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中华学生百科全书-第1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美妙的神曲渗入了沙中。以后的游人每经此地,拨动沙子,就能听到神曲。
有人说是佛祖释迦牟尼四海传经布道,一日来到鄂尔多斯高原,给信徒
们诵经。那朗朗的诵经声便留在响沙湾。从此后人才得以聆听佛祖的教诲,
免入歧途。
也有人说,在很久很久以前,这里有一座建筑宏伟、香火旺盛的喇嘛庙。
一天正当千余喇嘛席地念经、佛音不绝、钟鼓齐鸣之时,忽然天色大变,狂
风席卷着砂石,倾刻间将寺庙埋入沙漠之中。现在人们听到的沙响声,就是
喇嘛们在沙下诵经、击鼓、吹号呢。
响沙湾的传奇故事还有很多很多。但要真正揭开“响沙湾”这一自然现
象的奥秘,还要靠科学研究。科学家们从不同角度提出了种种解释:
有人认为,沙丘表层的沙子中含有大量石英,外力推动沙层时,石英沙
相互摩擦生电,沙响声就是放电声。
还有人认为,响沙湾是月牙状,这一地形造成沙子滑动时的回音。
也有人认为沙丘下的水分蒸发形成一道肉眼看不见的蒸气墙,而在沙丘
的脊线上,强烈的光照又形成一道热气层,蒸气墙与热气层正好组成一个“共
鸣箱”,沙层被搅动,或风吹时就会发出声响。
有的解释是,响沙湾的山坡基岩是白垩纪砂岩,裂隙很多,下层水气被
湿沙层封闭,当人下滑时,饱含空气的沙层下部受挤压,被封闭的气体迅猛
释放,发出响声。发声之后,空气再度饱和,待后边的人下滑时,又会发出
同样的声响,周而复始,响声不断。
还有人提出与“气体释放”恰恰相反的说法,认为人从沙丘之巅下滑时,
人体重力推动了湿沙层,湿沙层下滑时形成裂隙,干沙和气体往裂隙中填充
时发出嗡嗡声。
究竟哪种说法对?还有待进一步探讨。不过,响沙湾并不是世界独一无
二的发声处。目前为止,世界上已发现 100 多处。我国境内与响沙湾齐名的
响沙还有 6 处:新疆哈巴河县鸣沙山;巴里坤县鸣沙山,策动力不同,声响
有异,或清脆悠扬,或沉闷单调,或澎湃激昂,十分有趣;木垒县鸣沙山,
风吹沙鸣,经久不息;准噶尔鸣沙山群,5 座赭红色鸣沙山依次相连,山大
声大,山小声小,或似飞机轰鸣,震耳欲聋,或似昆虫鸣叫,琴弦拨动;甘
肃敦煌鸣沙山伴着涟漪萦绕的月牙泉,花草丛生、细沙鸣乐,是最美妙景和
谐的响沙景观;宁夏中卫沙坡头,沙响声如轻雷滚滚,又似清脆钟鸣,素有
“沙坡鸣钟”之称。
奇岛
浩瀚无际的大海,拥抱着 20 多万个星罗棋布的岛屿,其中有不少岛屿充
满着奇情异趣,还有一些岛屿神秘莫测,令人惊叹。
旅行岛 在加拿大东南的大西洋中,有个叫塞布尔的岛,能像人一样“旅
行”,不断移动位置,而且速度很快,每当洋面大风发作,它就会像帆船一
样乘风前进。该岛呈月牙形,东西长 40 公里,南北宽 1.6 公里,面积约 80
平方公里。近年来,小岛已经背离大陆方向向东“旅行”了 20 公里,平均每
年移动达 100 米。塞布尔岛还是世界上最危险的“沉船之岛”。历史上在这
里沉没的海船共达 500 多艘。因此,这里的海域被人们称为“大西洋的墓地”、
“毁船的屠刀”、“魔影的鬼岛”等,令人望而生畏。
在南半球的南极海域,也有一个“旅行岛”,叫布维岛。这个面积 58
平方公里的小岛,不受风浪影响,能自动行走。1793 年,法国探险家布维第
一个发现此岛,并测定了它的准确位置,谁知,经过 100 多年,当挪威考察
队再登上此岛时,它的位置竟西移了 2.5 公里。究竟是什么力量促使它“离
家出走”的呢?目前尚不得而知。
分合岛 在太平洋中,有一个神奇小岛,能分能合。到一定时候,它就
会自行分离成两个小岛,再过一定时间,它又会自动连接起来,合成原来模
样。其分合时间没有规律,少则一二天,多则三四天。分开时,两部分相距
4 米左右,合拢时两部分又严密无缝,成为一个整体。科学家们认为,这个
小岛早已断裂,地理位置又很不固定,经常迁移,因此产生了这种时分时合
的怪异现象。
沉浮岛 北冰洋中的斯匹次卑尔根群岛是一群沉浮岛,它们有时候沉入
水中,不见一点踪影,有时候又高高露出水面。波兰的科学家们在考察中发
现群岛上有几千年前海岸线的遗迹,它们于海拔 100 米的高处;同时发现了
群岛沉没的痕迹。波兰科学家经过研究认为,斯匹次卑根群岛的垂直运动可
能不是始终如一的,很可能是大冰川期,沉重的冰帽将群岛“压”到了海洋
深处,水暖冰化时,群岛便开始浮升到洋面上来了。
啼哭岛 在太平洋中,有一个方圆不过几公里的小荒岛,无论白天黑
夜,都会发出哭哭啼啼的声音,有时像众人哀啕,有时像鸟兽悲鸣,令人听
了不寒而栗,或者为之伤心落泪。有人猜疑,那是遇难者阴魂不散,聚集在
一起,向过往行人哭诉呢!
死神岛 在加拿大东岸,有一个荒凉孤岛叫世百尔岛。岛上草不生,鸟
不歇,没有任何动物和植物,只有坚硬无比的青石。每当海轮驶近小岛时,
船上的指南针便会失灵,甚至整只船会不由自主地向小岛撞去,最后葬身海
底。航海家们对该岛望而生畏,称之为“死神岛”。据地质学家考察发现,
这个小岛含有大量磁铁矿,岛周围产生强大的磁场,造成仪表失灵、海轮沉
没。
火岛 芬兰附近海面有一个名叫晋朗格尼的小岛,岛上的岩石孔隙间经
常燃起熊熊烈火,因此人们称其为火岛。经科学家们考察后,揭开了小岛燃
火的秘密。原来,小岛周围的海水中,生长着茂盛的海草,巨大的海浪将海
草抛上小岛,时间一久,这些草便在阴湿的泥土中腐化而产生燃点很低的甲
烷气体。气体从岩石孔隙中冒出来,一旦接触到火种,便会燃烧起来。
幽灵岛 1831 年 7 月 10 日,位于南太洋的汤加王国西部海域中,由于
海底火山爆发而突然出了一个奇异的小岛。随着火山的不断喷发,逐渐形成
一座高 60 多米、方圆近 5 公里的岛屿。然而,仅仅过了几个月,人们正在谈
论它,并有所打算时,该岛却像幽灵一样消失了。但是过了几年,人们对它
已经忘得一干二净时,它却又神秘地出现了。据史料记载,1890 年,它高出
海面 49 米,1898 年,它沉入水下 7 米;1967 年 12 月,它又冒出海面,1968
年再次沉入水中。就这样,它多次出现,多次消失。1979 年 6 月,该岛又从
海上长了出来。据科学家们预测,如果今后火山不再喷发,该岛仍然可能沉
没、消失。由于该岛时隐时现,神秘莫测,人们称之为“幽灵岛”。
在日本宫古岛西北 20 公里的海面上,也有一个类似的小岛,一年当中只
有潮水变化最大的一天,它才肯露出海面,但仅仅 3 个小时左右,它又潜入
水中,无影无踪。
尘土岛 人们看见过或听到过飞沙堆积成的山丘,但恐怕很少有人知道
世界上还有尘土堆积成的海岛。马里大学威廉斯·佐勒博士等科学家,通过
对夏威夷岛的土壤分析和气象研究,发表了一个令人吃惊的论点:夏威夷岛
的大部分是由中国吹来的尘埃所形成。这位博士解释说,在中国,每年的春
天是风暴频繁的季节,大量的尘埃被驱扫出中国的大沙漠,它们在空中形成
宽达数百英里的浓云。这个巨大的沙云,被劲风吹越过北太平洋到达阿拉斯
加海湾,而后向南移动,最后朝东落到夏威夷附近,年复一年的积累,便形
成了这个岛屿。
肥皂岛 在希腊爱琴海上,有一个名叫阿罗丝安塔利亚的小岛,岛上泥
土含有强烈的碱性,可以当作肥皂使用。因此,人们称它为“肥皂岛”。每
当暴雨倾盆而下时,整个岛屿都淹没在奇妙的肥皂泡沫里。据说,岛上居民
从来不花钱买肥皂,洗衣洗物或洗澡时。随手抓一块泥土来擦擦,便会产生
许多肥皂泡沫,洗涤掉各种污垢,其作用不亚于肥皂。
盐岛 苏联波斯湾附近,有一个奥尔穆兹岛,周长为 30 公里,整个小
岛由食盐堆积而成,高出海面 90 米,洁白的食盐在阳光下闪闪发光,人们称
它为“美丽的盐岛”。
贝鲁西亚湾的欧鲁姆斯岛,是一座高 90 米、周长 26 公里的盐块岛。它
是在史前时代由海底隆起的。但在这个又硬又贫瘠的土地上,什么东西也长
不出来,连泉水也因含有大量的盐分而无法饮用。
浮岛 在中南半岛上的缅甸莱湖中,大量的腐草和泥土经历漫长的岁月
而逐渐垒结,形成一些面积较大的浮岛。人们在这些浮岛上面盖房居住,种
植庄稼,和陆地一模一样。
多璃河从罗马尼亚东部流入黑海,三角洲地区盛产芦苇。这些芦苇和泥
土经多年垒结形成一些浮岛。每当大雨滂沱、水面上涨时,这些岛屿就会缓
缓浮动,蔚为奇观。
美容岛 意大利南部有一个巴尔卡洛岛,很早以前,由于岛上经常火山
爆发,熔岩流到山下形成泥浆,存积在几十个池子里,这些泥浆能洁白和滋
润肌肤,治疗妇女的腰痛病,甚至还能减肥。因此,该岛获得“天然美容岛”
之称。
由于巴尔卡洛岛具有美容的功能,因此,吸引了国内外成千上万的爱美
者。每年夏天,这个岛上的十几个泥浆池里,挤满了各地来的人们,男男女
女,老老少少,身穿泳装,在泥浆里滚来爬去,或者尽情涂抹,或者嬉戏作
乐,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动物岛
猴岛 在我国海南岛陵水县南部的南湾半岛,面积有 1400 多亩,树木
四季常青,野果终年不断。1965 年起在这里设立了南湾猕猴自然保护区。原
来只有 60 多只猕猴,到目前已繁殖到 1000 多只了,故有猴岛之称。
在加勒比海的手托里科海岸附近,也有一个面积只有 15.5 公顷的小岛,
原名卡圣约提阿高岛。1938 年英国人卡盘特从亚洲南部买来几只恒河猴放养
在这个岛上。40 多年来,已繁殖了大量恒河猴,成了世界著名的猴岛。
鸟岛 在西印度洋的塞舌尔群岛中,有一个面积为 40 公顷的小岛,那
里居民很少,却是海燕栖息的场所,最多时大约有 175 万对。早晨,一对对
“情侣”在附近的洋面上捕食鱼虾,夜晚便成群结队回归于此,嬉嬉闹闹。
雌海燕下蛋后,岛上满地都是海燕蛋,当地居民俯首可拾。蛋商将收购的海
燕蛋加工后运销国外,一年可生产海燕蛋 420~500 万只。因此这里便成了海
燕的王国,蛋的天下。
在我国青海省海湖中,有一个面积为 400 多亩的海西皮小岛,岛上也有
成千上万只各种各样的鸟,多得几乎是铺天盖地,竟使人无插足之地。因为
这里有丰富的鱼虾和水草,又无猛兽骚扰、侵袭,生活非常宁静,因此成为
鸟的“丰衣足食”的安乐王国。
蛇岛 在我国辽东半岛的大连港附近,有个无人居住的荒岛,长 1000
多米,宽 700 多米的岛上,大约有 5~6 万条腹蛇在那里生息繁衍。1957 年,
我国科学考察队曾上岛考察。调查,并捕回 1 万多条蛇作为研究之用。现在,
这个蛇岛已成为自然保护区。
企鹅岛 离南极洲不远的马尔维纳斯群岛,由于英阿之争而闻名环宇。
许多人也许不知道,这个岛是企鹅的天堂,曾聚居过 1000 万只企鹅。在世界
上 17 个不同品种的企鹅中,在该岛栖息的就有 5 种。
龟岛 南美洲西部大洋上的加拉帕戈斯岛,在西班牙语里是“龟岛”的
意思。过去,岛上几乎到处都是海龟和陆龟,大的重 400~500 斤,可以驮两
个人行走。以后海龟遭到人们的大肆捕杀,目前已所剩无几了。
猫岛 在印度洋一个名叫“弗利加特”的小岛上,栖居着 1 万多只猫,
是世界上唯一的“猫岛”。
蜘蛛岛 南太平洋所罗门群岛中有一个小岛,岛上满地遍野都是大蜘
蛛,大约有 1000 万只。这种大蜘蛛结的网可以当渔网用,捕捉鱼来既轻巧又
结实耐用。
蝴蝶岛 我国台湾省素有“蝴蝶王国”之称,全岛有 400 多种蝴蝶,其
中木生蝶、皇蛾、阴阳蝶等均是世上罕见的蝶种。目前台湾出口的蝴蝶每年
达 4000 万只左右,居世界首位。
神奇湖
神秘的沥青湖 在拉丁美州有一个神奇的湖泊叫披奇湖,它座落在加勒
比海上多巴哥的特立尼达岛,距首都西班牙港约 96 公里。这个被高原丛林环
抱的湖泊,面积达 46 公顷之多。奇怪的是这个湖没有一滴水,有的却是天然
的沥青,因此人们称其“沥青湖”。该湖黝黑发亮,就像一个巨大精致的黑
色漆器盆镶嵌在大地上。湖面沥青平坦干硬,不仅可以行人,还可以骑车。
湖中央是一块很软很软的地方,在那里,源源不断地涌出沥青来。因此,被
人们誉为“沥青湖的母亲”。
这个湖的神奇之处在于湖中沥青“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自 1860 年以
来,人们已不停地开采了 100 多年,被运走的沥青多达 9000 万吨,而湖面并
未因此而下降,据地质学家考察和研究,该湖至少深 100 公尺,如果按每天
开采 100 吨计算,再开采 200 年也不会采尽,它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沥
青湖。
如此神秘的沥青湖是怎样形成的呢?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这个湖的奥
秘终于逐渐被揭开了。现已查明,该沥青湖的形成是由于古代地壳变动,岩
层断裂,地下石油和天然气涌溢出来,经长期与泥沙等物化合而变成沥青,
以后又不断地在海床上逐渐堆积和硬化,形成了如今的沥青湖。从沥青湖的
形成过程,也可反映出该地区的历史演变和发展。在采掘中,人们曾发现古
代印第安人使用过的武器、生产过程以及生活用品,还采掘出史前动物的骨
骼、牙齿和鸟类化石等。1928 年,该湖湖底突然冒出 1 根 4 米多高的树干,
竖立在沥青湖的中央。几天以后,树干才逐渐倾斜沉没湖底。有人从树上砍
下一断树枝,经科学家们研究考查,发现这棵树的树龄已有 5000 多年了。
挖不完的盐湖 我国青海省柴达木盆地中部,有一个面积为 1600 平方
公里的盐湖,盐层 5~6 米深,其中最深处达 10 多米。据估计,盐湖中食盐
的储藏量可供我国人民食用 5000 多年。它是迄今所知我国最大的盐湖。令人
惊奇的是,该湖的盐挖掘以后,新盐又会不断地从湖底冒出来。
神奇的“水妖湖” 在苏联的卡顿山里,隐藏着一个神奇的湖泊。湖面
明亮如镜,在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如果仔细观察,人们还能看见那银色
的湖面时时升起缕缕微蓝色的轻烟。在这里,环境十分幽雅宁静,湖光山色
十分秀美,宛若童话般的仙镜。
然而,这个美丽的湖泊却笼罩着神秘而又可怕的气氛,人们个个望湖生
畏。自古以来,人们称这美丽的湖泊是水妖居住的地方,它常年喷吐着毒气,
谁去了谁就会很快被毒死,一旦人或动物掉进湖里,很快就会死去,所以,
人们称其“神奇的水妖湖”。多少年来,许多英雄好汉曾想揭开“水妖湖”
的神密面纱,可未走近湖畔。人就会感到恶心头晕,流口水,呼吸困难。如
不马上离开,就会死去。因此,无人敢冒死前去。
据说,后来有一位地质学家带着几个助手,戴上防毒面具进行实地勘察,
终于解开了水妖湖之谜。原来,这个湖根本没有什么水妖,湖水也不是普通
的水,而是水银。那银色的湖面,就是硫化汞在阳光下分解生成的金属汞。
湖上缕缕微蓝色的轻烟,就是在太阳光照射下的水银蒸气。由于水银蒸气毒
性极强,能杀死生物,因此,在湖四周的空气中,水银蒸气的浓度很大,凡
是人或动物接触久了,就会中毒而死亡。过去,由于科学知道的贫乏,人们
迷信水妖作孽。所谓“水妖湖”其实就是“水银湖”。
奇妙的双层湖 在北美阿拉斯加半岛北部远伸北极圈内的巴角上有一
个奇妙的湖泊名叫努乌克湖,长年居住在这严寒地带的爱斯基摩人很早就发
现这个湖的湖水分为上下两层:上边的一层是淡水,底下一层是咸水。我们
日常所见的湖泊,由于水的本身流动和借助外部的力量,湖水被搅得很均匀。
可努乌克湖的水,却有一条明显的界限把水一劈为两层,使淡水和咸水层分
明,这就说明了这个湖的湖水上下并不掺和。为什么这个湖的水分上下两层
呢?据一些地理科学研究者考证认为,这座湖泊原是一个海湾上升而形成
的。它的北部是一条狭长的地段,像一个堤坝。冬季由于降雪充足,春天将
大量融化后的淡水流入这个地域,因为湖上气候十分寒冷,这些淡水始终不
能和咸水相混和,而北面的海水被海上的风暴激起,翻过狭窄的堤坝进入湖
里,由于海水的比重较淡水大,结果就都沉到湖的下层去了。更为奇特的是,
在这个湖中,不但水分上下两层,而且两层水中的生物也各不相同。上层生
活着淡水鱼和植物,与该地区淡水江河中的鱼类和植物完全一样,而下层的
生物群与北冰洋中典型的海洋生物群也完全相同。更令人奇怪的是上层的生
物与下层的生物互不往来。各自生活在自己的水域中。
奇特的五层湖 在北冰洋巴伦支海的基里奇岛上有一个“麦其里湖”,
该湖的水域层次共分五层,因此人们称其“五层湖”。五层湖的每层水质不
同,因而各具自己特有的生物群,构成一个绚丽多彩的湖中世界。
五层湖的最底下一层是饱和的硫化氢,它是由各种生物的尸体残骸和泥
沙混合而成。在这层中经常产生剧毒的硫化氢气体,其中只生存着一种“嫌
气性细菌”,其它生物无法生存。第二层湖水呈深红色,宛如新鲜的樱桃汁
液,色彩十分艳丽。这里没有大的生物,只有种类不多的细菌,它能吸收湖
底产生的硫化氢气体作为自己的养料。第三层是咸水层,水质透明,是海洋
生物的领域,这里的生物有海葵、海藻、海星、海鲈、鳕鱼之类。第四层是
淡水与咸水互相混和的水层,生活着海蜇和咸淡“两栖”生物,如水母、虾、
蟹以及一些海洋生物。第五层即最上面的一层是淡水层,这里生活着种类繁
多的淡水鱼和其它淡水生物。
奇异的三色湖 印度尼西亚佛罗勒斯岛上的克利穆图火山山巅,有一个
奇异的三色湖,它是由三种不同颜色的火山湖所组成。它们彼此相邻,湖水
颜色各异。其中较大的一个火山湖,湖水呈鲜红色,红似鲜花,与其相邻的
一个火山湖,湖水呈乳白色,白如牛奶,另一个湖的湖水呈浅蓝色,蓝如长
空,水天一色,山景水色相映成趣,美丽无比。
每当中午时分,三色湖湖面上轻雾缭绕,仿佛笼罩着一层薄纱,朦朦胧
胧格外迷人。一到下午,整个湖面都是乌云密布,阴沉可怕。据记载,三色
湖是由于很久以前克利穆图火山爆发而形成的,呈鲜红色的湖水中含有铁矿
物质,呈浅蓝和乳白色的湖水中含有硫磺。
会变色的湖 在澳大利亚南部,有一个会变色的湖。一年中,它会变出
灰、蓝、黑三种不同的颜色。海洋地质学家认为,主要是由于这个湖含有大
量碳化钙的缘故。冬季气温低,碳化钙沉于湖底,并凝结成晶体,故湖水呈
黑色。夏季温度升高,碳化钙结晶体便慢慢由湖底升起,使黑色的湖水变为
灰色。秋天时,碳化钙结晶体几乎全部浮在湖面,由于光的折射原理把蔚蓝
色的天空映到湖中,因而使湖水由灰色变成蓝色。
会发光的湖 在北美洲巴哈马联邦的大巴哈马岛上,有一个会发光的
湖。每当夜晚驾船划桨时,船桨会激起万点“火光”,船的周围也会溅起点
点“火花”,船尾则拖着一条“火龙”,偶而鱼儿跃出水面,也会闪出“火
星”,远远望去,一片星火,奇趣盎然。
最初,有人说这是湖中水怪作祟,也有人说是湖中龙女撒花,还有人说
是鱼神巡夜的灯盏。随着科学的发展,会发光的湖的谜底已被揭开。那“火
光”、“火花”、“火龙”、“火星”不是人们传说中的水怪作怪、龙女撒
花、鱼神掌灯,也不是真正的火,而是湖中大量繁殖着的甲藻的作用。甲藻
含有荧光酵素,当水中船只行驶、划桨、鱼儿游动等搅动时,荧光酵素会发
生氧化作用,而产生五光十色的“火花”。
墨水湖 在非洲阿尔及利亚的阿必斯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