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中华学生百科全书-第3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金属。但由于它化学性质活泼,与氧结合紧密,因此自然界中不存在天然铝。
铝的冶炼十分困难,人们直到 1854 年才用比氧更活泼的钠把铝从其氧化物中
还原出来,铝因而身价倍增。那时在皇宫中最为珍贵的不是金银钻石而是铝
制的工艺品和餐具。法国统帅拿破仑三世为了炫耀自己的财富,曾花重金为
自己制了一顶铝盔。后来人们发明了电解冶炼铝的方法,铝才得到了广泛应
用。
铝比重小,重量轻,可以用来代替钢铁。它不仅能使设备重量减轻很多,
而且强度高,不怕腐蚀,因而用途广泛。一架现代化的超音速飞机,铝和铝
合金占总重量的 70%;导弹上用铝达 10%~50%;美国“阿波罗”飞船上,
铝占金属总重的 75%;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的外壳也是铝合金。
铝的强度不算低,当加入少量铜、锰、硅、镁等元素形成合金后,其强
度又显著提高,经过一定的处理,甚至会超过一些钢的强度,但重量却比钢
轻很多。有人估算,如果每辆汽车用 300 公斤铝代替钢,光美国一年就可节

省 29 亿加仑的汽油。
铝的导电性能也很好,虽比铜低却高于铁,但它比铜轻 2/3,并且铝导
线散热快,能通过较大电流而不会被烧坏。再加上价格便宜。因此近年来铝
导线数量显著增加。在现代集成电路生产中,人们也用真空刻蚀铝膜来联接
各元件。
铝的导热性能好,几乎是铁的 4 倍,因此在工业上多被用于生产热交换
器和散热器,铝制餐具也大量面市。你天天都在用铝,对吗?
铝容易加工成型,可压成薄板或拉成细丝。铝容易与氧发生反应而在表
面生成一层坚韧的氧化膜。这层膜性质稳定,有较强的抗腐蚀能力,因而适
用于制造防腐设备。
铝反光能力强,可制作反射镜。
铝是非磁性金属,可作为防磁的罗盘盒。
铝没有毒性,是良好的食品包装材料。
铝和铝合金用途很广泛,是一种神通广大的材料,随着科学的发展,铝
的家族还会不断增加新成员。不信,咱们走着瞧!



钛在地壳中含量约为 0.6%,仅次于铝、铁、镁,居金属含量的第四位。
1791 年英国化学家格雷戈尔就发现了钛元素,但直到 1910 年,英国人亨特
才第一次在爆炸器中用钠还原四氧化钛,制得不到 1 克的纯金属钛。因为钛
的高温化学性质活泼,所以必须在与空气和水相隔绝的环境中进行冶炼,在
真空或惰性气体中提纯。因为冶炼技术困难,所以直到 1947 年,全世界才生
产出 2 吨钛。
钛比重小,仅为钢的一半,但强度比钢高。它抗腐蚀性强,甚至能抗王
水的腐蚀。它熔点高,比黄金还高 600℃左右。如此优异的综合性能在金属
中少见,因此钛受到重视。
钛是属于太空时代的金属。它的高强度、小比重的性能,特别适用于生
产超音速飞机和航天器。美国 70%的钛用于航空航天,美国 YF—12A 型战斗
机,用钛量达 93%。
钛的耐高温性能好,是制造涡轮喷气发动机的理想材料,它几乎可以取
代不锈钢和铝合金。利用钛合金代替不锈钢,可使发动机的重量减轻 40%~
50%。
由于钛的抗腐蚀性能好,可用它制造深海潜艇,去探索海底的秘密。钛
也可用于生产化工行业的反应器等设备。
钛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冶炼困难,产量低。如果在冶炼技术上取得突破,
钛就有可能代替钢铁。因而它被称为“21 世纪的金属”。

形状记忆合金

1961 年,美国海军研究所的一个研究小组领取了一批弯弯曲曲的镍钛合
金丝,人们把它们一根根拉直以便使用。但当它们偶然接近火时,又恢复了
原来的弯曲状态。人们经过研究,搞清了这是材料的一种新效应——形状记
忆效应。后来人们又发现了金镉合金、铜铝镍合金、铜锌合金、铜锡合金等

都具有记忆效应。
为什么会出现形状记忆效应呢?原来每种形状记忆合金都具有一定的转
变温度。在转变温度以上,金属晶体结构是稳定的;在转变温度以下,晶体
处于不稳定结构状态,一旦加热升温到转变温度以上,金属晶体就会回到稳
定结构状态时的形状。
形状记忆合金可以 100%恢复形状,并且反复变形 500 万次,也不会产
生疲劳断裂,因而具有许多奇妙的用途。
为了在月球上收集资料,人们需要有一架像大伞似的天线。而宇宙飞船
的空间有限,怎样才能把它带上天呢?可以用形状记忆合金做成天线,然后
在其转变温度以下叠成一个小球团,带到月球上后,经太阳光加热升温,它
就会像荷花一样徐徐展开成天线。多棒呀!
用形状记忆合金的制成玩具,即使不小心弄变形了,只要用火一烤,它
就会恢复原状。如果用形状记忆合金制造人造关节、人造骨骼等,即使发生
了变形,只要用火一烤就能恢复原状,而不用去找医生了。
还有一种设想是用形状记忆合金制造新型发动机:先让合金记住线圈的
形状,在常温下把它制成电线,把这条电线接在大小不同的两个圆盘上,在
圆盘的一侧加热水,另一侧加冷水。浸在热水中的合金要恢复线圈状,就要
收缩,于是带动圆盘旋转,把热能直接变成机械能,并且水越热,旋转的次
数就越多。用这种方法可以利用工厂、发电厂的废热水来做功,因而前景广
阔。
形状记忆合金开发利用面临的难题是:价格高,加工难。如果未来的研
究解决了这些问题,许多奇妙的产品就会出现在我们面前。

非晶态合金

把粘浆状的熔融金属高速冷却,就可得到性能与一般金属大相径庭的非
晶态合金。普通金属是原子排列很规则的晶体结构,而非晶态合金由于快速
冷凝,原子排列很不规则,不能形成晶体结构,因此它具有奇妙的特性。它
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电磁特性,并且是很好的超导材料和贮氢材料,因而被
称为“梦幻般的金属”。
由于非晶态合金具有优秀的电磁特性而又十分坚硬的特点,特别适于生
产现代化磁头,以便利用高性能的合金磁带。它比一般结晶磁头的耐磨性高
20%,日本 TDK 公司已开始生产这种磁头。
另一个利用方法是用非晶态合金制造变压器的铁芯。普通硅钢铁芯因发
热造成的铁损约每公斤铁芯 1.1 瓦,而非晶态合金仅为 0.4 瓦。但非晶态合
金怕高温,一发热就会变成晶态,影响变压器的性能,各国对此正在研究解
决办法。
氢是最佳的二次能源,广泛使用氢能的一个难题是氢的贮存,而非晶态
合金恰是一种良好的贮氢材料,它吸收和释放氢的速度很快,因而受到重视,
但贮氢量较小,有待进一步改善其性能。
一般材料做成的超导合金,在低温下质地较脆,难以加工,而非晶态合
金却具有适当的韧性和弹性,是一种优异的超导材料。

超导材料


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一切物质都具有电阻,这是一般的常识。但是,
当物体的温度逐渐降低到绝对零度(零下 273.15℃)附近时,其电阻会变成
零。这就是超导现象。
超导现象是 1911 年荷兰科学家温奈斯发现的,他用液氦在零下 269.03
℃下(即绝对温度 4.12K,摄氏 0 度相当于绝对温度 273.15K)冷却水银时,
发现水银电阻完全消失。此时如果在水银中有感应电流,就会一直保持下去。
他还制成了超导磁铁,想产生强磁场。但当电流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就破坏
了超导状态。此时的磁场叫临界磁场。此外,超导还有临界温度,临界电流
密度共三个临界约束值。在不超过这三个临界值的状态下,超导现象才会发
生。
由于超导体具有的奇妙特征,人们立即对它产生了浓厚兴趣,发现高临
界转变温度的超导材料的竞赛在各国之间展开。1954 年制成的铌锡合金转变
温度为零下 252.7℃,1975 年制成的铌锗合金转变温度为零下 249.75℃,到
了 80 年代末更是掀起一股超导热潮,超导转变温度的纪录不断被打破。1990
年 9 月中国超导研究中心制成的锑铋系材料的临界温度为零下 151.15℃,为
目前国际最高纪录。在提高转变温度的同时,人们也在研究提高另外两个临
界值。美国阿尔贡国家实验室已使超导体的电流密度提高到 105A/cm2(A 为
安培,cm 为厘米),并且在 30TC(特斯拉)的强磁场中仍具有超导性质(1
特斯拉等于 1 万高斯)。
超导材料具有引人注目的用途。
因为超导体没有电阻,在电流流过时就不会因为发热而损失电能,因此
采用超导电线可以实现远距离无损耗输电,这样电站就可以远离居住区,使
我们的生活区更加洁净。
超导体中每平方厘米可以流过几十万安培的强大电流,因而可产生很强
的磁场而且消耗的电能很少。日本用超导体产生 17.5 万高斯的强磁场,加上
冷却用电也仅为 15KW。这种强磁场是实现受控热核反应的关键之一。
用超导体制成的超导发电机的功率可比目前发电机高 100 倍以上;超导
磁悬浮列车的时速每小时已达 550 公里;高速超导电子计算机的计算速度每
秒可达几百亿次以上。
超导体有可能为我们这个世界带来新的技术革命,所以目前世界各国都
把超导研究列为重点攻关项目,以期早日迈入超导时代。迄今为止,已有 8
位科学家因为研究超导体而获得了诺贝尔奖。

半导体材料

我们日常用的铜、铁、铝等,都很容易导电,因而叫做导体;而橡胶、
塑料等几乎不导电,因而叫做绝缘体。如果某物质不是导体,那它就一定是
绝缘体吗?答案是否定的。在导体和绝缘体之间还存在大量半导体,其导电
能力居中,并且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随温度下降而减小。
半导体分三种:本征半导体、p 型半导体和 n 型半导体。
不含杂质的纯净半导体叫本征半导体,它的导电能力很差。为了提高纯
质半导体的导电能力,常常在本征半导体中掺入少量杂质。如在硅中掺入硼,
硅原子周围就形成可移动的空穴,这就是 P 型半导体;如果在硅中掺入磷,

材料中就会出现多余电子,这就是 n 型半导体。它们各有自己的特性,常常
联合使用。人们为了获得所需要的半导体,就必须制得纯净的本征半导体。
目前,人们所获得硅的纯度已达 14 个 9,即 99.999999999999%。这是人类
材料史上的一个奇迹。
半导体材料有许多奇妙用途,在各个领域发挥重要的作用,无论是收音
机、电视机,还是大型计算机、工业电气化系统,都离不开半导体材料。
半导体材料是制造电子元件的主要材料,而我们用的收音机、电视机、
电子游戏机以及工业用的电子计算机、机器人等,都是由无数的电子元件构
成的。半导体材料制成的电子元件不仅功能强、效果好,而且重量轻、寿命
长、耗电省。1946 年,美国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使用了 18000
个真空电子管,1500 个继电器,重量达 30 吨,占地面积 170 平方米,真是
一个庞然大物。而现在运算速度比它快得多的微型计算机,还没有一张书桌
大。
电子元件的发展已经历了四个时代,1947 年美国的布拉坦和同事制成了
晶体管,这是第一代。晶体管因性能优于电子管而被广泛使用。1962 年,在
一小块硅片上制成了几个元件组成一个小型电路,这就是小型集成电路。集
成电路体积小而功能大,因而迅速发展起来。1965 年发展到中规模集成电
路,指甲大的一块硅片上可制作上百个元件。1968 年出现了大规模集成电
路,在 5~7 平方毫米的硅片上制成了上万个元件。1979 年日本在 6 平方毫
米的硅片上制成了 15 万个元件,这就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目前人们正在研
制三维集成电路。前几代集成电路都是平面式的,像一排排的平房。而三维
集成电路则像高楼大厦,在一层元件上再重叠一层元件,这样,每个元件与
周围元件的联络构成一个空间网络,便于信息的传递和处理。用这种三维集
成电路也许可以模拟人脑的思维,如果是这样,那么我们就可以制造出会思
考、会自行解决问题的机器人了。
半导体材料具有良好的光电转换效应,是制造光电电池的好材料。有了
廉价高效的光电电池,我们才能充分利用清洁的太阳能。有些半导体材料的
温差电动势很大,能直接把热能转换为电能。这种温差发电机适用于缺电的
边远地区。在宇宙飞行器、导航设备上也用到它。
半导体材料还用于制造激光器。激光方向性好,能量集中,在现代各个
行业都得到广泛应用。大功率的激光武器为各国所重视。用半导体制成的发
光二极管,在光纤通讯方面有重要用途。光纤通讯比微波通讯效果更好,一
条光缆可载上亿门电话。人们预计,光计算机将比电子计算机运算速度快几
十倍。
半导体材料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历经三代,最早人们用锗,但锗元件
的寿命和效果都不大理想,人们转而重视开发硅,目前硅已成为应用最广泛
的半导体材料。为了在高温、高频领域取得进展,人们又看重砷化镓。它是
砷在高温下和镓结合生成的化合物,是高频、高温电子元件的理想材料,它
必将在巨型计算机、高效机器人、激光、光纤通讯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无机非金属材料

无机非金属材料以前主要指含有二氧化硅酸性氧化物的硅酸盐材料。陶
瓷、玻璃、砖瓦、耐火材料、水泥等都是人们所熟悉的硅酸盐材料。经过几
十年的发展,无机非金属材料早已超出硅酸盐的范围而日趋多样化。
无机非金属材料有广泛的用途:
化学工业需要不怕腐蚀、耐高温的陶瓷、玻璃设备;电力工业需要绝缘
材料,而不导电的陶瓷是理想的绝缘材料;照明器具需要大量的玻璃;建筑
行业需要大量的砖瓦水泥;而冶金工业则离不开耐火材料。虽然金属材料和
有机材料发展迅速,但却取代不了无机材料,因为在耐高温性能上,无机材
料几乎是不可替代的。
硅酸盐材料本身存在不少缺点。如陶瓷、玻璃都易碎,高温下会软化等,
使它的应用受到限制。近十几年来,人们对硅酸盐材料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
究,采用新技术新方法制成的硅酸盐材料与往日已不可同日而语。它们性能
不同,异彩纷呈,为无机非金属材料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下面我们就分别
介绍这些材料。

陶瓷

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开始用粘土作成器皿盛装食物,后来人们发
现这些器皿经火烧后,更加坚固耐用,这就是最初的陶瓷。在我国的半坡村
氏族遗址中已有了精美的彩陶盆。我们的祖先对制陶技术不断加以完善,生
产出图案精美、色泽鲜艳的陶器,出口世界,深受各国人民喜爱。我们中国
的英文名字 China,就是瓷器的意思。
陶瓷的主要原料是粘土、长石、石英石等。先把它们磨成粉,再按一定
配方混匀,加工成型,然后送入窑内高温烧结即可得到陶瓷。如果在毛坯上
涂上各种釉质,刻上花纹,就可烧得精美的花瓶、盆、碗等日用品。
陶瓷硬度高、耐高温、抗腐蚀,因而在工业上有广泛用途。1924 年德国
科学家以纯氧化铝为原料烧结出坚硬非凡的氧化铝陶瓷。这种陶瓷作成的刀
具,甚至能切削硬度较高的合金钢。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人们普遍用氧化
铝陶瓷做火花塞。发动机的火花塞每秒引爆 20~30 次,瞬时温度高达 2500
℃,最大工作压力达 100 个大气压。在如此恶劣的条件下,氧化铝陶瓷仍能
正常地长期工作。1957 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的工程师选用纯度达 99.99%
的氧化铝细粉作原料,烧制出半透明的陶瓷。用它制成的高压钠灯,亮度高、
寿命长、清晰度高,能透过浓雾。
导弹飞行的速度是声速的 5~6 倍,由于空气摩擦会使导弹头部温度高达
1000℃。为了准确命中目标,导弹头部装有自动跟踪系统,能根据目标所发
出的红外射线而自动调整飞行方向。什么材料既能耐 1000℃以上的高温,又
能透射红外射线呢?这就是著名的红外陶瓷。用纯净的原料通过真空热压或
高温烧结,使陶瓷小晶粒迅速扩散而融合成晶莹透明的整体,就可得到能透
射红外射线的透明陶瓷。
氮化硅新型陶瓷是近十几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精密陶瓷。其制作方法
是:把硅粉在 1200℃高温的环境中氮化,使氮钻入硅粉坯体中,然后加工成
型,再在 1400℃高温下第二次氮化,即得氮化硅陶瓷。这种陶瓷具有足够高

的强度和硬度,又有惊人的耐高温、耐腐蚀性能和抗急冷急热性能,是一种
用途广泛的工程陶瓷。
碳化硅陶瓷是另一种新型精密陶瓷。它质地坚硬,可作金刚石的代用品。
人们采用热压烧结法得到的碳化硅陶瓷,在 1400℃的高温下,其抗弯强度每
平方厘米仍达 5000~6000 公斤以上,是制造高温燃气涡轮发动机的理想材
料。
1880 年,法国科学家发现了某些晶体的压电效应,即沿晶体的某一方向
施加压力,晶体表面会出现电荷,电荷大小与压力成正比。1944 年,人们首
次制得钛酸钡压电陶瓷,但性能不太理想。1955 年,人们制得了性能较高的
锆钛酸铅压电陶瓷。用这种压电陶瓷可生产大功率的超声和水声的换能器,
也可作为高灵敏度的压电测量装置,在高频通讯技术、导弹技术、地震预报
和医疗上都有广泛用途。这种陶瓷也是一种透明陶瓷,加上电场后具有双折
射效应,去掉电场后又变成各向同性。用它可制成立体电视眼镜,戴上这种
眼镜,你就可以看到立体电视或电影,医生用这种眼镜可以通过电视看到病
人体内的立体图像,便于诊断治疗。
目前陶瓷研究的方向是研制高温陶瓷,以便它能在 1500℃以上的条件下
工作,这在空间技术和军事技术上都有广泛用途。陶瓷研究的另一个方向是
提高陶瓷的韧性,主要是陶瓷基复合材料。在现代科技的催化下,古老的陶
瓷技术又开新花。

玻璃

一队远行的商人在野外露宿,他们用几块石头垒成灶,生火做饭。在烈
焰的烧烤下石头熔化了,锅里的水倒下来浇灭了火,人们只好重新生火做饭。
第二天早晨,有人在浇灭的火堆里发现了透明的小球,这就是第一颗玻璃球。
原来那些石头的主要成分是硅酸钠和硅酸钙,在高温下熔化后又被迅速冷
却,原子还来不及结晶处于液体状态就凝固,形成了一种新的材料——玻璃。
人类认识玻璃、制造玻璃已有 5000 多年的历史,但要生产精美的玻璃制
品很困难,因此几千年来,它一直是一种奢侈品,供少数人作为炫耀的资本。
玻璃真正成为大众化的材料是从本世纪初开始的。1908 年,美国人发明
了平拉法,1910 年,比利时人发明了有槽垂直上拉法,才使平板玻璃的生产
摆脱了手工的吹制法而迅速发展。1959 年,英国的皮尔金格兄弟公司花了 7
年时间,耗资 400 万英镑,终于研制出浮法玻璃生产工艺,大大提高了生产
率并且降低了生产成本。1971 年,日本人研制出对辊法,又使玻璃生产大大
前进了一步。
早期生产的玻璃主要是钠钙玻璃,常用作窗玻璃。这种玻璃受热不均时
易破裂,不能作化学仪器。1915 年美国研制出硼玻璃,把它加热到 200℃后
立即投入 20℃的冷水中也不会破裂。因此它很快成为一种重要的化学用玻
璃。用碳酸钾代替纯碱作原料生产出来的钾玻璃,熔点高,也是一种优秀的
化学玻璃。
玻璃易碎,但如果在玻璃型材制成后进行特殊的淬火处理:即把玻璃加
热到 600~650℃以上,用油或其他介质使玻璃骤冷,就可使玻璃的抗弯强度
提高 7~8 倍,这种玻璃打碎后成为小钝角形的碎粒,没有刺伤人的危验,这
就是钢化玻璃,很适合作汽车等的车窗。

在一般玻璃中加入少量的澄清剂,如硝酸钠、氧化砷等,就可使玻璃更
加晶莹透明,这种玻璃又叫玻晶。用它作成的器皿精美华丽,深受人们喜爱。
如果在玻璃配料中加入少量金、银、铜等金属盐类作晶核,诱使玻璃形
成很小的晶胞,就可获得晶体颗粒在 0.05~1 微米(1 微米=1×10…6 米)的
微晶玻璃。它晶格致密,强度高,抗弯强度是普通玻璃的 7~12 倍。微晶玻
璃耐高温性能好,在 1300℃时才会软化;耐热冲击,在 900℃时投入冷水中
也不会破裂;耐磨、耐腐蚀并且能透过微波用作导弹的雷达罩,也可用于生
产特殊轴承。
在微晶玻璃中加入感光金属盐类,就制成光敏微晶玻璃。它具有跟照相
底片一样的功能,一经加热就会显示出图像来。这种玻璃在光刻、光蚀技术
以及集成电路生产中非常有用。
玻璃晶莹透明,是生产光学仪器的重要材料。13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