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中华学生百科全书-第2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个汉字。
另一种删字方法是按小键盘的 Del 键。注意这种方法删去的是光标左边
的字符。用这种方法删字时也要注意对一个汉字要按两次 Del 键。
在一些较新版本的 WS 中修改了 Del 键的功能,它是删除当前光标下的
字符,因而与^G 键功能相同,请读者注意。以下介绍在几种不同情况下可以
使用的删除操作:
【删除一句(^T)】
^T 的作用是删除一个句子,包括光标所在位置上的字符和跟在这个字符
后的所有字符,直到碰到一个有效的结束符(如空格),删除以后光标后未被
删除部分向光标处靠拢。注:删除中文时最好不要使用此命令。
【删除一行(^Y)】
按^Y 键删除光标所在行的整个一行字符,包括回车符。一行被删除后,
光标后的行向上移动,光标移动到新行的行首。
【删除到行首或行末】
按^QY 键剔除从光标处到行末的所有字符,包括光标处的字符,但不包
括行末回车符。
按^Q+Del 键删除从光标处到行首的所有字符,不包括光标处的字符。
删除以后,光标移到行首,光标后的字符也向前移。
退出编辑
文件内容编辑完成之后,需要退出 WS,这时有几种方法。
【存盘返回】
用左手小指按下 Ctrl 键,右手中指和食指依次按 K、 D 两键,就
可完成存盘返回操作。
这一操作的结果,是把当前编辑的文件存到磁盘上,退出编辑状态到起
始命令表下。
按 F1 键等价于按^KD。字母大小写等效。
【存盘退出】
按下 Ctrl 键,再按 K、X 键,则存盘后,编辑程序完成,并退到操作系
统下。
存盘返回与存盘退出的区别在于,前者返回到起始命令表,而后者则直
接退出 WS,回到 DOS 的提示符。
如果编辑完一个文件,还需要进行 WS 的其他操作,或接着编辑第二个文
件,则可以使用存盘返回;如果想要使用 DOS 命令,则选择存盘退出。
【放弃存盘】
如果不想保存本次编辑的结果,则可选放弃存盘,它将放弃当前编辑的
文件,退出编辑状态返回到起始命令表。
这时可 按^ KQ。
在退出前,屏幕将问用户是否要放弃当前编辑着的文件(Y/N?),按 Y
表示确认。这个提问是为了给用户一个确认的机会,以免按错键而丢失已经
编辑好了的文件。
WS 编辑存盘后的文件,在重新进入 WS 进行修改、增删内容后,原文扩
展名改为.BAK 存在磁盘上。
.BAK 文件总是保留最后一次修改前的内容,因此在完成编辑之前最好不
要删掉它。如果需要,只要将.BAK 换名成任意的扩展名即可对其进行编辑。
WS 的排版
WS 有实现文本的版面编辑,它能使用户按照自己的需要进行版面的设
计。这些操作都在编辑状态下进行。
页的边界及编辑
文本的左、右边界可以随时改变。
【设置左边界(F3 或^ OL 命令)】
设定新的左边界可使用^OL 命令。按^OL 键,屏幕上显示:
左边空格数#
输入一个数,然后按回车键,就可以完成左边界的定义,其值为所输入
的数字。光标所在的列可在状态行中看到。WS 从设在第 1 列的左边界开始工
作。
如果设定的左边界的列数大于 1,则就会在段落左面插入若干个软空
格,其个数为左边界减 1。
在编辑时,移动光标可把光标移到第 1 列上,但只要键入任何一个字符,
光标就会自动跳到设定的左边界的位置上,开始正常的文本输入。
【设置右边界(F4 键或^ OR 命令)】
设定了左边界之后,还可设定右边界,按^OR 键,屏幕上显示:
右边空格数#
输入一个数,然后按回车键,就将右边界设成所输入的列上,设定右边
界时要注意,右边界必须大于左边界。
【段落重排(^ B 命令)】
一旦设置好左右边界,就可以按新的左、右边界对文本进行调整,即段
落重排。重排从当前光标所在行的行首开始,直到碰到一个硬回车符。
^B 将在左边界之前插入软空格,在行末插入软回车。当一行右边不齐
时,则将调整一行,使其右边对齐。
行操作
【行居中(^ OC)】
在编辑文件时,有时需要将一行文字置于屏幕的左右边界中央位置,比
如标题等。用 WS 的行居中操作,具体是将光标移到该行上,然后按^OC,WS
就会把该行移到中间位置。
【改变行距(^OS)】
行距可以是单行、双行、三行或多行,当要改变行距时,可按下^OS,屏
幕就显示:
输入空格或新行距(1~9):
输入所需行距,例如,若输入 2,此后,凡是换行(打入回车键或一行输
入满后自动换行)光标向下移 2 行(中间间隔一个空白行)。若打入空格键则此
命令不起作用,仍维持原有行距。键入行距之后,还必须使用^B 进行排版,
文本行间距才会改变。
WS 的打印
WS 为用户提供了以下的打印功能:
1)打印文书文件的全部内容;2)打印文书文件中用户指定的一页或几
页;3)暂停、恢复、中止正在进行的打印;4)边编辑排版边打印。
文件在编辑好后,就可以打印输出了。
在主菜单上按 P 键,便启动打印功能。屏幕上显示:
文件名字?
输入文件名之后有两种选择:一是按回车键,然后回答有关打印格式的
一系列询问(以下一一介绍);二是按 Esc 键,省略回答问题,这时 WS 将按缺
省方式立即进行打印。
●按缺省方式:则按照普通方式进行格式化,具有自动编页号功能,页
与页之间暂停,对整个文件生成一个硬拷贝。
●按应答方式:则系统会在屏幕上产生一系列问题,要求用户回答。这
些问题如下:
【输出到磁盘?】
输入需要打印的文件名,系统会进一步提问:
输出到磁盘(Y/N)?
缺省方式为 N(按回车为缺省方式)。
文件可以输出到打印机,也可以在磁盘上形成一个打印文件,若选择后
者,回答“Y”,WS 会问:
文件名字?
输入文件的名字,WS 就在磁盘上形成一个新的打印文件而不启动打印
机。
新文件是原来文件的打印版本,即所有打印命令都已被执行而不是将集
合显示出来,如果打印,可直接将打印文件输出到打印机。
【起始及终止页号?】
之后,WS 接着问:
键入回车开始页号?(如从第 1 页开始,按回车键?)
缺省值为最后一页。
若是打印某几页,则键入终了页号;若只打印某一页,则键入和打印页
号相同的页号;否则按回车键打印到文件结束。
【采用自动换页?】
缺省方式为 N。
若回答“Y”,WS 就不会理会需要走多少空行达到另一页,而代之以向
打印机发布找出下一页头的命令并执行之。
【消除分页符号?】
缺省方式为 N。
若回答“Y”,就会制止各页的格式化,如页首空行、页尾空行、标题、
脚注、页码等,打印机也不进行分页,文件中的命令都会在纸上打印出来。
该功能可用来打印已经格式化了的文件,例如打印不是由 WS 产生的文件或前
面介绍的输出到磁盘的文件。
【页间暂停?】
缺省方式为 N。
页间暂停,一般用在使用非连续形式的打印纸(如单张普通纸),它将使
机器每打印完一页之后停下来,以便进行换纸。换纸之后,按 P 键或^KP,又
继续打印。
回答完上述询问之后,屏幕显示:
打印机准备好后,按回车:
这时开启打印机并装好打印纸,然后按回车键就开始打印。
在具有足够内存的情况下,WS 允许对一个文件进行编辑的同时,对另一
个文件进行打印。不过在这种情况下,系统反应速度较慢。
物体的惯性
一场精彩的马戏表演正在进行,演员骑在飞奔的骏马上,做着各种各样
惊险的动作,时而马底藏身,时而侧身拾瓜,接着又将捡起的西瓜高高地抛
向空中,西瓜好像很听话,又落回到了演员的手里。突然演员从马背上腾空
而起,“不好,他会落到地上的!”,就在观众为演员捏着一把汗的时候,
演员却稳稳地落回到马背上。令人惊叹不已。
对于这类奇怪的现象,读者也可以亲自试验一下,例如:当你坐在匀速
行驶的汽车、火车、船或飞机上时,将一顶帽子垂直向上抛出去,它决不会
落到后边的座位上,还是会落到你的手中。
这是为什么呢?其实这是物体的惯性在起作用。物理学告诉我们:一切
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总是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物体
的这种性质就叫做惯性。也就是说在没有外力干预的情况下,运动起来的物
体有保持运动的怪脾气;同样,不动的东西则有保持不动的嗜好。
生活中最常见的物体惯性的例子,恐怕要数坐在汽车上的乘客最能体会
了:正在前进的汽车突然停下来,乘客就纷纷向前倾倒。这是因为汽车已经
停止,而乘客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速度前进的运动状态的缘故。停在车站上
的汽车突然启动的时候,乘客们又一个个身不由己地向后倾倒,这是因为汽
车已经开始前进,而乘客由于惯性要保持静止状态的缘故。
应用惯性知识,善于思考的读者一定会想到从马背上腾起一段时间,仍
能落回到马背上的道理。正在奔跑的马,由于驮着西瓜和人一起向前运动,
故而西瓜、人与马具有相同的速度;而当西瓜被抛起、人从马背上跳起、脱
离马的时候,由于惯性的作用,在水平方向仍然保持原来的前进速度(空气
阻力不计)。这样,西瓜或人从抛上到落下,在水平方向上,西瓜、人、马
都以相同的速度前进,所以演员最终一定会落到马背上,西瓜会落到演员手
里,没有落在地上的危险。
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它是客观存在的。认识了惯性,日常生活、
工作中就可以自觉地利用惯性为我们服务。例如,锤子头松了,拿着锤子把
在石头上墩一墩,由于锤把碰到硬物停止运动后,锤头由于惯性继续向下运
动,就紧箍在锤把上了。在光滑的路面上骑车,将车蹬起来达到一定速度后,
停止蹬车,车依靠惯性仍能走一段距离;如果路面阻力很小,车利用惯性可
走很长距离。宇宙飞船飞向月球也要利用惯性。飞船飞出地球的大气圈以后,
它所遇到的阻力几乎是零,飞船可以在不使用燃料的情况下,按已经得到的
速度飞行。
惯性的例子在日常生活中是不胜枚举的。给我们带来不便的惯性,就要
设法减小它的作用效果。例如:坐汽车或飞机时要将安全带系好,没有安全
带时则要扶好坐稳,以免人由于惯性作用而使身体受到磕碰伤害。
汽车、自行车在刹车时一定要刹住后轮,否则会很危险。比如:飞快骑
自行车的人,当他遇到紧急情况,突然用前闸刹车时,车身后部会跳起来,
甚至整个车身会以前轮为支点向前翻倒。这是因为前轮虽已停止运动,但是
后轮和人由于惯性却要继续向前运动的结果。那么刹住后轮,为什么前轮向
前冲的惯性不会使车子翻倒呢?因为这时整个车身以后轮为支点,由于车身
受到地面的阻碍,要想往前翻,是翻不过去的。
有趣的作用和反作用
你只要仔细观察,便会发现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每一个力都有一个相
等的反作用力。请看大力士挥手劈砖:在手给砖作用力的同时,砖也给手回
敬了一个大小相等而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当物体放在地面上时,物体对地
面便有一定的压力,同时物体也受到地面的反作用力(支撑力),它们也是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分别作用在地面上和物体上。作用和反作用的现象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处处可见。
对任何作用力来说,总是存在一个数值相等、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作
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这就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规
律——牛顿第三定律。宇宙间的力都是成对出现的,一个没有“伙伴”的单
独的力是不存在的。
人类在日常的生活、工作中总是在自觉或不自觉地应用牛顿第三定律。
在你划船或游泳时,船浆或手臂把水向后拨;在这同时,船或人体受到
水向前的推力,使船或人向前行进。
吹起一个气球,然后把捏住气球口的手松开,你将会看到当空气从气球
里向外逃时,气球则朝与空气相反的方向运动。火箭和喷气式飞机就是这样
制造的:当空气被迫朝后(或朝下)冲出时,飞机或火箭则以极快的速度朝
前(或朝上)飞行。
如果你的同伴和你开玩笑,将你孤零零地抛在光滑的冰面上。冰很滑,
你走不了,如何脱离困境到达岸边呢?精通物理的你非常聪明,你将身上携
带的大书包,或身边的大石头使劲向远离岸边的方向抛出去,那么使这些物
体运动的作用力的反作用力将帮助你向岸边滑去。是反作用力帮了你一把。
不过你也不要忘记还有作用力的功劳。
发射炮弹所产生的后坐力,是反作用力给人带来的麻烦,聪明的你是不
是已经想到了;后坐力也可以用同时向后抛射一些物质的方法来抵消。真可
谓“以毒攻毒”。无后坐力炮就是依据牛顿第三定律的原理设计的。这种炮
在向前发射炮弹的同时向后喷射火药产生气体,这样后坐力就被抵消了。请
读者注意无后坐力炮并不是消灭了反作用力,反作用力是不能消灭的,有作
用力就有反作用力。此时是新增加了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使两个作用在
炮膛上的反作用力互相抵消了。不过这样做付出的代价也是很大的,每发一
炮就要多消耗 2/3 甚至 3/4 的火药。尽管如此,无后坐力炮还是很受欢迎
的。在反映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片中,我们也常能看到士兵们肩扛着无后坐
力炮击毁敌人巨大坦克的情景。无后坐力炮的炮身可以做得很小巧,这是它
骄人的长处,一辆卡车就可以装好几门大口径无后坐力炮,可是同样威力的
一门野战炮则有几吨重呢。
跟着感觉走
学了牛顿第二定律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这才恍悟:打人和挨打是受力相等,打别人并不占便
宜。可是,感性认识告诉我们:挨打的总感觉到皮肉痛苦,那又怎么解释呢?
让我们索性跟着感觉走,来寻找问题的答案。
你有没有这样的感觉:鸡蛋与石头相碰,必定鸡蛋倒霉。那是因为:尽
管它们受力相等,但是承受力的物质不一样,它们承受力的限度不一样。同
样,打人总是用拳头打对方薄弱的部位,自然是挨打的不利。
飞行员还有这样一种感觉:如果飞机在飞行中遇到一只小鸟,由于相对
速度很大,小鸟具有很大的动能,甚至能撞穿飞机。这就使我们联想到:主
动进攻者具有一个动能,他往往是有利的。
“功”“过”各半的摩擦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处处和摩擦打交道。提到摩擦,使人常常联想到
磨损、发热等,其实对摩擦的这种认识是不全面的。
两物体相互接触,发生在接触面上的阻止物体相对运动的力被称为摩擦
力。
实际上摩擦力并不总是和人作对,它也常常默默地助人。没有摩擦力的
帮助,走路对人来说就变成了很困难的事;汽车也无法行驶。想想在冰面上
活动或行走的情景,使得我们不得不重新认识摩擦。
假如你站在非常光滑的冰面上,想走动起来。你用力想把左脚向前移动,
此时在你身体内部有许多力的传递,但归根到底就好像两脚受到两个作用一
样,一个力 F1推动左脚向前,另一个力 F2。使右脚向后,两力 F1和 F2 大小
相等方向相反,它们能使你的双脚分开来,而你的身体仍然留在原地。假如
在粗糙的表面上,那么作用在右脚上的力 F2被作用在右脚鞋底上的摩擦力F3
所平衡(完全平衡或局部抵消),而加在左脚上的力 F1(左脚向前迈,在空
中没有与地面的摩擦)就推动左脚向前,全身重心也就跟着向前移动了。左
右脚交替进行在摩擦力的帮助下的上述过程,人就向前走了。
如果没有摩擦力,我们的世界、我们的生活将变得异常悲惨。不光人无
法行走,车辆无法开动,甚至连吃饭,穿衣都成了问题:饭将从我们嘴里滑
掉,衣服既抓不住也穿不到身上,人无法拿工具和文具,各种工作和劳动都
一事无成,不能劳动将意味着生存受到威胁。如果没有摩擦力,对质量不大
的物体来说,非常微小的万有引力也表现出来了,地球上所有的物体将像流
体一样,不断地滚着,滑着……这样的世界里人类是无法赖以生存的。所以
人们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不但依赖摩擦,而且还常常设法增加有益的摩擦。
如你在爬山时穿上橡胶底的运动鞋防滑;汽车在冰道上行驶时,路面要撒些
炉渣或沙子,或者在车轮胎上缚防滑链等。
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刚才我们介绍的是摩擦力作为人类助手的一面;
不过有时候,摩擦力也确实给我们增加了一些麻烦。如各种机械和车辆内部
有很多转动和滑动的部件,它们转动时由于摩擦而使机器发热,甚至能把机
器烧坏等。
产生摩擦力的原因,是由于互相接触的两个表面凹凸不平所引起的。当
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上滑动时,两个物体凸起的部分相互“咬合”在一起,
阻碍运动的发生。
运用和摩擦有关的物理学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指导实践活动。比如,
若需增大有利的摩擦,我们可以用增加两个物体的接触面积,增大接触面的
粗糙度等方法。若要减少有害的摩擦,可以采用润滑剂或减少物体间的相互
接触面积,变滑动为滚动等方法来达到目的。
巧运影碑
参观过北京故宫的人就会发现故宫里陈列着许多整块大石头雕成的影
碑,一般都重达几千公斤。这些影碑都是古代劳动人民从石材产地运来的,
而在当时,既没有汽车,又没有火车,这些几千公斤重的影碑是怎样运进京
城里的呢?
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运送影碑时,先把它们装上大船,沿水路载
运。到了没水的地方,等到严冬,利用冬天的严寒天气,在路面上浇水,等
路面上冻了一层冰以后,将影碑放到冰上向前拉,拉一段,泼一段水,结一
段冰,再向前拉一段,最后一直拉到故宫。从物理原理来讲,这就是聪明智
慧的劳动人民在利用减少石块跟地面之间的滑动摩擦系数从而减少滑动摩擦
力的巧妙方法来运输影碑这种庞然大物的。
生活中的物理应用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积累了许多经验。现在介绍几个需要减小摩擦力和增
大摩擦力的实例。
当门锁因为生锈发涩不好打开时,可将铅笔芯削成碎粉末注入锁孔,这
样锁就容易打开了。当向木板中钉钉子时,用肥皂水蘸一下钉子再钉就容易
多了。当拉锁不流畅时,可向拉锁上抹一点石蜡,这样拉锁会变得好拉了。
上述三种方法都是为了减小摩擦力。
有时,人们还要有意增大摩擦力。比如,拉胡琴时要在弓上抹点松香,
这样发出的声音才响亮。又如车轮刹车一般是用胶皮来制动。由于胶皮跟车
圈间产生的摩擦力较大,有利于迅速把车轮刹住,不让其继续转动。山地自
行车的外胎纹槽更深,这也是为了增大跟地面间的摩擦力。
为什么自行车在行驶时不会跌倒
自行车两点着地却在行驶中不会跌倒,这个看来平常的事,却说明了一
个科学道理:凡是高速转动的物体,都有一种能竭力保持转动轴方向不变的
能力。高速旋转的陀螺就是一个好的例证。
自行车的前轮和后轮在行驶时,就是两个迅速转动的物体,也有保持转
动轴方向不变的能力,这个能力就使自行车不会倒下。当车要倒下时,人会
本能地调正车轮方向保持平衡。
为什么衣服被挂破总是直角形的
当衣服的某一点被一个东西挂住,而人又给了一个反方向的拉力,这会
对布造成破坏力,这时的破坏力应该是和拉力的方向一致的,为什么会出现
直角两个方向的破坏呢?这和布的结构有关。布是以经线和纬线编织而成,
最薄弱的环节就是单纯的经线或单纯的纬线,而受力方向往往是经线方向和
纬线方向两个力的合力方向,这就是布的最牢固的方向。破坏总是从最弱点
开始的,所以就形成了直角的裂口,也就是说这个破坏衣服的力量总是分解
成相互垂直的分力,一个沿纬线的方向,一个沿经线的方向。
为什么胶合板的层数都是单数
胶合板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建筑、装饰型木材,一般都分为三合板、五
合板、七合板……等,为什么它们都是单数层呢?
胶合板采用单数层的目的是为了使胶合板有一个中间核心层,一方面使
两面的薄板受到核心层的牵制,另一方面使中间层也受到外层的制约。因此
总是按木板纹理一块横,一块直交错重叠胶合起来的,使薄板相互牵制,不
易翘曲或折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