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中华学生百科全书-第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渐渐打开,21:14 扳回一局;第三局,徐以 20:18 领先,这时,一个令世
界乒坛和广大中国人民津津乐道 30 多年的精彩场面出现了:徐寅生以落点极
刁的拉攻,把星野逼得远离球台大放高球,徐寅生腾身跃起,猛力扣杀,连
攻 12 大板,终于为中国队赢回了宝贵的 1 分!
第五场庄、荻出场,“小老虎”又是一阵劈里啪啦,“智多星”无计可
施。
第六场容国团输给了木村。这时的中日大战打得让人们透不过气来,连
主席台上的一些领导同志都不敢抬头再看下去,最后干脆撤到了休息室,让
工作人员来回给他们通报比分!
第七场已经找回了感觉的徐寅生打出很高水平,连平时很少用的反手攻
球都打了出来,以 21∶7 和 21∶8 的较大优势击败荻村。
第八场,在前面连输两场的容国团终于显出了世界冠军的英雄本色,以
2∶1 擒获了日本“猛师”星野!
经过 3 小时的 8 盘苦战,中国男子乒乓球队,在家乡父老面前献上了一
份珍贵的厚礼:那沉甸甸、金灿灿的斯韦思林杯。
中国女队火候不够,以 2∶3 负于日本队,屈居亚军。在 5 个单项比赛中,
庄则栋和邱钟惠分别获得男女单打世界冠军。
中国女队的“登顶行动”,是在 4 年之后,即 1965 年的第 28 届世乒赛
上完成的。
1963 年中国女队由第 2 名降为第 3 名,国人纷纷提出:女队何时才能翻
身?容国团挺身而出,接掌女队帅印。女队精神面貌大变,斗志昂扬,刻苦
训练,实力大增,28 届世乒赛开幕之前,已被世人看好是唯一能和日本女队
抗衡的新军。
中国队派出的 4 员战将是李赫男、梁丽珍、林慧卿和郑敏之,两攻两守,
全是新人。一路战来,甚是顺手,李、梁二将攻杀凌厉,战果辉煌,勇不可
挡,林、郑二人偶出小试,战绩亦佳。
决战对阵,日本派出最强阵容:关正子和深津尚子。大赛开始以来,日
本队派出专人,一场不漏地紧紧追踪着中国女队的足迹,仔细记录下中国队
员每场比赛的表现,加以细致地分析研究,制定出相应的对策。由于李赫男
和梁丽珍出场最多,战绩最著,所以日本人也记得最多,研究得最细,他们
认为中国队的决赛人选、非李、梁莫属。
可是,也许是世界乒坛史上最最出人意料的事情发生了:中国队派出了
两名横拍削球手林慧卿、郑敏之应战。足智多谋、运筹妙绝的容国团给了世
界乒坛人士,特别是日本队一个大大的震惊,他们茫然不知所措,急促间哪
能想出什么对应的良策?第一个出场的日本队员关正子在选球时,紧张得手
在发抖,这使得本来也有些紧张的郑敏之精神为之一振,增强了胜利的信心。
日本队本来长于进攻,20 年来她们把擅打削球防守的欧洲队员打得一直
翻不过身来。林、郑二人也是打削球防守的,为什么使日本人这么害怕呢?
原来,中国队打的削球和欧洲人不同,中国队员的手上功夫好,同一手型可
以打出转与不转等多种球来,变化莫测;而且接球点低,常常等球落到台面
以上才去击球,使对方根本看不清用的是什么动作。再加上,日本队没有仔
细研究林、郑二人的技术特点,根本就是一场仓猝上阵的遭遇战,哪有不败
的道理?所以很快地就以 0∶3 败下阵来。
中国女队终于和中国男队一起,登上了世界乒坛的最高峰。
到 1981 年第 36 届世界锦标赛上创造了一个空前的,恐怕也是绝后的奇
迹:中国队不但夺取了全部 7 项比赛的金牌,而且夺取了全部 5 个单项比赛
的全部银牌。5 个单项的国际大赛,成了中国的国内比赛!
这是真正的战绩辉煌!外国通讯社的报道说:“中国创造了乒乓球历史
的新纪元。”
不知是真是假,有人传说周恩来总理在听到这个消息之后,曾笑着说:
“中国要讲点儿风格嘛!”反正,在以后的 37、38、39 届世乒赛上,中国
队员每次都只拿了 6 项冠军。
小球推动大球
1971 年,由于“文革”磨难,两届都没有参加世乒赛的中国队,终于同
意参加将在日本名古屋举行的第 31 届世乒赛了。
3 月 20 日羽田机场大厅人头攒动,笑语声声,日本各界朋友和各国记者
们,喜气洋洋地欢迎中国乒乓球队的到来。赵正洪团长发表了“友谊第一、
比赛第二”的讲话,立时引起了各方面的广泛关注。这是周恩来总理亲自为
中国代表团制定的活动方针。
4 月 4 日,一辆中国队的大轿车,正准备去爱知县的比赛大厅,队员到
齐后,汽车缓缓起动。这时,一个满头金发身着兰色运动服的年轻运动员,
神色焦急地跑了过来,司机刹住车打开车门,让这个可能是没找到本队车子
的运动员搭车。他上来后,大家才看清这位运动员的胸前印着“USA”。呀,
一个美国运动员上了中国队的车!
中国和美国已经断交 22 年,几乎在所有的国际场合,都是针锋相对的。
这种政治上的对抗,在人们的感情和心理上,自然造成了很大的距离。车箱
里突然安静了下来,原来那一片无拘无束的欢笑声戛然而止,那个美国运动
员孤零零地坐在前面,没有人理他。
就在这时,中国男队第一主力、三届世界男子单打冠军庄则栋站了起来,
面带微笑地向美国运动员走去。连庄则栋自己也没有想到,他这几步是在跨
越一条历史的鸿沟,在跨越一个历史时代!
美国运动员当然认识鼎鼎大名的庄则栋,他兴奋地自我介绍说,他叫格
伦·科恩,19 岁,是大学二年级学生。他说他想了解中国,他知道中国的万
里长城,那是人们在月球上唯一能用肉眼看到的地球上的人工建筑,这是人
类的骄傲。他还说他非常佩服中国的乒乓球艺,他为自己能与庄则栋认识和
交谈,感到非常高兴。
庄则栋也热情地说:“美国人民是伟大的人民,中国运动员愿意同各国
运动员广泛交朋友,我们是为了友谊而来的。”说着,他取出了一幅杭州织
锦送给了科恩。下车后,科恩一手捧着织锦,一手拽着庄则栋的胳膊,二人
同行。分手时科恩还大声说:“谢谢你,回去后我要把它挂在最醒目的地方!”
中国和美国运动员握手同行,这在 1949 年之后还是第一次,它意味着什
么?敏感的记者们立时兴奋起来,赶紧拍下这历史性的镜头,不等做出判断,
争先恐后地向新闻中心跑去,抢发这条特别的新闻。
第二天,中国队到比赛大厅门口,早已等在那里的科恩跑步迎了上来,
递给庄则栋一件短袖运动衫,运动衫的胸前还别着一枚当时美国流行的青年
反战纪念章。科恩介绍说,这纪念章象征着美国人民反对战争、希望和平的
真诚意愿。庄则栋愉快地收下礼物,大声致谢,一手举着运动衫,一手挽起
科恩的手,微笑着面对记者们伸过来的镜头。
从那以后美国运动员接连不断地往中国队的住地跑,并反复试探性地提
出:“你们能不能邀请我们访问中国?”中国代表团迅速将这些情况报回国
内,周恩来总理立即报告了毛主席。毛主席做出了一个果断的决定:“邀请
美国乒乓球队访华!” 4 月 7 日,中国乒乓球代表团秘书长宋中,亲自将正
式邀请书送给了美国乒乓球队代表哈里森。
这个消息,如原子弹爆炸一样,震惊了日本,震惊了世界!日本各大报
刊都以头版头条新闻刊登了这一消息,并加上了醒目的大字标题:
“没有人能想象中国的乒乓球会打出这么惊人的政治成就!”
“美中正式接近的前奏曲!”
“中国复杂的外交棋盘上巧妙而老练的一着!”
“中国的这一手乒乓外交取得了空前的成功!”
“中国的乒乓球震撼了整个世界!”
4 月 11 日,美国乒乓球队到达北京,受到周恩来总理的接见。
4 月 14 日,美国总统尼克宣布了“缓和美中关系的五项新步骤”。白宫
宣布:准备迎接中国乒乓球队的回访和随行的中国记者。
7 月,美国国务卿基辛格秘密访华。
10 月,联合国恢复了中国的合法席位。
1972 年 2 月,尼克松访华。
这真是,小球推动大球。世界上的政治格局,从此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球中之花——羽毛球
羽毛球在国际上已有二百多年的“球龄”了。
早在 18 世纪以前,亚洲和欧洲就有了类似羽毛球的游戏。据说现代类型
的羽毛球运动,最初是英国人于 1800 年在印度浦那发起的。最早的球有些
同中国的毽子相类似,所以当人们用木拍来回拍击像鸟一样的毽子时,曾称
其为“毽子板”运动。此后,当地人用羽毛、软木制的球和穿弦的拍子在呈
葫芦形的场地上进行游戏,又起名为“浦那”(印度的地名)。最后英国人
将这项运动带回本国,在国内受到上流社会的重视。1873 年,在英国格罗斯
特附近一位名叫鲍弗特的公爵,在他的伯明顿庄园举行了一次羽毛球表演
赛。这是迄今为止人们所知道的最早的羽毛球表演赛,因而人们将格罗斯特
的伯明顿庄园作为羽毛球运动的发源地,并以庄园的名字“伯明顿”正式命
名了这项运动。1890 年,羽毛球运动又从室外搬到了室内,场地也改成了长
方形,记分办法也有改变,这就同现在开展的羽毛球运动十分相似了。到了
20 世纪初,羽毛球运动便发展到了美国、加拿大、丹麦、墨西哥、瑞典等国。
20 世纪中叶,羽毛球运动又推广到了亚洲。由于这项运动能使人在力量、速
度、灵敏、耐力诸方面都得到发展,又是一项比较文明、简便易学、运动量
可大可小、老少皆宜的体育项目,所以深受人们的欢迎。到了本世纪中期,
它已在世界上 50 多个国家和地区得到广泛开展。
现在,世界上最有权威,代表最高水准的比赛是个人项目的全英羽毛球
冠军赛和团体项目的国际羽毛球锦标赛(男子为“汤姆斯杯”,女子为“尤
伯杯”)。第 1 届全英羽毛球冠军赛于 1899 年 4 月 4 日在伦敦举行,是由刚
成立不久的英国羽毛球协会发起的,每年举办一届。全英羽毛球冠军赛开始
仅限于英国运动员参加,后来参加者越来越多,每次举行,门庭若市,像滚
雪球似的,所以到了 1939 年时,除英国以外还有北欧一些国家参加,以后又
进一步推向了全世界。现在这个举世公认的全英羽毛球冠军赛已由国际羽毛
球联合会所主持,每届都有 3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优秀选手参加。迄今为止共
举办了 72 届(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断)。国际羽毛球锦标赛(“汤姆斯杯”),
是国际羽联于 1948 年开始举办的。奖杯是由一位名叫佐治·汤姆斯的男爵捐
献的,高 71 厘米,镀金,价值 1700 英磅,杯上有运动员的刻像,故取名“汤
姆斯杯”。它每三年举行一次,先分为三个地区比赛,然后由各区冠军来决
赛,迄今举办了 12 届。
在世界各国中,称羽毛球为“国球”的印度尼西亚可算是羽毛球开展最
为普及的国家之一。早在 30 年代,这项运动从英国传入以后,一下子就为身
材灵巧的印尼人民所接受。50 年代末,印尼的羽毛球水平已跻身于世界一流
行列。1958 年,印尼队在新加坡举行的“汤姆斯杯”赛中,一鸣惊人,以 5∶
4 击败四次蝉联冠军的马来西亚队,从此开创了一个新阶段。印尼队在以后
的比赛中,稳坐宝座长达 7 届,直到第 12 届才为中国队所替代。同样,在全
英羽毛球冠军赛中,自陈有福第一次为印尼夺得男子单打桂冠后,梁海量夺
得过 8 次冠军,林水镜也夺得过 3 次;在男子双打比赛中,印尼选手风靡一
时,真可谓人才济济。
羽毛球是 1920 年前后传入我国的。1953 年举行的第一次全国羽毛球比
赛,只有 5 个队 19 名选手参加。今天,全国几乎所有的省、市、自治区都开
展了这项运动。随着这项运动的普及,我国羽毛球水平也以跃进的姿态,迅
速攀上了世界高峰。60 年代初期,以汤仙虎、侯加昌、陈玉娘、梁小牧为代
表的中国羽毛球队在与当时世界冠军印尼队交锋时,四战四胜;在访欧比赛
中与劲旅丹麦队、瑞典队对阵,又十战十捷,所向披靡,威震海外。只是当
时由于我国还没有参加国际羽毛球联合会,所以,国外称中国队为“无冕之
王”。到了70 年代后期,我国羽坛又涌现出了一批虎虎有生气的新秀。1981
年,中国羽毛球在国际羽联和世界羽联联合会的第一次大型比赛——第 1 届
世界运动会羽毛球比赛中,五个单项夺得四项冠军;1982 年,又在全英羽毛
球冠军赛和“汤姆斯杯”赛中,奋力拼搏,捷报频传,为祖国、为人民争得
了荣誉。
羽毛球重大国际赛事
目前,世界上举行的一些重大比赛有:
全英羽毛球锦标赛
英国羽协在国际羽联成立之前,就举办了全英羽毛球锦标赛,每年一次,
于 3 月份的最后一周在英国首都伦敦举行。这是一次传统的又是非正式的世
界羽毛球大赛,颇受国际羽坛瞩目。
“汤姆斯杯”赛
国际羽联组织的代表世界最高水平的世界男子羽毛球团体赛。1939 年,
当时的国际羽联主席汤姆斯爵士捐款 1700 英磅,铸造了一个 29 英寸高的金
杯,作为此项比赛的奖杯。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赛事停办。1948 年国
际羽联决定将这个金杯命名为“汤姆斯杯”,并组织了第一届“汤姆斯杯”
赛。此项赛事每 3 年举行一次,到 1982 年共举办了 12 届,以后改为两年举
行一次。
“尤伯杯”赛
国际羽联组织的代表世界最高水平的世界女子羽毛球团体赛。英国的尤
伯夫人是 30 年代全英羽毛球锦标赛 12 项冠军获得者,她目睹汤杯盛况,决
定捐赠一个女子团体赛的奖杯,得到国际羽联的赞同。第一届尤伯杯赛是
1956 年进行的,开始也是每 3 年一次,后与“汤姆斯杯”比赛一同改为两年
一次。每逢双年,“汤杯”和“尤杯”比赛于同时同地举行。
世界羽毛球锦标赛
1977 年开始举办,每 3 年一次,只设单项赛,不设团体赛,1983 年后改
为每两年一次。
世界杯赛
1981 年开始,每年的下半年都在亚洲地区举办一次世界杯羽毛球赛,也
是只设单项赛,不设团体赛。
奥运会羽毛球赛
自 1992 年第 25 届奥运会开始,增设了羽毛球赛,只设男女单打和男女
双打 4 个单项赛。
羽毛球系列大奖赛
自 1983 年开始,每年进行。开始只设男女单打,由国际羽联排出的世界
男子前 12 名、女子前 8 名参加,1986 年开始又增加了男女双打。系列大奖
赛设有较高奖金,在世界各地巡回进行,第一年只举办了 7 站比赛,后来增
加至 16 站比赛。
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亚洲的羽毛球运动一直居世界先进水平。印度尼
西亚、马来西亚、中国、日本、南朝鲜等国,在国际羽毛球大赛中,一直是
名列前茅,欧洲国家只在双打项目上偶有所得。
无冕之王——中国羽毛球队
世界上羽毛球运动开展得最普遍、水平最高的国家,当属北欧的丹麦和
亚洲的印尼。
我国羽毛球运动的水平较低,开展也不够普遍。直到 1954 年王文教、陈
福寿、林丰玉等印尼华侨青年,怀着报效祖国的宏愿,毅然回国组成第一支
国家集训队,我国的羽毛球运动水平才有了较大的提高。1959 年第一届全运
会上,有 79 名运动员参加了羽毛球比赛,一批新手崭露头角,技术渐趋完善,
并向全面多样化发展。从 60 年代起,我国的羽毛球运动进入了全盛时期,被
人们称之为“黄金时代”。
1963 年夏,羽坛霸主之一的印尼国家队访华,中国队 10 战 6 胜。在当
年 11 月的第一届新兴力量运动会上,中国队取得了女子团体和男子单打冠
军。冬天,中国队应邀访问印尼,6 战 35 场比赛,双方尽出高手对阵,中国
获得全胜!这一下震惊了世界,震惊了视羽毛球为“国球”的印尼。中国队
实际登上了亚洲羽坛的王座。
当时有人说:“你们对付亚洲人行。欧洲人身材高、力量大、技术好,
你们靠快攻打他们、尤其是丹麦人,不行。”年轻的中国羽毛球队鼓足了一
口气,盼望着能有机会和欧洲的丹麦队进行较量。
1965 年,机会来了,中国羽毛球队应邀出访丹麦和瑞典。丹麦电视台的
主持人面对观众,发表了如下妙论:“据说,中国羽毛球队的水平很高。但
是真是假,我们谁也不知道。说句实话,中国人究竟会不会打羽毛球,我们
还很怀疑。”来机场迎接的丹麦羽协官员,在彬彬有礼的言谈中,显示出了
一股傲慢之情。中国队的赛前训练,丹麦队连看都不看。按照原定赛程,中
国队应先到丹麦各地访问比赛,然后再回到哥本哈根,进行中、丹国家队的
正式对抗赛,但是丹麦羽协突然要求改变计划,首先进行正式对抗赛,大概
是想杀中国一个下马威,使中国队能知难而退,尽快打道回府吧。
中国队大度地同意了。比赛设 5 个单项:男单、女单、男双、女双、混
双,两队每项各出两名(对)选手进行对抗赛,第二天由各项的两名(队)
胜者,进行单项决赛。大大出乎丹麦人意料之外的是,在第一天的比赛中,
丹麦人除了一队女子双打取胜之外,其余的全军覆没!到了第二天的决赛,
中、丹对抗赛成了中国队员之间的表演赛!
尽管中国羽毛球运动已达到了世界第一流的水平,但是由于当时的国际
羽联某些人的顽固态度,中国的合法地位一直未能恢复,中国队一直被排斥
在正式的世界大赛,包括洲际羽毛球赛和汤杯、尤杯比赛之外。所以 60 年代
的中国羽毛球队,被人们送上了一个“无冕之王”的美称。
世界水平最高的队不能参加世界性的正式比赛,这在国际体坛上是极为
罕见的现象。羽坛人士纷纷纷指责国际羽联制造的这种滑稽丑闻,他们说:
“凡是中国没有参加的比赛,任何一个冠军都是不实在的。”
亚洲羽联首先起而抗争了,他们不顾国际羽联的阻挠反对,于 1974 年 5
月 30 日接纳中国羽协为正式成员。在当年 9 月举行的第 7 届亚运会上,中
国队初登正式赛场,取得男女团体、男女单打、女子双打 5 项冠军。
这以后,又是亚洲羽联带头,成立了与国际羽联抗衡的世界羽联,并于
1979 年和 1980 年组织了第一届世界羽毛球锦标赛(单项)和第一届世界杯
赛(团体),中国羽毛球队共获得了 7 项冠军,再次显示了自己无可置疑的
冠军地位。
迫于形势的压力,世界羽坛的明智之士开始寻求可行的途径,消除对抗,
走向合作,终于在 1981 年 5 月 20 日,国际羽联和世界羽联宣布联合,成立
了新的国际羽毛球联合会,中国羽协成为正式会员。从此,“无冕之王”堂
堂正正地走上了世界羽坛的殿堂。
中国羽坛群英
中国羽毛球队正式参加国际大赛之后,立即取得了突出的成绩,无愧于
此前人们赠予的“无冕之王”的称号。
1982 年,中国队第一次参加“汤姆斯”杯的角逐,夺得冠军;
1984 年,中国队第一次参加“尤伯”杯角逐,以无可争辩的优势夺杯;
1983 年,中国运动员第一次参加世界羽毛球锦标赛,李玲蔚获女单冠
军,林瑛、吴迪西获女双冠军。1985 年韩健获男单冠军,韩爱萍获女单冠军,
韩爱萍、李玲蔚获女双冠军;
1983 年,首届系列大奖赛,栾劲、李玲蔚包揽男女单打金牌。
中国的羽毛球运动,在 60 年代和 80 年代,经过了两个“全盛时期”,
从“无冕之王”到“羽坛霸主”,涌现了不少贡献突出的世界级羽坛明星。
在 60 年代,主要是侯加昌、汤仙虎、吴俊盛、陈玉娘、梁小牧等。这一
辈的运动员,包括他们的教练王文教、陈福寿等,大都是从印尼回来的归国
华侨青年。他们热心报国,潜心钻研,刻苦训练,形成了中国独有的反攻为
主,“快狠准活”的全新打法,为世界羽毛球运动的发展,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