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中华学生百科全书-第5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菇挖掘出来,经过测重,竟达 168 公斤,真令人咋舌。
蘑菇种类中还有一个善于捕蚊的能手。这是澳大利亚生物学家在米耳德
勒一带发现的。这种蘑菇呈淡黄色,可分泌一种有特殊气味的粘液,当周围
30 米内的蚊虫闻到该气体后,便会没头没脑地向蘑菇扑来,转瞬间便被粘液
吞没。一株食蚊蘑一天可以消灭近 300 只的蚊虫,真正是捕蚊高手了。
蘑菇的种类很多,你不妨多注意一下,或许能发现一些新的有趣的品种
呢。
西瓜拾趣
什锦西瓜 美国阿肯色州的布拉农拉兄弟俩栽培的一个特大西瓜,重达
90.7 公斤。这种瓜含糖量比普通西瓜高 3~5 倍,成熟后瓜的肉色有 3 种,
被誉为“什锦西瓜”。
方形西瓜 日本山形县专门“制作”方形西瓜,妙方是:当西瓜结实后,
使用四方形的模壳,把西瓜置于其中。方形西瓜不仅味道鲜甜可口,而且不
易因滚动而破损,便于运输和存放。
摔不破的西瓜 黑龙江省农科院选用“龙密”和“密宝”杂交,培育出一
种摔不破的西瓜“104”号。这种西瓜从 1 米多高处落在地上也“安然无恙”,
人称“摔不破的西瓜”。
酒味西瓜 美国园艺师恩德曼培育成功一种酒味西瓜。他用一根灯芯,一
端浸在美酒里,另一端接在藤切口上,用石膏封固。当西瓜成熟后,酒香扑
鼻,别有风味。
耐贮西瓜 这种曼谷西瓜,适应性强,生长期仅 90 天,含糖量高达 13.7
%。这种西瓜表皮坚硬,具有熟老不倒瓤、贮放不汤化的特点。在室内自然
贮放,等来年春节时,这种西瓜仍鲜甜可口。
叶子的美学
自然界的植物,给了人类多少美感啊!扎根于高山贫瘠的土壤中和悬崖
绝壁的石缝里的松树,不管严寒的狂风暴雪多么肆虐,也不管盛夏的骄阳酷
暑多么张狂,它都那样坚定不移地挺立着,难怪人们称颂松树的风格:“大
雪压青松,青松高且直,欲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这是一种境界美。柔
软的小草随风起舞,姿态蹁跹,给了舞蹈家无数的灵感,这是一种动态美。
花儿朵朵,果实累累,一代新的生命诞生了,这种生命律动的历久不衰是人
类文学艺术永恒的主题之一,这是一种至高无上的生命美。毫不夸张地说,
美存在于所有的植物和植物体所有的部分。
作为营养器官的叶子也不例外,它也是美的化身。
看看叶子的千姿百态吧:松叶像天女撒下的绣花针落在了枝条上;枫叶
是从天上降落到人间的星辰;宽大的蓖麻叶仿佛是孙猴子千种变化、万般腾
挪也冲不出去的如来佛那张开的巨掌;摘下一片荷叶护在胸前,那是古代将
士们遮挡敌人剑戟的盾牌;田旋花叶是士兵们冲锋陷阵刺向敌人的长戟;剑
麻叶是勇士们手中挥舞着的锐利宝剑;而慈菇伸出水面的叶则一如从水下射
出的箭镞;芭蕉叶是硝烟弥漫的战场上一面面迎风招展的军旗,它们仿佛在
讲述着一个沙场浴血的悲壮的故事;灯心草叶是慈祥的母亲在灯下给即将离
家远游的爱子细细密密地纳鞋底时用的锥子;银杏叶像是孤独的旅行者感到
烦热郁闷时展开在手中的折扇,那上面似乎还有忘情于山水之间的隐士在就
着几样粗果野蔬举杯邀明月共酌的画面;藜叶是村姑农妇在家中织布时用的
长梭;甘薯叶像跳动的心,片片绿叶如写满爱情的信笺,而薯块的饱满甘甜
印证着爱情的充实与甜蜜;柳叶就是在姑娘们风情万种的双眼上卧着的秀
眉;小麦叶和水稻叶是捆扎包裹和随身用的带子;蒲葵叶是白胡子老爷爷给
膝下的孙儿们讲述久远而古老的故事时一边呷茶一边摇动的大蒲扇;鹅掌楸
叶子是私塾先生身上穿的马褂;管状的葱叶如同仙人吹奏的玉笛;有的植物
叶子边缘部分深深地凹陷进去,像一把正在演奏着低回婉转的乐曲的大提
琴。当然啦,许多植物的叶片是圆形、卵形、三角形的,在大自然中勾画出
一幅幅简洁明快的几何图形。
再看看叶子着生的位置吧:有的一片片地单独着生在茎上,有的则成双
成对出现,有的三片以上规则地排成一圈一圈,还有的紧贴着地面丛生。它
们互相错开一定的角度,如 120°、137°、138°、144°、180°,很少有
例外。如果从空中俯视,你会惊异地发现:无论叶子大小、叶柄长短和枝条
曲直,叶片都是片片镶嵌,各不重叠,互不遮挡,有时竟紧凑得天衣无缝。
这样,既可以使植物受力均衡,叶子又能最大限度地接受阳光雨露。
叶的颜色虽比不上花朵的斑斓灿烂,却有它独具的一种沉稳、庄重的美。
植物的叶多为绿色,它不但给人以生机勃勃又成熟安详的动静兼备的良好心
理感受,而且它自己的品性分明就是这样的。从叶的身上所体现出来的生命
力是那样旺盛,它给植物体提供了生长繁殖所必不可少的有机养料,而且还
直接或间接地养活了我们人类与动物,可谓功不可没。可是它却那么谦和稳
重,从不去张扬自己的丰功伟绩,甘当万绿丛中的一分子。只是到了秋天,
在叶的生命即将结束的时候,它们才一起变了颜色,漫山遍野,红色、黄色
的叶片随风飘零而下,盖满了大地,创造出一种热烈悲壮的辉煌!
植物的叶子不可计数,但它们却又各自保持着自己的个性:世界上找不
出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这大概就是叶子的美学吧!
神奇的仙人掌
从前,沙漠中毒蛇出没,危害人类。过着游牧生活的阿兹台克部族,为
了寻找没有毒蛇的地方定居,跋涉了一年仍没能如愿。在睡梦中,他们听到
了神的启示:“阿兹台克人哪,走吧,找下去,当看到兀鹰叼着一条毒蛇站
在仙人掌上,那就表示邪恶已被征服,你们可以在那里定居下来。”阿兹台
克人按照神的指示,历尽艰辛,顽强地找寻着。一天,他们果真看到了神所
启示的情景,便在特斯科湖附近的地方定居了,在那里逐渐建立起具有高度
文明的特诺奇蒂特兰城。相传它就是现在的墨西哥城。
这是流传于墨西哥的关于仙人掌的神话。在墨西哥一些史书上,也记载
着远古时,神把仙人掌赐给墨西哥民族的传说。
墨西哥是举世闻名的仙人掌之国。它的境内是高原和山脉,占全国一半
面积的北部地区有大片的沙漠,那里的仙人掌科植物多极了,几乎占了全世
界仙人掌的一半,人们都说墨西哥大地似乎特别适合仙人掌的生长。巨大的
仙人掌有的高达 15 米,有几百个枝叉,仿佛是一座楼。仙人柱更有几十米高
的,像是沙漠上屹立的巨人。最大的仙人球直径有 2~3 米,重达 1 吨。仙人
鞭、仙人棒、仙人山,也各展风姿,独具魅力。仙人掌的花绚丽灿烂,黄色
的、红色的,像喇叭、像漏斗,最大的直径达 60 厘米。它的果实有鸭蛋大小,
除了黑色,什么颜色的都有,而且味道很甜。墨西哥的城市里处处栽种仙人
掌,美化得与众不同。农民们也利用它们防止水土流失,保护农田。
仙人掌在墨西哥的历史上有重要的社会和宗教地位,有的被当做神明顶
礼膜拜,有的被看成是避邪的神木,有的被用做治病的妙药。当然,仙人掌
确有治疗肛肠出血和炎症的作用,甚至能抑制某些癌细胞。
墨西哥人吃仙人掌也很有一套。他们把仙人掌果实外边的刺削去,就可
以生吃了;炒熟或做凉拌菜也别有风味。柔嫩多汁的绿茎可以盐渍糖腌,做
凉菜、酸菜和蜜饯。墨西哥的菜市场里就有大量仙人掌嫩茎出售。除了直接
吃,还可以用果实熬糖、酿酒。印第安人则喜欢把它磨成浆粉,煎糍粑当主
食吃。
仙人掌和墨西哥人的不解之缘随处可见,连国旗、国徽和货币上,都有
骄傲的仙人掌,它衬托着口衔大蛇的兀鹰成了装饰性的图案。
仙人掌家族能在墨西哥兴旺发达,是因为它特别适合这里沙漠、半沙漠
的生活环境。沙漠中降雨很少,水的来源与保存是最大的问题。它的根特别
长,不仅能使自己牢牢地站在沙漠里,还特别能吸收土壤深层的水分。它的
叶子退化成了小刺毛,大大减少了水分的蒸腾散失。本来主要由叶子承担的
光合作用改由茎去完成。茎是绿色的,表面有角质和蜡质,既能减少蒸腾出
去的水分,又不耽误光合作用;而且茎大大加粗了,变得肥厚多汁,在下雨
时能很快地生长并大量贮存水分。在沙漠中往来的行人口渴时,就劈开仙人
掌的茎,取里面的积水来滋润焦干的喉咙。最大的仙人掌能储存几百公斤的
水呢。
仙人掌耐渴的本领到底有多大?能好几年不喝水吗?有人拔起一个仙人
球,称了称,有 37.5 公斤重,然后扔在屋子里 6 年,没有理睬它,它却依然
活着!再称一称,体重为 26.5 公斤。也就是说,6 年它没喝一滴水,而不得
不动用的储备水也仅仅消耗了 11 公斤。换了别的植物,怕是早就魂归西天
啦!
君子之兰
兰花世界种类繁多,约有 17000 种,它们广泛分布于热带和温带地区。
兰花有一种孤芳高洁之美,在百花怒放之时,兰花仍是那般高雅脱俗,
令人耳目一新。
人们喜爱兰花,这在对它的各种爱称中不难看出,如“王者之香”、“香
祖”、“空谷佳人”及“花中君子”等。
兰花作为被子植物中的一个大的家族,属于进比得较高级的一种。那么,
它高级在何处呢?原来兰花与昆虫之间有一种十分奇妙的关系:兰花赐予昆
虫以“甘露”,而昆虫则义不容辞地为兰花传花授粉。
在兰花的花瓣中可以看到有一片不同于其它花瓣的“小平台”,称为唇
瓣。当昆虫飞来,就踩在唇瓣上,十分舒服地吮吸花蜜,而不觉间就有一小
块花粉块贴在昆虫脑门上,昆虫当然不知道,当它飞往另一朵兰花时,不知
不觉又把花粉块挤压在雌蕊柱头上了,就这样,兰花利用小昆虫巧妙地完成
了自己的传粉目的。更为奇特的是,由于不同种类的兰花气味不同,小昆虫
则总是不辞辛劳地去寻找同一品种的兰花,使它们确实能“门当户对”。
有一种弹粉兰,生于巴西南部和墨西哥,它的唇瓣内侧有一个十分香甜
可口的瓣瘤,来采摘花粉的蜜蜂碰到花须时,雄蕊抓住时机将花粉团弹向蜜
蜂后背,蜜蜂初尝甜头,不能心满意足,又忙着去寻找另一朵兰花,不由自
主地替兰花完成了授粉。
马达加斯加有一种兰花,花距细长,花蜜深陷其中,这怎么能吸引到昆
虫呢?别急,那儿恰有一种喙长达 1 尺的蛾子,蛾子将又细又长的喙伸入花
距,就好像用吸管吮吸蜜糖一样。就这样,兰花完成了传粉。
兰花不仅素洁高雅,而且从不白白让昆虫替自己传粉,兰花真称得上是
“花中君子”。
百米桉树送水记
在澳洲大陆及附近各岛屿上,生长着世界上最高大最挺拔的植物——桉
树,它是自然界赋予人们的最美丽最珍贵的礼物之一。别看它长得又高又快,
可它的木材致密硬重,在造木船时,把它用作船只的龙骨和桅杆,那是再好
不过了。要是用它制造电线杆和木桩子,也非常经久耐用。扯下一片小叶子,
揉碎后能闻到一股桉叶油特有的香味。桉叶油不但在医学上有用,还能添加
在食品里,桉叶糖就因此而清香爽口。澳大利亚人非常喜欢桉树,他们自豪
地把桉树尊为“国树”。
桉树的家族共有 600 多个成员,高个子特别多,最高的是世界冠军杏仁
桉。杏仁桉的身高一般在 100 米以上,最登峰造极的一株高达 156 米。它的
树干直插云霄,有 50 层楼房那么高,这是人类已经测量到的最高纪录了。可
想而知,当鸟儿在树顶上唱歌时,人在树下听见的仿佛是蚊子的哼哼声。
住在第 50 层楼的人要想喝上水,必须给大楼安装水泵,靠极大的压力把
水送到楼顶。那么处在 100 多米高的杏仁桉顶部的枝叶怎样才能“喝”到水
呢?不要担心,植物自有一套输导水分的妙法。
如果你从比较靠近地面的地方折断一棵草本植物的茎,过一会儿,你就
会看到从折断的伤口处流出液滴,这是植物根系的生理活动所产生的能使液
流从根部向上升的压力造成的。杏仁桉这样的大树根部的压力当然比草本植
物大得多。
杏仁桉毕竟有 100 多米高,光靠根部的这种压力还不足以把水压到树顶
的叶子里。而能把水“拉”上来的力量还有蒸腾作用,它的拉力远大于根部
的压力。水分从叶表面的气孔散失到空气中后,失去水分的叶肉细胞会向旁
边的“同伴”要水,“同伴”再向旁边的细胞要水。接力棒这么传递下去,
就得从导管里要水了。
导管里的水给了叶肉细胞,导管中的水柱会不会断裂而形成一段无水的
空白区呢?不会。当你向杯子中倒满水,稍高出杯沿的水面是弧形的,它们
不会流出杯子来。这是因为水分子彼此“手拉手”,团结一致,紧紧聚集在
中央,才没有流出来。导管中的水也是“手拉手”的,当最远处的水分子被
吸收到细胞中去时,与它“手拉手”的水分子被拖拽着向上移动,补充了它
的位置,而下一个水分子又补充了与自己“手拉手”的“同伴”的位置。就
这样,水分子们紧紧地“携手相随”,谁也不松开,保证一起行动。
杏仁桉靠着这几种力量把水从根部吸收进来,再经过长长的输水线送到
树梢,这个过程不过只需几个小时。据测定,水在植物体内由低处向高处运
送的速度为每小时 5~45 米,一般的草本植物只需 10 多分钟,全身细胞就能
“喝”上水了。
植物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经过由低升高的“登天旅行”,绝大部分又跑
出了植物体。这个消耗量可不小,实际上吸收来的水有 99%被丢到了空中。
不过植物干的并不是瞎折腾的傻事,水分从气孔中出来时已经“改头换面”,
吸收了大量的热能,变为水蒸气,保护了在阳光照射下忙碌地进行光合作用
的叶子,使叶子不至于受强光的伤害。同时,根吸收进来的无机盐是细胞的
养料,它也必须溶解在水里,靠体内的这条输水道运给各处细胞。否则,细
胞饥渴交加,离寿终正寝就不远啦。
在我国北方炎热干燥的天气里,我们身上的汗会很快蒸发掉,使人觉得
虽然热但很干爽。在南方潮湿多雨的季节,身上总是又湿又粘,汗从脸上、
身上蒸发不掉,变成道道水流。在不同气候中生长的植物也有类似情况,像
热带雨林中,许多植物的水分从根部旅行到叶子时,形成颗颗水珠由叶子尖
端滴下来。而干旱地区的植物面临的是更严酷的环境,它们必须有一套减少
蒸腾失水的办法才能活下去。
“保佑胜利”的洋葱
欧洲中世纪两军作战时,一队队骑兵高跨在战马上,身穿甲胄,手持剑
戟,脖子上戴着“项链”,这条特殊的“项链”的胸坠却是一个圆溜溜的洋
葱头。他们认为,洋葱是具有神奇力量的护身符,胸前戴上它,就能免遭剑
戟的刺伤和弓箭的射伤,整个队伍就能保持强大的战斗力,最终夺取胜利。
因此,洋葱是所谓“胜利的洋葱”。在希腊文中,“洋葱”一词还是从“甲
胄”衍生出来的呢!古代希腊和罗马的军队,认为洋葱能激发将士们的勇气
和力量,便在伙食里加进大量的洋葱。
奇妙的洋葱是植物体的哪一部分呢?原来它是一种大大缩短了的枝条。
层层剥开一个洋葱头,最外层是又薄又干燥的鳞片叶;里边是厚厚的充满了
汁液与糖分的肉质营养鳞片叶;把这些鳞片叶都剥去,就剩下了一个小小的
扁球形或卵形的鳞片盘,这是鳞片叶着生的部位,是短短的变态茎。
洋葱的茎叶怎么长成这么个怪样子?这还得从它的老家说起。洋葱原产
于西亚的沙漠地区,这里又干又热,漫天风沙常常把洋葱埋住。种子萌发后
长出的小茎被包裹在沙土中伸展不开,而多水多糖的肉质叶子也因风沙掩埋
而不得不层层包围着小茎,簇拥成紧密的一团。这种叶子可以抵御住干旱的
侵袭,使洋葱不致因高温干旱而枯死。把新鲜的洋葱头放在火炉边,贮存到
整个干燥的冬天结束,它也不会干枯死去。洋葱这种耐热耐干的本领早就引
起了人们的惊讶与注意。人们曾在五六千年以前的埃及陵墓中找到过与死者
同时埋进去的洋葱,石棺椁上的埃及最古老的建筑物墙壁上也画着许多洋葱
的图案。这说明,洋葱早就成了人类的食物。
洋葱的鳞片叶只是叶子的一种变态。包在玉米棒子外面的苞叶,恰逢圣
诞节前后开“花”的一品红那鲜红耀眼的“花瓣”,也都是包在花或果实外
边,起保护作用并吸引昆虫前来传粉授精的变态叶。豌豆能够攀附在其它物
体上向上爬,靠的是羽状复叶前端那几个小叶变成的卷须。仙人掌的叶变成
了扎人的尖刺,木麻黄的叶子细小如针,它们都能使植物体在似火的骄阳烤
炙之下减少水分的蒸发。其实,植物叶子的变态都是与植物自己生长的环境
和生活方式相适应的。
盐碱地里的骄子
食盐是人的必需品,我们每天吃的粮食、蔬菜和肉类本身就含有一部分
盐,可我们做饭时还得往菜肴里撒上些盐。万一运动过量或因天热出汗太多,
就必须喝淡盐水来补充过多排出的盐分。我国人民吃的盐有四川自流井的井
盐、青海咸水湖的池盐、沿海地区的海盐、还有岩盐等等。奇特的是,有些
植物也能产盐。
在我国黑龙江省与吉林省交界处,有一种六七米高的树,每到夏季,树
干就像热得出了汗。“汗水”蒸发后,留下的就是一层白似雪花的盐。人们
发现了这个秘密后,就用小刀把盐轻轻地刮下来,回家炒菜用。据说,它的
质量可以跟精制食盐一比高低。于是,人们给了它一个恰如其分的称号——
“木盐树”。
树如何能产盐?说来话就长了。一般植物喜欢生长在含盐少的土壤里。
可有些地方的地下水含盐量高,而且部分盐分残留在土壤表层里,每到春旱
时节,地里出现一层白花花的碱霜,这就是土壤中的盐结晶出来了。人们把
以钠盐为主要成分的土地叫作盐碱地,山东北部和河北东部的平原地区有不
少这样的盐碱地。还有滨海地区,因用海水浇地或海水倒灌等原因,也有大
片盐碱地。植物要能在这样的土壤里生存,的确得有些与众不同之处。否则,
根部吸收水分就会发生困难,同时,盐分在体内积存多了也会影响细胞活性,
会使植物被“毒”死。
木盐树就是利用“出汗”方式把体内多余盐分排出去的。它的茎叶表面
密布着专门排放盐水的盐腺,盐水蒸腾后留下的盐结晶,只有等风吹雨打来
去掉了。瓣鳞花生活在我国甘肃和新疆一带的盐碱地上,它也会把从土壤中
吸收到的过量的盐通过分泌盐水的方式排出体外。科学家为研究它的泌盐功
能,做了一个小实验,把两株瓣鳞花分别栽在含盐和不含盐的土壤中。结果,
无盐土壤中生长的瓣鳞花不流盐水,不产盐;含盐土壤中的瓣鳞花分泌出盐
水,产盐了。所以,木盐树和瓣鳞花虽然从土壤中吸收了大量盐分,但能及
时把它们排出去,以保证自己不受盐害。新疆有一种异叶杨,树皮、树杈和
树窟窿里有大量白色苏打——碳酸钠,这也是分泌出的盐分,只是不同于食
盐罢了。
我国西北和华北的盐土中,生长着一种叫盐角草的植物。把它的水分除
去,烧成灰烬,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