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中华学生百科全书-第2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使细菌在显微镜下看得很清楚了,这就是柯赫的又一大贡献——细菌染色
法。
柯赫的两大贡献,为全世界的科学家研究细菌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在这
种基础上,柯赫开始给一些细菌命名,以便人们能认识他们。像霍乱病菌、
白喉杆菌等都是柯赫同他的学生们一道命名的。柯赫这个乡村医生对细菌研
究所做的贡献,是后世人们永远不会忘记的。
微生物的特点
生长繁殖快
微生物不分雌雄,它的繁殖方式也与众不同,如细菌是靠自身分裂来繁
衍后代的,口要条件适宜,20 分钟就能分裂一次,不到一个小时,就能“五
世同堂”了。如果一直任其繁殖下去,那么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的一个
小小的微生物,不到两天时间,它的子孙后代聚集在一起就有地球那么大。
虽然这种呈几何级数的繁衍,常常受环境、食物等条件的限制,实际上不可
能实现,但这也使动植物望尘莫及了。
应变能力极强
易变是微生物又一奇妙的特征。这种特性使它们能在其它生物不能生存
的环境中安居乐业。有的微生物在 90℃高温的水中活动自如,有的在稀酸水
中也习以为常,所以微生物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比比皆是。地球上,微生
物是占有最多领土、领空和领海的生物。
在自然条件或人为因素的影响下,“儿子”还可以变得比“老子”有本
事,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并且还能遗传给后代。这种现象则变异。变异后的
菌种叫做变种。在生产实践中,人们利用各种条件,迫使微生物发生变异,
获得具有各种优良特性的变种。不耐高温的菌类可以使它们改变旧习,适合
高温环境,用以解决其在大工业生产中的降温问题。毒性弱的微生物可以通
过变异使它的毒性增强,用来杀灭农业害虫效果更好。青霉素刚投产时,菌
种只能产生几十个单位的青霉素,经过多次变异后的变种能生产出几万个单
位,大大提高了抗菌素的生产水平。
利用微生物的变异特性,不仅能提高产量、扩大品种,而且能提高产品
质量,简化繁杂的生产工艺。广泛地采用变种是一个极为有效的发展微生物
生产的途径。
嗜好千差万别
微生物吃的口粮是各种含碳的物质。通常人们把凡是微生物能利用的含
碳物质都叫做碳原。
不同的微生物对碳原的要求千差万别,异养型放线菌对淀粉、纤维素、
麦牙糖、葡萄糖、有机酸、蛋白质等许多有机物都爱吃,口味很宽。酵母菌
最喜欢吃麦芽糖和葡萄糖,对淀粉则不屑一顾,一粒不粘,有的菌吃起石油
来津津有味,有的菌却只食动植物的尸体。还有一些微生物自己很不会过日
子,需要依赖别的生物细胞提供现成的营养物质,被人们叫做寄生菌。各种
营养物质按一定的比例配合起来,再加上水就成为培养基。好的培养基能充
分发挥生产菌的生物合成能力,达到最大的生产效果。
习性稀奇古怪
氧气是维持动物、植物和人类生命必不可少的气体。而微生物王国的民
众则十分古怪,有的微生物见了氧气就不能生活,甚至死亡,被称为厌氧微
生物,如破伤风杆菌就属这一类,伤口愈深,与空气隔离无氧,它就生长得
愈好。而有的微生物则正好相反,它们必须在有氧气时才能生活,被人们称
为好氧微生物,诸如一些产生抗菌素的微生物就是这样的种类,人们在利用
它们生产抗菌素时,常常需要供给它们专用的空气它们才能长得好。
还有的微生物是介于厌氧微生物和好氧微生物之间的类型。它们有氧时
能生活,无氧时也能生活,所以叫兼性微生物。家庭蒸馒头用的发面“起子”
中的酵母菌的习性属于兼生,当人们发面时,将它揉进没有空气的面团里,
只要温度适宜,它们就能在面团中生长繁殖,同时还产生二氧化碳,使面团
中出现许多小空泡,这样就使做出的馒头松软好吃。酵母菌在有氧气存在的
环境中照样能生长繁殖,如酱油或醋放置时间过长,在与空气接触的表面,
常会长出一层“白膜”,这就是酵母菌体形成的。当然,这种“白膜”会损
害酱油、醋原有的风味,变得很不好吃。
微生物的家园
微生物的家
微生物的生长活动是无处不有、无孔不入的。凡是动植物生存的地方都
有微生物存在,许多动植物不能耐受的恶劣环境中微生物也能安居乐业。庞
大的地球上有许多区域一直都是微生物世袭的“独立王国”。
土壤中的功臣
微生物聚集最多的地方是土壤中。通常在一克土壤里就有数亿个微生
物,即是在荒无人烟的沙漠,一克砂土中也有十万多个微生物存在。它们一
般都藏在土层 10~20 厘米深处。土层越深、微生物数量就越少;最表层的土
壤由于阳光照射,水分又少,所以活的微生物数量也较少。土壤中数量最多
的是细菌,其次是放线菌、真菌。
土壤中的微生物并非碌碌无为地活着,而是不知疲倦地悄悄地做着惊人
的贡献。土壤中的微生物在分解利用有机物时可以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输
送到大气中。地球上的二氧化碳有 90%是由微生物产生的,从而才保证了植
物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口粮。
土壤中的微生物有着能把有机氮变成无机氮的才干。它们转变的本领有
两种:一种叫氨化作用。就是含氮的有机物经过微生物分解作用以后释放出
氨。氨是农作物重要的氮素来源。农业上使有机肥料进行腐败的过程就是利
用微生物把有机氮转变成氨来供给植物利用。另一种本领是消化作用。它是
由微生物把氨转变成硝酸的过程,硝酸在土壤中能够形成溶于水的硝酸盐,
可以供给植物吸收利用。
微生物还可以将一些有机体分解转化成各种物质元素,使这些元素又回
到自然界中。如果一棵死树或者一具动物尸体永久不被微生物分解掉,长期
存在下去,那将会给地球造成难以想象的景象。由于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才
使得构成生命的物质周而复始地得以循环,使生物界能繁荣昌盛地得到发
展。所以,渺小之极、默默无闻的微生物在土地上干着惊天动地的宏大事业。
空气中的旅游者
微生物虽然居住在土壤中,但它们经常随空气飘游,四处旅行。它们坐
在尘埃或液体泡沫上,凭借风力随空气的流动可以漫游 3 千公里之远,飞越
2 万米之高。所以尘埃越多的地方,微生物就越多。
空气中的致病菌主要是由病人或带菌者在咳嗽、吐痰、打喷嚏和呼吸时
随同唾液飞沫一起大量排出,进入空气。人体经常处于微生物的包围之中,
机体和微生物时刻都在相互斗争,如果机体处于“劣势”,产生不同的病理
状态叫传染,产生明显症状的叫传染病。如脑膜炎双球菌喜欢在春暖花开的
季节出来旅行,侵入人体后先进入血液形成菌血症,再跑到脑、脊髓的外膜
上生长繁殖,造成炎症。这种病死亡率高达 80%,而且有各种后遗症。引起
肺病的结核杆菌,引起麻疹的麻疹病毒,引起肋腺炎的肋腺炎病毒,引起小
儿麻痹症的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流行性感冒的流感病毒等等都能通过空气
传染造成传染病。当然,这些传染病除了空气之外,接触带菌的物品、用具
或食用含菌的水、食物也能发生流行。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可以有效地预防传染病。饭前便后洗手,不喝生
水,吃生瓜果要洗干净,不随地吐痰,在传染病流行期带口罩,吃预防药等
都是不可忽视的预防措施。同时,加强身体锻炼,提高机体的抗菌能力也是
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条件。
水中作乱的菌
土壤、岩石和各种物体上的微生物常常因受风雨的袭击而沦落水中。无
论在淡水、咸水、海水、河水、湖水,或者在雨水、雪水、自来水中都有微
生物存在。
有的微生物因不适应水环境的生活会慢慢死去,有的能暂时生活在水
中,一些致病菌可以利用水中的营养物质生活很长时间。含有病菌的水就成
了疾病的祸根。1982 年,由于德国的易北河水含有霍乱弧菌,使饮用这条河
水的八千多人上吐下泻、严重失水而死亡。对饮用水进行微生物数量和种类
的检查,判断水污染程度和饮用是否安全是十分必要的。
夏秋两季水温比较适宜微生物生长繁殖,数量高于冬季。水面由于受太
阳光的杀菌作用使含菌数降低,一般在 5~20 米深的水中含菌数最多,生长
有藻类和原生动物的水域因它们能吞噬微生物而使数量减小。靠近城市的废
水中有机物丰富,可使微生物大量繁殖,并会造成水中溶解氧缺乏,致使鱼
类得不到氧气而死亡。井水和泉水经过了地层的过滤作用,很少含有机物,
含菌数比较少。
在一潭死水中,好氧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使水中缺氧而形成厌氧环境,这
厌氧的微生物就大量增殖,它们在生活中会放出有恶臭的硫化氢、难闻的氨
气和甲烷等各种气体,所以使水质又脏又臭。而经常流动的江、河、湖水里
有足够的溶解氧,使好氧微生物能很好生长,这些微生物可将水中的有机物
一部分转变成菌体,一部分转变成水和二氧化碳,而微生物菌体又能被一些
低等动物吃掉,从而起到了清除水中杂质的作用,使水得到净化,人们常说
“流水不腐”,实际上是这些微生物的功劳。
安居人体的细菌
人的体表和体内是许多微生物生活的场所,这些微生物会不会给人体造
成危害呢?一般情况下是不会的。
在人的大肠中,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又有合适的酸碱度、温度,于是就
成了微生物生儿育女、定居生栖的好地方。常见的有大肠杆菌、产气杆茵、
变形杆菌等等。这些菌群并不是白白在人的肠道内享受吃喝,在它们生活的
同时向人体贡献出许多具有生理活性的物质。如它们可以提供维生素 B1、B2、
B3、K、叶酸、氨基酸等物质,参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如果人们服用抗菌素
药物时间较长,剂量过大,杀死了这些微生物,就会使正常菌群失调,引起
维生素缺乏,腹泻等病症。所以医生对这类抗菌素药物并不放手使用。
人的皮肤上经常附着有链球菌、小球菌、大肠杆菌、霉菌等微生物。一
旦皮肤损伤,致病菌侵入伤口就会引起化脓感染。打针时用酒精消毒皮肤就
是防止皮肤上的微生物随注射器针眼进入人体。
人的口腔里所含的食物残渣和脱落的上皮细胞是细菌的良好营养物,口
腔里的温度也很适宜细菌生长繁殖。所以口腔有各种球菌、乳酸杆菌、芽孢
杆菌等生存,这些微生物在分解利用食物中的糖类时产生许多有机酸,会损
坏牙齿。因此,养成饭后漱口、睡觉前刷牙的良好卫生习惯,可以减少口腔
中微生物的数量,保持口腔清洁和保护牙齿。
在鼻腔、咽喉部位常有白喉杆菌、肺炎双球菌、葡萄球菌和流感杆菌,
在眼结膜、泌尿生殖道也都有一些微生物生存。其中一些致病菌一旦遇到皮
肤破裂,服抗菌药过多,人体过度疲劳时便会使人患病。
藏身食物中的细菌
水果碰伤易霉烂;夏天饭菜过夜会变馊;馒头时间长了会长霉;鱼、肉
长期存放会发臭,这都是由微生物引起的。食物会由于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使
得营养遭到破坏而变味。人们若食用这样的食物是很危险的。
含有肠道球菌、粪链球菌的食品能引起人呕吐、腹泻和肚疼。肉、鱼、
蛋类食品若带有沙门氏菌能引起伤寒、腹疼及发烧。微生物给食品带来的危
险性,有的是因为致病菌随着食物侵入人体生长繁殖造成的,有的则是微生
物能产生强烈的毒素。如葡萄球菌可分泌一种肠毒素,使人呕吐、腹疼。能
引起人急性中毒的黄曲霉毒素就广泛地存在于粮食、油料、水果、蔬菜、肉
类、乳类、酱和饲料中。对食物进行严格微生物学检查,是食品加工业必不
可少的步骤。
不吃发霉、变味的食物,是防止食品中微生物危害人体的重要措施。
警惕微生物
喝生水不好
有人认为,口渴时还是喝冷水方便,而且认为,自来水是消过毒的,可
以直接喝;泉水、河水都是天然的,只要没有弄脏了也可以喝,而且对人体
是有好处的。那么,喝生水的习惯好不好呢?还是让我们认真地分析一下吧!
无论是泉水或是井水,都是从地底下冒出来的。而河水,城市饮用的自
来水的水源——大水库的水既有从地底下流出来的地下水,也有从天上掉下
来的雨水。按照一般人的观念,从地下流出来的水和雨水都是很干净的,其
实不对。地下水也是雨水通过土壤渗透到地底下的,而土壤中含有许多的细
菌,其中有不少是对人体有害的,甚至可能使人生病。在农村不管地里种什
么,要想使农作物长势好,大丰收,就要给庄稼施肥,而农村比较多用的是
人粪尿。人粪尿则是一些使人生病的坏蛋细菌的大本营,当它们随同肥料进
入土壤后,就在土壤中生长繁殖,扩大自己的领地,当雨量充沛时,它们就
随同雨水一道而进入地下水,进入河流,水库等水域,然后再同地下水一道,
变成泉水、井水,成为人们的饮用水。在许多城镇,自来水经过工人叔叔们
用药物处理,杀死水中的有害细菌。使之变成干净的可以饮用的自来水而进
入千家万户。但自来水是通过水管道而进入家庭的。而水管又是很长很长的,
有的埋在地下,有的露在空气中使得水管无法用药品来消毒。有的水管破损
漏水,也会使细菌从破口处进入水中。这样一来,等自来水流到你对家时已
经含细菌了。你说自来水能直接喝吗?
再说泉水、井水吧,在一些大森林,人迹罕见,那里的泉水没有遭到人
为污染,是比较干净的。而一些村庄的泉水、井水就在村子里,有的不符合
规定,在泉水和井水周围,修建有厕所、猪、牛、羊圈,天长日久,这些粪
便就会渗到地下,使地下水含有大量的细菌,在我国大部分农村,饮用水没
有采取消毒措施,这样的水中细菌就更多了。你说这样的水不煮沸消毒能喝
吗?
在这几种水中,最不干净的应该算是河水了。一条河要流过许多地方,
许多脏水都可以流入河中。上游的人在河水中洗脏东西,下游的人则饮用河
水。也许有的人说,水一流就不脏了,这是不对的。当然一些肉眼可以看见
的有颜色的脏东西,到了河水里会被冲散,被稀释,因而河水看上去依然是
很清爽的,但许许多多的细菌是我们的肉眼所看不见的,它们也依然藏在水
中,你说你喝了这样的水会怎么样呢?
等你明白了河水、井水、泉水、生水的来源与成分后,当你知道了水中
会有无数的细菌后,你就应该改变经常喝生水的坏习惯。你不妨经常准备一
些凉开水以便到时饮用,并向人们解释喝生水的坏处,以保护身体的健康。
为什么水果、蔬菜要洗后再吃
水果、蔬菜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对人体健康是必不可少的。并且,水
果蔬菜的味道鲜美,我们都非常喜欢吃。但是水果和蔬菜需要洗干净,有些
甚至要经过加工处理后才能食用。
农村的同学,在食用水果蔬菜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他们的村子里
大多有菜园或果园,有的同学自己家里就种植着果树和蔬菜。什么时候想吃
就什么时候摘下来,美餐一顿。根本就没有想到要去洗一洗。那么,水果为
什么要洗后才能食用呢?这里有个原因:首先,现在种植水果、蔬菜都离不
开农药。农药的残毒会留在水果、蔬菜的表皮,你若不洗就吃,农药势必会
随之进入体内,对身体造成伤害。其次是因为水果、蔬菜本身有着丰富的营
养,这些营养不仅对人体有益,而且微生物也特别喜欢。所以在水果、蔬菜
的表面会滋生有许多微生物,其中含有较多的酵母菌、细菌。有的蔬菜如胡
萝卜、萝卜等直接生长在土壤里,在种植过程中还要经常施用农家肥、人粪
尿等肥料,所以细菌等就会直接附着在蔬菜的表皮上。如果从地里拔出,不
洗干净,直接食用,就会引起痢疾等疾病。所以食用水果、蔬菜时一定要洗
干净后再吃,不要只图一时的痛快而生吃瓜果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慎待剩下的食物
由于有的家庭没有冰箱,食物保存时间过长,或在炎热的夏天,即使保
存几个小时,饭菜就会发出酸味。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腐烂变质。
食物怎么会腐烂变质呢?是谁使好吃的食物变坏的呢?经过调查我们查
到了元凶,这一切都是细菌在作怪。食物一变味,不仅是口味不好,更主要
的是人们一旦吃了腐烂变质的食物,轻者腹泻、呕吐,重者会引起食物中毒,
命丧黄泉。
有的细菌极耐冷,即使在冰箱中,它们也能存活几十天,一旦温度变暖,
它们照样繁殖后代,引起食物变质。所以不要认为冰箱就是保险柜,从冰箱
里拿出食物就吃是非常不卫生的。
细菌如此神通广大,对它们难道就没有任何办法了吗?不,办法很多。
细菌虽然很多,又耐冷,但它不耐热,在 80℃时,几分钟内就可以将它们杀
死。有些化学药物也能很快地杀灭细菌,如我们食用的醋就有较强的杀菌作
用。所以为了防止饭菜、食物变质,烹调时要煮熟蒸透,不要让细菌漏网。
剩饭剩菜一定要加热煮沸后,然后加盖保存。食用前还需要再次加热煮沸数
分钟。从冰箱取出的肉制品、剩饭等等也要经加热后方可食用。
有些食物,为了长期保存,可用盐腌和糖渍等办法处理,使细菌不能在
上面生长。如我们常吃的各种咸菜、咸鸭蛋、蜜饯、果脯等都是用这种办法
制作的。用这种办法,可使食物保持较长时间不变质,并且还有特殊的风味。
饭前便后要洗手
很多人没有养成自觉洗手的习惯。为什么要在饭前便后洗手呢?原来无
论是大便还是小便,都要去厕所,而厕所里,尤其是公共厕所,空气中细菌
的含量特别多。而这些细菌大多数是能使人生病的细菌。比如大肠杆菌、痢
疾杆菌等。这此细菌属人的肠道寄生菌,在排出大、小便时,随粪便一同排
出,当然在厕所里就比较多了。当你上厕所时,手上就不可避免地会沾上细
菌。如果你便后不洗手,细菌就会停留在你的手上。你吃东西时,细菌则会
通过你的手同食物一道进入你的体内而使你生病。所以你要记住,便后一定
要洗手。有的人洗手很不认真,随便用水涮一涮手就算完事,这样做起不到
洗手的作用。洗手一定要抹上肥皂,并认真地搓洗。肥皂是一种化学物质,
含碱性,本身有杀菌作用。另外肥皂的泡沫也可以把细菌卷起来带走。洗手
最好用流动的水,可免再次被脏水污染。
至于饭前要洗手的道理也同上面所讲的一样,也是为了防止在吃饭时,
把脏手上的细菌一并吃到肚子里。俗话说“病从口入”,就是这个道理。
早晚刷牙好处多
人们每天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洗脸刷牙。可是在我国的农村,有些人
并没有刷牙的习惯。这是很不好的。
人们每天要吃饭,用牙齿咀嚼食物,食物的残渣就不可避免地会塞人牙
缝。这些食物对于细菌来说就是美味佳肴。细菌就会在牙缝里生长繁殖。食
物中含有许多糖,细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会将这些糖变成酸,而酸会使牙齿
变软,并腐蚀牙齿的保护层,破坏牙根,最后使牙齿脱落。有的细菌在牙缝
及口腔中生活,吃进食物后,产生一些带臭味的物质,而使人的口腔产生异
味,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口臭。
有些小朋友特别喜欢吃糖果,如果糖果的残渣留在牙缝里,更易招引细
菌,并能加快细菌的繁殖速度,也就会产生很多的酸,使小朋友的牙齿变黑,
残缺不全,成为小老头或小老太太。如果细菌生长时间长,繁殖的数目多,
不仅会破坏牙齿本身,还会损坏牙齿神经,其结果是经常牙疼。
我们常听说有人是虫牙,其实这种说法是错误的。牙里是不会有虫子的。
所谓的虫牙就是细菌在牙齿上生长、产酸,然后酸在牙齿上进行化学反应,
把牙齿腐蚀。天长日久,就会在牙齿上形成一个小洞。这种小洞如果不赶快
治疗,它就会变成细菌的安乐窝。时间一长这个牙齿就保不住了。
警惕钱上的病菌
你喜欢钱吗?假如有人这样问你,你一定会觉得很奇怪。钱,谁不喜欢,
就连傻瓜都喜欢钱。钱可以买到许多好东西,没有钱那就没法活了。可从卫
生角度来说,钱确实不是好东西。不信,好请你随我看一看吧!
你把钱放到显微镜下看一看,你会发现上边会有许多肮脏的东西。灰尘、
油垢,更主要的是钱上有许多细菌。一张崭新的纸币从银行出来是很干净的,
但它在周转过程中会经过许多人的手、许多的地方,不可避免地会沾染上许
多能使人生病的细菌病毒。有些人患感冒,他拿过的钱上可能会有流感病毒;
患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