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中华学生百科全书-第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身材高大的特点,采用了“高打强攻”的欧洲力量型打法,一直称雄世界排
坛多年。50 年代末,中国排球开始崛起。年轻的中国选手,以快速灵活的特
点,首创了“快板球”。到了 60 年代初,中国男排又在“快板球”的基础上,
逐步发展成以四号位“平拉开”球为主的一系列多种变化的快球战术。这种
被称为“网前机关枪”的快球,一度使那些排球强国的选手束手无策,难以
对付。与此同时,日本女排教练大松博文的滚翻垫球震惊世界排坛。它使女
排的后排防守坚不可摧,犹如筑起一条“钢铁长城”,从而“东洋魔女”一
举跃上世界女排盟主的宝座。70 年代,被誉为“黑色橡胶”的古巴队,以惊
人的弹跳力控制网前优势,挤上世界排坛强国的行列。进入 80 年代后,形成
了以中国女排和美国男排为典型代表的高快结合、全攻全守的全面型打法。
1981 年,中国女排以全胜的战绩夺得第 3 届世界杯冠军,1982 年中国女排又
赢得了第 2 届世界女子排球锦标赛的桂冠,1984 年又获第 23 届洛杉矶奥运
会冠军,1985 年再获第 4 届世界杯冠军,1986 年又蝉联第 10 届世界锦标赛
的冠军。从 1981 年到 1986 年,中国女排创造了“五连冠”的辉煌业绩,成
为中国运动员、教练员和中国人民的骄傲。中国男排也几度夺得亚洲冠军,
在世界排坛上属中上水平。
当 90 年代初的世界锦标赛冠军被意大利男排和前苏联女排摘走后,预示
着世界排坛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即全面、高度、快速、创新将成为今
后世界排球运动发展的总趋势。
排球运动溯源
排球运动是美国人威廉·摩根于 1895 的发明的。
摩根生于纽约,早年在以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的春田学院学习体
育,毕业后在奥克城的基督教青年会任体育干事,负责组织人们进行体育活
动。他发现,适合年纪大的人的活动方法不多。例如,手球和篮球,对抗性
很强,经常要发生身体冲撞,很适合年轻人的口味,而对中老年人来说则过
于剧烈;网球可以避免冲撞,不会发生伤害事故,但参加的人太少。于是,
他发明了一种当时被称做“小网子”的室内体育游戏:在篮球场的中间挂起
一个网球网,高度略高于普通人的身高,参加活动的人分站在网的两边,把
一个篮球胆从网的上边拍过来托过去,尽量不使其落地,落地为输。这种文
明的、不太激烈的活动,引起了人们,特别是中老年人的极大兴趣。1896 年
初,摩根应邀带领 10 名年过半百的队员和一些球迷,回到自己的母校作“小
网子”游戏的表演,比赛双方各 5 名队员,一方的队长是市长,另一方的队
长是消防署长,比赛打得热热闹闹,人们看得兴致勃勃。哈斯戴斯博士建议
把这项活动取名为“Volley Ball”,本为“室中飞球”的意思,后来又因为
比赛的队员站成一排排的,所以又被译为“排球”。1900 年摩根又设计了橡
皮胆外面加帆布的排球,重 250~300 克,圆周 63。5~68。8 厘米。排球网
高为 6 尺 7 寸。21 分计分制,以后改为 15 分制,沿用至今。
1947 年国际排球联合会成立,总部原在巴黎,后迁至瑞士洛桑。国际排
联制订了世界统一的排球比赛规则,现有会员协会 175 个。
三大国际排球赛事
目前,世界上的大型国际排球赛有:世界排球锦标赛、奥运会排球赛、
世界杯排球赛。
世界男子排球锦标赛,始于 1949 年,到 1990 年已举办了 12 届,中国男
排没有打进过前 3 名;世界女子排球锦标赛,始于 1952 年,到 1990 年,已
举办了 11 届,中国女排取得第 9、第 10 届的冠军,11 届的亚军。
奥运会排球赛。始于 1964 年的第 18 届奥运会。中国男排没有拿到过名
次,中国女排拿过 23 届奥运会冠军和 24 届奥运会第 3 名。
世界杯男子排球赛,始于 1965 年,女子排球赛,始于 1973 年,中国女
排在 1981 年的第 3 届和 1985 年的第 4 届上取得两次冠军,第 5 届取得第 3
名。
此外,1990 年开始的国际男排联赛和 1993 年开始的世界女排大奖赛,
也由于设有百万美元的巨额奖金而引起人们的注意。
中国男排简介
中国男排和世界强队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在亚洲则有一定的优势。
中国男排对于世界排球运动,是做出了较大贡献的。
1956 年,在第 3 届世界男排锦标赛上,身材矮小的中国队,在网上争夺
十分吃亏,对高举高打,我们封拦不住,而自己的强打强攻却常常被身高马
大的对手封死。但是,只要中国队一传到位,二传手就会传出一种刚刚过网
的球,攻击手几乎同时起跳,在球刚过网的一瞬间飞快下手,将球扣死,使
对手防不胜防,不知所措。这就是有名的“快板球”。中国男排首创的快板
球打法,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纷纷效仿,形成了 50 年代的“快球”和“半
快球”热潮。到了 60 年代,中国队又在近体快球的基础上,创造和发展了以
快为中心的 4 号位平拉开、交叉进攻、梯次进攻等。70 年代,又发展成短平
快、背平快、时间差、位置差等技术。以后中国队又发明了空间差的打法,
如前飞、背飞、拉三、拉四等。这些以快为中心的新技术、新打法,都是为
了避开对方的有效拦网,都是根据中国队身材比较矮小的特点创造出来的。
这些新技术,很快为各国排球队普遍采用,推动了世界排球运动技术、战术
的发展。
这里我们想到了著名的中国排球运动员汪嘉伟。汪嘉伟是江苏人,身高
1。92 米,漂亮潇洒,技术全面,头脑灵活,作风顽强。1976 年入选国家队
任副攻手。汪嘉伟首创了“前飞”“背飞”战术,他和二传手、队长沈富麟
配合默契,在 9。50 米长的网上,飞来飞去,变幻莫测,使对手防不胜防,
被称做“网上飞人”,在第 2 届亚运会上被评为最佳运动员,在 23 届奥运会
上被评为最佳扣球手。
“东洋魔女”和她们的“魔王”
本世纪 60 年代之前,世界女子排坛,一直是东欧人的天下,以前苏联队
为代表的“力量派”和以捷克队为代表的“技巧派”,长期称霸,他们仗着
身高体壮,比赛中用不着讲究更多的战术,只要高举重扣,发挥出个人技术,
就能取胜。
但是,从 60 年代初的第 4 届世界女排锦标赛开始,奇迹出现了:日本女
排过关斩将,所向披靡,一举夺得了冠军宝座,被誉为“东洋魔女!”
“冻洋魔女”魔在那里?魔在她们发过来的球摇摇晃晃,飘飘悠悠,一
垫就飞,一碰就跑,即使勉强接起,也不能到位,很难组织起有效的进攻;
还魔在“打不死”你重扣也好,轻吊也好,明明已是定赢无疑的球,竟被日
本姑娘们一个个地救了起来,还来不及从惊愕中缓过神来,日本队已经把球
打到了你的场内。众多的世界强队就是在这种“接不住,扣不死,救不起”
的无奈之中,统统输掉了。
这是怎么回事呢?这得从他们的“魔王”大松博文教练说起。大松博文
是一位军人出身的排球专家,有极为强烈的民族感、爱国心,他刻苦地阅读
钻研了大量资料,对排球运动的规律有了深刻的认识。他的基本指导思想是,
日本队要想取胜,关键在于解决好防守问题;由这种指导思想出发,他根据
排球运动攻防转换各环节的特点,独创了勾手飘球、前臂垫球和翻滚救球等
全新的技术动作;他还狠下心来,把日本军队的一些管理办法,移植过来。
严格要求,严格管理,刻意培养顽强不屈、百折不挠的作风。大松博文可以
说是个不折不扣的“魔王”,他在训练队员时是残酷无情的。他采用的是高
难度、大强度的极限训练法,队员们走进训练场,几乎像进了地狱,训练结
束时几乎各个鼻青脸肿,精疲力竭,连床都上不去。练翻滚救球时,大松博
文坐在网上左一个右一个,前一个后一个,专门打到队员不奋力扑救就够不
到的地方,队员拼命跃出把球垫起后,一个翻滚,再迅速爬起,扑向大松博
文打过来的一个更刁的球。这还不行,救起的球还必须到位,否则不但不算,
还要加练几个。姑娘们常被累得躺在地上爬不起来,大松博文就一面骂着喊
着,一面把一个比一个更重的球打在她们的头上脸上身上腿上,逼着她们站
起来继续救球。姑娘们流泪也好,流血也好,求饶也好,咒骂也好,大松博
文一概不管,只要还没有达到预定的计划和目标,姑娘们就必须练,有时他
甚至冲上前去把队员揪起来一顿拳打脚踢,打完了逼着她们练。70 年代,我
国女排也曾请大松博文执教,他用的也是这一套方法,受到周恩来总理的批
评和教诲,大松博文才有所收敛。就是在这个“魔王”这种严酷的调教下,
日本女排在不长的时间里,终于练出了过硬的功夫,掌握了全新的技术,养
成了顽强的作风,练就了一套套默契、流畅的战术配合,成了打败天下无敌
手的“东洋魔女”,称霸排坛达 20 年,直到现在,日本女排仍然保持着这一
优良传统,历届日本女排的防守能力,都是世界最强的。
但是,排球比赛和其他绝大多数比赛一样,需要攻防结合。日本女排的
进攻能力较弱,一旦对手解决了接发球技术,提高了一传到位率,并针对日
本队起球率高的特点采取相应措施,日本队就会陷入被动,只剩下挨打的份
了。
80 年代第一春,中国女排以全新的姿态崛起,从此,世界排坛又进入了
一个新的阶段。
中国女排“五连冠”
1981 年 11 月,第 3 届世界杯女子排球赛在“东洋魔女”的故乡日本举
行。中国女排一路过关斩将,杀人决赛,只剩下最后一役的中日之战了。这
场球,中国队即使输了,只要能拿下两局,也稳获冠军。
眼看着王冠即将到手,多年的梦想成真,年轻的中国姑娘们兴奋得睡不
着觉。
11 月 16 日傍晚,这场全世界的炎黄子孙都为之牵肠挂肚的比赛,在大
阪市体育馆展开了。鼓足了劲的中国女排,一上场就显出了一副王者气势,
人人使出了浑身解数,干脆利落地连下两局,冠军到手了!场内场外一片欢
腾。中国姑娘热泪奔淌,热血沸腾,怎么也抑制不住自己的狂喜心情。这时,
战局发生了变化,日本队抓住中国姑娘心情激动,精神分散的机会连扳两局。
场上成了 2∶2 平。这场球虽然输了也不影响中国队拿冠军,但总叫人遗憾。
所以一向胜败不露声色的主教练袁伟民也激动了。他在第二、三局休息时,
本已多次提醒队员们要清醒、冷静,不要过于激动。但年青的中国姑娘怎么
也抑制不住兴奋的心情,结果出现了当前这种极为不利的局面。在全场观众
震耳欲聋的呐喊助威声中,日本队简直打疯了。袁伟民知道,这时候用不着
布置什么战术、技术,关键在于敲醒队员的头脑。他说:“几亿人民的眼睛
都在看着我们,祖国不允许我们输掉这场球!这场球拿不下来,你们会后悔
一辈子!”袁伟民的话字字千钧,重重地砸在姑娘们的心上!第 5 局战幕一
拉开,那紧张激烈的气氛已达到白热化的程度,双方比分交替上升 13 平、14
平、15 平,偌大的体育馆,似乎已容不下观众的呐喊声。中国女排队员们互
相鼓励,终于经受住了这巨大的磨炼和考验,以 17:15 赢得了这场比赛的胜
利,第一次登上了世界冠军的宝座。这是一个过硬的世界冠军,是中国女排
向祖国人民交上的一份打满分的答卷。
从此以后,登上了世界冠军宝座的中国女排一发而不可收,包揽了国际
排坛三大赛事的金牌,创造了“五连冠”的辉煌战绩。
1982 年,秘鲁利马市,获第 9 届世界女子排球锦标赛冠军。
1983 年,国际排坛无大赛事,中国女排乘机调整队伍,补充新生力量。
1984 年,美国洛杉矶,获第 23 届奥运会女排赛冠军。
1985 年,日本东京,再度夺得第 4 届世界杯女排赛冠军。
1986 年,布拉格,再度夺得第 10 届世界女子排球锦标赛冠军。
到现在为止,世界上还没有别的队赶上和超过中国女排创下的纪录。
中国女排的胜利,极大地振奋鼓舞了中华儿女的精神,党和国家领导人
号召各行各业向女排学习,中国女排成了人们心目中的英雄偶象。
沙滩排球
赤热的太阳,晴朗的天空,兰色的大海,白色的沙滩,一群群赤足的男
女,头戴太阳镜,身着艳丽的各色泳装,在一块块沙滩球场上,不停地跑动
跳跃着,发球、接球、扣球、救球,赢得围观群众的阵阵喝彩声。这就是沙
滩排球。有人预测,在不久的未来,沙滩排球将成为最受欢迎的体育项目之
一。
沙滩排球是在室内排球的基础上开展起来的。它本来是游泳余暇的一种
游戏,后来才逐渐发展为一种体育比赛。1940 年,美国、巴西等国都组织过
沙滩排球比赛。1976 年美国举办了第一次有奖金的比赛,1979 年开始出现职
业沙滩排球,1982 年成立了美国职业沙滩排球协会。
1987 年 2 月,国际排联在巴西举办了“第一届世界沙滩排球锦标赛”,
设奖金 25000 美元,美国、巴西等 7 个国家参加了比赛。此后,在国际排联
的支持、号召下,沙滩排球在世界各国普遍地开展了起来。
巴西全国有近 2000 个沙滩排球场,每逢休假日,一大早就有人拉起网,
热火朝天地打起球来。美国现有 60 多名职业沙滩排球运动员,职业比赛的奖
金越来越高,从 1976 年的 5000 美元到 1987 年的 60 万美元,旅行社还组织
旅游团观看比赛。意大利每年有 8 个大型沙滩排球赛,参赛队 50 多个。
沙滩排球比赛的规则,基本适用国际排联公布的室内排球比赛规则,在
球场面积、球网大小、架网高度、用球重量和直径等方面,无大差别。区别
较大的是,双方上场人数有 2 人、4 人等,队员在不妨碍对方比赛的情况下,
可以从网下穿越,比赛开始后不准换人,发球要轮换进行,发球时本方队员
不准遮挡、干扰对方视线,防扣垫击时允许连击和捞球动作,但不允许全手
掌的轻扣或吊球,每局暂停时间为 60 秒,只要两队不继续比赛就算暂停,暂
停时间累积计算等等。
沙滩排球运动,在我国只是刚刚开始。在亚洲,日本是第一个开展此项
运动的国家。
银球连四海——乒乓球
乒乓球是中国人引以自豪的国球。我国已成为久战不衰的“乒乓王国”。
中国乒乓精英们从 50 年代末开始夺得了多次的世界冠军。他们所取得的辉煌
胜利,不但为我国赢得了荣誉,同时也为世界乒乓运动的普及与发展做出了
重大的贡献。
乒乓球起源于英国,它是从网球运动中派生出来的。19 世纪后期,英国
一些大学生从网球运动中得到启发,在家里以餐桌为球台,以书作球网,用
羊皮纸贴作球拍,用橡胶或软木作球,在桌上打来打去。后来由于对球、球
拍及其他设备都加以改进,并制定了规则,这项运动才逐渐流行起来。因为
使用的球拍打在球上有“乒乓”声,所以这项运动称为“乒乓球”。第一次
大型乒乓球比赛于 1900 年 12 月在英国举行。国际乒乓球联合会于 1926 年在
英国正式成立并在伦敦举办了首次世界乒乓球锦标赛。此后,世界乒乓球锦
标赛每年举行一次。从 1957 年起改为每两年举行一次。
乒乓球运动大约经历了三个阶段:最初阶段乒乓球拍是木制的,击出的
球速度慢,打法也单调。1903 年,英国人古德发明了胶皮球拍,有力地促进
了乒乓球技术的发展,出现了防守型打法,这一时期乒乓球运动的优势在欧
洲,特别是匈牙利队成绩为最佳。50 年代,奥地利人发明了海绵球拍,日本
运动员首先在世界比赛中使用,并采用典型的远台长抽打法,一举打破了欧
洲运动员的垄断,夺得了第 19 届世界锦标赛的四项冠军。1959 年,中国著
名运动员容国团获得第 25 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男子单打冠军后,中国乒乓球
运动开始登上国际乒坛。我国乒乓运动员创造了直拍近台快攻的独特打法,
长期在国际乒坛上占有明显优势,这是乒乓球运动的第二次高潮。70 年代,
随着弧圈球的发展,欧洲运动员从失败中逐步缓过气来,并创造了以弧圈球
进攻为主,结合快攻和以快攻为主。结合弧圈球进攻的两种打法,他们用加
转弧圈球寻找机会,以前冲弧圈球和扣杀制胜,使乒乓球运动的旋转和速度
达到紧密结合的新高度,这是乒乓球运动第三次大提高。
尽管乒乓球运动起源于英国,但是它成为我国的国球则是举世公认的
事。这主要是乒乓球运动在我国的普及程度已大大提高,在我国大地上,不
管是大街,还是小巷,到处可见乒乓球战场,男女老少挥拍上阵。小学、中
学、大学的体育课更是以乒乓球为核心,班班有球队,月月有比赛。我国乒
乓球运动在普及的基础上,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球星层出不穷。自 1959 年到
80 年代我国乒乓球队共参加过 13 届世界乒乓球比赛,总计获得 35。5 项次
冠军,31 项次亚军和 50 项次季军,真称得上战果辉煌。我国培养了郗恩庭、
梁戈亮、郭跃华、曹燕华等一批弧圈球结合快攻打法的世界一流选手,也培
养了有中国特色的庄则栋、李富荣、江加良、陈龙灿、何智丽等乒坛名将。
人才辈出,战绩辉煌
经国际乒联批准,第 26 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于 1961 年 4 月,在中国
北京举行。这是中国第一次主办世界大规模的体育比赛。
中国队借主办国的大好机会,在国际乒联规则允许的范围内,尽量培养
和派出大批新手参战,男女选手各 32 名,其中参加单打和双打的选手各占一
半。经过这场大战的锻炼,中国乒坛涌现出了众多新秀,他们中的许多人不
但自身战功赫赫,而且成了今后 30 年里中国乒坛的领袖人物。
参加男子团体冠军角逐的中国人,由王传耀、容国团、庄则栋、李富荣
和徐寅生组成。这是一个新老结合,以新为主的队伍,人人功夫硬,个个有
绝招,瞄准金牌,志在必得。一路上过关斩将,七战七捷,半决赛中遇到了
当时可算欧洲最强的匈牙利队。在 25 届世乒赛中,中匈相遇,中国队以 3∶
5 败下阵来。两年过去,中国队今非昔比,派出容国团、庄则栋、徐寅生三
员大将应战,以 5∶1 的比分战胜匈队,痛快淋漓地报了一箭之仇,进入了决
赛,和蝉联五届男团冠军的日本队对垒。这是一场完全在预料之中又盼望已
久的恶战。在当时,日本是乒坛的绝对冠军,只有打败了日本队,才能算名
副其实地登上了世界乒坛最高峰。
1961 年 4 月 9 日晚,激动人心的决战开始了。日本队排出了最强阵容:
多次获得世界男单冠军的“智多星”获村,人称“猛狮”、打法凶狠、战前
公开宣称“要独拿 3 分”的星野和球路怪异的“黑马”左手将木村。日本人
站台较远,以攻为主,步伐灵活,他们还带来了新发明的秘密武器——弧圈
球。那时,这种打法刚刚出现不久,只有简单的弧圈形上旋球一种,但已经
取得惊人战绩,打得欧洲联队接连惨败,一局比赛下来,欧洲选手很少能拿
到 10 分。对这种球,欧洲人畏之如虎,日本人也有意把它说得神乎其神、无
法对付。
中国队派出容国团、徐寅生、庄则栋应战,一色的近台直板快攻打法,
容国团是当时世界男单冠军,人称“多面手”;徐寅生是中国的“智多星”,
反映敏捷,打法刁钻;庄则栋人称“小老虎”,往往是一上场就劈里啪啦,
左右开攻,让对方喘不过气来。
第一场庄、星对阵,庄则栋旗开得胜,2∶0。
第二场徐、木大战,徐不敌木,2∶3 败下阵来。
第三场容、获拚杀,容包袱太重,打得拘谨,0∶2 输 1 分。
第四场徐、星相抗。2 人都已先输 1 分,压力甚大,都想在对方身上拿
回 1 分,将功补过。头一局,徐寅生以17∶21 先失一局,第二局徐勇于拼杀,
渐渐打开,21:14 扳回一局;第三局,徐以 20:18 领先,这时,一个令世
界乒坛和广大中国人民津津乐道 30 多年的精彩场面出现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