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男人的伎俩,女人的道行-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她一味地强调正确的事,而忽略了对方是否高兴,用一套正确的标准来控制老公做他并不愉快的事情,实际上是她的控制欲太强,没有照顾到老公的愉快,只顾强调正确。

人们在控制别人时,总是觉得自己强调的正确就是正确的,别人不按这个正确做就是错的,也不愿意作出妥协,其实他们忽略了很多时候没有绝对的对错,爱情里也不能讲对错。

就在今天早上,我看到网络上有一篇来自《扬子晚报》的新闻报道,题目里的关键词是《“在哪过年”成夫妻离婚导火索》。

这是一对80后小夫妻,老公叫陈军,老婆叫朱晓敏,离婚诉状是老婆朱晓敏提交的。诉状上写两人感情不和,但立案法官与朱晓敏交谈后了解到,小两口感情其实还可以,最大的矛盾在于两人都是独生子女,过年都想回自己家,谁也不愿意让步,所以就“不和”了。

朱晓敏说,她是江苏泰州人,老公陈军是山东烟台人,两人都是独生子女。谈恋爱并不觉得将来去谁家过年会是大问题,还打算“商量着办”,可现在根本没有商量的余地。

2009年春节,也是结婚后第一个春节,按照习俗,朱晓敏陪陈军回山东婆家过年。路上,朱晓敏跟陈军说,第一年在婆家过,第二年一定要回自己家过,这样最公平,因为自己的父母没人陪也会感到孤单。当时陈军并没有反对,可到了2010年春节,他却说“男人去老婆家过年不像话”,坚决要求回山东过年。最后朱晓敏妥协,同意除夕在山东过,大年初一一大早回泰州。她万万没有想到,今年春节,陈军竟然还是不同意陪她回娘家过年。在发生多次争吵过后,她认为陈军并不爱自己,更不爱她的家人,所以决定离婚。

对此,陈军也是一肚子苦水。他说,自己是家中独子,也是整个家族的长房长孙,山东这个地方极重“父权男权”,他如果跟老婆去丈母娘家过年,不仅父母心里不舒服,亲戚朋友也会说闲话。考虑到老婆也没有兄弟姐妹,他跟父母商量后作了让步,希望两家老人都到南京过年,可丈母娘坚决不同意。冷战数日后,老婆递交了离婚诉状,并收拾东西回了娘家。

这对小夫妻,为了要去谁家过年离了婚,老公认为不能在丈母娘家过年,老婆就是要回娘家过年,他们强调的理由中到底谁对谁错?恐怕连法官都说不清楚,因为家里的很多事情根本就没办法说出谁更对,谁更错。

对和错,在这个世界上本来是没有的,是人们发明了对和错,无论是道德还是法律,都是人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保护人们更好地生活在这个地球上。

道德和法律是大是大非,很容易判断对错,人们一般也不会去争辩这些问题,但生活中的一些小的对和错,却是极其容易引起分歧的,就像这小两口都想回自己老家过年一样。

对和错,又都是有前提目标的,抛开目标就没有了对和错,每个人想要的目标不一定完全一样,所以,实际生活中,除了大是大非,每个人的一些对错会有很大区别,包括爱人之间,比如:

如果你要去南方,往南走是对的,往其他方向几乎都是错了,尽管往北走绕过南北极以后,你也能到南方,但那明显是个最笨的选择。

如果你要去北方,往南走就是错的了,往北走才是对的。

生活中为什么大家的对错标准很多时候不一样,就是因为每个人想要的目标是不一样的。

前面新闻中报道的那对离婚的夫妻,为什么争不出谁对谁错?因为两人的目标是不一样的,老婆的目标是公平解决婆家和娘家父母的孤独,第一年回婆婆家过年了,第二年就得回丈母娘家;而老公的目标是遵守山东当地的习俗,让亲戚朋友不会说闲话。两人都是在从自己的目标的角度考虑问题,不愿意再作出妥协,所以才会相互觉得对方是错的。

人们在控制别人时,通常是忽略了别人想要的目标的,以为自己在乎的目标也是对方在乎的,当自己的目标和对方不一样时,就会觉得别人是错的。

就好像每个人手里都拿有一把测量对错的尺子,可大家的尺寸的测量标准是不一样的,每个人就都认为自己的尺子量出来的是正确的。

在生活中,我们很容易听到有人这样来评价另一个人:“这个人不求上进,每个月就挣单位那点工资,也不想办法多挣点钱。”

乍一听,我们不觉得这样的评价有什么问题,可套用我们上面讲的对和错是有目标的,我们就能发现问题了。

这句评价的话,目标是要多挣点钱,忽略了有的人想追求的生活就是平平淡淡,并不想挣太多钱。难道只有多挣钱才是对的?平平淡淡、安于现状的生活就是不对的?

当然不是,有人的幸福是建立在更多的金钱上的,而有人即便没有更多的金钱,他们也能幸福地生活着,他们难道没有平平淡淡、幸福生活的权利吗?当然有。

所以,很多时候,我们只是拿我们自己的对错来控制别人,一旦别人做的事情不符合我们的对错标准了,或者别人不愿意被我们控制了,我们就会起情绪,这时我们犯的错是把自己的目标当成对方想要的,或者把自己的目标强加于人了。

其实,这样的话,你也被别人控制了,因为别人做的事情不符合你的标准你就起情绪,你情绪的开关,甚至幸福的开关,也掌握在了别人的手里,你会不会起情绪、能不能幸福是由别人来决定的,只要别人不按照你认为对的方式做事,你的幸福就消失了。

婚姻是一门妥协的艺术,夫妻之间是要经常从对方的角度来考虑的,真正的爱也是需要经常考虑对方的需求的,夫妻二人想要幸福一生,是一定要学会放弃一些自己的标准和目标,向对方靠拢,帮助对方实现一些目标的,时间久了,二人都妥协到了一定程度以后,两人就站到了同样的位置,有了共同的目标,凡事也就少有争执了,这是很多人都想要的婚姻的状态,可这样的状态是二人不断相互妥协的结果。

爱他就允许他把脚放在茶几上看电视

当我们控制别人时,别人也控制着我们,就好像妈妈和婴儿,他们是相互控制着的,他们相互制约,妈妈不高兴时,会影响到婴儿,婴儿不高兴时也会影响到妈妈,这是一种共生的关系。

在成人的世界里,我们既不要控制别人,也不要被别人控制,不要让你的情绪受到别人的影响,你要确保你是独立的,你一个人可以生活得很开心,而不是被他人控制着。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享受幸福的生活,我们才能经营好爱情。

那么,我们如何管理这种因控制欲而起的情绪呢?

方法是:

我们不要去控制别人,包括我们的爱人,他想做一些自己愉快的事情时,如果没有伤害到其他人,我们尽量给他宽松的空间,让他去做,因为这样做了他会开心快乐。

他的开心快乐,有时比你的正确可能还要重要,因为家是讲爱的地方,要少讲一些理和正确。

比如:

你是一个已婚女士的话,你一回到家,就看到你老公在客厅里看电视,但是他不是端端正正地坐在沙发上看电视,而是整个人半躺在沙发上,双脚放在茶几上的。

看到这个场景,如果你讲正确,他可能是不正确的,因为茶几是用来放食物和茶水的,不是用来放脚的,再说他这样坐没坐相,多不好看啊!

瞧吧,你一旦开始觉得他是不对的,你的情绪就开始起来了,你会感觉到气愤,你的控制欲开始起作用了,而你也被他控制了,因为他只要把脚放到茶几上,就可以让你起情绪,你完全没有了一天的好心情,你的情绪开关在他的脚上。

你完全忘记了,家是讲爱的地方,家是放松的地方,我们在单位要好好坐着,在社交场合要注意形象,如果在家里还要像外面一样,家又和外面有什么区别呢?

在家里,爱是排在前面的,正确是排在后面的,放松和开心是最重要的,有些社交的礼仪,那些人们发明出来用来约束人的礼节,有时要靠边儿站,这一点,本书已经强调了很多遍,愉快有时比正确还要重要,真的爱他的话,就允许他把脚放在茶几上看电视,虽然要再擦茶几,但他愉快了,感觉你爱他,也是值得的。

所以,要想管理好自己的这种因控制欲而起的情绪,就是在你意识到你又想拿你的标准要求别人时,又想控制别人时,又想用你的正确来压别人的愉快时,请你放下你的标准,允许别人开心快乐吧。

不管是生活中你遇到的人,还是你的爱人,你没有控制他的权力,你也没有教育他正确做人的义务(除了你的孩子),你可以做的,就是允许他以他喜欢的方式生活,只要他没有伤害你和他人。

这样,你对他放了手,也是对自己放了手,他不再受你控制,你也不再受他控制,你们就都自由了,你们的情绪都会更加稳定,你们的幸福快乐也就更多了。

消除“情绪按钮”,摆脱被人控制

我们的潜意识会通过学习,来确定在什么情况下应该提示我们,但是,也就是这样的心理学习机制,有时也往往给我们制造麻烦。

我曾经有过一个这样的经历:

有一天,我在外面和一个朋友聊了些事情,回到家里,我太太很关心这件事情,在她闲下来的时候,她走到我写字台旁问了我一句话:“你们刚才说了些什么?”

她刚说完这句话,我忽然就感觉到,有一种无明之火从我心里蹿了出来,我大声地对她说:“关你什么事?”

她听到后非常生气,大声反问道:“我关心你不可以吗?”

此时,我忽然意识到她问我并没有问题,她是关心我,而我会对她的关心起情绪,一定是我的问题。

并且就在我们对话的这一瞬间,我脑子里闪过了一个儿时的经历,可能是从事心理学方面工作的缘故,我马上意识到,当下我的这个情绪,可能是和这个儿时的经历有关。

在我小的时候,我们家住的地方离外婆家有四公里左右的路,由于我母亲腿脚不方便,她很长时间都不回一趟娘家,而我学会了骑自行车以后,就经常可以去外婆家。

那时也没有电话、手机,所以母亲对我外婆家情况和信息的了解,需要经过我以及姐姐、弟弟传递。

在我印象中,我从外婆家回来以后,母亲由于想了解到外婆家的情况,会经常很仔细地问我:“大姥爷给你说了什么?”(我的外公排行老大,他有两个弟弟)

我会重复一下外公跟我说的话,有时我说外公没有给我说什么,她会问:“什么话都没有说吗?”当然不是,至少会给我说“来了”这样的话,所以,我就需要把外公说过“来了”这样的话,也给母亲重复一遍。

—:文—问完大外公跟我说了什么,母亲还会问:“二姥爷跟你说了什么?”

—:人—接着是:“三姥爷跟你说了什么?”

—:书—然后是每个外婆跟我说什么,姨、舅舅,包括姨父都跟我说了什么,都要跟她汇报一遍。

—:屋—这样全部汇报下来,通常是十几口子外公家的亲戚每个人跟我说什么,都要跟母亲汇报一遍。

有时,刚跟母亲汇报完毕,正想着出去跟小朋友们玩,父亲又回来了,他就再把刚才的话问我一遍,格式也是:“姥爷跟你说什么了?”

那时的我,还是小孩子,是没有什么耐心的,所以,我很不愿意每次从外公家回来后,回答父母轮流对我问的这些问题,回答这些问题是我一段有些痛苦的经历,但由于是父母在问,我又不能不回答或者发脾气,只好回答,而把自己的心烦压抑起来。

久而久之,我形成了一个模式:一旦有人问了“谁跟你说了什么”,我马上就会心烦,就有一种无明火蹿上来。

实际上,我对我太太的无明火,是由于儿时的这个经历导致的,儿时回答父母问的“谁谁跟你说了什么”,给我留下了心烦的情绪,久而久之,成为了我的一个条件反射,一旦听到有人问我这样的问题,我就会有心烦的情绪被唤起。

而这样的条件反射,就是我们每个人都有的情绪按钮,通过这些情绪按钮,别人就像可以控制我们一样,只要一触碰情绪按钮,我们就会有固定的情绪反应。

为什么有些人害怕亲热

情绪按钮就像我们身上的情绪开关,一旦被触碰到,就会立即有相应的情绪被唤醒,我们会立即体验到相应的情绪,每个人身上都有一些这样的开关。

有一个女孩儿,曾经在年幼时期受到过性侵犯,现在谈恋爱时,只要对方一想跟她有亲热的动作,她就会特别地紧张害怕,然后快速地想办法逃离对方,并且再也不想见到这个人。

这就是她的一个情绪按钮,导致她害怕跟人亲热,已经影响到她正常地寻找对象了。

还有一个曾经参加过我课程的女孩儿,她在上学的时候是一个学习成绩非常好的学生,有一次上自习课时,老师离开教室不久,大家都开始说话了,教室里一片乱哄哄的,当老师回来时,唯独点名批评了她,她觉得很不公平,为此她非常委屈。

结果现在她特别受不了别人对待她稍有不公平,一旦遇到这种情况,她会立即感觉到强烈的委屈。

她的这个情绪按钮也对她现在的工作和生活影响挺大的。

在上一节里讲的那位每天早上被老婆逼着喝白开水的男人,为什么他会特别不愿意喝?换成我,会觉得这是一件极其幸福的事情,我也愿意相信很多男人会和我感觉一样。

可能因为在他小时候,每天早上都要被妈妈逼着喝牛奶,久而久之形成了他的一个情绪按钮,当他老婆逼着他喝白开水时,恰恰是触碰到了他的这个情绪按钮,所以,他的反应会特别大。

情绪按钮都是和过去的经历有关的,是过去的一些经历给我们留下的,当时的经历给我们留下了强烈的情绪体验,于是我们的潜意识牢牢地记住了这些场景,以后一旦遇到类似的场景,潜意识就会立即用情绪来提示我们。

这样的情绪按钮种类可能会有很多,比如有的人怕受到委屈、有的人怕被贬低、有的人怕被批评、有的人怕被冷落、有的人怕被抛弃,总之,在过去的生命里,受到过什么样的伤害,人就可能会特别对类似的事情敏感。

其实,人性格当中的很多特点,就是这样形成的,我们会有什么样的性格,与我们过去经历过什么是直接相关的,在某种程度上,是我们的过去造就了今天的我们,我们是由我们的过去创造的。

比如:有的人遇到别人忽然大声跟他说话就会害怕,原因是小时候他妈妈经常忽然间提高嗓门冲他发脾气;

有的人给女朋友发了短信只要对方没有及时回,他就会担心,原因是以前他的一个女朋友曾经也是经常不回短信,后来他知道她是跟别的男人在一起。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经历,不同的经历可能会导致我们不同的情绪按钮,因为人们的经历不尽相同,所以,虽然人人都有情绪按钮,但每个人的情绪按钮却具有很大的差异性。

为什么有些人特别恐惧家庭暴力

情绪按钮的作用,就是当我们遇到危险时,潜意识会通过和以前的记忆中的场景进行对比,如果现在的场景是接近曾经给我们带来伤害的场景,潜意识就会通过情绪来提示我们。

在一次上课时,有个女生向我提问:“老师,如何才能鉴别出什么样的男人有暴力倾向?”

我并没有直接回答她的问题,而是问她:“你这么希望规避有暴力倾向的男人,你的爸爸有暴力倾向吗?”

“就是因为爸爸经常动手打妈妈,我才希望自己不要步妈妈的后尘!”

在她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我就意识到她身上可能存在着比她问出的问题更重要的问题,就是她尤其害怕家庭暴力,因为人们刻意想规避的事情,一般都是过去经历过的事情。

实际上,想在刚认识一个人时,就鉴别出这个人有没有暴力倾向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

同样的家庭出来的孩子,即便从小都有坚信“棍棒底下出孝子”的父母,也不见得都会有暴力倾向,有的孩子反而可能会想,父母总是打我,我感觉童年很不幸福,等我教育子女时,一定不打孩子,以免孩子的童年像我一样,有的则可能会延续父母的模式。

尤其害怕家庭暴力,这是她的一个情绪按钮,一旦她遇到有人看起来想对她凶,就可能马上会害怕,这个害怕很多时候并不是当前这个人给她带来的,而是儿时对父亲施展暴力时的恐惧记忆被唤醒了。

因为害怕,她可能会马上离开这个男人,这可能会使她错过很多只是有点脾气,但不一定会动手打人的好男人。

还是因为这个特点,也会使她跟男人交往时特别关注对方是否有暴力倾向,只要对方言行略微有点“像”有暴力倾向的人,她就会逃之夭夭,进而错过更多的人。

所以,她的这个情绪按钮可能会给她的择偶过程带来不小的影响,需要进行管理。

情绪按钮并不是一个新的概念,心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词语,也是来解释这个意思的,这个词叫“移情”,指的是人们把原来对生活中的人,如父母等人的感情转移到现在的人身上。

比如:我的那位女学员让她老公喝白开水,她老公之所以极其排斥,是因为在她老公的潜意识里,是把原来对妈妈逼他喝牛奶时的不良感觉“移情”到了老婆身上。

情绪按钮也被称为“心理情结”,都是过去的经历导致的,在爱情关系里容易被触碰到的情绪按钮,基本都是在原生家庭里的关系里导致的,如果没有得到医治,在人们有了伴侣以后,这些情绪按钮都被带到了爱情关系里,成为一个个爱情中的“地雷”,不知道什么时候,一方可能就踩到了对方的地雷,对方的情绪就忽然被引爆了。

人的各种心理障碍,通常就是通过这样的原因形成的,比如有人对开车的恐惧,某人对某个形状的食物的恐惧、某人对唱歌的恐惧、某人对当众跳舞的恐惧,等等。

在很小的时候,潜意识记住了一个曾经对我们有威胁的场景,然后,在以后再遇到类似场景时,就用当时的情绪来提示我们,不管我们现在是否已经有能力来处理这样的事情。

当我们长大时,我们已经不再需要潜意识用当年的经验来提示,但潜意识还会提示,这就形成了今天的各种心理障碍,严重的会影响我们正常的生活,就像那位受到过性侵犯的女孩儿。

而像我对“谁谁跟你说了什么”这句话的心烦,虽然没有影响到正常的生活,却会偶尔给我带来情绪,至少在当时,影响了我跟我太太的正常交流。

告诉爱人你有哪些情绪按钮

说起管理情绪按钮,其实,情绪按钮在很多时候又都是存在着假设的。

比如:给女朋友发短信,女朋友没有及时回就起情绪的男人,他是假设了女朋友跟别的男人在一起。

很多时候,假设和情绪按钮两者说的是同一件事情,只不过情绪按钮是从心理的学习机制、条件反射的角度来描述的,而假设是从理性逻辑和认知的角度来描述的,所以,针对情绪按钮的管理,首先是可以使用对假设引起的情绪的管理方法,前面已经介绍过了,这里不再赘述。

其次,要想管理好自己的情绪按钮,以免总是因其引起情绪,还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着手进行管理:

一个是告诉别人你的按钮是什么,让别人不要总是来按。

你像是一个机器人,身上有很多按钮,这些按钮都是你情绪的开关,有些是你积极情绪的开关,别人一碰你就会很开心、高兴,因为这可能打开了你一个过往开心经历的记忆,而有些记忆可能是你负面情绪的开关,它们可能是伤心的情绪按钮,还可能是生气的情绪按钮,只要被触碰到,就会唤醒这些负面情绪。

以上说的这些都是你能够记得的事情,所以,在生活中,特别是跟爱人在一起的时候,你有必要让他了解你的这些按钮,以免他总是触碰你的负面情绪的按钮。

更多的按钮,你可能并不记得那是什么事情导致的,它们都储存在你的潜意识里,一旦有人触碰,你就会有相应的情绪,这需要你认真地觉察你自己的情绪,找到这些经常让你有负面情绪的按钮,然后告诉你的爱人,让他也不要总是来触碰。

比如:自从我跟我爱人说:“当我听到‘谁谁跟你说了什么’时,我就会有一种莫名的心烦,我想是因为我小时候的那段经历导致的,可不可以以后不要问我这句话?”

从此她就非常注意了,几乎都不再问我这句话,有两次她忘记了我的交代,又问起来,但话到一半,刚刚说了“谁谁跟你……”就停掉了。

但这需要我先觉察到我的这个情绪按钮,才能完成告诉她的过程,所以,觉察自己的情绪按钮非常重要。

通过觉察知道了哪些是自己的情绪按钮之后,告诉他哪里是你的负面情绪的按钮,对方就会特别小心,不会轻易来触碰这些开关,以免引起你的负面情绪,这样,你在生活中就不会因为情绪按钮总是被触碰而常起情绪了。

那位逼着老公喝白开水的女学员,在听了我说这是她老公的情绪按钮后,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