法藏起来,玩几招形式上的“客气”。言行一致在现实生活中,是一种真正的美德。其实,中国早就有个成语叫“当仁不让”,说的就是遇到应该做的事,就要积极主动地去做,不应推诿。青少年有这种舍我其谁的豪情的同时也应当有真正的谦让之心。
第240章 谦虚礼貌;待人真诚
谦虚礼貌,待人真诚是生活对青少年的基本要求。中国人是善于说谦语的,但是青少年除了在生活中理解这些谦语的同时也要做一个谦虚的人,这也是一个成功的人的必要条件。
孔子在生少中非常注重自己的举止仪表。在待人接物方面,处处都做的有礼有节,言行适度,举动文雅,有一个很好的习惯。比如,和乡下人一块饮酒时,喝完酒以后总是让年长得先走,然后自己才退出来。在吃着饭的时候,不和别人交谈;在睡觉之前,从来不会去高谈阔论。
谦虚礼貌的典故
孔子谦虚礼貌,待人真诚。他对别人富有同情心。孔子本来喜欢唱歌,但是遇到人家办丧事的时候,这一天他就不会再唱歌了。在死去亲属的人旁边吃饭,他不曾吃饱过。他若看见盲人、穿孝服的人,即使对方年轻,也一定会站起来;路上碰到的也赶快迎上前去。一天有位盲人乐师来见孔子,孔子赶紧迎上去。乐师走到台阶边的时候,孔子就告诉他:“这是台阶”。当走到席子边的时候,孔子就提醒他:“这是席子”。等乐师坐下以后,孔子又向他逐个介绍屋子里的人,说:“某某坐在这里,某某坐在那里”。送走乐师以后,学生子张便问道:“这样不是太麻烦吗?”孔子回答说:“接待盲人就应这样”。有一次马棚失火,孔子很着急地问:“伤着人了吗?”而不问伤没伤马。孔子养的一条狗死了,便叫子贡给埋起来。他嘱咐说:“我听说破帐子别扔,好埋马;你把破席子拿去给狗盖上吧,别让他脑袋给冻着。”
孟子是古时候有名的学者,也有了妻室。一次妻子在屋里坐着休息,随意将两条腿叉开。孟子外出回来,一眼看见妻子这种姿势,转身去找母亲,气呼呼地要休妻。孟母被这突如其来的举动弄愣了,便问原由是什么,孟子说:“她坐着的时候把两腿叉开,这是不合礼法的。”孟母又问:“你怎么知道她坐着的时候是把两腿叉开的呢?”孟子回答说:“是我进门时自己看到的。”
孟母很严肃地批评他说“这不是你妻子没礼貌,而是你没礼貌。《礼记》上不是说了吗,进门时,要先问谁在里面;上堂时,要高声说话,给别人个知会;进屋时,眼睛应该往地下看。这样可以使人在没防备时,不至于措手不及。现在你突然到她休息的地方,进屋前不说一声,她那样坐着让你看见了,这是你的失误,是你没有礼。”
母亲的这番明礼之教,孟子仔细品味自己的言行,感到很惭愧。他更加虚心求学,以礼仪规范自己,日后就更有作为了。
谦虚带来成功
牛顿在科学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的三大成就——光的分祈、万有引力定律和微积分学,为现代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宽阔的河流平静,学识渊博的人谦虚。”凡是对人类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人都拥有谦虚的美德。牛顿在科学上获得伟大成就时,从不会去沾沾自喜。
牛顿花费大量心血,算出“万有引力定律”后,没有急于发表。而是继续孜孜不倦地深思了数年,一直埋头于数字计算之中,从未对任何人讲过一句。后来,牛顿的朋友,大天文学家哈雷,在证明一个关于行星轨道的规律遇到困难时,登门来请教牛顿。牛顿把自己有关计算“万有引力”的书稿交给哈雷看。哈雷这才知道他所要请教的问题,正是牛顿早已解决、早已算好的问题,心里很是佩服。
在1684年时,哈雷又到牛顿的寓所拜访。在谈到有关天文学的学术问题时,牛顿拿出论证“万有引力”的论文,请哈雷提提意见。哈雷看后,对这巨著感到非常振惊。他欣喜地对牛顿说:“这真是伟大的论证,伟大的著作!”他再三奉劝牛顿尽快发表这部伟大著作。可是牛顿又经过长时间的一丝不苟的反复验证和计算,确认正确无误之后,才发表了自己的著作。
牛顿是个十分谦虚的人,他说;“假如我看得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们的肩上。”这是多么意味深长得话啊!它生道出牛顿获得巨大成就的奥妙所在,这就是站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献身的精神,勤奋地创造,而取得了大的成绩。
谦虚礼貌,待人真诚是青少年获得幸福的重要前提。在日常生活中培养一份谦虚的心对青少年而言是很重要的,谦虚使青少年能不断地想自己,增加与他人的比较,了解到真实的自我,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有助于自己接人待物,减少失败的机会,使自己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走的更成功、更顺利。
第241章 谦虚与宽容伴自己走向成功
谦虚和宽容这两个词语虽有不同的含义,但是又有相似相近的内涵。这样的品质是每个青少年在生活中必需学习的,是自己在成功之路上的良友。
宽容是一种高尚的品德:宽容是高尚的。有人曾经说过这样的一句话,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而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心灵。生活中有了宽容,会让青少年的心情更坦然、更幸福。
让宽容和谦虚和自己为伴
谦虚和宽容是分不开的,在世界文明古国中,中国提出谦虚伦理是最早的,现在已被全世界人认可。谦虚是使人认识自己,通过刻苦努力地学习来弥补自己不足,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促进自己前进让人更成功。
关于孔子有这样一则小故事,正是说明了谦虚和宽容带领人走向成功的一个简单的例子。一天孔子带学生们到泗水游春。对着河水,孔子说:“这河水有许多特点:它上涨后,会渐渐吞没河中的小洲,这种自然现象很像有修养、有道德的人之美德;它总能顺理成章,有条不紊地从上往下流,近乎循序渐进的义理;它永远汹涌澎湃地流淌而不会枯竭,犹如天地间充满活力的各种物体本原;它从高处流向低处,发出各样的声音,好像是美妙无比的音乐;它发源于崇山峻岭,流经千沟万壑,却从无惧色,仿佛人的勇敢精神;它流入湖泊或池塘里,水面总是平的,如同人们应遵守的准绳;它能注满整个容器,却不高出之,显得谦虚、平等;它从很远的地方走来,又向遥远的地方流去,好像一个有大志向的人;它有时也走回头路,但经九折十弯,最终流入东海,很像一个处事灵活而又百折不挠的智者。”这则故事告诉我们,水同时拥有两种品质宽容和谦虚,这也正是它无往而不胜的法宝。
谦虚和宽容的含义
宽容并不意味着纵容,宽容也不是软弱,宽容是以退为进的战术,宽容是青少年一种坚强而有力前进精神的体现。中国古语“退一步海阔天空,得饶人处切饶人”对身边的人和事以宽容坦然的态度,也会使自己在前进的路上更快乐。
严以律己,宽以待人。青少年在社会生活中,要讲宽容,心胸宽阔,要有博大胸怀,能容天下的万物,能容天下的万事,乃伟人也。心胸宽阔苦恼少,心底无私天地宽,这样的心胸对自己的学习和成长也是大有裨益的。
青少年在注重宽容时也要注意,宽容是有限度的,不能盲目的宽容,要有道德有尊严的去宽容。
英国力学之父牛顿,当他小有成就时,就有人赞誉他是力学泰斗。牛顿却说:“我不知道别人怎样看我,我自己以为不过是一个在海边玩耍的孩子,常常为发现一块比寻常更美丽的卵石或贝壳而沾沾自喜,而对面前浩瀚的大海,却全然不知。”正是自己意识到还有浩如烟海的真理还没有了解,他才从不满足地追寻真理。他在确立了三大定律之后,又发现了证明了万有引力,甚至还在光学及微积分的学习研究上取得了巨大的突破。
蔡元培先生曾有这样一则轶事:在一次伦敦举行中国名画展时,组委会派人去南京和上海监督选取博物院的名画,蔡先生和林语堂都参与其事。法国汉学家伯希和自认是中国通,在巡行观览时滔滔不绝的发表言论不能自已。为了表示自己的内行,伯希同向蔡先生说:“这张宋画绢色不错”,“那张徽宗鹅无疑是真品”,以及墨色、印章如何等等。林语堂注意观察蔡先生的表情,他不表示自己的意见,只是客气地低声说:“是的,是的。”一脸平淡的样子。后来伯希和若有所悟,闭口不言,面上有惧色,大概从蔡元培的表情让他担心自己说错了什么,出了丑自己还不知道呢!林语堂后来在谈到蔡元培先生这一事感叹说:“这是体现中国人的涵养,反映外国人在卖弄。”
谦虚也不是意味着虚伪,也不是让青少年向懦夫学习,而是开放的心胸容纳别人,尊敬他人,同时也受他人尊敬。中国儒家孔子曾说:“敬人者人恒敬之,让人者人恒让之。”
谦虚是自己的实力比别人强时和别人需要你的时候帮助别人。但是,谦虚是有限度的,不能是无限度的,否则、就是摆架子或是虚伪。
谦谦虚和宽容是做人的本性,是传扬中华民族文化的美德。而要使这种美德得以弘扬和发展,务必不断地冶炼和熏陶,才能得到体现。在青少年的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学会宽容和谦让。因为宽容和谦让这奇葩在同学们的心灵深处已受到熏陶,绽放,会使青少年的生活更快乐,也使青少年的明天更成功。
第242章 莫做“整瓶不满半瓶摇”的人
伟大的人是决不会滥用他们的优点的,他们看出他们超过别人的地方,并且意识到这一点,然而绝不会因此就不谦虚。他们的过人之处越多,他们越认识到他们的不足。——卢梭
在每个青少年追求成功的人生道路上,谦虚是他们必备的一种品质。谦虚是一个人正确对待自己,正确对待别人的重要道德要求。谦虚它不是软弱而是自知,是一种广阔的胸怀,是一种虚怀若谷的情操,是一种难得的品质,是一种对知识、真理追求的真诚态度。只有谦虚的人才会有智慧的头脑。
安静地走向成功
谦虚是一种良好的品质。在我们每个人的骨子里,都有这种美德。只是很多人美而不露,隐藏于心灵的深处,等待着人们去挖掘,去发现。
在一个寺院里接纳了16岁的流浪儿,这个流浪儿大脑非常灵活,给人一种脚勤手快的感觉。灰头土脸的流浪儿在寺院里剃发沐浴后,就成为了寺院里的小弥。
法师一直很关照这个流浪儿的生活起居,同时苦口婆心、因势利导地教他为僧做人的一些基本常识。他接受和领会问题很快,又开始教他习字念书、诵读经文。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法师发现了小沙弥的一个很大的弱点——心浮气躁、骄傲自满。比如,他一旦领悟了某个禅理,就不不厌其烦地向法师和其他的僧侣炫耀;更可笑的是,每当法师为了鼓励他,刚刚夸奖他几句,他马上就在众僧面前显耀,甚至把别人都不放在眼里,自满的不可一世。
为了教育他,法师想了一个用来启发、点化他。他想了一个非常美丽的方法,一天法师把一盆含苞待放的夜来香送给这个小沙弥,让他在值更的时候,注意观察花的变化。
第二天一大早还没等法师问他,他就欣喜若狂地抱着那盆花一路招摇地找上门来,当着众僧的面对法师说:“您送给我的这盆话太奇妙了!它晚上开放,清香四溢、美不胜收,可一到早上,它便又收了它的香花芳蕊。”法师问小沙弥:“它晚上开花的时候吵到你没有?”
“没有,它很安静。”小沙弥回答说,“它开放和闭合都是静悄悄的,怎么可能会吵到我呢?”
“哦,是这样啊,”法师以一种引导的口吻说,“老衲还以为花开时总会大声炫耀一下呢。”
小沙弥脸“唰”地一下就红了,反省到自己以前做错了。
深山愈幽,深水愈静。一个真正有学问有道行的人,才会真正有成功和芬芳的人生,是有不用张扬的辉煌的。
懂得低头
青少年在生活中不要做整瓶不满半瓶摇的人,在生活中要懂得谦虚。谦虚的方式有很多种,在适当的时候低头在生活中也是一种智慧。
一个大院里长着冬青、樟树等十多种树木,一年四季满目的青翠。当“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时,昔日绿意婆娑的樟树,由于承受不住厚厚的积雪,被压折了许多枝桠,而冬青却还像以前一样没有什么变化。
这让人很是费解同是风景树,同样面对风雪,为什么冬青毫无损伤,樟树却枝断桠折呢?终于发现了答案:当冬青上的积雪堆积到一定重量时,它柔韧的枝叶就会往下弯曲,卸下多余的积雪;而樟树即使积雪堆得再厚,也不会向下弯曲,结果树枝不堪重负,就被积雪压折了。这现象让人突然明白,过于刚直,只会被折断;刚中带柔,即使经受风雪,也能保护自己。这告诉了人们一个处世做人的道理:一味地刚强和硬撑,只会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伤害甚至牺牲;只有刚柔互济,适时地谦虚低头,不要盲目地去豪放。
懂得低头。不去炫耀自己的那些本事,踏踏实实地在生活中刻苦进取,做一个懂得低头不去做半瓶水摇的人,对自己的成长是大有裨益的。
别林斯基曾说过:“一切真正伟大的人,都是淳朴而谦逊的。”世上凡是有真才实学的人,凡是真正的伟人俊杰,无一不是虚怀若谷,谦逊谨慎的。不做半瓶水摇的人是一种美德,也是青少年一种难能可贵的品质。
第243章 谦和是成功的阶梯
每个人身上或多或少都有值得青少年学习的地方。应该去虚心地学习他人的优点,但不要盲目自满,要时刻抱以谦虚的学习态度。不管什么人,只要他有一技之长,一得之见,我们就应该向他学习,这样,会使自己少走许多弯路。
若青少年想有一番作为,首先一定要有谦和的态度,因态度决定一切。虚心地请教别人自己所遇到的难题,对自己的成长是很有益的。
虚心请教别人
生活中处处都可能隐藏着挫折,需要青少年去经历。有些人在无数的挫折中变得更坚强了,目标更明确了,信心也更坚定了。青少年要学会勇敢地面对现实,虚心地寻求别人的帮忙。那么,终会有开辟出一片新天地的那一天的到来。
陈亮和李明是非常要好的朋友。但有一段时间,他们两个的关系却变坏了。起因源于一场语文考试。他们两个的语文成绩一直不相上下,出于对文学的爱好,两个人的关系异常好。平时互相帮助、互相鼓励,经常同时受到老师的表扬。有一次,陈亮的语文成绩不知怎么考得一塌糊涂,李明却考得特别好。陈亮心里很难受,看到好友兴奋的表情,心中愈发难受起来,整整一个星期,陈亮都极力躲避李明。不想跟李明说话,甚至不想再看到李明的身影,而且上课也经常走神。
陈亮的不对之处就在于,不愿接受别人比自己强的事实,不善于向别人学习。其实,人人都有优点,人人都会有不足。当别人取得成功和进步时,只靠妒忌是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的。关键在于学会向别人学习。阿拉伯民间有句谚语“嫉妒就像思想上的毒瘤”,著名诗人海涅曾说过“嫉妒会使天使堕落”。当别人取得成功和进步时,要学会冷静地分析一下别人和自己的优点与不足。你会发现,与其嫉妒别人,不如试着学会向别人学习,通过努力完善自己,不断取得进步。生活中,每个人都可能成为让我们受益的良师益友,我们应学着敞开心扉,虚心向别人请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