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中华学生百科全书-第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是运功提气,身轻如燕,在几乎所有的武侠小说中,都有一些武功高强的
好人或坏人能够在需要时“垫步拧身,‘嗖’地一声上了房顶,穿房越脊,
绝尘而去”。当然,中国民居,平房高度多在 1 丈以上,即 4 米左右。一跳
4 米高是不可能的,小说描写自有其夸张之处,但从中也可看出我们中国自
古以来就重视跳高,称羡跳得高的人。
     在现代跳高运动中,我们国家也确实有过数度辉煌。
     1957 年是我国田径运动史上值得纪念的一年。我国优秀跳高运动员郑凤
荣在北京以 1。77 米的成绩,成为中国第一个打破女子跳高世界纪录的运动
员。
     新中国的成立,使各条战线充满了生机,田径运动也广泛地开展起来了。
1952 年,14 岁的郑凤荣成了济南市女子跳高冠军,接着又获得全省第一名。
第二年,她的步伐迈得更大,在全国田径比赛中取得了第四名。她是幸运的,
遇上了好“伯乐”——国家田径队跳高教练员黄健。
     郑凤荣当时的条件并不理想:腹肌力量很差;100 米跑 15 秒;铅球只能
推 6 米多远;体重只有 43。5 公斤;比赛成绩呢,位居老四,太瘦弱了!这
样的条件还能重点培养吗?许多人提出了疑问。但是,黄健教练没单纯注重
目前成绩,而是看到了她的潜在能力。他把郑凤荣找来,在垫子上做了几个
动作:“照我的动作做!”山东姑娘一点儿也不腼腆,立刻做出来了。“好!”
黄教练发现她不仅腿长、灵敏、弹跳力出众,而且模仿力很强,动作协调性
更是罕见的出色。同时,郑凤荣不甘示弱,别的女孩子看到陌生人在做垫上
运动,都站在一旁老老实实地看,显得很拘谨,可她却像一匹跃跃欲试的小
马驹,不管众目睽睽,就跟着跳起来……就这样,郑凤荣来到北京,成了国
家队的一员。这次选拔,使她走上了通往世界高峰的台阶。
     1957 年是郑凤荣运动生涯中最辉煌的一年。
     这年十月金秋,在北京体院的一次表演赛中,周恩来总理陪同外宾来参
观。郑凤荣多么希望能跳出好成绩啊。可是她只跳了 1。72 米。此时她急得
掉下了眼泪。周恩来总理走到她身边,亲切地安慰说:“你还年轻,以后时
间长着哩,要继续努力创出好成绩!”
     就在这次难忘的会见 27 天后,郑凤荣以剪式越过了 1。77 米的高度,打
破了美国运动员麦克丹尼尔所保持的 1。76 米的世界纪录。这一跳不仅振奋
了我国体育界和广大人民,也引起了舆论的注意。美联社消息说:“一位 20
岁的中国姑娘在北京以有力的一跳警告世界田径界:中国人不会永远是落后
的选手!”中国体育运动的春天已经来临。
     倪志钦,世界著名男子跳高运动员。福建省泉州人。读中学时在厦门市
业余体校从事跳高训练。1970 年 11 月 8 日下午,长沙市劳动体育场坐满了
观众。2。24 米两次试跳都失败了。倪志钦还剩最后一次机会。他勉强站在
助跑线上,但心里已掉进了无底的深渊:在过去比赛中,凡是遇到关键高度,
第三次跳时往往败多胜少,所以心里恍惚而又紧张,他重新踱回休息区。突

然,一个声音响起来:闯它一下嘛!对,怕也没用,他猛然转过身,重新站
在助跑线上,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憋足劲跑了出去……
    过去了!重心还高一大块。刚刚落地,他就站起身来,对领队说:“今
天 2。29 米跑不了!”
    他只喘了口气,马上向裁判要了这个高度。2。29 米的数字一出,全场
立即肃静了下来。连咳嗽声也抑制住了。“过了!”观众喊了起来,掌声四
起。“成了!”当时,他心也喊起来。
    但是,跳高架子却“叮当”作响起来,怎么回事?他一下子愣住了。跳
高架上支持横杆的卡子没拧紧,慢慢地松脱了,横杆也随之一高一低地颤了
半天,最后,掉了下来。
    全场哗然!
    裁判员急得快哭了,连声高喊:“算!成功!”但他的声音已被淹没在
观众的议论声中。
    猛然间,他的心都快碎了。十多年的希望和心血全部毁于裁判手中,你
为什么不拧紧?!
    但是,他很快平静下来了。他向裁判示意:没有关系,不能算,再跳一
次!一下子全场人的眼睛全瞪着他,似乎问:“能行吗?”只见他深深地吸
了口气,轻快助跑,用力一蹬,高高跃起,横杆已在他的眼下,他迅速漂亮
地做了个翻转动作,跌落海绵坑内。霎时间,几万名观众狂呼起来,啊,成
功了!
    当他小心翼翼地走出海棉坑时,杆子一动也不动,这时他却激动得全身
发抖了。
    2。29 米,一个新的世界男子跳高纪录诞生了。
    在 1983 年的第 5 届全运会上,又冒出来一个朱建华。当时的世界男子跳
高纪录是 2。36 米,是 1980 年由前东德运动员格·韦西格创造并保持的。
    1983 年 6 月  11 日,北京工人体育场,第 5 届全运会的田径预赛正在
进行。朱建华从 2。08 米起跳,到 2。20 米时,跳高架旁只剩下了朱建华一
人。横杆升到 2。26 米,朱建华一跃而过。这时,扩音器里传来了激动人心
的消息,朱建华要了 2。37 米这个超越世界纪录 1 厘米的高度。这时,全场
观众的目光都集中在朱建华的身上。场地工作人员升起横杆后,反复测量。
只见他徘徊在距离横杆 20 米开外的助跑线上,边低头沉思,边下意识地活动
四肢。裁判员示意后,朱建华转身伫立,抬眼瞄了瞄横杆,深深吸了一口气,
助跑开始了,他那双修长的腿有力地移动着,越跑越快,地面上划出了一条
绝妙的曲线,横杆临近了,朱建华右脚有力地一踏,身体腾空而起,从横杆
上轻松跃过,跌落在海绵坑里。成功了,朱建华爬起来,激动得像孩子一样,
高举双手,跳起来又摔倒,摔倒了又跳起来。全场观众欣喜若狂,数百名观
众不顾工作人员的劝阻,拥入场内,把朱建华高高抛起。朱建华兴奋地对记
者说:“我不会满足这个成绩的,我不会让 2。37 米这个成绩像韦西格那样
放那么久。”朱建华实现了自己的诺言。时隔 102 天,即 9 月 22 日,朱建华
在上海又越过了 2。38 米。1984 年 6 月 10 日,朱建华在原联邦德国埃伯斯
诺特的国际比赛中,再创 2。39 米的世界纪录。在短短的一年之内三破世界
纪录,这在世界跳高史上是罕见的,朱建华为中国人民、亚洲人民争了光,
不愧为体坛英豪。
    对朱建华所创造的杰出成绩,国际体坛给予很高的评价。国际奥委会主

席萨马兰奇在贺电中说:“这是项了不起的世界纪录。”国际业余田联主席
内比奥罗说:“这一优异成绩证实了我们在亚洲所看到的巨大进步。”亚洲
田联主席安田诚光说:“朱建华不仅是中国的光荣,也是亚洲的光荣,对世
界来说,这同样是值得骄傲的事。”
    遗憾的是,在郑凤荣、倪志钦、朱建华之后,我国再没有涌现出新的跳
高名将。这是因为,跳高运动对运动员身高、体型、速度、弹跳等方面,都
有很高的特殊要求,技术可以通过训练加以提高,但是人才则是可遇不可求
的。
    跳高场地为一扇形,助跑跑道距跳高架 20 米以上,跳高架两立柱间的距
离为 4~4。04 米,横杆为园形,直径 2。5~3 厘米,杆长 3。98~4。02 米,
重量小于 2 千克,两端各有一长 15~20 厘米、宽 2。5~3 厘米的平面,以便
安放。横杆后面的落地区为一长 5 米、宽 3 米的海绵坑。随着跳高技术的发
展,先后出现过跨越式、滚式、剪式,俯卧式、背越式等过杆姿势。科学研
究表明,各种姿势在过杆时身体总重心高出横杆的距离是不同的,跨越式要
30 厘米左右,剪式 15~17 厘米,而背越式通常有 10 厘米就够了,也就是说
在其他条件相等情况下,采用背越式就能越过更高的横杆。所以,当前的跳
高名将多采用背越式。

       大力士竞赛——铅球
       
    田径运动中的投掷项目共有 4 个,即铅球、铁饼、标枪和链球,都是把
手中的体育器械投出去,看谁投得最远。其中的铅球项目,被称为“田径运
动中的大力士竞赛”。
    国际比赛的标准铅球为球形,表面光滑,男子铅球直径 11~13 厘米,重
量 7。26 千克,女子铅球直径 9。5~11 厘米,重量 4 千克。运动员要在投掷
圈内完成投掷动作。投掷圈直径 2。135 米,掷出的铅球必须落在前方 40 度
角的扇形场地内。
    在 1980 年美国《田径新闻》评选的历年女子田径十大明星的名次表上,
原民主德国女运动员伊洛娜·斯卢皮亚内克荣居首席。
    斯卢皮亚内克在柏林附近的波茨坦长大,从小就受好体育运动。开始时
她练手球,但不久教练发现这位姑娘是个推铅球的好苗子,1970 年让她改练
这个项目。最初她的进步并不快,成绩也不惊人,但不久就脱颖而出了。1973
年斯卢皮亚内克第一次参加国际比赛,就获得了欧洲少年冠军。1980 年她曾
两次刷新世界纪录,这一年她在 6 场比赛中,有 8 次成绩超过了 22。32 米的
世界纪录。她 12 次室外比赛平均成绩接近 22。31 米。在世界女子铅球史上
的 30 次最好成绩中,她占了 28 次。这样辉煌的成就,在田径史上是罕见的,
在女子铅球史上更是绝无仅有。
    斯卢皮亚内克自 1977 年夺得世界杯铅球桂冠后,连续四年雄居冠军宝
座。她常说:“任何一次比赛不到最后一掷就不算结束。”
    现代的推铅球运动,是经过漫长的岁月,由投掷石块演变而来的。在原
始社会,一块石头,既是工具,又是武器。我们的祖先随手拣起一块石子,
就可以扔向猎物。但是,体积较大的石头却不是那么好摆弄的,得先把它举
到肩上,然后才能使劲掷出去。在中世纪的欧洲,日耳曼人就已经有投石块
的竞赛,这一竞赛一直传到近代。甚至在大洋彼岸的美国,也曾盛行过投石
块的竞赛。在英格兰,农民在赶集的时候,常常拿秤砣来作掷远比赛,秤砣,
是集市贸易上的主要衡器秤的附件,取材方便,加上集市上人多,稍有能耐
的“大力士”,都想趁机显显身手。于是人们便围拢来,比赛便立即组织起
来了,秤砣便成了一件有趣的运动器材。这些都是现代铅球的雏形。1340 年,
欧洲出现了第一批炮兵,用的是火药炮,炮弹是用铅铸成的,样子像个圆球。
一个炮弹重 16 磅,折合 7。257 公斤。战士们在休息的时候拿炮弹推来推去
玩耍,逐渐地发展成为锻炼身体的方法,这就是世界上最早的推铅球运动。
    现代的铅球比赛开展之初,运动员像举重选手那样,按体重分级。成绩
的好坏,取决于选手的身高和体重,投掷技术并未引起重视。但是一些个子
不高、体重较轻的选手,由于动作迅速并运用了全身的力量,反而创造了更
好的成绩,因而分级比赛的规定取消了。人们开始逐步研究起投掷技术来。
几十年来,投掷姿势、方法几经变迁,向最科学地运用力量的方向发展,因
此投掷成绩逐渐上升。目前,男子铅球世界纪录为 23。12 米,是美国选手巴
恩斯创造的;女子铅球世界纪录由前苏联选手莉索夫斯瞳卡娅保持着,成绩
为 22。63 米。

     风靡世界的运动——足球
       
    足球,被誉为“球中之王”。足球运动以“世界第一运动”风靡全球,
最为人民群众,尤其是青少年所喜爱,是目前世界上开展最为广泛的运动项
目之一。
    足球的祖先在中国,中国古代把用脚踢球叫做“蹴鞠”。“蹴鞠”这项
游戏活动早在战国时期就出现了。到了汉代,出现了专供比赛蹴鞠的场地—
—“鞠城”。鞠城为东西向的长方形,两端各有 6 个洞状的鞠室。比赛时,
双方各派 12 名“蹴勇”上场,其中 6 人把守鞠室,6 人踢球,以踢进鞠室的
球数多少来评定胜负。唐代蹴鞠有了新的发展,一是用灌气的球代替了过去
以毛发之物充填的球;二是用球门代替了鞠室。唐贞观年间,在中国留学的
日本遣唐学生,把唐代蹴鞠传到日本,使东瀛掀起一股“蹴鞠热”。宋代是
蹴鞠的鼎盛时期,明清后日趋衰落。中国原始足球约在公元前 4 世纪传入中
东,以后又传入罗马、希腊,再由罗马传入英国。
    现代足球的发源地,应该属于英国。12 世纪,足球运动风靡全国,上至
官吏,下至百姓,都喜爱这项体育活动。但那时的足球比赛,没有人数规定,
少则几人,多则几十人均可上场。赛场上没有球门,而是划线为门,只要踢
过对方的这条球门线,即可得分。当时欧洲战争频繁,英国也受到影响。由
于武士们迷恋足球而忘却练武,官吏们酷爱足球而玩忽职守,市民们在大街
上追逐踢球扰乱了经商,因此,国王查理二世断然下令,禁止踢足球,号召
百姓射箭习武,准备打仗。但球迷们并不罢休,国王的禁令从 1388 年起虽然
延续了好几代,而民间的足球活动却一直没有中断过。
    到了 15 世纪,英国的足球运动又有了发展,踢球的人越来越多,而且比
赛的规模逐步扩大。一次大型比赛,球场可长达三四英里,但对场地大小和
出场人数尚未做统一的规定。此外,当时还出现了一种纸糊的球门,每射入
一球,纸门上就打出一个窟窿。球队比赛获胜,本地妇女还争相跳舞,为之
庆贺。1490 年,英国正式命名这种用脚踢的球为足球。此后 300 多年时间,
为现代足球的萌芽期。
    1855 年,英国人谢菲尔德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足球俱乐部。1863 年,英
国 11 个足球协会,制定了全国统一的竞赛规则。至此,现代足球基本形成。
随着当时国际上经济、文化的交流,英国的足球运动也很快传到了其他国家:
1875 年传到荷兰、丹麦,1882 年传入瑞士,1890 年传至捷克,1894 年流传
到奥地利……后来又传至南北美洲和亚洲各国。足球运动走向了全世界。
    目前,参加国际足联的国家和地区已经达到 150 多个,使国际足联成为
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单项体育组织。许多青年朋友,把看一场精彩的足球赛,
作为一种乐趣和享受,而且常常还作为街头巷尾、茶余饭后议论的有趣话题。
    国际足球竞赛的种类繁多,1900 年足球被列为奥运会比赛项目。然而,
由于奥运会只允许业余运动员参加,许多优秀的职业足球选手被拒之门外。
为了反映出各国足球的实际水平,从 1930 年开始,每四年举办一次世界足球
锦标赛(即“世界杯”足球赛),这是当今世界上最高水平的足球大赛,到
1990 年为止已举办了 14 届。最初规定,若哪个国家连续 3 次获得冠军,奖
杯就永远归属于他。1970 年在墨西哥举行的第 9 届世界杯足球锦标赛中,巴
西人第三次获得桂冠,永远占有了雷米特杯。1971 年国际足联对 53 种设计
方案进行评议,最后通过意大利人加扎尼亚的设计方案。新杯定名为“国际

足联世界杯”价值 2 万美元。新杯为流动奖杯,不能为某个国家占有,不论
它获得过多少次世界冠军称号。
    近几十年来,足球技术、战术历经革新,有了很大的发展。欧洲和南美
洲是世界上开展足球运动最普及、水平最高的两个地区,先后涌现出贝利、
贝肯鲍尔、苏格拉底、穆勒、罗西、济科、佐夫、普拉蒂尼等几乎家喻户晓
的超级明星,开始了欧洲和南美洲争霸世界足坛的局面。
    现代足球自  19 世纪末传入中国,  1908 年我国第一个足球组织“南华
足球会”成立,1910 年即被列为旧中国的首届全运会比赛项目,此后至 1929
年举办的 9 届远东运动会上,中国队 8 次登上远东足球盟主的宝座。新中国
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中国足球运动迈开了新的步伐,1951 年举行
了第 1 届全国足球赛。1958 年“八一”足球队以 1:1 踢平 16 届奥运会足球
冠军原苏联国家队,充分显示了实力。1960 年举行的中、朝、越、蒙四国足
球联赛,中国队居 4 队之首,当时中国已成为亚洲足球强国。60 年代中后期,
由于神州大地经历了三年自然灾害和随之而来的十年“人祸”,我国足球运
动一直步履艰难。进入 80 年代后,我国的足球健儿几经风雨拼搏,终于获得
24 届奥运会东亚赛区的出线权,冲出了亚洲,实现了迈向世界足坛的夙愿。
但是,我们应当承认,我国的足球运动和世界水平还有很大的差距,而今 90
年代,全国人民期望足球健儿们继续奋发进取,重整雄风,早日扬威世界足
坛。

            足球的自白
       
    我的名字叫足球,体重 450 克,直径 23 公分。我的外衣是用 32 块皮革
拼制而成,形成一个梅花形图案。别看我光脱脱,圆溜溜,没有手,没有脚,
但谁要向我踢去,我的速度可以和“桑塔纳”轿车一样,每小时达到 80 公里
以上。
    我的老家在英伦三岛,英文名字叫“Soccer”。其实,早在古希腊时就
有人踢足球,以后我又从罗马、法国、意大利辗转来到大不列颠帝国定居。
1836 年 10 月,英国人在伦敦成立了世界第一个足球协会,并统一了足球比
赛的规则,人们也因此把这一天当做我——现代足球的诞生日。1904 年 5 月
21 日,法国、西班牙、比利时、荷兰、丹麦等 7 个国家在巴黎正式成立国际
足球联合会。100 年来,现代足球运动蓬勃发展,我就成了当今世界各国人
民体育生活中当之无愧的“天之骄子”。
    可是,最早发明足球和进行足球比赛的却不是英国,而是中国。
    根据历史文物考证,中国早在公元前 1401 年~公元前 1122 年间,在殷
墟出土的甲骨文中,就有“足球舞”的记载。由此可以说明中国殷代就创造
了足球游戏。战国时,足球运动已开始流行。
    司马迁的《史记》中,有“蹋鞠”的记载。还有的古书上,称之为“蹴
鞠”。“蹴”和“蹋”,都是踢的意思。“鞠”是皮做的球,球里充填毛发
等物。史书还记载汉武帝和卫青曾把足球活动在军队中推广的故事。可见足
球在中国古代不只是游戏,而且有军事锻炼的意义。
    由于“蹴鞠”的名字与英文“Soccer”的译音极为相似,经过“内查外
调”,终于弄清了这事。原来足球最早的故乡在中国。大约在唐朝末年,足
球被传入日本,以后在亚历山大战争中,又从远东传入罗马。
    1980 年  4 月,国际足联技术委员会主席布拉特在亚洲足联举办的各会
员国秘书长学习班上所作报告中指出:足球发源于中国,由于战争而传入西
方。布拉特说:公元前 500 年左右,有关孔子的著作里就讲到用脚和头比赛
的球戏。西汉成帝时(公元前 32 年),已经开展一种叫“蹴鞠”的运动,即
足球运动。当时的诗人和说书者把最著名的足球手作为国家的英雄来歌颂。

           鱼网的妙用
       
    19 世纪中叶以前,足球门上是没有网的,只有两根直立的木柱,以后上
面又加了一根横木。这样的球门,裁判员要判断一次射门是否得分实在太难
了。因为运动员的一次劲射,球速要达每小时 80 公里以上。这样快的球速在
门框旁边飞过,恰如“白驹过隙”,确实很难判断球到底从球门里进去的、
还是从球门外飞出的。因而往往使许多球迷和球员意见分歧,引起纷争,甚
至多次引起相互殴斗,造成流血事件。
    一次英国利物浦城内某一渔具制造厂的老板洛林·鲍尔斯去观看足球
赛,就发生了一起这样的纠纷。在满场的哄闹声中,他突然灵机一动:“如
果把鱼网挂在球门架上,射进去的球不就跑不了吗?”他急忙跑回厂里,用
马车拉来了两张鱼网,费了好多口舌才算说服裁判员把鱼网挂在双方的球门
架上,果然非常管用。从此,利物浦城的所有足球门上都挂上了鱼网。以后
鲍尔斯渔具厂还获得了制造足球球门网的专利权呢。
    现代足球使用的球门网,已成为体育的专用器材,制作越来越标准,材
料也越来越讲究了。原来以棉纱、麻线为主,由于强度不够,有时会被运动
员射来的足球冲破。我国老一辈足球运动员孙锦顺就曾因此被誉为“孙铁
腿”。现在的球门网多改用强度更大的棉纶或尼龙线纺织而成了。

         足球的进攻和防守
        
     攻守这一对矛盾,是推动足球技术、战术发展的动力。足球的进攻战术
和防守战术,是从球队在比赛中所采用的阵型而体现出来的。
     足球比赛的胜负是以把球送进对方大门而决定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